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題。


材料一 2014年10月,某新聞學院新媒體研究所對移動媒體的重點使用群體(新聞資訊消費者)在移動終端的行為進行了一次調(diào)查。其中關于移動新聞閱讀場景的調(diào)查有10.978 3萬人參與,結果如圖所示。


移動媒體用戶閱讀新聞的場景





從上圖可知,過去一般屬于報紙、雜志等傳統(tǒng)媒體的“衛(wèi)生間”和“床上”這樣的空間,已被移動終端所侵占。


人們使用移動媒體的場景分兩種:固定場景與移動場景。


固定場景指人們在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下所處的空間環(huán)境,是與人們?nèi)粘;顒右?guī)律相關聯(lián)的環(huán)境。如家庭中,在以PC電腦為上網(wǎng)終端的時代,人們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固定場景主要局限于書房和客廳;而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固定場景則向臥室、衛(wèi)生間等私密空間延伸。在學?;騿挝?過去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場景往往是休息時,而現(xiàn)在移動終端的使用已經(jīng)打破了工作與學習場景中本應具有的“封閉性”與“專注性”,使工作、學習與休息、娛樂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


移動場景指人們活動中不斷遭遇的環(huán)境,如地鐵、公交上。對于每個特定用戶來說,移動場景意味著快速切換的時空,而每一種場景會帶來不同的需求?!?013—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調(diào)查研究報告》顯示,在“工位/教室”這樣的場景中使用手機的比例從2013年6月的31.2%上升到2014年6月的49.7%。這印證了近年來人們的普遍感受:移動終端把一切碎片時間利用了起來,但它也把一切時間變成了碎片。


在移動場景中,時空的快速切換對于社交與娛樂來說,也許不會是太大的障礙,對新聞閱讀而言,卻會帶來影響。人們對于長篇的、有深度的內(nèi)容的閱讀需求雖然仍在,但是,時空的碎片化,使人們難以保持一個封閉的、持續(xù)靜態(tài)的閱讀過程。簡單地指責網(wǎng)民閱讀能力下降是沒有根據(jù)的,試圖讓他們停留在一張報紙讀一天的時代也是不現(xiàn)實的。對于移動媒體的內(nèi)容生產(chǎn)者來說,今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努力將文字的精華,結合其他表現(xiàn)形式,如信息圖表、PPT等,進行提煉與再呈現(xiàn)。當下移動媒體的標題中,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了“一分鐘讀懂”“十張PPT了解”等字眼。這是順應用戶行為特點進行的傳播策略的調(diào)整。盡管這未必是最佳手段,但是無疑,移動媒體的表現(xiàn)形式一定要與移動閱讀的時空相匹配。


(摘編自彭蘭《場景:移動時代媒體的新要素》)


材料二 “5分鐘讀完一本名著”類的短視頻如今在網(wǎng)絡上大行其道。此類短視頻擊中了人們的痛點:一方面渴望文化與娛樂,一方面沒有時間或者舍不得花時間,于是能夠“速成”的辦法就格外受歡迎。但這種快餐文化很可能會讓你欲速不達,你可以知道故事脈絡,記住幾個人名,但作品原有的豐富細節(jié)、細膩情感全都與你無緣了。


快餐文化的出現(xiàn)與流行并非今日始,但顯然,互聯(lián)網(wǎng)使快餐文化大范圍流行成為可能,特別是移動媒體更給快餐文化按下了快進鍵。以某知名短視頻App為例,短短15秒怎么可能完整反映一部名著,于是只好加快語速,精簡內(nèi)容。限制字數(shù),這是移動媒體普遍采取的策略。


以前人們認為互聯(lián)網(wǎng)拯救了碎片化時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提高效率。但現(xiàn)實是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用碎片化的時間去閱讀碎片化的內(nèi)容。其后果是,人們在碎片化的瀏覽中很容易迷失,導致認知、分析能力下降,思維趨于表面化。古人雖也曾用“馬上、枕上、廁上”的碎片化時間去閱讀,但所讀的內(nèi)容并不碎片化,這是值得警惕的。


(摘編自張賀《對碎片化閱讀保持高度清醒》)


材料三 學界對“碎片化”閱讀的批判忽略了兩個問題:媒介新技術帶來的影響是面向全社會而非社會中的某一群體(如知識分子);從社會層面闡釋媒介技術的變革最終需要落實到個人日常生活的層面,否則容易脫離實際。


回顧歷史,碎片化生存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基本特點,即在碎片化場景中有意無意地獲取碎片化的信息。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里專注地閱讀和學習,這是學生、學者的一種特殊實踐。這個群體隨著印刷術的發(fā)展和教育的普及日益壯大,但他們依然不是大多數(shù),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未必能養(yǎng)成閱讀習慣。因此,對于信息碎片化的批判更多體現(xiàn)的是知識階層面對新媒體時的恐慌:個體的時間被新媒體不斷入侵和切碎,封閉性的專注閱讀變得越來越困難。但我們不能假設普通大眾在閑暇時間,如果不看手機就會閱讀古希臘哲學而不是去打麻將、看電視。信息碎片化是擁有閱讀習慣的人群要面對的問題,學者不應該將它視為整個社會要面對的問題。


傳統(tǒng)的閱讀習慣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有閱讀能力者和廣大文盲之間存在著鮮明的等級制。印刷術的發(fā)明和推廣提升了閱讀的便利性,加速了社會獲取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效率。即使在今天,書本(包括各種數(shù)字化形式)依然是知識的主要載體,長時間專注的書籍閱讀仍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模式。在知識的每一個領域,傳統(tǒng)閱讀依舊不可或缺。這種模式能讓我們有效汲取知識“干貨”,但不可否認,這種專注而長時間的閱讀并非人人可為,它是經(jīng)過長期訓練而習得的能力。


