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在冬的門楣,靜心遙盼雪的降臨。娉娉婷婷,風姿綽約,飄飄揚揚,曼妙萬千。以一身晶(yíng),(zhàn)放獨特魅力;以一分柔媚,征服萬物生靈;以一縷素潔,攫獲萬心寵愛。如蝶飛舞,如霧縹緲,如心純凈,如水澄澈。憂郁的愁絲暈染了流年的底色,孤寒的素潔染白了寒冬的(xi?。┥?。凜冽的寒風呼嘯而來,殘瘦的枯枝在風中搖(yè)。清冷的浩空好似在醞釀一場盛大的群舞盛宴,天邊仿佛飛來白茫茫一片素潔,那是雪精靈在炫舞翩躚。
(1)上面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上面文段填入注音處的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
??(沈約)孤貧,篤志好學①,晝夜不釋卷。母恐其以勞生疾,常遣減油滅火。而晝之所讀夜輒誦之遂博通群籍,善屬文。濟陽蔡興宗聞②其才而善③之,及④為郢州,引⑤為安西外兵參軍,兼記室。興宗常謂其諸子曰:“沈記室人倫師表,宜善師⑥之?!?br>節(jié)選自《南史?沈約傳》
注釋:①學:學習。②聞:聽說。③善:善待。④及:到。⑤引:引薦。⑥師:學習。
(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非淡泊無以明志
②淫慢則不能勵精
③篤志好學
④母恐其以勞生疾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而的句子。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文中劃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限標兩處)
而 晝 之 所 讀 夜 輒 誦 之 遂 博 通 群 籍
(4)請根據選文,用自己的話概述沈約成才的自身原因。
3.默寫填空。
(1)子曰:“三軍可以奪帥也, ?!薄叭诵校赜形?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 ?!保ā墩撜Z》)
(2)樹木叢生, 。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 ,若出其里。(曹操《觀滄?!罚?br>(3)李白飄逸,亦有愁思?!? ,隨君直到夜郎西”,以浪漫的奇想,表達對朋友溫情的安慰;“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以空間的轉換,抒發(fā)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4)美景入詩,意趣無限。
面對秋日夕陽,馬致遠涌出“夕陽西下,斷腸人 ”的孤獨凄情;遙望晴空鶴群,劉禹錫發(fā)出“自古逢秋悲寂寥, ”的豪邁詩情;凝神“家書”,李商隱生出“何當共剪西窗燭, ”的浪漫柔情;放眼壯美潼關,譚嗣同寫出“河流大野猶嫌束, ”的少年豪情。
(5)家國情懷,悠長深遠。
“夜闌臥聽風吹雨, ”,陸游的愛國情懷,寄托于風雨夢境中;“正是江南好風景, ”,杜甫的愛國情懷,蘊含在繁華時代落幕的慨嘆里;“ ,應傍戰(zhàn)場開”,岑參的家國情思,遠播到故園的菊花。
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探究意象作用。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1)詩歌首句“青楓”和“雨”兩個意象有何作用?
(2)分析尾句“白云”這一意象描寫時運用的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
5.閱讀選段,回答問題。
只見門外一個少年男子,推一輛紅車兒,住在門旁,叫聲:“賣糕!”大圣拔根毫毛,變個銅錢,問那人買糕。那人接了錢,不論好歹,揭開車兒上衣裹,熱氣騰騰,拿出一塊糕遞與行者。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爐內的紅釘。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換在左手,只道:“熱,熱,熱!難吃,難吃!”那男子笑道:“怕熱,莫來這里。這里是這等熱?!毙姓叩溃骸澳氵@漢子,好不明理。常言道:‘不冷不熱,五谷不結。’他這等熱得很,你這糕粉,自何而來?”那人道:“若知糕粉米,敬求鐵扇仙?!毙姓叩溃骸拌F扇仙怎的?”那人道:“鐵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來,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我們就布種,及時收割,故得五谷養(yǎng)生;不然,誠寸草不能生也?!?br>A.上文中的“這里”指 (地名),在這里發(fā)生了 故事。
B.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記>的童話性》一文中寫到:兒童對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隨著具體情境的變化而出現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現象,這在《西游記》中表現的尤為突出。例如選文孫行者把糕托在手中,好像拿著火盆的灼碳、煤爐中的紅釘,燙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換在左手。此處孫行者如此怕燙,可是小說中也有多處孫行者不懼灼熱的情節(jié)。請舉一例。
6.閱讀《植樹的牧羊人》節(jié)選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那是在1913年,我走進法國普洛旺斯地區(qū),在游人稀少的阿爾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處是荒地。光禿禿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長著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無邊無際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終于來到一個廢棄的村莊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邊支起帳篷。從前一天晚上起,就沒有水喝了?,F在,我必須去找點兒水。我猜想,這里雖然成了廢墟,但是,像馬蜂窩一樣、一間挨一間的房子周圍,總會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確實找到了一個泉眼,可惜已經 了。這里有五六棟沒了屋頂的房子,任由風吹雨打。旁邊還有一座教堂,鐘樓也已經 了。這一切,讓人能想象出當時人們在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卻一點兒生氣也沒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陽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無遮攔的高地上,風吹得人東倒西歪。狂風呼嘯著跑過破房子的縫隙,像一只饑餓的野獸發(fā)出吼叫。我打消了在這里過夜的念頭。
②繼續(xù)向前走了五個小時,我還是沒有找到水,連一點兒希望都沒有。到處是干旱的土地和雜草。我看見遠處有一個黑影。開始,我以為是一棵枯樹。但沒有選擇,我還是朝那兒走了過去。原來是一個牧羊人,他周圍有三十來只羊,懶懶地臥在滾燙的山地上。
