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I
一、單選題(共27小題,每小題2.0分,共54分)
1.下列關于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均采用水浴加熱 B. 制備乙酸丁酯時正丁醇過量
C. 均采用邊反應邊蒸餾的方法 D. 制備乙酸乙酯時乙醇過量
【答案】D
【解析】
【詳解】A、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采用酒精燈直接加熱,A錯誤;
B、制備乙酸丁酯時,采用乙酸過量,以提高丁醇的利用率,這是因為正丁醇的價格比冰醋酸高,故該方法不可行,B錯誤;
C、乙酸乙酯采取邊反應邊蒸餾的方法,但乙酸丁酯則采取直接回流的方法,待反應后再提取產(chǎn)物,C錯誤;
D、制備乙酸乙酯時,為了提高冰醋酸的轉化率,由于乙醇價格比較低廉,會使乙醇過量,D正確;
答案選D。
【點晴】該題主要考查有機物的制備,有機物的制備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反應物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反應條件,是否需要催化劑,以及試劑加入順序,是否需要過量等問題.乙酸乙酯的制備是我們課本介紹過的,該實驗的原料需要冰醋酸和乙醇,考慮到冰醋酸和乙醇的價格,一般會使乙醇過量,提高冰醋酸的轉化率,而且反應過程中要使用濃硫酸做催化劑和吸水劑,反應條件上需要酒精燈加熱.乙酸丁酯的制備和乙酸乙酯的制備區(qū)別在于正丁醇和乙醇的價格差異。
2.工業(yè)生產(chǎn)苯乙烯是利用乙苯的脫氫反應:

針對上述反應,在其它條件不變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加入適當催化劑,可以提高苯乙烯的產(chǎn)量
B. 在保持體積一定的條件下,充入較多的乙苯,可以提高乙苯的轉化率
C. 僅從平衡移動的角度分析,工業(yè)生產(chǎn)苯乙烯選擇恒壓條件優(yōu)于恒容條件
D. 加入乙苯至反應達到平衡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斷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方程式可以知道,正反應為放熱反應,且反應物氣體的計量數(shù)小于生成物氣體的計量數(shù),則采取低壓、低溫有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動,以此解答該題。
【詳解】A.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影響平衡移動,A錯誤;
B.在保持體積一定的條件下,充入較多的乙苯,相當于在原來的基礎上縮小體積,壓強增大,則平衡逆向移動,乙苯的轉化率減小,B錯誤;
C.反應物氣體的計量數(shù)小于生成物氣體的計量數(shù),在恒容條件下,容器的壓強不斷增大,不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動,則工業(yè)生產(chǎn)苯乙烯選擇恒壓條件優(yōu)于恒容條件,C正確;
D.加入乙苯至反應達到平衡過程中,氣體的總質量不變,但物質的量逐漸增大,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斷減小,D錯誤;
答案選C。
3.下列有關甲醛的化學用語表達錯誤的是(  )
A. 結構簡式:HCHO B. 電子式:
C. 比例模型: D. 最簡式:CH2O
【答案】B
【解析】
【詳解】A.結構簡式就是結構式的簡單表達式,甲醛中含有醛基,結構簡式為:HCHO,故A正確;
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間有兩個共用電子對形成碳氧雙鍵,故B錯誤;
C.比例模型體現(xiàn)的是組成該分子的原子間的相對大小、分子的空間結構、原子間的連接順序,氧原子半徑小于碳原子,碳原子半徑大于氫原子,所以其比例模型為,故C正確;
D.最簡式是用元素符號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的最簡關系式,所以甲醛的最簡式為CH2O,故D正確;
故選B。
【點睛】本題的易錯點為C,要注意比例模型中原子的相對大小的比較。
4. 下圖為霧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重金屬離子可導致蛋白質變性
B. 苯是最簡單的芳香烴
C. SO2、NxOy都屬于酸性氧化物
D. 利用丁達爾效應可檢驗霧霾是否為膠體
【答案】C
【解析】
【詳解】A、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等可使蛋白質變性,A正確;
B、含有苯環(huán)的烴是芳香烴,苯是最簡單的芳香烴,B正確;
C、NO、NO2都不是酸性氧化物,C錯誤;
D、只有膠體才能發(fā)生丁達爾效應,所以可利用丁達爾效應可檢驗霧霾是否為膠體,D正確;
故選C。
5.某烯烴的結構簡式如圖, 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將其命名為2-甲基-4-乙基-1-戊烯;2-異丁基-1-丁烯;2,4-二甲基-3-己烯;4-甲基-2-乙基-1-戊烯,下列對四位同學的命名判斷正確的是(  )

A. 甲的命名主鏈選擇是錯誤的
B. 乙的命名對主鏈碳原子的編號是錯誤的
C. 丙的命名主鏈選擇是正確的
D. 丁的命名是正確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據(jù)有機物的結構書寫出正確的名稱,與四位同學的命名進行比較,確定命名是否正確。
【詳解】由有機物的結構,根據(jù)系統(tǒng)命名法可知該有機物的名稱為4-甲基-2-乙基-1-戊烯,因此丁同學的命名是正確的;
答案選D。
6.下列關于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高分子分離膜應用于食品工業(yè)中,可用于濃縮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釀造業(yè)等
B. 復合材料一般是以一種材料作為基體,另一種材料作為增強體
C. 導電塑料是應用于電子工業(yè)的一種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
D. 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一般都受到人體的排斥作用,難以達到生物相容的程度
【答案】D
【解析】
【詳解】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體器官,與生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D錯誤,答案選D。
7.下列有機物屬于多羥基醛的是
A HOCH2CHO B.
