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
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4.考試范圍:人教版 2024 七上全冊。
一、選擇題:本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面是在池塘中發(fā)現的部分物體,屬于生物的是(
)
A.水
B.貝殼
C.水綿
D.泥沙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
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
胞構成的。
【詳解】水綿是多細胞的植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屬于生物;水、泥沙、貝殼不能夠進行呼吸等特征,不
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屬于生物,C 符合題意,AB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2.植物細胞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楚的結構是(
A.細胞膜 B.細胞核 C.細胞質
【答案】A
)
D.細胞壁
【分析】細胞膜是緊貼在細胞壁上的一層透明且極薄的膜,具有控制進出的作用,使有用的物質不能任意
的滲出細胞,有害的物質不能輕易地進入細胞,在顯微鏡下不易觀察到。
【詳解】A.細胞膜是細胞的外層結構,它非常薄且緊貼細胞壁。由于它的透明度和薄度,以及普通光學顯
微鏡的分辨率限制,細胞膜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通常是不易觀察到的,A 符合題意。
B.細胞核是細胞內的一個重要結構,它含有遺傳物質。細胞核相對較大且染色較深,因此在普通光學顯微
鏡下是清晰可見的,B 不符合題意。
C.雖然沒有明確邊界,但細胞質能依靠其“半透明狀態(tài)”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能夠看到分布情況,C 不符合
題意。
D.細胞壁是植物細胞的最外層結構,它維持了細胞的形狀和穩(wěn)定性。細胞壁相對較厚,在普通光學顯微鏡
下是清晰可見的,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3.“藕斷絲連”是常見的現象,這里的“絲”來自植物體的(
)
1 / 19
A.分生組織
【答案】B
B.輸導組織
C.營養(yǎng)組織
D.保護組織
【分析】植物的組織主要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等,它們各有一定的功能。
【詳解】A.分生組織分布在根尖的分生區(qū)、莖的形成層等,分生組織的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
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具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A 不符合題意。
B.輸導組織貫穿于根、莖、葉等處,細胞呈長管形,細胞間以不同方式相互聯系,運輸水、無機鹽、營養(yǎng)
物質 ,所以藕斷絲連”是常見的現象,這里的“絲”來自植物體的輸導組織,B 符合題意。
C.營養(yǎng)組織分布在植物的果肉、葉肉、莖中央的髓等,細胞壁薄,液泡大,有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C 不
符合題意。
D.保護組織一般都分布在植物體的表面,細胞排列緊密,沒有細胞間隙,而且在與空氣接觸的細胞壁上有
著角質,對內部各種組織起保護作用,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B
4.吃桑葚時,嘴唇和手指常常被染成紫色,這些紫色汁液主要來自細胞中的(
)
A.液泡
B.線粒體
C.細胞質
D.細胞核
【答案】A
【分析】植物細胞,其形狀近似長方形,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液泡等結構。
【詳解】A.液泡是植物細胞中由單層膜與其內的細胞液組成的細胞器,細胞液中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
蛋白質等物質,桑葚的紫色就是源于液泡中的花青素等色素,故 A 符合題意。
B.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并不儲存色素等物質,所以紫色汁
液不可能來自線粒體,故 B 不符合題意。
C.細胞質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其本身是無色透明的膠狀物質,即使有一些物質使它略帶顏色,也不
會是桑葚那種明顯的紫色,故 C 不符合題意。
D.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主要由核膜、核仁、染色質和核基質組成,其中染色質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也不含有使桑葚呈現紫色的色素,所以紫色汁液也不是來自細胞核,故 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5.下列生物中不屬于單細胞生物的是(
)
A.螞蟻
B.衣藻
C.酵母菌
D.瘧原蟲
【答案】A
【分析】單細胞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也能完成營養(yǎng)、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jié)等生命活動。
【詳解】A.螞蟻是一種由許多個細胞構成的生物體,A 錯誤。
B.衣藻屬于單細胞藻類,整個生物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B 正確。
C.酵母菌是典型的單細胞真菌,C 正確。
D.瘧原蟲是一種單細胞寄生生物,整個生物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D 正確。
故選 A。
2 / 19
6.種子的主要結構是(
)
A.胚芽
B.胚
C.胚根
D.子葉
【答案】B
【分析】種子的基本結構包括種皮和胚兩部分。種皮具有保護作用,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體,
它能發(fā)育成新的植物體。
【詳解】種子的基本結構包括種皮和胚兩部分。種皮具有保護作用,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體,
它能發(fā)育成新的植物體。胚由胚軸、胚芽、胚根、子葉四部分組成,胚芽將來發(fā)育成新植物的莖和葉,胚
根發(fā)育成新植物體的根,胚軸發(fā)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子葉具有儲存或者轉運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B 正確,
ACD 錯誤。
故選 B。
7.水蛭沒有發(fā)達的骨骼,但也能靈活運動,主要原因是(
A.肌肉發(fā)達 B.體表有黏液 C.體壁有剛毛
【答案】D
)
D.身體分節(jié)
【分析】水蛭是環(huán)節(jié)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的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水蛭的主要運動方式
是靠吸盤吸附在物體表面進行移動。
