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古詩文閱讀(35分)
(一)默寫。(13分)
1.(23-24八年級下·上海松江·期中)古詩文默寫填空。
①微君之故, ?(《式微》)
② ,如三月兮?。ā蹲玉啤罚?br>③無為在歧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 ,端居恥圣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⑤清明假期,小明去公園踏青,他來到一個小池塘邊,看到池塘里水特別清澈,魚兒好像在空中游動。眼前的場景讓他想到了《小石潭記》中“ ”一句。
【答案】胡為乎中露 一日不見 兒女共沾巾 欲濟無舟楫 皆若空游無所依
【解析】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nèi)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露、沾、濟、楫、游”等字詞容易寫錯。
(二)古詩文閱讀(22分)
(23-24八年級下·上海浦東新·期中)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乙]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丙]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紡、麻桌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睏钪x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逼饶海c老人同出。
(南宋康與之《昨夢錄》)
2.[甲]屬于“風雅頌”中的《 》篇;[乙]文的作者是 (人名)。(2分)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不足為外人道也( )
(2)楊謝而從之( )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5.從[乙]中的“ ”一句可知“漁人”沒有留在桃花源,從[丙]中的“ ”一句可看出楊氏是要定居穴中的。(4分)
6.[乙][丙]所描繪的社會面貌、居民生活狀態(tài)等方面,相同之處是:
。(6分)(用自己的話語回答)
7.對上述選文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4分)
A.[甲]詩寫了一個男子思念追求女子的過程,表現(xiàn)了古代青年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B.[乙]中是漁人偶然發(fā)現(xiàn)了桃花源,[丙]中楊氏是經(jīng)老人引導(dǎo)才進入大山之穴。
C.[丙]文中的民眾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后自己耕種養(yǎng)蠶,不能向別人求取食物。
D.[丙]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后不愿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穴。
【答案】
2.風(國風) 陶淵明
3.值得 感謝
4.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件一件詳細地告訴了他們,(村中人)都感嘆惋惜。
5.“停數(shù)日,辭去” “楊謝而從之”
6.社會安定和平,人人平等;民風淳樸;人們過著自由快樂、自給自足的生活。
7.D
【解析】
2.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詩經(jīng)按照音樂性質(zhì)可分為風、雅、頌。風是不同地區(qū)的地方音樂,多是民歌,少數(shù)是貴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區(qū)宮廷宴饗或朝會時的樂歌,即所謂正聲雅樂;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蛾P(guān)雎》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屬于《風》篇。乙文根據(jù)內(nèi)容可判斷為《桃花源記》,作者為陶淵明。
3.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翻譯。(1)句意:不值得對外人說。足:值得;(2)句意:楊氏道謝并且聽從了他的安排。謝:感謝。
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注意把握重點實詞及語法。注意:具:詳細;所聞:所聽到的事情;“皆嘆惋”為省略句,省略了主語“村中人”。
5.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甲文“停數(shù)日辭去”,可知,漁人在桃花源呆了幾天以后告辭離開,沒留在桃花源;乙文“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楊謝而從之”可知,楊氏道謝并且聽從了他的安排,留在了穴中。
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甲文“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知,桃花源的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知,桃花源與世隔絕、沒有戰(zhàn)爭、社會安定,人人安居樂業(yè)。乙文“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紡、麻桌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可知,穴中人自給自足,社會公有制,民風淳樸,安居樂業(yè)。從社會面貌上來看,二者都社會安定、民風淳樸;從居民生活狀態(tài)來看,都自給自足,怡然自得。
7.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D.“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后不愿留在洞中”有誤,根據(jù)丙文楊謝而從之,可知,楊氏道謝并且聽從了他的安排;故選D。
參考譯文:
【甲】
關(guān)關(guān)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采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乙】
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設(shè)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br>【丙】
老人帶領(lǐng)姓楊的人來到一個大的山洞,雞和狗都很悠閑和樂的樣子,人民都聚集在一起住。到了一個人家,老人對(這戶人家)說:“這個人想要(到你們這里)住下,能不能容留他?”穴中人回答說:“你既然愿意帶他來到這個地方,那他一定是賢能的人。我們這里只要是衣服、飲食、牛畜、絲紗、麻桌(臬,麻)這類東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與眾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來,請不要攜帶金銀珠寶這些珍異的東西,(人們?nèi)粘#┧玫闹挥胁衩佐~肉,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用來耕種或者養(yǎng)蠶,不可以從別人那里取得食物罷了。”姓楊的人道謝并且聽從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誡道:“你如果來晚了,山洞就封著了?!钡搅艘雇?,姓楊的人與老人一起出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23-24八年級下·上?!て谥校╅喿x下文,完成下面小題。(18分)
我們的體溫是被真菌“逼上梁山”的嗎?
