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選擇題,共69分)
一、選擇題(本題23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69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江蘇省已開始大力實施“清水藍天”工程.下列不利于“清水藍天”工程實施的是(? ? )
A. 將廢舊電池深埋,防止污染環(huán)境
B. 加強城市生活污水脫氮除磷處理,遏制水體富營養(yǎng)化
C. 積極推廣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及水能等的使用,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大力實施礦物燃料“脫硫、脫硝技術”,減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
【答案】A
【解析】A、廢舊電池中含有重金屬離子,深埋會對土壤產(chǎn)生污染,故A說法錯誤;B、N、P是生物必須的元素,含N、P多的污水排放,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因此加強城市生活污水脫氮除磷處理,遏制水體富營養(yǎng)化,故B說法正確;C、太陽能、地熱、風能、水能是清潔能源,減少環(huán)境的污染,故C說法正確;D、脫硫、脫硝減少SO2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減少環(huán)境的污染,故D說法正確。
2.下列變化屬于氮的固定的是(? ? )
A. 工業(yè)上用氨氣和硝酸合成硝酸銨
B. 氯化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
C. 氨氣與氯氣反應生成氮氣
D. 氮氣和氧氣在放電條件下生成NO
【答案】D
【解析】氮的固定是將游離態(tài)的氮轉化為化合態(tài)的氮的過程,A、是含-3價N元素的NH3與含+5價N元素的HNO3反應,且反應前后化合價不變,故A錯誤;B、-3價的N元素在反應前后化合價不變,故B錯誤;C、是含-3價N元素的NH3與氯氣反應生成游離態(tài)的氮氣,不符合氮的固定,故C錯誤;D、由游離態(tài)的氮氣與氧氣反應生成+2價的NO,符合氮的固定,則D正確。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D。
3.下列氣體不能使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是( )
A. NO B. NH3 C. CH4 D. NO2
【答案】A
【解析】
【分析】排空氣法適合收集密度與空氣密度相差較大、與空氣中成分不反應的氣體,若密度比空氣的大,采用向上排空氣法,若密度比空氣的小,采用向下排空氣法,密度與空氣密度接近的不能用排氣法收集。
【詳解】A. 一氧化氮能夠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且密度與空氣密度接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故A選;
B.氨氣密度小于空氣密度,能夠用向下排氣法收集,故B不選;
C.甲烷密度小于空氣密度,能夠用向下排氣法收集,故C不選;
D.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氣密度,能夠用向上排氣法收集,故D不選。
答案選A。
4.下列實驗室制取NH3并進行干燥、收集驗滿和尾氣處理的各裝置和原理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 制取NH3 B. 干燥NH3
C. 收集NH3并驗滿 D. 吸收多余NH3
【答案】D
【解析】氯化銨加熱分解為氨氣和氯化氫,在試管口遇冷又化合為氯化銨,不能得到氨氣,A錯誤;濃硫酸與氨氣反應,不能干燥氨氣,B錯誤;由于氨氣密度小于空氣,導氣管應伸入到試管底部進行氣體的收集,C錯誤;氨氣極易溶于水,易產(chǎn)生倒吸現(xiàn)象,用倒置的漏斗進行防倒吸,D正確;正確選項D。
5.下列關于濃硝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光照易分解
B. 露置于空氣中溶液濃度降低
C. 能與碳反應說明其具有強氧化性
D. 常溫下銅在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
【答案】D
【解析】濃硝酸具有揮發(fā)性,見光分解和受熱分解的不穩(wěn)定性,還具有強的氧化性等。所以A、光照易分解是其不穩(wěn)定性的表現(xiàn),故A正確;B、露置于空氣中因其揮發(fā)導致溶質減少,溶液濃度降低,故B正確;C、濃硝酸的強氧化性能氧化幾乎所有的金屬和絕大多數(shù)非金屬,所以能與碳反應,故C正確;D、常溫下銅可在濃、稀硝酸中發(fā)生反應,而鐵、鋁在濃硝酸中才能發(fā)生鈍化,所以D錯誤。因此本題答案為D。
6.117N是常用醫(yī)學PET顯像的一種核素,這里的“7”是指該原子的( )
A. 質子數(shù) B. 中子數(shù)
C. 質量數(shù) D. 原子個數(shù)
【答案】A
【詳解】元素符號的左下角表示質子數(shù)、左上角表示質量數(shù),則中7為該核素的質子數(shù),11為該核素的質量數(shù),故選:A。
7.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 Cl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B. 氯化氫的電子式為:
C. 甲烷的球棍模型:
D. 含10個中子的氧原子的核素符號:188O
【答案】D
【解析】A. Cl離子的結構示意圖:,A錯誤;B. 氯化氫是共價化合物,電子式為:,B錯誤;C. 甲烷的比例模型:,C錯誤;D. 含10個中子的氧原子的核素符號:,D正確,答案選D。
8.下列A、B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其中可以組成AB2型離子化合物的是( )
A. 6和8 B. 19和16 C. 12和17 D. 10和8
【答案】C
【解析】A項是C和O,不能形成離子化合物;B項是K和S,可組成A2B型,但不能組成AB2型離子化合物;D項10號元素Ne一般難以形成化合物
9.下列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 )
A. HCl B. KOH C. CO2 D. N2
【答案】B