過去,針對閱讀能力的差異,各種科普、大眾版的讀物把難啃的“干貨”簡化后推給普通讀者;今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把這些“干貨”掰碎后讓更多沒有傳統(tǒng)閱讀習慣的人能看到甚至看懂。就此而言,與其說它是信息的碎片化,不如說是知識載體和傳播形式的多元化。智能手機對知識分子可能是一個讓傳統(tǒng)閱讀分心的潛在威脅,但對大眾而言,移動媒體意味著一個極其重要的信息平臺,它不是擠占了學習時間,而是打發(fā)了原本無聊的空閑,提升了閑暇時段的生活品質(zhì),與此同時,還能接觸一些其他渠道無法獲得的信息和知識。而學者在自己擅長領域之外通過移動媒體的碎片化閱讀,也不失為一種獲取新信息、新知識的方式。


可見,移動媒體下的信息碎片化現(xiàn)象并非洪水猛獸,相反,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學習途徑,從文字、圖片到短視頻,文本形式更多樣化,這對過去沒有閱讀(書籍)習慣的人而言尤其重要。關于“如何閱讀”這個問題,新媒體給知識階層帶來的是在傳統(tǒng)閱讀模式上新增的碎片化閱讀,是“1+1”的增量而非取而代之;對于沒有書籍閱讀習慣的人而言,新媒體的碎片化傳播模式帶來的是“從0到1”的突破。也就是說,專注閱讀與新媒體文本的碎片化閱讀都是知識學習與信息獲取的渠道,兩者并非非此即彼的關系,如同正餐與點心,只吃正餐甚好,兩者同時食用亦可;對于吃不了正餐者,有點心管飽也不錯。當然,很多人受到了移動媒體娛樂功能的強烈誘惑,但這個鍋不應該讓移動媒體來背,信息時代給予個人日常生活的豐富選擇勢必要求現(xiàn)代人必須有時間管理的素養(yǎng)和自控能力。


相較于“如何閱讀”,真正要關注的是“閱讀什么”,即不論正餐點心,食物本身是否有益才是最關鍵的。有些人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接觸到的都是學者眼中“無用”的信息,這也只能說明他們的學習模式?jīng)]有因為移動媒體而獲得改善,和過去相比并非更糟。身處信息碎片化時代,我們依然無法回避傳統(tǒng)閱讀模式中就存在的“閱讀什么”的問題。今天的人們史無前例地被各種瑣碎而無用的信息包圍,但不可否認,隨著主流媒體、研究機構、學者等人士以自媒體的方式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高質(zhì)量的碎片化信息也并不少見。能否接觸并利用這些有質(zhì)量的內(nèi)容,涉及每個人的媒介素養(yǎng)和文化資本,通過碎片化閱讀高效地汲取信息與知識,或許正是當代人需要培養(yǎng)的新能力。


(摘編自陸新蕾《“碎片化”閱讀并非洪水猛獸》)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人們使用移動媒體的固定場景已向臥室、衛(wèi)生間等私密空間延伸,移動場景則向工作、學習場所延伸。


B.移動終端的使用,確實有利于碎片時間的利用,但它也會打破工作與學習場景的封閉性和專注性,將完整的時間切割成為碎片。


C.移動媒體的內(nèi)容生產(chǎn)者只有關注人們閱讀場景的不同特點,提供適合場景的閱讀產(chǎn)品,才能提高特定用戶的閱讀興趣和質(zhì)量。


D.對新聞閱讀而言,隨著移動終端的發(fā)展,人們對于長篇的、有深度的內(nèi)容閱讀需求將越來越弱,這與人們的閱讀能力下降無關。


答案B


解析A項主要考查對固定場景與移動場景兩個概念的理解,按照材料一第4、5兩段對這兩個概念的闡釋,工作、學習場所屬固定場景,故A項表述不正確。綜合材料一第4、5兩段內(nèi)容,可知B項表述正確。材料一第6段只論及移動媒體的內(nèi)容生產(chǎn)者“是順應用戶行為特點進行的傳播策略的調(diào)整”,目的是與移動閱讀的時空相匹配,而未論及是為了提高特定用戶的閱讀興趣和質(zhì)量,故C項表述不正確。材料一第6段只陳述“需求存在”這一事實,而沒有對這一“需求”的強弱進行判斷,故D項表述不正確。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試圖讓人們停留在一張報紙讀一天的時代是不現(xiàn)實的,這主要是因為現(xiàn)在的讀者很少有閱讀的專注力和完整的時間。


B.雖然碎片化閱讀受到質(zhì)疑,但不管如何,移動媒體的出現(xiàn)對人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無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C.快餐文化的流行與人們的閱讀追求有關,它不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特有產(chǎn)物,但互聯(lián)網(wǎng)為它的廣泛流行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D.當前人們的碎片化閱讀與古人的“碎片化”閱讀是有區(qū)別的,這一區(qū)別會影響人們的認知、分析能力以及思維的質(zhì)量。


答案A


解析A項來源于材料一。材料一提出“試圖讓他們停留在一張報紙讀一天的時代也是不現(xiàn)實的”這一論斷有一個明確的前提,即在移動場景中,由于時空的碎片化,人們難以保持一個封閉的、持續(xù)靜態(tài)的閱讀過程,而不是因為“現(xiàn)在的讀者很少有閱讀的專注力和完整的時間”,故A項表述不正確。


3.根據(jù)三則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一分鐘讀懂”“十張PPT了解”等字眼及“5分鐘讀完一本名著”之類短視頻的出現(xiàn),源于移動媒體為順應用戶行為特點而進行的策略調(diào)整。


B.材料三把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將讀者難啃的“干貨”掰碎和過去科普、大眾版讀物將“干貨”簡化作比較,意在說明碎片化閱讀與傳統(tǒng)閱讀區(qū)別不大。


