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和運用(計24分)
(4分)少年正是讀書時,學校開展了主題為“書香為伴,快樂成長”的系列講座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面的任務(wù)。
【徜徉書?!?br>1.下面是第一講《序言》的開場白,請解決其中的語言文字問題。
與經(jīng)典同行,可以遇見美好,涵養(yǎng)性情。在朱自清的《春》中,我們聽到鳥兒在彌漫著花香的空氣里唱出婉轉(zhuǎn)的曲子;在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中,我們見證了純樸熱枕的母親讓兒子的生命蛻變;在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們想象到孩童在百草園里采食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似的覆盆子的情景;在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中,我們從荒誕猾?的情節(jié)中辨別人性的真?zhèn)巍?br>(1)請確認開場白中加點字的讀音。(只填序號)
①彌漫 ______________(A.ní B.mí)
②攢成 ______________(A.cuán B.zǎn)
(2)校對開場白時發(fā)現(xiàn)其中有錯別字,請改正。
①熱枕______________
②猾稽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B ②A
(2)①枕——忱 ②猾——滑
【解析】
(1)本題考查字音。
①彌漫:mí màn,(煙塵、霧氣、沙塵等)充滿、布滿空間。
②攢成:cuán chéng,湊集、聚攏成。
(2)本題考查字形。
①熱枕——熱忱。熱忱(rè chén):熱情的、熱衷的;熱情的、懇切的心意。
②猾稽——滑稽?;╤uá jī):狡猾狡詐,又滑稽可笑。
【誦讀詩文】
2.下面是第二講《情思》的解說詞,請補充完成。
詩文源于生活,抒寫文人感悟:(1)王灣《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xiàn)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guī)律;(2)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夢境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報國之志;(3)劉禹錫《秋詞》(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出一幅壯麗、開闊的秋日圖景,表達出豪邁之情;(4)《<論語>十二章》中“擇其善者而從之,____________”告訴人們要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缺點,且以此為戒;(5)朱自清《春》中“‘____________’,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用細膩的筆觸把春風的輕柔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答案】(1)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2)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3)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4)其不善者而改之 (5)吹面不寒楊柳風
【點贊航天】
3.下面是第三講《科技》中的一段文字,請修改完善。
①實施神舟十九號載人航天飛行計劃,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是中國人攀登科學高峰的又一偉大壯舉。②神舟十九號成功發(fā)射,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贊譽。③中華民族能有今天的榮耀,靠的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奮斗。④我們一定要發(fā)揚和繼承航天人堅忍不拔、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
(1)第①句中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有誤,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
(2)第②句中按詞性劃分,“十九”是 _____詞;按感情色彩劃分,“贊譽”是 _______詞。
(3)第④句有語病,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
【答案】(1)把分號改為逗號
(2)①數(shù) ②褒義
(3)把“發(fā)揚”與“繼承”調(diào)換位置
【解析】
(1)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解答此類問題,我們首先要掌握常見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根據(jù)標點符號各自的作用,判斷標點符號的正誤,尤其注意易錯易混的標點符號。