【解析】離子化合物是由陰陽離子通過離子鍵形成的化合物。A、HCl分子是由H原子和Cl原子通過共價鍵形成的共價化合物,故A錯誤;B、KOH是由K+和OH-通過離子鍵形成的離子化合物,故B正確;C、CO2 是由C=O共價鍵形成的共價化合物,故C錯誤;D、N2是由NN形成的共價單質,故D錯誤。本題正確答案為B。
10.門捷列夫的突出貢獻是( )
A. 提出了原子學說 B. 提出了分子學說
C. 發(fā)現(xiàn)并提取了青蒿素 D. 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
【答案】D
【詳解】A.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故A不選;
B.阿伏加德羅提出了分子學說,故B不選;
C.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發(fā)現(xiàn)并提取出青蒿素,故C不選;
D.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故D選。
故選D。
11.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元素周期表有8個主族 B. 短周期是指第1、2、3周期
C. ⅠA族的元素全是金屬元素 D. 0族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均為8
【答案】B
【解析】A. 元素周期表有7個主族,A錯誤;B. 短周期是指第1、2、3周期,B正確;C. ⅠA族的元素除了氫元素以外全是金屬元素,C錯誤;D. 0族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一定均為8個,例如He是2個,D錯誤,答案選B。
12.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以下對該圖信息的解讀中,不正確的是( )

A. 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6
B. 該元素所有原子的質子數(shù)均為6
C. 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01
D. 該元素沒有同位素,所有原子的中子數(shù)均為6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碳元素存在12C、13C、14C三種同位素。
13.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附近的一些元素可用于生產(chǎn)( )
A. 合金 B. 農(nóng)藥 C. 半導體 D. 催化劑
【答案】C
【詳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可以用來做導體,可以用來做合金等,如鎂鋁合金等,故A錯誤;
B.非金屬元素位于右上方,通常制造的農(nóng)藥所含有的F、Cl、S、P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靠近,在一定的區(qū)域內,故B錯誤;
C.在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分界線附近的元素可以用來做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如硅等,故C正確;
D.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制催化劑的材料,故D錯誤。
故選C。
14.下列遞變規(guī)律不正確的是:( )
A. Na、Mg、Al還原性依次減弱 B. 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強
C. C、N、O原子半徑依次增大 D. P、S、Cl最高正價依次升高
【答案】C
【詳解】A. Na、Mg、Al金屬性減弱,還原性依次減弱,故A正確;
B. I、Br、Cl非金屬增強,其單質的氧化性依次增強,故B正確;
C. C、N、O同屬于周期元素,核電荷數(shù)增大,原子半徑依次減小,故C錯誤;
D. P、S、Cl最高正價依次為+5、+6、+7,依次升高,故D正確,
故選C。
15.下列順序表達正確的是( )
A. 酸性強弱:H3PO4 > HNO3 > HClO4
B. 原子半徑:Na > Mg > O
C. 熱穩(wěn)定性:H2O> HF> H2S
D. 熔點高低:NaCl>CO2> SiO2
【答案】B
【詳解】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從左到右,元素非金屬性增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逐漸增強,同主族從上到下,元素非金屬性減弱,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逐漸減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越強,
所以酸性:H3PO4<HNO3<HClO4,故A錯誤;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左至右逐漸減小,Na>Mg,O在Na和Mg的上一周期,半徑最小,所以原子半徑Na > Mg > O,故B正確;
C、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對應的氫化物越穩(wěn)定,非金屬性:F>O>S,所以穩(wěn)定性HF>H2O>H2S,故C錯誤;
D、SiO2屬于原子晶體,NaCl屬于離子晶體,CO2屬于分子晶體,熔點: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故熔點SiO2>NaCl>CO2,故D錯誤。
故選B。
16.下列過程放出熱量的是( )
A. 液氨汽化 B. 碳酸鈣分解
C. 鋁熱反應 D. 化學鍵斷裂
【答案】C
【解析】A、液氨汽化是由液體吸收熱量轉化為氣體,故A是吸熱過程,則A錯誤;B、碳酸鈣分解屬于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故B錯誤;C、鋁熱反應屬于高溫下的置換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故C正確;D、化學鍵的斷裂需要吸收熱量的,所以是吸熱過程,故D錯誤。本題正確答案為C。
17.下列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情況符合下圖的是( )

