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共6頁,兩個大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
2.試題卷上不要答題,選擇題請用2B鉛筆按要求涂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非選擇題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直接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
3.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一、選擇題(將唯一正確答案前的字母序號填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每小題1分,共20分)
1. 下列關于顯微鏡的說法和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顯微鏡是常見的用于觀察的器具
B. 應遵循先低倍觀察后高倍觀察的順序
C. 如需擦拭鏡頭,可用紗布擦拭
D. 移動顯微鏡時,要一手握住鏡臂,一手托著鏡座
【答案】C
【分析】顯微鏡的使用過程分為:取拿與安放、對光、觀察和整理四步。
【詳解】A.顯微鏡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觀察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微小的生物結構和細胞細節(jié),A正確。
B.在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通常應遵循先低倍觀察后高倍觀察的順序。這是因為低倍鏡的視野范圍較大,便于快速找到觀察目標;而高倍鏡則能提供更細致的放大效果,用于進一步觀察目標細節(jié),B正確。
C.顯微鏡的鏡頭非常精密,需要小心保護。擦拭鏡頭時,應使用專門的擦鏡紙或柔軟的綢布,而不是紗布。紗布的質地較硬,容易劃傷鏡頭表面,影響觀察效果,C錯誤。
D.移動顯微鏡時,需要小心謹慎,以避免損壞儀器或造成安全隱患。正確的做法是:一手握住鏡臂,以保持鏡頭的穩(wěn)定;另一手托著鏡座,以支撐整個顯微鏡的重量。這樣可以確保顯微鏡在移動過程中不會傾倒或受損,D正確。
故選C。
2. 小莫同學在生物課上進行“觀察動物細胞臨時裝片”實驗時,由于天氣多云,環(huán)境光線較暗,他在對光時應選用( )
A. 大光圈、凹面鏡B. 大光圈、平面鏡
C. 小光圈、凹面鏡D. 小光圈、平面鏡
【答案】A
【分析】顯微鏡的結構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線進入,故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小光圈,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大光圈;反光鏡有兩個面,平面鏡和凹面鏡,凹面鏡能夠聚光,可以使視野變亮,故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平面鏡,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凹面鏡。
【詳解】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jié):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jié);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jié)。小光圈通過的光線少視野暗,平面鏡只能反射光線不能改變光線強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jié)會使視野變暗;大光圈通過的光線多視野亮,凹面鏡使光線匯聚,視野亮度增強。因此,由于天氣多云,環(huán)境光線較暗,他在對光時應選用大光圈、凹面鏡,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3. 將寫有“生物”字樣的臨時玻片標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正確操作看到的圖像應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我們使用顯微鏡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
【詳解】我們使用顯微鏡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給一個字母或者文字,在顯微鏡上看到是什么樣子,最好把這個字母或者文字寫到紙上,旋轉180度,再看就是上下左右顛倒的圖像了。因此,將寫有“生物”字樣的臨時玻片標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正確操作看到的圖像應是“”,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4. 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時,有很多注意事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不用手觸摸刀口,也不把刀口向著他人
B. 使用過的實驗試劑,隨意倒入水池
C. 不隨意觸摸和動用不熟悉的儀器設備
D. 加熱時不離開加熱裝置,結束后要及時、正確地熄滅火源
【答案】B
【分析】常用的探究器具的分類,有許多種,按照功能可以分為:觀察器具、解剖器具、計量器具、加熱器具和通用器具等。
掌握好探究活動中所用器械的用法和注意事項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詳解】A.刀片尖銳鋒利易傷人,使用時不要用手觸摸刀口,刀口也不要向著他人,以免造成傷害,故A正確。
B.實驗試劑通常經過設計和控制使用,因此使用過的實驗試劑不能隨意倒入水池,以避免污染管道和環(huán)境,故B錯誤。
C.不隨意觸摸和動用不熟悉的儀器設備,容易受傷或出現(xiàn)危險,故C正確。
D.加熱時,不要離開加熱裝置,結束后要及時、正確地熄滅火源,否則容易發(fā)生危險,故D正確。
故選B。
5. 某小組圍繞“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的問題,討論并設計了如表實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實驗變量是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
B. 應選用大小相同的蚯蚓進行實驗
C. 實驗結論:蚯蚓在玻璃板的表面爬得快
D. 實驗結束后,將蚯蚓放回適宜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中
【答案】C
