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了解生物學家的科學活動。2.認識生物學及其發(fā)展歷程。3.列舉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和研究意義。
地質研究表明,地球大約是在46億年前形成的,那時候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上的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氫氣、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原始的大氣層中沒有氧氣)。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氨、氫、甲烷、水蒸氣。水是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原始地球的地表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所以當時的水都以水蒸氣的形態(tài)存在于原始大氣之中。地表不斷散熱,水蒸汽被冷卻又凝結成水。以后地球內部溫度逐漸降低,地面溫度終于降到沸點以下,于是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降落到地球表面低凹的地方,就形成了江河、湖泊和海洋??茖W家稱那時的海洋為原始海洋。原始生命就從這個搖籃里誕生了
生物科學就是不斷探究生命世界的神奇和奧秘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生物科學的發(fā)展離不開生物科學家的研究活動
花兒為什么能散發(fā)清香?
一、生物學家的科學活動
在實驗室內進行顯微觀察
用人工方法把植物花粉傳送到柱頭上以提高坐果率的技術措施。有目的地選擇親本進植物雜交育種的必要手段 。在果樹生產上,對自花不結實、雌雄同株而異花以及雌雄異株的果樹;在缺乏授粉樹或花期氣候惡劣、影響正常自然授粉的情況下,也常需進行人工授粉。
自然科學活動包括以下幾方面:
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多年來,他始終堅持一邊教學,一邊科研,教學與科研、生產緊密結合。 用九年時間實現(xiàn)了三系配套,并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優(yōu)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yōu)2號。又經過8年歷經磨難的“過五關”(提高雄性不育率關、三系配套關、育性穩(wěn)定關、雜交優(yōu)勢關、繁殖制種關),到1974年配制種子成功,并組織了優(yōu)勢鑒定
流傳和積累動植物基本知識
19世紀初,拉馬克提出“生物學”
研究生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生命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
第一階段:先民的活動及“生物學”的提出
19世紀初,法國學者拉馬克(1744-1829)認為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體,首次提出“生物學”這個科學名詞。他認為,生物學不僅要收集各種生物標本進行分類、命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研究生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生命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拉馬克開始,人們才將植物學和動物學統(tǒng)一稱為“生物學”。
第一階段:林奈——生物學分類
瑞典科學家林奈創(chuàng)立統(tǒng)一的生物命名法(即雙名法),被稱為“分類學之父”。
他把生物分為7個等級:界、門、綱、目、科、屬、種
第二階段:達爾文——生物進化論
達爾文(,1809-1882)英國科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國醫(yī)生家庭。1825年至1828年在愛丁堡大學學醫(yī),后進入劍橋大學學習神學。1831年從劍橋大學畢業(yè)后,以科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Beagle)”做歷時5年(1831-1836)的環(huán)球旅行,觀察和搜集了動物、植物和地質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經過歸納整理和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
原始人類由大猿類演化而來
哈維(W.Harvey,1578—1657),出生于英國的一個富裕的農民家里。他19歲畢業(yè)于英國的劍橋大學,之后到意大利留學,5年后他成為醫(yī)學博士。在意大利學醫(yī)時,他還常常去聽伽利略講授的力學和天文學,深受伽利略的影響,他的求知欲已跨越了學科的界線。伽利略注重實驗的做法,對哈維影響極大,這為他日后研究醫(yī)學,發(fā)現(xiàn)人的血液循環(huán)奠定了基礎。
第三階段:哈維——血液循環(huán)
心臟在半小時里所推動的血量超過全身血液的總量,血液流出心臟后在相當短的時間里返回心臟,從而發(fā)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
實驗:運用儀器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研究的一種手段,實驗要獲取精確的數(shù)據(jù),實驗結果往往是定量的.
