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抓住主題句或關鍵詞,抓住精神;學習欲揚先抑、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自主合作探究來仔細品讀課文、揣摩文中語句,體會作品的語言風格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聯(lián)系生活,體悟生命的意義,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學習欲揚先抑、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激趣導入法、朗讀指導法、啟發(fā)法、討論法、資料搜集法、競賽法、圈點勾畫法、朗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課件。
一、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展示圖片“大家知道這個是什么蟲子嗎?”學生自由回答(蟬,知了,等等)。我們今天講的就是這個——蟬(板書)那么有沒有同學可以來說一說和蟬有關的東西?(學生發(fā)言)我這里有一個和蟬有關的古希臘神話。(講述神話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法布爾的《蟬》。
二、自學互研 生成新知
步驟一 知識梳理 夯實基礎
1.作者簡介
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被譽為“昆蟲世界的荷馬”。他的傳世杰作《昆蟲記》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書中作者用富有詩意的文藝筆調(diào)向人們展示出一個絢麗多姿、光怪陸離的昆蟲世界。
2.讀準字音,記準字形。
金蜣(qiāng) 窠(kē) 隧道(suì)
涂墁(màn) 抵御(yù) 纖弱(xiān)
蚋(ruì) 軋扁(yà) 鰭(qí)
喧囂(xiā) 罅隙(xià) 鈸(bó)
跳蚤(zǎ)
3.記住重點詞語的詞義。
【罅隙】縫隙。
【張合自如】分開收攏不受阻礙。
【無動于衷】心里一點兒也不受感動;一點兒也不動心。
步驟二 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
1.首先想請一位同學說一下, 《蟬》這篇文章是什么樣的文體?有什么特點?
【交流點撥】這是一篇法布爾的科學小品,科學小品又名知識小品,是一種用小品文的筆調(diào)介紹某一方面科學知識的說明文體。它既有科學性,又有文學性??茖W小品的特點:內(nèi)容真實,結(jié)構(gòu)嚴謹巧妙,語言生動準確。
2.簡要分析課文結(jié)構(gòu)。
【交流點撥】第一部分(1):開頭交代作者有個很好的研究蟬的習性的環(huán)境,統(tǒng)領全文。
第二部分(2~11):蟬的地穴。
第一層(2~8):寫蟬的地穴和幼蟲的地底生活。
第二層(9~11):寫蟬出洞脫皮的過程,十分細致。
第三部分(12~24):蟬的卵。
第一層(12~14):寫蟬怎樣產(chǎn)卵的:蟬選擇產(chǎn)卵的地方、產(chǎn)卵的過程、產(chǎn)卵的數(shù)目。
第二層(15~17):寫蚋怎樣破壞蟬剛產(chǎn)出的卵。
第三層(18~20):寫蟬卵孵化,幼蟲出殼。
第四層(21~23):寫幼蟲落地。
第五層(24):寫幼蟲挖穴隱藏。
第四部分(25~26):蟬用四年地底下的生活,換來一個月陽光中的歌唱,我們不應當討厭它喧囂的歌聲。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驟三 精讀課文 深層探究
課文整體采用了什么樣的寫作順序?
【交流點撥】寫地穴是按照考察的過程,從外到內(nèi)的順序?qū)懙?,寫?nèi)部構(gòu)造的同時也介紹了建造地穴的方法。幼蟲出穴以后,又是按照事物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幼蟲出穴以后怎樣尋求脫皮的地方;怎樣完成脫皮而變?yōu)槌上x,飛離樹枝;怎樣產(chǎn)卵;怎樣孵化成幼蟲;幼蟲落地以后又怎樣尋覓隱藏處所,然后挖土隱入地下。把蟬一步一步發(fā)展生長的過程寫得非常清楚。
步驟四 品味語言 感受魅力
1.請說說你認為本文描寫得既生動又準確的段落。(啟發(fā)更多的學生進行交流,各抒己見)
【交流點撥】寫得生動的很多,如第8~10段,寫蟬出洞脫皮的過程,十分細致。尤其是第10段寫蟬最后從殼中脫出,先以擬人手法說“它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然后用一連串的動詞,如“騰躍”“翻轉(zhuǎn)”“倒懸”“伸直”“張開”“鉤住”等,把蟬從殼中脫出的艱難過程具體地寫了出來,既生動,又準確。又如第18~20段,寫蟬卵孵化,幼蟲出殼,先是對剛孵化的幼蟲作了具體的描寫:“很像極小的魚,眼睛大而黑……”,接著又對出殼以后落地之前的幼蟲的情態(tài)進行了描寫:“在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試試筋力,有時卻又懶洋洋地在繩端搖擺著?!边@好像不是在寫蟲子,而是在寫一個可愛的小孩子。
2.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寫作的一個重要特點,舉例說明文中使用準確的語句。(讓學生討論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1)這小圓孔約一英寸口徑,周圍一點兒土都沒有。
(2)它身子里藏有一種極粘的液體,可以用來做灰泥。
(3)頭先出來,接著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與折著的翅膀。
(4)它選擇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鉛筆那樣粗細,而且往往是向上翹起,差不多已經(jīng)枯死的小枝。
(5)蟬卵剛產(chǎn)出,蚋立刻就想把它們毀掉。
【交流點撥】準確性是貫穿于全文的,這5句只是從字詞方面進行推敲,不能理解為僅僅這些句子里的詞語才準確。比如第7段寫幼蟲在地穴里怎樣建造堅固的墻壁,段中不僅“臃腫”“噴灑”“柔軟”“肥重”“壓”“擠”等詞用得很準確,而且整段話說明的建造過程,也很清楚準確。
四、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步驟五 總結(jié)課文 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jié):
《蟬》這篇課文,沒有引用什么材料,完全是靠文藝筆調(diào)對蟬的生長過程進行具體的、甚至是相當細致的描寫,來增強它的生動性。這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藝性說明文。
2.布置作業(yè):
完成《精英新課堂》本節(jié)內(nèi)容。
五、課后反思 查漏補缺
本節(jié)課中,我設計質(zhì)疑探究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我設計的閱讀這個版塊旨在落實“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應重視探究式閱讀、創(chuàng)造性閱讀、多角度閱讀”。 評價落實旨在落實“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聯(lián)系”。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蟬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21* 蟬精品教案設計,共3頁。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21* 蟬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背景知識,基礎知識,課文解析,課堂總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