A. 酸與堿的中和反應
B. H+Cl→H—Cl
C. 氧化鈣與水作用制熟石灰
D. 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的反應
【答案】D
【解析】A、酸與堿的中和反應,屬于放熱反應,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故A錯誤;B、形成化學鍵應是放熱,故B錯誤;C、氧化鈣和水反應,屬于放熱反應,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故C錯誤;D、 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的反應屬于吸熱熱反應,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故D正確;故選D。
18.4NH3+5O24NO+6H2O是硝酸工業(yè)中的一個反應。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增大反應物濃度能減慢反應速率 B. 降低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
C. 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 D. NH3與O2能100%轉化為產(chǎn)物
【答案】C
【解析】A. 增大反應物濃度能加快反應速率,A錯誤;B. 降低溫度能減小反應速率,B錯誤;C. 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C正確;D. 反應是可逆反應,NH3與O2不可能100%轉化為產(chǎn)物,D錯誤,答案選C。
19.下列裝置中能構成原電池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是:①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②將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③兩電極間構成閉合回路,④能自發(fā)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以此來解答。
【詳解】A.兩個電極一樣,不能形成原電池,故A不選;
B.鋅為負極,銅為正極,電解質溶液為CuSO4溶液,可發(fā)生自發(fā)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符合原電池的構成條件,能形成原電池反應,故B選;
C.酒精為非電解質,不導電,不能形成原電池,故C不選;
D.沒有形成閉合回路,不能形成原電池,故D不選。
故選B。
20.某興趣小組設計的水果電池裝置如圖所示。該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銅片作負極
B. 鋅片發(fā)生還原反應
C. 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 電子由鋅片經(jīng)導線流向銅片
【答案】D
【解析】A、鋅作負極,銅為正極,選項A錯誤;B、鋅作負極,負極上鋅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選項B錯誤;C、該裝置是原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選項C錯誤;D、電子從負極鋅沿導線流向正極銅,選項D正確;答案選D。
21.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HNO3溶液與氨水反應:H++OH-===H2O
B. 將FeO溶解于足量稀HNO3中:FeO+2H+ = Fe2++H2O
C. NO2與水的反應:3NO2+H2O===2NO3-+2H+ + NO
D. 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2NO3-= Cu2++2NO2↑+2H2O
【答案】CD
【解析】A、NH3·H2O是弱電解質,在離子方程式中保留分子形式,故A錯誤;B、HNO3具有強氧化性,能將Fe2+氧化為Fe3+,HNO3被還原為NO,故B錯誤;C、NO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硝酸是強電解質,應寫離子形式,所以C正確;D、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不活潑金屬銅,而自身被還原為NO2,所以D正確。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CD。
22.下列事實可以說明M的非金屬性強于N的是( ?。?br /> A. 單質與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M易于N
B.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M弱于N
C. 簡單陰離子還原性:M強于N
D. N的單質能從含M的簡單陰離子的溶液中置換出M單質
【答案】A
【解析】A、非金屬性強弱比較一般規(guī)律是:由和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判斷:越容易化合,非金屬性越強,A正確;B、由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來判斷:酸性越強(除氟元素之外),非金屬越強,B錯誤;C、由對應陰離子的還原性判斷:還原性越強,對應非金屬性越弱,C錯誤;D、由置換反應判斷:強置弱,D錯誤,答案選A。
23.X、Y、Z、W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Z同周期且相鄰,X、W同主族且與Y處于不同周期,Y、Z原子的電子數(shù)總和與X、W原子的電子數(shù)總和比為5: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原子半徑:r(W) > r(Z) > r(Y) > r(X)
B. Y 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Z的強
C. 由X、Z 組成的化合物與由Z、W組成的化合物只能發(fā)生化合反應