【分析】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沒有骨骼,蚯蚓的運動就是依靠縱、環(huán)肌的交互舒縮及體表的剛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詳解】A.對照實驗具有變量的唯一性,該實驗的變量是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A正確。
B.實驗需要控制無關變量,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蚯蚓的大小就是一個可能影響爬行速度的無關變量,因此應該選擇大小相同的蚯蚓進行實驗,B正確。
C.蚯蚓的運動就是依靠縱、環(huán)肌的交互舒縮及體表的剛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實驗結論是:蚯蚓在粗糙的物體表面爬得快,C錯誤。
D.作為實驗對象的生物,在實驗結束后應該得到妥善的處理,放回其自然環(huán)境中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D正確。
故選C。
6. 一個小組在做“蛆是由腐爛的肉變來的”的探究活動時,發(fā)現(xiàn)實驗結果和其他小組的都不同。他們應該( )
A. 承認本組的探究活動已經失敗
B. 堅持本組的實驗結果是完全正確的
C. 立即參考其他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修正
D. 在多次重復實驗的基礎上確認實驗結果是否正確
【答案】D
【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
【詳解】A.在科學探究中,實驗結果的不同并不一定意味著探究活動的失敗??赡艿脑蛴卸喾N,包括實驗條件、操作過程、觀察角度等。因此,不能僅憑實驗結果的不同就斷定探究活動失敗,故A不符合題意。
B.堅持本組的實驗結果完全正確,是一種過于主觀和片面的態(tài)度。在科學研究中,實驗結果需要經過多次驗證和對比才能確定其準確性。因此,不能僅憑一次實驗結果就斷定其完全正確,故B不符合題意。
C.立即參考其他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修正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雖然其他小組的實驗結果可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并不能直接作為修正本組實驗結果的依據(jù)。因為每個小組的實驗條件、操作過程等都可能存在差異,導致實驗結果的不同,故C不符合題意。
D.多次重復實驗的基礎上確認實驗結果是否正確,是一種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通過多次重復實驗,可以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從而更準確地判斷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如果多次實驗結果都一致,那么就可以認為該實驗結果是比較可靠的;如果多次實驗結果存在差異,那么就需要進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
7. 蓋片是制作動、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都要進行的操作。下列蓋片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撕、展、蓋、染。
【詳解】A.蓋玻片是垂直放下,易產生氣泡,故A錯誤。
B.蓋玻片未靠近水滴,這樣放下易產生氣泡,故B錯誤。
C.蓋玻片從液滴中間放下易產生氣泡,故C錯誤。
D.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住蓋玻片,讓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后緩緩放平,以免產生氣泡,故D正確。
故選D。
8. 用顯微鏡觀察時,所觀察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 不易污染物鏡
B. 易于將觀察材料染色
C. 能讓光線透過
D. 便于放置在顯微鏡上
【答案】C
【分析】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被觀察的生物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勻。
【詳解】顯微鏡成像是利用光學原理,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結構時,必須使光線能夠依次通過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物鏡、鏡筒、目鏡,所以被觀察的生物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為的是讓光線能夠通過,光線透過觀察材料的結構進入人的眼睛,才能夠看到物體的結構。故選C。
9. 下列是“識別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的實驗步驟示意圖。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
A. 甲→乙→丙→丁B. 甲→乙→丁→丙
C. 甲→丙→丁→乙D. 丙→甲→丁→乙
【答案】D
【分析】甲是刮,乙是蓋蓋玻片,丙是滴生理鹽水,丁是涂抹。
【詳解】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記為:擦→滴→刮→涂→蓋→染,故正確的操作順序是:丙滴→甲刮→丁涂→乙蓋,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0. 小刀紅又名指甲花,鳳仙花等,將其花瓣搗碎,用樹葉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鮮艷的紅色,非常漂亮,很受人們的喜愛。實際上小刀紅花瓣細胞中含有大量的天然、優(yōu)質的染料——紅色素,這些紅色素主要存在于( )
A. 線粒體中B. 細胞質中
C. 液泡中D. 細胞膜上
【答案】C
【分析】植物細胞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線粒體,各有不同的功能。
【詳解】A.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被稱為動力車間,是動植物細胞都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是細胞的發(fā)動機,A不符合題意。
B.細胞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動著的,這利于物質交換,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B不符合題意。
