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始人有哪些創(chuàng)造?
● 原始人是如何創(chuàng)造的?
● 原始人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
● 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 原始人的創(chuàng)造?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有意識地對世界進行探索性勞動
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chǎn)生出或者造出來
用黏土或陶土經(jīng)捏制成形后燒制而成的器具
素陶、印紋陶、彩陶、黑陶
在打磨光滑的橙紅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礦物質(zhì)顏料進行描繪,用赭石和氧化錳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窯燒制。在橙紅色胎體上呈現(xiàn)出赭紅、黑、白、諸種顏色的美麗圖案,形成紋樣與器物造型高度統(tǒng)一,達到裝飾美化效果。
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早期1955年出土于陜西西安半坡
高16.8cm 直徑36.5cm翻唇 闊口 淺腹盆
新石器時代早期 仰韶文化1955年出土于陜西西安半坡
抽象幾何形 口沿處間斷黑彩帶 扎著發(fā)髻的人面 魚身繪制網(wǎng)格紋
新石器時代后期 馬家窯文化1956年出土于甘肅永靖三坪遺址
高50cm 口徑18.4cm 低徑15.9cm寬肩 鼓腹 窄底 口沿四系 腹壁兩耳
器身以黑彩繪畫漩渦紋與水波紋等享有“彩陶之王”美譽
新石器時代后期 馬家窯文化1999年出土于甘肅定西市隴西縣呂家坪
高26.8cm 口徑7.1長頸 寬肩 兩耳 尖底瓶
頸部繪平行條紋肩、腹部繪四方連續(xù)旋渦紋
新石器時代后期 龍山文化1973年山東日照東海峪出土
高19.5cm,口徑9cm,足徑4.7cm喇叭形大侈口,深腹,圓底的杯形,下加細長柄,柄中部凸起一段作鼓腹狀,表面布滿豎向細小鏤孔
腹部飾有弦紋,紋飾比較簡單,僅以磨光透亮的光澤作為器皿的主要裝飾內(nèi)容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1971出土于內(nèi)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
C型 蛇身 馬鬃 鹿眼 豬嘴
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龍身光潔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有細密方格網(wǎng)狀紋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1986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
內(nèi)圓外方 高8.9cm 直徑17.5cm 孔內(nèi)徑3.8cm
《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記載神的靈魂的載體。是古代原始部落信仰某種自然或有血緣關系的親屬、祖先、保護神等,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象征。原始部落對大自然的崇拜是圖騰產(chǎn)生的基礎。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
將軍崖巖畫稷神拜祭圖(巖畫)(新石器時代)江蘇連云港
原始人的創(chuàng)造
湘美版(2017)美術鑒賞 第二單元 美術的歷程 第1課
1879年 考古學家 馬塞利諾·梭杜烏爾女兒 瑪麗亞
1879年 考古學家 馬塞利諾梭杜烏爾 女兒 瑪麗亞
1902年確定為30000年前的作品
198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1940年9月4名少年在法國多爾多涅拉斯科山坡偶然發(fā)現(xiàn)
這種學說認為,模仿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藝術起源于人類對自然的模仿。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模仿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世界,藝術不僅反映事物的外觀形態(tài),而且反映事物的內(nèi)在規(guī)律和本質(zhì),藝術創(chuàng)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從孩提時就有的天性和本能?!崩^古希臘哲學家之后,文藝復興時期的達? 芬奇、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和發(fā)展了這一學說。
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chuàng)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白杂伞笔撬囆g活動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們只有在一種精神游戲中才能徹底擺脫實用和功利的束縛,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人的審美活動和游戲一樣,是一種過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們進行藝術這種精神游戲的動力。人是高等動物,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從事維持和延續(xù)生命的物質(zhì)活動,因此有過剩的精力,這些過剩精力體現(xiàn)在自由的模仿活動中,就有了游戲與藝術活動。其代表人物是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和英國學者斯賓塞。
表現(xiàn)說認為藝術起源于人類表現(xiàn)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現(xiàn)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藝術發(fā)生的主要動因。在這種學說看來,原始人所有的藝術只有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那就是他們通過各種藝術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從而促成了藝術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持這一理論的主要有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還有歐美的一些現(xiàn)當代美學家。
巫術說是西方關于藝術起源的理論中最有影響的一種觀點。這種觀點認為最初的藝術有著極大的實用功利價值。原始人所描繪的史前洞穴壁畫中雖然有許多在我們今天看來是美麗的動物的形象,但他們當時卻是出于一種與審美無關的動機,即巫術動機。按照巫術說的觀點,這是因為原始部落有一種交感巫術存在,原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形象與該事物本身都有一種實在的聯(lián)系,如果對事物的形象施加影響,實際上也就是對這個事物施加影響,在動物身上面上傷痕,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實際的涉獵當中可以顧利地打到獵物。巫術說對我們理解原始藝術,特別是原始美術發(fā)生的動力,以區(qū)這些藝術在當時條件下非審美的性質(zhì)具有重大意義。
這種學說認為藝術起源于原始人的勞動實踐,這一理論主要在中國和前蘇聯(lián)的文藝理論界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勞動說認為勞動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同樣也為藝術的產(chǎn)生提供了前提。不過勞動說在解釋藝術起源問題上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只是從物質(zhì)生產(chǎn)角度揭示出勞動對藝術發(fā)展的推動作用,但是關于原始人在精神領域的需求對藝術產(chǎn)生的作用卻無法做出完整的解釋。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畢歇爾、希爾恩、普列漢諾夫、馬克思等。
這是一份湘美版 (2019)必修:美術鑒賞第二單元 美術的歷程第二課 禮儀與教化背景圖課件ppt,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古中國商,馬踏匈奴,拓展學習,楚國人,一夜白頭春秋名臣,伍子胥,西漢馬王堆帛畫,忠孝節(jié)義,喀左天成觀,曹植七步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湘美版 (2019)必修:美術鑒賞第一課 原始人的創(chuàng)造課文內(nèi)容ppt課件,共3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原始人的活動有哪些,先來說一說彩陶,再來說一說黑陶,洞窟壁畫,巨石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湘美版 (2019)必修:美術鑒賞第二課 禮儀與教化示范課課件ppt,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前思考,趁熱打鐵,蓮鶴方壺,長信宮燈,黃金面罩,第二部分美術教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