C.材料二從“5分鐘讀完一本名著”之類短視頻的流行現(xiàn)象說起,對追捧者的閱讀心理和行為進行了闡釋,這可以作為材料三作者立論的依據(jù)。


D.材料三從人類日常生活碎片化生存的特點出發(fā),將傳統(tǒng)閱讀與當下碎片化閱讀喻為正餐、點心,形象地闡述了碎片化閱讀并非“洪水猛獸”的觀點。


答案B


解析B項主要來源于材料三第4段:“過去,針對閱讀能力的差異,各種科普、大眾版的讀物把難啃的‘干貨’簡化后推給普通讀者;今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把這些‘干貨’掰碎后讓更多沒有傳統(tǒng)閱讀習慣的人能看到甚至看懂。就此而言,與其說它是信息的碎片化,不如說是知識載體和傳播形式的多元化?!睋?jù)此,材料三把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將讀者難啃的“干貨”掰碎和過去科普、大眾版讀物將“干貨”簡化作比較,其目的是說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碎片化”體現(xiàn)出了知識載體和傳播形式的多元化,與紙質(zhì)時代的科普、大眾版讀物的做法區(qū)別不大,碎片化閱讀能“讓更多沒有傳統(tǒng)閱讀習慣的人能看到甚至看懂”一些信息和知識。而材料三中的“傳統(tǒng)閱讀”這一概念有特定的內(nèi)涵,見第3段:“在知識的每一個領域,傳統(tǒng)閱讀依舊不可或缺。這種模式能讓我們有效汲取知識‘干貨’,但不可否認,這種專注而長時間的閱讀并非人人可為,它是經(jīng)過長期訓練而習得的能力?!本C上,B項表述不正確。


4.綜合三則材料,簡要說明“碎片化閱讀”的具體表現(xiàn)。(4分)


參考答案碎片化場景和時間的使用,如利用坐地鐵、公交時的通勤時間進行閱讀;閱讀內(nèi)容的碎片化,如短視頻的簡短片段,缺少深度閱讀;完整而持續(xù)性的閱讀時間被移動媒體干擾(切碎),如持續(xù)而專注的閱讀過程被手機(移動終端)打斷。


解析材料一是對“閱讀場景”的調(diào)查分析,其中對移動場景“時空碎片化”特點多有闡釋;材料二基于閱讀內(nèi)容的碎片化進行相關闡述;材料三提出“信息時代給予個人日常生活的豐富選擇勢必要求現(xiàn)代人必須有時間管理的素養(yǎng)和自控能力”這一觀點的前提則是因為完整而持續(xù)性的閱讀時間被移動媒體干擾。


5.如何避免“碎片化閱讀”帶來的不利因素?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


參考答案從內(nèi)容生產(chǎn)者角度而言:要為讀者提供高質(zhì)量的讀物。


從讀者的角度而言:要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專注的閱讀者(培養(yǎng)時間管理的素養(yǎng)和自控能力);要選擇優(yōu)質(zhì)的閱讀內(nèi)容(善于利用移動媒體獲取有益的新信息、新知識)。


解析根據(jù)材料一“對于移動媒體的內(nèi)容生產(chǎn)者來說,今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努力將文字的精華,結合其他表現(xiàn)形式,如信息圖表、PPT等,進行提煉與再呈現(xiàn)”,可得出內(nèi)容生產(chǎn)者要為讀者提供高質(zhì)量的讀物;根據(jù)材料三第3至5段的內(nèi)容,可得出讀者要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一個專注的閱讀者(培養(yǎng)時間管理的素養(yǎng)和自控能力);根據(jù)材料三第6段“不可否認,隨著主流媒體、研究機構、學者等人士以自媒體的方式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或許正是當代人需要培養(yǎng)的新能力”,可得出讀者要選擇優(yōu)質(zhì)的閱讀內(nèi)容(善于利用移動媒體獲取有益的新信息、新知識)。具體答題時,可以從內(nèi)容生產(chǎn)者和讀者兩個角度回答。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題。





孫 犁


①趙莊村南有三間土坯房,一圈籬笆墻,面臨著滹沱河,那是趙老金的家。


②自從敵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樓,老人整天到河邊去,有魚沒魚,就在這里待一天??纯刺爝叺纳接?看看滹沱河從天的邊緣那里白茫茫地流下來,像一條銀帶,在趙莊的村南曲斂了一下,就又奔到遠遠的東方去了。


③“五一”以后,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軍和工作人員的。這些日子,每逢趙老金睡下了,母親和女兒小菊到了東間,把窗戶密密地遮起來,一盞小小的菜油燈掛在機子的欄桿上,女兒登上機子,母親就紡起線來。


④現(xiàn)在是九月底的天氣,夜深了,河灘上起了風,聽見沙子飛揚的聲音,窗戶也呼打呼打的響。屋里是紡車嗡嗡和機子挺拍挺拍的合奏。


⑤母親忽然聽見窗戶上啪啪地響了兩下,她停了一下紡車,以為是風吹的,就又紡起來。立時又是“啪啪啪”的三下,這回是這么清楚,連機子上的女兒也聽見了,轉(zhuǎn)眼望著這里。


⑥母親把耳朵貼到窗紙上去,外面就有這么一聲非常清楚、熟悉又親熱的聲音:


⑦“大娘!”


⑧“咳呀!李連長來了!”母親一下就出溜下炕來,把紡車也帶翻了。女兒又驚又喜地把機子停止,兩手接著柱板,囑咐著母親:“你看你,小心點?!?br/>

⑨母親摘下燈來,到外間去開了門,老李一閃進來,隨手又關了門,說:“大伯在家嗎?”


⑩“在家里。干什么呀,這么急?”


