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1.理解加速度是解決動力學基本問題的橋梁。2.熟練掌握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動力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如果已知物體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可以求出它的 ,進一步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它的質量。
對于質量已知的物體,如果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可以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 ,再通過運動學的規(guī)律確定物體的 情況。
二、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
對于質量已知的物體,如果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 ,再結合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 。
三、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
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根據(jù)物體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斷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 )(2)根據(jù)物體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斷物體受到的每個力的方向。( )(3)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是由它的受力決定的。( )(4)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是由它對其他物體的施力情況決定的。( )
2.如圖所示,一質量為8 kg的物體靜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用一水平拉力F=20 N拉物體由A點開始運動,經過8 s后撤去拉力F,再經過一段時間物體到達B點停止。則:(g=10 m/s2)(1)在拉力F作用下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m/s2;
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所示。豎直方向mg=N水平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N=ma1
(2)撤去拉力時物體的速度大小v1=_____m/s;
撤去拉力時物體的速度v=a1t解得v=4 m/s
(3)撤去拉力F后物體運動的距離x=____m。
撤去拉力F后由牛頓第二定律得-μmg=ma2解得a2=-μg=-2 m/s2,由0-v2=2a2x
1.基本思路由運動學公式及物體的運動情況確定物體的加速度,再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由牛頓第二定律F=ma求出物體的質量。2.動力學方法測質量的解題步驟(1)確定研究對象,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運動分析,并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2)選擇合適的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3)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質量。
(2022·濰坊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木箱在100 N的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以5 m/s的速度勻速前進,已知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拉力F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37°,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經過一段時間后撤去拉力F,求:(1)木箱的質量;
對木箱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得Fsin 37°+N=mg,F(xiàn)cs 37°=f,f=μN聯(lián)立解得:m=22 kg
(2)撤去拉力后木箱勻減速運動的時間。
木箱勻減速運動過程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得μmg=ma,0=v0-at,聯(lián)立解得:t=1 s。
1.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的基本思路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由運動學公式及物體運動的初始條件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流程圖如下:
求得x、v0、vt、t
2.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的解題步驟(1)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并畫出物體的受力分析圖。(2)根據(jù)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3)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加速度。(4)結合物體運動的初始條件,選擇運動學公式,求運動學物理量——任意時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運動時間等。
如圖所示,小孩與冰車的總質量為30 kg,靜止在冰面上。大人用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37°、F=60 N的恒定拉力,使其沿水平冰面由靜止開始移動。
已知冰車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05,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s 37°=0.8。求:(1)小孩與冰車的加速度的大??;
答案 1.16 m/s2
冰車和小孩受力如圖所示。豎直方向的合力為零,則有N+Fsin θ=mg,解得支持力N=264 N,在水平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Fcs θ-f=ma,摩擦力f=μN,解得加速度a=1.16 m/s2。
(2)冰車運動3 s時的位移的大??;
解得x=5.22 m。
(3)冰車運動5 s時的速度大小。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有v=at1,解得v=5.8 m/s。
1.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的基本思路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由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力;再分析物體的受力,求出物體受到的作用力。流程圖如下:
2.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的解題步驟(1)確定研究對象,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并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2)選擇合適的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3)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力。(4)選擇合適的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由合力和已知力求出待求的力。
(2022·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一期末)第24屆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如圖甲所示為一位滑雪愛好者,人與裝置的總質量為50 kg,在傾角為37°的雪坡上,以2 m/s的初速度沿斜坡勻加速直線滑下。他運動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求:
(1)滑雪者受到雪面的支持力大小;
滑雪者在斜坡上受力如圖所示,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
N=mgcs 37°=400 N。
(2)滑雪者受到的阻力大小。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sin 37°-f=ma,得f=mgsin 37°-ma=100 N。
一質量為m=2 kg的滑塊在傾角θ=30°的足夠長的固定斜面上在無外力F的情況下以加速度a=2.5 m/s2勻加速下滑。若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于滑塊,如圖所示,使滑塊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運動,在0~2 s時間內沿斜面向上運動的位移x=4 m。求:(g取10 m/s2)(1)滑塊和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滑塊沿斜面勻加速下滑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μmgcs θ=ma,
滑塊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加速度大小a1=2 m/s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cs θ-mgsin θ-μ(Fsin θ+mgcs θ)=ma1,
1.當題目給出的物理過程較復雜,由多個過程組成時,要明確整個過程由幾個子過程組成。將復雜的過程拆分為幾個子過程,分析每一個子過程的受力情況、運動性質,用相應的規(guī)律解決問題。2.注意分析兩個子過程交接的位置,該交接點速度是上一過程的末速度,也是下一過程的初速度,它起到“橋梁”的作用,對解決問題有重要作用。
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斜面傾角θ為37°,斜面BC與水平面AB平滑連接,質量m=2 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面上的M點,M點與B點之間的距離L=9 m,物體與水平面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5,現(xiàn)物體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4 N作用,運動至B點時撤去該力,(sin 37°=0.6,取g=10 m/s2)則:(1)物體在恒力F作用下運動時的加速度是多大?