【詳解】A.水蛭體內肌肉發(fā)達,但其肌肉需附著在骨骼等結構上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而水蛭無發(fā)達骨骼,
僅靠肌肉發(fā)達無法實現靈活運動,還需其他結構輔助,故 A 不符合題意。
B.體表黏液主要作用是輔助呼吸、減少在水中運動的阻力等,與水蛭靈活運動的直接關系不大,不能作為
其無發(fā)達骨骼卻能靈活運動的主要原因,故 B 不符合題意。
C.水蛭體壁無剛毛,剛毛是蚯蚓等環(huán)節(jié)動物的運動輔助結構,水蛭的運動并非依靠剛毛,故 C 不符合題意。
D.水蛭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jié)構成。這種身體分節(jié)的結構使得水蛭的身體更加靈活,運動時可以
通過不同體節(jié)的伸縮、彎曲和擺動來實現各種復雜的動作,就像一列有著多個關節(jié)的小火車,每個車廂都
能獨立活動,從而讓水蛭能夠靈活地在水中游動、在物體表面爬行或進行其他復雜的運動,這是水蛭沒有
發(fā)達骨骼卻能靈活運動的主要原因,故 D 符合題意。
故選 D。
8.某同學發(fā)現一種動物的幼體和成體的呼吸器官不一致,這種動物不可能是(
)
A.牛蛙
B.娃娃魚
C.海龜
D.蠑螈
【答案】C
【分析】兩棲動物的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用
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
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部分,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體
溫不恒定,心臟只有三個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體內受精,在陸地上產卵,外面有堅硬的卵殼保護著。
【詳解】A.牛蛙屬于兩棲動物,其幼體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牛蛙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輔
助呼吸,幼體和成體的呼吸器官不一致,故 A 不符合題意。
3 / 19
B.娃娃魚即大鯢,也是兩棲動物。幼體用外鰓呼吸,皮膚輔助呼吸;成體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其幼
體和成體的呼吸器官存在差異,故 B 不符合題意。
C.海龜是爬行動物,無論幼體還是成體,主要的呼吸器官都是肺,呼吸器官一致,故 C 符合題意。
D.蠑螈屬于兩棲動物,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幼體和成體的呼吸方式不同,故 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9.某同學準備用清水、食用瓊脂、話梅、塑料保鮮袋、線等物品制作動物細胞模型,塑料保鮮袋模擬的細胞
結構是(
A.細胞壁
【答案】B
)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分析】動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
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葉綠體。
【詳解】A.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A 錯誤。
B.細胞膜位于動物細胞的最外層,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性透過性)。細胞膜,能讓有用
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因此,可用塑料保鮮袋模擬
細胞膜,B 正確。
C.細胞質是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動著的,這利于物質交換,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
場所;因此,可用食用瓊脂模擬細胞質,C 錯誤。
D.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
因此,可用話梅模擬細胞核,D 正確。
故選 B。
10.2023 年,世界頂尖雜志《科學》(Science)刊登了我國水稻抗高溫新機制的研究成果。水稻抗高溫基因
在染色體上,儲存在(
A.液泡
)
B.線粒體
C.細胞核
D.葉綠體
【答案】C
【分析】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其中的 DNA 上有遺傳信息,這些遺傳信息包含了指揮、控制細胞中物質和
能量變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體建造自己“生命大廈”的藍圖。
【詳解】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 DNA 和蛋白質組成,DNA 是遺傳物質
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 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
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水稻抗高溫基因在染色體上,儲存在細胞核內,ABD 不正確,C 正確。
故選 C。
11.細胞進行分裂時,最先一分為二的結構是(
)
A.細胞壁
【答案】D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4 / 19
【分析】細胞的分裂的過程:①細胞核由一個分成兩個;②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含有一個細胞核;③如
果是動物細胞,細胞膜從細胞的中部向內凹陷,縊裂為兩個細胞。若是植物細胞,則在原來的細胞中央,
形成新的細胞膜和新的細胞壁;④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
【詳解】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首先發(fā)生變化的是細胞核,細胞核中的染色體首先要完成復制加倍,隨著分
裂的進行,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 這樣,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
相同,新細胞和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也相同。保證了新細胞和原細胞遺傳物質一樣。可見,木棉花
細胞進行分裂時,最先一分為二的結構是細胞核,故 D 正確,ABC 錯誤。
故選 D。
12.與含羞草對刺激作出反應屬于同一生物特征的是(
)
A.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C.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B.朵朵葵花向太陽
D.無心插柳柳成蔭
【答案】B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
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生物
都能遺傳和變異的特征。
【詳解】A.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體現了生物間的捕食關系,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故 A 錯誤。
