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概念:
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guān),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jié)果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意識到感覺是會出錯的,深刻理解重復精確實驗的價值 ;感受探究單擺的快樂。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jié)果的過程。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jié)果的過程。
【教學準備】
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臺、長中短棉線各一、重中輕螺帽各一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我們知道擺具有等時性,那不同的擺自由擺動的快慢都一樣嗎?
2、師出示自制單擺問:擺的快慢你覺得與什么有關(guān)呢?
3、揭題:擺的研究。(板書課題)
二、用擺做實驗:
1、推測:擺的快慢你覺得與什么有關(guān)呢? (擺繩長度、擺錘大小等,如出現(xiàn)擺的幅度這個因素,可引導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的實驗。)
2、對擺繩長度、擺錘大小兩個因素,分別展開討論:
改變擺錘重量的實驗:要改變什么條件?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改變擺繩長度的實驗:要改變什么條件?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3、學生小組實驗研究搜集數(shù)據(jù)。
4、集體匯報。問:擺的快慢與擺錘輕重有關(guān)嗎?擺的快慢與繩長有關(guān)嗎?
5、小結(jié)。
三、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guān):
1、師: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guān)?什么樣的擺擺動的慢,什么樣的擺擺動的快,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2、閱讀課本P61下面的插圖和文字。讓學生進行推測。
3、師出示如圖的兩個擺,擺繩長度一樣,擺錘長度不一樣,演示實驗。
4、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師引導:擺的長度并不等同于擺繩的長度,真正的擺長是指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6、小結(jié):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guān)。
板書設(shè)計:
6、擺的研究
預測: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guān)? 擺繩長度 擺錘重量? 擺動幅度大???
實驗驗證
結(jié)論:擺的快慢與擺繩長度有關(guān)。長則慢,短則快。
擺長
教學后記: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下冊6.讓資源再生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共4頁。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下冊6.讓資源再生教案設(shè)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6.制作鐘擺優(yōu)質(zhì)教案,共3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