①研究表明,維持越高的體溫就要消耗越多的能量,那么,為何人類會出現(xiàn)更高的體溫呢?對此,生物學(xué)家提出了一個比較被學(xué)界認可的答案:保持較高的體溫很可能是為了抵御致命的真菌。
②在近10億年的時間里,真菌一直都是地球生命故事的主角之一,甚至多細胞動植物與它們相比都是后來者。而在多細胞動植物興起后,真菌侵蝕了幾乎所有物種:植物葉子上有真菌,根部有真菌;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攜帶著數(shù)以千計可感染疾病的真菌病原體;甲蟲、螞蟻和白蟻等昆蟲都會培養(yǎng)真菌。
③然而,在生物界橫行無阻的真菌,唯獨在恒溫動物這里遭遇了頑強抵抗。生物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入侵人體的真菌數(shù)量驚人的少。其中最常見的包括幾種毛癬菌,可以引發(fā)足癬。還有肺囊蟲,可以使人類免疫系統(tǒng)受損并引發(fā)肺炎。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肺囊蟲只能溫順地生活在我們的肺里,只有在肺部溫度下降(所謂的受“風寒”)時才出來作亂。
④無獨有偶,人類并非唯一不受真菌困擾的物種,絕大多數(shù)哺乳類動物和鳥類很少受到真菌的騷擾。盡管它們所接觸的真菌種類超過4000種,但長在哺乳類動物身上的只有不到500種,并且大部分不會致病。對鳥類的研究同樣顯示,幾乎沒有什么真菌引發(fā)的鳥類疾病,而大多數(shù)鳥類的體溫比哺乳類動物的更高。
⑤這種研究為我們揭示了一幅新的自然界圖景——恒溫動物并不是自主選擇了較高的體溫,而是被真菌等病原體“逼上梁山”,不得不維持高體溫,用這種升溫的方法遏制無處不在的病原體入侵。事實上,并非我們所有的機體細胞都能適應(yīng)這種高溫。
⑥所以,人類采取“高體溫策略”其實并非自愿。那么,在一個真菌等病原體較少、免疫機制不需要那般活躍的環(huán)境中,我們的體溫是否會自主地降下來呢?
⑦美國學(xué)者朱莉·帕森內(nèi)特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人的體溫平均每10年下降0.03℃。19世紀初出生的男性,體溫比現(xiàn)在男性的高了0.59℃;而女性的體溫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已下降了0.32℃。這意味著,現(xiàn)在美國人的平均體溫約為36.6℃,而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37℃。
⑧帕森內(nèi)特說:“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在微生物學(xué)意義上,我們與過去的人差別很大。由于出現(xiàn)了疫苗和抗生素,現(xiàn)代人較少感染病菌,所以,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不像過去那么活躍,身體組織也不易發(fā)炎?!?br>⑨在躲過了與我們纏斗數(shù)百萬年的“宿命之敵”的騷擾后,一場全人類的“低燒”似乎也在退去。
8.標題中引號的作用是 。(2分)
9.第②段中加點詞“幾乎”不能刪除,為什么?(4分)
10.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在近10億年的時間里,真菌都是地球生命故事的主角之一。
B.第③段運用舉例子的方法,說明了真菌在生物界橫行無阻。
C.標題交代了說明對象,并用問句形式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D.人類的平均體溫,會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而有所下降。
11.請簡述第⑨段不能刪掉的理由。(4分)
12.下面這段文字可以放入文中哪一段后面?請說明理由。(4分)
而那些體溫略低的少數(shù)哺乳動物,似乎都更易感染真菌。鴨嘴獸就是一例,它們體溫略低,僅有32℃。同樣的,在北美,冬眠蝙蝠也容易被真菌入侵,引發(fā)白鼻子綜合征,導(dǎo)致發(fā)病死亡。
放入文中第( )段段后面,理由是
【答案】
8.特殊含義
9.“幾乎”是“差不多”的意思,表限制,真菌侵蝕了大部分的物種,如果去掉就變成真菌侵蝕了所有物種,與事實不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0.B
11.內(nèi)容上,明確指出我們現(xiàn)代人不需要維持高溫抵御真菌的侵害,體溫也會不斷下降;結(jié)構(gòu)上,作為全文結(jié)尾,回應(yīng)了文章標題中的問題。
12.第④段后面。 理由:所給段落介紹了體溫略低的少數(shù)哺乳動物,似乎都更易感染真菌。第④段說明了絕大多數(shù)哺乳類動物和鳥類很少受到真菌的騷擾。二者從正反兩方面,共同說明了第③段“在生物界橫行無阻的真菌,唯獨在恒溫動物這里遭遇了頑強抵抗”這一現(xiàn)象。
【解析】