C. CH3COOCH3 D.
【答案】B
【解析】
【詳解】羥基為—OH,醛基為—CHO,題干要求多羥基醛,則至少含有兩個羥基一個醛基,
A.只含有一個羥基,故A不屬于多羥基醛;
B.含有三個羥基同時含有醛基,故B屬于多羥基醛;
C.既不含羥基也不含醛基,故C不屬于多羥基醛;
D.含有三個羥基但不含醛基,故D不屬于多羥基醛;
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易錯選D,D中含有的官能團為羥基和酯基。
8.當航天飛機返回地球大氣層時,由于空氣的劇烈摩擦,飛機尖端的溫度可達1000℃以上,為了防止高溫將它燒毀,科學家給航天飛機的相應部位安裝了可靠的保護層,制作保護層的材料是( ?。?br /> A. 塑料 B. 合成纖維
C. 新型陶瓷和碳纖維的復合材料 D. 鎂鋁合金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據(jù)題意知,該保護層的材料必須是能夠耐高溫的材料,防止航天飛機返回地球大氣層時,與空氣劇烈摩擦,產(chǎn)生高溫(1000℃以上)而被燒毀,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A.塑料的熔點很小,不能耐高溫,故A錯誤;
B.合成纖維具有強度高、彈性好、耐腐蝕等優(yōu)點,但合成纖維的熔點較低,不能耐高溫,故B錯誤;
C.新型陶瓷和碳纖維的復合材料熔點較高,能耐高溫,故C正確;
D.鎂鋁合金的熔點較低,不能耐高溫,故D錯誤;
答案選C。
9.不粘鍋的內(nèi)壁有一薄層為聚四氟乙烯的涂層,用不粘鍋烹燒飯菜時不易粘鍋、燒焦,下列關于聚四氟乙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聚四氟乙烯的化學活動性很強
B. 聚四氟乙烯分子中含有雙鍵
C. 聚四氟乙烯的單體是不飽和烴
D. 聚四氟乙烯中氟的質量分數(shù)是76%
【答案】D
【解析】
【分析】
聚四氟乙烯是四氟乙烯加聚后的生成物,結構簡式為。
【詳解】A.聚四氟乙烯分子中為碳碳單鍵,比較穩(wěn)定,所以四氟乙烯化學活動性較弱,可用作不粘鍋的涂層,故A錯誤;
B.聚四氟乙烯分子中為碳碳單鍵,故B錯誤;
C.聚四氟乙烯的單體是四氟乙烯,含有氟元素,不是烴類,故C錯誤;
D.聚四氟乙烯中氟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76%,正確;
故選D。
【點睛】聚四氟乙烯和四氟乙烯的結構不同,所以不能用四氟乙烯的性質推測聚四氟乙烯的性質。四氟乙烯(CF2=CF2)分子中有碳碳雙鍵,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使溴水褪色,也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但聚四氟乙烯沒有碳碳雙鍵,所以不能發(fā)生加成和氧化反應。
10.從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結構為:,有關原花青素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該物質既可看作醇類,也可看作酚類
B. 1mol該物質可與4molBr2反應
C. 1mol該物質可與7molNa反應
D. 1mol該物質可與7molNaOH反應
【答案】D
【解析】
【詳解】A.原花青素中連在苯環(huán)上的羥基具有酚的性質,不直接連在苯環(huán)上的羥基具有醇的性質,所以原花青素既可看作醇類,也可看作酚類,正確;
B.原花青素中的酚羥基的存在使其能和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和羥基處于鄰、對位上的氫原子可以被溴原子取代,所以1mol該物質可與4molBr2反應,正確;
C.羥基都可以和金屬鈉發(fā)生置換反應,1mol羥基需要1mol鈉原子,所以1mol該物質可與7molNa反應,正確;
D.酚羥基可以發(fā)生微弱電離,顯酸性,可以和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醇羥基不和NaOH反應,所以1mol該物質只能和5molNaOH反應,錯誤;
故選D。
11.下列化合物中,屬于醛類的是( ?。?br /> A. (CH3)3COH B.
