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Ⅰ卷(選擇題,共39分)
選擇題:共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我國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體現了大國擔當。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碳原子 B.二氧化碳C.碳元素 D.所有含碳物質
2.分類是化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類方法正確的是
A.干冰、冰、膽礬都屬于化合物 B.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C.混合物一定含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D.氨水能導電,故NH3屬于電解質
3. Na2O2與H2O反應生成NaOH 和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2O2中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1∶1B.Na+結構示意圖為
C.H2O的摩爾質量是18D.16O2與18O2互為同位素
4.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中,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A.CaO→Ca(OH)2→CaSO4B.Na→Na2O→NaOH
C. C→CO2→CaCO3D.HCl→Cl2→FeCl2
5.實驗室制取Cl2的實驗原理及裝置均正確的是
A.制取Cl2B.除去Cl2中的HClC.收集Cl2D.吸收尾氣中的Cl2
6.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漂白粉中次氯酸鹽具有強氧化性,漂白粉既可作漂白劑,又可用消毒劑
B.金屬鈉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充有鈉蒸氣的高壓鈉燈可用道路和廣場照明
C.過氧化鈉可與H2O和CO2反應生成氧氣,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為氧氣的來源
D.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7.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0.1mlH2O含H2分子數為0.1NA
B.0.5ml·L-1Na2CO3溶液中,含有鈉離子的數目為NA
C.常溫常壓下,28 gN2和CO的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數目為2 NA
D.25 ℃、1.01×105Pa下,Na2O2與H2O反應生成2.24L O2時轉移電子數為0.2 NA
8.膠體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擴大。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在1~100nm之間
B.光線透過膠體時,膠體中可發(fā)生丁達爾效應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膠體時,產生的現象相同
D.Fe(OH)3膠體能夠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目的
9.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相關實驗探究,其中裝置不合理的是
A.用裝置甲鑒別純堿與小蘇打B.用裝置乙證明Na2O2與水反應放熱
C.用裝置丙分離NaCl、I2混合物D.用裝置丁探究鈉與Cl2反應
10.已知X、Y、Z、W、R五種元素,X是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總數的2倍;Z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比其次外層電子數多4個;W元素原子K層和M層電子總數比L層電子數多1個;R元素原子最外層有1個電子,其陽離子與Z的陰離子原子核外電子總數相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2Z2常溫下為液態(tài) B.R與Z只能形成一種化合物
C.Y的一種單質可導電 D.W的一種氧化物可用作自來水消毒劑
11.某容器中發(fā)生一個化學反應,其中涉及H2O、ClO-、、H+、N2、Cl-六種粒子。其中N2、ClO-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反應中消耗1ml氧化劑,轉移2ml電子 B.還原性:NH4+>Cl﹣
C.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 D.該反應中NH4+被氧化為N2
12.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及結論都正確的是
13.利用NaClO和尿素[CO(NH2)2]反應制備N2H4·H2O (水合肼)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氯氣與燒堿溶液的反應是放熱反應;②N2H4·H2O有強還原性,能與NaClO劇烈反應生成N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I中為避免溫度過高,可采用冰水浴
B.步驟I制備NaClO溶液時,若溶液中NaClO與副產物NaCl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1,則參與反應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3
C.步驟II生成水合肼反應中NaClO作為氧化劑
D.步驟II中可將尿素水溶液逐滴滴入NaClO堿性溶液中
II卷(非選擇題,共61分)
14.(14分)有以下物質①石墨;②鈉;③酒精;④氨氣;⑤硫化氫;⑥碳酸氫鈉固體;⑦氫氧化鋇溶液;⑧純醋酸;⑨氧化鈉固體;⑩液態(tài)氯化氫。
(1)其中能導電的是 ▲;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
(2)等質量④和⑤中分子的數目之比為 ▲;若④和⑤中所含氫原子數相等,則④和⑤的質量之比為 ▲。
(3)寫出⑥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 ▲;寫出少量⑥加入足量⑦中的化學方程式 ▲。
(4)室溫下,某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由可移動的活塞隔成A、B兩室,向A室充入H2、O2混合氣體,向B室充入空氣,此時活塞的位置如圖所示。
實驗測得A室混合氣體的質量為34g,若將A室H2、O2的混合氣體點燃,恢復原溫度后,(非氣體體積忽略不計)最終活塞停留的位置在 ▲刻度處。
15.(16分)如圖是中學化學中常用于化合物分離和提純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用于 ▲操作,裝置B中被加熱儀器的名稱為 ▲,裝置C中冷凝水的水流方向為 ▲(填“上進下出”或“下進上出”),裝置D中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 ▲。
(2)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瘧疾藥,為無色針狀晶體,能溶于乙醇、乙醚,難溶于水,熔點為156~157℃,熱穩(wěn)定性差。提取青蒿素的簡易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乙醚沸點為35℃。
青蒿素破碎的目的是 ▲。
②若要在實驗室模擬上述工藝,操作I選擇的實驗裝置為 ▲(填“A”“B” “C”或“D”);操作II利用了乙醚與青蒿素的 ▲相差較大;操作Ⅲ的主要過程可能是 ▲(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
