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90 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3.g 無特殊說明時均取 10m/s2
第 I 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 13 小題,每題 3 分,共 39 分)
1. 下列屬于國際單位制中基本單位的是( )
A. B. N C. W D. J
【答案】A
【解析】
【詳解】A .kg 是質(zhì)量的單位,是基本單位,A 正確;
B.N 是力的單位,是導(dǎo)出單位,B 錯誤;
C.W 是功率單位,是導(dǎo)出單位,C 錯誤;
D.J 是能量單位,導(dǎo)出單位,D 錯誤。
故選 A
2. 為了研究自由落體的規(guī)律,伽利略采用“沖淡”重力的方法,將落體實驗轉(zhuǎn)化為沿斜面運(yùn)動的實驗。關(guān)
于伽利略的研究,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驗證物體做自由落體運(yùn)動的加速度的大小跟質(zhì)量有關(guān)
B. 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直接用實驗驗證了運(yùn)動速度與下落的時間成正比
C. “沖淡”重力是指使銅球的加速度變小了
D. 實驗中銅球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說明它做變加速直線運(yùn)動
【答案】C
【解析】
【詳解】A.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驗證物體做自由落體運(yùn)動的加速度大小跟質(zhì)量無關(guān),故 A 錯誤;
B.伽利略所處的時代技術(shù)不夠發(fā)達(dá),無法直接驗證運(yùn)動速度與下落的時間成正比,故 B 錯誤;
第 1頁/共 24頁
C.伽利略讓銅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滾下,小球在斜面上運(yùn)動的加速度要比豎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伽利
略用此方法沖淡“重力,故 C 正確;
D.實驗中銅球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說明它做勻加速直線運(yùn)動,故 D 錯誤。
故選 C。
3. 小巴同學(xué)在等電梯時想到了用智能手機(jī)測試自己乘電梯回家時的速度—時間圖像。電梯向上運(yùn)行過程中,
他的手機(jī)屏幕顯示如圖所示(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小巴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的時段是( )
A. 從 20.0s 到 30.0s B. 從 30.0s 到 40.0s C. 從 40.0s 到 50.0s D. 從 50.0s 到 60.0s
【答案】C
【解析】
【詳解】A. 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從 20.0s 到 30.0s,同學(xué)有向上的加速度,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 A
錯誤;
B.從 30.0s 到 40.0s,同學(xué)的加速度為零,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 B 錯誤;
C.從 40.0s 到 50.0s,同學(xué)有向下的加速度,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 C 正確;
D.從 50.0s 到 60.0s,同學(xué)的加速度為零,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 D 錯誤。
故選 C。
4. 在空中從某一高度相隔 t0 先后釋放兩個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計空氣阻力,它們運(yùn)動過程中( )
A. 甲、乙兩球距離始終保持不變 B. 甲、乙兩球距離越來越大
C. 甲、乙兩球速度之差越來越大 D. 甲、乙兩球速度之差越來越小
【答案】B
【解析】
【詳解】AB.設(shè)乙球運(yùn)動時間為 t,則甲運(yùn)動時間為 ,則兩球距離
可知,甲、乙兩球距離越來越大,故 A 錯誤,B 正確;
CD.結(jié)合以上分析可知,兩球速度差
第 2頁/共 24頁
可知,甲、乙兩球速度之差保持不變,故 CD 錯誤。
故選 B
5. 如圖所示的直線和曲線分別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a和b的位移-時間(x —t)圖線。由圖可知( )
A. 在 0 到 t1 這段時間內(nèi),a 車的速度大于 b 車的速度
B. 在 0 到 t1 這段時間內(nèi),a 車的位移等于 b 車的位移
C. 在 0 到 t2 這段時間內(nèi),a 車的平均速度大于 b 車的平均速度
D. 在 t1 到 t2 這段時間內(nèi),a 車的平均速度等于 b 車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
【詳解】A.根據(jù)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 0 到 這段時間內(nèi),a 車的速度小于 b 車的速度,故 A 錯誤;
B.根據(jù)圖線的縱坐標(biāo)變化表示位移,可知在 0 到 這段時間內(nèi),a 車的位移小于 b 車的位移,故 B 錯誤;
C.由圖線可知,在 0 到 這段時間內(nèi),b 車的位移大于 a 車的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因