D. 由X、Y、Z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酸、堿或鹽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X、Y、Z、W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W同主族且與Y處于不同周期,則X為H元素、W為Na元素;Y、Z同周期且相鄰,且不與X、W不同周期,則二者位于第二周期,Y、Z原子的電子數(shù)總和與X、W原子的電子數(shù)總和之比為5:4,設Y的原子序數(shù)為x,則Z的原子序數(shù)為x+1,則: (x+x+1)÷(1+11)=5÷4,解得:x=7,則Y為N元素、Z為O元素。A.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相同時,核電荷數(shù)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則原子半徑大小為:r(W)>r(Y)>r(Z)>r(X),錯誤; B.Y為N、Z為O元素,N的非金屬性小于O,則N的簡單氫化物為氨氣,氨氣的穩(wěn)定性小于水,錯誤;C.X、Z組成的化合物為水,由Z、W組成的化合物為氧化鈉或過氧化鈉,氧化鈉與水反應為化合反應,而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不是化合反應,錯誤;D.X、Y、Z三種元素分別為H、N、O,三種元素可以形成硝酸,也可以形成硝酸銨,正確。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1分)
二、非選擇題(共31分)
24.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①H、D、T? ②H2O、D2O ③石墨、金剛石 ④?和四組微?;蛭镔|中,互為同位素的是_______;(填序號,下同)?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_____。
(2).甲烷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于水,是天然氣、沼氣(坑氣)的主要成分。甲烷______(填寫“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錳酸溶液褪色。在光照條件下,甲烷和氯氣能發(fā)生反應,此化學反應的類型為_____________ ,請寫出甲烷和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 ④ (3). 不能 (4). 取代反應 (5). CH4+Cl2CH3Cl+HCl
【解析】
【分析】(1)同位素是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的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稱;同分異構體是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稱;
(2)甲烷在一般情況下,性質穩(wěn)定,不能使酸性高錳酸溶液褪色。在光照條件下,甲烷和氯氣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詳解】(1)同位素是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的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稱,符合題意的是①;同分異構體是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稱,屬于同分異構體是④;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①;④。
(2)甲烷在一般情況下,性質穩(wěn)定,不能使酸性高錳酸溶液褪色。在光照條件下,甲烷和氯氣能發(fā)生取代反應,甲烷和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學方程式為CH4+Cl2CH3Cl+HCl;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不能;取代反應;CH4+Cl2CH3Cl+HCl。
25.如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請根據(jù)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1








2








3








(1)用元素符號填空:在這十種元素中,化學性質最穩(wěn)定的是_____,通常情況下化合價只有負價而無正價的是______,原子半徑最小的是_______,原子半徑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__。
(2)用化學式填空:在這十種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最強的是______,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呈兩性的是_________。
(3)①和②形成的最簡單的化合物的結構式是_____________。
(4)元素③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5)③可以形成多種氧化物,其中一種是紅棕色氣體,試用化學方程式說明該氣體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r (2). F (3). H (4). Na (5). NaOH (6). HClO4 (7). Al(OH)3 (8). (9). (10). 3NO2+H2O=2HNO3+NO
【解析】
【分析】根據(j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別是H、C、N、F、Na、Al、P、S、Cl、Ar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詳解】(1)稀有氣體元素化學性質最不活潑,所以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Ar;F元素沒有正化合價,所以通常情況下化合價只有負價而無正價的是F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越多,其原子半徑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減小,所以這幾種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是H,原子半徑最大的主族元素是Na,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r ;F ;H ;Na;