b.加95%的乙醇,濃縮、結晶、過濾
c.加入乙醚進行萃取分液
16.(15分)某?;瘜W興趣小組為了驗證在實驗室制備Cl2的過程中有水蒸氣和HCl揮發(fā)出來,同時證明Cl2的某些性質,甲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支撐用的鐵架臺省略)。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 ▲。
(3)結合化學方程式解釋裝置D和E出現的不同現象的原因 ▲。
(4)F中CCl4的作用是 ▲。
(5)A裝置中分液漏斗內所用溶液濃度為11.8ml/L,現欲用其配制100mL0.6ml/L的稀溶液。則量取濃溶液所用量筒的規(guī)格是 ▲(選填“10mL”、“25mL”或“50mL”)。所需玻璃儀器除量筒、燒杯、玻璃棒外還須有 ▲。若所配制的稀溶液濃度偏大,則下列可能的原因分析中正確的是 ▲。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
B.量取濃溶液時,仰視液面
C.用蒸餾水將量取濃溶液后的量筒洗滌2~3次,并將洗滌液轉移至燒杯中
D.定容時,仰視液面
17.(16分)鈉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作用。
Ⅰ化工專家侯德榜發(fā)明的侯氏制堿法,其工藝流程圖如下:
已知:氯化銨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氨氣和氯化氫。
(1)由工藝流程圖可知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 ▲(填化學式)。
(2)寫出碳酸化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欲除去制得的碳酸鈉中的碳酸氫鈉可用加熱的方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4)若在(3)中加熱的時間較短,分解不完全,取加熱了的樣品29.6 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隨著鹽酸的加入,溶液中部分離子的物質的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M點的溶質成分是 ▲。
②若N點時溶液體積為200mL,則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Ⅱ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新型綠色消毒劑,主要用于飲用水處理。如圖所示物質轉化關系為高鐵酸鈉的一種制備方法及有關性質實驗(部分反應產物已略去)。已知A、F為非金屬單質氣體,B為常見金屬單質,E為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F在標準狀況下密度為0.09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
(2)反應④中各物質的反應比例關系如下,請?zhí)钊胂鄳姆磻锖蜕晌锏幕瘜W式,并用單線橋標明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
3+2+10NaOH =2Na2FeO4+9+5H2O
(3)寫出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 ▲。
參考答案
14.(14分)(1) ①②⑦(2分) ③④(2分)
(2) 2∶1(2分) 1∶3(2分)
(3)NaHCO3=Na++HCO3﹣(2分) NaHCO3+Ba(OH)2=BaCO3↓+NaOH+H2O(2分)
(4)2(2分)
15.(16分)(1) 過濾(2分)蒸發(fā)皿(2分)下進上出(2分)分液漏斗(2分)
(2) ①增大青蒿與乙醚的接觸面積,提高青蒿素浸取率(2分)
②A (2分)沸點(2分) b(2分)
16.(15分)
(1)MnO2+4HCl(濃) MnCl2+ Cl2↑+2H2O(2分)
(2) 無水CuSO4 (2分)
(3)干燥的氯氣沒有漂白性, Cl2+H2OHCl+HClO,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有機色質漂白褪色(3分)
(4) 除去HCl中的Cl2(2分)
(5) 10mL (2分) 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2分) BC(2分)
17(16分)
Ⅰ(1) (2分)
(2)(2分)
(3)(2分)
(4)①、NaCl (2分) ②2.5ml/L(2分)
Ⅱ (1) Cl2+2NaOH=NaCl+NaClO+H2O(2分)
(2)(2分)
(3) (2分)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至溶液呈酸性,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該溶液中含有
B
對某堿性溶液進行焰色試驗,火焰顏色為黃色
該溶液為NaOH溶液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過量稀鹽酸,沉淀不消失
該溶液中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過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該溶液中含有
題號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B
D
C
B
C
題號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C
D
D

相關試卷

湖北剩州市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

這是一份湖北剩州市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共7頁。

湖北省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pdf:

這是一份湖北省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pdf,共7頁。

江蘇省蘇州市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1月期中調研考試無答案:

這是一份江蘇省蘇州市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1月期中調研考試無答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關于膠體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用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江蘇省南通市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

江蘇省南通市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

江蘇省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1月期中試題

江蘇省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1月期中試題

江蘇省南京市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聯考試題無答案

江蘇省南京市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聯考試題無答案

云南省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pdf

云南省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pdf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