“我們有十幾個人要過河,河里漲了水,天氣又涼不好浮??匆姾舆呌幸恢恍〈?我們又不會駛,叫起大伯來幫幫忙?!?br/>

小菊聽著,連忙從機子上下來到西間去了。


“十幾個人?他們哩?”大娘問。


“在外邊。我是跳墻進來的?!崩侠钫f。


“那你就快點吧!”大娘向著西間喊了一聲。


“來了。走吧,同志。”趙老金已經(jīng)穿好衣服,在外間等候了。


大娘掩好門,回到屋里,和女兒坐在炕上。她聽著,河灘里的風更大了,什么聲音也聽不見。風殺了,一股寒氣從窗子里透進來。


趙老金回來,他的胡子和鬢角上掛著一層霜雪。他很憂愁地說:“變天了,趕上了這么個壞天氣!要是今黑間封了河,他們就不好過來了?!?br/>

一家三口,惦記著那十幾個人,放心不下。


早晨,天沒亮,大娘就去開了門。滿天滿地霜雪,草垛上,樹枝上全掛滿了。樹枝垂下來,霜花沙沙地飄落。


當大娘正要轉(zhuǎn)身回到屋里的時候,在河南邊響起一梭機槍。這是一個信號,平原上的一次殘酷戰(zhàn)斗開始了。


機槍一梭連一梭,響成一個聲音。中間是清脆沉著的步槍聲。一家人三步兩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著。


趙老金忘記了那飛蝗一樣的子彈,探著身子望著河那邊。他看見那一小隊人退到了河邊。當他們一看出河里已經(jīng)結了冰,中間的水又是那么兇的時候,微微躊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轉(zhuǎn)過身去了,他們用河岸作掩護,開始向三面的敵人瘋狂地射擊。


趙老金看見就在那煙火里面,這一小隊人鉆了出來,先后跳到河里去了。


他們跳進結冰的河里,用槍托敲打著前面的冰,想快些撲到河中間去。但是腿上一陣麻木,心臟一收縮,他們失去了知覺,沉下去了。


趙老金他們冒著那么大的危險跑到河邊,也只能救回來兩個戰(zhàn)士。他們那被水濕透的衣裳,叫冷風一吹,立時就結成了冰。


“你們昨晚上過去了多少人?”


“二十個。就剩我們兩個人了!”戰(zhàn)士們說。


“老李呢?”


“李連長死在河里了?!?br/>

這樣過了兩天,天氣又暖和了些。太陽很好,趙老金吃過午飯,一句話也不說,就到河邊去了。他把網(wǎng)放在一邊,坐在沙灘上抽一袋煙。河邊的冰,叫太陽一照,乒乓地響,反射著太陽光,射得人眼花。趙老金往河那邊望過去,小麥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遠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樹林,一個村莊,村莊邊上露出黃色的炮樓。趙老金把眼光收回來。他好像又看見那一小隊人從這鋪滿小麥的田地里渡過來,縱身到這奔流不息的水里。


他站立起來,站到自己修好的一個小壩上去。他記得很清楚,那兩個戰(zhàn)士是從這個地方爬上岸來的。他撒下網(wǎng)去,他一網(wǎng)又一網(wǎng)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來,每次都是嘆一口氣。


他在心里祝告著,能把老李他們的尸首打撈上來就好了,哪怕打撈上一支槍來呢!幾天來只打上一只軍鞋和一條空的子彈袋。就這點東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們鋪展開曬在河灘上。


這些日子,大娘哭得兩只眼睛通紅。小菊卻是一刻不停地織著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著機子,兩只眼狠狠地跟著那來往穿送的梭轉(zhuǎn)。她用力踏著蹬板,用力卷著布。


有時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飯,在傍晚的陽光里,她望著水發(fā)一會兒呆,她覺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東西流走了。


老頭固執(zhí)得要命,每天到那個地方去撒網(wǎng)。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還是每天早晨攜帶一把長柄的木錘,把那個小魚場砸開,“你在別處結冰可以,這地方得開著!”于是,在冰底下憋悶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來,然后就又聽見那奔騰號叫的流水的聲音了。這聲音使老人的心平靜一些。他輕輕地撒著網(wǎng)。他不是打魚,他是打撈一種力量,打撈那些英雄們的靈魂。


那渾黃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鋪下肥土的河,長年不息地流,永遠叫的是一個聲音,固執(zhí)的聲音,百折不回的聲音。站立在河邊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紀念碑。


一九四六年春于冀中(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小說講述了趙莊村普通村民趙老金幫助八路軍戰(zhàn)士渡河,戰(zhàn)士們被敵軍圍堵,大多命喪冰河,趙老金執(zhí)著地打撈戰(zhàn)士遺體遺物的故事。


B.母女倆夜間紡線前“把窗戶密密地遮起來”,母親“把耳朵貼到窗紙上”等細節(jié)照應上文“敵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樓”,暗示形勢緊張。


C.小說寫到多種聲音,“機槍一梭連一梭,響成一個聲音。中間是清脆沉著的步槍聲”表明兩軍力量懸殊,揭示八路軍此次戰(zhàn)敗的必然性。


D.小說精心穿插多處環(huán)境描寫,比如“樹枝垂下來,霜花沙沙地飄落”就既寫出了天氣的惡劣,也體現(xiàn)出大娘擔憂戰(zhàn)士的沉重心情。


答案C


解析小說“寫到多種聲音”,包括風聲、沙子飛揚的聲音、窗戶呼打呼打的聲響、紡車嗡嗡和機子挺拍挺拍的合奏、霜花沙沙飄落的聲音、機槍和步槍聲、奔騰號叫的流水聲等。“機槍一梭連一梭,響成一個聲音。中間是清脆沉著的步槍聲”一句,“機槍”和“步槍”表明敵軍和八路軍裝備優(yōu)劣有別,“機槍一梭連一梭,響成一個聲音”表明敵人火力猛烈,但此時步槍聲仍“清脆沉著”,雖然后文八路軍遭到圍堵,大多犧牲,但“揭示八路軍此次戰(zhàn)敗的必然性”太過絕對。而且,八路軍的撤退不利很大程度上也是天氣原因造成的。另外,八路軍此次戰(zhàn)斗的既定目標文本未作交代,嚴格地說,僅以人員傷亡很難判定一次戰(zhàn)斗失敗與否。故選項錯誤。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小說在構思和表達上都有“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比如李連長只出場一次,他與趙老金一家的親厚已然傳遞出來。