第①句中“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與“是中國人攀登科學高峰的又一偉大壯舉”是單個句子的并列,不能用分號,應(yīng)該用逗號。
(2)本題考查詞性及詞語感情色彩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掌握詞性的語法知識,了解詞性分類及其用法。還要把握詞語按感情色彩分為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三類。
“十九”是數(shù)詞,“贊譽”是褒義詞,意思是贊美、稱揚。
(3)本題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見的病句類型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混亂、結(jié)構(gòu)混亂、語意不明、語言贅余等。先通讀所有句子,憑語感判斷正誤;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壓縮句子,看搭配是否得當,找出病因。
本句病因是語序不當,應(yīng)把“發(fā)揚”與“繼承”調(diào)換位置。
4.《西游記》三調(diào)芭蕉扇的故事中,孫悟空借芭蕉扇為什么會遭到拒絕?在一借芭蕉扇被騙后,沙僧認為“進退兩難”,八戒想“揀無火處走”,唐僧“只欲往有經(jīng)處去”,孫悟空幾經(jīng)挫折最后在托塔天王和哪吒的幫助下拿到真扇,滅了火焰山的火,掃平了去西天取經(jīng)的障礙。師徒四人面對困難的不同態(tài)度,對你有怎樣的啟示呢?請結(jié)合生活經(jīng)歷談?wù)劙伞?br>【答案】鐵扇公主認為孫悟空坑害了她兒子紅孩兒。在人生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困難,我們一定要像唐僧那樣對理想有堅定的信念,像孫悟空那樣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以超強的韌勁和斗志戰(zhàn)勝一切困難,直至到達勝利的終點。
【解析】本題考查閱讀積累的能力。孫悟空借芭蕉扇遭到拒絕是因為羅剎女(或鐵扇公主)認為孫悟空坑害了她的兒子紅孩兒。紅孩兒把唐僧捉去,想吃唐僧肉,孫悟空大戰(zhàn)紅孩兒,最后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去做善財童子,母子不能常見?!段饔斡洝穱@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主線,寫了許多降妖除魔的故事。三調(diào)芭蕉扇后,沙僧、豬八戒、唐僧三人關(guān)于是否繼續(xù)西行,各有各的想法:沙僧認為“進退兩難”,深為取經(jīng)前途擔憂;八戒想“揀無火處走”;唐僧“只欲往有經(jīng)處去”,表達了堅定不移的取經(jīng)決心。孫悟空幾經(jīng)挫折最后在托塔天王和哪吒的幫助下拿到真扇,滅了火焰山的火,掃平了去西天取經(jīng)的障礙。談啟示時可圍繞唐僧與孫悟空的堅定信念與超強毅力,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作答。如:人生一世,不可能時時順心、事事如意,總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困難。我們要像唐僧那樣意志堅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從不動搖取經(jīng)的決心。在困境中積累經(jīng)驗、保持心緒平和,即使災(zāi)害和危機迫在眉睫,也能勇敢地面對。答案不唯一。
二、閱讀(計46分)
5.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漢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統(tǒng),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它從何處來?歷經(jīng)了怎樣的潮起潮落、世事變遷呢?
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將對萬物的感知、觀察與思索抽象為豐富多樣的刻繪符號,形成漢字的源頭。到了商代,漢字已走過漫長的“童年時代”,形成了體系完備的甲骨文,這是迄今所知東亞地區(qū)最早的成熟文字。西周時期,金文漸興,內(nèi)容多是頌揚周王室及貴族的功績,或記錄分封、祭祀、戰(zhàn)爭等重大事件。西周金文承襲自甲骨文,字體更加規(guī)整、穩(wěn)定,風格更加雄渾大氣,與周人的禮樂文化高度契合。周天子常將刻有銘文的青銅器賞賜給各地諸侯,諸侯國之間的交往也常以有銘青銅器為載體,漢字由此在中華大地上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傳播,促進了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族群融合。春秋戰(zhàn)國時期,漢字朝著簡易化、大眾化方向發(fā)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下令以秦小篆為全國統(tǒng)一書體。