③牧羊人讓我喝了水壺里的水,又帶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從一口深井里給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絲絲的。井臺上,裝著簡單的吊繩。這個男人不太愛說話,獨自生活的人往往這樣。不過,他顯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這塊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④他不住帳篷,而是住在一座結實的石房子里??吹贸觯且稽c一點地把一座破舊的房子修整成現在的樣子的。房頂很嚴實,一滴雨水也不漏。風吹在瓦上,發(fā)出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房間里收拾得很整齊,餐具洗得干干凈凈,地板上沒有一點兒灰塵,獵槍也上過了油。爐子上,還煮著一鍋熱騰騰的湯??吹贸觯麆倓偣芜^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縫得結結實實,補丁的針腳也很細,幾乎看不出來。
⑤我們一起喝了熱湯。飯后,我要把煙袋遞給他??墒牵卮鹫f不吸煙。他的那條大狗也像主人一樣,安靜,忠厚,不張揚。
⑥牧羊人拿出一個袋子,從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著,一顆一顆仔細地挑選起來。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壞的橡子分開。我抽著煙,想幫他挑。但他說不用我?guī)兔???此舻媚敲凑J真,那么仔細,我也就不再堅持了。這就是我們所有的交流。過了一會兒,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顆都很飽滿。接著,他按十個一堆把它們分開。他一邊數,一邊又把個兒小的,或者有裂縫的 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顆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來,我們就去睡了。
⑦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讓人心里很平靜。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應了。我感覺,沒有什么事能打亂他的生活。他要趕著羊群去吃草了。出發(fā)前,他把裝著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沒有帶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長、大拇指粗的鐵棍。
⑧我假裝隨便溜達,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羊吃草的地方在一個山窩里。牧羊人讓大狗看著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為他要來說我,嫌我一直跟著他。可是,他沒有。這本來就是他要走的路。他還說,如果我沒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⑨我們沿著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約二百米。他停了下來,用鐵棍在地上 了一個坑。然后,他輕輕地往坑里放一顆橡子,再仔細蓋上泥土。他是在種橡樹!我問他,這塊地是你的嗎?他搖搖頭說,不是。那是誰的地?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他說不知道??雌饋硭⒉辉谝?。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顆橡子都種了下去。
(1)選文橫線上有四處空出來的詞語,依次填入,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2)對選文第①段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為后文寫牧羊人的植樹做鋪墊,突出牧羊人通過植樹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
B.通過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表現了牧羊人吃苦耐勞、沉默寡言的性格特點。
C.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狂風之猛,表現了環(huán)境的惡劣,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D.荒涼的原野、廢棄的家園、貧瘠的土地、干燥的氣候與后面呈現出來的綠色、富饒、滋潤、美麗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3)對選文第③段畫橫線句子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這句話把“不毛之地”和“神秘泉水”放在一起寫,有點矛盾。
B.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的泉水”。
C.這句話表現出“我”在處境非常困難時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D.這句話暗示了牧羊人將給這個荒涼的地方帶來滋潤和富饒豐美。
(4)聯系全文,對牧羊人不在意在誰的地里種樹的原因,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這里一片荒涼,土地都沒主人,他種了樹自然就是他的。
B.他種樹是為了解悶,排遣孤寂,在誰的地里種樹都一樣。
C.他種樹從沒想過要獲得回報,所以在誰的地里種都一樣。
D.他沒時間去找地的主人,所以不管誰的地先種上樹再說。
7.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灑滿陽光的曬谷場
洪忠佩
??①稻田收割謝幕,便迎來了曬場的開場。
??②等母親用笸籮把稻谷擔到曬場時,曬場上已經很熱鬧了。通常,像擔谷這些重體力的事,在村里都是男人做。可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這些活兒就只能落在母親肩上。
??③割禾搶時,曬谷搶天。此刻,村里人一個個在曬場上忙得不亦樂乎。有人在馱曬簟,有人在抬風車。和我年齡相仿的少年也不閑著,扛掃帚,扛谷耙。
??④一床一床的曬簟鋪展開來,如劃了線般整齊。曬簟是篾片編織的,鋪開的面積有兩塊露天電影幕布拼接起來大小。家家戶戶將笸籮里的稻谷倒在曬簟上,用谷耙呼啦呼啦地耙開耙勻,整個曬場在陽光下,似是淌金一樣。母親站在曬簟邊,一手攥住笸籮的籮沿,一手使勁拍著籮底,生怕還有稻谷粘在笸籮之中。
??⑤曬場在土墩上,地勢高于平地。我站起身,就能夠看到村莊的全貌,田段和一丘一丘的梯田。我知道,過不了幾天,一丘丘稻田將會變成另一個樣子,種上一畦畦的苞蘆、黃豆。遠遠地,我還看到田埂上的禾戽在游走——禾戽半斜著,幾乎看不到馱禾戽的人,好似只是禾戽在緩慢地移動。曬場上沒有遮擋,即便有草帽遮住頭頂上的陽光,也擋不住無處不在的燥熱。
??⑥午后陽光明晃晃地刺眼。偏偏母親在這個時候要我和她一起去曬場耙谷翻曬。我曬蔫了,想悄悄溜走,結果被母親攔住。她撫著我的頭說:“眼下農忙,你去看看村里哪個小孩不幫父母搭把手?”
