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課圍繞“我愛學語文”的主題,由3幅圖和4個詞語組成,分成兩個板塊。第一、二幅圖以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第一幅圖上,一位女同學正在讀書,她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本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第二幅圖上,一位男同學正在寫字,作業(yè)本平放,他頭正、 肩平、背直,胸離課桌一拳,眼離本子一尺,兩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執(zhí)筆。他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約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nèi)側(cè)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彎曲,筆桿握得松緊適度,筆桿上端稍稍向右偏,緊貼虎口上,與紙面約成45°角。兩幅圖的左上角分別配有文字“讀書”“寫字”。這兩幅圖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執(zhí)筆的方法,為今后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第三幅圖以同學一起講故事、 聽故事為主題。圖中4名小學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講故事、聽故事,從他們的頭飾中可以看出,一名男生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述《西游記》中的故事,另三名小學生聽得津津有味。4名小學生都戴著頭飾,這可以讓學生既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又感受學語文的樂趣。這3幅圖讓學生初步了解語文學習的基本內(nèi)容,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和意義。初步體會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和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打好基礎。教學重點為了解語文學習的基本內(nèi)容和意義。依據(jù)畫面提示,初步體會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和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通過講故事、聽故事,初步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上完課后,效果感覺良好,也有許多的感受、體會?;仡櫿谜n的教學,總結(jié)如下:
教學效果
本節(jié)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學生了解到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和正
確的握筆姿勢以及這些對自身的好處。
成功之處
讀書、寫字。這板塊的學習,教師重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了解語文學習的基本內(nèi)容。教師引導學生先整體觀察第一、二幅圖,并借助詞語“讀書、寫字”,說說圖上的同學在干什么,再說說自己是否讀過書、寫過字。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還引導學生聊聊會讀書、會寫字可以做什么,學生覺得學習語文很有意義,激起了讀書、寫字、學語文的期待。雖然學生在入學前已或多或少地接觸了讀書、寫字,但這是學生第一次正規(guī)地學習讀書、寫字的姿勢,因此教師重視書寫習慣的指導。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在觀察的同時教師邊說邊示范演示,然后讓學生模仿圖畫中的人物練一練。教師相機引導讓每個學生說說自己的姓名,嘗試寫寫自己的名字。學生寫得怎樣,老師不提要求,重在以這種方式讓學生感受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帶領學生讀與課堂常規(guī)、書寫姿勢有關的兒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講故事、聽故事。教師先引導學生整體觀察畫面,并借助短語“講故事、聽故事”,說說他們在干什么猜猜他們在講什么故事。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師生交流讀過的故事。教師示范配樂講《猴子撈月》的故事,學生聽后簡單地說說聽懂了什么,感受講故事、聽故事的樂趣,激發(fā)了讀書興趣。教師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多讀書,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chuàng)設展示與交流的機會,分享閱讀的快樂,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不足之處
雖然說,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但是反觀整節(jié)課堂,在教學實踐中還是有一些遺憾——個別學生讀書、握筆姿勢不正確,僅靠本節(jié)課,學生無法糾正錯誤的坐姿習慣。
改進措施
學生的書寫、讀書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應在今后的課堂中對學生嚴格要求,隨時提醒,及時糾錯,常抓不懈。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下冊雷雨一等獎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以詞串學,帶動全文,訓練語言,指導朗讀,讀畫結(jié)合,拓展思維,改進措施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一年級上冊我上學了教案,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策略,教學準備,課時安排,課時目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一年級上冊我上學了第三課時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課時安排,課時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