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余自夏來,忽已秋中,頗能以書史自娛。顧街內(nèi)無精廬①,治一土室,而戶西向,寒風烈日,霖雨飛霜,無地可避。幾榻亦不能具。月得俸黍米二石。余南人,不慣食黍米,然休休②焉自謂識時知命,差不愧于樂天③。因誦其語④以為《廳記》。使樂天有知,亦以謂千載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
(節(jié)選自歸有光《順德府通判廳記》)
【注】:①精廬:書齋。②休休:安閑的樣子。③樂天:指白居易。④誦其語:指讀著白居易的《江州司馬廳記》。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念無與為樂者( ) (2)蓋竹柏影也( )
(3)治一土室( ) (4)差不愧于樂天(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2)亦以謂千載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
3.試賞析【甲】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甲】【乙】兩文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感懷朋友之誼,相知相惜——《記承天寺夜游》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詩夜游》)
【乙】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③夷④雜糅,屠沽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⑥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⑦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蘇軾《書上元夜游》)
【注釋】①上元:農(nóng)歷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現(xiàn)在屬于海南。③民:指漢族人。④夷:指當?shù)厣贁?shù)民族。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過:指蘇過,蘇軾的三兒子。⑦韓退之:唐朝文學家韓愈。
5.參考方法提示,解釋加點詞語。
6.翻譯畫線句子。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7.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庭下/如積水空明
B.蓋/竹柏影也
C.予/欣然從之
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8.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與分析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甲】文運用夸張的修辭,描繪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駁、幽靜迷人的月夜美景。
B.【乙】文運用描寫的手法,展示了千年前海南島的冷清、凄涼的上元節(jié)之夜。
C.【甲】【乙】兩文都是蘇軾被貶期間所作,都寫了蘇軾主動邀請友人月夜閑游之事。
D.【甲】【乙】兩文都能看出蘇軾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灑脫境界。
閱讀古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答謝中書書
[南朝齊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
游斜川并序①(節(jié)選)
[東晉]陶淵明
辛酉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②,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③,魴④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⑤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旁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⑥,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爾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⑦年紀鄉(xiāng)里,以記其時日。
【注釋】①這是詩人陶淵明所寫的詩《游斜川》的序文,寫于晉安帝義熙十年(414年),詩人當時年己五十歲。斜川:地名,位置不詳。②鄰曲:鄰居。③曾城:山名,在廬山北?!霸蓖皩印?。④訪(fáng):魚名。⑤南阜:南山,指廬山。⑥靈山:指昆侖山最高處的曾城,又叫層城。⑦疏:有條理地分別記載。
【讀懂文意】
9.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1)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2)有愛嘉名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
(1)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2)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
【欣賞品鑒】
11.山水無言,而美在字里行間。請選擇你喜歡的欣賞角度,從甲、乙兩文中各挑選一個句子,共賞自然山川之美景。
欣賞角度
①視角多樣:早與晚、晝與夜、春與冬,皆成風景。
②生機無限:大自然的無限生機盡在短文的字里行間,動植物都是生機勃勃的。
③細節(jié)生輝:美感就在某個字眼里,美感就在句子細微之處。
④多種感官:風景可以看,可以聽,可以觸碰,更可以用心感受。
⑤色彩豐富:山色蔥蘢,花卉灼灼,其實云霧、夕陽、落葉有各自的顏色。
【知人論世】
12.都是寫山水風景,(甲)(乙)兩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有何異同?
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br>(乙)
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襄:沖上、漫上
B.乘奔御風 奔:奔跑
C.鳶飛戾天者 戾:至、到達
D.窺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14.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B.不以疾也 自康樂以來
C.春冬之時 何陋之有
D.則素湍綠潭 蟬則千轉不窮
15.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A.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B.層層的懸崖排排的障礙,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自認為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C.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自認為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美好的月亮。
D.層層的懸崖排排的障礙,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美好的月亮。
16.兩篇文章都重在寫景,以下景物特征兩篇文章沒有共同提到的一項是( )
A.水流清澈迅疾B.動物生機盎然
C.樹木茂盛蔥蘢D.山勢縱橫連綿
在班級舉辦的“山川之美”詩文閱讀交流會上,彩虹小組以下面的閱讀材料為例,帶領大家學習古詩文。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至于夏水泉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豤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br>(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節(jié)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明其義·賞美景】
17.花草樹木,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們吟誦的對象。請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清榮峻茂
(2)夕日欲頹
18.景語皆相似,情語大不同。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屬引凄異。
(2)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品文賞美景】
19.“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贬B道元和陶弘景筆下的水各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選文,談談你的看法。
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子瞻遷于齊安①,廬于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陂陁②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③精舍④,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每風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載酒,乘漁舟亂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聞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攜徜徉而上,窮山之深,力極而息,掃葉席草,酌酒相勞,意適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節(jié)選自蘇轍《武昌九曲亭記》)
【注】①齊安:古郡名,今湖北黃岡。②陂(pō)陁(tuó):起伏不平的樣子。③浮圖:梵語,指佛寺。④精舍:僧人住所。
20.下列句中畫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每至晴初霜旦B.何夜無月/我亦無他
C.相與步于中庭/至于夏水襄陵D.蓋竹柏影也/蓋以誘敵
2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掃葉席草,酌酒相勞,意適忘反。
22.對文中畫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
B.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
C.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
D.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
23.[甲]文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其中“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睂? 、 、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乙]文中的“幅巾”,是不著冠、以布束首的意思,這表現(xiàn)了山中人的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與朱元思書》
【乙】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①善醫(y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shù)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②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③?!笔侨談★嫸鴼w。
——蘇軾《游沙湖》
注解:①龐安常:名安時,字安常,宋代蘄水人。世代從醫(yī),頗有名氣。②王逸少: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字逸少。③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不要因為年老就唱起“黃雞催曉”、朱顏已逝那種消極悲觀的歌曲。