在水平面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F-μmg=ma,解得
(2)物體到達B點時的速度是多大?
由M到B,根據(jù)運動學公式可知vB2=2aL,
(3)物體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遠距離是多少及回到B點的速度?
在斜面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μmg·cs θ=ma′,代入數(shù)據(jù)得加速度的大小為a′=10 m/s2,
在斜面上向下滑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μmgcs θ=ma2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a2=2 m/s2由運動學公式有vB′2=2a2·x
考點一 動力學方法測質量1.一艘在太空飛行的宇宙飛船,開動推進器后受到的推力是800 N,開動5 s的時間,速度的改變?yōu)? m/s,則宇宙飛船的質量為A.1 000 kg B.2 000 kgC.3 000 kg D.4 000 kg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塊,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甲所示,物塊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這兩個圖像可以求得物塊的質量m和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分別為A.0.5 kg,0.4 B.1.5 kg,C.0.5 kg,0.2 D.1 kg,0.2
由F-t圖像和v-t圖像可得,物塊在2~4 s內所受推力F1=3 N,
物塊在4 s到6 s所受推力F2=2 N,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2=f,f=μmg。聯(lián)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m=0.5 kg,μ=0.4,故A選項正確。
考點二 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3.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剎車線的長度是很重要的依據(jù),剎車線是汽車剎車后,停止轉動的輪胎在地面上發(fā)生滑動時留下的劃痕。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車的剎車線長度是14 m,假設汽車輪胎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恒為0.7,g取10 m/s2,則汽車剎車前瞬間的速度大小為A.7 m/s B.14 m/s C.10 m/s D.20 m/s
4.(多選)如圖所示,質量為m=1 kg的物體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當物體運動的速度為v0=10 m/s時,給物體施加一個與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為2 N的恒力F,在此恒力F作用下(g取10 m/s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A.物體經10 s速度減為零B.物體經2 s速度減為零C.物體的速度減為零后將保持靜止D.物體的速度減為零后將向右運動
物體的速度減為零后,由于F小于最大靜摩擦力,物體將保持靜止,C正確,D錯誤。
5.如圖所示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作用時間相同,且一直作用下去,設小球由靜止開始運動,F(xiàn)水平向右為正,由此可判定A.小球向右運動,再返回停止B.小球向右運動,再返回不會停止C.小球始終向右運動D.小球向右運動一段時間后停止
作出相應的小球的v-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以看出,小球始終向右運動,選項C正確。
考點三 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6.如圖所示,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如果車距不夠,剎車不及時,汽車將發(fā)生碰撞,車里的人可能受到傷害。為了盡可能地減少碰撞引起的傷害,人們設計了安全帶及安全氣囊。假定乘客質量為70 kg,汽車車速為108 km/h(即30 m/s),從踩下剎車到車完全停止需要的時間為5 s,安全帶及安全氣囊對乘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A.420 N B.600 N C.800 N D.1 000 N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知安全帶及安全氣囊對乘客的平均作用力F=ma=70×(-6) N=-420 N,負號表示力的方向跟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選項A正確。
7.質量為0.8 kg的物體在一水平面上運動,圖中圖線a、b分別表示該物體不受拉力作用和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時的v-t圖像,則拉力和摩擦力之比為A.9∶8 B.3∶2 C.2∶1 D.4∶3
