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
相對原子質量:H 1 Li 7 C 12 O 16 Cl 35.5 Ca 40
第Ⅰ卷
本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 大力倡導垃圾分類處理,建設美麗中國。下列屬于廚余垃圾的是( )
A. 廢電池 B. 瓜果皮 C. 塑料瓶 D. 舊報紙
2. 下列4種水果中酸性最強的是( )
3. 2018年,太鋼生產(chǎn)出僅有A4紙四分之一厚度的“手撕鋼”,其厚度只有0.02 mm,這是目前中國最薄的不銹鋼?!笆炙轰摗睂儆? )
A. 單質 B. 混合物 C. 有機物 D. 純凈物
4. 科學研究表明,亞硒酸鈉能消除加速人體衰老的活性氧。亞硒酸鈉由硒(Se)、氧、鈉三種元素組成,其中硒元素為+4價,則亞硒酸鈉的化學式為( )
A.Na2SeO3 B.NaSeO3 C.NaSeO2 D.Na2SeO4
5. 某學生要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NaOH溶液,實驗操作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6. 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能量觀:硝酸銨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天然氣燃燒放出熱量
B. 轉化觀:任何不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后,一定會轉化為飽和溶液
C. 微粒觀: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D. 結構觀: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較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7. 丁基鋰(C4H9Li)是橡膠合成工業(yè)中一種常用的試劑。白色粉末,熔點-95 ℃,沸點80 ℃,遇水、空氣均易自燃。下列關于丁基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丁基鋰由三種非金屬元素組成
B.丁基鋰中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75%
C.丁基鋰運輸或使用過程中如果發(fā)生燃燒,可以用水澆滅
D.丁基鋰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 g
8. 我國科學家在水煤氣變換中引入了高效催化體系,使該反應可在120 ℃時進行,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反應前后分子的總數(shù)不變
B. 反應每消耗28 g甲,可生成44 g丙
C. 該過程體現(xiàn)了催化劑吸附微粒的選擇性
D. 反應過程中,每消耗1個甲分子,同時消耗1個乙分子
9. 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實驗方案的設計是實驗成功的基本保證。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
10. 如圖表示化學反應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試液 B. 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 若X是稀鹽酸,c不可能是單質 D. 若X是稀鹽酸,藍色溶液一定是氯化銅溶液
第Ⅱ卷
本卷共8題,共70分。
11. (8分)在網(wǎng)絡上,流傳著一些謠言,只要我們用科學知識分析、驗證,謠言不攻自破。
(1)謠言一:水變成汽油。汽油含C、H、O等多種元素,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 種類不變,所以水不可能變成汽油。
(2)謠言二:塑料做成“大米”。大米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 ,而塑料是一種 (填“合成”或“天然”)材料。將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別在蒸發(fā)皿中加熱,大米變黃、變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熱后變成粘稠的液體。
(3)謠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餅”。肉松是蓬松絮狀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纖維,可用燃燒法鑒別肉松與棉花,點燃時聞到燒紙氣味的是 。
(4)謠言四:葡萄上的白霜是噴灑的農(nóng)藥殘留物,吃了會中毒。專家現(xiàn)場拿出了一串帶白霜的葡萄進行化驗,證實“葡萄上的白霜并不是農(nóng)藥”,是天然產(chǎn)生的醇類、蠟質成分。農(nóng)業(yè)上一般用石灰乳與硫酸銅配制成的波爾多液作為農(nóng)藥使用,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2. (7分)華為公司作為我國高新科技的代表,一直致力于核心技術的研發(fā),其自主研制的“麒麟”芯片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該芯片的主要材料為高純度的單質硅。請回答以下與硅有關的問題:
(1)如圖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硅元素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硅原子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shù)值為 ,硅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 。
(2)工業(yè)上制粗硅原理:二氧化硅與碳單質在高溫條件下生成單質硅和一種可燃性氣體物質,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其基本反應類型為 。
13. (8分)水和溶液在生活、生產(chǎn)和化學實驗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如圖1:
圖1
①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雜質和異味的設備是 (填字母);
A.過濾池 B.吸附池 C.清水池
②檢驗上述所獲取的自來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常用 來區(qū)分;生活中可以通過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如圖2為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jù)圖回答:
圖2
①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交于P點,則P點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A中含有少量B,提純A應采取的方法是 。
③有同學說:“t2 ℃時A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70%?!闭埬闩袛嗥湔`,并說明原因 。
14. (8分)秸稈沼氣是近年新興的生物質能,它的原料來源充足、分布廣泛,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產(chǎn)生污染物,可實現(xiàn)秸稈的完全生態(tài)循環(huán)和高效利用。秸稈沼氣發(fā)酵技術的流程圖如下所示:
(1)沼氣無氧發(fā)酵屬于 變化。
(2)沼氣的主要成分為 (填名稱),其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沼氣發(fā)電是把 能轉化成電能。
(4)沼液、沼渣的用途為 。
15. (8分)創(chuàng)新之花在化學課堂永遠綻放。某學習小組用如圖歸納一些物質相互反應關系。每片花瓣表示一種物質,
花瓣的顏色表示物質的顏色,且相鄰花瓣代表的兩物質能相互反應。已知A~F六種物質分別是鐵粉、二氧化碳、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中的一種,且A花瓣是黑色的,B花瓣是藍色的,C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則:
(1)A、E物質的化學式為 、 ;
(2)F的一種用途是 。
