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夫:句首語氣同,用在句首或段落的開始,表示 另提一事,可以翻譯為“至于”,并無實際意思。 至于:用在句首或段落的開始,表示另提一事,作用 與“若夫”相同。已而:朱熹集注:“已,止也。而,語助辭?!币馑?是,前面的行為或現(xiàn)象完結(jié)以后,再接下來是……可 翻譯為“不久,后來,緊接著,隨后”。第2段寫山間,先是描寫四時之美景,而“樂亦無窮”, 自然地過渡到第3段寫滁人、太守游山玩水的快樂, 第4段圍繞“樂”,以禽鳥及滁人之樂襯托太守是a 快樂的,其樂是a高層次的,從而點明文章的中心。 由此可見這三段從意思上是層層遞進的。
作者的“樂”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山水之樂”, 并因“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是“宴酣之樂”,近取“山矜野蔌”,佐酒“非絲非竹”,眾人“起坐喧嘩”,太守頹然其間;三是“樂人之樂”,太守既能同醉,又能作文以敘其事。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情感。1.表示判斷。2.表示判斷。3.表示判斷,4.表示判斷。5.表示陳述。6.表示陳述。
示例:《岳陽樓記》1.寵辱偕忘:榮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現(xiàn)在常指一種豁達的超絕塵世的態(tài)度。2.波瀾不驚:湖面平靜,沒有風(fēng)浪?,F(xiàn)在指無論遇到什么事都不會自亂陣腳?;虮扔骶置嫫届o、形勢穩(wěn)定。 《醉翁亭記》1.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F(xiàn)在用來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場面。峰冋路轉(zhuǎn):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zhuǎn)彎?,F(xiàn)在常比喻事情經(jīng)歷挫折后,出現(xiàn)新的轉(zhuǎn)機。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11 醉翁亭記習(xí)題課件ppt,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茂盛的樣子,意趣情趣,陳列擺開,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籌交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14 故鄉(xiāng)習(xí)題課件ppt,共8頁。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7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習(xí)題課件ppt,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