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綜合檢測()(時間:60分鐘 滿分:100)一、選擇題(每小題360)1玉米的紫粒和黃粒是一對相對性狀。某一品系X為黃粒玉米,若自花傳粉后代全為黃粒;若接受另一紫粒玉米品系Y的花粉,后代既有黃粒,也有紫粒。下列有關(guān)分析正確的是(  )A紫粒是顯性性狀  B黃粒是顯性性狀C品系X是雜種   D.品系Y是純種解析:黃粒玉米品系X,自花傳粉,后代全為黃粒,說明黃粒玉米品系X為純合子。若黃粒為顯性性狀,純合的顯性黃粒不管接受什么花粉后代都應為黃粒,與題中所述結(jié)果不符,故紫粒為顯性性狀,黃粒為隱性性狀。根據(jù)黃粒玉米品系X接受紫粒玉米品系Y的花粉,后代既有黃粒,也有紫粒判斷品系Y為雜種。答案:A2在下列各項實驗中最終能證實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成立的(  )AF1個體的自交實驗  B不同類型純種親本之間的雜交實驗CF1個體與隱性個體的測交實驗D鑒定親本是否為純種的自交實驗解析:孟德爾設(shè)計的實驗程序,可以通過測交來驗證F1的遺傳因子組成即驗證自由組合定律的成立。答案:C3某豌豆種群中基因型為TTTt的個體數(shù)量之比是21,則在自然狀態(tài)下,其子代中基因型為TTTt、tt的個體數(shù)量之比是(  )A921   B763C721   D25101解析:由于TTTt的個體數(shù)量比為21,TT2/3,Tt1/3TT自交后代中TT2/3;Tt1/3,Tt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1/4TT1/2Tt、1/4tt,則后代中比例分別為TT2/31/3×1/49/12;Tt1/3×1/21/6tt1/3×1/41/12,因此其子代中基因型為TT、Tt、tt的數(shù)量比為921答案:A4南瓜所結(jié)果實中黃色與白色、盤狀與球狀是兩對相對性狀,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表現(xiàn)型為白色球狀的南瓜甲與表現(xiàn)型為白色盤狀的南瓜乙雜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A盤狀一定是顯性性狀 B.子代南瓜純合子占1/4C親代南瓜乙是純合子 D.子代黃色和白色比例相同解析:由子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可以判斷白色對黃色為顯性,而盤狀和球狀的顯隱性無法判斷。假設(shè)基因型如下:表現(xiàn)型為白色球狀的南瓜甲為AaBb(Aabb)表現(xiàn)型為白色盤狀的南瓜乙為Aabb(AaBb),子代的基因型為1AABb、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其中純合子占1/4,黃色和白色的比例為31。答案:B5下列對實例的判斷,正確的是(  )A有耳垂的雙親生出了無耳垂的子女,因此無耳垂為隱性性狀B雜合子的自交后代不會出現(xiàn)純合子C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雜交子一代出現(xiàn)了高莖和矮莖,所以高莖是顯性性狀D雜合子的測交后代都是雜合子解析:有耳垂的雙親生出了無耳垂的子女即發(fā)生性狀分離,則親代中有耳垂的個體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xiàn)的肯定是顯性性狀,A正確;雜合子自交后代中可出現(xiàn)純合子,B錯誤;親代和子代都既有高莖又有矮莖,無法判斷顯隱性,C錯誤;雜合子的測交后代中可出現(xiàn)純合子,Aa×aaAaaa(純合子),D錯誤。答案:A6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他們的父親都是色盲,母親都正常)生育一個正常的女兒,該女兒和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性婚配,他們的兒子中患色盲的概率為(  )A.   B.C.   D.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相應的基因用B、b表示),由題干信息推知這對夫婦的基因型分別為XBXb、XBY。由于生育一個正常的女兒,則該正常女兒的基因型為XBXBX BXb。該女兒和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XBY婚配,他們的兒子中患色盲的概率為×。答案:A7甲、乙、丙是果蠅的3類正常細胞,其染色單體數(shù)分別為0、8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中可能有四個染色體組  B乙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體C丙中不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 D三類細胞都處于細胞周期中解析:果蠅的甲細胞中的染色單體數(shù)為0,若其不分裂時含有2個染色體組,若其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時,則含有4個染色體組;乙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中、后期時,細胞中含有的染色單體數(shù)為8,無同源染色體丙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時,可發(fā)生基因重組;三類細胞若處于減數(shù)分裂時則無細胞周期。答案:A8.觀察到某生物(2n6)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如右圖所示。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對染色體沒有相互分離B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對染色單體沒有相互分離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條染色體多復制一次D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條染色體多復制一次解析:分析圖示細胞中姐妹染色單體分離,且移向細胞兩極的染色體各有4,結(jié)合題干該生物是體細胞含有6條染色體的二倍體,可判斷該細胞移向兩極的染色體比正常分裂時多一條,原因是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一對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開,得到的兩個次級性母細胞中一個含有4條染色體,另一個含有2條染色體。