為時間相等,則 a 車平均速度小于 b 車的平均速度,故 C 錯誤;
D.圖線可知,在 t1 到 t2 這段時間內(nèi),b 車的位移等于 a 車的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因為
時間相等,則 a 車平均速度等于 b 車的平均速度,故 D 正確。
故選 D。
6. 如圖是筷子夾鵝卵石時的三個動作示意圖,筷子均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圖甲中的筷子處于豎直方向,圖
乙中的筷子處于水平方向,圖丙中的筷子處于傾斜方向,與水平面成一定夾角。三個圖中的鵝卵石均處于
靜止?fàn)顟B(tài),則( )
第 3頁/共 24頁
A. 圖甲中的鵝卵石受到四個力的作用
B. 圖乙中下方筷子對鵝卵石的彈力大于鵝卵石對其的彈力
C. 當(dāng)緩慢增大圖丙中筷子與水平方向的夾角,鵝卵石受到筷子對它的作用力不變
D. 若圖甲中筷子夾著鵝卵石一起向上勻速運(yùn)動,鵝卵石受到摩擦力方向為豎直向下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甲圖中的鵝卵石受重力、兩個彈力和兩個靜摩擦力,共五個力,A 錯誤;
B.圖乙中下方筷子對鵝卵石的彈力與鵝卵石對其的彈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 B 錯誤;
C.當(dāng)緩慢增大圖丙中筷子與水平方向的夾角,鵝卵石始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鵝卵石受到筷子對它的作用力與
重力互為一對平衡力,故不變,故 C 正確;
D.若圖甲中筷子夾著鵝卵石一起向上勻速運(yùn)動,鵝卵石受到摩擦力方向為豎直向上,故 D 錯誤。
故選 C。
7. 物體以初速度 豎直上拋,經(jīng) 3s 到達(dá)最高點,空氣阻力不計,g 取 ,則對上升過程,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
A. 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為 40m
B. 物體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 30m/s,方向豎直向上
C. 物體在第 1s 內(nèi)、第 2s 內(nèi)、第 3s 內(nèi)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D. 物體在 1s 內(nèi)、2s 內(nèi)、3s 內(nèi)的位移大小之比為
【答案】D
【解析】
【詳解】A.根據(jù)逆向思維法
故 A 錯誤;
B.取向上為正
第 4頁/共 24頁
負(fù)號表示方向豎直向下,故 B 錯誤;
C.根據(jù)逆向思維法及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yùn)動比例式,物體在第 1s 內(nèi)、第 2s 內(nèi)、第 3s 內(nèi)的位移之比
為 5:3:1,所以平均速度之比為 5:3:1,故 C 錯誤;
D.根據(jù)逆向思維法及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yùn)動比例式,物體在第 1s 內(nèi)、第 2s 內(nèi)、第 3s 內(nèi)的位移之比
為 5:3:1,則物體在 1s 內(nèi)、2s 內(nèi)、3s 內(nèi)的位移大小之比為
故 D 正確。
故選 D。
8. 如圖所示,在一端封閉、長約 1 m 的玻璃管內(nèi)注滿清水,水中放一個紅蠟做的小圓柱體 A,將玻璃管的
開口端用橡膠塞塞緊,把玻璃管倒置,在蠟塊相對玻璃管勻速上升的同時將玻璃管緊貼著黑板沿水平方向
向右移動,圖中虛線為蠟塊的實際運(yùn)動軌跡,關(guān)于蠟塊的運(yùn)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速度不斷增大 B. 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C. 運(yùn)動的加速度保持不變 D. 運(yùn)動的加速度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
【答案】B
【解析】
【詳解】AB.由圖可知,在水平方向上,蠟塊受到的合外力先指向右側(cè),故蠟塊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yùn)動;
之后,蠟塊受到的合外力指向左側(cè),故蠟塊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yùn)動,故蠟塊水平方向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而蠟塊在豎直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故蠟塊合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故 A 錯誤,B 正確;
CD.由上分析,可知蠟塊運(yùn)動的加速度方向先向右再向左,故加速度發(fā)生變化,故 CD 錯誤。
故選 B。
9. 如圖,質(zhì)量為 m 的小球用一輕繩豎直懸吊于 O 點。現(xiàn)用一光滑的金屬掛鉤向右緩慢拉動輕繩至虛線位置,
第 5頁/共 24頁
已知重力加速度為 g,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鉤子對繩的作用力始終不變
B. 掛鉤與 O 點間的繩子拉力先變大后變小
C. 繩子對掛鉤的作用力方向始終水平向左
D. 鉤子對繩的作用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答案】D
【解析】
【詳解】ABC.由于緩慢拉動,所以對于小球來說處于平衡態(tài),即繩子上的拉力與小球的重力大小相等,