C.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營養(yǎng)物質等;因此,實際上小刀紅花瓣細胞中含有大量的天然、優(yōu)質的染料——紅色素,這些紅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C符合題意。
D.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性透過性)。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1.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植物細胞的形態(tài)、大小基本都相同
B. 細胞是一切動植物體的基本單位
C. 細胞質為各種生命活動提供場所
D.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含有的能量轉換器是線粒體
【答案】A
【分析】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和液泡,有的還有葉綠體;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
【詳解】A.植物細胞在植物體內并不是都形態(tài)、大小基本相同。實際上,植物體內的細胞形態(tài)和大小因其功能和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葉肉細胞通常較大且富含葉綠體,用于進行光合作用,而表皮細胞則較小且緊密排列,主要起保護作用,故A符合題意。
B.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執(zhí)行著生物體的所有生命活動,包括新陳代謝、生長、繁殖等,故B不符合題意。
C.細胞質是細胞內除了細胞核以外的所有物質的總稱,包括各種細胞器和細胞質基質。細胞質為細胞內的各種生命活動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和條件。例如,糖酵解、脂肪酸合成等代謝過程都在細胞質中進行,故C不符合題意。
D.線粒體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負責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細胞可直接利用的ATP中的化學能。無論是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都含有線粒體作為能量轉換器。此外,植物細胞還含有葉綠體作為另一種能量轉換器,能夠將光能轉化為有機物中的化學能,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 D。
12.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說的是:春天來了,柳樹發(fā)芽、展枝、長出綠葉了。此時,用顯微鏡觀察柳樹莖尖分生組織的細胞,我們能發(fā)現(xiàn)( )
A. 一些細胞中出現(xiàn)了染色體B. 染色體都排列在細胞中央
C. 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加倍D. 一些細胞中形成了葉綠體
【答案】A
【分析】分生組織的細胞能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分裂前染色體要進行復制,數(shù)目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
【詳解】A.在觀察柳樹莖尖分生組織的細胞時,我們可以看到細胞進行分裂。在細胞分裂的不同階段,染色體的表現(xiàn)形式會有所不同。在間期,染色體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可見,因為它們是松散的染色質,但在細胞分裂(如有絲分裂)的某些階段如前期,可以觀察到染色體,A正確。
B.在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染色體并不都排列在細胞中央,B錯誤。
C.在不同時期染色體行為不同,如染色體在細胞分裂后期數(shù)目會全部加倍,在細胞分裂其他時期并沒有加倍,C錯誤。
D.莖尖分生組織細胞屬于未成熟的細胞,沒有葉綠體,D錯誤。
故選A。
13. “《黃帝內經》記載: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备?、腎、脾、心、肺為五臟,其中心臟為五臟之主,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心臟內流動的血液和構成心臟的心肌分別屬于( )
A. 結締組織、神經組織
B. 結締組織、肌肉組織
C. 上皮組織、神經組織
D. 保護組織、肌肉組織
【答案】B
【分析】人體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詳解】人體四大組織分別是: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如皮膚的上皮,小腸腺等各種腺的上皮,消化道壁的內表面等;
結締組織:結締組織具有支持、保護、連接、營養(yǎng)等作用,結締組織的種類很多,骨組織、血液等都屬于結締組織;
神經組織:主要有神經細胞構成,感受刺激、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其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
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
結締組織的種類很多,血液屬于結締組織;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如心肌,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14. 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營養(yǎng)物質,草履蟲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主要依靠( )
A. 食物泡B. 伸縮泡C. 表膜D. 口溝
【答案】A
【分析】草履蟲是單細胞的動物,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在這一個細胞內能夠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詳解】A.食物泡隨著細胞質流動,其中的食物逐漸被消化和吸收,故草履蟲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主要依靠食物泡,故A正確。
B.草履蟲依靠伸縮泡把體內多余的水分排到體外,故B錯誤。
C.草履蟲用表膜進行呼吸,故C錯誤。
D.細菌和浮游植物等微小的食物由口溝進入草履蟲體內,故D錯誤。
故選A。
15. 某同學為探究草履蟲能否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在載玻片的a、b、c三處各滴兩滴草履蟲培養(yǎng)液,將其連通,a處邊緣滴一滴食鹽水、c處邊緣滴一滴肉汁,一段時間后,實驗結果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草履蟲在a、b之間的運動方向是a→b