24.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①窺谷忘反 ②猛浪若奔
③溪水西流 ④是日劇飲而歸
2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B.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C.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D.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2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句子。
①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②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
27.【甲】【乙】兩文都寄情山水,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③雜揉,屠沽④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⑤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選自《東坡志林?書上元夜游》)
【注】①上元:農(nóng)歷正月十五。②儋州:蘇軾被貶之地,現(xiàn)屬海南。③民:指漢族。夷:指當?shù)厣贁?shù)民族。④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韓退之:即唐代詩人韓愈。曾在詩中借釣魚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之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28.下列加點詞語解釋及辨析方法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AB.BC.CD.D
29.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放杖而笑
A.學而不思則罔B.博學而篤志C.結友而別D.康肅笑而遣之
30.下列對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兩文作者蘇軾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同屬“八大家”之列,兩文都運用了年號紀年法。
B.甲文“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八個字,高度概括了作者在寂寞夜晚賞月時的興奮喜悅之情。
C.乙文“步”“入”“歷”三個動詞連用寫出了東坡從容觀賞景物的和樂心態(tài)和濃厚游興。
D.兩文分別用凝練的筆墨描寫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之夜的繁華景象、祥和淳樸的民風。
3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曾與印持①諸兄弟醉后泛小艇,從西冷②而歸。時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蕩③,如鏡中,復如畫中。
【注釋】①印持:僧人名。②西冷:橋名。現(xiàn)指杭州市西湖西冷橋。③摩蕩:蕩漾。
(李流芳《題孤山夜月圖》,有刪改)
32.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3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34.甲文篇幅雖小,情感卻隨著敘事、寫景、議論起伏變化。請結合具體句子分析。
35.【甲】【乙】兩文都描繪了月光之美,請結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寫法上的共同之處。
36.閱讀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節(jié)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
【乙】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②,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宜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shù)片,如鸞④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有刪改)
【注釋】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②泰、華、衡、廬:泰山、華山、衡山、廬山。③翳:遮蓋,這里指云。④鸞:鳳凰一類的鳥。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互相軒邈
②猿則百叫無絕
③峰巒上入霄漢
④議者謂太、華、衡、廬
(2)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宜為仙真所托
B.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宜為仙真所托
C.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直為仙真所托
D.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宜/為仙真所托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
(4)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請概括甲乙兩文所表達的情感的異同。
參考答案:
1. 考慮,想到 大概是 蓋 大致 2.(1)示例:懷民也還沒睡覺,(我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2)示例:也可以說千年之后,還有這樣志同道合的人了。 3.示例: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月光比作澄澈的水,把竹子和柏樹的影子比作藻、荇,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月光的皎潔,營造出了一個澄澈、清幽、寧靜的美妙境界。 4.示例:甲文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乙文具體寫自己住處的惡劣環(huán)境和以書史自娛的心境,以白居易為志同道合的人,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思想情感。
5.① ②大概是 ③跟從、跟隨 6.(1)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2)在這月光皎潔的美好夜晚,先生能一起出去走走嗎? 7.D 8.D
9. 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 美好。 10.(1)夕陽快要落山了,水中潛游的魚爭相躍出水面。
(2)歲月流逝而去,使我感到悲傷;我的美好的年華逝去不停留,使我內(nèi)心哀痛。 11.示例:甲文中的“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青”的樹木,“翠”的竹子,顏色都是綠色,但卻深綠淺綠富有層次,讓人感到清爽和生機勃勃;乙文中“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翻”“躍”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靈動和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12.同:都表達了對山川美景的贊美、熱愛之情。不同:甲文表達了作者的自得之意;乙文表達了作者的悲傷和哀痛之情。
13.B 14.D 15.A 16.B
17. 茂盛 墜落 18. (猿的叫聲)接連不斷,凄慘悲涼。 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猿,鳥此起彼伏地鳴叫著。 19.示例:酈道元筆下的水,不同季節(jié)呈現(xiàn)不同的特點:夏水湍急,“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潭深水碧,優(yōu)美沉靜,“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秋水清寒肅殺,“林寒澗肅”。陶弘景筆下,水“清流見底”,水中“沉鱗競躍”,明凈清澈、生機盎然。
20.C 21.(1)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一般澄澈透明,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2)掃去落葉,坐在草地上,彼此舉起酒杯,互相問候玩到心情舒適時,竟至忘記了回去。 22.A 23. 貶謫的悲涼 人生的感慨(豁達的胸襟) 好客和灑脫
24. 同“返”,返回 飛奔的馬 向西 這 25.C 26.①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天下獨一無二。
②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明領悟超過一般人。 27.甲文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和對功名的鄙棄;乙文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8.C 29.C 30.A 31.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32. ② 只是 33.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34.示例:“解衣欲睡”時,“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敘事中透露出貶謫的悲涼與孤獨;“庭下如積水空明”等描寫中體味漫步的悠閑自在;“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議論抒懷,人生的感慨和種種難言的感情盡在其中? 35.示例1: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甲文將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積水,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草,生動形象地寫出月光的皎潔空靈;乙文將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鏡子和畫卷,生動地展現(xiàn)了月光與柳影交相輝映的美景?
示例2:都運用側面描寫?甲文用竹柏影子給人造成的錯覺,側面表現(xiàn)月色的澄澈空明;乙文通過湖堤柳枝倒映湖面的清晰可見,側面表現(xiàn)月色的皎潔?
示例3:動靜結合?甲文“積水空明”給人一種靜謐之感,“藻、薦交橫”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tài)之美;乙文“時月初上”和“柳枝皆倒影湖中”展現(xiàn)了月夜的靜態(tài)美,“空明摩蕩”可見湖面有輕微的波動?這種動靜結合的手法,既展現(xiàn)了月夜的寧靜美,又傳達了一種動態(tài)的美感?
36.(1)①往高處伸展 ②停止 ③向上 ④說
(2)A
(3)①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②這一天,天空晴朗,四周沒有一絲云彩。
(4)相同點:兩文都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贊美之情。甲文通過描寫富春江的山水,展現(xiàn)了江水的清澈、湍急,山的高峻等特點,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富春山水的贊美;乙文對巫山的峰巒,尤其是神女峰的纖麗奇峭進行描寫,在描寫過程中體現(xiàn)出對巫山景色的贊嘆。
不同點:甲文還蘊含著作者對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的鄙棄,如“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表達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志;乙文主要側重于對所見奇異景色的記錄和感嘆,沒有這方面的情感。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念無與為樂者
查閱字典(①考慮②誦讀)
①(填寫序號)
蓋自笑也
課內(nèi)遷移

