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詩詞基礎(chǔ)知識
體裁與題材
體裁:包括古詩(古體詩和近體詩)和詞。古體詩形式較為自由,如《長歌行》;近體詩在格律上有嚴格要求,分為絕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和律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像《楓橋夜泊》是七言絕句。詞有特定的詞牌名,規(guī)定了詞的格律和曲調(diào),如《清平樂?村居》。
題材:常見的有山水田園詩(如王維《山居秋暝》)、邊塞詩、思鄉(xiāng)詩(如納蘭性德《長相思》)、送別詩、詠物詩等。不同題材的詩詞有不同的主題和情感傾向。
作者及背景
了解詩詞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創(chuàng)作風格以及詩詞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詩詞的內(nèi)涵。例如,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一生心系國家命運,其《示兒》創(chuàng)作于南宋時期,北方領(lǐng)土淪陷,在這種背景下,詩中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體現(xiàn)了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
(二)詩詞內(nèi)容理解
字詞釋義
準確理解詩詞中的重點字詞是解讀詩詞的基礎(chǔ)。這些字詞可能是古今異義詞(如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中的 “但”,古義為 “只要”)、多義詞(如 “可憐九月初三夜” 中的 “可憐” 是 “可愛” 的意思)或具有特殊用法的詞。
詩句翻譯
把詩詞翻譯成通順的現(xiàn)代文,要注意保留詩詞的意境和情感。翻譯時可采用逐字翻譯、調(diào)整語序和補充省略成分等方法。例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可翻譯為 “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幽靜的松林間,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緩緩地流淌”。
(三)詩詞意境把握
意象運用
意象是詩詞中帶有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事物。如 “月亮” 常代表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柳樹” 象征離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通過對意象
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詩詞的意境。
畫面描繪
能夠根據(jù)詩詞內(nèi)容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例如,《山居秋暝》描繪了一幅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美麗畫卷: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在腦海中構(gòu)建出這樣的畫面有助于體會詩詞的意境和美感。
(四)詩詞情感賞析
情感類型
詩詞中常見的情感有思鄉(xiāng)之情、愛國之情、友情、愛情、閑適之情、壯志未酬之感等。如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體現(xiàn)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和報國無門的無奈;王維《鳥鳴澗》則流露出詩人對寧靜閑適生活的喜愛。
抒情方式
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如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者文天祥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視死如歸的精神;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如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通過描繪長江邊友人遠去的畫面,含蓄地表達了送別時的不舍)、托物言志(如于謙《石灰吟》,借石灰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表達自己堅守高潔品質(zhì)的志向)等。
??碱}型與答題技巧
(一)基礎(chǔ)知識考查
題型描述
填空或選擇作者、朝代、體裁、題材等內(nèi)容。例如:“《長相思》的作者是( ),這首詞屬于( )題材?!?br>解釋詩詞中的重點字詞。如:“‘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中‘聒’的意思是( )?!?br>答題技巧
對于作者、朝代等內(nèi)容,需要平時加強記憶。解釋字詞時,要結(jié)合字詞的古義、今義以及在詩詞中的語境來回答。
(二)內(nèi)容理解題
題型描述
要求翻譯詩句或概括詩詞的主要內(nèi)容。例如:“請翻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句詩。”“簡要概括《楓橋夜泊》這首詩的內(nèi)容。”
答題技巧
翻譯詩句按照翻譯方法逐詞翻譯并調(diào)整語序。概括內(nèi)容可以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詩人的行為和情感)等方面入手。
(三)意境把握題
題型描述
分析詩詞中的意象或描繪詩詞所展現(xiàn)的畫面。例如:“詩中‘松、泉、竹、蓮’等意象有什么作用?”“請用自己的話描繪出《清平樂?村居》所展現(xiàn)的田園生活畫面?!?br>答題技巧
分析意象時,要結(jié)合意象的傳統(tǒng)象征意義和詩詞的具體情境來闡述其作用。描繪畫面要在理解詩詞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加入合理的想象,用生動的語言將畫面展現(xiàn)出來。
(四)情感賞析題
題型描述
直接問詩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或者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情感的。例如:“《示兒》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分析《長相思》中作者是如何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br>答題技巧
回答情感問題,要結(jié)合詩詞的主題、背景、意象、抒情方式等來綜合判斷。分析情感表達方法,要指出具體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等)及其效果。
真題重現(xiàn)
一.古詩詞賞析(共15小題)
1.(2023秋?興文縣期末)古詩閱讀。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這首詩是 代詩人 寫的,我還學(xué)過他的《 》一詩。