B. c處草履蟲最多,說明肉汁是有利刺激
C. 該實驗說明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 草履蟲依靠鞭毛在水中旋轉前進
【答案】D
【分析】生物對外界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反應叫做應激性,應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草履蟲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yǎng)、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jié)等生命活動,并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詳解】A.食鹽對于草履蟲來說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鹽粒一側的草履蟲要逃離,游到沒有鹽粒的肉汁滴中;故草履蟲的運動方向是a→b,故A正確。
B.草履蟲能趨利避害。c處草履蟲最多,說明肉汁對于草履蟲來說是有利的刺激,故B正確。
C.食鹽對于草履蟲來說是不利的刺激,草履蟲要逃避不利刺激;肉汁對于草履蟲來說是有利的刺激,草履蟲趨向有利刺激。該實驗說明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故C正確。
D.草履蟲依靠纖毛在水中旋轉前進,故D錯誤。
故選D。
16. 下列關于單細胞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變形蟲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B. 眼蟲沒有細胞壁
C. 衣藻的眼點可以感受光線刺激
D. 已知的大多數(shù)抗生素是放線菌產生的
【答案】A
【分析】單細胞生物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yǎng)、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jié)等生命活動。
【詳解】A.變形蟲是一種單細胞的動物,它并不含有葉綠體,因此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和一些細菌利用葉綠體或類似結構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變形蟲通過攝取其他微小的生物或有機物來獲取能量和營養(yǎng),故A符合題意。
B.眼蟲確實沒有細胞壁。眼蟲的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細胞內有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同時它還有鞭毛可以幫助它在水中游動。沒有細胞壁使得眼蟲在形態(tài)上更加靈活,可以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故B不符合題意。
C.衣藻是一種單細胞的藻類,它含有眼點這一結構。眼點是一種能夠感受光線刺激并引導生物體向光或背光移動的感光器官。在衣藻中,眼點可以幫助它感知光線的方向和強度,從而調整自己的游動方向以獲取更多的光照或避免過強的光照,故C不符合題意。
D.放線菌是一類能夠產生抗生素的微生物,它們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股厥且活惸軌蛞种苹驓缂毦乃幬?,它們在醫(yī)療、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已知的大多數(shù)抗生素都是由放線菌產生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17. 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分析,下列食材中,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 )
A. 一只兔子B. 一朵月季花
C. 一個豬肝D. 一?;ㄉ?br>【答案】A
【分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①細胞:細胞是除病毒外的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②組織: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細胞和細胞間質聯(lián)合在一起構成;③器官: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④系統(tǒng):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⑤個體: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統(tǒng)協(xié)調配合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的生物。
【詳解】一只兔子是動物體,屬于個體層次;一朵月季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屬于器官層次;一個豬肝屬于動物器官,是器官層次;一?;ㄉ侵参锏纳称鞴?,屬于器官層次。由此可見,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分析,下列食材中,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一只兔子,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8. 人體的系統(tǒng)各司其職,其中參與調節(jié)人體各項生命活動的系統(tǒng)是( )
A. 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B. 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運動系統(tǒng)
C. 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D. 神經系統(tǒng)和內泌尿系統(tǒng)
【答案】C
【分析】人體的各個系統(tǒng)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獨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運動時,需要呼吸、循環(huán)、排泄等器官系統(tǒng)的相互配合、協(xié)調活動。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常常同時受神經和激素的調節(jié),正是由于這兩種調節(jié)方式的相互協(xié)調,相互影響,各器官、系統(tǒng)的活動才能協(xié)調一致,使人體成為一個復雜、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整體。
