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教材分析:人民音樂出版社四年級下冊《搖籃曲》是我國已故作曲家賀綠汀的佳作,和他的另-著名作品《牧童短笛》同時完成于1934年。這首樂曲采用三段體結構。第一段通過優(yōu)美動聽、真摯純樸的曲調,描繪了一位慈母在搖籃邊輕輕哼著催眠曲,輕拍著心愛的孩子催其入眠的情錄中段出現了變化,仿佛風雨驟起,小孩被驚擾而感不安:風雨漸止,一切又回復平靜。平緩起伏的音樂主題再現,這是樂曲的第三段。結尾處音樂轉入低音區(qū),嬰孩平靜地進入夢鄉(xiāng)的意境刻畫得十分形象而傳神。
3、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大多數活潑、積極向上。這學年是他們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yǎng)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音樂的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對各種音樂要素、音樂體裁都比較了解。能聽辨一些常用的演奏樂器的音色,能視唱一些簡單的樂譜等。這些都為課堂內的新課學習奠定了基礎。
4、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體驗感悟法。
5、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課題
《搖籃曲》
第一課時
學科
音樂
年級
四年級
教學
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帶領學生欣賞《搖籃曲》,使他們感受細膩動人的母愛。
過程與方法:了解作曲家賀綠汀,認識大提琴的音樂特征;熟悉樂曲的主題旋律。
3、知識與技能:學會哼唱旋律,感受搖籃曲的風格、情緒等。
重點
深入欣賞搖籃曲旋律,了解搖籃曲結構,體驗音樂情緒。
難點
感受音樂特點,體會母愛偉大。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聆聽欣賞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師:月兒明,風兒靜,來我們來聽聽這首歌講了什么?
師:這是我國東北民歌《搖籃曲》,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搖籃曲》有很多版本,我們今天來欣賞一首器樂版的《搖籃曲》
學生認真聽,回答老師的問題。
導入課題。
講授新課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賀綠汀創(chuàng)作的《搖籃曲》
1、欣賞《搖籃曲》
1)說一說,這首樂曲的主奏樂器是什么?
2)它的音色怎么樣?
(作者簡介)
再次聆聽《搖籃曲》
1)仔細聆聽,樂曲可以分為幾部分?
2)各個部分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樂曲背景)
分段欣賞《搖籃曲》
(1)欣賞《搖籃曲》第一部分
接下來請你們聽著音樂,輕輕地搖動你們的身體。感受下樂曲給你帶來了什么的感受。
接下來,讓我們聽一聽第一部分的旋律,再來唱唱。 師彈奏旋律,用lu來唱。
樂曲第一部分輕柔,像是在輕聲訴說,月兒高照,一位慈愛的母親正坐在搖籃邊,輕輕哼著催眠曲,輕拍心愛的寶貝睡覺,那是多么慈祥,溫暖呀!
(2)聆聽《搖籃曲》第二部分
1)我們來聽第二部分的音樂,這段音樂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
2)這段音樂情緒變得怎樣了?
3)老師彈奏旋律,學生唱旋律,并加入適當的動作來表示重拍
(3)聆聽《搖籃曲》第三部分
1)這段音樂是否很熟悉呢?與哪一段音樂相似?
2)這段音樂給你什么感覺呢?
4、完整聆聽《搖籃曲》
1、聆聽樂曲,體會樂曲情感
2、通過聆聽樂曲,回憶所學知識,找出節(jié)奏型
3、分段欣賞,用心體會每一句的情感,將自己融入樂曲情境中。
思考:每個樂段速度和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思考并回答問題
通過暢所欲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小結
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為了我們,母親付出了許多許多,看著媽媽眼角的皺紋,忙碌的身影,你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你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濃濃的母愛,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說出自己對歌曲的體會。
通過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有助于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人音版四年級下冊搖籃曲(賀綠汀曲)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欣賞樂曲《搖籃曲》,復聽樂曲《搖籃曲》,欣賞獨唱《搖籃曲》,學習歌曲《搖籃曲》,作曲家介紹,欣賞童聲合唱,輪唱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人音版四年級下冊搖籃曲(賀綠汀曲)教學設計,共3頁。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人音版(五線譜)四年級下冊搖籃曲(賀綠汀曲)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 課后延伸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