(2)下列圖片與本詩中描繪的畫面最接近的一項是
A. B. C.
2.(2023秋?金華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
生查子?元夕
(宋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1)詞中寫到了“去年元夜”和“今年元夜”的情景,“元夜”指的是 (A.元宵夜 B.中秋夜)。詞中寫到的景物不僅有“花”,還有“ 、 和 ”。
(2)月下景,往往伴隨著月下情。這首詞讓我們感受到了 。
A.詩人的喜悅之情
B.詩人的亡國之痛
C.詩人對故人的思念
D.詩人心底涌起的哀愁
3.(2023秋?洪江市期末)閱讀理解
天凈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鵬,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1)下列詩句與本曲描寫的季節(jié)相同的一項是
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C.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D.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2)本曲前后兩組景物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請你分析一下兩組景物的特點分別是什么。
4.(2023秋?八步區(qū)期末)對比閱讀。
[甲]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乙]秋夜將曉①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②東入海,
五千仞岳③上摩天④
遺民⑤淚盡胡塵⑥里,
南望王師⑦又一年。
①將曉:天將要亮。②三萬里河:指黃河?!叭f里”形容很長。③五千仞(rèn)岳:指華山。仞,長度單位。五千仞,形容很高。④摩天:碰到天,形容極高。⑤遺民:指在金統(tǒng)治地區(qū)的原宋朝百姓。⑥胡塵:指金統(tǒng)治地區(qū)的風沙,這里借指金政權(quán)。⑦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1)甲詩和乙詩都是表達 的詩篇。
(2)甲詩是陸游在 (什么時候)寫給 (誰的),詩中詩人臨終前的遺憾“ ”;詩人的遺愿是“ , ?!?br>(3)乙詩前兩句描繪了 ,這首詩中表達對統(tǒng)治者批評的詩句是“ , ?!?br>(4)下列對甲詩乙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中的“悲”字表現(xiàn)出詩人去世前悲涼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死亡的恐懼。
B.甲詩的“元知萬事空”表現(xiàn)了詩人生無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為下文的“但悲”起了有力的反襯作用:不怕死,只是為沒有看到祖國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
C.乙詩的前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D.乙詩的最后一句寫出了金統(tǒng)治地區(qū)的原宋朝百姓對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
5.(2023秋?寬城縣期末)古詩閱讀。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交代了地點、時間、季節(jié)、環(huán)境。
B.頷聯(lián)先視覺,后聽覺,寫出了山間自然景物的幽靜。
C.頸聯(lián)作者以動寫靜,以有聲襯無聲,先聽覺后視覺,進一步突出了山間生活的幽靜。
D.尾聯(lián)“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適于觀賞。
(2)在這首詩中,作者寫到了哪些自然景物?