【詳解】人體之所以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是由于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同時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對人體也有調節(jié)作用,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體的自我調節(jié),其大,以神經調節(jié)為主.正是由于這兩種調節(jié)方式的相互協(xié)調,相互影響,各器官、系統(tǒng)的活動才能協(xié)調一致,使人體成為一個復雜、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整體,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9. 2022年9月,有植物學者發(fā)現(xiàn)的植物新物種——三峽白前引發(fā)廣泛關注。該植物具有花、果實、莖、葉等結構。你推測該植物屬于( )
A. 裸子植物B. 被子植物
C. 苔蘚植物D. 蕨類植物
【答案】B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種多樣,根據(jù)植物種子的有無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詳解】A.裸子植物的種子無果皮包被著,裸露,不能形成果實,也沒有花,A不符合題意。
B.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因此,該植物具有花、果實、莖、葉等結構,推測該植物屬于被子植物,B符合題意。
C.苔蘚植物生活在陰濕的環(huán)境中,雖然有了莖和葉,但莖、葉內無輸導組織,沒有根、花、果實、種子等器官,C不符合題意。
D.蕨類植物也生活在陰濕的環(huán)境中,有了根、莖、葉的分化,但沒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 古典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有些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下列句子描寫的現(xiàn)象與藻類有關的是( )
A.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壓春蔬
B.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C.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D.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答案】C
【分析】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都不結種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種子繁殖后代。
【詳解】A.“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壓春蔬”這句詩描述的是春天的筍芽和蕨菜脆甘鮮嫩,其中“箭茁”指竹子的筍芽,竹子屬于被子植物,“蕨”指的是蕨類植物,均與藻類無關,A不符合題意。
B.“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這句詩主要描述的是作者訪問友人時,因友人不在而未能進入,其中“蒼苔”指的是青苔,青苔屬于苔蘚植物,B不符合題意。
C.“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詩描述的是春天到來時,江水變得碧綠如藍,這里的“綠”主要是由于江水中藻類大量繁殖造成的,藻類含有大量的葉綠素,使得江水呈現(xiàn)出綠色,C符合題意。
D.“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這句詩描述是桃花的盛開,桃屬于被子植物,與藻類無關,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二、非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每空1分,共30分)
21. 圖一是顯微鏡結構圖,圖二是顯微鏡四個鏡頭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中填序號)
(1)寫出圖一中下列序號代表的結構名稱:①________,④________。
(2)在對光過程中,轉動[⑦]________,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 ]________可以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
(3)低倍物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清晰,換上高倍物鏡后物像變模糊,此時應調節(jié)[ ]________,才能使看到的物像變清晰。
(4)若要在視野中看到最多的細胞,應選擇圖二中的組合是________。
(5)下列實驗中需要用顯微鏡的是______。
①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②觀察青蛙的形態(tài)結構③觀察菠菜葉下表皮細胞④觀察番茄果肉細胞
【答案】(1)①. 粗準焦螺旋 ②. 轉換器
(2)①. 反光鏡 ②. ③目鏡
(3)②細準焦螺旋 (4)AD (5)③④
【分析】圖1可知,①粗準焦螺旋,②細準焦螺旋,③目鏡,④轉換器,⑤物鏡,⑥遮光器,⑦反光鏡;圖2可知,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
【詳解】(1)①粗準焦螺旋、④轉換器
(2)顯微鏡對光時,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左右);用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注視目鏡內。轉動⑦反光鏡,使反射光線經過通光孔、物鏡、鏡筒到達目鏡,以通過③目鏡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為宜。
(3)①粗準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鏡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②細準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可以精細調焦,能夠使物像變得更加清晰。