B.小說兩次寫戰(zhàn)士們跳進冰河的場景,一實一虛,強化了八路軍戰(zhàn)斗的艱苦和犧牲的悲壯,表現(xiàn)了趙老金的悲痛之情。


C.小說獨具匠心運用了部分方言詞語,比如“出溜”“風殺了”“黑間”等,呈現(xiàn)出較為鮮明的地域特色。


D.滹沱河是貫穿小說的物象。結尾處“永遠叫的是一個聲音”運用比擬手法,使這個物象意蘊豐富,寄寓了擊退敵軍的決心。


答案D


解析小說開篇點出“滹沱河”,而該物象貫穿全篇,主要情節(jié)均與其有關聯(lián)。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作人,或?qū)⒓孜锘癁橐椅?。結尾處寫河“永遠叫的是一個聲音,固執(zhí)的聲音,百折不回的聲音”,屬于比擬手法,賦予了原本客觀的物象以豐富的意蘊,寄寓著八路軍戰(zhàn)士的戰(zhàn)斗精神和犧牲精神永垂不朽,象征著軍民一家親的魚水情永存,而沒有體現(xiàn)“擊退敵軍的決心”,故選項錯誤。


8.同為表現(xiàn)戰(zhàn)士犧牲后群眾的悲情,描寫小菊悲情的語句能不能用在大娘身上?為什么?請結合小說具體分析。(4分)


參考答案不能。①小菊是個矜持內(nèi)斂的姑娘,在前文聽出李連長到來,“又驚又喜”,沒有直接表達。戰(zhàn)士犧牲后,作者用了精準的動作描寫如“推送”“轉(zhuǎn)”“踏著”“卷著”,神態(tài)描寫“發(fā)呆”和心理描寫“心里也有一股東西流走了”,含蓄地傳達了小菊深藏的悲憤和痛楚,符合她的形象和性格。②大娘是一個熱情爽利的人,在前文她聽出李連長聲音時“一下就出溜下炕來,把紡車也帶翻了”。在得知李連長的人馬需要幫忙渡河時她大聲催促趙老金。在得知戰(zhàn)士犧牲后,神態(tài)描寫“哭得兩只眼睛通紅”,不掩飾內(nèi)心的悲情,符合她直率的性格。所以描寫小菊悲情的句子不能用在大娘身上。(若作肯定回答,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從文中找出分別描寫大娘和小菊的語句,分析二人性格及形象的不同點,從而判斷描寫小菊悲情的語句能不能用在大娘身上。


9.小說以“碑”為標題,有何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①“碑”指在河邊固執(zhí)打撈的趙老金,他是八路軍戰(zhàn)士的見證者和紀念者。②“碑”喻指保家衛(wèi)民的八路軍英雄,昭示他們的戰(zhàn)斗精神和犧牲精神永垂不朽。③“碑”聯(lián)結著軍與民,象征軍民一家親的魚水情和擁軍愛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解析首先,“站立在河邊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紀念碑”,這是小說結尾的點題句,所以題目的“碑”首先指的是在河邊固執(zhí)打撈的趙老金?!氨币话阒缚讨淖只驁D畫,豎立起來作為紀念物或標記的石頭。趙老金的打撈就是一種無聲的紀念,他之所以要在特定地點執(zhí)著打撈,是因為他親眼見證了八路軍戰(zhàn)士的戰(zhàn)斗與犧牲。他是八路軍戰(zhàn)士的見證者和紀念者,起到了與“碑”相同的作用,這是“碑”的第一層含義。其次,作為紀念標志的“碑”,在小說中還指以李連長為首的一隊八路軍戰(zhàn)士,他們保家衛(wèi)民的艱苦戰(zhàn)斗與悲壯犧牲,是八路軍戰(zhàn)斗征程和偉大功業(yè)的一個縮影、一座豐碑。趙老金執(zhí)著的打撈行為是他們被百姓深情銘記的有力證明,“碑”昭示著八路軍的戰(zhàn)斗精神和犧牲精神永垂不朽。再次,“碑”紀念的是八路軍戰(zhàn)士,而群眾趙老金是立碑者,聯(lián)系思考,不難發(fā)現(xiàn)文章主旨指向軍民情,無形的“碑”承載的是擁軍愛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題。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也。少時好讀書,學擊劍,名犬子。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也,更名相如。以訾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陀瘟?得與諸侯游士居,數(shù)歲,乃著《子虛之賦》。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蜀人楊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鄙象@,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請為天子游獵之賦。”其卒章歸之于節(jié)儉,因以風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相如為郎數(shù)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發(fā)巴、蜀、廣漢卒,作者數(shù)萬人。治道二歲,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費以億萬計。蜀民及漢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是時邛、莋之君長聞南夷與漢通,得賞賜多,多欲愿為內(nèi)臣妾,請吏,比南夷。上問相如,相如曰:“邛莋冉者近蜀道易通秦時嘗通為郡縣矣至漢興而罷今誠復通為置縣愈于南夷”上以為然,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jié)往使。至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qū),蜀人以為寵。于是卓王孫、臨邛諸公皆因門下獻牛酒以交歡。卓王孫喟然而嘆,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乃厚分與其女財,與男等。相如使略定西南夷,邛、莋、冉、、斯榆之君皆請為臣妾。還報,天子大說。其后人有上書言相如使時受金,失官。居歲余,復召為郎,常稱疾閑居。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后之矣?!笔顾彝?而相如已死,家無遺書。問其妻,對曰:“長卿未嘗有書也。時時著書,人又取去。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來求書,奏之?!逼溥z札書言封禪事,所忠奏焉,天子異之。


(選自《漢書·司馬相如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邛莋冉者近蜀道/易通秦/時嘗通為郡縣矣/至漢興而罷/今誠復通/為置縣/愈于南夷/