8.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作用。引號的作用有:表示引用;表示特定稱謂;表示特殊含義;表示諷刺和嘲笑;突出強調(diào)。結(jié)合第①段“對此,生物學(xué)家提出了一個比較被學(xué)界認可的答案:保持較高的體溫很可能是為了抵御致命的真菌”可知,標題中的“逼上梁山”是指保持較高的體溫,據(jù)此可知,標題中的引號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義。
9.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語言。結(jié)合第②段“而在多細胞動植物興起后,真菌侵蝕了幾乎所有物種”分析,加點詞“幾乎”是起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極個別特例,說明了真菌差不多侵蝕了所有物種,但還有極少數(shù)物種沒有被真菌侵蝕,如果刪去,就變成真菌侵蝕了所有物種,與實際情況不符,這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0.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nèi)容。B.理解分析不正確。結(jié)合第③段“然而,在生物界橫行無阻的真菌,唯獨在恒溫動物這里遭遇了頑強抵抗。生物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入侵人體的真菌數(shù)量驚人的少。其中最常見的包括幾種毛癬菌,可以引發(fā)足癬。還有肺囊蟲,可以使人類免疫系統(tǒng)受損并引發(fā)肺炎。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肺囊蟲只能溫順地生活在我們的肺里,只有在肺部溫度下降(所謂的受‘風寒’)時才出來作亂”可知,第③段運用舉例子、作比較的方法,說明了在生物界橫行無阻的真菌,唯獨在恒溫動物這里遭遇了頑強抵抗。故選B。
11.本題考查理解句段的作用。結(jié)合第⑨段“在躲過了與我們纏斗數(shù)百萬年的‘宿命之敵’的騷擾后,一場全人類的‘低燒’似乎也在退去”分析,該段是結(jié)束段,是全文的結(jié)尾,在結(jié)構(gòu)上起到了總結(jié)全文的作用,同時還回應(yīng)了標題“我們的體溫是被真菌‘逼上梁山’的嗎?”中的問題;在內(nèi)容上,明確地告訴讀者,我們現(xiàn)代人不需要用維持高溫來抵御真菌的侵害,體溫也會不斷下降。綜上,第⑨段不能刪掉。
12.本題考查說明材料的回歸。結(jié)合所選文字“而那些體溫略低的少數(shù)哺乳動物,似乎都更易感染真菌。鴨嘴獸就是一例,它們體溫略低,僅有32℃。同樣的,在北美,冬眠蝙蝠也容易被真菌入侵,引發(fā)白鼻子綜合征,導(dǎo)致發(fā)病死亡”可知,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是說明體溫略低的少數(shù)哺乳動物,似乎都更易感染真菌;結(jié)合第④段“無獨有偶,人類并非唯一不受真菌困擾的物種,絕大多數(shù)哺乳類動物和鳥類很少受到真菌的騷擾。盡管它們所接觸的真菌種類超過4000種,但長在哺乳類動物身上的只有不到500種,并且大部分不會致病。對鳥類的研究同樣顯示,幾乎沒有什么真菌引發(fā)的鳥類疾病,而大多數(shù)鳥類的體溫比哺乳類動物的更高”可知,第④段主要說明的內(nèi)容是絕大多數(shù)哺乳類動物和鳥類很少受到真菌的騷擾,與所選文字的說明內(nèi)容剛好相反;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具體地說明第③段“然而,在生物界橫行無阻的真菌,唯獨在恒溫動物這里遭遇了頑強抵抗”這一現(xiàn)象,故所選文字可放在第④段后。
(二)(22-23八年級下·上海金山·期中)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17分)
蠶豆
①北京我沒去過。
②汪曾祺在《食豆飲水齋閑筆》之《蠶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鮮蠶豆的。北京人愛吃扁豆、豇豆,而對蠶豆不賞識?!眴螐倪@一點上,我就不羨慕北京人。
③我生在江北邊,現(xiàn)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蠶豆好,叫我如何不愛它?我愛吃新鮮蠶豆,尤其是現(xiàn)在。而在小時候,我卻偏愛吃老蠶豆。
④小時家貧,零食稀有。逢上年節(jié)日,若能裝上半褲袋的蠶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這種把曬干的蠶豆,和著“油沙”炒熟,當零食吃的蠶豆,在我的故鄉(xiāng),并沒有特別的稱謂。蠶豆就叫蠶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鐵打的漢子,其硬無比?!例X不好的人,是難享這口福的。
⑤邊吃蠶豆邊玩,最是有趣。顯富,讓伙伴瞧見,必定引來眼巴巴的問:吃么東西,把點我吃吃?