B.向日葵花朵朵向太陽,是生物對環(huán)境中光的刺激做出的一種反應,和含羞草對刺激作出反應屬于同一生
物特征,故 B 正確。
CD.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無心插柳柳成蔭,都說明生物能生長和繁殖,故 CD 錯誤。
故選 B。
13.小明在制作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不需要進行的操作是(
)
A.擦載玻片
C.滴加碘液
B.蓋蓋玻片
D.展平葉片
【答案】C
【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 滴(清水)、撕 、展 、蓋、 染 。
【詳解】A.在制作臨時裝片時,首先需要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以避免雜質對觀察的
影響。因此,“擦載玻片”是制作臨時裝片的一個必要步驟,A 不符合題意。
B.在將細胞放置在載玻片上后,需要用蓋玻片將其覆蓋,以保持細胞的形態(tài)并防止水分蒸發(fā)。所以,“蓋蓋
玻片”也是制作臨時裝片的一個關鍵步驟,B 不符合題意。
C.對于某些無色透明的植物細胞,為了更清晰地觀察其結構,可能需要使用染色劑進行染色。然而,對于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來說,由于其本身已經含有色素(紫色),因此不需要額外使用碘液進行染色,
C 符合題意。
D.在將細胞放置在載玻片上后,需要用鑷子或解剖針等工具將細胞或組織展平,以便更好地觀察其結構。
因此,“展平葉片”是制作臨時裝片的一個重要步驟,D 不符合題意。
5 / 19
故選 C。
14.在下列分類單位中,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A.同門的生物
)
B.同屬的生物
D.同種的生物
C.同科的生物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分類等級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的親緣關
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級越大,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
【詳解】A.門是生物分類中的一個較大單位,同門的生物雖然有一定的親緣關系,但相對于更小的分類單
位來說,它們的親緣關系較遠,A 不符合題意。
B.屬是生物分類中的一個中等單位,同屬的生物通常具有較多的共同特征,親緣關系相對較近,B 不符合
題意。
C.科是生物分類中的一個較大單位,同科的生物雖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相對于同屬的生物來說,它們的
親緣關系還是稍遠一些,C 不符合題意。
D.種是生物分類中的最小單位,同種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最近,因為它們具有最多的共同特征和最近的進
化歷程,D 符合題意。
故選 D。
15.下列細胞內的各物質中,都屬于有機物的是(
)
A.水、氧氣、無機鹽
B.水、葡萄糖、蛋白質
D.核酸、葡萄糖、無機鹽
C.蛋白質、葡萄糖、脂肪
【答案】C
【分析】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分子比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鹽、氧等,這類
物質是無機物;一類是分子比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類(淀粉等)、脂類、蛋白質和核酸,這類物質是有
機物。
【詳解】由分析可知,無機物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含碳但結構較簡單的化合物(如碳酸鹽、碳酸氫
鹽等)。在選項中,水、氧氣和無機鹽均屬于無機物。而葡萄糖、蛋白質、脂肪和核酸都屬于有機物,故
ABD 錯誤,C 正確。
故選 C。
16.某同學根據所學知識,歸納出某些動物特征,其中最恰當的是(
)
A.青蛙皮膚裸露,變態(tài)發(fā)育
C.鯨魚體表被毛,胎生、哺乳
B.渦蟲身體兩側對稱,有口有肛門
D.鱷魚體表覆蓋鱗片,用鰓呼吸
【答案】A
【分析】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絳蟲、
渦蟲等。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
6 / 19
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fā)達,體溫恒定,是恒溫動物;哺乳、胎生。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
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詳解】A.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其皮膚裸露無鱗,具有濕潤的特征,能輔助肺進行呼吸,同時其生長發(fā)育
過程中會經歷變態(tài)發(fā)育(從蝌蚪變?yōu)槌审w),故 A 正確。
B.渦蟲屬于扁形動物,身體兩側對稱,有口無肛門,故 B 錯誤。
C.鯨魚屬于哺乳動物,生活在水中,體表無毛,故 C 錯誤。
D.鱷魚屬于爬行動物,體表覆蓋鱗片,用肺呼吸,故 D 錯誤。
故選 A。
17.下列實例與人類利用病毒無關的是(
A.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
B.給扁桃體炎患者注射青霉素
C.利用噬菌體治療超級細菌引起的感染 D.以病毒為載體進行基因治療
【答案】B
【分析】病毒與人類的關系:①有害:對動植物和人類造成極大危害。②有益:研制疫苗、防治有害生物、
轉基因或基因治療。
【詳解】A.利用昆蟲病毒寄生在昆蟲的活細胞內的特性,消耗昆蟲細胞的營養(yǎng)導致昆蟲死亡的原理來防治
害蟲,A 不符合題意。
B.給扁桃體炎患者注射青霉素 (青霉素是真菌產生的),是利用青霉素直接殺死或抑制細菌的繁殖,從而
達到治療的效果,與病毒無關,B 符合題意。
C.噬菌體指寄生在細菌中的病毒,因此可以利用噬菌體治療超級細菌引起的感染,C 不符合題意。
D.以病毒為載體進行基因治療,屬于人類利用病毒為自己服務的實例,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B。
18.下列對微生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C.真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答案】A
)
B.細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所有微生物都無法直接用肉眼看見
【分析】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
個體微小,結構簡單。
【詳解】A.病毒是由遺傳物質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tài)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體。它并沒有像細胞那樣的
復雜結構,而是由簡單的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組成,故 A 符合題意。
B.細菌是通過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的,也就是一個細菌細胞分裂成兩個完全相同的子細胞。而孢子生殖是
某些真菌和植物的一種繁殖方式,故 B 不符合題意。
C.真菌確實包括一些單細胞種類,如酵母菌,但也有很多真菌是多細胞的,比如霉菌和大型真菌(如蘑菇、