予欣然從之
語境推斷

選項
原文例句
釋義
釋義方法
A
月色入戶
戶:單扇門
【成語推測】與成語“門當戶對”中的“戶”意思相同。
B
念無與為樂者
念:想到
【字形推測】“念”是形聲字,形旁表示意義。
C
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
過:路過
【課內(nèi)遷移】由“過故人莊”中的“過”推測
D
良月嘉夜
良:美好
【結構對稱】“良”和“嘉”結構對稱,“嘉”是美好的意思。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1)念無與為樂者
查閱詞典法:①念頭,想法。②想到、考慮。③惦念,懷思。④誦讀。
(填序號)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知識遷移法:《賣油翁》“但手熟爾”
(填序號)

相關試卷

課外文言文閱讀-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習試題:

這是一份課外文言文閱讀-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習試題,共9頁。

文言文對比閱讀-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專項復習試題:

這是一份文言文對比閱讀-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專項復習試題,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用“/”給下面句子斷句,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一方山水,兩座名亭,閱讀回答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文言文對比閱讀期末專項復習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文言文對比閱讀期末專項復習試題(含答案),共13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版)文言文對比閱讀期末專項復習試題(含答案)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版)文言文對比閱讀期末專項復習試題(含答案)

文言文對比閱讀-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專項復習試題

文言文對比閱讀-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專項復習試題

文言文對比閱讀-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期末專項復習試題

文言文對比閱讀-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期末專項復習試題

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項練(有答案解析)

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項練(有答案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