漢字書法藝術(shù)是中華文明孕育出的璀璨明珠,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哲學思想、審美體系、才情氣質(zhì),也彰顯了各個時代的精神氣象。
(摘編自《解碼漢字承載的中華文化基因》,“人民網(wǎng)”)
【材料二】現(xiàn)代文字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表音文字,又叫字母文字;另一類就是意音文字,文字中既有表示讀音的部分,也有表示意義的部分,即由聲符和意符組成,即形聲字,我們的漢字就是屬于這一類文字。
一般而言,拼音文字一個讀音就對應(yīng)一個文字形態(tài),讀音相同寫下來的文字就是相同的。我們的漢字與語音不是一對一的關(guān)系,一個漢字可能會有多個讀音,如果再加上各地方言讀音,那就更多了;一個讀音也可能對應(yīng)多個漢字,漢字是一個一個獨立的方塊,每個漢字有著特定的形態(tài),漢語中同音字很多,但記錄這些同音字的漢字是各不相同的,這就可以把相同的語音區(qū)別開來。如讀音為“yú”的漢字有“魚、余、榆”等多個,如果不借助漢字,只單獨說一個“yú”,那我們就不能明白說話者究竟說的是什么,但只要寫出漢字,就一目了然了,不會混淆。
(選自《漢字印象:漢字源流與漢字文化》,有刪改)
【材料三】象形文字,又稱表意文字,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與甲骨文相比,圖畫性質(zhì)減弱,象征性質(zhì)增強。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石刻文,都是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chǎn)生出來的。
(選自《甲骨文,帶給孩子有趣的漢字啟蒙》,有刪改)
(1)閱讀【材料一】,請簡要梳理秦代以前漢字的演變歷程。
(2)請結(jié)合以上三則材料,說說漢字的獨特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漢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統(tǒng),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
B.漢字不同于英文這種字母文字,它是表意文字,如“水”就是既表音又表意。
C.漢字書法藝術(shù)彰顯了各個時代的精神氣象,是中華文明孕育出的璀璨明珠。
D.象形文字是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中產(chǎn)生的,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答案】(1)①新石器時代,形成漢字的源頭;②商代形成體系完備的甲骨文;③西周時期,金文漸興,字體更加規(guī)整、穩(wěn)定,風格更加雄渾大氣;④春秋戰(zhàn)國時期,漢字朝著簡易化、大眾化方向發(fā)展;⑤秦代,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秦小篆成為全國統(tǒng)一書體。
(2)①漢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②漢字歷史悠久,字形穩(wěn)定,傳承文化能力強;③有些漢字與實物形體接近,只要寫出漢字就一目了然;④漢字書法藝術(shù),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哲學思想、審美體系、才情氣質(zhì),也彰顯了各個時代的精神氣象。
(3)B
【解析】
(1)本題考查內(nèi)容概括。
新石器時代:在【材料一】第二段中提到“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將對萬物的感知、觀察與思索抽象為豐富多樣的刻繪符號,形成漢字的源頭”,此句明確指出在新石器時代,漢字以刻繪符號的形式,形成了其發(fā)展的源頭。
商代:同段中“到了商代,漢字已走過漫長的‘童年時代’,形成了體系完備的甲骨文,這是迄今所知東亞地區(qū)最早的成熟文字”,清晰表明在商代,漢字發(fā)展為體系完備的甲骨文,標志著漢字進入成熟階段。
西周時期:“西周時期,金文漸興,內(nèi)容多是頌揚周王室及貴族的功績,或記錄分封、祭祀、戰(zhàn)爭等重大事件。西周金文承襲自甲骨文,字體更加規(guī)整、穩(wěn)定,風格更加雄渾大氣,與周人的禮樂文化高度契合”,從這部分內(nèi)容可知,西周時期金文逐漸興起,且在字體和風格上相較于甲骨文有了明顯變化,更具規(guī)整、雄渾的特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漢字朝著簡易化、大眾化方向發(fā)展”,此句直接闡述了在春秋戰(zhàn)國這一時期,漢字的發(fā)展方向是朝著簡易化和大眾化進行演變。
秦代:“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下令以秦小篆為全國統(tǒng)一書體”,明確說明了秦代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將秦小篆作為全國通用的書體,這一舉措對漢字的發(fā)展和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2)本題考查內(nèi)容概括。