(3)判斷下列詩句是動態(tài)描寫還是靜態(tài)描寫,對的畫“√”,錯的畫“×”。
明月松間照(靜態(tài)描寫)
清泉石上流(動態(tài)描寫)
竹喧歸浣女(靜態(tài)描寫)
蓮動下漁舟(動態(tài)描寫)
6.(2023秋?巨野縣期末)閱讀《長相思》和《鄉(xiāng)愁》,完成練習。
長相思([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鄉(xiāng) 愁(余光中)
小時候 后來啊
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zāi)?br>我在這頭 我在外頭
母親在那頭 母親在里頭
長大后 而現(xiàn)在
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大陸在那頭
(1)《長相思》和《鄉(xiāng)愁》都是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作品,《長相思》的體裁是 ,詞牌名是 ?!多l(xiāng)愁》的體裁是 。
(2)《長相思》疊用兩個“一程”,突出了行軍的 ,疊用兩個“一更”,突出了氣候 。這首詞中最能表達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的一句是:
(3)下列對《長相思》和《鄉(xiāng)愁》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相思》中詞人隨著大隊人馬向山海關(guān)外進發(fā),一路上跋山涉水,歷盡辛苦。
B.《長相思》描繪了詞人出行關(guān)外的艱辛和凄苦,抒發(fā)了詞人濃郁的愛國之情。
C.《鄉(xiāng)愁》一詩具有獨特的音樂美和形式美,表達了詩人心中對故鄉(xiāng)、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4)朗讀這兩首詩詞應(yīng)該用 的語氣。
A.急速、悲壯
B.歡快、幸福
C.緩慢、憂傷
7.(2023秋?潮州期末)課內(nèi)閱讀。
①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②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1)詩句①作者是 代(朝代)的 。詩中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字眼是“ ”,這是因為 。(用原文回答)。
詩句②作者是 代(朝代)龔自珍所寫的 。詩中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字眼是“ ”,暗示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詞語是“ ”。
(2)詩中的“九州”指: 。兩句詩都表達作者 的感情。
8.(2023秋?播州區(qū)期末)閱讀。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①蒼蒼蟲切切②,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注釋】①霜草:被秋霜打過的草。②切切:蟲叫聲。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村南村北行人絕
②獨出門前望野田
(2)用自己的話描繪“月明蕎麥花如雪”一句展現(xiàn)的畫面。
(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寓情于景,詩人匠心獨運地借自然景物的變換,寫出了自己的情感變化。
B.詩歌首句通過描繪蒼蒼霜草和切切蟲鳴,展現(xiàn)了一幅寧靜優(yōu)美、富有生機的秋夜圖景。
C.“村南村北行人絕”一句描繪了村莊空寂無聲的景象,流露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情緒。
D.“獨出門前望野田”是詩歌的過渡,詩人將視野由村莊轉(zhuǎn)向田野,景物的氛圍也隨之變化。
9.(2023秋?嘉陵區(qū)期末)賞析古詩,完成練習。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恃風雷,(??)齊喑究可哀。
我勸(??)重抖擻,不拘一格降(??)。
(1)補充括號里的詞語是: 、 、 、
(2)劃橫線詩句的意思是: 。
(3)全詩抒發(fā)了詩人強烈的 。
10.(2023秋?松北區(qū)期末)詩詞鑒賞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1)這首詞的作者是清代的 ,“長相思”是 。
(2)判斷下列說法的對錯,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A.“夜深千帳燈”點明軍帳之多,說明行軍隊伍龐大。
B.詞中疊用兩個“一程”,既寫出了路途的遙遠和行軍的艱辛,又凸顯詞的韻律之優(yōu)美。
C.“風一更,雪一更”強調(diào)風刮了整整一更,雪下了整整一更。
11.(2023秋?拱墅區(qū)期末)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宋]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1)詩題很長,下面的讀法停頓最合理的是哪一項?
A.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B.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C.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D.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這首詩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感情?理解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項?
A.悲傷哀痛的愁怨之情
B.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
C.憂國憂民的愛國之情
D.對親人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3)詩句“遺民淚盡胡塵里”中“淚盡”可以換成“淚灑”嗎?請說明理由。
12.(2023秋?海淀區(qū)期末)漫步“典籍博物館”,完成問題。
(1)博物館設(shè)置了“詩詞天地”板塊,推出了“詩詞互動”環(huán)節(jié)。請你參與其中,與經(jīng)典為伴,傳承中華文化。
①請將下面的詩句補充完整。
楓橋夜泊
[唐]張繼
?? , 。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②請選擇富含哲理的一句古詩,最恰當?shù)囊豁検?
A.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C.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D.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博物館推出了“座右銘”專場,小麗參觀之后想把其中一句送給弟弟,希望他珍惜時間,改掉做事拖延的毛病,其中最恰當?shù)囊豁検?