⑥吃沒呀。
⑦沒吃——?你把嘴張開給我看看。
⑧連咽幾口口水,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無話可說了,只得把手伸進口袋,摸索好一陣子,撮出幾粒蠶豆,說:給,剩的不多了。
⑨把這一點點?
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縮回手時,伙伴就一把把蠶豆抓走,自言自語地說: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
?還和弟弟比賽,看誰把蠶豆拋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輸?shù)囊环?,進貢蠶豆。這可是我的拿手好戲。弟弟輸急了,拔腿就跑,我緊追不舍。捉住了,就從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
?童年,多像那田間地頭的蠶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的可愛,那么的美好??上?,花開不多時,童年也轉(zhuǎn)瞬即逝。
?到了上中學(xué),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格外鐘情于蠶豆”這一類的話,我只能放在心里,絕不會讓同學(xué)們知道了。其時,學(xué)習(xí)到魯迅先生的《社戲》。班里有位女同學(xué)長得小巧,眸子仿佛兩粒“烏油油的羅漢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學(xué)戲稱她“蠶豆”。不久,就在班上傳開了。她是討厭同學(xué)叫她“蠶豆”的。甚至,吃蠶豆都犯了她的忌諱。
?而今憶及,我不禁啞然一笑。
?這“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齒不再所向披靡,無所顧忌——怕冷怕熱,欺軟怕硬。幸好,蠶豆的吃法良多:燜炒、油炸、水煮、燒湯……都很好吃。
?立夏時節(jié),剛上市的蠶豆,嫩、糯、香、鮮。清人袁子才在《隨園食單》中說:“新蠶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隨采隨吃方佳?!边@種吃法,我沒吃過。但對“隨采隨吃方佳”,倒是身同感受。
?鮮嫩的蠶豆,我還是最喜歡燒湯吃。做法也很簡單,蠶豆去皮,怕一不小心老去,不洗,立即到鍋里。用大火再度燒開,把攪好的蛋液均勻地淋上,放鹽,添油,撒少許蔥花,即可食用。這道蠶豆蛋湯,好吃又好看??丛谘劾铮路瘘S云朵朵,碧玉點點,“相看兩不厭”。吃在嘴里,爽滑柔軟,口味甚妙。遺憾的是,吃這道湯的時令太短暫了,故有蠶豆謠云:蠶豆青,蠶豆黃,青的嫩,老的黃,由青轉(zhuǎn)黃太匆忙。
?竹峰君在《葫蘆》里說:“相對其他果蔬,葫蘆營養(yǎng)價值較低。給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給豐富的內(nèi)涵,天下好事,豈能讓葫蘆占盡了?”借用前面的文字,稍加改變,給蠶豆易老找個理由吧:相對其他果蔬,蠶豆營養(yǎng)價值較高。給了豐富的內(nèi)涵,哪能再給太多的青春,天下好事,豈能讓蠶豆占盡了?