木耳等),故 C 不符合題意。
D.雖然大多數微生物都非常微小,無法直接用肉眼看見,但有些微生物是可以被肉眼觀察到的。比如,霉
7 / 19
菌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長出肉眼可見的菌絲和孢子,故 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19.下面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種生物不同細胞的鏡像圖,其中屬于人口腔上皮細胞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動物細胞的結構有:
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詳解】A.口腔上皮細胞的形狀應該是扁平、多邊形的,形狀不規(guī)則,圖中細胞不符合該特點,A 錯誤。
B.該圖細胞排列緊密,形狀像一個個小房子,屬于洋蔥表皮細胞,B 錯誤。
C.由圖可知,圖片中含有由兩個呈半月形的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即氣孔,故該細胞是葉表皮細胞,C 錯
誤。
D. 該細胞呈多邊形,形狀不規(guī)則,含有細胞核,屬于口腔上皮細胞,D 正確。
故選 D。
20.如圖是動物和植物細胞的示意圖。關于圖中細胞各結構的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B.乙能控制物質的進出
C.丙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葉綠素
D.丁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場所
【答案】A
【分析】甲表示動物細胞,乙表示植物細胞。圖中甲是細胞核、乙是細胞壁、丙是線粒體、丁是液泡。
【詳解】A.在細胞結構中,甲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A 正確。
B.乙是細胞壁,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但不能控制物質的進出,B 錯誤。
C.甲表示動物細胞,動物細胞內沒有葉綠體,更沒有葉綠素,C 錯誤。
D.丁是液泡,液泡內含有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各種營養(yǎng)物質和色素,不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場所,
D 錯誤。
故選 A。
21.下列選項中,符合圖中 I、Ⅱ、Ⅲ對應關系的是(
)
8 / 19
A.I 細胞質、Ⅱ線粒體、Ⅲ葉綠體
C.I 無機物、Ⅱ水、Ⅲ蛋白質
B.I 動物細胞、Ⅱ液泡、Ⅲ細胞壁
D.I 能量轉換器、Ⅱ葉綠體、Ⅲ細胞核
【答案】A
【分析】由題圖可知:I 包括Ⅱ和Ⅲ,Ⅱ和Ⅲ是并列關系。
【詳解】A.細胞質內含有線粒體和葉綠體,而線粒體和葉綠體是并列關系,A 符合題意。
B.動物細胞沒有液泡和細胞壁,B 不符合題意。
C.蛋白質是有機物,不屬于無機物,C 不符合題意。
D.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細胞核不是能量轉換器,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22.小華學習《細胞的生活》后,繪制了概念圖,下列敘述錯誤的(
)
A.結構①是細胞壁,結構②是細胞核
C.結構②內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 DNA D.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tǒng)一
【答案】A
B.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與能量轉換有關
【分析】圖中:①是細胞膜,②是細胞核。
【詳解】A.結構①是細胞膜,結構②是細胞核,故 A 錯誤。
B.葉綠體能夠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并將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能夠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
來,為細胞的生活提供動力。因此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與能量轉換有關,故 B 正確。
C.細胞的控制中心是②細胞核,其內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 DNA,這些信息其實就是指導和控制細胞中
物質和能量內變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體建造生命大廈的藍圖,故 C 正確。
D.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葉綠體能夠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并將化學能儲
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能夠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為細胞的生活提供動力。細胞中的能量變化非
常復雜,需要統(tǒng)一的指揮和控制,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DNA 上有遺傳信息,這些信息其實就是指導
和控制細胞中物質和能量內變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體建造生命大廈的藍圖。所以,細胞是物質、能量、
信息的統(tǒng)一體,故 D 正確。
9 / 19
故選 A。
23.近來科學家利用干細胞及其他生物材料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 3D 打印機打印出的擁有心肌、血管
和心腔的“完整”人造心臟,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①是細胞生長,細胞不能無限長大 B.過程②是細胞分裂,癌細胞可以無限制分裂
C.②過程中染色體數量的變化為 n→2n→n D.過程①②③中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
【答案】D
【分析】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
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詳解】A.過程①的結果是細胞體積的增大,因此表示細胞生長。隨著細胞體積越大,其表面積與體積的
比值越小,這樣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速率就越小,故細胞不能無限生長下去,故 A 不符合題意。
B.過程②細胞數目增多,因此表示細胞分裂,癌細胞可以無限制分裂,故 B 不符合題意。
C.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是明顯。細胞分裂前染色體數量(n),染色體的數量在細胞分裂時已經加
倍(2n),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n),也就是說,兩個
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相同,因此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故 C 不符合題意。