在【材料一】第一段“漢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統(tǒng),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此句明確指出漢字在世界文字體系中具有獨特地位,是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古老文字,凸顯其延續(xù)性的獨特。
【材料一】第二段詳細闡述了漢字從新石器時代形成源頭,歷經(jīng)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戰(zhàn)國的演變,直至秦代統(tǒng)一為小篆,“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將對萬物的感知、觀察與思索抽象為豐富多樣的刻繪符號,形成漢字的源頭。到了商代,漢字已走過漫長的‘童年時代’,形成了體系完備的甲骨文……西周金文承襲自甲骨文,字體更加規(guī)整、穩(wěn)定……春秋戰(zhàn)國時期,漢字朝著簡易化、大眾化方向發(fā)展。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下令以秦小篆為全國統(tǒng)一書體”。這一系列演變過程展示了漢字悠久的歷史,且在演變中字形雖有變化但保持相對穩(wěn)定,持續(xù)承載和傳承著中華文化,體現(xiàn)出其傳承文化能力強的特性。
結(jié)合【材料二】第二段“但只要寫出漢字,就一目了然了,不會混淆”,以及【材料三】通過實物繪圖、甲骨文與簡化漢字的對比,如“山”“月”“魚”等字,形象地展示了部分漢字與實物形體接近的特點。象形文字是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chǎn)生出來的,與甲骨文相比,雖圖畫性質(zhì)減弱,但象征性質(zhì)增強,這使得有些漢字保留了與實物相似的形態(tài),讓人看到漢字就能聯(lián)想到對應(yīng)的事物,所以只要寫出漢字就一目了然。
【材料一】第三段“漢字書法藝術(shù)是中華文明孕育出的璀璨明珠,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哲學思想、審美體系、才情氣質(zhì),也彰顯了各個時代的精神氣象”,此句直接表明漢字書法藝術(shù)具有獨特性,它不僅是書寫的藝術(shù),更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能體現(xiàn)不同時代的精神風貌,這是漢字獨特性在藝術(shù)層面的重要體現(xiàn)。
(3)本題考查內(nèi)容分析。
B.根據(jù)材料二“現(xiàn)代文字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表音文字,又叫字母文字;另一類就是意音文字,文字中既有表示讀音的部分,也有表示意義的部分,即由聲符和意符組成,即形聲字,我們的漢字就是屬于這一類文字”可知,漢字是意音文字,而不是表意文字。且“水”是象形字,是通過描繪水的形態(tài)來造字,主要表意,并不表音,該選項表述錯誤。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舊宅院中的老朋友
臧小平
①去年金秋十月,是父親臧克家九十七歲壽辰。思忖多日,囑托善解人意的女兒代表病中的我,細心挑選了一件精致的工藝品:一方窗檐下,兩只小雀比肩而立,嘴兒微張,似在爭先恐后地輕聲訴說著什么;探出的小腦袋,一齊專注地凝視前方。大約他已會意我們母女的用心:請這兩只期盼中的客人,為年近期頤的壽星,帶來老朋友們的祝愿與思念。這些被父親久久懷念著的老朋友,就是一群日日光臨我家院落的小麻雀。
②整整四十個寒來暑往,人類大約都已備嘗世事變更、人情淡漠的況味,但這群麻雀卻一代代癡心不改地依戀著我家的小小庭院。每天清晨,它們嘰嘰喳喳的歡鬧,便打破了院中的寂靜。在這些小生靈的眼中,這樸素的舊宅院無疑是它們美好的天堂:這兒有翠竹搖曳,這兒有鮮花怒放,這兒有可供嬉戲的園地和依偎歌唱的枝頭,這兒更有我的父親珍愛呵護它們的一片深情。
③多少年來,不畏風霜雨雪,不論多忙多累,不管身體好壞,年邁體衰的父親,每天必親自按時為他的朋友們送食送水。一日三餐細心地掰碎從自己口中省下的饅頭米飯,撒在鳥兒們?nèi)菀装l(fā)現(xiàn)的地方;再將天天更換的一碗清水,彎腰放在翠竹掩映的黑土地上。這些原先一見到人影便“呼”地四散而飛的麻雀,漸漸地,遇人不再只是驚惶地閃進東屋窗前的竹叢,而是打個轉(zhuǎn)轉(zhuǎn),像是害羞的小姑娘暫避片刻,隨即便依然故我地落在地上,尋尋覓覓地蹦來蹦去。到后來,一到“開飯”時間,它們就像嗷嗷待哺的嬰兒一般聚攏來,不等喂食的父親走開,便迫不及待地從屋檐上、綠樹間飛下來,飽餐一頓。
④鳥兒們與我們成了老朋友,可老朋友也有闖禍的時候。我的母親喜愛養(yǎng)花,但是,饞嘴的麻雀卻“好花共賞,人人愛護”——在一些好花的嫩芽與蓓蕾初綻之時,便毫不客氣地將其啄食干凈,真真是開了吃“鮮花宴”的先河。母親看著心愛的花兒遭此浩劫,心疼無比;我們眼見到嘴的美食化為烏有,氣憤填膺。但是,這些都絲毫不影響父親的愛鳥之心。他對老朋友的過失只是無奈地搖頭,望著老伴兒精心培育、但如今卻再也開不出好花的空空枝頭,惋惜地嘆氣。唉,鳥非圣賢,孰能無過呢?
⑤多年以后,父親多次重病住院,陽臺上,常有麻雀飛來唱歌,每當此時,父親就會久久地深情地凝視著它們,然后慢慢抬起頭,充滿感情地對我們說:“是不是四合院中的老朋友又來看望我了?”