由于同一個繩子所以繩子在金屬掛鉤兩側(cè)的拉力相同,都為 mg,用一光滑的金屬掛鉤向右緩慢拉動輕繩至
虛線位置,繩子兩側(cè)的夾角減小,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合力變大,且繩子對鉤子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
為左下方,即繩對鉤子的作用逐漸增大,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鉤子對繩的作用力變大,故 ABC 錯誤;
D.鉤子兩側(cè)輕繩之間的夾角的最小值為 90°,因此此時兩根繩子的合力最大為
即鉤子對繩的作用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故 D 項正確。
故選 D。
10. 如圖為某創(chuàng)新實驗小組設(shè)計的水平加速度測量儀,其主要部分由木板、細(xì)線、小球和刻度尺構(gòu)成??潭?br>尺水平固定,一小球用細(xì)線懸掛于 0 刻度線正上方的固定點 O,保持裝置處于豎直面內(nèi)且細(xì)線與刻度尺不
接觸,穩(wěn)定后根據(jù)細(xì)線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即可測得水平加速度。實驗小組利用該裝置測量金義東輕軌在啟
動和停止時的加速度,現(xiàn)已取固定點 O 與刻度尺上邊緣的豎直距離 h 剛好為 1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第 6頁/共 24頁
A. 刻度尺讀數(shù)越大,繩子拉力沿豎直方向的分量越大
B. 當(dāng)測量儀穩(wěn)定在圖示虛線位置時,輕軌列車的加速度大小約為
C. 當(dāng)測量儀穩(wěn)定在圖示虛線位置時,輕軌列車運(yùn)動方向一定向左
D. 如果將刻度尺不同刻度對應(yīng)的加速度標(biāo)注在刻度尺上,則加速度刻度值是不均勻的
【答案】B
【解析】
【詳解】A.繩子拉力沿豎直方向的分量等于小球的重力,可知刻度尺讀數(shù)越大,繩子拉力沿豎直方向的分
量不變,選項 A 錯誤;
B.列車的加速度
解得
當(dāng)測量儀穩(wěn)定在圖示虛線位置時,輕軌列車的加速度大小約為
選項 B 正確;
C.當(dāng)測量儀穩(wěn)定在圖示虛線位置時,輕軌列車加速度向左,則可能向左加速或向右減速,選項 C 錯誤;
D.由
可知,加速度與 x 成正比,則如果將刻度尺不同刻度對應(yīng)的加速度標(biāo)注在刻度尺上,則加速度刻度值是均
第 7頁/共 24頁
勻的,選項 D 錯誤。
故選 B。
11. 如圖所示,木模 A 質(zhì)量為 m,木模 B 質(zhì)量為 2m。通過三根輕質(zhì)豎直細(xì)線對稱連接,木模 B 靜止在水平
面上。細(xì)線 a、b、c 上的張力大小分別用 、 、 表示,水平面所受的壓力大小為 ,重力加速度大
小為 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對 AB 整體分析有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有
解得
A 錯誤;
C.對 A 進(jìn)行分析有
則有
C 錯誤;
D.根據(jù)上述有
第 8頁/共 24頁
可知
D 正確;
B.根據(jù)上述有
B 錯誤。
故選 D。
12. 如圖所示,兩小球 M、N 分別與兩段輕繩 A、B 和一輕彈簧 C 連接。兩小球靜止時,輕繩 A、B 與豎直
方向的夾角分別為 30°、45°,彈簧 C 沿水平方向,已知重力加速度為 g,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球 M 和球 N 的質(zhì)量之比為
B. 輕繩 A 彈簧 C 的彈力之比為 2∶1
C. 剪斷輕繩 B 的瞬間,球 N 的加速度大小為
D. 剪斷輕繩 B 的瞬間,球 M 的加速度大小為
【答案】A
【解析】
【詳解】AB.設(shè)彈簧彈力為 ,對兩球整體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得
,
對小球 M 受力分析且由平衡條件可得
,
解得
第 9頁/共 24頁
,
故 A 錯誤,B 正確;
CD.剪斷輕繩 B 的瞬間,球 N 將做圓周運(yùn)動,垂直繩 A 方向,即沿切線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可得球 N 的加速度大小為
彈簧彈力不變,對于小球 M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而
聯(lián)立解得球 M 的加速度大小為
故 CD 正確。
本題選不正確的,故選 A。
13. 始終保持豎直狀態(tài)的纜車沿著山坡以加速度 a 下行,如圖所示。在纜車地板上質(zhì)量為 m 的物塊與地板
始終相對靜止,重力加速度為 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塊所受的支持力
B. 物塊所受的摩擦力為 0
C. 若纜車加速度增加,則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D. 若纜車加速度增加,則物塊受到的支持力一定減小
【答案】D
第 10頁/共 24頁
【解析】
【詳解】A.對物塊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物體受重力 ,支持力 ,摩擦力 ,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為 ,當(dāng) 和 的合力與運(yùn)動方向相
同時,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yùn)動,把加速度 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分加速度 和豎直方向的分加速度 ,豎直
方向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因此 ,故 A 錯誤;