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C.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D.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13.(2023秋?南沙區(qū)期末)古詩閱讀
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宋]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
??五千仞岳①上摩天。
??遺民②淚盡胡塵③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注釋:①五千仞岳:指華山?!拔迩ж稹毙稳莺芨摺"谶z民:指在金人統(tǒng)治地區(qū)的原宋朝百姓。③胡塵:指金人政權(quán)。
(1)下列詞語中意為“全國”的一項是
A.九州
B.中原
C.王師
(2)這兩首詩的劃線詩句,都表達了詩人陸游對 的熱切盼望,都抒發(fā)了陸游的 之情。
14.(2023秋?荔灣區(qū)期末)請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把張志和在《漁歌子》里表現(xiàn)的畫面寫下來,用上動態(tài)描寫,讓畫面更生動形象。
漁歌子[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需歸。
15.(2023秋?于洪區(qū)期末)結(jié)合注釋品讀古詩,完成下列各題。
出郊
[明]楊慎
高田①如樓梯,平田②如棋局。
白鷺忽飛來,點破③秧針④綠。
【注釋】①[高田]沿著山坡開辟的田畦,義叫梯田。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塊。③[點破]打破。④[秧針]水稻初生的秧苗。
(1)詩中沒有描寫到的景物是
A.梯田
B.白鷺
C.秧苗
D.樓梯
(2)整首詩描繪的是
A.春日郊外圖
B.秋日豐收圖
C.白臂戲水圖
D.農(nóng)民插秧圖
(3)讀第二行詩句,想象畫面,眼前展現(xiàn)的景象可概括為
A.萬綠叢中一點紅
B.萬綠叢中一點白
C.萬朵紅花一點白
D.濃綠萬枝紅一點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古詩詞賞析(共15小題)
1.(1)唐 李白《靜夜思》;
(2)C。
(1)本題考查對詩歌作者和其作品的了解?!锻扉T山》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有許多經(jīng)典詩作流傳于世。我們在課本中學(xué)過他不少詩歌,比如《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詩句家喻戶曉,所以答案依次為唐、李白、《靜夜思》。從對古代詩詞知識的積累和學(xué)習過程中可以得出這些信息。
(2)本題考查圖表分析。從“天門中斷楚江開”能想象出天門山的雄偉和江水的浩渺,像是有山脈斷開,江水從中穿過的畫面;“碧水東流至此回”可看出江水撞擊、回旋的動態(tài)感;“兩岸青山相對出”有兩岸青山對峙的視覺效果;“孤帆一片日邊來”則有孤帆在陽光映照下的畫面元素。故選:C。
故答案為:
(1)唐 李白《靜夜思》;
(2)C。
2.(1)A 月 柳 人;
(2)C。
(1)考查了對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詞中寫到了“去年元夜”和“今年元夜”的情景,“元夜”指的是元宵夜,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可知,詞中寫到的景物不僅有“花”,還有“月”“柳”“人”。
(2)考查了對詩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詞的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后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制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與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濕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xù)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故選:C。
故答案為:
(1)A 月 柳 人;
(2)C。
3.(1)C;
(2)這首元曲前半部分景色蒼涼,后半部分景色明麗。
(1)本題考查理解詩詞描述的季節(jié)。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明確本曲描寫的季節(jié),然后逐個分析選項中詩句描寫的季節(jié),最后做出判斷即可。從題目可知,這首曲描寫的是秋天的景色。A.選自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B.從“荷花”這個詞中可知,描寫的是夏天的景色;C.選自杜牧的《山行》,描寫的是秋天的景色;D.從“白雪”中可知,這是描寫的冬天的景色。故選:C。
(2)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這首元曲前半部分景色蒼涼,后半部分景色明麗。
故答案為:
(1)C;
(2)這首元曲前半部分景色蒼涼,后半部分景色明麗。
4.(1)愛國情懷;
(2)臨終前 兒子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3)祖國壯麗的山河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4)B。
(1)本題考查主旨情感。《示兒》此詩傳達出詩人臨終時復(fù)雜的思想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以及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故甲乙兩詩均是表達愛國情懷的詩篇。
(2)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妒緝骸窞殛懹蔚慕^筆詩。此時陸游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詩。這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fā)出的最后的抗戰(zhàn)號召。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么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而深深感到遺憾。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fù)失地的信念。最后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zhuǎn),無奈自己已經(jīng)看不到祖國統(tǒng)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故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是詩人臨終前的遺憾,“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詩人的遺愿。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意思: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上摩青天。這兩句詩描繪了祖國的壯麗山河?!斑z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的意思: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遺民深受壓迫的無限關(guān)切、強烈盼望南宋朝廷收復(fù)失地的愛國情懷以及對南宋朝廷的不滿。
