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
1、知道民法典是一部怎樣的法律;
2、理解民法典實施的重要性/原因;
3、了解民法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系;
4、知道民法典規(guī)定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
5、培養(yǎng)法治觀念,樹立法治信仰,自覺遵守民法典,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實施民法典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如何理解民法典確立的綠色原則。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課題
新聞回放
“民法典實施第一案”
2019年5月26日下午,廣州69歲的庾某某在她所在小區(qū)花園內散步。突然,一瓶礦泉水從天而降,庾某某受到驚嚇摔倒受傷。小區(qū)監(jiān)控錄像顯示,礦泉水瓶是住在35樓的黃某某家小孩從陽臺扔下的。隨后,庾某某報警,并被送入醫(yī)院治療,住院費用花費數萬元。因溝通未果,庾某某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依據民法典判決:被告賠償原告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殘疾賠償金、鑒定費共82512.29元及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思考:人民法院是根據哪部法律進行判決的? 這是一部怎樣的法律?
今天這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來探討這方面的話題。《認識民法典》
環(huán)節(jié)二:出示目標
環(huán)節(jié)三:自主預習
認真閱讀教材P83-86,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4分鐘。
1、民法典是一部怎樣的法律?
2、實施民法典有什么意義?
3、民法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
4、民法典確立了民事活動的哪些基本原則?
5、如何理解民法典確立的綠色原則?
環(huán)節(jié)四: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活動一:生活觀察
小明一家人
民法典與我們的一生密切相關,下面是小明一家人的經歷:
我還是胎兒時,雖然沒有出生,但是可以繼承遺產。
父母對未成年的我負有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姐姐25歲了,她和心儀的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爸爸在路上救助一位暈倒的叔叔,在給叔叔做心肺復蘇時用力過猛壓斷了其一根肋骨。叔叔醒來了解情況后,表示不需要爸爸賠償,并向爸爸表示感謝。
我家買了新房,爸爸媽媽與開發(fā)商簽訂了購房合同。
爺爺70歲了,他立下了遺囑。
思考:結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民法典是一部什么樣的法律?
①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②民法典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
③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的規(guī)范和保護。
活動二:以案說法
[案例一]12歲的小杰,課堂上,趁小明起身回答問題,偷偷將其椅子向后拉,小明坐空,嚴重受傷。小明父母與小杰的父母協(xié)商未果,將小杰及其父母起訴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根據《民法典》“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旦造成他人損害的,就由監(jiān)護人來承擔侵權責任”的規(guī)定,判決小杰及其父母賠償10萬余元。
[案例二]李某吃飯后,將手機遺忘在餐廳。當他返回尋找時,沒有找到。李某通過調取監(jiān)控確定拾取手機者為張某,便托人勸說歸還,遭張某拒絕。李某無奈起訴至法院。人民法院根據《民法典》中“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判決張某返還李某手機。
思考:1、兩則案例中民法典分別是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什么關系?
案例一:人身關系案例二:財產關系
2、說說民法典是一部什么樣的法律?
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律。
我歸納,我總結
民法典是一部怎樣的法律?
①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的規(guī)范和保護。
②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律。
活動三:探究與分享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橐龇?、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yǎng)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這意味著,新中國首部民法典已經問世,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將因這部法典的誕生而被深刻改變。民法典的頒布施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性法律保障。
思考:1、實施民法典有什么意義?
意義:實施民法典,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有利于營造穩(wěn)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
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節(jié)選)
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一百八十四條 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八十五條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千零四十三條 家庭應當樹立優(yōu)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思考:2、上述規(guī)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
民法典第七條:誠信;第九條:文明;第一百八十四條 :公正;第一百八十五條:法治;第一千零四十三條:和諧、友善。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
材料三:方某遺失了裝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他隨即通過媒體懸賞一千元尋找。當撿到公文包的趙某找到方某歸還公文包時,方某卻拒絕支付懸賞費用。因溝通未果,趙某遂將方某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據民法典,判決方某向趙某支付一千元酬金。
思考:3、查閱民法典,找出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決的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4、民法典規(guī)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為什么要規(guī)定這些原則?(目的是什么)
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
為什么要規(guī)定這些原則?(目的是什么)
社會成員之間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為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民法典規(guī)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
5、情境與原則匹配:
(1)商家隱瞞商品缺陷出售,違反___誠信_ __原則。
(2)合同簽訂時一方被威脅,違背___自愿___原則。
(3)工廠污染環(huán)境被判賠償,體現___綠色___原則。
我歸納,我總結
民法典實施的重要性/原因
①實施民法典,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有利于營造穩(wěn)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
②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
③民法典規(guī)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如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
活動四:交流與分享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節(jié)選)
第二百九十四條規(guī)定:“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guī)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聲、光輻射、電磁輻射等有害物質。”
第五百零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huán)境和破壞生態(tài)?!?br>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規(guī)定:“因污染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br>思考:1、民法典的上述規(guī)定反映了民事活動主體要遵循什么原則?