(4)使用顯微鏡觀察時,為了在視野中看到較多的細胞,我們需要選擇放大倍數(shù)較小的鏡頭組合,這樣可以觀察到較大的視野,看到較多的細胞。根據(jù)圖乙中的鏡頭,應該選擇放大倍數(shù)較小的目鏡A和放大倍數(shù)較小的物鏡D,這樣能夠在視野中看到較多的細胞。
(5)①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這個實驗主要是通過觀察鼠婦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行為反應來得出結論,不需要使用顯微鏡,①錯誤。
②觀察青蛙的形態(tài)結構:這個實驗主要是通過肉眼觀察青蛙的外部形態(tài)和內部結構(如解剖后觀察),雖然可以輔助使用放大鏡來更仔細地觀察某些細節(jié),但通常不需要使用顯微鏡,②錯誤。
③觀察菠菜葉下表皮細胞:這個實驗需要觀察植物葉片的表皮細胞結構,這些細胞非常小,肉眼無法直接看到,因此需要使用顯微鏡來放大觀察,③正確。
④觀察番茄果肉細胞:與觀察菠菜葉下表皮細胞類似,這個實驗也需要觀察植物組織的細胞結構,同樣需要使用顯微鏡來放大觀察,④正確。
22. 孔雀和孔雀草的名稱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的結構層次卻不完全相同,為了探究它們的細胞結構特點,某生物興趣小組觀察并繪制了如圖甲和圖乙的細胞結構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中填序號)
(1)圖______是孔雀草的細胞結構圖,甲、乙兩種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上有較大的差別,主要是由[④]________中的染色體決定的。
(2)為保持孔雀草葉片細胞形態(tài),在制作玻片標本時要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孔雀草可以自己制造有機物,這是因為其細胞有結構[ ]________;[ ]________能夠使細胞擁有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
【答案】(1)① 甲 ②. 細胞核
(2)① 清水 ②. ③葉綠體 ③. ②細胞膜
【分析】題圖中,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⑦線粒體。
【詳解】(1)動植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圖甲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這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因此圖甲是孔雀草的細胞結構圖。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DNA片段;因此,甲、乙兩種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上有較大的差別,主要是由④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決定的。
(2)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和清水的濃度一致,因此,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因此,孔雀草可以自己制造有機物,這是因為其細胞有結構③葉綠體。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性透過性)。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因此,②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使細胞擁有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
23. 如圖是西瓜植株的結構層次。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西瓜植株個體都是由細胞a發(fā)育而成的,則細胞a是________。
(2)經分析,圖中①表示的細胞a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若圖中A的主要功能是運輸養(yǎng)料,則A是________。
(4)若成熟的西瓜被切開,富含糖類等營養(yǎng)物質的西瓜瓤主要由圖中B構成,則B是________。
(5)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C,則C是________。
【答案】(1)受精卵 (2)①. 細胞分裂 ②. 細胞分化
(3)輸導組織 (4)薄壁組織
(5)器官
【分析】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經過細胞的分裂、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組織。而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綠色開花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圖中a受精卵,A輸導組織,B薄壁組織,C器官,①細胞分裂和分化。
【詳解】(1)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才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梢姡魣D中西瓜植株個體都是由細胞a發(fā)育而成的,則細胞a是受精卵。
(2)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使細胞數(shù)目增多。生物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這樣的細胞群叫組織。結合題圖可知,圖中①表示細胞a(受精卵)的生理活動是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
(3)輸導組織包括在莖、葉脈、根尖成熟區(qū)等處的導管和篩管,具有運輸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如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梢?,若圖中A的主要功能是運輸養(yǎng)料,則A是輸導組織組織。
(4)薄壁組織的功能是儲存營養(yǎng)物質,含有葉綠體的薄壁組織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富含糖類等營養(yǎng)物質的西瓜瓤主要由B薄壁組織構成。