(2)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越強,所以堿性最強的是NaOH,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所以酸性最強的是HClO4,Al(OH)3呈兩性,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NaOH ;HClO4 ;Al(OH)3;
(3) ①和②形成的最簡單有機化合物為甲烷,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甲烷的結構式為:,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 ;
(4) 元素③的氣態(tài)氫化物為NH3,其電子式為:,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 ;
(5)③可以形成多種氧化物,其中一種紅棕色氣體為NO2,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反應方程式為3NO2+H2O=2HNO3+NO,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3NO2+H2O=2HNO3+NO。
26.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計算反應開始到10s,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敘述中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___。
a.當X與Y的反應速率之比為1:1
b.混合氣體中X的濃度保持不變
c.X、Y、Z的濃度之比為1:1:2
(4)當反應達到平衡時,用Y表示的正反應速率υ正(Y)與用Z表示的逆反應速率υ逆(Z)的關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為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a.適當降低溫度 b.擴大容器的體積 c.充入一定量Z
【答案】(1). X (g)+Y(g)2Z(g) (2). 0.0395 mol?(L?s)﹣1 (3). b (4). 2υ正(Y)= υ逆(Z) (5). c
【解析】
【分析】(1)根據(jù)物質的量的變化,判斷出反應物、生成物及是否是可逆反應,利用轉化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書寫方程式;
(2)由圖可知,10s內X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0.79mol,根據(jù)υ=計算υ(X);
(3) 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由此進行判斷;
(4) 達到平衡時,用不同物質表示的正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5) 根據(jù)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分析。
【詳解】(1)由圖像可以看出X、Y的物質的量減小,Z的物質的量增多,則X、Y為反應物,Z為生成物,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量與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呈正比,則有X:Y:Z=(1.20mol-0.41mol):(1.0mol-0.21mol):(1.58mol-0mol)=1:1:2,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 (g)+Y(g)2Z(g),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X (g)+Y(g)2Z(g);
(2)反應開始到10s,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為:(X)==0.0395 mol?(L?s)﹣1;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0.0395 mol?(L?s)﹣1;
(3)發(fā)生反應為:X (g)+Y(g)2Z(g),
a.當X與Y的反應速率之比為1:1,無法判斷正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則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
b.混合氣體中X的濃度保持不變,說明各組分的濃度不再變化,則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X、Y、Z的濃度之比為1:1:2,無法判斷各組分的濃度是否發(fā)生變化,則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
(4)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Y、Z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1:2,則用Y表示的正反應速率υ(正)與用Z表示的逆反應速率υ(逆)的關系為:2υ正(Y)= υ逆(Z),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2υ正(Y)= υ逆(Z);
(5)根據(jù)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可知,a. 降低溫度只能減小反應速率,故a錯誤;
b. 擴大容器的體積,相當于減小濃度,所以速率會減慢,故b錯誤;
c. 充入一定量Z,使Z的濃度增大,隨著反應逆向進行,X、Y的濃度也會增大,所以正逆反應速率都會增大,故c正確。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