D.過程①是細胞生長,細胞生長只是細胞體積的增大,其遺傳物質(DNA)并沒有發(fā)生改變。過程②是細
胞分裂,細胞分裂過程中遺傳物質會進行復制并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因此子細胞的遺傳物質與母細
胞相同,也沒有發(fā)生改變。過程③是細胞分化,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即不同種類的細胞中
遺傳信息的表達情況不同,但遺傳物質(DNA)本身并沒有發(fā)生改變,故 D 符合題意。
故選 D。
24.如圖所示,人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下列各項中屬于 a 結構層次的是(
)
A.血液
B.腎臟
C.菜豆種子
D.神經細胞
【答案】B
【分析】人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人體,因此,圖示中 a 所示的結構層
次為器官。
【詳解】A.血液屬于結締組織,A 不符合題意。
B.腎臟臟是由多種組織構成的器官,與 a 所示的結構層次相同,B 符合題意。
10 / 19
C.菜豆種子屬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的器官,C 不符合題意。
D.神經元又名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屬于細胞,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B。
25.如圖陰影部分可表示的特征是(
)
A.能進行光合作用
C.有根、莖、葉的分化
【答案】A
B.種子外無果皮包被
D.依靠孢子繁殖
【分析】植物根據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苔蘚植
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
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
藻類是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的一類生物。
【詳解】A.海帶、墻蘚、腎蕨和水稻的細胞中都具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故 A 符合題意。
B.海帶、墻蘚、腎蕨都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產生種子;水稻屬于被子植物,種子外有果皮包被,故 B 不符
合題意。
C.海帶等藻類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墻蘚等苔蘚植物有莖和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腎蕨
等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高大;水稻等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
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故 C 不符合題意。
D.只有水稻依靠種子繁殖,海帶、墻蘚、腎蕨依靠孢子繁殖,故 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8 小題,共 50 分,除特殊標注外,每格 1 分,[ ]內填序號或字母。
26.(4 分)中國科學院鄒承魯院士說:“我發(fā)現許多生命科學的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答案。”如圖是克
隆豬的培育過程。
(1)推測豬 D 與豬
(選填“A”“B”或“C”)最為相像,這是因為此豬為豬 D 提供了
。
(2)在克隆豬的培育過程中,融合成的新細胞經體外培養(yǎng)后分裂成多個細胞,營養(yǎng)物質進入細胞以及產生的
11 / 19
廢物排出細胞時,都要經過
(3)細胞質內有許多很重要的結構。如果把綠色植物比作生物圈中生產有機物的“天然工廠”,那么工廠里生
產有機物的“車間”是
(細胞結構),此結構控制著物質的進出。
。
【答案】(1)A 細胞核(2)細胞膜(3)葉綠體
【分析】克隆技術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組織后代的過程??茖W家把人
工遺傳操作動物繁殖的過程叫克隆,這門生物技術叫克隆技術,是無性繁殖。
【詳解】(1)推測豬 D 與豬 A 最為相像,這是因為此豬為豬 D 提供了 細胞核,此結構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內有遺傳物質,其上有指導生物發(fā)育的全部信息。
(2)在克隆豬的培育過程中,融合成的新細胞經體外培養(yǎng)后分裂成多個細胞,在此過程中,要給細胞提供
一些物質供其生長,這些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有機物和無機物。營養(yǎng)物質進入細胞以及產生的廢物排出
細胞時,都要經過細胞膜,此結構控制著物質的進出,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
(3)綠色植物利用光能,通過葉綠體,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并且
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就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措施。如果把綠色植物比作生物圈中
生產有機物的“天然工廠”,那么工廠里生產有機物的車間是葉綠體,它能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將化學能
儲存在它所制造的糖類等有機物中。
27.(7 分)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有青青的禾苗、嬉戲的游魚、遠去的秋雁等。這些現象不僅體現了生命
的神奇和美麗,還具有共同的特征。
(1)禾苗、游魚、秋雁這三種生物都是由
(2)“鳥為食亡”說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構成。
。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學用顯微鏡對禾葉的表皮細胞、魚的毛細血管、秋雁的肌肉細胞等結構進行觀察,
圖一觀察的是哪種材料 ,圖二是顯微鏡結構示意圖,則四個同學中需要將裝片向 移動的是
同學,需要調節(jié)顯微鏡結構 4 是 同學。需要調節(jié)顯微鏡結構 8 的是 同學。
【答案】(1)細胞(2)營養(yǎng)(3) 禾葉的表皮細胞 右下
甲
乙
丁
【分析】圖二中 1 轉換器,2 物鏡,3 載物臺,4 反光鏡,5 目鏡,6 鏡筒,7 粗準焦螺旋,8 細準焦螺旋,9
鏡臂。
【詳解】(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因此禾苗、游魚、秋雁這三種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2)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鳥為食亡體現的生物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12 / 19
(3)生物學上,把生物親代與子代之間相似的現象叫做遺傳,生物具有遺傳的特性?!胺N瓜得瓜,種豆得豆”,
體現出的生物特征是生物具有遺傳的特性。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