結扎和剖切血管放血實驗
哈維是較早應用實驗法研究生命現(xiàn)象的科學家
第四階段:沃森—克里克——DNA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xiàn)
克里克? (1916-2004),英國生物物理學家
人類基因組和基因組計劃
解釋多種生命現(xiàn)象,探究人類生、老、病、死、思維、記憶等是怎么回事,找到治病的更好方法
人類基因組就是人體細胞全部DNA的總和。
2001年初,美、德、法、英、日、中等國科學工作者共同宣布,已經初步弄清人類基因組圖譜。
觀察,調查,查文獻,交流
分類學之父。二名法,分類階元:界門綱目科屬種
生物進化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立了自然選擇學說來解釋生命世界的現(xiàn)象及其變化規(guī)律。
發(fā)現(xiàn)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生物學研究進入到分子生物學階段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并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y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三、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生命現(xiàn)象
1、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科學,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tài)的科學。2、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一切生物學知識都來源于對大自然的觀察與實驗。
2001年2月12日,由6國的科學家共同參與的國際人類基因組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初步分析結果。這個被譽為生命科學“登月計劃”的研究項目取得重大進展,為人類揭開自身奧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美、英、法、德、日和中國6國先后參加人類基因組對23對染色體DNA大規(guī)模測序的國際合作,最終繪制了一張類似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人類基因組精確圖譜。
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
林奈與生物分類達爾文與生物進化論哈維與血液循環(huán)的發(fā)現(xiàn)DNA分子的發(fā)現(xiàn)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生物學家的科學活動:觀察、調查、實驗等
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生命現(xiàn)象
1 .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 )A.生命現(xiàn)象 B.生物的生老病死 C.生物的組成 D.生物的結構和功能2 .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關于人類的正確解析是( )A.世上萬物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B.人是女媧用泥做成的C.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 D.地球人是從外星遷移而來的
3.下列哪種職業(yè)與生物學有較大的聯(lián)系( )A.司機 B.工程師 C.幼兒教師 D.藥劑師4.下列哪一項說明人類的生產需要生物科學知識( )A.三峽大壩截流選擇在枯水期B.“神舟”七號飛船進行飛行實驗C.利用細菌生產、制造動物胰島素D. 用納米材料制作衣服
5.人們發(fā)現(xiàn),夏天食物很容易腐敗變質,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進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他把新鮮的肉湯裝入玻璃瓶中,后把瓶頸燒軟拉成鵝頸形狀,使肉湯通過彎曲的瓶頸與外界相通,并再煮沸瓶里的肉湯,并靜置存放.4年以后,鵝頸瓶里的肉湯依然新鮮如初,如何解釋這一現(xiàn)象呢?巴斯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為了證實他的看法,他輕輕地搖動靜置了4年的鵝頸瓶,不久,瓶內的肉湯果然腐敗了.分析此資料回答: (1)巴斯德認為導致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是: . (2)現(xiàn)在普遍生產的罐頭食品的防腐原理是: .你還知道哪些食品保鮮的方法? .
殺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
由于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罐藏、脫水、冷凍、真空包裝、添加防腐劑等
(3)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 等,此材料中主要用的是 法. (4)上述研究中,巴斯德的實驗假設是什么?他的實驗設計有何巧妙之處?實驗設計是如何支持他的假設的?
肉湯變質是由空氣中細菌引起的的實驗瓶頸是“鵝頸燒瓶”實驗的結果是乙瓶內的肉湯很快就腐敗變質了;而甲瓶中的肉湯盡管通過彎曲細長的瓶頸可與外界相通,在較長時間內肉湯仍然保持無細菌,不變質
這是一份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2節(jié) 生物學時探索生命的科學教學演示ppt課件,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是探索生命的科學,生物學,生物學家的科學活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2節(jié) 生物學時探索生命的科學教案配套課件ppt,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相互交流,遠古時代先民獲取食物,采集植物和漁獵動物,古代巖畫上的狩獵活動,林奈與生物分類,研究方法,觀察法,事件1,達爾文與進化論,事件2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單元 探索生命奧秘第1章 認識生物和生物學第2節(jié) 生物學時探索生命的科學評課課件ppt,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查閱資料,林奈與生物分類,人和小麥的分類,進化學說,血液循環(huán),人類基因組計劃,課堂反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