其中含有4條染色體的次級性母細胞的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圖像如題圖所示。答案:A9赫爾希和蔡斯做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時,分別用35S、32P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標記的細菌,若噬菌體在細菌體內(nèi)復制了三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35S、32P標記同一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zhì)B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將35S注入細菌細胞中C在子代噬菌體中,只含32P的噬菌體占總數(shù)的1/4D該實驗可以證明DNA是噬菌體的主要遺傳物質(zhì)解析:為了能分開觀察到DNA和蛋白質(zhì)在遺傳中的作用,應用32P35S分別標記不同噬菌體,A錯誤。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中,進入細胞內(nèi)部的是噬菌體的DNA(P),蛋白質(zhì)(S)外殼留在外部B錯誤。由于DNA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復制三代含有32P的子代噬菌體占全部噬菌體的比例為2/81/4,C正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可以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D錯誤。答案:C10不能用來區(qū)分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和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是(  )A在一個家系中是否連續(xù)遺傳    B人群中男女遺傳病患病率C男性患者的母親患病情況D男性患者的女兒患病情況解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和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一般都具有連續(xù)遺傳的特點,由此不能區(qū)分這兩種遺傳??;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與性別相關(guān)聯(lián)一般來說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與性別無關(guān),可以通過人群中男女遺傳病患病率來區(qū)分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和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男患者的母親不是患者,該病一定不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男患者的女兒不患病,該病一定不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答案:A11如圖表示某生物的基因表達過程,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A3RNA都參與圖示過程B圖示過程發(fā)生在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中C圖中的酶為DNA解旋酶Db鏈和c鏈只是堿基種類有差別解析:在肽鏈合成的過程中需要的條件有mRNA、tRNA、核糖體(rRNA)、游離的氨基酸、能量、酶等,A正確;根據(jù)圖示轉(zhuǎn)錄和翻譯同時進行,該過程發(fā)生在原核細胞中,不可能發(fā)生在真核細胞內(nèi),B錯誤;圖中的酶為RNA聚合酶,C錯誤;b鏈是DNA分子一條鏈,c鏈是RNA除了堿基種類有差別外,所含五碳糖也不同,D錯誤。答案:A12繁殖數(shù)代后,細菌DNA的含氮堿基皆含有15N然后再將其移入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抽取親代及子代的DNA,離心分離,如圖為可能的結(jié)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子一代DNA應為   B.子二代DNA應為C子三代DNA應為   D.親代的DNA應為解析:親代DNA全為15N,應為,復制一次后DNA一條鏈為15N,一條鏈為14N,子一代應為,復制兩次后形成4DNA,其中2個全為14N,2個是一條鏈為15N一條鏈為14N,應為;復制三次后形成8DNA其中6DNA全為14N,2DNA的一條鏈為14N,一條鏈為15NC錯。答案:C13同一物種的兩類細胞各產(chǎn)生一種分泌蛋白,組成這兩種蛋白質(zhì)的各種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順序不同。其原因是參與這兩種蛋白質(zhì)合成的(  )AtRNA種類不同BmRNA堿基序列不同C核糖體成分不同D同一密碼子所決定的氨基酸不同解析:根據(jù)中心法則,蛋白質(zhì)中的氨基酸序列直接由mRNA的堿基序列決定故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是由mRNA堿基序列不同導致的,B項正確答案:B14下列關(guān)于遺傳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三倍體無子西瓜性狀不可遺傳BDNA分子堿基對排列順序的改變一定會導致基因突變C用二倍體植物花藥經(jīng)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植株即可用于雜交D基因型AaBb的親本植物自交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9331,則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親本的個體所占比例為3/4解析:三倍體無子西瓜性狀通過無性繁殖可遺傳給子代;只有DNA分子堿基對排列順序的改變引起基因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改變,才會導致基因突變;用二倍體植物花藥經(jīng)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植株為單倍體植株,無法產(chǎn)生可育的配子,不可用于雜交。