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C \ "1-3" \h \u \l "_Tc14652" PAGEREF _Tc14652 \h 2
\l "_Tc15510" 題型01 功、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PAGEREF _Tc15510 \h 2
\l "_Tc14532" 題型02 功的計算 PAGEREF _Tc14532 \h 4
\l "_Tc31291" 題型03 比較做功快慢、功率的概念 PAGEREF _Tc31291 \h 6
\l "_Tc31170" 題型04 功率的計算與測量 PAGEREF _Tc31170 \h 8
\l "_Tc15764" 題型05 動能、勢能及其變化 PAGEREF _Tc15764 \h 12
\l "_Tc16474" 題型06 探究影響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PAGEREF _Tc16474 \h 15
\l "_Tc19716" 題型07 機(jī)械能轉(zhuǎn)化與守恒 PAGEREF _Tc19716 \h 18
\l "_Tc10499" PAGEREF _Tc10499 \h 24
\l "_Tc3135" PAGEREF _Tc3135 \h 31
題型01 功、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1.關(guān)于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力越大做功越多;
B.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越大做功越多;
C.做功所用的時間越長做功越多;
D.功等于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答案】D。
【解析】A.力越大,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未知,由W=Fs可知,不能判斷做功的多少,故A錯誤;
B.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越大,力的大小未知,由W=Fs可知,不能判斷做功的多少,故B錯誤;
C.做功所用的時間越長,功率的大小未知,由W=Pt可知,不能判斷做功的多少,故C錯誤;
D.根據(jù)功的定義可知,功等于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故D正確。
故選D。
2.下列實例中,有力對下面“打點”物體做功的是( )。
A.蘋果從樹上自由的落到地面 B. 背著書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C. 推著油桶不動阻止其向下滾動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勻速運(yùn)動
【答案】A。
【解析】A.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動了距離,做功,故A符合題意;
B.重力和對書包支持力在豎直方向,運(yùn)動方向水平,不做功,故B不符合題意;
C.油桶沒有運(yùn)動,無距離,不做功,故C不符合題意;
D.重力豎直方向,平面光滑所以沒有摩擦,運(yùn)動方向水平,不做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3.在臺球比賽中,選手在水平臺面推動球桿撞擊白球,白球運(yùn)動后碰撞其它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手推動球桿前進(jìn)時,手的推力對球桿做了功;
B.白球運(yùn)動時,水平臺面對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C.球在水平臺面滾動的過程中,球的重力對它做了功;
D.白球撞擊黑球后沒有靜止,是因為球桿還在對白球做功
【答案】A。
【解析】做功必須的兩個因素,有力F,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s,功;
A.手推動球桿前進(jìn)時,有力也有距離,所以手對球桿做了功,故A正確;
B.桌面支持力與小球的運(yùn)動方向垂直,小球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支持力對小球不做功,故B錯誤;
C.重力與小球運(yùn)動的方向垂直,重力對小球不做功,故C錯誤;
D.手對白球沒有力的作用,白球繼續(xù)運(yùn)動是因為白球具有慣性,故D錯誤。故選A。
4.用50N的水平拉力分別拉重為100N和80N的兩輛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路面上,沿水平方向勻速前進(jìn)了10m,則( )。
A.拉小車做的功多 B.拉兩輛車做的功一樣多
C.拉大車做的功多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
【答案】B。
【解析】由題知,兩輛車受到的拉力相等,沿水平方向勻速前進(jìn)的距離相等,根據(jù)W=Fs可知,拉兩輛車做的功一樣多。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
5.用大小不同的力F甲、F乙且F甲>F乙,分別拉同一個物體,兩個力所做的功W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關(guān)系圖象描述正確的是( )。
A.B.C.D.