C. CH3CH2OCHO D. HCOOCH3
【答案】B
【解析】
【詳解】A、(CH3)3C-OH,官能團為羥基,屬于醇類,故A錯誤;
B、,分子中含有醛基,屬于醛類,故B正確;
C、CH3CH2-O-CHO,分子中含有醛基,但是與醛基相連的不是烴基,該有機物為甲酸乙酯,屬于酯類,故C錯誤;
D、分子中含有醛基,但是與醛基相連的不是烴基,該有機物為甲酸甲酯,不屬于醛類,故D錯誤。
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了有機物醛類的判斷,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根據(jù)醛基的結構式(R-CHO)進行判斷即可。
12.下面鑒別葡萄糖與果糖的方法正確的是(  )
A. 銀鏡反應 B. 新制的氫氧化銅
C. 氫氧化鈣溶液 D. 羧酸溶液
【答案】C
【解析】
【詳解】A.葡萄糖含有醛基、果糖不含醛基,在堿性條件下果糖可以轉變?yōu)槠咸烟牵ㄏ┐籍悩嫽^程),從而體現(xiàn)出醛基的還原性,葡萄糖、果糖都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故不選A;
B.葡萄糖含有醛基、果糖不含醛基,在堿性條件下,果糖轉可以變?yōu)槠咸烟牵ㄏ┐籍悩嫽^程),從而體現(xiàn)出醛基的還原性,葡萄糖、果糖都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故不選B;
C.果糖和石灰水作用形成沉淀,而葡萄糖不會,故選C;
D.葡萄糖、果糖與羧酸不反應反應,糖酸混溶,現(xiàn)象相同,故不選D;
故答案選C。
13.乙二酸,又稱草酸,通常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而變質。其兩分子結晶水(H2C2O4·2H2O)卻能在空氣中穩(wěn)定存在。在分析化學中常用H2C2O4?2H2O做KMnO4的滴定劑,下列關于H2C2O4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草酸是二元弱酸,其電離方程式為H2C2O4═2H++C2O42?
B. 草酸滴定KMnO4屬于中和滴定,可用石蕊做指示劑
C. 乙二酸可通過乙烯經(jīng)過加成、水解、氧化再氧化制得
D. 將濃H2SO4滴加到乙二酸上使之脫水分解,分解產(chǎn)物是CO2和H2O
【答案】C
【解析】
【詳解】A.多元弱酸的電離是分步進行的,電離方程式為H2C2O4H++HC2O4-,故A錯誤;
B.高錳酸鉀本身就是紫紅色,不需要指示劑,該反應是氧化還原滴定,故B錯誤;
C.乙烯和氯氣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上述產(chǎn)物水解成乙二醇,乙二醇催化氧化為乙二醛,乙二醛發(fā)生銀鏡反應生成乙二酸,故C正確;
D.乙二酸在酸和受熱的條件下易分解出甲酸和二氧化碳,故D錯誤;
故選C。
14.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美國化學家和一位日本化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導電塑料領域的貢獻,他們首先把聚乙炔樹脂制成導電塑料,下列關于聚乙炔的敘述錯誤的是( ?。?br /> A. 聚乙炔是以乙炔為單體發(fā)生加聚反應形成的高聚物
B. 聚乙炔的化學式為
C. 聚乙炔是一種碳原子之間以單雙鍵交替結合的鏈狀結構的物質
D. 聚乙炔樹脂不加任何填充物即可成為電的良導體
【答案】D
【解析】
【詳解】A.乙炔在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炔,A正確;
B.聚乙炔是由n個-CH=CH-組成的聚合物,化學式為,B正確;
C.聚乙炔的鏈節(jié)為-CH=CH-,是一種碳原子之間以單雙鍵交替結合的鏈狀共軛結構,C正確;
D.聚乙炔經(jīng)溴或碘摻雜之后導電性會提高到金屬水平,成為電的良導體,D錯誤;
答案選D。
15.下列式子是某學生書寫C5H12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CH3CH2CH2CH2CH3 ②③
④⑤
這些結構中出現(xiàn)重復的是
A. ①和② B. ④和⑤ C. ②③④ D. 均不重復
【答案】C
【解析】
【詳解】所有的碳原子在一條鏈上的為:CH3-CH2-CH2-CH2-CH3;拿下1個碳原子作為支鏈:;拿下2個碳原子作為支鏈:,所以C5H12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CH3-CH2-CH2-CH2-CH3、、;上述結構中出現(xiàn)重復的是②③④,答案選C。
16. 鄰羥基苯甲醛比對羥基苯甲醛熔、沸點低的原因是 ( )
A. 鄰羥基苯甲醛不形成氫鍵,而對羥基苯甲醛能夠形成氫鍵。
B. 鄰羥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而對羥基苯甲醛能夠形成分子間氫鍵。
C. 對羥基苯甲醛比鄰羥基苯甲醛體積小,分子更緊湊
D. 對羥基苯甲醛比鄰羥基苯甲醛對稱性高
【答案】B
【解析】
【詳解】由于鄰羥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而對羥基苯甲醛能夠形成分子間氫鍵,而分子內(nèi)氫鍵要弱于分子間氫鍵,所以鄰羥基苯甲醛比對羥基苯甲醛熔、沸點低,答案選B。
17.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劑和防腐劑
B. 白磷著火點高且無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 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級脂肪酸鈉,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 用食醋去處水壺中的水垢時所發(fā)生的是水解反應
【答案】C
【解析】
【詳解】A.苯酚雖有毒性,但可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于殺菌消毒或防腐,A項錯誤;
B.白磷著火低,易自燃且有毒,B項錯誤;
C.油脂在NaOH溶液中發(fā)生皂化反應生成硬脂酸鈉,硬脂酸鈉用于制造肥皂,C項正確;
D.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Mg(OH)2,食醋與之發(fā)生復分解反應而除去,D項錯誤;
本題答案選C。
18.隨著碳原子數(shù)的增多,碳元素的質量百分含量增大的是(  )
A. 烷烴同系物 B. 烯烴同系物
C. 炔烴同系物 D. 苯的同系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據(jù)選項中各類物質的通式CnHm,隨n的增大H原子與C原子數(shù)目之比m:n增大,則H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C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反之,則H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C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