由v-t圖像可知,圖線a為水平方向僅受摩擦力的運動,加速度大小a1=1.5 m/s2,圖線b為受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0.75 m/s2,由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得ma1=f,ma2=F-f,聯(lián)立解得F∶f=3∶2,選項B正確。
8.在歡慶節(jié)日的時候,人們會在夜晚燃放美麗的焰火。按照設計,某種型號裝有焰火的禮花彈從專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 s末到達距地面100 m的最高點時炸開,形成各種美麗的圖案,假設禮花彈從炮筒中豎直射出時的初速度是v0,上升過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終是自身重力的k倍,那么v0和k分別等于(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A.25 m/s,1.25 B.40 m/s, m/s,0.25 D.80 m/s,1.25
9.(2023·本溪一中高一期末)如圖所示,一個物體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分別沿三條光滑軌道到達C1、C2、C3,則A.物體到達C1時的速度最大B.物體分別在三條軌道上的運動時間相同C.物體在與C3連接的軌道上運動的加速度最小D.物體到達C3的時間最短
物體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gsin θ,在與C3連接的軌道上運動的加速度最大,C錯誤;
10.(2022·浙江高二學業(yè)考試)鋼架雪車比賽的一段賽道如圖甲所示,長12 m的水平直道AB與長20 m的傾斜直道BC在B點平滑連接,斜道BC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運動員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推著雪車勻加速到B點時速度大小為8 m/s,緊接著快速俯臥到車上沿BC勻加速下滑(圖乙所示),到C點共用時5.0 s。若雪車(包括運動員)可視為質點,始終在冰面上運動,其總質量為110 kg,sin 15°=0.26,g=10 m/s2,求雪車(包括運動員)
(1)在直道AB上的加速度大??;
AB段v12=2a1x1
(2)過C點的速度大小;
AB段v1=a1t1解得t1=3 s則BC段運動時間t2=5 s-3 s=2 s
解得a2=2 m/s2過C點的速度大小v=v1+a2t2=12 m/s
(3)在斜道BC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大小。
在BC段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 θ-f=ma2解得f=66 N。
11.(2023·張家口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一根足夠長的水平桿固定不動,一個質量m=2 kg的圓環(huán)套在桿上,圓環(huán)的直徑略大于桿的截面直徑,圓環(huán)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75。對圓環(huán)施加一個與水平方向成θ=53°角斜向上、大小為F=25 N的拉力,使圓環(huán)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sin 53°=0.8,cs 53°=0.6,g取10 m/s2)。求:
(1)圓環(huán)對桿的彈力大??;
分析圓環(huán)的受力情況如圖甲所示。將拉力F正交分解,F(xiàn)1=Fcs θ=15 N,F(xiàn)2=Fsin θ=20 N。因G=20 N與F2大小相等,故圓環(huán)對桿的彈力為0。
(2)圓環(huán)加速度的大?。?br/>由(1)可知,在拉力F作用下,環(huán)不受摩擦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F合=F1=ma1,代入數(shù)據(jù)得a1=7.5 m/s2。
答案 7.5 m/s2
(3)若拉力F作用2 s后撤去,圓環(huán)在桿上滑行的總距離。
由(2)可知,撤去拉力F時圓環(huán)的速度v0=a1t1=15 m/s拉力F作用2 s的位移
撤去拉力F后圓環(huán)受力如圖乙所示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μmg=ma2得a2=7.5 m/s2圓環(huán)的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停止,取v0方向為正方向,則v0=15 m/s,a=-7.5 m/s2
這是一份模塊期末綜合試卷--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同步課件+講義+專練(新教材),文件包含模塊綜合試卷pptx、模塊綜合試卷教師版docx、模塊綜合試卷專練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冊7 超重與失重公開課ppt課件,文件包含第四章7超重與失重pptx、第四章7超重與失重專練docx、第四章7超重與失重教師版docx、第四章7超重與失重學習筆記docx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5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5 牛頓第三定律獲獎ppt課件,文件包含第四章5牛頓第三定律pptx、第四章5牛頓第三定律專練docx、第四章5牛頓第三定律教師版docx、第四章5牛頓第三定律學習筆記docx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