變異。“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體現的生物特征是具有變異現象。
(4)根據圖丙和丁的細胞結構特點可知,圖一觀察的是禾葉的表皮細胞。
顯微鏡觀察到的是倒像,物像的移動方向與物體相反。因此圖甲同學看到的物像在視野的右下方,因此應
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才能把物像移到中央來觀察。
4 是反光鏡,是顯微鏡上可以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結構,圖乙同學所看到的視野較暗,因此應該調節(jié) 4 反光鏡使
視野變亮。
8 是細準焦螺旋,作用是小幅度升降鏡筒,調節(jié)焦距,圖丁同學看到的物像較模糊,因此可以調節(jié) 8 細準焦
螺旋使物像變清晰。
28.(6 分)在生物圈中,動物種類繁多,形態(tài)千差萬別。如圖是幾種動物的示意圖。
(1)水螅屬于腔腸動物,它的體表有
(2)渦蟲背腹扁平,身體呈
,是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
對稱,它和水螅的共同特征是
動物。
。
(3)蛔蟲身體細長,呈圓柱形,屬于
(4)蚯蚓是最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與蚯蚓共同特征最多的動物是圖中的
。
(5)河蚌的運動器官是足,殼內柔軟的身體表面包裹著猶如外套一般的肉質膜,稱為
形成貝殼。
,其分泌的物質
【答案】(1)刺細胞(2)兩側/左右 有口無肛門(3)線蟲(4)沙蠶(5)外套膜
【分析】圖中:水螅屬于腔腸(刺胞)動物;渦蟲屬于扁形動物;蛔蟲屬于線蟲(線形)動物;沙蠶屬于
環(huán)節(jié)動物;河蚌屬于軟體動物。
【詳解】(1)水螅屬于腔腸(刺胞)動物,主要特征是: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它的體表有刺細胞,
是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
(2)渦蟲屬于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它和水螅的共同特征是有口無肛門。
(3)蛔蟲的身體呈圓柱形,前端有口;體表包裹著一層角質層,屬于線蟲(線形)動物。
(4)蚯蚓和圖中沙蠶的身體均由許多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均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故與蚯蚓共同特征最多的動
物是圖中的沙蠶。
(5)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河蚌屬于軟體動物,殼內柔軟的
身體表面包裹著猶如外套一般的肉質膜,稱外套膜,其分泌的物質形成貝殼。
29.(5 分)2024 年 3 月 3 日是第 11 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某中學生物研學小組參與了當地景區(qū)“構建野生
動植物智慧保護體系”主題宣傳活動,他們觀察記錄到許多生物,并嘗試對最先見到的五種生物,按照一定
13 / 19
的特征分類如圖。
(1)比較圖中的分類依據,B 處應填寫用
繁殖。
(2)按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對生物進行分類,可以弄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圖中的生物,與“活化石”水杉
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3)水葫蘆是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之一、它的花為穗狀花序,果實為蒴果。它既能用種子繁殖又能用根狀莖
繁殖。若依形態(tài)結構分類,水葫蘆屬于 (選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4)水葫蘆泛濫成災會對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很多危害,請列舉一點 (寫出一點)。為了減少其對本地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危害,有人提議從國外大量引進水葫蘆的天敵,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
。
由
。
【答案】(1)種子(2)油松(3)被子(4)抑制水中其他植物的生長
不贊成,大量引進水葫蘆的天敵,也會危
害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
【分析】(1)植物的分類依據是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其中被子植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是花、果實
和種子。
(2)圖中 A 為卵生;B 為種子繁殖;C 為細胞有細胞壁;D 種子無果皮包被;E 種子有果皮包被。
【詳解】(1)圖 2 中分類依據的另一個特征是“不用種子繁殖”,因此 B 處應填寫“用種子繁殖”。這是植物
分類時常用的一種繁殖方式。
(2)按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對生物進行分類,與 “活化石” 水杉親緣關系最近的是圖中的油松。因為水杉
和油松都屬于裸子植物,而其他生物與水杉的分類等級相對更遠。
(3)水葫蘆的花為穗狀花序,果實為蒴果,且能產生種子,依形態(tài)結構分類,水葫蘆屬于被子植物。被子
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種器官,且種子外有果皮包被,水葫蘆符合這些特征。
(4)對于是否贊成從國外大量引進水葫蘆的天敵來減少其對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危害,答案是不贊成。因為引
進水葫蘆的天敵可能會造成新的生物入侵。這些天敵在新的環(huán)境中可能沒有自然天敵的制約,從而大量繁殖,
對本地的其他生物造成威脅,引發(fā)新的生態(tài)問題,反而進一步破壞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
30.(7 分)請據以下圖文資料分析回答問題。
14 / 19
資料一:海帶身體呈條形薄片狀,它富含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具有廣泛的食用價值。
資料二:桫欏也是目前發(fā)現的唯一木本蕨類植物,莖高度可超過 6 米,直徑可達 20 厘米,它是瀕危的國家
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資料三:中山市的市樹是鳳凰木,鳳凰木高大挺拔,寓意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ㄆ陂L且花色艷麗,被稱
為英雄花,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1)海帶的葉狀體可食用,
(2)桫欏葉的葉脈清晰可見,葉脈是
(3)鳳凰木可開花,花是 器官,開花后一般會結果,因此可推斷綠色開花植物可稱為
(4)海帶、桫欏、鳳凰木三種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其中 更能適應陸地生活。
(選填“有”或“沒有”) 根、莖、葉的分化,根據分類,屬于
。
組織,桫欏通過 繁殖后代。
植物。
【答案】(1)沒有 藻類(2)輸導 孢子 孢子生命力弱小或生存環(huán)境被人類破壞(3)生殖 被子(4)都能進行光合
作用 鳳凰木
【分析】植物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有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根據種子