【詳解】A.烷烴同系物的通式為CnH2n+2,H原子與C原子數(shù)目之比(2n+2):n=2+,n越大,則2+越小,C的質量分數(shù)越大,選項A符合;
B.烯烴同系物的通式為CnH2n,H原子與C原子數(shù)目之比2n:n=2,C的質量分數(shù)為定值,選項B不符合;
C.炔烴同系物的通式為CnH2n-2,H原子與C原子數(shù)目之比(2n-2):n=2-,n越大,則2-越大,C的質量分數(shù)越小,選項C不符合;
D.苯的同系物的通式為CnH2n-6(n>6),H原子與C原子數(shù)目之比(2n-6):n=2-,n越大,則2-越大,C的質量分數(shù)越小,選項D不符合。
答案選A。
【點睛】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根據(jù)組成通式CnHm中H原子與C原子數(shù)目之比進行判斷。
19.下列為有機物中碳原子的連接方式,其中不可能的是( ?。?br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碳原子最外層4個電子,故碳要達到穩(wěn)定結構要形成4個共用電子對,即碳形成的化學鍵個數(shù)為4,據(jù)此判斷。
【詳解】A、B、C選項中碳原子和碳原子形成的化學鍵都不超過4個,剩余價鍵與氫結合,D中三鍵和雙鍵中間的碳形成了5條共價鍵,違背了碳四價的原則,D錯誤;
答案選D。
【點睛】本題考查了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較基礎,要牢記碳四價的原則,書寫結構式時要使碳滿足四價原則,防止漏寫或多些氫原子。
20.甲烷分子中的4個氫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圖所示的分子,對該分子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分子式為C25H20
B. 該化合物為芳香烴
C. 該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
D.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處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
【詳解】A. 分子式為C25H20,A正確;
B. 該化合物分子中有4個苯環(huán),所以其芳香烴,B正確;
C. 由甲烷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可知,該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C正確;
D.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D錯誤。
答案選D。
21.通常情況下,苯的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這是因為 ( )
A. 苯不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 B. 苯不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
C. 苯的分子結構決定的 D. 苯是芳香烴
【答案】C
【解析】
【詳解】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苯分子中含有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鍵,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所以苯的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是由苯分子的結構決定的;
答案選C。
22. 螢火蟲發(fā)光原理如圖:

關于熒光素及氧化熒光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互為同系物 B. 均可發(fā)生硝化反應
C. 均可與碳酸氫鈉反應 D. 均最多有7個碳原子共平面
【答案】B
【解析】
【詳解】A.熒火素和氧化熒光素分子所含的官能團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A項錯誤;
B.二者均可與濃硝酸發(fā)生苯環(huán)上的硝化反應,B項正確;
C.羧基能與NaHCO3溶液反應,但酚羥基不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C項錯誤;
D.凡直接與苯環(huán)相連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內(nèi),所以熒火素和氧化熒光素分子最少有7個碳原子共平面,D項錯誤;
答案選B。
23.某單烯烴氫化后得到的飽和烴是,則原單烯烴可能有的結構簡式有( )
A. 1種 B. 2種 C. 3種 D. 4種
【答案】B
【解析】
【詳解】該飽和烴由單烯烴氫化得到,在原單烯烴分子中有一個碳碳雙鍵,由于加成不改變碳架,所以只需在烷烴分子中找到不同的碳碳雙鍵的位置即可。該烷烴分子有一條對稱軸,而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的甲基可以互換,所以只有兩個不同的雙鍵的位置,即,所以原單烯烴可能有兩種結構,故選B。
【點睛】該題需要明確反應原理,然后可以按照判斷同分異構體的種類的方法確定原單烯烴的種類,即找官能團位置異構。
24.能證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實驗是( ?。?br /> A. 加入濃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B. 苯酚的水溶液中加 NaOH溶液,生成苯酚鈉
C. 苯酚的渾濁液加熱后變澄清
D. 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變渾濁
【答案】D
【解析】
【詳解】A.濃溴水與苯酚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無法說明苯酚的酸性,故A錯誤;
B.苯酚的水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苯酚鈉,只能說明苯酚溶液呈酸性,故B錯誤;
C.苯酚的渾濁液加熱后變澄清,說明溫度升高苯酚溶解度增大,無法說明苯酚的酸性,故C錯誤;
D.碳酸是弱酸,與苯酚鈉溶液反應生成苯酚,說明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D正確;
答案選D。
【點睛】以苯酚性質為載體,考查弱電解質涵義,把握住判斷弱電解質的兩個核心要點:1、是電解質;2、電離程度弱,不能完全電離。
25.分子式為C5H10O2的有機物R在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為酸和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這些醇和酸重新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40種