??⑦看到母親滿頭大汗,我沒有作聲。
??⑧盡管民諺說“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但母親還是交代我用谷耙去翻曬,上午、中午、下午各一次。至于稻谷是否曬得干燥,全憑母親的經驗。接近傍晚時,母親會從曬罩里抓一小撮稻谷,放在掌心搓一搓,接著拿起一粒放進嘴里,“咔嚓”一聲把谷粒咬碎,只見她滿意地笑道:“曬干了,飽滿著呢?!?br>??⑨呼呼呼,風車迎風轉動。母親身材瘦小,需要踮起腳尖,才能把笸籮里的稻谷倒進風車的漏斗里。風車過濾掉混在稻谷中的稗子與雜質。母親捶著腰說:“今年接春接得好,冷漿田里收成好。忙點累點算什么,有收有曬就是好日子。”
??⑩暮色里,炊煙在鱗瓦的屋頂上升起,母親還要忙著把曬干的稻谷歸倉。
???這一夜,母親再辛苦也要炒上一鍋谷花。隨著灶里的柴火燃起,鐵鍋的溫度升了上來,母親用木鏟鏟些稻谷倒在鍋里爆炒,像變戲法似的,就有了一鍋爆谷花。然后,用竹篩篩去谷殼,加上一勺紅薯糖,亦或蜂蜜,那種香甜足以讓一家老少暖心。
???一晃,過去好些年了。那些年,田野與曬場不僅磨礪了我的肩膀和耐力,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一家一戶的炊煙,是從土地里生長出來的。
???梯田中的有機稻谷,金燦燦的,又將迎來一年的豐收季。我仿佛聞到了田野收割的氣息,以及稻谷與陽光的味道。剎那間,家鄉(xiāng)田野與曬場上經年的往事奔涌而來。母親笑著說,九成開鐮,十成進倉。有夢想,就有奔頭。農家田地上的事物,收藏的都是滿滿的陽光。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注釋】文中出現的“笸(pǒ)籮”“曬?。╠iàn)”“谷耙(pá)”“禾戽(hù)”等均為農事工具。
(1)文章以“稻谷”為線索展開敘述,請簡要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曬場曬谷→A →風車濾谷→稻谷歸倉→B
(2)第⑦段中“我”為什么“沒有作聲”?請聯系上下文分析。
(3)從詞語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母親會從曬簟里抓一小撮稻谷,放在掌心搓一搓,接著拿起一粒放進嘴里,“咔嚓”一聲把谷粒咬碎,只見她滿意地笑道:“曬干了,飽滿著呢?!?br>(4)理解第?段中畫線句子的含義。
(5)文中多次出現“陽光”,請分析“陽光”有哪些含義。
(6)統編版語文教材在自讀課文后總會有相應的閱讀提示,為學生自讀文本提供方法與思路。請你從主題思想或語言表達方面為本文寫一段閱讀提示,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本文。
??示例:《臺階》用第一人稱敘述了“我”父親與臺階的故事。對父親來說,臺階既是他的物質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當父親用汗水和辛勞終于砌成了向往已久的臺階后,他卻處處感到“不自在”,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和寂寞。
8.按要求作文。
請以“那些暖心的生活細節(jié)”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否則扣分;③不得抄襲;④不少于600字(如寫作詩歌不少于20行)。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1.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倚在冬的門楣,靜心遙盼雪的降臨。娉娉婷婷,風姿綽約,飄飄揚揚,曼妙萬千。以一身晶(yíng),(zhàn)放獨特魅力;以一分柔媚,征服萬物生靈;以一縷素潔,攫獲萬心寵愛。如蝶飛舞,如霧縹緲,如心純凈,如水澄澈。憂郁的愁絲暈染了流年的底色,孤寒的素潔染白了寒冬的(xiā)瑟。凜冽的寒風呼嘯而來,殘瘦的枯枝在風中搖(yè)。清冷的浩空好似在醞釀一場盛大的群舞盛宴,天邊仿佛飛來白茫茫一片素潔,那是雪精靈在炫舞翩躚。
(1)上面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C
(2)上面文段填入注音處的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B
【答案】見解答。
【分析】本題考查易錯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題目,然后根據自己的日常積累判斷加點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確。遇到記憶模糊、不確定的字詞,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
【解答】答案:
(1)C
(2)B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
??(沈約)孤貧,篤志好學①,晝夜不釋卷。母恐其以勞生疾,常遣減油滅火。而晝之所讀夜輒誦之遂博通群籍,善屬文。濟陽蔡興宗聞②其才而善③之,及④為郢州,引⑤為安西外兵參軍,兼記室。興宗常謂其諸子曰:“沈記室人倫師表,宜善師⑥之?!?br>節(jié)選自《南史?沈約傳》
注釋:①學:學習。②聞:聽說。③善:善待。④及:到。⑤引:引薦。⑥師:學習。
(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非淡泊無以明志 內心恬淡,不慕名利
②淫慢則不能勵精 懈怠
③篤志好學 堅定
④母恐其以勞生疾 擔心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而的句子。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文中劃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限標兩處)
而 晝 之 所 讀 夜 輒 誦 之 遂 博 通 群 籍
(4)請根據選文,用自己的話概述沈約成才的自身原因。
【答案】(1)①內心恬淡,不慕名利 ②懈怠 ③堅定 ④擔心
(2)不恬靜寡欲(內心恬淡,不慕名利)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3)而晝之所讀|夜輒誦之|遂博通群籍。
(4)志向堅定 勤奮好學 手不釋卷
【分析】參考譯文
【甲】君子的行為操守,以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乙】沈約從小死了父親,家里很貧窮。但他卻堅定志向愛好學習,早晚勤奮讀書。他的母親擔心他因為太勞累而生出疾病,時常讓讓家人把燈油少放一點,讓燈早些熄滅。(沈約)就白天讀書,晚上則背誦白天所讀的書,于是精通眾多典籍,擅長寫文章。濟陽蔡興宗聽說了他的才能很賞識他。等到蔡興宗做了郢州太守,就推薦沈約擔任安西外兵參軍,兼任記室。蔡興宗常對他的兒子們說:“沈約的為人堪稱師表,你們應該好好地向他學習?!?br>【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①句意: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淡泊:內心恬淡,不慕名利。
②句意: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慢:懈怠。
③句意:堅定志向愛好學習。篤:堅定。
④句意:母親擔心他因為太勞累而生出疾病。恐:擔心。
(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
句中重點詞語有:淡泊,內心恬淡,不慕名利。無以,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句意為:不恬靜寡欲(內心恬淡,不慕名利)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
“而晝之所讀夜輒誦之遂博通群籍”句意為:就白天讀書,晚上則背誦白天所讀的書,于是精通眾多典籍?!皶冎x”和“夜輒誦之”兩句中的“晝”和“夜”相對,引出兩個不同的時間所做的事情,因此“晝之所讀”和“夜輒誦之”之間要斷開;“遂”通常放在句首,因此“遂”的前面要斷開;故斷句為:而晝之所讀/夜輒誦之/遂博通群籍。
(4)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
根據乙文“篤志好學,晝夜不釋卷”(他卻堅定志向愛好學習,早晚勤奮讀書)、“晝之所讀夜輒誦之遂博通群籍”(晚上則背誦白天所讀的書,于是精通眾多典籍)可知,沈約成才的自身原因是:篤志好學(或志向堅定、勤奮好學),手不釋卷。
答案:
(1)①內心恬淡,不慕名利 ②懈怠 ③堅定 ④擔心
(2)不恬靜寡欲(內心恬淡,不慕名利)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3)而晝之所讀|夜輒誦之|遂博通群籍。
(4)志向堅定 勤奮好學 手不釋卷
3.默寫填空。
(1)子曰:“三軍可以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薄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保ā墩撜Z》)
(2)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 秋風蕭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曹操《觀滄?!罚?br>(3)李白飄逸,亦有愁思。“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以浪漫的奇想,表達對朋友溫情的安慰;“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以空間的轉換,抒發(fā)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4)美景入詩,意趣無限。
面對秋日夕陽,馬致遠涌出“夕陽西下,斷腸人 在天涯 ”的孤獨凄情;遙望晴空鶴群,劉禹錫發(fā)出“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的豪邁詩情;凝神“家書”,李商隱生出“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的浪漫柔情;放眼壯美潼關,譚嗣同寫出“河流大野猶嫌束, 山入潼關不解平 ”的少年豪情。
(5)家國情懷,悠長深遠。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的愛國情懷,寄托于風雨夢境中;“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杜甫的愛國情懷,蘊含在繁華時代落幕的慨嘆里;“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zhàn)場開”,岑參的家國情思,遠播到故園的菊花。
【答案】(1)匹夫不可奪志也 其不善者而改之
(2)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3)我寄愁心與明月 思君不見下渝州
(4)在天涯 我言秋日勝春朝 卻話巴山夜雨時 山入潼關不解平
(5)鐵馬冰河入夢來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遙憐故園菊(重點字:憐)
【分析】本題考查理解型默寫。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匹夫不可奪志也 其不善者而改之
(2)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3)我寄愁心與明月 思君不見下渝州
(4)在天涯 我言秋日勝春朝 卻話巴山夜雨時 山入潼關不解平
(5)鐵馬冰河入夢來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遙憐故園菊(重點字:憐)
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探究意象作用。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1)詩歌首句“青楓”和“雨”兩個意象有何作用?