(3)E還能與圖中不相鄰的一種物質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相鄰物質反應能生成鹽和水的共有 個。
16. (10分)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請你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a ;b 。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 (填序號)裝置組合。首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是: ,其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3)若用E裝置收集某氣體,則該氣體應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5分)化學小組開展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后氧氣濃度的變化探究實驗。
【實驗1】用圖1裝置探究足量紅磷燃燒熄滅后,燒瓶內(nèi)是否有氧氣剩余(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 ℃,紅磷的著火點為240 ℃)
步驟Ⅰ.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步驟Ⅱ.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燃燒匙中足量的紅磷和白磷。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熄滅;白磷始終不燃燒。
步驟Ⅲ.冷卻。
步驟Ⅳ.將裝有白磷的燃燒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白磷燃燒。
(1)高能激光筆的作用是 。
(2)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步驟Ⅱ中,白磷不燃燒的原因是 。
【實驗2】(3)圖2是用傳感器測量整個過程中燒瓶內(nèi)氧氣濃度變化的曲線,圖2中 (填字母序號)點表示燃燒的紅磷剛好熄滅,DE段氧氣濃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4)通過探究可知,課本上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方法 (填“嚴謹”或“不嚴謹”),其理由是 。
【實驗3】查閱資料可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較好的藥品是鐵絲絨,利用的原理是鐵與氧氣、水發(fā)生緩慢氧化。用圖3所示裝置完成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最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6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該石灰石樣品5 g,把60 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實驗過程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已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 CaCl2+CO2↑+H2O,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
(1)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 。
(2)求原60 g稀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要求書寫計算過程)。
2021年中考化學模擬試題(一)參考答案
1. B 2. A 3. B 4. A 5. D 6. D 7. B 8. D 9. C 10. C
11. (8分)(1)元素(2分) (2)糖類(1分) 合成(1分)
(3)棉花(1分) (4)Ca(OH)2+CuSO4=== CaSO4+Cu(OH)2↓(CaSO4標注“↓”也算對)(3分)
12. (7分)(1)非金屬(1分) 4 (1分) 14(1分)
(2)2C+SiO2eq \(=====,\s\up7(高溫))2CO↑ +Si (3分) 置換反應(1分)
13. (8分)(1)①B(1分) ②肥皂水(1分) 煮沸(1分)(2)①t1 ℃時,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或t1 ℃時,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是40 g,合理即可)(1分) ②冷卻熱飽和溶液(或降溫結晶)(2分)③該同學的說法錯誤;因為t2 ℃時A的溶解度是70 g,此時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eq \f(70 g,70 g+100 g)×100%≈41%(2分)
14. (8分)(1)化學(1分) (2)甲烷(1分) CH4+2O2eq \(=====,\s\up7(點燃)) CO2+2H2O(3分) (3)化學(2分)
(4)作肥料(合理即可)(1分)
15. (8分)(1)Fe(1分) NaOH(1分) (2)金屬表面除銹(或實驗室制氫氣等)(1分) (3)2NaOH+CuSO4=== Cu(OH)2↓+Na2SO4(3分) (4)3(2分)
16. (10分)(1)酒精燈(1分) 水槽(1分) (2)A、C(2分) 連接好儀器,把導管口浸入水中,然后緊握試管,觀察到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且松開手后一段時間內(nèi)是否產(chǎn)生一段水柱(2分) 2KMnO4eq \(=====,\s\up7(△)) K2MnO4+MnO2+O2↑(3分) (3)密度小于空氣(1分)
17. (15分)【實驗1】(1)使溫度達到紅磷、白磷的著火點(1分) (2)4P+5O2eq \(=====,\s\up7(點燃)) 2P2O5 (3分) 未與空氣(或氧氣)接觸(2分) 【實驗2】(3)C(2分) 白磷燃燒消耗氧氣(2分) (4)不嚴謹(1分) 紅磷不能耗盡容器內(nèi)的氧氣(2分) 【實驗3】鐵絲絨生銹,試管中水的液面上升約占試管中空氣體積的eq \f(1,5)(2分)
18. (6分)(1)85%(1分)
(2)解:設15 g稀鹽酸中含HCl的質量為x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 73
1.5 g x(1分)
eq \f(73,100)=eq \f(x,1.5 g)(1分)x=1.095 g(1分)
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eq \f(1.095 g,15 g)×100%=7.3%(1分)
答:原60 g稀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3%。(1分)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稀鹽酸、稀硫酸
加入Ba(NO3)2溶液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H2SO4
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
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過濾
D
鑒別鐵粉和氧化銅
加入適量的稀硫酸,觀察現(xiàn)象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5
15
15
15
剩余固體的質量/g
3.50
2.00
0.75
0.75
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中考模擬化學試卷(word版含答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關于金屬的說法錯誤的是,下列實驗設計不可行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化學中考模擬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記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化學中考模擬卷(一)(word版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據(jù)《本草綱目》記載,2 g氫氣,8 g硫酸消耗鐵的質量為,6 g 9,5 g 9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