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題4分,共28分)
1. 關于曲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線運動
B.平拋運動是一種勻變速曲線運動
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力是恒定的
D.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力總是指向圓心的
2. 4月18日,萬州二中舉行了校園足球文化節(jié),在一次頭球過程中,顏澤波老師經(jīng)歷了加速跑、起跳、頭球三個過程,且足球擊出后的速度比擊出前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加速跑階段,地面靜摩擦力對顏老師做正功
B. 起跳階段,地面支持力對顏老師做正功
C. 頭球全過程,因為不知道足球擊出前、后的速度方向,故無法判斷顏老師對足球做功的正負
D. 頭球全過程,顏老師一定對足球做正功
3.如圖所示,小明學習了“小船渡河問題”后,將玩具電動車放在跑步機上做實驗。將跑步機模式選擇“慢跑”,履帶以v0=3m/s勻速運行。跑步機履帶外側(cè)機身上有正對的A、B兩點,履帶寬度為50cm,小車每次都從A點出發(fā),已知電動車在靜止的履帶上能以v=5m/s的速度勻速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無論玩具車車頭指向何方,小車運動的合速度始終大于5m/s
B.玩具小車到達對面的最短時間為0.125s
C.玩具小車從A點出發(fā)到達正對面的B點,車頭需與A點左側(cè)履帶邊緣成53°夾角
D.玩具小車從A點出發(fā)到達正對面的B點用時為0.1s
4.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將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船入軌后按照預定程序與天和核心艙對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過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天和核心艙處于圓軌道III,神舟十九號飛船處于圓軌道I,通過變軌操作后,沿橢圓軌道II由A處運動到B處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則神舟十九號飛船( )
A. 在軌道II上B處的速度大于A處的速度
B. 在軌道I上與地心的連線和在軌道II上與地心連線在任意相等時間內(nèi)掃過的面積相等
C. 由軌道I變軌到軌道II,需在A處減速
D. 在軌道I和軌道II上經(jīng)過A處時加速度相等
5.一質(zhì)量為m的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A點,現(xiàn)對物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變力F,且F與速度v滿足關系F=k 1V(其中k為定值),作用時間t后撤去外力F,最后物塊停在C點。已知物塊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u,重力加速度為g,則AC間距離為( )
A. (kv?umg)t22m B. ktumg C. kt-umg D. 12-ugt2
6. 直角側(cè)移門(如圖1所示)可以解決小戶型浴室開關門不方便的問題,其結(jié)構(gòu)可簡化成圖2和圖3(俯視圖)所示,玻璃門的兩端滑輪A、B通過一根可自由轉(zhuǎn)動的輕桿連接,滑輪可沿直角導軌自由滑動,已知滑輪可視為質(zhì)點,玻璃門的寬度L=1m,在某次關門的過程中,使用者拉住把手使滑輪A從初始位置靜止開始做加速度為a=0.25m/s2的勻加速運動,當玻璃門與滑輪A達到圖3所示位置時,滑輪B的速度大小為( )
36m/s B. 34m/s C. 12m/s D. 32m/s
7.如圖,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圓弧形凹槽ABC,AC連線與地面相平,凹槽ABC是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以O為圓心、半徑為R的一段圓弧,B為圓弧最低點,而且AB段光滑,BC段粗糙?,F(xiàn)有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從水平地面上P處以初速度v0斜向右上方飛出,v0與水平地面夾角為θ,不計空氣阻力,該小球恰好能從A點沿圓弧的切線方向進入軌道,沿圓弧ABC繼續(xù)運動后從C點以速率V02飛出。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小球由P到A的過程中,離地面的最大高度為
B. 小球進入A點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為
C. 小球在圓弧形軌道內(nèi)克服摩擦做功為
D. 小球經(jīng)過圓弧形軌道最低點B處受到軌道的支持力大小為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5分,共15分)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圖2 圖3 圖4
A.圖1中兩個在同一水平面圓錐擺,雖然θ角不同,但角速度大小相同
B.圖2中火車轉(zhuǎn)彎時為避免輪緣與內(nèi)外軌發(fā)生側(cè)向擠壓,軌道的傾角θ應根據(jù)火車的質(zhì)量設計
C.圖3中若A、B均相對圓盤靜止,圓周運動半徑RA:RB=3:2,質(zhì)量mA:mB=2:1,則A、B所受摩擦力fA=2fB
D.圖4左圖為氣嘴燈的結(jié)構(gòu),感應裝置中彈簧連接的重物上有觸點C,B端有固定觸點D,觸點C、D接觸后,LED就會發(fā)光。將此氣嘴燈安裝在自行車的氣嘴上,為了使其在騎行時發(fā)光,B端應在車輪轉(zhuǎn)軸外側(cè),A端應在內(nèi)側(cè)
卡戎過去被認為是冥王星的衛(wèi)星,新的觀測表明,冥王星與卡戎實際上構(gòu)成雙星系統(tǒng),冥王星與卡戎的質(zhì)量比約為m1:m2=7∶1,它們的距離設為L。二者同時繞它們連線上某點O做勻速圓周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冥王星、卡戎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之比為1:7
B.冥王星、卡戎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之比為1:7
C.卡戎繞O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為2π L3Gm1
D. 設想將卡戎的一部分質(zhì)量轉(zhuǎn)移到冥王星上去,穩(wěn)定后二者距離仍為L,且仍構(gòu)成雙星系統(tǒng),則與質(zhì)量轉(zhuǎn)移前相比,
雙星系統(tǒng)的線速度大小之和不變