B.邛莋冉者近蜀/道易通/秦時嘗通為郡縣矣/至漢興而罷/今誠復通/為置縣/愈于南夷/


C.邛莋冉者近蜀道/易通秦/時嘗通為郡縣矣/至漢興而罷今/誠復通為置縣/愈于南夷/


D.邛莋冉者近蜀/道易通/秦時嘗通為郡縣矣/至漢興而罷今/誠復通為置縣/愈于南夷/


答案B


解析A項,根據(jù)文意,“邛莋冉”靠近蜀地,所以“近蜀”后應斷開。道路容易開通,所以“道”后不應斷開。斷句錯誤。B項,句子主干完整,合乎語法規(guī)則,斷句正確。C項,前一句講四個地方在秦朝時設為郡縣,到漢朝建立后罷廢,所以“罷”后應斷開。而下一句講“現(xiàn)在如果又開通它”,“今”和前一句形成時間對比,所以“今”統(tǒng)領下一句,后面不應斷開。斷句錯誤。D項,“為置縣”中的“為”是“設置”的意思,和后面的“置縣”構成動賓結構,解釋為“設置郡縣”,所以“為”之前要斷開。斷句錯誤。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辭賦:古代一種文體,起源于戰(zhàn)國時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后人泛稱賦體文學為辭賦。


B.夜郎:中國古族名和古國名,是由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先民建立的。


C.建節(jié):手持符節(jié)。古代使臣接受天子任命,執(zhí)節(jié)以為憑信。


D.封禪:開國皇帝為祈求國泰民安而祭拜天地的盛大典禮,一般在泰山舉行。


答案D


解析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D項,“開國皇帝”有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司馬相如才學超群,著書頗豐。皇上讀到他寫的《子虛賦》極力稱贊。后來司馬相如又為天子寫了一篇游獵之賦,天子大為高興。


B.司馬相如率性本真,灑脫不羈。先用家資買了郎官,但這并不是他的愛好。后來恰巧景帝不喜好辭賦,他借有病辭去了官職,與諸侯游士交往。


C.司馬相如審時度勢,機巧變通。司馬相如建議開通夷族部落,設置郡縣,奉皇帝之命出使西夷,受到蜀郡當?shù)毓賳T的歡迎以及老百姓的熱情款待。


D.司馬相如心系國事,富有遠見。去世前寫下一卷書,交代妻子如有使者來取書就進獻給朝廷,遺留下來的書札說到封禪的事。


答案C


解析A項,由“少時好讀書”“上讀《子虛賦》而善之”“請為天子游獵之賦”“奏之天子,天子大說”可知,概括分析與文本信息一一對應,選項正確。B項,由“以訾為郎”“非其好也”“因病免”“客游梁,得與諸侯游士居”可知,概括分析與文本信息一一對應,選項正確。C項,由“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jié)往使。至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qū),蜀人以為寵。于是卓王孫、臨邛諸公皆因門下獻牛酒以交歡”可知,“老百姓的熱情款待”的說法屬于無中生有,選項錯誤。D項,由“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來求書,奏之”“其遺札書言封禪事”“所忠奏焉,天子異之”可知,概括分析與文本信息一一對應,選項正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


(2)卓王孫喟然而嘆,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乃厚分與其女財,與男等。


參考答案(1)這時候梁孝王來京朝見皇上,帶來游說之士,相如一見就喜歡他們,借有病辭去了官職。


(2)卓王孫感嘆不已,自以為讓女兒匹配司馬長卿晚了,便分給女兒豐厚的財物,與兒子分得的均等。


14.司馬相如被免去官職一年多后,又被任命為郎官,為什么他卻托言有病閑居家中?請簡要說明。(3分)


參考答案相如奉命出使,圓滿完成任務,皇帝非常高興;可是皇帝聽信了他受賄的讒言,就將他免官了;他看到了皇帝冷熱無常的一面,因而心灰意冷,看淡官場。


解析由“上以為然,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jié)往使”“還報,天子大說”可知此時的天子對司馬相如非常信任,而且對他的政治才干非常欣賞;由“其后人有上書言相如使時受金,失官”可知天子聽信讒言,不顧他先前立下的功勞,輕率地將他免官;由“居歲余,復召為郎”可知天子對待司馬相如態(tài)度無常,對他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參考譯文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少年時好讀書,還練習擊劍,取名犬子。相如學業(yè)完成,仰慕藺相如的為人,改名相如。用家資買了個郎官,奉事漢景帝,任武騎常侍,但這并不是他的愛好。恰巧景帝不喜好辭賦,這時候梁孝王來京朝見皇上,帶來游說之士,相如一見就喜歡他們,借有病辭去了官職。旅居梁國,得到和儒生們住在一起的機會,幾年之后,寫下了《子虛之賦》?;噬献x《子虛賦》,極力稱贊,說道:“偏偏我不能夠和這個人同時啊!”蜀人楊得意說:“我的同鄉(xiāng)司馬相如稱這賦是他作的?!被噬洗篌@,便召見詢問相如。相如說:“有這回事。然而這是寫的諸侯之事,不值得一看,請允許我作天子游獵之賦?!蹦瞧恼陆Y束,歸結到“節(jié)儉”二字,想以此勸諫天子。進獻給天子,天子大為高興。相如作郎官幾年,適逢唐蒙奉命開通夜郎,征發(fā)巴、蜀、廣漢三郡的士卒,做工的幾萬人。筑道兩年,道未修成,士卒多數(shù)死亡,耗費的錢用億來計算。蜀郡之民和漢朝當權者多數(shù)人說那對國家不利。當時邛和莋的長帥聽說南夷與漢朝交往,得到的賞賜多,多數(shù)情愿成為漢朝的臣國,請求給他們設置官吏,使與南夷同等待遇。皇上詢問相如,相如說:“邛、莋、冉、這些夷族靠近蜀郡,道路也容易開通,秦朝時曾經(jīng)開通置為郡縣,到漢朝建立后罷廢?,F(xiàn)在如果又開通它,給設置郡縣,勝過南夷。”皇上認為說得對,于是任命相如為中郎將,持節(jié)出使西夷。到達蜀郡,蜀郡太守及所屬官員都到郊界之上迎接,縣令親自背負弓箭在前面引路,蜀郡的人以此為榮。于是卓王孫和臨邛的長輩都憑借姻親關系到相如門下,奉獻牛肉和酒以討取相如的歡心。卓王孫感嘆不已,自以為讓女兒匹配司馬長卿晚了,便分給女兒豐厚的財物,與兒子分得的均等。相如派人平定西南夷,邛、莋、冉、和斯榆的君長都請求臣服于漢朝。返回報告此事,天子大為高興。后來有人向天子上書進言司馬相如出使西夷時收受賄賂,被免去了官職。過了一年多,他又被朝廷召回任為郎官,常常托言有病閑居家中。相如因病免職以后,居住在茂陵家中。天子說:“司馬相如病得厲害,可派人去把他寫的書都取來,你現(xiàn)在去已經(jīng)落在別人后面了?!迸汕菜仪叭r,相如已死,家中沒有留下的書。問他的妻子,回答說:“長卿原來不曾有書。他時常寫書,又時常被人拿去。長卿沒有死時,寫了一卷書,說有使者來尋書時,就獻給朝廷?!彼z留下來的書札說到封禪的事,所忠進獻給天子,天子認為此書奇異。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第15~16題。