【答案】A。
【解析】AB.因為,且,所以當(dāng)移動距離均為s時,兩個力做的功,故A正確,B錯誤;
CD.因為,所以在拉力一定時,拉力所做的功與距離成正比,故CD錯誤。故選A。
6.如圖所示,舉重比賽時,運(yùn)動員第一階段把杠鈴很快舉過頭頂,第二階段使杠鈴在空中靜止3s。下列關(guān)于運(yùn)動員對杠鈴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他在第一階段內(nèi)沒做功B.他在第二階段內(nèi)沒做功
C.他在兩個階段內(nèi)都沒做功D.他在兩個階段內(nèi)都做了功
【答案】B。
【解析】運(yùn)動員第一階段把杠鈴很快舉過頭頂,運(yùn)動員對杠鈴有向上的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滿足做功的要素,所以他在第一階段內(nèi)做了功,第二階段使杠鈴在空中靜止,運(yùn)動員對杠鈴有向上的支持力,但沒有移動距離,不滿足做功的要素,所以他在第二階段沒做功。
故選B。
題型02 功的計算
1.一同學(xué)用50N的水平方向的力,將一只重5N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蹋了出去,足球在地上滾動了30m停下。在球滾動的過程中,腳對球所做的功是( )。
A.5JB.1500JC.150JD.0J
【答案】D。
【解析】在球滾動的過程中,腳對球沒有力的作用,腳對球所做的功是0,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
2.如圖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先用拉力F1將物體從A拉到O,再改用拉力F2將物體從O拉到C,其中LAO=LOB,用頻閃相機(jī)每隔相同的時間拍下物體的位置(用虛線框表示),若拉力F1在AO段所做的功為W1,拉力F2在OB段所做的功為W2,物體在AO段受到的摩擦力為f1,在OC段受到的摩擦力為f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W1>W(wǎng)2B.W1<W2C.f1>f2D.f1<f2
【答案】B。
【解析】CD.由于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不變(等于物體的重力),各段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物體運(yùn)動時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相同,即f1=f2,故CD錯誤;
AB.由圖可知,在AO段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運(yùn)動的距離相同,說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拉力F1=f;
在OC段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運(yùn)動的距離增大,說明物體做加速直線運(yùn)動,則拉力F2>f=F1,因F2>F1,sAO=sOB,根據(jù)W=Fs可知拉力做的功:W1<W2,故A錯誤,B正確。故選B。
3.一名初中生將2個雞蛋從地面舉高至頭頂,對這2個雞蛋做的功約為( )。
A.0.2J B.2J C.20J D.200J
【答案】B。
【解析】兩個雞蛋的重力大約是1N,舉過頭頂時克服重力做功,舉高的高度大約為2m,做的功
W=Fs=Gh=1N2m=2J
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
4.如圖所示,斜面長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的集裝箱勻速推到車上,推力對集裝箱做的功是( )。
A.1000JB.2000JC.1600JD.8000J
【答案】B。
【解析】由題意可知,推力對集裝箱做的功是
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5.物體A和B疊放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質(zhì)量為1kg,B的質(zhì)量為2kg,在B上作用一個水平向右的3N的拉力,使AB一起勻速前進(jìn)了4m,在這個過程中B對A做功( )。
A.4JB.12JC.0D.6J
【答案】C。
【詳解】A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B對A沒有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且A在豎直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故在這個過程中B對A做功為0。
故選C。
6.重800N的小車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勻速前進(jìn)10m,小車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3倍,則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為______J,重力對小車做功______J。
【答案】2400;0。
【解析】[1]從題可知,小車處于平衡狀態(tài),拉力等于阻力,故F=F阻=0.3G=0.3×800N=240N
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為W=Fs=240N×10m=2400J
[2]在重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重力做功為W'=Gs'=800N×0m=0J。
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以及物體A的運(yùn)動速度大小v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乙、丙所示。根據(jù)圖像信息回答當(dāng)t=7s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為______N,方向為______。912s,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______J。
【答案】6;水平向左;54。
【解析】[1]由圖丙圖像可知,當(dāng)運(yùn)動9s以后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受到水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由乙圖可知,912s,推力F=6N,由二力平衡條件可得,摩擦力f=F=6N
