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本第77頁,想想做做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jīng)歷探索筆算減法中隔位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過程。
2.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隔位退位減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教材例7中的畫面,讓學生閱讀人物對話。
提問:你從圖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二、交流共享
1.談話:求“一年級同學畫了多少幅兒童畫?”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204—108=?(幅)
列出豎式,讓學生觀察豎式,并思考:按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現(xiàn)在遇到了什么新的問題?(學生回答)
2.談話:“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一。十位上是0,怎么辦?”這是一個新的問題,我們這節(jié)課就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能用撥算珠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1)學生撥算珠計算。
可以自己算,也可以與同學交流。
在班內(nèi)交流撥珠計算方法。交流過程中提問: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一,十位上又是0,你是怎么辦的?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百位上撥去一顆算珠,接下去應該怎么辦?十位上現(xiàn)在有十顆算珠了,再接下去該怎么辦?
聯(lián)系撥珠的過程進行豎式計算。
先在小組內(nèi)研究計算方法,自己在教材上算出得數(shù),再在班內(nèi)交流。交流時指名學生說出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3.談話:像這樣難算的題目,要想知道我們算得對不對,應該怎么辦?
讓學生一起驗算。
小結(jié)。提問:這節(jié)課的減法計算與以往的有什么不同?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在學生回答時板書課題。
三、反饋檢測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獨立做題。指定兩人板演,每人做一組題。
全班訂正交流,比較每組兩題的不同點。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幫助啄木鳥指出題中的錯誤在哪里。
交流:在減法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獨立訂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獨立計算。
驗算時,對已發(fā)現(xiàn)的錯誤要查找原因。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觀察題中插圖,你了解哪些信息?自由發(fā)言,全班學生列式計算。
對學生進行保護牙齒的教育。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讀題,口答,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四、反思總結(jié)
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歸納:
這節(jié)課學習了兩步計算被減數(shù)中間有0的退位減。
計算時我們應該注意某個數(shù)位退去了1,要記得減去1,再減減數(shù)。
這是一份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六 兩、三位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設(shè)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練習鞏固,全課總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六 兩、三位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用具、電子媒體,教學流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隔位退位減》參考教案,共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