巴陵送李十二①


[唐]王昌齡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


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送 張 四②


[唐]王昌齡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注①李十二:即李白。李白排行十二,此時正漫游巴陵瀟湘。②天寶七年(748),王昌齡謫遷潭陽郡龍標尉,此詩作于詩人龍標尉任上。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巴陵送李十二》,開頭“搖曳”二字點明分別的地點是在船上,船是搖曳著的,心也是搖曳著的。


B.《巴陵送李十二》,“蒹葭”句用了雙關的手法,既寫秋江風景,又兼用《蒹葭》懷人意。


C.《送張四》,三、四兩句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寫出了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悲傷之情。


D.《送張四》,全詩以景物描寫烘托、渲染詩人的滿懷愁緒,而韻致深婉,情味濃郁。


答案C


解析C項,“虛實結合的手法”錯誤,三、四句是詩人對“別后”情景的想象,只有“虛”沒有“實”。


16.試比較王昌齡的這兩首詩在寫景抒情方面的異同點。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具體說明。(6分)


參考答案①同:《巴陵送李十二》和《送張四》兩詩都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結情),通篇寫景,沒有直接描寫詩人和友人之間的離愁別緒,但離愁卻深蘊其中。②異:《巴陵送李十二》雖然表達的是離愁別緒,然而此詩的色調(diào)并不晦暗,反而有著一種洗麗之美:洲渚分明,蒹葭蒼蒼,湖山圍繞,景色如畫?!端蛷埶摹飞{(diào)晦暗,在楓林、暮色、楚水、山月、清猿等意象中交織出一個凄冷哀婉的境界。


解析本題要求分析“兩首詩在寫景抒情方面的異同點”,既有抒情手法的鑒賞,也有思想感情的鑒賞。相同之處側重分析兩首詩運用的抒情手法,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不同點側重分析兩首送別詩描繪意象、創(chuàng)設意境的不同,《巴陵送李十二》抓住“清江”“蒹葭”“水云”,《送張四》抓住“楓林”“愁暮”“楚水”“冷山月”“清猿”等意象分析其意境和情調(diào)的不同。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潛《歸去來兮辭》“請息交以絕游”一句直接表達他不與世俗之人交往的心志,而其詩《飲酒(其五)》“ ”一句也委婉地表達了相似的心境;《飲酒(其五)》詩中與《歸去來兮辭》“鳥倦飛而知還”意象、意蘊相似的詩句則是“ ”。


(2)在白居易《琵琶行》中,“ ”一句側面寫出了初聞琵琶女演奏的神奇效果,“ ”一句則從側面描寫了琵琶女演奏結束后的神奇效果。


(3)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月光照耀下湖面蕩漾的水波和無風時水中美麗的月影的兩句詩是:“ , ?!?


答案(1)而無車馬喧 飛鳥相與還 (2)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東船西舫悄無言 (3)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解析特別要注意所默寫語句中的難寫字、易混字、易錯字、通假字,還有虛詞等。此題默寫時需注意以下字詞書寫:喧、相與、東船西舫、躍金、沉璧。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題。


草場上幾只黑色瘦脛的羊,正慢慢地嚙著草,遠遠地有一個孩子蹺腳躺著,悠然地嚼著一根長長的青草。難得這么靜的下午,我的腳步聲和羊群的嚙草聲都清晰可聞?;仡^再看看那曲臂為枕的孩子,不覺有點羨慕他那種“富貴于我如浮云”的風度了。幾只羊依舊低頭擇草,恍惚間只讓我覺得它們嚼的不只是草,而是冬天里半發(fā)的綠意,以及草場上無邊無際的陽光。


偶抬頭,只見微云掠空,斜斜地排著,像一首短詩,像一闋不規(guī)則的小令??粗粗?就忍不住發(fā)出許多奇想。記得元曲中有一段述說一個人不能寫信的理由:“不是無才思,繞青江買不得天樣紙!”而現(xiàn)在,天空的藍箋已平鋪在我頭上,① 。其實即使有筆如云,也不過隨寫隨抹,何嘗能盡情描繪造物之奇。至于和風勁草,大概本來也想低吟幾句云的作品。只是云彩總愛反復地更改著,叫風聲無從傳布。如果有人學會云的速記,把天上的文章流傳幾篇到人間,卻又該多么好呢。


正在癡想之間,發(fā)現(xiàn)不但云朵的形狀變幻著,② 。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著草地也有三分紅意了,就像莽原盡處燒著一片野火似的。牧羊的孩子不知何時已把他的羊聚攏了,村落里炊煙裊升,他也就隱向一片暮靄中去了。


18.下列各句中,全都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一組是(3分)( )


①富貴于我如浮云。


②它們嚼的不只是草,而是冬天里半發(fā)的綠意,以及草場上無邊無際的陽光。


③微云掠空,斜斜地排著,像一首短詩,像一闋不規(guī)則的小令。


④不是無才思,繞青江買不得天樣紙!


