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快與慢的現(xiàn)象。
如何科學準確地比較、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1.牢記速度的定義,及其物理意義。(重點)2.牢記速度公式并能進行簡單計算。(重點)3.牢記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難點)4.牢記平均速度的定義及計算方法。(難點)
我們都知道兔子比烏龜跑得快,而在龜兔賽跑中最后是烏龜比兔子跑得快,為什么說法不一樣呢?
如圖是奧運會男子100m比賽時的情景?,F(xiàn)在哪個賽道的運動員跑的最快?判斷依據(jù)是什么?
誰運動的快?________
你是依據(jù)什么判斷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男子100米決賽成績表: 博爾特:9.69秒 湯普森:9.89秒 迪克斯:9.91秒 鮑威爾:9.95秒
運動相同路程時,用時少的運動快。
運動相同時間時,跑在前面的運動快。
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經(jīng)過路程長的運動得快。相同路程比較時間。所用時間少的運動得快。
觀看競速類的體育比賽時,觀眾用的方法是“相同時間比較路程”,即看誰“領(lǐng)先”;而裁判會為每一位選手的全程計時,所以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較時間”。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的方法
若路程 s 不相同,時間 t 也不相同,那如何去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物理學采用“單位時間內(nèi)的路程”(統(tǒng)一標準)來比較二者運動的快慢,即比較“一秒內(nèi)通過路程”的多少,本質(zhì)上是“相同時間比較路程” 。
1. 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2. 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那么有。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這個數(shù)值越大,表示物體運動得越快。
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表示的意義是:______。
基本單位 m/s 或 m ·s-1 讀作 米每秒常用單位 km/h 或 km ·h-1 讀作 千米每小時
一般來說在我國的高速公路上車速不能低于60km/h,不得超過120km/h。
①速度公式中的v、s 和t 三個物理量,必須是同一個運動物體在同一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路程和時間;(統(tǒng)一性、同時性)②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決定的,不能說“速度與路程成正比”,或“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③1 m/s的速度與1 km/h的速度比較,哪個大?
1.5×10-3m/s
1. 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__________km/h。
人在1s內(nèi)步行的路程是1.1m
2. 72km/h=__________m/s
3. 某物體在2s內(nèi)走了10m的路程,該物體的速度是_____m/s;若該物體保持速度不變,在1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_____m。
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m/s)
一輛公共汽車以45千米/時的速度勻速直線前進,由第一站牌到第二站牌時用了4分鐘,問兩站相距多少米?
已知:v=45km/h=12.5m/s t=4min=240s
答:兩車站相距3000m。
一列火車長200m,以36km/h的速度通過一座長1.6km的大橋。問火車從上橋到全部離開大橋所用的時間是多少?
S=1600m+200m=1800m=1.8km
答:火車全部離開大橋所用的時間為0.05h
問:平常坐車我們可能會看到路邊有下圖的標志,這表示什么意思?
汽車此路段行駛限速70km/h
問:70km/h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表示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為70km
1m/s= km/h
2m/s= km/h
5m/s= km/h
15m/s= km/h
72km/h= m/s
108km/h= m/s
例:甲、乙兩輛汽車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1,運動時間之比是3∶4,則兩輛汽車的運動速度之比是( ) 。 A.3∶2 B.2∶3 C.8∶3 D.3∶8
例:在平直軌道高速行駛的高鐵列車,它在0.5h內(nèi)行駛了120km,求:(1)這輛高鐵列車的速度;(2)若這輛列車以這個速度勻速行進50min,求行駛的路程。
解答過程,根據(jù)問題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
選好公式,按照格式:公式數(shù)據(jù)結(jié)果。帶入數(shù)據(jù)時,必須正確帶入單位,且單位對應。
出現(xiàn)同類物理量時,必須有角標區(qū)分。不能出現(xiàn)除號,可以出現(xiàn)分數(shù)。
將已知量單位按要求換算
需要約2.94s才能聽到距你1km處產(chǎn)生的雷聲。
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 340 m/s,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聽到距 你 1 km 處產(chǎn)生的雷聲?
聲音傳播的速度 v = 340 m/s ,路程 s = 1 km = 1000 m .
聽到雷聲需要的時間 t
根據(jù)問題用物理符號梳理已知條件.
選好公式按照格式:公式數(shù)據(jù)結(jié)果。不漏單位,計算結(jié)果不用分數(shù).
按照運動路線的曲直,機械運動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沿直線行駛的兩輛小汽車的運動有什么不同?
在直線運動中,按速度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我們把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平直軌道上平穩(wěn)行駛的列車有時可認為是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與時間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隨路程和時間變化。不能說“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由圖像可知,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v是個恒量,與路程s和時間t沒有關(guān)系。
直線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勻速直線運動的s-t和v-t圖像 (1)s-t圖像:一條過原點的直線,s與t成正比,即 的值不變。在同一坐標圖中,斜率越大,速度越大(即v甲>v乙)。
(2)v-t圖像:圖像與t軸平行,v是定值。在同一坐標圖中,截距越大,速度越大(即vA>vB)。
例 如圖所示,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①在0~10s內(nèi),乙同學比甲同學運動得快。②兩同學在距離出發(fā)點100m處相遇。③在10~20s內(nèi),甲同學靜止不動。④在0~10s內(nèi),乙同學的速度為10m/s.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②③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③正確
例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圖像分別描述了做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A、B的運動情況,根據(jù)圖像得出的信息錯誤的是( ?。?。A.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B.A物體靜止不動C.vA>vB D.B物體運動1.5s通過的距離是3m
物體做直線運動時,速度大小改變的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對變速運動做粗略研究時,也可以用平均速度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表示物體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快慢程度。
代入數(shù)據(jù),求出結(jié)果。數(shù)字后面要有單位。
答:劉翔的平均速度是8.52 m/s。
例 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勇奪110 m跨欄金牌并打破奧運會紀錄,成績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劉翔在運動過程中通過的路程s=110 m,所用時間t=12.91 s,利用公式 計算他的平均速度為:
物體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
任意時刻速度相等,與路程時間無關(guān);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相等;通過任意相等路程,所用的時間相等。
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化在變化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并不相等。
粗略描述物體在某段路程中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總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總時間的比。
1.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物體運動過程中總路程與所用總時間(含中途停留的時間)的比值。2.計算平均速度要明確哪段路程或哪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例:小明在跑百米時,前50 m用時6 s,后50 m用時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時t1=6s,后50 m路程s2=50 m,用時t2=7 s,全程s3=100 m,用時t3。根據(jù)公式和題意有: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別為8.3 m/s、7.1 m/s和7.7 m/s。
求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確路程和時間的對應關(guān)系。即使是同一運動過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1. 小明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為4m/s,其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從家到學校騎了10min,則小明家到學校的距離約___________m.
2. 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1min內(nèi)通過了300m的路程,它運動的速度是_____m/s,這個物體在前10s內(nèi)的速度是_____m/s.
3. 小聰坐在一輛行駛在平直公路上的車里,車運動的快慢是變化的,小聰用手表計時t為3min,還知道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s為4km,則v=___km/h,這個物理量反映了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____________。
4. 雙休日自駕車外出郊游.在行駛的過程中,善于觀察的小唐同學看到汽車上有個顯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盤,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該車勻速行駛了一段時間后,表盤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汽車在這段路程中行駛的速度為_________,行駛的路程為__________,行駛的這段時間為__________。
5. 如圖,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賰晌矬w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內(nèi),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②③正確
6. 課外活動時,小明和小剛在操場上沿直線跑道跑步,如圖所示是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2s內(nèi),小剛跑得較快. B.兩人都做變速運動. C.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全程中,小剛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7. 如圖是某汽車通過一平直公路時記錄的v-t圖像,甲、乙、丙、丁四個過程中,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概念: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換算:1m/s=3.6km/h
平均速度: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相關(guān)課件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冊(2024)第二節(jié) 快與慢課文配套課件ppt:

這是一份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冊(2024)第二節(jié) 快與慢課文配套課件ppt,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該公式還可變形為,火車速度更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冊(2024)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第二節(jié) 快與慢說課ppt課件:

這是一份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冊(2024)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第二節(jié) 快與慢說課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本節(jié)要點,素養(yǎng)提升,課程導入,單位換算,知識回顧,課程講授,直線運動,5ms,沖刺時會加快速度,必要的說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物理滬科版(2024)第二節(jié) 快與慢教案配套ppt課件:

這是一份物理滬科版(2024)第二節(jié) 快與慢教案配套ppt課件,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本節(jié)要點,素養(yǎng)提升,課程導入,課程講授,比較運動的快與慢,單位換算,所以你跑得快,kmh,快與慢,相同時間比路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課件 更多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第二節(jié) 快與慢課堂教學課件ppt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第二節(jié) 快與慢課堂教學課件ppt

物理八年級(全一冊)第二節(jié) 快與慢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物理八年級(全一冊)第二節(jié) 快與慢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三節(jié) 快與慢課堂教學ppt課件

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三節(jié) 快與慢課堂教學ppt課件

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三節(jié) 快與慢集體備課ppt課件

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三節(jié) 快與慢集體備課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第二節(jié) 快與慢

版本: 滬科版(2024)

年級: 八年級全冊(2024)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