13.閱讀④-?自然段,概括“我”與蠶豆相關(guān)的事件。(6分)
(1) ;
(2) ;
中學(xué)時,“我”為了不犯同學(xué)的忌諱,把對蠶豆的愛放在心里;
(3) 。
14.具體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只得”不能刪除的理由。(3分)
只得把手伸進口袋,摸索好一陣子,撮出幾粒蠶豆,說:給,剩的不多了。
15.下列選項中,對文章引用的句子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4分)
A.第②段引用汪曾祺《蠶豆》中的句子,引出“我”對蠶豆的鐘愛之情。
B.第?段引用袁子才《隨園食單》中的句子,寫出“我”對新鮮蠶豆“隨采隨吃方佳”觀點的認同。
C.第?段引用古詩句“相看兩不厭”,強調(diào)蠶豆好看又好吃。
D.第?段引用《葫蘆》一文中的句子,引出后文“我”對蠶豆食用時令短暫的感慨。
16.本文以“蠶豆”為題目,有何好處?(4分)
【答案】
13.童年時,我邊吃邊玩蠶豆,引得小伙伴向我索要 童年時,我和弟弟比賽拋蠶豆吃 中年時,我在立夏時節(jié)愛用鮮嫩蠶豆燒湯吃
14.“只得”是不得不的意思,寫出了“我”在小伙伴一再逼迫下不情愿地掏出蠶豆的心理,表達“我”對蠶豆的鐘愛之情。
15.C
16.本文以“蠶豆”為線索,記敘了不同時期我與“蠶豆”的事情,既表達了對蠶豆的喜愛之情,又抒發(fā)了作者對童年生活、青春歲月的留戀、懷念,對時光易逝的傷感之情。(情感答到任一點即可)
【分析】
13.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①空,根依據(jù)⑤段“邊吃蠶豆邊玩,最是有趣。顯富,讓伙伴瞧見,必定引來眼巴巴地問:吃什么東西,把點我吃吃”可以提煉概括:童年時,我邊吃邊玩蠶豆,引得小伙伴向我索要。②空, 依據(jù)?段“我還和弟弟比賽,看誰把蠶豆拋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輸?shù)囊环剑M貢蠶豆。這可是我的拿手好戲。弟弟輸急了,拔腿就跑,我緊追不舍。捉住了,就從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可以提煉概括:童年時,我和弟弟比賽拋蠶豆吃。③空,依據(jù)?段“鮮嫩的蠶豆,我還是最喜歡燒湯吃”“吃在嘴里,爽滑柔軟,口味甚妙?!笨梢蕴釤捀爬ǎ褐心陼r,我在立夏時節(jié)愛用鮮嫩蠶豆燒湯吃。
14.本題考查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梢栽诶斫獗玖x的基礎(chǔ)上理解其語境義?!爸坏谩北玖x是不得不的意思,依據(jù)⑤“吃么東西,把點我吃吃?”,⑦段“沒吃——?你把嘴張開給我看看”,⑧段“連咽幾口口水,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無話可說了,只得把手伸進口袋,摸索好一陣子,撮出幾粒蠶豆,說:給,剩的不多了?!笨芍瑢懗隽恕拔摇痹谛』锇橐辉俦破认虏磺樵傅靥统鲂Q豆的心理,依據(jù)⑤段“邊吃蠶豆邊玩,最是有趣”可知,表達“我”對蠶豆的喜愛之情。
15.本題考查理解句子作用的能力。C.“相看兩不厭”的意思是彼此互相相看著,也不會覺得滿足。依據(jù)?段“這道蠶豆蛋湯,好吃又好看??丛谘劾?,仿佛黃云朵朵,碧玉點點”“吃在嘴里,爽滑柔軟,口味甚妙”可知,此處引用古詩句“相看兩不厭”,強調(diào)了蠶豆蛋湯好看又好吃這一特點。故選C。
16.本題考查分析標題作用的能力。依據(jù)全文內(nèi)容可知,本文主要回憶了童年、少年、中年不同時期,“我”與“蠶豆”的事情,從中表達了“我”對對蠶豆的喜愛之情。所以,“蠶豆”是本文的敘事為線索。同時,作者借助“蠶豆”這一普通的事物,抒發(fā)了作者對童年生活、青春歲月的留戀、懷念,以及時光易逝的傷感之情。
三、綜合運用(20分)
17.(23-24八年級下·上海奉賢·期中)某中學(xué)八年級學(xué)生正在開展《經(jīng)典常談》名著閱讀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wù)。
(1)《<說文解字>第一》一章中提到漢字的造字和用字的六個條例稱為“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關(guān)于“苗”字,《說文解字》這樣解釋:“舛生於田者?!苯Y(jié)合下圖,你推測“苗”采用的是“六書”中的 造字法。(4分)
(2)在閱讀《<詩經(jīng)>第四》一章中,不少同學(xué)對“詩言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請你根據(jù)名著內(nèi)容以及自己的積累,將表格補充完整。(8分)
(3)“能把它當作一只船,航到經(jīng)典的海里去”,這是朱自清在《經(jīng)典常談》的序言中對讀者寄寓的殷切希望。請你結(jié)合《經(jīng)典常談》中對下列古籍的介紹與闡述,挑選其一,說說在當代閱讀經(jīng)典的意義。(8分)(80字左右)
《說文解字》 《詩經(jīng)》 《戰(zhàn)國策》 《史記》 “四書”
【答案】(1)會意
(2)他人贈給我桃子,我回贈他李子。 做人要有先見之明,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3)示例:選擇《詩經(jīng)》為例,在當代閱讀經(jīng)典的意義在于,通過《詩經(jīng)》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感受其獨特的韻律和美感。這不僅有助于我們提高文學(xué)素養(yǎng),還能促進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從而增強文化自信,拓寬人生視野。
【解析】(1)本題考查名著內(nèi)容的運用。結(jié)合圖片,“苗”是由上部長出的小草之象形和下部的“田”構(gòu)成,兩形會意,表示田地里剛剛開始長出植物的幼苗。因此,“苗”采用的是“六書”中的會意造字法。