(2)分析尾句“白云”這一意象描寫時運用的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
【答案】(1)“青楓”和“雨”寫出送別時的特定環(huán)境,用颯颯的青楓和凄凄的雨渲染凄涼蕭瑟的氛圍,委婉地映襯出好友離別時低回悱側、依依不舍的感情。
(2)運用擬人手法,將自己對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于“白云”,表達了對朋友的安慰和鼓勵。
【分析】《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是 明代詩人李攀龍的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低沉含蓄,一往情深。前兩句寫送別的凄涼,雖然全是寫景,更重要的是通過蕭瑟秋色,體現了自己無盡的悵惘,三、四句直寫,同時又以天上飄浮的白云寄托自己的情感,筆意灑脫,抒情味極濃。這其間有離別的黯然銷魂,也有對友人遭貶的同情與憤慨,意在象外。
【解答】 (1)本題考查賞析意象。
首句“青楓颯颯雨凄凄”意思是:陣陣寒風,綿綿細雨將江邊青楓吹打得颯颯作響。這句詩既是對當時現場景色的真實描寫,“青楓”“冷雨”點明時節(jié)——秋季,點染出凄凄秋雨中特有的迷蒙景色,又暗示離人前途的渺茫,首句奠定了凄涼的感情基調。自然界的風雨常使人聯想到政治風雨,暗含了詩人對好友今后命運的擔憂,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對友人前途不明的憂慮與牽掛。
(2)本題考查賞析意象。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意思是:誰會到這孤舟上可憐被放逐的你呢,只有白云一路相伴,送你到大江以西。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白云”人的情感,既表明了自己的思念關懷之情與“白云”同在,也用“白云”暗喻友人清高飄逸、瀟灑獨行的品格,字里行間飽含激勵之情。一問一答,用白云代送友人渲染離別的凄涼,寫出對友人的深切憐惜與不舍。
答案:
(1)“青楓”和“雨”寫出送別時的特定環(huán)境,用颯颯的青楓和凄凄的雨渲染凄涼蕭瑟的氛圍,委婉地映襯出好友離別時低回悱側、依依不舍的感情。
(2)運用擬人手法,將自己對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于“白云”,表達了對朋友的安慰和鼓勵。
譯文:
陣陣寒風,綿綿細雨將江邊青楓吹打得颯颯作響。遙看水天相接處的楚天,雨中秋色,一片迷蒙。有誰會到這孤舟上可憐被放逐的你呢,只有白云一路相伴,送你到大江以西。
5.閱讀選段,回答問題。
只見門外一個少年男子,推一輛紅車兒,住在門旁,叫聲:“賣糕!”大圣拔根毫毛,變個銅錢,問那人買糕。那人接了錢,不論好歹,揭開車兒上衣裹,熱氣騰騰,拿出一塊糕遞與行者。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爐內的紅釘。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換在左手,只道:“熱,熱,熱!難吃,難吃!”那男子笑道:“怕熱,莫來這里。這里是這等熱?!毙姓叩溃骸澳氵@漢子,好不明理。常言道:‘不冷不熱,五谷不結。’他這等熱得很,你這糕粉,自何而來?”那人道:“若知糕粉米,敬求鐵扇仙?!毙姓叩溃骸拌F扇仙怎的?”那人道:“鐵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來,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我們就布種,及時收割,故得五谷養(yǎng)生;不然,誠寸草不能生也?!?br>A.上文中的“這里”指 火焰山 (地名),在這里發(fā)生了 三借芭蕉扇 故事。
B.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記>的童話性》一文中寫到:兒童對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隨著具體情境的變化而出現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現象,這在《西游記》中表現的尤為突出。例如選文孫行者把糕托在手中,好像拿著火盆的灼碳、煤爐中的紅釘,燙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換在左手。此處孫行者如此怕燙,可是小說中也有多處孫行者不懼灼熱的情節(jié)。請舉一例。
【答案】A.火焰山 三借芭蕉扇
B.示例一:齊天大圣大鬧天宮時,被眾天兵押去斬妖臺下,綁在降妖拄上,南斗星君令火部眾神,放火煨燒,不能燒著。
示例二:齊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爐內,以文武火煅燒七七四十九日,反煉出火眼金睛。
示例三:車遲國,孫行者與妖道斗法,與羊力大仙比在油鍋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負水一般玩?!?。
【分析】《西游記》的前七回講孫悟空的身世和大鬧天宮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紹唐僧,交代西天取經這一中心事件的由來;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說故事的主體,講述唐僧師徒取經路上戰(zhàn)勝無數妖怪,歷經重重磨難,終于到達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這部小說告訴我們,人生就要有所追求,為了實現理想而披荊斬棘,我們要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以超強的斗志戰(zhàn)勝一切的困難,直至達到勝利的終點。
【解答】A.本題考查名著情節(jié)。聯系“那人道:‘鐵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來,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我們就布種,及時收割,故得五谷養(yǎng)生;不然,誠寸草不能生也’”可知,上文中的“這里”指火焰山,在這里發(fā)生了“三借芭蕉扇”故事。
B.本題考查名著情節(jié)。材料上講述的是孫悟空怕燙的事,而在《西游記》中曾多次寫孫悟空不怕火,這樣的情節(jié)有好幾處,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故事的概括的情節(jié),能夠用自己的話進行總結。比如:在《西游記》的開端部分,最容易記住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爐里面煅燒,燒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不但沒有燒死孫悟空,反而煉就了他的火眼金睛;還有在車遲國時,孫行者與妖道斗法,與羊力大仙比在油鍋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負水一般玩耍”。
答案:
A.火焰山 三借芭蕉扇
B.示例一:齊天大圣大鬧天宮時,被眾天兵押去斬妖臺下,綁在降妖拄上,南斗星君令火部眾神,放火煨燒,不能燒著。