⑥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這些極其普通的小麻雀,既無華美的外表,又無黃鶯、百靈鳥的婉妙歌喉;論身份地位,它們是鳥類家族中最不起眼的平頭百姓,父親何以對它們傾注了如此厚重的關(guān)愛與真情?后來,在我目睹和聯(lián)想起父親曾經(jīng)對那么多的人和事,付出過那么多同樣的真情與愛心。我懂得了,老人的這些行動,這份情感,是他人生本色的自然流露,來源于他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的整個世界的胸襟!
(有刪改)
(1)文章著重記敘了父親與麻雀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請你梳理情節(jié),補全下面的思維導(dǎo)圖。
(2)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③段中畫橫線的句子。
(3)結(jié)合全文,說說“我”和女兒贈送給父親的禮物有什么特殊意義。
(4)請任選兩個角度給第⑤段中畫波浪線句子作朗讀設(shè)計,并說明理由。(設(shè)計角度:重音、停連、語氣、語調(diào)等)
(5)文章重點寫父親與麻雀,而第④段卻寫母親與“我們”的感受、行為,是否多余?請說明理由。
【答案】(1)①歡鬧打破寂靜;②按時送食送水;③啄食好花;④深情凝視詢問。
(2)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麻雀比作害羞的小姑娘,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麻雀暫時的嬌羞狀態(tài),表明麻雀逐漸不再怕生,開始與父親熟悉起來。
(3)“我”和女兒送的兩只工藝品小麻雀代表父親舊宅院里的麻雀們,“我們”想讓這禮物帶來舊宅院中的“老朋友”的祝愿與思念,陪伴著父親,讓他不覺得孤單。
(4)示例:“久久”后停頓可以長一些,體現(xiàn)父親凝視的時間之長?!吧钋椤币刈x,體現(xiàn)父親與麻雀之間深厚的情感,他是真正把麻雀當成了朋友。
(5)不多余。第④段寫了母親看到花被鳥啄食后的心疼,“我們”對美食被鳥兒糟蹋的氣憤,與父親僅僅是惋惜地嘆氣形成對比,側(cè)面表現(xiàn)(或:反襯)出父親對鳥的愛護。
【解析】
(1)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概括。
①根據(jù)②段“整整四十個寒來暑往,人類大約都已備嘗世事變更、人情淡漠的況味,但這群麻雀卻一代代癡心不改地依戀著我家的小小庭院。每天清晨,它們嘰嘰喳喳的歡鬧,便打破了院中的寂靜”可概括為:歡鬧打破寂靜。
②根據(jù)③段“多少年來,不畏風霜雨雪,不論多忙多累,不管身體好壞,年邁體衰的父親,每天必親自按時為他的朋友們送食送水”可概括為:按時送食送水。
③根據(jù)④段“饞嘴的麻雀卻‘好花共賞,人人愛護’——在一些好花的嫩芽與蓓蕾初綻之時,便毫不客氣地將其啄食干凈,真真是開了吃‘鮮花宴’的先河”可概括為:啄食好花。
④根據(jù)⑤段“多年以后,父親多次重病住院,陽臺上,常有麻雀飛來唱歌,每當此時,父親就會久久地深情地凝視著它們,然后慢慢抬起頭,充滿感情地對我們說:‘是不是四合院中的老朋友又來看望我了?’”可概括為:深情凝視詢問。
(2)本題考查修辭方法及作用。
這句話中“像是害羞的小姑娘暫避片刻”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麻雀比作害羞的小姑娘,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麻雀暫時的嬌羞狀態(tài);結(jié)合“這些原先一見到人影便‘呼’地四散而飛的麻雀,漸漸地,遇人不再只是驚惶地閃進東屋窗前的竹叢,而是打個轉(zhuǎn)轉(zhuǎn)”可知,這句話表明麻雀逐漸不再怕生,開始與父親熟悉起來。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評析。
根據(jù)①段中“去年金秋十月,是父親臧克家九十七歲壽辰。思忖多日,囑托善解人意的女兒代表病中的我,細心挑選了一件精致的工藝品:一方窗檐下,兩只小雀比肩而立,嘴兒微張,似在爭先恐后地輕聲訴說著什么;探出的小腦袋,一齊專注地凝視前方。大約他已會意我們母女的用心:請這兩只期盼中的客人,為年近期頤的壽星,帶來老朋友們的祝愿與思念。這些被父親久久懷念著的老朋友,就是一群日日光臨我家院落的小麻雀?!笨芍诟赣H九十七歲壽辰之際,“我”因病無法親自前往,于是囑托女兒挑選了一件精致的工藝品——兩只并肩而立的小麻雀作為禮物。這一禮物的選擇,寓意深遠,不僅是對父親壽辰的慶祝,更是承載著特殊的情感寄托;
結(jié)合⑤段中“多年以后,父親多次重病住院,陽臺上,常有麻雀飛來唱歌,每當此時,父親就會久久地深情地凝視著它們,然后慢慢抬起頭,充滿感情地對我們說:‘是不是四合院中的老朋友又來看望我了?’”可知,兩只工藝品小麻雀代表父親舊宅院里的麻雀們,“我們”想讓這禮物帶來舊宅院中的“老朋友”的祝愿與思念,陪伴著父親,讓他不覺得孤單。
(4)本題考查朗讀設(shè)計。
根據(jù)上文“多年以后,父親多次重病住院,陽臺上,常有麻雀飛來唱歌”可知,“每當此時,父親就會久久地深情地凝視著它們,然后慢慢抬起頭,充滿感情地對我們說:‘是不是四合院中的老朋友又來看望我了?’”這句話通過動作、語言描寫,具體細致地體現(xiàn)父親與麻雀之間深厚的情感。因此,朗讀時應(yīng)帶著深情的語氣,其中“久久”后停頓可以長一些,體現(xiàn)父親凝視的時間之長;“深情”表明父親真正把麻雀當成了朋友,要重讀。
(5)本題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
解答本題,首先應(yīng)回答“不多余”,然后,從內(nèi)容與主旨、方法及作用等方面分析作答。
根據(jù)“母親看著心愛的花兒遭此浩劫,心疼無比;我們眼見到嘴的美食化為烏有,氣憤填膺。但是,這些都絲毫不影響父親的愛鳥之心。他對老朋友的過失只是無奈地搖頭,望著老伴兒精心培育、但如今卻再也開不出好花的空空枝頭,惋惜地嘆氣”可知,文章通過描述母親看到心愛的花兒被麻雀啄食后的心疼,以及“我們”對美食被鳥兒糟蹋的氣憤,展現(xiàn)了家庭成員對麻雀行為的不同反應(yīng)。這種描述不僅豐富了文章的情感層次,也使得父親對麻雀的寬容與愛護顯得更為突出。
第④段中,母親與“我們”的反應(yīng)與父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母親心疼花兒,我們氣憤美食被糟蹋,而父親卻只是惋惜地嘆氣。這種對比不僅突出了父親對麻雀的深厚情感,也反襯出他對待生命的寬容與理解。這種寬容與理解,正是父親人生本色的自然流露,也是他對生活、生命和整個世界的熱愛的體現(xiàn)。