答案:D15下列關(guān)于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后基因位置關(guān)系沒有改變B體細胞發(fā)生的基因突變一定不能遺傳給后代C基因突變大多是有害的,無法作為進化的原材料D觀察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可判斷基因突變的位置解析:基因突變只是基因中的堿基變化,沒有改變基因的位置;植物的體細胞發(fā)生突變,可以通過無性生殖將這種變異傳給下一代;基因突變雖對多數(shù)個體不利,但在一個一定規(guī)模的種群中也可以產(chǎn)生許多基因突變,并且為定向的自然選擇奠定了基礎(chǔ);基因突變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答案:A16遺傳學檢測兩人的基因組成時發(fā)現(xiàn)甲為AaB,乙為AABb,分析甲缺少一個基因的原因,可能是(  )基因突變 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甲可能是男性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解析:基因突變不可能使基因數(shù)量減少,而是產(chǎn)生有關(guān)等位基因;如果發(fā)生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細胞中少了一條染色體,可導致該染色體上相關(guān)的基因丟失;如果發(fā)生了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中的缺失同樣可導致該染色體上的有關(guān)基因丟失;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X染色體上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可能不存在。答案:C17六倍體小麥和二倍體黑麥可雜交得種子(F1),種子萌發(fā)后,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的芽尖,待其開花后自交得到八倍體小黑麥若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育種過程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重組BF1是一個含四個染色體組的新物種C該過程說明不經(jīng)過地理隔離也可形成新物種D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解析:此育種過程依據(jù)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F1中的四個染色體組,一組來自二倍體的生殖細胞另三個來自六倍體小麥的生殖細胞,F1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無法產(chǎn)生可育的配子F1無法產(chǎn)生可育的后代,因此其不是一個新物種;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即發(fā)生了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此變異是不定向的,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答案:C18甲病和乙病均為單基因遺傳病某家族遺傳家系圖如下,其中4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1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4C34的后代中理論上共有9種基因型和4種表現(xiàn)型D7的性染色體組成XXY,則產(chǎn)生異常生殖細胞的最可能是其母親解析:假設(shè)甲、乙兩種遺傳病分別由基因A、aBb控制。對于甲病來說4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卻生了患病的7可知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34的基因型分別是XAXaXAY。對于乙病來說,由不患乙病的12生了患乙病的1可知,該病為常染色體遺傳病,12的基因型均為Bb,A項錯誤。由3可推知1有關(guān)甲病的基因型為XAXa,34的基因型為XAXaXAY可推知,5有關(guān)甲病的基因型為1/2XAXA1/2XAXa,由患乙病的4可推知,34有關(guān)乙病的基因型為Bbbb,由此可知5有關(guān)乙病的基因型為Bb所以1的基因型是BbXAXa,5的基因型是1/2BbXAXA1/2BbXAXa,1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2B項錯誤。前面已經(jīng)推出34的基因型分別為BbXAXabbXAY,理論上34的后代有2×48種基因型、2×36種表現(xiàn)型(Bbbb雜交,2種基因型2種表現(xiàn)型;XAXaXAY雜交,4種基因型,3種基因型),C項錯誤。若7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由于其患甲病故其有關(guān)甲病的基因型為XaXaY,據(jù)題干可知其父親(4)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所以兩條X染色體必然來自其母親,D項正確。答案:D19將洋蔥(2N16)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后,培育成植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加倍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不完整的細胞周期B秋水仙素處理幼苗抑制了著絲點分裂和紡錘體形成C誘導染色體加倍時發(fā)生了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D該植株中存在染色體數(shù)為8、16、32、64的細胞解析:染色體加倍是由于在有絲分裂前期抑制了紡錘體的形成導致細胞不能正常的完成后期和末期這些階段,A正確;秋水仙素處理幼苗抑制不了著絲點分裂,B錯誤;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而低溫誘導細胞染色體加倍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C錯誤;洋蔥分生區(qū)的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而體細胞有16條染色體,染色體加倍后為32,而加倍后的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時染色體數(shù)目為64,不可能出現(xiàn)8條染色體,D錯誤。