B. 分子式與R相同的酸與足量堿石灰共熱,最多可得到2種烷烴
C. R水解得到的酸至少有5對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
D. R水解得到的醇發(fā)生消去反應,可得到4種烯烴
【答案】D
【解析】
【詳解】A.分子式為C5H10O2的酯有甲酸丁酯,乙酸丙酯,丙酸乙酯及丁酸甲酯。甲酸丁酯有HCOOCH2CH2CH2CH3;HCOOCH(CH3)CH2CH3;HCOOCH2CH(CH3)2;HCOOC (CH3)3。乙酸丙酯有CH3COOCH2CH2CH3;CH3COOCH(CH3)2。丙酸乙酯即是CH3CH2COOCH2CH3。丁酸甲酯有CH3(CH2)2COOCH3; (CH3)2CH COOCH3。它們水解得到的酸有HCOOH;CH3COOH;CH3CH2COOH; CH3CH2CH2COOH; (CH3)2CHCOOH,共五種。醇有CH3OH;CH3CH2OH;CH3CH2CH2OH;CH3CH(OH)CH3;CH3CH2CH2CH2OH; CH3CH2CH(OH)CH3; (CH3)2CHCH2OH ;(CH3)3COH共八種。則它們重新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5×8=40種,正確;
B.根據(jù)反應:CH3COONa+NaOHCH4↑+Na2CO3可知:分子式與R相同的酸與足量堿石灰共熱,可以得到烷烴有CH3CH2CH2CH3; (CH3)3CH,正確;
C. 酯水解得到的最簡單的酸為甲酸,其結構式為??梢姾?對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當酸分子中的C原子數(shù)增多時,C—C,H—C也增多,所以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增多。因此R水解得到的酸至少有5對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正確;
D.R水解得到的醇若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則醇最少有兩個C原子,而且羥基連接的C原子的鄰位C上要有H原子。R水解得到的符合條件的醇有CH3CH2OH;CH3CH2CH2OH;CH3CH(OH)CH3;CH3CH2CH2CH2OH; CH3CH2CH(OH)CH3; (CH3)2CHCH2OH ; (CH3)3COH可得到5種烯烴CH2=CH2;CH3CH=CH2;CH3CH2CH=CH2;CH3CH=CHCH3;(CH3)2C=CH2,錯誤。
26.下列有關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糖類都能表示為Cm(H2O)n
B. 糖類和脂肪都是儲能物質
C. 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構成,所以脂肪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
D. 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能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供給生物利用
【答案】D
【解析】
【詳解】A.有的糖不滿足Cm(H2O)n,如脫氧核糖C5H10O4,錯誤;
B.脂肪是儲能物質,糖類中的糖原是儲能物質,但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質,錯誤;
C.脂肪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錯誤;
D.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能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供給生物利用,正確;
故選D。
27.要檢驗某鹵乙烷中的鹵素是不是溴元素,正確的實驗方法是
①加入氯水振蕩,觀察水是否有紅棕色的溴出現(xiàn)②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觀察有無淺黃色沉淀生成③加入NaOH溶液共熱,冷卻后加入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觀察有無淺黃色沉淀生成④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熱,冷卻后加入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觀察有無淺黃色沉淀生成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詳解】①加入氯水振蕩,與溴乙烷不反應,不會觀察到水中有紅棕色的溴出現(xiàn),錯誤;
②滴入AgNO3溶液,與溴乙烷不反應,再加入稀硝酸,無淺黃色沉淀生成,錯誤;
③加入NaOH溶液共熱,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NaBr,冷卻后加入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觀察有淺黃色沉淀生成,可檢驗,正確;
④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熱,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NaBr,冷卻后加入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觀察有淺黃色沉淀生成,可檢驗,正確;
答案選D。
【點晴】該題為高頻考點,把握鹵代烴的性質及溴離子檢驗的方法為解答的關鍵,注意鹵代烴均屬于非電解質,不能直接電離出X-,不能用AgNO3溶液檢驗鹵素的存在。
分卷II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46分)
28.實驗室用燃燒法測定某種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組成,取W g該種氨基酸放在純氧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氣,按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開始時,首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氧氣,其理由是_________;
(2)以上裝置中需要加熱的儀器有_________(填寫字母),操作時應先點燃_________處的酒精燈;
(3)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4)D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5)讀取氮氣的體積時,應注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6)實驗中測得氮氣的體積為V mL(標準狀況),為確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還需要的有關數(shù)據(jù)有_________(填編號)
