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的夜晚,都會牽動游子的離愁別緒,都會勾起對故鄉(xiāng)的眷戀。詩人們都會把難以排遣的思鄉(xiāng)之愁訴諸于筆端。于是我們便能欣賞到那一首首凄婉哀傷的詩歌,感受著詩人那綿綿的思念。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臺灣當代詩人余光中的思鄉(xiāng)之作——《鄉(xiāng)愁》。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習現代詩的基本朗讀技巧,學會劃分節(jié)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詩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誦讀、欣賞、聯想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三、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xiāng)之情和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以便激發(fā)學生“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
體會意象和構思對表達鄉(xiāng)愁的作用。
二 自學互研 生成新知
步驟一 知識梳理 夯實基礎
余光中,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 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代表作品有詩集《舟子的悲歌》《鐘乳石》《萬圣節(jié)》《蓮的聯想》《白玉苦瓜》《與永恒拔河》等。
郵票 ( ) 窄 ( ) 鄉(xiāng)愁( ) 矮 ( )
(1)鄉(xiāng)愁:(2)郵票:(3)海峽:
郵電局發(fā)賣的、用來貼在郵件上表明已付郵資的憑證。
指兩個水域之間的狹窄水上通道。它不僅是海上交通要道、航運樞紐,而且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人稱海上交通"咽喉"。本文是比喻。
步驟二 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
小時候
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
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
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2、熟讀課文,歸納文章層次
這首詩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小結?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三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驟三 精讀課文 深入了解
1.鄉(xiāng)愁是一種抽象情感,作者通過哪些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達這種欲說還休、難以言盡的情感?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2.作者以什么變化組詩?
全詩以時間的 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 ,四個人生階段。
作者在這首詩里,設置了四個時段,將鄉(xiāng)愁濃縮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形象 (意象) ,通過四個時段和空間的變化,逐層推進,使意象次第放大,將鄉(xiāng)愁詮釋為親情、愛情和思家愛國之情,感情由淡而濃,主題由淺入深,在一詠三嘆之中,將鄉(xiāng)愁渲染得異常濃烈。
小時候(少年)── 母子分別 家愁(親情)長大后(青年)── 夫妻離愁 家愁(愛情)后來(中年) ── 喪母哀愁 家愁(親情)現在(老年) ── 思歸濃愁 國愁(祖國情)
這是一首抒情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把抽象的鄉(xiāng)愁具體化、實物化,變成具體可感的東西,表達了作者渴望與親人團聚,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結束分離之苦的強烈愿望。
四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鄉(xiāng)愁是凝重、濃烈的,詩中為何卻說“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
把鄉(xiāng)愁濃縮于四個程度輕的對象上,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以小見大。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鄉(xiāng)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長大后
后來
現在
仿照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試仿寫一首詩(以鄉(xiāng)愁為主題)
懵懂時
鄉(xiāng)愁是一件溫暖的毛衣
穿的人在這頭
織的人在那頭
上學后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小溪
我站在盡頭
母親在源頭
成長中
鄉(xiāng)愁是一首悠遠的笛樂
他在那頭吹
我在這頭聽
而現在
鄉(xiāng)愁是一輪圓圓的明月
看的人在這頭
望的人在那頭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3 鄉(xiāng)愁(余光中)作業(yè)ppt課件,共14頁。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22 范進中舉教學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文學常識,1作者簡介,生難字詞,1字音,2詞義,過分忠厚,隨機應變,當作外人看待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九年級上冊21 智取生辰綱教學ppt課件,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文學常識,1作者簡介,2背景介紹,生難字詞,2詞義,明白事理,思索考慮,絮絮叨叨來回地說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