示例二:齊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爐內,以文武火煅燒七七四十九日,反煉出火眼金睛。
示例三:車遲國,孫行者與妖道斗法,與羊力大仙比在油鍋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負水一般玩?!薄?br>6.閱讀《植樹的牧羊人》節(jié)選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那是在1913年,我走進法國普洛旺斯地區(qū),在游人稀少的阿爾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處是荒地。光禿禿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長著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無邊無際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終于來到一個廢棄的村莊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邊支起帳篷。從前一天晚上起,就沒有水喝了?,F在,我必須去找點兒水。我猜想,這里雖然成了廢墟,但是,像馬蜂窩一樣、一間挨一間的房子周圍,總會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確實找到了一個泉眼,可惜已經 了。這里有五六棟沒了屋頂的房子,任由風吹雨打。旁邊還有一座教堂,鐘樓也已經 了。這一切,讓人能想象出當時人們在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卻一點兒生氣也沒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陽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無遮攔的高地上,風吹得人東倒西歪??耧L呼嘯著跑過破房子的縫隙,像一只饑餓的野獸發(fā)出吼叫。我打消了在這里過夜的念頭。
②繼續(xù)向前走了五個小時,我還是沒有找到水,連一點兒希望都沒有。到處是干旱的土地和雜草。我看見遠處有一個黑影。開始,我以為是一棵枯樹。但沒有選擇,我還是朝那兒走了過去。原來是一個牧羊人,他周圍有三十來只羊,懶懶地臥在滾燙的山地上。
③牧羊人讓我喝了水壺里的水,又帶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從一口深井里給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絲絲的。井臺上,裝著簡單的吊繩。這個男人不太愛說話,獨自生活的人往往這樣。不過,他顯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這塊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④他不住帳篷,而是住在一座結實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點一點地把一座破舊的房子修整成現在的樣子的。房頂很嚴實,一滴雨水也不漏。風吹在瓦上,發(fā)出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房間里收拾得很整齊,餐具洗得干干凈凈,地板上沒有一點兒灰塵,獵槍也上過了油。爐子上,還煮著一鍋熱騰騰的湯。看得出,他剛剛刮過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縫得結結實實,補丁的針腳也很細,幾乎看不出來。
⑤我們一起喝了熱湯。飯后,我要把煙袋遞給他??墒?,他回答說不吸煙。他的那條大狗也像主人一樣,安靜,忠厚,不張揚。
⑥牧羊人拿出一個袋子,從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著,一顆一顆仔細地挑選起來。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壞的橡子分開。我抽著煙,想幫他挑。但他說不用我?guī)兔???此舻媚敲凑J真,那么仔細,我也就不再堅持了。這就是我們所有的交流。過了一會兒,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顆都很飽滿。接著,他按十個一堆把它們分開。他一邊數,一邊又把個兒小的,或者有裂縫的 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顆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來,我們就去睡了。
⑦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讓人心里很平靜。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應了。我感覺,沒有什么事能打亂他的生活。他要趕著羊群去吃草了。出發(fā)前,他把裝著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沒有帶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長、大拇指粗的鐵棍。
⑧我假裝隨便溜達,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羊吃草的地方在一個山窩里。牧羊人讓大狗看著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為他要來說我,嫌我一直跟著他??墒牵麤]有。這本來就是他要走的路。他還說,如果我沒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⑨我們沿著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約二百米。他停了下來,用鐵棍在地上 了一個坑。然后,他輕輕地往坑里放一顆橡子,再仔細蓋上泥土。他是在種橡樹!我問他,這塊地是你的嗎?他搖搖頭說,不是。那是誰的地?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他說不知道??雌饋硭⒉辉谝狻K皇且恍囊灰獾匕岩话兕w橡子都種了下去。
(1)選文橫線上有四處空出來的詞語,依次填入,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A
(2)對選文第①段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B
A.為后文寫牧羊人的植樹做鋪墊,突出牧羊人通過植樹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
B.通過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表現了牧羊人吃苦耐勞、沉默寡言的性格特點。