10. 一個質(zhì)量為m的羽毛球卡在球筒底部,球筒的質(zhì)量為M,筒長為L,羽毛球的高度為d(可將羽毛球看成質(zhì)量集中在球頭的質(zhì)點),已知羽毛球和球筒間的滑動摩擦力等于最大靜摩擦,且f=kmg(k>1)。某同學使用以下兩種方式將球從筒內(nèi)取出:方式一:“甩”,如圖甲所示。手握球筒底部,使羽毛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繞O點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當球筒角速度為 ω,運動至豎直朝下時,羽毛球恰要相對球筒滑動;方式二:“敲”,如圖乙所示。手握球筒,從距離桌面 L2 高度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使球筒以一定速度撞擊桌面,球筒撞到桌面后不再運動,此后羽毛球相對球筒滑動且恰好能滑至球頭碰到桌面。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一切空氣阻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方式一羽毛球恰要相對球筒滑動時球筒的角速度ω= kgR
B. 方式一羽毛球恰要相對球筒滑動時球筒的角速度ω= (k?1)gR
C. 方式二手對球筒所做的功W=(m+M)[(k?1)(L?d)?L2]g
D. 方式二手對球筒所做的功W=(m+M)(k?1)(L?d)g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16分)
11. (6分)探究向心力大小F與物體的質(zhì)量m、角速度和軌道半徑r的關系實驗。
(1)本實驗主要采用的實驗探究方法是 ;(單選)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演繹推理法
(2)某同學用如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圓柱體放置在水平圓盤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圓柱體與圓盤之間的摩擦可忽略不計。力傳感器測量繩子拉力大小F,角速度傳感器測量角速度大小ω。
該組同學讓圓柱體做半徑為r勻速圓周運動,改變ω的值,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得到如圖1所示圖像,對圖線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獲得了如圖2所示的圖像,該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圖像2的橫坐標x代表的是_____(填ω2或1ω2),如果直線的斜率為k,則可以得到圓柱體的質(zhì)量為______(用k和r表示)。
12.(10分)某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研究平拋運動。將坐標紙和復寫紙對齊重疊并固定在豎直硬板上,小球沿斜槽軌道滑下后從斜槽末端Q點飛出,落在水平擋板MN上,在坐標紙上擠壓出一個痕跡點,移動擋板,依次重復上述操作,坐標紙上將留下一系列痕跡點。
(1)在該實驗中,讓小球多次從斜槽上滾下,在白紙上依次記下小球的位置,同學甲和同學乙得到的記錄紙如圖2所示,從圖中明顯看出甲的實驗錯誤是 ,乙圖中有兩個點位于拋物線下方的原因是 ;下列器材問題和操作方式不會對實驗探究產(chǎn)生影響的是 (以上各空均選擇正確答案的標號,單選)。
A.斜槽軌道有摩擦 B.斜槽末端不水平 C.小球在釋放時有初速度v0
D.小球自由釋放的位置變高了 E.小球自由釋放的位置變低了
(2)丙同學不小心將記錄實驗的坐標紙弄破損,導致平拋運動的初始位置缺失。他選取軌跡上的某一點做為坐標原點O,建立xOy坐標系(x軸沿水平方向y軸沿豎直方向),如圖3所示。在軌跡上選取A、B兩點,坐標紙中每個小方格的邊長為L,重力加速度為g,根據(jù)題中所給信息,小球平拋運動的初速度v0= (計算結(jié)果用L,g表示)
(3)丁同學通過電腦軟件將平拋運動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θ的正切值tanθ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繪制了出來,如圖4所示,則初速度v0=_______(計算結(jié)果用g表示)
四、計算題(共41分)
13.(10分)
“拋石機”是古代戰(zhàn)爭中常用的一種設備。如圖所示,某學習小組用自制的拋石機演練拋石過程。已知所用拋石機臂長L=2m,質(zhì)量m=1.0kg的石塊裝在長臂末端的口袋中,開始時長臂處于靜止狀態(tài),與水平面間的夾角α=30°,現(xiàn)對短臂施力,當長臂轉(zhuǎn)到豎直位置時立即停止轉(zhuǎn)動,石塊水平拋出。已知拋出前瞬間,長臂頂部對石塊向下的壓力為2.5N,拋出后垂直打在傾角為45°的斜面上,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石塊在長臂頂部拋出時的速度大小;
(2)則石塊打在斜面上的點距地面高度;
14.(13分)
如圖所示,兩顆衛(wèi)星繞某行星在同一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兩衛(wèi)星繞行方向相同(逆時針方向)。已知衛(wèi)星1運行的周期為T0,行星的半徑為R,衛(wèi)星1和衛(wèi)星2到行星中心的距離分別為2R、8R,引力常量為G。某時刻兩衛(wèi)星與行星中心連線之間的夾角為π3。(題中T0、R、G為已知量)求:
(1)行星的質(zhì)量M;
(2)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
(3)從圖示時刻開始,經(jīng)過多長時間兩衛(wèi)星第一次相距最近。
15.(18分)
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nèi),粗糙的斜面軌道AB的下端與光滑的圓弧軌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點,圓心角∠BOC=37°,D與圓心O等高,圓弧軌道半徑R=1.0m,現(xiàn)有一個質(zhì)量為m=0.2kg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物體,從D點的正上方E點處自由下落,物體恰好到達斜面頂端A處。已知DE距離?=4.0m,物體與斜面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sin37°=0.6,cs37°=0.8,g=10m/s2。求:
(1)物體第一次到達C點時受到軌道的支持力大??;
(2)斜面AB的長度L;
(3)若μ的值可變,求μ取不同值時,物塊在斜面上滑行的路程x(結(jié)果用μ表示)。
這是一份重慶市萬州二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高二下期期中試題物理pdf、物理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萬州二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物理試題(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高一下3月月考物理試題docx、高一下3月月考物理試題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萬州二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物理試題(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高二下期月考物理pdf、高二下期月考物理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