外有無果皮包被著,我們把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大類,裸子植物的種子外無果皮包被,是
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
【詳解】(1)海帶屬于藻類,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2)桫欏是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有真正的輸導組織。葉脈有運輸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是輸導組
織。桫欏通過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是生殖細胞,遇到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會萌發(fā),因此,梭羅的生殖發(fā)育離不
開水,桫欏瀕危的原因可能是孢子生命力弱小或生存環(huán)境被人類破壞。
(3)綠色開花植物體通常都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根、莖、葉為營養(yǎng)器官,
花、果實、種子為生殖器官。鳳凰木的花是生殖器官。鳳凰木開花后會結果,說明它是被子植物。
(4)海帶、桫欏、鳳凰木三種植物細胞內都有葉綠體,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其中鳳凰木屬于被子植物,用
種子繁殖后代,種子外有果皮包被,更能適應陸地環(huán)境。
31.(6 分)魚和螃蟹都用鰓呼吸,為什么魚離開水很快就會窒息而死,而螃蟹不會呢?某生物興趣小組的
同學對魚的鰓和螃蟹的鰓進行了一系列對比和觀察(如圖所示)。
步驟 1:將新鮮魚鰓和螃蟹鰓分別放入水中,觀察鰓絲的分散狀況。觀察結果:魚的鰓絲在水中較分散,螃
蟹的鰓外形蓬松。
步驟 2:將兩者的鰓從水中取出,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觀察它們的變化。觀察結果:魚的鰓絲黏連,表面
粘稠;螃蟹的鰓外形無明顯變化。
請根據上述內容及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5 / 19
(1)魚的鰓絲呈紅色,因為鰓絲中含有豐富的
水中的 (填氣體名稱)會減少。
(2)魚離開水后,鰓絲黏連,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魚在呼吸時候,水流經鰓后,從鰓蓋后緣流出,流出
(填“增大”或“減少”),故會窒息而死;螃蟹離開水后,
鰓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基本
(填“不變”或“減少”),故可以存活一段時間。
,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蛻皮”現象;而魚身體表面覆蓋
(3)螃蟹體表有堅硬的
,有利于它在水
中生活,減少阻力。
【答案】(1)毛細血管 氧氣/O2(2)減少 不變(3)外骨骼 鱗片
【分析】(1)魚類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體表大都覆蓋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身體兩側各有一
條側線,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測定方向,為魚的感覺器官。
(2)節(jié)肢動物的身體許多體節(jié)構成的,并且分部,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也分節(jié)。
【詳解】(1)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觀察活魚,可以看到魚的口和鰓蓋后緣有交替閉合的現象,這是魚在
呼吸。魚用鰓呼吸,鰓上有許多鰓絲,鰓絲里密布毛細血管,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
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
體外,所以進入魚鰓和流出鰓的水中,溶解的氣體成分變化流出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因此,
魚的鰓絲呈鮮紅色,因為其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魚呼吸時,水流經鰓,然后從鰓蓋后緣流出,水中的
氧氣減少。
(2)魚離開水后,由于失去了水的支持和潤滑,鰓絲會黏連在一起,導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大減少,使
得魚無法從空氣中獲取足夠的氧氣,因此會窒息而死。而螃蟹的鰓外形蓬松,離開水后其鰓與空氣的接觸
面積基本不變,因此螃蟹可以依靠鰓從空氣中獲取氧氣,存活一段時間。
(3)螃蟹體表有堅硬的外骨骼,這不僅為螃蟹提供了保護,還減少了體內水分的蒸發(fā)。在成長過程中,由
于外骨骼不能隨著身體的生長而生長,因此螃蟹會出現“蛻皮”現象,以脫掉舊的外骨骼并長出新的更大的外
骨骼。而魚的身體表面則覆蓋著鱗片,這些鱗片有利于魚在水中生活,減少水的阻力,使魚能夠更靈活地
游動。
32.(6 分)微生物學是一門研究微生物的學科,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它的研究對人類有著至關重要
的意義,它們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一些微生物是致病菌,會引發(fā)各種疾病,而另一些則是對人類有益的,
可以治療疾病、防治蟲害等。下面有四幅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6 / 19
(1)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也是在世界范圍內被人類消滅的一種傳染病。圖一中的
天花病毒結構簡單,由[①]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②] 組成。
(2)圖二為某種細菌的結構示意圖,它與圖三所示酵母菌的細胞結構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圖二細胞中沒
有
,僅有 DNA 集中的區(qū)域。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具有[D]
,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跟細菌
的致病性有關。細菌的生殖方式是
。
(3)圖四為青霉的結構示意圖,在直立菌絲的頂端長有青綠色的[③]
素——青霉素,就是青霉產生的,如果有人得了流感,用青霉素
【答案】(1)遺傳物質(2)成形的細胞核 莢膜 分裂(3)孢子 不能
【分析】圖一是病毒,①蛋白質外殼、②內部遺傳物質。
,這是它的生殖細胞。最早的抗生
(填“能”或“不能”)起到治療效果。
圖二是細菌,A 是 DNA、B 是細胞膜、C 是細胞壁、D 是莢膜、E 是細胞質、F 是鞭毛。
圖三是酵母菌,a 是細胞壁、b 是液泡、c 是細胞質、d 是細胞核。
圖四是青霉菌,③是孢子、④是營養(yǎng)菌絲。
【詳解】(1)新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②遺傳物質和外部的①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
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失去生命活動。