答案:A20下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基因型,進而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B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能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越來越大,但生物沒有進化C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chǎn)生差別,必然導致生殖隔離D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產(chǎn)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解析: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生物的表現(xiàn)型,進而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能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越來越大,使生物進化;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chǎn)生差別,但不一定導致生殖隔離;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產(chǎn)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答案:D二、非選擇題(40)21(7)現(xiàn)有兩個純合的某作物品種:抗病高稈(易倒伏)和感病矮稈(抗倒伏)品種。已知抗病對感病為顯性,高稈對矮稈為顯性,但對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問題:(1)在育種實踐中,若利用這兩個品種進行雜交育種,一般來說,育種目的是獲得具有________優(yōu)良性狀的新品種。(1)(2)雜交育種前,為了確定F2的種植規(guī)模需要正確預測雜交結(jié)果。若按照孟德爾遺傳定律來預測雜交結(jié)果需要滿足3個條件:條件之一是抗病與感病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其余兩個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為了確定控制上述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否滿足上述3個條件,可用測交實驗來進行檢驗,請簡要寫出該測交實驗的過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雜交育種能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通過雜交集中在一起抗病與矮稈(抗倒伏)為優(yōu)良性狀。(2)雜交育種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重組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每對基因單獨考慮時符合分離定律。(3)測交是指用F1和隱性純合子雜交,故應先用純合的抗病高稈植株與感病矮稈植株雜交得到F1,然后再進行測交實驗。答案:(1)抗病矮稈(2)高稈與矮稈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3)將純合的抗病高稈植株與感病矮稈植株雜交,產(chǎn)生F1F1與感病矮稈植株雜交。22(9除標注外,每空1)下圖表示生物體內(nèi)三個重要的生理活動。根據(jù)所學知識結(jié)合圖形回答下列問題:(1)甲正在進行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對于小麥的葉肉細胞來說,能發(fā)生乙過程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2)(2)在正常情況下圖甲中堿基的排列順序相同的單鏈是________________(3)對于圖乙來說RNA聚合酶結(jié)合位點位于________分子上,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位于________分子上。(填字母)(4)圖丙中分子1徹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______種。(5)圖丙所示的生理過程是從分子1鏈的________端開始的。如果該鏈由351個基本單位構(gòu)成,則對應合成完整的n,最多需要脫掉________分子的水。(不考慮終止密碼子)解析:(1)DNA復制以解旋的兩條鏈為模板,轉(zhuǎn)錄以解旋后的DNA一條鏈為模板,翻譯以mRNA為模板。小麥葉肉細胞的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中都含有DNA,可以進行乙過程。(2)ad分別是親代DNA分子上的單鏈,二者的堿基序列為互補關(guān)系ac、bd上的堿基序列相同。(3)RNA聚合酶結(jié)合位點位于DNA分子上,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位于信使RNA上。(4)丙圖中兩個核糖體位于同一條鏈1,說明1鏈為信使RNA,其徹底水解后得到6種化合物:核糖、磷酸、4種堿基。(5)從兩條肽鏈mn的長度可以知道,翻譯從A端開始。1鏈由351個基本單位構(gòu)成,則最多對應117個密碼子,最多對應117個氨基酸,117個氨基酸形成肽鏈最多脫掉116水分子。答案:(1)DNA復制 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答全即可) (2)ac、bd(答全即可) (3)e f (4)6 (5)A 11623(10,除標注外,每空1)1為某家族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這兩種遺傳病分別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aX染色體上的基因B/b控制)2表示5號個體生殖器官中某個細胞的連續(xù)分裂示意圖。請回答:(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12號個體的X染色體來自于第代的________號個體。(2)9號個體的基因型是________。14號個體是純合體的概率是________(用分數(shù)表示)。(2)(3)2中細胞c1的名稱是________。