(2)本題考查詩句的內(nèi)容和理解。①“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出自《詩經(jīng)》中的《抑》,意思是他把桃子送給我,我以李子回贈他。寓意是要知恩圖報;也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②“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出自《詩經(jīng)》中的《鴟鸮》,意思是我趁著天未陰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將窗扇門戶縛緊。寓意是做人要有先見之明,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3)本題考查談?wù)J識和看法?!对娊?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它不僅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瑰寶,更是研究古代社會歷史、文化、民俗的重要文獻。在當代閱讀《詩經(jīng)》,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以及他們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同時,《詩經(jīng)》中的許多詩句也富有哲理,對現(xiàn)代人的生活和思考有著積極的啟示作用。
《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它首創(chuàng)部首檢字法,按部首編排、分部首編纂,為漢字的研究和傳承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在當代閱讀《說文解字》,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漢字的形成、演變和發(fā)展過程,感受漢字的魅力和智慧。同時,通過了解漢字的字形和字源,我們也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漢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它展示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間的政治斗爭、外交策略、軍事戰(zhàn)爭等方面的內(nèi)容,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復(fù)雜局勢和人物智慧。在當代閱讀《戰(zhàn)國策》,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會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學(xué)習(xí)古人的智慧和策略。同時,《戰(zhàn)國策》中的人物故事和情節(jié)也富有啟示性,可以為我們提供面對復(fù)雜局勢和人際關(guān)系的借鑒和參考。
《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由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所著,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當代閱讀《史記》的意義在于,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會的歷史變遷、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內(nèi)容,提升歷史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通過閱讀,我們可以了解古代人物的事跡和思想,學(xué)習(xí)他們的精神品質(zhì)和人生智慧,為現(xiàn)代社會提供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啟示。同時,《史記》的文學(xué)價值也非常高,其獨特的敘述方式和藝術(shù)風格,對現(xiàn)代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欣賞也有重要的影響。
“四書”包括《大學(xué)》《中庸》《論語》和《孟子》,是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之作。它們涵蓋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包括道德倫理、政治哲學(xué)、教育哲學(xué)等方面的內(nèi)容。在當代閱讀“四書”,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和價值觀念,學(xué)習(xí)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治理國家等方面的智慧。同時,“四書”中的許多思想觀點也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和現(xiàn)代意義,可以為我們提供面對現(xiàn)代社會挑戰(zhàn)和問題的啟示和借鑒。
示例一:選擇《說文解字》為例,在當代閱讀經(jīng)典的意義在于,通過《說文解字》可以深入了解漢字的形成、演變和內(nèi)涵,認識到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獨特符號的重要性。這不僅有助于我們提升對漢字的認識和尊重,還能促進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傳承,從而增強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示例二:選擇《戰(zhàn)國策》為例,在當代閱讀經(jīng)典的意義在于,通過《戰(zhàn)國策》可以了解古代政治斗爭和外交策略的智慧,學(xué)習(xí)如何在復(fù)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應(yīng)對挑戰(zhàn)和解決問題。這不僅有助于我們提升個人智慧和策略思維,還能為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決策和行動提供歷史借鑒和啟示,促進我們更好地應(yīng)對現(xiàn)代社會的挑戰(zhàn)。