(5)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叫C器官。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和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24. 如圖是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找到的幾種生物,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所示生物中,幾乎全身都可以從環(huán)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是________(填名稱),該生物所屬的類群是________。
(2)圖中具有根、莖、葉分化的植物有________(填字母)。
(3)________(填名稱)對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可以用于監(jiān)測空氣污染;而銀杏、玉米等植物通過________繁殖后代,繁殖過程擺脫了對水環(huán)境的依賴。
【答案】(1)①. 海帶 ②. 藻類 (2)ABD
(3)①. 葫蘆蘚 ②. 種子
【分析】圖可知,A玉米屬于被子植物,B腎蕨屬于蕨類植物,C海帶屬于藻類,D銀杏屬于裸子植物,E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
【詳解】(1)海帶屬于多細胞藻類,結構比較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海帶的整個身體都浸沒在水中,幾乎全身都可以從環(huán)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但沒有專門的吸收和運輸養(yǎng)料以及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2)A玉米屬于被子植物,B腎蕨屬于蕨類植物,D銀杏屬于裸子植物,均具有根、莖和葉的分化。
(3)E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但體內無輸導組織,葉只有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容易從背腹兩面侵入而威脅苔蘚植物的生活,因此我們常把苔蘚植物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屬于種子植物,銀杏屬于裸子植物、玉米屬于被子植物,通過種子繁殖后代,繁殖過程擺脫了對水環(huán)境的依賴。
25. 金魚是大家熟悉的小動物。飼養(yǎng)時,控制水溫很重要。某生物興趣小組通過觀察不同溫度下金魚的呼吸頻率來探究溫度對金魚生活的影響,并寫了一份關于探究“水溫對金魚呼吸頻率的影響”的實驗報告,但由于實驗報告被水浸漬,有些地方字跡已經看不清楚(題目中畫橫線處),請你將它補充完整,并回答他們所提出的問題。
提出問題:水溫會影響金魚的呼吸頻率嗎?
(1)作出假設:①______。
(2)實驗步驟:
①準備材料用具:若干條金魚、7個相同的魚缸、溫度計、秒表、不同溫度的水等。
②設計實驗裝置:在7個魚缸中分別加入②________不同溫度的水。
③每個魚缸中放數(shù)量相同、大小和形態(tài)相近的金魚,這樣設計是為了③________。每個魚缸中放5條金魚而不是1條進行實驗,為什么?④_______。
④觀察與記錄:10分鐘后記錄每條金魚每分鐘鰓蓋張合的次數(shù),連測3次,求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⑤______。
實驗結果如下:
(3)得出結論:水溫對金魚的呼吸頻率有影響,且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著水溫的升高,金魚每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會⑥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
(4)請問:這個實驗的變量是什么?⑦_______。
【答案】(1)水溫會(不會)影響金魚的呼吸頻率
(2)①. 等量 ②. 控制單一變量 ③. 避免偶然性 ④. 減小實驗誤差
(3)增加 (4)水溫
【分析】生物學的科學探究過程大致包括以下六個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詳解】(1)根據(jù)提出問題水溫的變化對金魚的呼吸頻率有影響嗎?我們可以作出假設:水溫會(不會)影響金魚的呼吸頻率。
(2)②實驗的變量是溫度,除溫度以外其他的實驗條件保持相同,所以設計實驗裝置:在7個魚缸中分別加入等量的不同溫度的水。
③實驗探究水溫對金魚呼吸頻率的影響,實驗的變量溫度,每個魚缸中放數(shù)量相同、大小和形態(tài)相近的金魚,這樣設計是為了控制單一變量。
生物探究實驗樣本數(shù)量要適中,數(shù)量過少易出現(xiàn)偶然性,誤差較大,每個魚缸不可以只放1條金魚進行實驗。
④觀察與記錄:取平均值目的是減少誤差,這樣得出的實驗結果更加科學合理,具有說服力。
(3)得出結論:水溫對金魚的呼吸頻率有影響,且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著水溫的升高,金魚每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增加。
(4)根據(jù)小問(2)詳解可知,這個實驗的變量是水溫。
實驗材料
平均爬行速度(厘米/分鐘)
玻璃板
12
硬紙板
30
水溫(℃)
5
10
15
20
25
30
35
鰓蓋張合次數(shù)(次/分)
10
40
60
110
150
180
200

相關試卷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含答案),共8頁。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這是一份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文件包含八年級生物pdf、8SWDA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頁, 歡迎下載使用。

258,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258,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試題,共6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學試卷+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學試卷+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含解析)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含解析)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word版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