A.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 B.生成水的質量
C.通入氧氣的體積 D.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
【答案】 (1). 排除體系中的N2 (2). A和D (3). D (4). CxHyOzNm+()O2xCO2+H2O+N2 (5). 吸收未反應的O2,保證最終收集的氣體是N2 (6). 量筒內(nèi)液面與廣口瓶中的液面持平 (7). 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切 (8). ABD
【解析】
【分析】
在本實驗中,通過測定氨基酸和氧氣反應生成產(chǎn)物中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實驗的關鍵是能準確測定相關數(shù)據(jù),用濃硫酸吸收水,堿石灰吸收二氧化碳,而且二者的位置不能顛倒,否則堿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最后氮氣的體積測定是主要多余的氧氣的影響,所以利用加熱銅的方式將氧氣除去。首先觀察裝置圖,可以看出A中是氨基酸的燃燒,B中吸收生成的水,在C中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D的設計是除掉多余的氧氣,E、F的設計目的是通過量氣的方式測量氮氣的體積,在這個基礎上,根據(jù)本實驗的目的是測定某種氨基酸的分子組成,需要測量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和氮氣的量。實驗的關鍵是氮氣的量的測定,所以在測量氮氣前,將過量的氧氣除盡。
【詳解】(1)裝置中的空氣含有氮氣,影響生成氮氣的體積的測定,所以通入一段時間氧氣的目的是排除體系中的N2;
(2)氨基酸和氧氣反應,以及銅和氧氣反應都需要加熱,應先點燃D處的酒精燈,消耗未反應的氧氣,保證最終收集的氣體只有氮氣,所以應先點燃D處酒精燈。
(3)氨基酸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氮氣,方程式為: CxHyOzNm+()O2xCO2+H2O+N2;
(4)加熱銅可以吸收未反應的O2,保證最終收集的氣體是N2 ;
(5)讀數(shù)時必須保證壓強相同,所以注意事項為量筒內(nèi)液面與廣口瓶中的液面持平而且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切;
(6) 根據(jù)該實驗原理分析,要測定二氧化碳和水和氮氣的數(shù)據(jù),再結合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確定其分子式。故選ABD。
【點睛】實驗題的解題關鍵是掌握實驗原理和實驗的關鍵點。理解各裝置的作用。實驗的關鍵是能準確測定相關數(shù)據(jù)。為了保證得到準確的二氧化碳和水和氮氣的數(shù)據(jù),所以氨基酸和氧氣反應后,先吸收水后吸收二氧化碳,最后除去氧氣后測定氮氣的體積。
29.淀粉水解的產(chǎn)物(C6H12O6)用硝酸氧化可以制備草酸,裝置如圖1所示(加熱、攪拌和儀器固定裝置均已略去):實驗過程如下:

①將1:1的淀粉水乳液與少許硫酸(98%)加入燒杯中,水浴加熱至85℃~90℃,保持30min,然后逐漸將溫度降至60℃左右;
②將一定量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頸燒瓶中;
③控制反應液溫度在55~60℃條件下,邊攪拌邊緩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適量催化劑的混酸(65%HNO3與98%H2SO4的質量比為2:1.5)溶液;
④反應3h左右,冷卻,減壓過濾后再重結晶得草酸晶體,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過程中可發(fā)生下列反應: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①加入98%硫酸少許作用是:_________;
(2)實驗中若混酸滴加過快,將導致草酸產(chǎn)量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
(3)檢驗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用的試劑為_________;
(4)草酸重結晶的減壓過濾操作中,除燒杯、玻璃棒外,還必須使用屬于硅酸鹽材料的儀器有_________;
(5)將產(chǎn)品在恒溫箱內(nèi)約90℃以下烘干至恒重,得到二水合草酸.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稱取該樣品0.12g,加適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雜質不參與反應),此時溶液顏色變化為_________,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讀數(shù)如圖2所示,則該草酸晶體樣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
【答案】 (1). 催化劑的作用 (2). 溫度過高,硝酸濃度過大,導致H2C2O4進一步被氧化 (3). 碘水 (4). 布氏漏斗、吸濾器 (5). 無色突變?yōu)榈仙野敕昼姴煌噬? (6). 84%
【解析】
【詳解】(1)淀粉水解需要濃硫酸作催化劑,即濃硫酸的作用是提高淀粉水解的速度(或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2)由于溫度過高、硝酸濃度過大,會導致產(chǎn)物H2C2O4進一步被氧化,所以不能滴入的過快。
(3)由于碘能和淀粉發(fā)生顯色反應,所以可以用碘水來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4)減壓過濾時需要布氏漏斗、吸濾瓶。
(5)由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是顯紫紅色的,所以當反應達到終點時,溶液顏色由無色突變?yōu)榈仙野敕昼姴煌噬8鶕?jù)滴定管的讀數(shù)可知,消耗高錳酸鉀溶液是18.50ml-2.50ml=16.00ml。根據(jù)方程式可知,草酸的物質的量是0.020 mol·L-1×0.016L×5/2=0.0008mol,則草酸晶體樣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質量分數(shù)為。
30.某學習小組對人教版教材實驗“在200mL燒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適量水,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15mL質量分數(shù)為98%濃硫酸,迅速攪拌”進行如下探究;
(1)觀察現(xiàn)象:蔗糖先變黃,再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黑色物質,同時聞到刺激性氣味,按壓此黑色物質時,感覺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狀態(tài),同學們由上述現(xiàn)象推測出下列結論:
①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 ②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③濃硫酸具有脫水性④濃硫酸具有酸性 ⑤黑色物質具有強吸附性
其中依據(jù)不充分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2)為了驗證蔗糖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的氣態(tài)產(chǎn)物,同學們設計了如下裝置: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1的A中最好選用下列裝置_________(填編號);

②圖1的 B裝置所裝試劑是_________;D裝置中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_;E裝置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
③圖1的A裝置中使蔗糖先變黑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后體積膨脹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④某學生按圖進行實驗時,發(fā)現(xiàn)D瓶品紅不褪色,E裝置中有氣體逸出,F(xiàn)裝置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顏色變淺,推測F裝置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顏色變淺的原因_________,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 (1). ②④ (2). Ⅱ (3). 品紅溶液 (4). 檢驗SO2是否被除盡 (5). 溶液出現(xiàn)白色渾濁 (6). C12H22O11(蔗糖)12C+11H2O (7). 2H2SO4(濃)+CCO2↑+2SO2↑+2H2O (8). CO氣體能還原熱的酸性高錳酸鉀 (9). 5CO+6H++2MnO4-5CO2↑+2Mn2++3H2O
【解析】
【分析】
(1)濃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和強氧化性;
(2)①蔗糖與濃硫酸反應為固液不加熱裝置;
②B中盛放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用E中的氫氧化鋇溶液檢驗二氧化碳,D中品紅溶液檢驗SO2是否被除盡;
③濃硫酸能使蔗糖脫水生成C,濃硫酸有強氧化性能將C氧化成二氧化碳;
④CO氣體能還原熱的酸性高錳酸鉀。
【詳解】(1)聞到刺激性氣味說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蔗糖先變黃,再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黑色物質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體積膨脹,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黑色物質說明黑色物質具有強吸附性;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不能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酸性;答案為②④;
(2)①蔗糖與濃硫酸反應為固液不加熱裝置,裝置選擇Ⅱ;
②B中盛放品紅溶液,用來檢驗二氧化硫,用E中的氫氧化鋇溶液檢驗二氧化碳,實驗現(xiàn)象是溶液出現(xiàn)白色渾濁,因為二氧化硫也能使Ba(OH)2溶液變渾濁,所以要先除去二氧化硫,所以C中高錳酸鉀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D中品紅溶液檢驗SO2是否被除盡;
③濃硫酸有脫水性,能使蔗糖脫水生成C,方程式為C12H22O11(蔗糖)12C+11H2O;濃硫酸有強氧化性能將C氧化成二氧化碳,方程式為2H2SO4(濃)+CCO2↑+2SO2↑+2H2O;
④D瓶品紅不褪色,說明氣體中無二氧化硫,E裝置中有氣體逸出,氣體不是二氧化碳,氣體可能是濃硫酸將C氧化成一氧化碳,CO氣體能還原熱的酸性高錳酸鉀,故F裝置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顏色變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CO+6H++2MnO4-5CO2↑+2Mn2++3H2O。
【點睛】本題考查濃硫酸的性質,二氧化硫的性質,在解答方程式的書寫題時,首先理解反應原理,然后根據(jù)反應原理正確的分析出反應物、生成物結合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進行書寫。
31.研究小組設計用含氯的有機物A合成棉織物免燙抗皺整理劑M的路線如下(部分反應試劑和條件未注明):

已知:①E的分子式為C5H8O4,能發(fā)生水解反應,核磁共振氫譜顯示E分子內(nèi)有2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其個數(shù)比為3∶1;

(R、R′、R″代表相同或不相同的烴基)。
(1)A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2)D→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A→B反應所需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
(4)G→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已知1 mol E與2 mol J反應生成1 mol M,則M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
(6)E的同分異構體有下列性質:①能與NaHCO3反應生成CO2;②能發(fā)生水解反應,且水解產(chǎn)物之一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該同分異構體共有________種,其中任意1種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
(7)J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該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
【答案】 (1). 羥基 (2). HOOCCH2COOH+2CH3OHCH3OOCCH2COOCH3+2H2O (3). NaOH水溶液 (4). ClCH2CH2COOH+2NaOHCH2=CHCOONa+NaCl+2H2O
(5). (6). 5
(7).
(8).