C.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狂風之猛,表現了環(huán)境的惡劣,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D.荒涼的原野、廢棄的家園、貧瘠的土地、干燥的氣候與后面呈現出來的綠色、富饒、滋潤、美麗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3)對選文第③段畫橫線句子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
A.這句話把“不毛之地”和“神秘泉水”放在一起寫,有點矛盾。
B.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的泉水”。
C.這句話表現出“我”在處境非常困難時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D.這句話暗示了牧羊人將給這個荒涼的地方帶來滋潤和富饒豐美。
(4)聯系全文,對牧羊人不在意在誰的地里種樹的原因,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C
A.這里一片荒涼,土地都沒主人,他種了樹自然就是他的。
B.他種樹是為了解悶,排遣孤寂,在誰的地里種樹都一樣。
C.他種樹從沒想過要獲得回報,所以在誰的地里種都一樣。
D.他沒時間去找地的主人,所以不管誰的地先種上樹再說。
【答案】(1)A
(2)B
(3)A
(4)C
【分析】《植樹的牧羊人》全文塑造了一個在貧瘠荒原孤獨種樹的牧羊人形象,通過荒原前后境況的對比,表達了對老人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解答】(1)本題考查詞語運用。
第一空:干涸:指河道、池塘等的水枯竭。干枯:草木衰老或缺乏營養(yǎng)、水分而失去生機。根據前面的“泉眼”可知,應用:干涸。
第二空:坍塌:(崖岸、建筑物或堆積的東西)倒下來,一般用來形容自然因素導致的倒塌。倒塌:(建筑物)倒下來,一般用來形容人為因素造成的倒塌。根據前面的“鐘樓”可知,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應用:坍塌。
第三空:揀:通常用于指挑選物品的動作或過程。挑:則更多地用于描述人的行為或意識,帶有挑選的意味。結合“他一邊數,一邊又把個兒小的,或者有裂縫的_______了出去”可知,這里是形容拿起的動作,應用:揀。
第四空:戳:用物體頂端觸刺。挖:用手或工具由物體的表面向內掏取或掘取。根據前句“他停了下來,用鐵棍在地上”可知,此處表達的語意是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然后用鐵棍在地上戳出一個坑來。故應用:戳。
故選:A。
(2)本題考查環(huán)境描寫。
ACD.正確;
B.有誤,表現了牧羊人吃苦耐勞、沉默寡言的性格特點的語句是“這個男人不太愛說話,獨自生活的人往往這樣。不過,他顯得自信、平和”。此處環(huán)境描寫沒有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故選:B。
(3)本題考查句子理解。
A.有誤,“神秘泉水”可以給干枯的大地帶來生機和活力。以此為喻,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牧羊人通過持續(xù)不斷的種樹,給荒原帶來了生機。故此并不矛盾;
BCD.正確。
故選:A。
(4)本題內容理解。
ABD.正確;
C.有誤,聯系末段中的“他搖搖頭說,不是。那是誰的地?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他說不知道??雌饋硭⒉辉谝?。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顆橡子都種了下去”可知,牧羊人種樹從來沒有想到過回報,只是一心一意地把種子種下去,所以在誰的地里種都一樣。
故選:C。
答案:
(1)A
(2)B
(3)A
(4)C
7.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灑滿陽光的曬谷場
洪忠佩
??①稻田收割謝幕,便迎來了曬場的開場。
??②等母親用笸籮把稻谷擔到曬場時,曬場上已經很熱鬧了。通常,像擔谷這些重體力的事,在村里都是男人做??筛赣H常年在外地工作,這些活兒就只能落在母親肩上。
??③割禾搶時,曬谷搶天。此刻,村里人一個個在曬場上忙得不亦樂乎。有人在馱曬簟,有人在抬風車。和我年齡相仿的少年也不閑著,扛掃帚,扛谷耙。
??④一床一床的曬簟鋪展開來,如劃了線般整齊。曬簟是篾片編織的,鋪開的面積有兩塊露天電影幕布拼接起來大小。家家戶戶將笸籮里的稻谷倒在曬簟上,用谷耙呼啦呼啦地耙開耙勻,整個曬場在陽光下,似是淌金一樣。母親站在曬簟邊,一手攥住笸籮的籮沿,一手使勁拍著籮底,生怕還有稻谷粘在笸籮之中。
??⑤曬場在土墩上,地勢高于平地。我站起身,就能夠看到村莊的全貌,田段和一丘一丘的梯田。我知道,過不了幾天,一丘丘稻田將會變成另一個樣子,種上一畦畦的苞蘆、黃豆。遠遠地,我還看到田埂上的禾戽在游走——禾戽半斜著,幾乎看不到馱禾戽的人,好似只是禾戽在緩慢地移動。曬場上沒有遮擋,即便有草帽遮住頭頂上的陽光,也擋不住無處不在的燥熱。
??⑥午后陽光明晃晃地刺眼。偏偏母親在這個時候要我和她一起去曬場耙谷翻曬。我曬蔫了,想悄悄溜走,結果被母親攔住。她撫著我的頭說:“眼下農忙,你去看看村里哪個小孩不幫父母搭把手?”
??⑦看到母親滿頭大汗,我沒有作聲。
??⑧盡管民諺說“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但母親還是交代我用谷耙去翻曬,上午、中午、下午各一次。至于稻谷是否曬得干燥,全憑母親的經驗。接近傍晚時,母親會從曬罩里抓一小撮稻谷,放在掌心搓一搓,接著拿起一粒放進嘴里,“咔嚓”一聲把谷粒咬碎,只見她滿意地笑道:“曬干了,飽滿著呢。”
??⑨呼呼呼,風車迎風轉動。母親身材瘦小,需要踮起腳尖,才能把笸籮里的稻谷倒進風車的漏斗里。風車過濾掉混在稻谷中的稗子與雜質。母親捶著腰說:“今年接春接得好,冷漿田里收成好。忙點累點算什么,有收有曬就是好日子。”
??⑩暮色里,炊煙在鱗瓦的屋頂上升起,母親還要忙著把曬干的稻谷歸倉。
???這一夜,母親再辛苦也要炒上一鍋谷花。隨著灶里的柴火燃起,鐵鍋的溫度升了上來,母親用木鏟鏟些稻谷倒在鍋里爆炒,像變戲法似的,就有了一鍋爆谷花。然后,用竹篩篩去谷殼,加上一勺紅薯糖,亦或蜂蜜,那種香甜足以讓一家老少暖心。
???一晃,過去好些年了。那些年,田野與曬場不僅磨礪了我的肩膀和耐力,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一家一戶的炊煙,是從土地里生長出來的。
???梯田中的有機稻谷,金燦燦的,又將迎來一年的豐收季。我仿佛聞到了田野收割的氣息,以及稻谷與陽光的味道。剎那間,家鄉(xiāng)田野與曬場上經年的往事奔涌而來。母親笑著說,九成開鐮,十成進倉。有夢想,就有奔頭。農家田地上的事物,收藏的都是滿滿的陽光。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注釋】文中出現的“笸(pǒ)籮”“曬?。╠iàn)”“谷耙(pá)”“禾戽(hù)”等均為農事工具。
(1)文章以“稻谷”為線索展開敘述,請簡要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曬場曬谷→A 耙谷翻曬 →風車濾谷→稻谷歸倉→B 爆炒谷花
(2)第⑦段中“我”為什么“沒有作聲”?請聯系上下文分析。
(3)從詞語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母親會從曬簟里抓一小撮稻谷,放在掌心搓一搓,接著拿起一粒放進嘴里,“咔嚓”一聲把谷粒咬碎,只見她滿意地笑道:“曬干了,飽滿著呢。”