(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A.甲詩中的“悲”字表達了作者自己未能親眼見證祖國統(tǒng)一的遺憾,并不是詩人對死亡的恐懼。
B.“元知萬事空”不但表現(xiàn)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
C.“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采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描繪出奇?zhèn)邀惖纳胶印?br>D.“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表達了詩人對遺民深受壓迫的無限關(guān)切、強烈盼望南宋朝廷收復(fù)失地的愛國情懷以及對南宋朝廷的不滿。這是詩人在表達對南宋朝廷不滿與失望,不是金統(tǒng)治地區(qū)的原宋朝百姓。
故選B。
故答案為:
(1)愛國情懷;
(2)臨終前 兒子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3)祖國壯麗的山河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4)B。
5.(1)D;
(2)空山、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竹林、蓮葉。
(3)√√×√。
(1)本題考查古詩理解。A、B、C正確?!按悍夹爸复禾斓幕ú菹⒈M。這首詩根據(jù)題目“山居秋暝”可知描寫的是秋天的景色,因此“春色怡人”的說法錯誤。故選D。
(2)本題考查景物描寫。閱讀詩句,其中屬于自然景物的有“空山”“明月”“松”“清泉”“石”“竹”“蓮”。需要注意的是,“浣女”和“漁舟”不屬于自然景物。
(3)本題考查描寫方法。第1句明月、青松是靜態(tài)的景物,所以這句屬于靜態(tài)描寫。第2句清泉屬于動態(tài)景物,所以這句屬于動態(tài)描寫。第3句“歸浣女”屬于動態(tài)描寫。第4句蓮葉、漁舟是動態(tài)的景物,這句屬于動態(tài)描寫。
故答案為:
(1)D;
(2)空山、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竹林、蓮葉。
(3)√√×√。
6.(1)詞 長相思 現(xiàn)代詩;
(2)艱辛 惡劣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3)B;
(4)C。
(1)本題考查作品體裁。完成此類題目,需要平時的學(xué)習積累作答。結(jié)合學(xué)習過的課文與知識積累可知,《長相思》和《鄉(xiāng)愁》都是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作品,《長相思》的體裁是詞,詞牌名是長相思?!多l(xiāng)愁》的體裁是現(xiàn)代詩。
(2)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分析時要結(jié)合時代背景資料,和詩詞表達的含義,結(jié)合已有的知識細細揣摩,慢慢體會。通過朗讀、感悟,才能體會到?!堕L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意思是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疊用兩個“一程”描寫出旅程的艱難曲折,遙遠漫長,突出了行軍的艱辛?!帮L一更,雪一更”體現(xiàn)了塞外狂風驟雪的荒寒景象,疊用兩個“一更”,突出了氣候的惡劣。這首詞描寫了將士在外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抒發(fā)了情思深苦的綿長心情。最能表達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的一句是“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br>(3)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解答時需要讀懂詩歌的內(nèi)容,并且能夠根據(jù)重點語句理解詩人的思想情感。正確理解其意思,然后結(jié)合題目的要求辨析作答。A.根據(jù)《長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意思可知,這是詩人與將士們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guān)進發(fā)。夜已經(jīng)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由此可知本題理解正確。B.《長相思》詞作上片描寫跋涉行軍與途中駐扎,夾雜著頗多無奈情緒;下片敘述夜來風雪交加,攪碎了鄉(xiāng)夢,倍覺惆悵。全詞描寫將士在外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抒發(fā)了情思深苦的綿長心情。語言淳樸而意味深長,取景宏闊而對照鮮明。由此可知本題理解錯誤,并沒有體現(xiàn)出詞人濃郁的愛國之情。C.《鄉(xiāng)愁》這首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tǒng)一,又將鄉(xiāng)愁描寫的淋漓盡致。還具有獨特的音樂美和形式美,表達了詩人心中對故鄉(xiāng)、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由此可知本題理解正確。
故選B。
(4)本題考查了朗讀。通過朗讀這兩首詩詞可知,這兩首詩詞都是與思鄉(xiāng)有關(guān),都抒發(fā)著作者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故在朗讀時要用緩慢、憂傷的語氣。故選C。
故答案為:
(1)詞 長相思 現(xiàn)代詩;
(2)艱辛 惡劣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3)B;
(4)C。
7.(1)宋 陸游 悲 不見九州同;
清《己亥雜詩》哀 萬馬齊喑;
(2)全國 憂國憂民的愛國;