【解析】
【分析】
E的分子式為C5H8O4,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含有酯基,不飽和度為??=2,核磁共振氫譜顯示E分子內(nèi)有2種不同環(huán)境的氫原子,其個數(shù)比為3:1,H原子數(shù)目分別為6、2,E分子中應含有2個酯基、2個-CH3?、1個-CH2-,則E的結構簡式為CH3OOCCH2COOCH3?;C與銀氨溶液反應、酸化得到D,D轉化得到E,則D為羧酸、C為醛,故D為HOOCCH2COOH,則B應是HOCH2CH2CH2OH;A是含氯的有機物,在Cu、加熱條件下氧化生成F,與銀氨溶液反應、酸化得到G,則A中還含有羥基-OH,則A為ClCH2CH2CH2OH,順推可得,F(xiàn)為ClCH2CH2CHO,G為ClCH2CH2COOH;E與J發(fā)生信息中反應,則H為CH2═CHCOOH,J為CH2═CHCOOCH3?;1molE與2molJ反應生成1molM,故M為??;據(jù)此解答。
【詳解】E的分子式為C5H8O4C,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含有酯基,不飽和度為?=2,核磁共振氫譜顯示E分子內(nèi)有2種不同環(huán)境的氫原子,其個數(shù)比為3:1,H原子數(shù)目分別為6、2,E分子中應含有2個酯基、2個-CH3?、1個-CH2-,則E的結構簡式為CH3OOCCH2COOCH3?;C與銀氨溶液反應、酸化得到D,D轉化得到E,則D為羧酸、C為醛,故D為HOOCCH2COOH,則B應是HOCH2CH2CH2OH;A是含氯的有機物,在Cu、加熱條件下氧化生成F,與銀氨溶液反應、酸化得到G,則A中還含有羥基-OH,則A為ClCH2CH2CH2OH,順推可得,F(xiàn)為ClCH2CH2CHO,G為ClCH2CH2COOH;E與J發(fā)生信息中反應,則H為CH2═CHCOOH,J為CH2═CHCOOCH3?;根據(jù)信息可知:1molE與2molJ反應生成1molM,故M為??;

(1)據(jù)以上分析可知,A為ClCH2CH2CH2OH,A分子可以被催化氧化為醛類,所以含有醇羥基;因此本題答案是:羥基。
(2)據(jù)以上分析可知:D為HOOCCH2COOH,與甲醇反應生成酯,反應方程式:HOOCCH2COOH+2CH3OHCH3OOCCH2COOCH3+2H2O;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是:HOOCCH2COOH+2CH3OHCH3OOCCH2COOCH3+2H2O。
(3)A→B是ClCH2CH2CH2OH在NaOH水溶液、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HOCH2CH2CH2OH;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是:NaOH水溶液、加熱。
(4)G→H是ClCH2CH2COOH在氫氧化鈉醇溶液、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CH2?═CHCOOH,反應方程式為:ClCH2CH2COOH+2NaOHCH2=CHCOONa+NaCl+2H2O;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是:ClCH2CH2COOH+2NaOHCH2=CHCOONa+NaCl+2H2O。
(5)根據(jù)信息可知,1molCH3OOCCH2COOCH3?與2molCH2=CHCOOCH3?反應生成1molM,故M為??;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是:。
(6)CH3OOCCH2COOCH3?的同分異構體有下列性質:①能與NaHCO3?反應生成CO2?,含有-COOH;②能發(fā)生水解反應,且水解產(chǎn)物之一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為甲酸形成的酯,含有-OOCH,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故共有5種;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是:5;?、、、、中的任意一種。?
(7)CH2=CHCOOCH3中含有雙鍵,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高聚物??;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是:。
【點睛】本題是一道關于有機物的綜合推斷題,需要對給予的反應信息進行利用,問題(6)分析時要注意:羧基-COOH 可以變?yōu)?OOCH(甲酸酯),即有醛基的性質,又有水解的性質。
32.2﹣羥基異丁酸乙酯能溶于水,是一種應用于有機合成和藥物制造的化工原料。

(1)2﹣羥基異丁酸乙酯的分子式為_______,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不同的吸收峰,則2﹣羥基異丁酸乙酯有_______個吸收峰;
(2)①②的反應類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
(3)已知I為溴代烴,I→B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4)縮聚產(chǎn)物F的結構簡式為______;
(5)下列關于和的說法正確的有______(雙選,填字母);
A.后者遇到FeCl3溶液顯紫色,而前者不可
B.兩者都可以與NaHCO3溶液反應放出CO2
C.兩者都可以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當兩者物質的量相等時,消耗氫氧化鈉的量不相等
D.兩者都可以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答案】 (1). C6H12O3 (2). 4 (3). 消去反應 (4). 氧化反應 (5). (6). (7). AC
【解析】
【詳解】(1)根據(jù)結構可判斷2-羥基異丁酸乙酯的分子中含有3個甲基、1個CH2原子團、1個羥基和1個酯基,故可知分子式為C6H12O3,根據(jù)分子的結構可知,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H原子,故答案為C6H12O3;4;?
(2)根據(jù)反應流程可知A為2-羥基異丁酸,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D為2-甲基丙烯酸;B為乙醇,可由溴乙烷水解生成,G為乙醛,與銀氨溶液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乙酸,H為乙酸,故答案為消去反應;氧化反應;
(3)溴乙烷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乙醇,故答案為;?
(4)2-羥基異丁酸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羥基,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縮聚反應,則F為,故答案為;??
(5)A、遇到FeCl3溶液顯紫色,則有機物中應含有酚羥基,故A正確;B、與NaHCO3溶液反應放出CO2,應含有羧基,前者無,故B錯誤;C、前者含有酯基,后者含有羧基和酚羥基,都能與氫氧化鈉反應,1mol前者消耗1molNaOH,后者消耗2molNaOH,故C正確;D、前者不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故D錯誤;故選AC。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