正常情況下,細胞d1d4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否相同?________(4)子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減半是通過圖2________(填圖中數(shù)字)過程實現(xiàn)的。若細胞e1e2的基因組成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發(fā)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析:(1)甲病的女患者的父親、母親正常,因此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2號個體是男性,X染色體來自于其母親7,71獲得含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體和從2那里獲得一個不含致病基因的X染色體,由于12X染色體無致病基因,因此來自第代的2號個體。(2)分析遺傳系譜圖可知,9號個體患有甲病基因型為aa,11患有乙病,因此6是乙病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對于乙病來說,9號個體的基因型為XBXBXBXb,因此9號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Xb14號個體及雙親不患甲病,但是其姊妹患有甲病說明雙親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對甲病來說14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AaAA1/3,對乙病來說,7的基因型為XBXb,14號個體的基因型為XBXBXBXb,各占1/2所以14號個體是純合體的概率是AAXBXB1/3×1/21/6。(3)c1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級精母細胞,正常情況下,一個精原細胞形成的4個精子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4)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即圖中的;若細胞e1e2的基因組成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減數(shù)分裂間期發(fā)生基因突變或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了交叉互換。答案:(1)?!?/span>2 (2)aaXBXBaaXBXb 1/6 (3)次級精母細胞 相同 (4) 基因突變(交叉互換)24(14除標注外,每空2)動物多為二倍體缺失一條染色體的個體叫單體(2N1)。大多數(shù)動物的單體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蠅中,點狀染色體(4號染色體)缺失一條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夠繁殖后代可以用來進行遺傳學研究。分類無眼野生型F1085F279245  (1)某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如圖該果蠅的性別是________,對其進行基因組測序時,需測定的染色體是________(填圖中字母)(2)果蠅群體中存在無眼個體,無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將無眼果蠅個體與純合野生型個體交配,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上表。據(jù)表判斷顯性性狀為________________。(3)根據(jù)(2)中判斷結(jié)果,請利用正常無眼果蠅,探究無眼基因是否位于4號染色體上。按要求完成以下實驗設(shè)計:實驗步驟:讓正常無眼雌果蠅與________________交配,獲得子代;統(tǒng)計子代的性狀表現(xiàn),并記錄。實驗結(jié)果預測及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無眼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無眼基因不位于4號染色體上。(3)解析:(1)分析圖形可知,圖中含有XY染色體,該果蠅為雄性。果蠅的基因組測序時,需測定的染色體是3XY5,即圖中的aa′、  b、  c、  d。(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F1全為野生型,F2中野生型無眼為31,所以野生型是顯性性狀。(3)要判斷無眼基因是否在4號染色體上,應選擇正常無眼雌果蠅與野生型(純合)4號染色體單體雄果蠅交配假設(shè)控制無眼的基因為b,如果無眼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則親本為bb×BO(BO)表示缺失一條染色體子代中會出現(xiàn)BOBb11,即野生型果蠅和無眼果蠅且比例為11。如果無眼基因不在4號染色體上,則親本為bb×BB,子代全為野生型。答案:(1)雄性 a、a′、b、cd(其他合理即可) (2)野生型(3)實驗步驟:野生型(純合)4號染色體單體雄果蠅實驗結(jié)果預測及結(jié)論:子代中出現(xiàn)野生型果蠅和無眼果蠅且比例為11子代全為野生型果蠅  

相關(guān)試卷

高中生物 必修2(人教版2019) 模塊綜合試卷(二)(含答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本冊綜合同步訓練題,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減數(shù)分裂同步練習題: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2《遺傳與進化》一 減數(shù)分裂同步練習題,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模塊綜合檢測+Word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2《遺傳與進化》本冊綜合課堂檢測,共3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2《遺傳與進化》電子課本

二 受精作用

版本: 人教版 (新課標)

年級: 必修2《遺傳與進化》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36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