(4)理解第?段中畫線句子的含義。
(5)文中多次出現“陽光”,請分析“陽光”有哪些含義。
(6)統編版語文教材在自讀課文后總會有相應的閱讀提示,為學生自讀文本提供方法與思路。請你從主題思想或語言表達方面為本文寫一段閱讀提示,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本文。
??示例:《臺階》用第一人稱敘述了“我”父親與臺階的故事。對父親來說,臺階既是他的物質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當父親用汗水和辛勞終于砌成了向往已久的臺階后,他卻處處感到“不自在”,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和寂寞。
【答案】(1)A.耙谷翻曬;B.爆炒谷花。
(2)因為聽到母親說農忙時節(jié)村里的小孩都幫父母搭把手,看到母親忙活得滿頭大汗,想到因父親常年在外,家里所有的活兒都落在母親一個人肩上,所以心疼母親,想幫母親分擔。
(3)運用了“抓”“搓”等動詞,生動地寫出了母親檢驗谷子是否曬干時動作的熟練,表現出母親的勤勞、能干。
(4)參與勞動不僅鍛煉了“我”的體力,還磨練了“我”的意志,更讓“我”從中悟出了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5)既指自然界中的太陽光,也指農人們辛勤的勞作、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和向往,還蘊含著人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6)參考示例:①主題思想:本文圍繞著曬谷場記述了母親一生勞作的故事。曬場上活躍著母親擔谷、耙谷、歸倉的身影,展現出母親的勤勞能干、勞動經驗豐富、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尋常的曬谷場承載著母親和所有勞動人民質樸的夢想、美好的期許與向往。②語言表達:本文語言平實自然,生活氣息濃厚。母親拍笸籮、“我”用笸籮遮陽、母親將稻谷倒入風車漏斗、母親爆谷花等敘述的語言自然親切,散發(fā)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家家戶戶將笸籮里的稻谷倒在曬簟上,用谷耙呼啦呼啦地耙開耙勻”“呼呼呼,風車迎風轉動”中的“呼啦呼啦”“呼呼呼”等擬聲詞,仿佛將讀者帶入了鄉(xiāng)親們耙谷、濾谷時繁忙熱烈的勞動場面中;引用諺語“割禾搶時,曬谷搶天”“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使語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增強了文章的生活氣息。
【分析】本文記敘了家家戶戶在曬谷場曬稻谷;鳥兒們圍著曬谷場偷食稻谷;鄉(xiāng)親們驅趕在曬谷場偷食的鳥兒;母親讓“我”和她一起去曬谷場翻曬稻谷;鄉(xiāng)親們在曬谷場曬各種農作物;鄉(xiāng)親們在曬谷場看露天電影和戲。文章表達了對勞動場景的贊美,對艻動者的勤勞淳樸精神和品質的贊美,對勞動之余的農村生活的懷念。
【解答】 (1)本題考查故事情節(jié)的概括能力?!暗饶赣H用笸籮把稻谷擔到曬場時,曬場上已經很熱鬧了”可以概括出:耙谷翻曬;“母親用木鏟鏟些稻谷倒在鍋里爆炒,像變戲法似的,就有了一鍋爆谷花”可以概括出:爆炒谷花。
(2)本題考查“眼下農忙,你去看看村里哪個小孩不幫父母搭把手”“像擔谷這些重體力的事,在村里都是男人做??筛赣H常年在外地工作,這些活兒就只能落在母親肩上”可知,因為聽到母親說農忙時節(jié)村里的小孩都幫父母搭把手,看到母親忙活得滿頭大汗,想到因父親常年在外,家里所有的活兒都落在母親一個人肩上,所以心疼母親,想幫母親分擔。
(3)本題考查了字詞理解與賞析。加點的詞是母親的動作描寫,寫出了母親細心地查看谷粒有沒有曬干時動作的嫻熟,體現了母親的勤勞能干。
(4)本題考查句子的含義?!疤镆芭c曬場不僅磨礪了我的肩膀和耐力,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一家一戶的炊煙,是從土地里生長出來的”可知,參與勞動不僅鍛煉了“我”的體力,還磨練了“我”的意志,更讓“我”從中悟出了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5)本題考查詞語的含義?!瓣柟狻钡谋韺雍x指自然界中的太陽光,“農家田地上的事物,收藏的都是滿滿的陽光”可知,“陽光”指農人們辛勤的勞作、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和向往,還蘊含著人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6)本題考查文本賞析。此題要求從主題思想、語言表達、表現手法中任選一個角度為本文寫一段閱讀提示。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只要開頭選定角度概括內容,然后根據角度結合文本具體分析,結尾回扣角度,表達情感即可。
主題思想:首先要明確文章寫了幾件事。全文圍繞“曬谷場寫了幾件事:家家戶戶在曬谷場曬稻谷;鳥們圍著曬谷場偷食稻谷;鄉(xiāng)親們驅趕在曬谷場偷食的鳥兒;母親讓我和她一起去曬谷場翻曬稻谷:鄉(xiāng)親們在曬谷場曬各種農作物;鄉(xiāng)親們在曬谷場看露天電影和戲。這些事情可以概括為:農忙時節(jié),農民們在田間,在曬谷場辛苦勞作的情形;也可以概括為:文章以“灑滿陽光的曬谷場”為線索,回憶了我和母親做的幾件事。然后要理解作者的情感??梢愿爬椋嘿澝懒四赣H自強不息、堅強樂觀、勤勞淳樸的品質;或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勤勞淳樸精神和品質的贊美,以及對勞動之余的衣村生活的懷念據此組織語言回答即可。
語言表達:賞析語言,可以從修辭的角度入手:如第④段“劃了線般整齊”似是淌金一樣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勞動場景的美,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勤勞淳樸精神和品質的贊美。還可以從詞語運用的角度賞析,如第⑩段“踮起腳尖”錘著腰”,第⑦段“笑著說”等詞語描寫了母親的勤勞樂觀淳樸的品質。據此回答即可。
表現手法:可以從敘事抒情、借景抒情等角度進行賞析。文章圍繞“曬谷場”的幾件事是記敘,同時對鳥兒啄食、鄉(xiāng)村景色運用描寫的手法,敘事寫景中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感。示例:暖陽映稻萬丈光,家鄉(xiāng)曬谷十里香。本文以表現手法賦彩,于質樸真摯的描寫中讓人體味到人情至暖。環(huán)境透寧靜,“翌日清晨,霧靄在山間繚繞,村里雞犬相聞”一句運用環(huán)境描寫,渲染了鄉(xiāng)村清晨靜謐、祥和、美好的氛圍;動作顯勤勞,“母親抓一小撮稻谷,放在掌心搓一搓運用動作描寫,細致生動地刻畫出母親檢查稻谷是否曬干的過程;抒情動人心,寄語于情,以母親之語作結“有夢想,就有奔頭”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以及美好未來的期盼。陽光正盛,稻谷紛揚,本文讓讀者置身于充斥淡淡稻香的生動畫卷中,令人回味無窮。