綠色原則
2、如何理解民法典確立的這一原則?
①法典確立綠色原則,意味著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的理念貫穿整個民事活動。
②民法典規(guī)定綠色原則,符合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期待,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法治保障。
環(huán)節(jié)五:收獲平臺
學習了本課后,你有哪些收獲和感想?告訴大家好嗎?
環(huán)節(jié)六:達標測試
1、2024年5月28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四周年紀念日,也是我國第四個民法典宣傳月。下列適合在“民法典宣傳月”中選用的案例是( )
①偽造身份實施網絡詐騙,被判處有期徒刑
②將他人丟失的手表據為己有,被法院判令歸還
③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被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處罰
④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fā)表了其作品,被訴侵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民法典是一種什么法律。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②將他人丟失的手表據為己有,被法院判令歸還,④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fā)表了其作品,被訴侵權,符合要求,D正確;①偽造身份實施網絡詐騙,被判處有期徒刑,屬刑事違法,不符合要求;③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被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處罰,屬行政違法,不符要求,應排除;故本題選D。
2、老人摔倒“扶不扶”?這不僅是個人道德問題,也關系到社會文明風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84條規(guī)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為社會善行義舉提供法律“托底”。這一規(guī)定( )
①體現了老年人是最受法律保護的人群 ②反映了法律對道德具有促進作用 ③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④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民法典的重要性。實施民法典,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②③④C正確;①體現了老年人是最受法律保護的人群,說法太絕對,應排除;故本題選C。
3、趙某借同事李某3萬塊錢,遲遲不還,李某無奈將趙某告上法庭。人民法院根據民法典規(guī)定,要求趙某將3萬塊錢返回李某,并支付一定利息。這說明民法典( )
A.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
B.體現了對生命健康權的保護
C.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
D.保護公民的一切權利
【解析】本題考查民法典是一種什么法律。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借錢不還違反民法典,涉及財產關系。C正確,A不符合要求;B.體現了對生命健康權的保護,沒體現出來;D.保護公民的一切權利,說法太絕對,應是合法權利;所以選C。
4、民法典第第一千零四十三條規(guī)定:家庭應當樹立優(yōu)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這表明民法典( )
①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彰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家庭美德、個人品德③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
④有利于培養(yǎng)人們的職業(yè)道德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民法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①②③正確。④有利于培養(yǎng)人們的職業(yè)道德,說法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選A。
5、誠信是一項民法原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毕铝蟹线@一原則的是( )
A.趙某經營的食品店向消費者售賣過期食品
B.李某違反合同約定未能按期支付貨物尾款
C.張某的網店拒絕通過違規(guī)刷單來獲取點擊量
D.期末考試中,小馬給小明打掩護,讓小明抄答案
【解析】本題考查民法典的基本原則。ABD,違背了誠信原則,應排除;C.張某的網店拒絕通過違規(guī)刷單來獲取點擊量,體現了誠信原則。C正確;故選C。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下列規(guī)定集中體現了( )
①民法典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②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道德只有依靠法律的規(guī)定才會有人遵守
④我國的法律體系日益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對民法典的認識。①②,A正確;③道德只有依靠法律的規(guī)定才會有人遵守,錯誤,道德靠自覺求;④我國的法律體系日益完善,沒體現出來;故本題選A。
7、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這部法律規(guī)定了民事活動的一些基本原則。對以下事例判斷錯誤的是( )
A 李某在服裝市場詢問了一件衣服的價格之后,攤主強迫其購買
——違反了自愿原則
B 張某知道他手中的一副名畫是贗品,但是當作真跡賣給了趙某
——違反了誠信原則
C 陳某在市場賣菜,對買菜的老人兒童有缺斤少兩的行為
——違反了平等、公平原則
D 王某常在公寓住宅和朋友聚會至深夜,大聲喧嘩和放音樂
——違反了綠色原則
【解析】本題考查民法典的基本原則。本題屬于反向選擇題,根據題意,ABC違反的民法原則,正確;D,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受行政處罰;故選D。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一百八十四條 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千零四十三條 家庭應當樹立優(yōu)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認識民法典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議學小結,議學任務,議學拓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認識民法典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程標準,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課時分配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愛護身體教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設計思路,教學過程,議學情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