(1)考查作家及其作品、詩歌詞句理解?!八廊ピf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出自宋代陸游的《示兒》,意思:本就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唯獨讓人感到悲傷是沒能見到國家統(tǒng)一。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tǒng)一,表明詩人心有不甘,反映了詩人內(nèi)心的悲哀、遺憾之情。詩中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字眼是“悲”,這是因為詩人沒能見到國家統(tǒng)一,即“不見九州同”。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出自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意思:只有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煥發(fā)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此句指出要改變沉悶腐朽的現(xiàn)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jīng)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詩中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字眼是“哀”,當時社會環(huán)境社會政局毫無生氣,即“萬馬齊喑”。
(2)考查詩歌詞句理解、詩歌情感主旨。九州生氣恃風雷:只有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煥發(fā)勃勃生機。九州:古代中國曾分為九個州,這里代指全國。結(jié)合題(1)中的分析可知,這兩句詩都表達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的感情。
故答案為:
(1)宋 陸游 悲 不見九州同;
清《己亥雜詩》哀 萬馬齊喑;
(2)全國 憂國憂民的愛國;
8.(1)①絕跡。 ②獨自。
(2)皎潔的月光朗照著一望無際的蕎麥田,遠遠望去,燦爛耀眼,如同一片晶瑩的白雪。
(3)B。
(1)考查學(xué)生對字義的理解。①“村南村北行人絕”的意思是山村周圍行人絕跡?!敖^”的意思是絕跡。②“獨出門前望野田”的意思是我獨自來到前門眺望遠處田野。“獨”的意思是獨自。
(2)考查學(xué)生對詩句的的理解。“月明蕎麥花如雪”的意思是皎潔的月光朗照著一望無際的蕎麥田,遠遠望去,燦爛耀眼,如同一片晶瑩的白雪。
(3)考查學(xué)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A、C、D表述正確,B有誤。首句連用“蒼蒼”“切切”兩個疊詞寫草色、寫蟲鳴,既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也渲染了鄉(xiāng)村秋夜蕭瑟凄清的特點。故選B。
故答案為:
(1)①絕跡。 ②獨自。
(2)皎潔的月光朗照著一望無際的蕎麥田,遠遠望去,燦爛耀眼,如同一片晶瑩的白雪。
(3)B。
9.(1)生氣 萬馬 天公 人材;
(2)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guī)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3)愛國思想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1)《己亥雜詩》原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2)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guī)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3)《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己亥雜詩》中的第125首。這首詩以祈禱天神的口吻,呼喚著風雷般的變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縛思想、扼殺人才造成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表達了作者解放人才,變革社會,振興國家的愿望。全詩抒發(fā)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思想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故答案為:
(1)生氣 萬馬 天公 人材;
(2)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guī)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3)愛國思想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10.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1)考查文學(xué)常識?!伴L相思”是詞牌名,作者是清代的納蘭性德。
(2)考查詩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AB.正確。
C.錯誤。詞的下闕描繪風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的風雪交加的景象。
故答案為:
(1)納蘭性德 詞牌名;
(2)A.√
B.√
C.×
11.(1)A;
(2)C;
(3)不能換。因為“淚盡”是指眼淚流干,體現(xiàn)北宋百姓飽受戰(zhàn)亂之苦,被迫離開家鄉(xiāng),十分悲痛與無奈,表現(xiàn)了詩人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1)考查詩句停頓?!扒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的意思是“在秋天天將要亮的時候,我走出籬笆的門口,感到了一陣涼風,有感而發(fā)?!彼酝nD最合理的是A項。
(2)考查詩歌感情。陸游畢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復(fù)失地,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憂國憂民的愛國之情。所以選擇C。
(3)考查詩歌用詞的準確性。不能換。因為“淚盡”是指眼淚流干,體現(xiàn)北宋百姓飽受戰(zhàn)亂之苦,被迫離開家鄉(xiāng),十分悲痛與無奈,表現(xiàn)了詩人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故答案為:
(1)A;
(2)C;
(3)不能換。因為“淚盡”是指眼淚流干,體現(xiàn)北宋百姓飽受戰(zhàn)亂之苦,被迫離開家鄉(xiāng),十分悲痛與無奈,表現(xiàn)了詩人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12.(1)①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②D;
(2)C。
(1)①出自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
