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一、教學 目標
1、 閱讀教材, 了解司馬遷與《史記》 、道教產生和佛教傳入等基本史實, 思考這些事件對 當時和當代社會的影響 。(唯物史觀)
2、通過學習了解造紙術的發(fā)明 、 張仲景和華佗對中醫(yī)學的貢獻 ,認識這些成就對人類社會 發(fā)展的貢獻;識讀《天水放馬灘漢紙本地圖》《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天水放馬灘漢紙本 地圖》, 了解這些史料反映的歷史現象, 嘗試運用史料說明歷史問題 。(史料實證)
3、知道道教興起和佛教傳入及其發(fā)展狀況 ,理解宗教得以傳播的原因及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的影響 。(時空觀念)
4、 了解張仲景、 華佗和司馬遷的生平及著作 ,分析他們各自的成就及其著作的影響 。( 歷 史解釋)
5、 學習張仲景、 司馬遷等人為了理想,直面挫折 、 堅韌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 。認識到我 國科技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 巨大貢獻 ,增強文化自信 。(家國情懷)
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造紙術的發(fā)明; 張仲景和華佗的成就;《史記》著作。
教學難點:
道教和佛教產生的背景。
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利用近期熱點“ 李子柒回歸 了 ” 引入非遺 ,講解非遺含義, 引到本節(jié)課以“ 非遺展品 ”為 鑰匙, 開啟“ 秦漢文明展”! 帶領學生在歷史課堂開啟看展之旅 ,走近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引 出主題:“ 泱泱中華, 歷史何其悠久, 文明何其博大, 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 力量之源 ”— —自信之源。
【講授新課】
( 一) 「秦漢文明展」 第 1 站 司馬遷與 《史記》
1、展示非遺展品——陜西韓城徐村司馬遷祭祀活動, 由此連接第一部分內容。
2、走近司馬遷
學生觀看視頻, 完成司馬遷的“ 人物名片 ”;介紹司馬遷的人生經歷, 感受司馬遷追求崇 高理想、獻身偉大事業(yè)的精神品質。
3、走近《史記》
學生觀看視頻, 回答《史記》 記載范圍 、體裁;教師講解紀傳體 、通史、 斷代史的區(qū)別; 出示文字材料, 引導學生理解《史記》 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二) 「秦漢文明展」 第 2 站 醫(yī)學 、 數學和農學的成就
1、展示非遺展品——中醫(yī)針灸 , 由此連接第二部分內容。
2、走近張仲景
展示張仲景“ 自我介紹 ”和文字材料, 學生完成張仲景的“ 人物名片 ”, 包括其生平 、代 表作 、精神品質等內容 。【 小組交流, 同學們互相學習】
3、走近華佗
展示張仲景“ 自我介紹 ”, 學生完成華佗的“ 人物名片 ”, 包括其生平 、代表作等內容。 【 小組交流, 同學們互相學習】;教師簡單介紹五禽戲, 突出五禽戲在今天仍在流傳。
4、 醫(yī)學的影響——中醫(yī)傳承創(chuàng)新 ,走向世界
展示中醫(yī)在現在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具體例子, 突出中醫(yī)源源不斷的活力, 引導學生認識到我 們應當科學繼承和創(chuàng)新優(yōu)秀的中醫(yī)藥文化。
5、數學和醫(yī)學的成就
學生根據書本梳理秦漢時期數學和農學的成就 ,總結其意義。
(三) 秦漢文明展」 第 3 站 造紙術的發(fā)明
1、展示非遺展品——造紙術( 宣紙制作技藝), 由此連接第三部分內容。
2、 紙發(fā)明以前的書寫材料
展示材料《天水放馬灘漢紙本地圖》《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 引導學生了解造紙術發(fā) 明之前的書寫材料和它們的缺點。
展示《天水放馬灘漢紙本地圖》, 引導學生得出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造紙的基本方法。 并分析這種紙張的缺點, 由此過渡到造紙術的改進。
4、蔡倫改進造紙術
展示文字材料, 學生回答造紙術改進的人物 、原料和優(yōu)點;視頻展示造紙術的制作工藝流 程——造紙術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5、造紙術的影響——從中國走向世界
展示造紙術的傳播地圖 、 文字材料, 學生分析材料,理解造紙術世界文化的交流與傳播的 意義。
(四) 秦漢文明展」 第 4 站 道教與佛教
1、展示非遺展品——青城武術 、五臺山佛樂, 由此連接第四部分內容。
2、道教與佛教
學生根據書本內容, 了解道教與佛教概況( 興起時間 、創(chuàng)始人、發(fā)源地 、教義、代表地、 傳播、影響)
3、傳播的原因
展示文字材料, 引導學生分析道教與佛教廣泛傳播的原因。
(五) 課堂總結
1、 合作探索
結合第三單元 目 錄, 引導學生分析推動秦漢科技發(fā)展和文化繁的因素。
2、 結語點題
秦漢時期是中國科技與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階段 ?!?泱泱中華, 歷史何其悠久, 文明何其博大, 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 力量之源 ?!?自信中國, 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不懈的科技創(chuàng)新。
3、聯系現實
呼應導入新課中的“ 李子柒回歸 了 ”熱點 ,聯系非遺: 非遺是科技與文化傳承的載體 ,是 文明的傳承和延續(xù)的一種方式, 文明傳承需要我們每一個人。
四 、教學板書

相關教案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探究新知,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歷史七年級上冊(2024)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案:

這是一份歷史七年級上冊(2024)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案,共1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家國情懷,歷史解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歷史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案設計,共1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師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歷史七年級上冊(2024)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歷史七年級上冊(2024)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及反思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及反思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