因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與運(yùn)動的速度無關(guān),所以,當(dāng)t=7s時,物體A做變速直線運(yùn)動,受到的摩擦力也為6N。
[2]物體在水平面上向右運(yùn)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yùn)動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為水平向左。
[3]由圖丙知,912s,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且v=3m/s,物體運(yùn)動的距離
則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題型03 比較做功快慢、功率的概念
1.甲、乙兩人爬樓比賽,同時從一樓出發(fā)跑上五樓,結(jié)果甲先到而獲勝,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做功多, 甲的功率大;
B.乙做功多,乙的功率大;
C.若兩人的體重相同,則甲做的功多,甲的功率大;
D.若兩人做的功相同,則甲用時少,甲的功率大
【答案】D。
【解析】AB.甲和乙爬樓,均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由于甲乙自身的重力未知,則無法比較甲和乙做功的大小和做功的快慢,故AB錯誤;
CD.若兩人的體重相同,爬樓的高度相同,由公式W=Gh可知,甲乙兩人做功相同,甲先到說明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時間短,由功率公式 可得,甲的功率比乙大,故C錯誤;D正確。故選D。
2.甲、乙兩個集裝箱質(zhì)量相同。先用起重機(jī)將甲集裝箱以1m/s的速度提升10m,再將乙集裝箱以2m/s的速度提升10m,那么起重機(jī)( )
A.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大 B.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
C.兩次做功一樣多,功率一樣大 D.兩次做功一樣多,第二次功率大
【答案】D。
【解析】由于起重機(jī)勻速提升集裝箱,故起重機(jī)對集裝箱的拉力等于重力;
甲、乙兩集裝箱質(zhì)量相同,則重力相同,提升高度相同,由W=Fs可知起重機(jī)兩次做的功相同。
起重機(jī)提升乙集裝箱的速度大于提升甲的速度,根據(jù)P==Fv=mgv,可知,第二次功率大。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3.一個物體由A點自由下落時,相繼經(jīng)過B、C兩點,如圖所示,已知AB=BC,物體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W1= W 2,P1>P2 B.W1= W 2,P1=P2 C.W 1=W2,P1<P2 D.W1≠W 2,P1≠P2
【答案】C。
【解析】物體在AB和BC段,距離相同,重力相同,根據(jù)W=Gh,重力做功相同,所以W1=W2
物體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物體質(zhì)量不變,動能增大,所以v1<v2
因為AB=BC,所以t1>t2
又因為W1=W2
根據(jù)P=,所以P1<P2;答案C。
4.兩次水平拉動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兩次物體運(yùn)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兩次物體運(yùn)動的速度:v1F2;
D.0~6s兩次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1>P2
【答案】D。
【解析】A.由圖像可知,當(dāng)t=8s時,s1=0.8m,s2=0.4m,根據(jù)可得v1=0.1m/s,v2=0.05m/s,v1>v2,故A錯誤;
B.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又因為是同一物體、同一水平面,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故兩次的拉力F1=F2,由圖可知,0~6s第一次運(yùn)動距離s1=0.6m,第二次運(yùn)動距離s2=0.3m,所以
W1=F1s1=0.6F1,W2=F2s2=0.3F2
所以W1>W2,故B錯誤;
C.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又因為是同一物體、同一水平面,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故兩次的拉力F1=F2,故C錯誤;
D.第一次做功功率
第二次做功功率
又因為F1=F2,所以P1>P2,故D正確。故選D。
5.如圖所示,AC>BC,在相同時間內(nèi)把同一物體分別沿斜面AC、BC勻速推上頂端,推力分別為F1、F2,功率分別為P1、P2,推力做功為W1、W2,在不考慮摩擦的情況下:F1______F2,P1______P2,W1______W2(均選填“>”“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1 信息、能源與材料(12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1信息能源與材料12題型練習(xí)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1信息能源與材料12題型練習(xí)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4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0 電與磁(11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0電與磁測試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20電與磁11題型練習(xí)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5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11 浮力(7題型)(練習(xí))(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11浮力7題型練習(xí)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專題11浮力7題型練習(xí)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78頁, 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