②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陸游的《示兒》,意思: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guān)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意思: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出自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詞《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意思: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出自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其一》,意思: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持續(xù)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此句常用來比喻不斷學(xué)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
根據(jù)詩意可知,D項含有哲理。
(2)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出自王之渙《登鸛雀樓》,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B.“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的意思是從節(jié)儉變得奢侈是容易的,從奢侈變得節(jié)儉卻困難。
C.“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是陶淵明的名句,意思:應(yīng)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D.“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币馑际亲x過的經(jīng)典要一遍遍的再去誦讀,讀熟了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深思明了其中的含義。說明讀書要熟讀深思,才能明白書中的道理。是關(guān)于讀書學(xué)習的名言警句。
故“珍惜時間”的詩句是C。
故答案為:
(1)①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②D;
(2)C。
13.(1)A;
(2)祖國統(tǒng)一 愛國。
(1)考查詩歌詞句理解。A.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讓人感到悲傷是沒能見到國家統(tǒng)一。九州:全國。
B.王師北定中原日:當大宋軍隊收復(fù)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時。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qū)。
C.王師北定中原日:當大宋軍隊收復(fù)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時。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結(jié)合釋義可知,詞語“九州”意為“全國”,故選A。
(2)(2)考查詩歌詞句理解、詩歌情感主旨。王師北定中原日:當大宋軍隊收復(fù)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fù)失地的信念,體現(xiàn)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南望王師又一年: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詩人極寫北地遺民的苦望,實際上是在表露自己心頭的失望,目的是引起南宋當國者的警覺,激起他們的恢復(fù)之志。這兩句詩,都表達了詩人陸游對祖國統(tǒng)一的熱切盼望,都抒發(fā)了陸游的愛國之情。
故答案為:
(1)A;
(2)祖國統(tǒng)一 愛國。
14.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邊有一位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眼前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愿回家。
出自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這首詩展現(xiàn)的畫面是: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邊有一位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眼前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愿回家。
故答案為: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邊有一位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眼前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愿回家。
15.(1)D;
(2)A;
(3)B。
(1)考查了對詩歌內(nèi)容的概括。結(jié)合譯文“山坡上一級一級的畦田像樓梯,平原上整整齊齊的畦田像棋盤。白鷺忽然飛到水稻田上來,在一片綠色的秧苗上點上了白點”可知,詩中沒有描寫到的景物是樓梯。故選D。
(2)考查對詩句的理解。結(jié)合譯文“山坡上一級一級的畦田像樓梯,平原上整整齊齊的畦田像棋盤。白鷺忽然飛到水稻田上來,在一片綠色的秧苗上點上了白點”可知,整首詩描繪的是春日郊外圖。故選A。
(3)考查對詩句的理解,結(jié)合譯文及課內(nèi)學(xué)習可知“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钡囊馑际牵喊樅鋈伙w到水稻田上來,打破了這一片初生秧苗的綠色。眼前展現(xiàn)的景象可概括為萬綠叢中一點白。故選B。
故答案為:
(1)D;
(2)A;
(3)B。
這是一份專題02 字形-2024-2025學(xué)年五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統(tǒng)編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字形知識點總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08 詩詞鑒賞-2024-2025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廣東專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感悟,文學(xué)閱讀,古詩詞,讀詩詞,完成練習,課內(nèi)閱讀,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回答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0 詩詞鑒賞-2024-2025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統(tǒng)編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古詩閱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小題,閱讀詩歌《春日》,完成問題,閱讀,閱讀與鑒賞, 閱讀, 詩歌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