⑤只是云彩總愛反復地更改著,叫風聲無從傳布。


⑥半天朱霞,粲然如焚……就像莽原盡處燒著一片野火似的。


A.①②④⑤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⑥


答案D


解析①③④⑥中有比喻,且均為明喻。②是擬物,⑤是擬人。


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


示例①我卻又苦于沒有云樣的筆 ②而且云的顏色也奇異地轉(zhuǎn)換了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簡化為:“牧羊的孩子已趕著他的羊回家去了?!钡蝗缭母斜憩F(xiàn)力,為什么?(4分)


參考答案①原文將人物行為置于自然景物中加以描繪,富有詩情畫意,更有意境和藝術感染力。②原文通過“聚攏”“裊升”“隱向”等詞語,更能表現(xiàn)出美妙動人的動態(tài)過程。③原文在內(nèi)容和風格上與前文更為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其中“不知何時”照應了“我”的“癡想”。


2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


①中國傳統(tǒng)的二十四節(jié)氣與農(nóng)事活動關系密切,②谷雨也不例外。③雨水、小雪、大雪等節(jié)氣跟谷雨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xiàn)象的節(jié)氣。④谷雨有“雨生百谷”的意思,⑤降水量增加,氣溫迅速升高,⑥田中初插的秧苗在雨水滋潤下茁壯成長。⑦谷雨時節(jié)已時值暮春,⑧許多地方鮮花盛開,大地煥發(fā)出勃勃生機,⑨甚至南方一些地區(qū)已開始有炎夏的感覺。


答案示例(1)語句③,將“雨水、小雪、大雪等節(jié)氣跟谷雨一樣”改為“谷雨跟雨水、小雪、大雪等節(jié)氣一樣”。(2)語句⑤,在“降水量”前面加“此時(這時節(jié))”。(3)語句⑦,刪除“時節(jié)”或?qū)ⅰ皶r值”改為“是”。(4)語句⑨,將“甚至”調(diào)至“南方一些地區(qū)”后面。(意思答對即可)


22.把下面一段文字壓縮成一句話,要求保留關鍵信息,不超過50個字。(5分)


在傳統(tǒng)的高速公路機電工程施工中,敷設地下光纜多采取傳統(tǒng)的拉拽方式,不僅單次敷設長度僅 200米左右,同時需要在路面每間隔200米的距離內(nèi),開鑿一個“人孔”或是“手孔井”(即用于拉拽光纜的孔井)。而光纜氣吹敷設法通過專用的光纜敷設空壓機,將光纜吹進地下硅芯管,單次能敷設1公里左右光纜,每公里只需1個孔井就能滿足需求。引進了這一技術的中鐵八局電務公司技術員羅斌說,“機器‘吹口氣’,光纜‘嘩’ 一聲就進去了 !該技術能大大降低光纜與管道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極大地提高單次敷設長度”。


參考答案光纜氣吹敷設法能減少開鑿孔井數(shù)量,降低摩擦系數(shù),提高單次敷設長度。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壓縮語段的能力。抓住關鍵內(nèi)容“光纜氣吹敷設法通過專用的光纜敷設空壓機,將光纜吹進地下硅芯管,單次能敷設1公里左右光纜,每公里只需1個孔井就能滿足需求”分析可知,光纜氣吹敷設法能減少開鑿孔井數(shù)量;結合“該技術能大大降低光纜與管道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極大地提高單次敷設長度”分析,可以概括為降低摩擦系數(shù),提高單次敷設長度。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一幅圖景是,上海的一些歷史文化建筑,如歐洲古典建筑風格的大樓和歐式近代住宅,在舊區(qū)的擴容升級改造、拓寬道路過程中被拆除。


另一幅圖景是,在某地方的新區(qū)開發(fā)和舊區(qū)改造中,又大量興建“歐陸古典風情”的樓宇和街區(qū)。有的新樓盤在大院門口建起了古羅馬式的凱旋門,大院廣場建起了刻意模仿巴黎先賢祠和倫敦圣保羅大教堂大圓頂?shù)臅?br/>

對于城市改造中的拆除或興建,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請綜合材料內(nèi)容和含意,寫一篇文章。要求:自擬標題,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這是一道典型的任務驅(qū)動型作文題,就城市改造中的拆除或興建,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材料由兩幅圖景組成。第一幅表現(xiàn)的是一些歷史文化建筑在舊區(qū)的擴容升級改造、拓寬道路過程中被拆除;第二幅表現(xiàn)的是大量“歐陸古典風情”的建筑出現(xiàn)在新區(qū)開發(fā)和舊區(qū)改造當中,甚至有的樓盤出現(xiàn)了凱旋門,巴黎先賢祠那類風格的建筑。一段文字在談論“拆”,另一段文字談論“建”;“拆”體現(xiàn)的是缺乏前瞻性規(guī)劃的眼光,“建”體現(xiàn)的是崇洋尊古,實則是沒有自信盲目他信的表現(xiàn)。材料具有較強的思辨性。該如何看待“拆”與“建”的問題?學生可以“就事論事”并結合身邊的例子來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參考立意:①要有前瞻性規(guī)劃,不必崇洋尊古;②保護歷史文化建筑,理智對待外來建筑文化;③歷史不可遺忘,符合自己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征的建筑才是最好的;④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該如何融合;⑤有自信才能夠避免盲目他信。

相關試卷

人教版選修《古代詩歌和散文》:第一單元測試(2):

這是一份人教版選修《古代詩歌和散文》:第一單元測試(2),共10頁。

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六、有教無類達標測試: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六、有教無類達標測試,共10頁。

(新)人教版選擇性選修上冊:綜合測試(含解析):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全冊綜合同步達標檢測題,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一 發(fā)現(xiàn)潛藏的邏輯謬誤課后復習題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一 發(fā)現(xiàn)潛藏的邏輯謬誤課后復習題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古詩詞誦讀本單元綜合與測試課后測評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古詩詞誦讀本單元綜合與測試課后測評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第三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后復習題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第三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后復習題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第二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隨堂練習題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第二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隨堂練習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本單元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