(2)細菌雖有 DNA 集中的區(qū)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這樣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真菌、動植物具有真
正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梢?,圖二的細菌與圖三的酵母菌對比,最大的區(qū)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 莢膜是某些細菌表面的特殊結構。細菌不僅可利用莢膜抵御不良環(huán)境,保護自身不受白細胞吞噬,而且
能有選擇地黏附到特定細胞的表面上,表現出對靶細胞的專一攻擊能力。可見,莢膜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細菌通過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分裂時,細胞首先將它的遺傳物質進行復制,然后細胞從中部向內凹陷,
形成兩個子細胞。細菌的繁殖能力很強,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每 20~30 分鐘就能繁殖一次。
(3)圖四為青霉的結構示意圖,觀察青霉時,我們可以看到一條條直立生長的白色絨毛,這是青霉的直立
菌絲,菌絲的頂端長有成串的青綠色孢子,這些孢子呈掃帚狀排列。青霉素是從青霉菌中提煉出的一種常
用的廣譜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起殺菌作用,能夠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但是,青霉素對病
毒不起作用,不能殺滅流感病毒,對流感無療效。
33.(9 分)制作酸奶的實踐活動
古人稱酸奶為“酪”,許多古籍中均有關于制酪的記載,某興趣小組對此展開了探究實踐。
【查閱資料】《齊民要術》中制酪流程大致如下所示:
17 / 19
取乳煮沸→冷卻過濾→取先成酪混合→保溫→酪成
(1)【制作酸奶】根據查閱的信息和教材指引,興趣小組利用家里的酸奶機制作了酸奶,步驟如下:
①將 1000ml 純牛奶倒入奶鍋,煮至沸騰。煮沸的目的是
②待牛奶放涼后加入適量酸奶,用筷子攪拌至充分混合。這相當于細菌培養(yǎng)過程中的
放涼的原因是
。
,煮沸的牛奶
。
③將混合物倒入玻璃瓶并蓋好蓋子,置于酸奶機 8~10 小時取出,放涼或冷藏后食用。蓋蓋子的原因是
。
【進一步探究】為滿足市場需求,酸奶廠會研發(fā)不同口味的酸奶。興趣小組向相關研發(fā)人員請教,探究了
果汁添加比例、發(fā)酵時間等因素對酸奶品質的影響,并對酸奶的色澤、滋味、氣味等進行感官評價,下圖
是每組各用兩瓶酸奶探究的其中一項實驗結果:
(2)根據該實驗結果可知,本實驗的變量是
。實驗提出的探究問題是
。
(3)分析如圖,酸奶感官評分隨著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加,呈
的趨勢;當桑葚汁添加比例為
%時,
感官評分最高。
(4)請你根據結果和評價得出合理的結論
。
【答案】(1) ①高溫殺菌 ②接種 防止高溫殺死乳酸菌 ③乳酸菌要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發(fā)酵產生乳酸(2)
桑葚汁添加比例 桑葚汁添加比例對酸奶品質有影響嗎(3)先上升后下降
10(4)添加適當比例的果汁對
酸奶品質有影響
【分析】發(fā)酵技術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發(fā)酵作用,運用一些技術手段控制發(fā)酵過程,大規(guī)模的生產發(fā)酵產品
的技術。微生物的發(fā)酵技術在食品、藥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制饅頭、面包和釀酒要用到酵母菌,
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桿菌,利用青霉發(fā)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詳解】(1)①將牛奶煮沸的目的是通過高溫來殺菌,以免影響酸奶的發(fā)酵。②接種是指將細菌或真菌轉
移到培養(yǎng)基上的過程,所以待牛奶放涼后加入適量酸奶,用筷子攪拌至充分混合。這相當于細菌培養(yǎng)過程
中的接種,煮沸的牛奶放涼的原因是防止高溫殺死乳酸菌,為乳酸菌發(fā)酵提供適宜的溫度。③乳酸菌是厭
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乳酸菌發(fā)酵產生乳酸,使得牛奶呈現一種特殊的風味。因此蓋蓋子的原因是為乳
酸菌提供無氧的環(huán)境。(2)根據實驗可知,本實驗的變量是桑葚汁添加比例,所以該實驗提出的探究問題
是桑葚汁添加比例對酸奶品質有影響嗎?(3)分析圖示可知,酸奶感官評分隨著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加,
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當桑葚汁添加比例為 10%時,感官評分最高。
(4)根據結果的程度結論是添加適當比例的果汁對酸奶品質有影響。
18 / 19
19 / 19
這是一份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武漢專用)-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zip,文件包含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武漢專用全解全析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武漢專用考試版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武漢專用參考答案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武漢專用答題卡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武漢專用答題卡pdf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zip,文件包含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全解全析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考試版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參考答案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答題卡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廣州專用答題卡pdf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zip,文件包含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全解全析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考試版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參考答案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答題卡docx、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七年級生物開學摸底考01人教版2024答題卡pdf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