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學習目標
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二、學習指導
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請看課本圖6-30,你能否找到增大摩擦的方法?看圖6-31,它們是減小摩擦的實例,用的什么方法?
你認為摩擦力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大壓力 (2)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滑動代替滾動
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減小壓力 (2)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用滾動代替滑動 (4)在互相接觸的摩擦面之間加潤滑油形成一層油膜,或加壓縮氣體形成一層氣墊 (5)使相互接觸物體彼此離開(磁懸浮列車)
三、釋疑解難
問:自行車剎車是怎樣工作的?
答:自行車要剎車時,用手緊握剎車把手,固定在車架上的橡皮就會壓緊車輪,對車輪產(chǎn)生摩擦力的作用,使車輪逐漸停止轉(zhuǎn)動。
四、自我檢測
1.2010年1月,我國北方許多地區(qū)遭遇了嚴重的雪災,人們采取了許多防滑措施下列各項中不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是 ( )
A.在汽車輪胎上裝上防滑鏈
B.在結(jié)冰的路面上鋪上稻草
C.騎自行車時在車上安放些重物
D.行走時穿上底面花紋深的鞋
2.關(guān)于摩擦,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體操運動員在上器械前,常常在手上涂些鎂粉,是為了減小摩擦
B.減小摩擦的方法之一是用滑動摩擦代替滾動摩擦
C.只有運動的物體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靜止的物體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D.假如沒有摩擦,人將無法行走
3.在自行車的構(gòu)造中,利用增大摩擦力的是 ( )
A.車輪制成圓形 B.在車軸上加潤滑劑
C.車把手套上的花紋 D.車輪軸上裝有滾動軸承
4.在家里的衛(wèi)生間里,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錯誤的是 ( )
A.衛(wèi)生間地面應鋪帶有凹凸花紋的地磚
B.人沐浴時穿的拖鞋底要帶有凹凸花紋
C.腳底下放一條毛巾
D.穿鞋底光滑的塑料拖鞋
五、課外空間
請你閱讀下面的文章:
繞幾圈之后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有兩種,即增大壓力,使接觸面粗糙,那么,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了呢?小明同學對自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對此,他進行了如下的研究:
找一段棉線,在棉線的一端拴上一個沉重的東西(例如一把大鎖),然后,把它搭在一個平放的圓棍上(如鐵床的橫梁、自行車的梁等)。像圖中那樣,通過彈簧秤來拉棉線的另一端,如圖5-22(a)所示。這時,要使物體不下落,用的力雖然比豎直向上提的要少,但省的力卻不算多。
再如圖5-22(b)那樣,將棉線在圓棍上繞一圈,發(fā)現(xiàn)彈簧秤的示數(shù)變小了。
再如圖5-22(c)那樣,將棉線在圓棍上繞兩圈,發(fā)現(xiàn)彈簧秤的示數(shù)更小了。
再如圖5-22(d)那樣,將棉線在圓棍上繞四圈,發(fā)現(xiàn)彈簧秤的示數(shù)幾乎等于零。
圖5-22
對上述現(xiàn)象,小明進行了歸納分析,得出了結(jié)論。
根據(jù)你的閱讀,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同學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jié)論?
(2)這一結(jié)論在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有何應用?請列舉兩例。
(3)小明在上述研究過程中采取了怎樣的思維程序?
這是一份初中8.3 摩擦力導學案,共1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學生實驗,提出問題,猜想假設(sh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8.3 摩擦力學案,共1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學生實驗,提出問題,猜想假設(sh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摩擦力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堂檢測,課后鞏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