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
(選自《穿井得一人》)
【乙】
人有亡斧者,意①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掘其谷②而得其斧,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
(選自《疑鄰竊斧》)
【注】①意:同“疑”,懷疑。②谷:山谷。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及其家穿井
②丁氏對曰
③人有亡斧者
④視其行步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意其鄰之子”中“之”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
A.下車引之(《陳太丘與友期行》)
B.學而時習之(《<論語>十二章》)
C.夫君子之行(《誡子書》)
D.又數(shù)刀斃之(《狼》)
(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②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
(4)【甲】【乙】兩文共同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答案】(1)①待,等到 ②回答 ③丟失 ④看
(2)C
(3)①居住在國都中的人講述這件事,(有的人)向宋國國君報告這件事。
②之后再見到他鄰居家的孩子時,覺得他的動作神態(tài)沒有一點兒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4)示例一: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要輕信傳言,要調(diào)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同學,聽別人說很難相處,經(jīng)過一段時間接觸了解后,發(fā)現(xiàn)這個同學很熱情,很善良,并不難相處。
示例二:我們在看待人或事物時要客觀去了解,切不可憑借自己的主觀判斷去評定,因為主觀成見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當我們帶著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會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
【解析】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①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及:待,等到。
②句意:丁氏回答說。對:回答。
③句意: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亡:丟失。
④句意:看到那人走路的樣子。視:看。
(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例句中的“之”是助詞,的。
A.代詞,指元方;
B.代詞,指學過的知識;
C.助詞,的;
D.代詞,指狼。
(3)本題考查譯句。重點詞語:
①國人:指居住在國都中的人。道:講述。聞:使……聽到。之:代詞,指“丁氏穿井得一人”這件事。于:向。
②他日:別的日子。復(fù):又,再。其:代詞,他的。似:像 。
(4)本題考查賞析主旨。
甲文中丁氏“穿井得一人”本意是打井后節(jié)省一個人的勞力,然而“國人道之”,眾人在傳播過程中沒有去調(diào)查核實,僅憑聽聞就以訛傳訛,最終傳成“丁氏穿井挖到了一個人”,連宋君都聽聞此事。這表明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人們輕信傳言,未加調(diào)查,導(dǎo)致信息嚴重失真。由此可見,在生活中對于各種傳言,不能盲目相信,而應(yīng)像宋君那樣“令人問之于丁氏”,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才能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乙文中“人有亡斧者”,僅僅因為主觀上“意其鄰之子”偷了斧子,便覺得鄰居兒子的“行步”“顏色”“言語”“動作態(tài)度”都像是偷斧子的。這完全是憑借主觀判斷去評定他人,沒有客觀地去了解。而當他“掘其谷而得其斧”后,再看鄰居兒子,又覺得其“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這說明主觀成見會嚴重影響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當我們帶著這種主觀成見去觀察人或事物時,就像這位丟斧之人,必然會歪曲其原貌。只有客觀地去了解,才能避免這種錯誤的判斷。
參考譯文:
【甲】宋國有一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澆田,經(jīng)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丁氏)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個勞力。”有人聽了就去傳播這件事:“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眹祭锏娜硕荚谥v述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了這件事。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詢問這件事,丁氏回答說:“(我說的是打井)節(jié)省了一個人的勞力,并不是在井中挖到了一個人?!毕襁@樣以訛傳訛、道聽途說,還不如什么都沒聽到啊。