B.水平方向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因為 ,故 B 錯誤;
C.若纜車加速度增加,則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仍然向左,故 C 錯誤;
D.若纜車加速度增加,根據(jù)
可知物塊受到的支持力一定減小,故 D 正確。
故選 D。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 3 小題,每題 3 分,共 9 分,其中選不全得 2 分,選錯不得分)
14. 如圖所示,PQ 為圓的豎直直徑,AQ、BQ、CQ 為三個光滑斜面軌道,分別與圓相交于 A、B、C 三點。
現(xiàn)讓三個小球(可以看作質(zhì)點)分別沿著 AQ、BQ、CQ 軌道自端點由靜止下滑到 Q 點,運(yùn)動的時間分別為
t1、t2 和 t3,運(yùn)動的平均速度分別為 v1、v2 和 v3。則有( )
第 11頁/共 24頁
A. B.
C. D.
【答案】BC
【解析】
【詳解】AB.設(shè)任一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圓的直徑為 d。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斜面的長度為
則由
解得
可見,小球下滑時間與斜面的傾角無關(guān),則有
故 A 錯誤;B 正確;
CD.根據(jù)
又
則
第 12頁/共 24頁
故 C 正確;D 錯誤。
故選 BC。
15. 如圖甲所示,足夠長的木板 B 靜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塊 A,滑塊 A 受到隨時間 t 變化的水
平拉力 F 作用時,滑塊 A 的加速度 a 與拉力 F 的關(guān)系圖象如圖乙所示.滑塊 A 的質(zhì)量記作 mA,長木板 B
的質(zhì)量記作 mB,則( )
A. mA=1kg
B. mB=3kg
C. A、B 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5
D. F>10N 之后,B 的加速度為 2m/s2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詳解】AB.由圖乙可知,當(dāng) F=10N 時,加速度為:a=2m/s2,對 A、B 整體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F=(mA+mB)a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mA+mB=5kg
當(dāng) F 大于 10N 時,A、B 發(fā)生相對滑動,對 A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a= = -μg
圖象的斜率
k= = =
解得
mA=2kg
第 13頁/共 24頁
滑塊 B 的質(zhì)量為
mB=3kg
故 A 錯誤,B 正確;
C.當(dāng) F 大于 10N 時,A 的加速度與 F 的關(guān)系
a= F-μg
知當(dāng) a=0 時,F(xiàn)=6N,代入解得
μ=0.3
故 C 錯誤;
D.根據(jù) F>10N 時,滑塊與木板相對滑動,B 的加速度為
aB= = m/s2=2m/s2
故 D 正確。
故選 BD。
16. 如圖,傾角為θ的斜面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有一帶支架的滑塊正沿斜面加速下滑。支架上用細(xì)線懸
掛質(zhì)量為 m 的小球,當(dāng)小球與滑塊相對靜止后,細(xì)線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 a,重力加速度為 g,則( )
A. 若α=θ,小球受到的拉力為 mgcsθ
B. 若α=θ,滑塊的加速度為 gtanθ
C. 若α
這是一份浙江省寧波市鄞州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2月月考物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寧波市鄞州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2月月考物理試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寧波市鄞州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2月月考物理試卷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4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寧波市九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物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寧波市九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物理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寧波市九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物理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寧波市寧波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寧波市寧波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寧波市寧波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