答案:
(1)A.耙谷翻曬;B.爆炒谷花。
(2)因為聽到母親說農忙時節(jié)村里的小孩都幫父母搭把手,看到母親忙活得滿頭大汗,想到因父親常年在外,家里所有的活兒都落在母親一個人肩上,所以心疼母親,想幫母親分擔。
(3)運用了“抓”“搓”等動詞,生動地寫出了母親檢驗谷子是否曬干時動作的熟練,表現出母親的勤勞、能干。
(4)參與勞動不僅鍛煉了“我”的體力,還磨練了“我”的意志,更讓“我”從中悟出了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5)既指自然界中的太陽光,也指農人們辛勤的勞作、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和向往,還蘊含著人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6)參考示例:①主題思想:本文圍繞著曬谷場記述了母親一生勞作的故事。曬場上活躍著母親擔谷、耙谷、歸倉的身影,展現出母親的勤勞能干、勞動經驗豐富、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尋常的曬谷場承載著母親和所有勞動人民質樸的夢想、美好的期許與向往。②語言表達:本文語言平實自然,生活氣息濃厚。母親拍笸籮、“我”用笸籮遮陽、母親將稻谷倒入風車漏斗、母親爆谷花等敘述的語言自然親切,散發(fā)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家家戶戶將笸籮里的稻谷倒在曬簟上,用谷耙呼啦呼啦地耙開耙勻”“呼呼呼,風車迎風轉動”中的“呼啦呼啦”“呼呼呼”等擬聲詞,仿佛將讀者帶入了鄉(xiāng)親們耙谷、濾谷時繁忙熱烈的勞動場面中;引用諺語“割禾搶時,曬谷搶天”“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使語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增強了文章的生活氣息。
8.按要求作文。
請以“那些暖心的生活細節(jié)”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否則扣分;③不得抄襲;④不少于600字(如寫作詩歌不少于20行)。
【答案】見解答
【解答】
那些暖心的生活細節(jié)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在這些小事中,有的讓我們悲傷,有的讓我們感動,有的讓我們溫暖。在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讓我深感溫暖的細節(jié),它們像冬日里的陽光,照亮了我心靈的角落。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早晨,我匆匆吃完早飯,背起書包準備去上學。走到門口時,我發(fā)現自己的手套忘記在了餐桌上,正猶豫著要不要回去拿,母親就急匆匆地趕了出來,手里還拿著我的手套。她一邊將手套遞給我,一邊叮囑道:“這么冷的天,怎么能忘了手套呢?快戴上,別凍壞了手?!闭f著,她還幫我理了理衣領,確保圍巾緊緊地圍在我的脖子上。這一剎那,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那是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帶來的溫暖。
在學校里,我也曾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溫暖。有一次,我因為生病而沒能完成家庭作業(yè),擔心會受到老師的批評。然而,當老師得知我的情況后,她并沒有責備我,而是關切地詢問了我的身體狀況,并讓我先好好休息,作業(yè)可以稍后補交。同學們的關心也讓我感到無比溫暖,他們主動借我筆記,幫我補習因生病而錯過的課程內容。這些小小的舉動,卻讓我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力量。
還有一次,我在公園里散步時,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哭泣,她似乎找不到自己的家人了。我走過去,輕輕地安慰她,并幫她找到了正在焦急尋找她的父母。當她的父母感激地握住我的手,連聲道謝時,我感到了一種由衷的喜悅和溫暖。這種溫暖來自于幫助他人后得到的滿足和認可。
生活中的這些暖心細節(jié),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們卻能在關鍵時刻給予我們力量和勇氣。它們讓我們相信,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溫暖,我們就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勇往直前。在未來的日子里,我也將繼續(xù)傳遞這些溫暖的力量,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A.綽約(chuò)
縹緲(miá)
醞釀(liàng)
B.綽約(zhuó)
縹緲(miá)
醞釀(niàng)
C.綽約(chuò)
縹緲(miǎ)
醞釀(niàng)
D.綽約(zhuó)
縹緲(miǎ)
醞釀(liàng)
A.螢
淀
簫
曳
B.瑩
綻
蕭
曳
C.瑩
淀
蕭
拽
D.螢
綻
簫
拽
A.干涸
坍塌
揀戳
B.干涸
坍塌
挑挖
C.干枯
倒塌
揀挖
D.干枯
倒塌
挑戳
A.綽約(chuò)
縹緲(miá)
醞釀(liàng)
B.綽約(zhuó)
縹緲(miá)
醞釀(niàng)
C.綽約(chuò)
縹緲(miǎ)
醞釀(niàng)
D.綽約(zhuó)
縹緲(miǎ)
醞釀(liàng)
A.螢
淀
簫
曳
B.瑩
綻
蕭
曳
C.瑩
淀
蕭
拽
D.螢
綻
簫
拽
A.干涸
坍塌
揀戳
B.干涸
坍塌
挑挖
C.干枯
倒塌
揀挖
D.干枯
倒塌
挑戳
這是一份山東省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開學模擬測試 語文練習卷,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綜合學習活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童話,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適應性模擬測試 語文練習卷,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小題,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閱讀下文,完成各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西南寧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開學適應性模擬測試 語文練習卷,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語言表達得體的一項是,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各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