四、作文(60分)
18.(23-24八年級下·上海浦東新·期中)人無完人,沒有人完美無缺;同樣,每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優(yōu)點、長處等。在生活中,經(jīng)歷的、見聞的、想象的,都可能看到自己身上閃光之處。請以“看見最好的自己”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詩歌除外,文體不限;(2)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看見最好的自己
也許每個人都有缺陷、不足,但只要有信心,就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市里要舉辦英語演講比賽,我對英語不感興趣,可經(jīng)不住媽媽的“威逼利誘”,我還是勉強報了名。
既然報了名就得準備,總不能讓別人看笑話吧!為了我的面子,也為了取得一個好成績。我開始不亦樂乎地忙了起來。
找文章,背單詞,翻譯……幾乎每天我都忙到深夜,終于,我將演講的文章背的滾瓜爛熟,甚至有些期待比賽的到來。
比賽的那天到了,坐在大廳里,看著別人出色的發(fā)揮,我反復(fù)問自己:“你行嗎?”漸漸地,我打起了退堂鼓。爸爸看我這副沒有信心的樣子笑著說:“孩子,有什么好怕的?拿出信心來,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該我演講了,我有些惴惴不安地走上了講臺,可還沒幾分鐘,我便卡了殼,腦子里一片空白,仿佛我背的東西都飛到了地球的另一邊。這短暫而又漫長的寂靜使我更加不知所措,好像手腳都失去了知覺,木頭般僵在那里。空曠的大廳里只剩下了我的呼吸聲和心跳聲。
“做一個最好的自己!”爸爸的這句話從我的腦中一閃而過,猶如醍醐灌頂使我從極不自信中解脫了。我找回了自信,繼續(xù)開始演講。雖然我背得不是很流暢,畢竟我有自信站在這里。當我演講結(jié)束后,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清楚的看見了爸爸臉上的笑容。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但要拿出自己的勇氣與信心,證明自己的實力。只有這樣才能挑戰(zhàn)自我,做一個完美的自己!“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在有限的時間里,用無限的精力去拼搏,去奮斗,我們終會看見最好的自己。
【解析】本題考查全命題作文。
審題立意:審題可知,題目是一個動賓短語,“最好的自己”是“看見”的對象。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根據(jù)引導(dǎo)語中的“在生活中,經(jīng)歷的、見聞的、想象的,都可能看到自己身上閃光之處”可知,所為最好的自己并不是跟別人相比是最好的,而是努力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每天進步一點點,最終成為最好的自己?!翱匆姟庇忻黠@的過程性,即通過某件事讓自己看見了最好的自己。所以文體應(yīng)選擇記敘文。
選材構(gòu)思:寫作時,應(yīng)把如何看見了最好的自己的過程,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模樣作為寫作內(nèi)容的重點,把對自己的肯定與期許作為表現(xiàn)的主旨,寫出真情實感。如,通過學(xué)校運動會,看見了一個努力拼搏,永不言敗的自己,這樣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又如,無論做什么事,自己都會全力以赴,爭取做到最好,在不斷的努力中,最終看到了最好的自己……寫作時,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議論或抒情來點明主旨,抒發(fā)真情。
原句
原義
教育意義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①
做人要知恩圖報,禮尚往來。
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我趁著天未陰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將窗扇門戶縛緊。
②
這是一份真題重組卷01-沖刺中考語文精選真題重組卷(北京專用),文件包含真題重組卷01-沖刺中考語文精選真題重組卷北京專用解析版docx、真題重組卷01-沖刺中考語文精選真題重組卷北京專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真題重組卷03——2023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重組卷(河南專用),文件包含真題重組卷032023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重組卷河南專用解析版docx、真題重組卷032023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重組卷河南專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真題重組卷05——2023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重組卷(上海專用),文件包含真題重組卷052023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重組卷上海專用解析版docx、真題重組卷052023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重組卷上海專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