【乙】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他看那鄰居家兒子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臉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言談話語,像是偷斧子的;一舉一動,沒有一樣不像是偷斧子的。不久后,(他)在山谷里挖地時找到了自己的斧子。過了幾天又看見鄰居家的兒子,就覺得他的一舉一動,沒有一處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8.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有同學認為“巴山夜雨漲秋池”中的“漲”字用得精妙,請賞析其表達效果。
(2)詩的后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富于動態(tài)形象,既寫出了巴山夜雨漲滿秋池的景象,又表現(xiàn)出詩人愁思的綿綿深長。
(2)用想象未來團聚時的歡樂反襯出今夜離別的相思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秉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在時間和空間的回環(huán)對照中,將深摯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曲折、細膩又含蓄雋永。
【解析】
(1)本題考查詩歌煉字。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huán)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內(nèi)倚床凝思。想著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著自己的孤獨?!皾q”字富有動態(tài)美感,生動地刻畫了巴山夜雨連綿不斷注滿池塘的情景,寫出了一個動態(tài)化的場景。面對此景,作者思家的愁緒也猶如這巴山夜雨一樣綿綿不絕。
(2)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
詩的前兩句實寫當前景,闡發(fā)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后兩句則是虛寫未來情,設(shè)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詩人在秋雨綿綿之夜,觸景生情,展開想象的翅膀,用豐富而自然的聯(lián)想來表現(xiàn)他們夫妻的恩愛之情。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xiāng),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jié)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后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未來的樂,自然反襯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在此,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情感不斷起伏、跳躍,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調(diào)又是和諧、統(tǒng)一的。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xiāng),同妻子剪燭西窗,促膝夜談“巴山夜雨”的無盡思念,表達了詩人渴望重逢時的相思之情。
三、作文(計50分)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寫作任務(wù)。
踏入中學,回望成長足跡,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過許多撥動心弦的記憶:親人的呵護、師長的教誨、朋友的幫助、愛好的熏陶……這些記憶如同和煦的春風、甘甜的雨露、溫暖的陽光,滋潤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越來越好。
請以“成長路上”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文中不得透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guān)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實物繪圖
甲骨文
簡化漢字



相關(guān)試卷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

這是一份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初中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語文試題:

這是一份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初中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語文試題,文件包含八年級語文pdf、八年級語文答案一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4-2025學年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西光中學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西光中學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默寫,綜合題,名著閱讀,綜合性學習,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作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西光中學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西光中學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docx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docx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