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30分。
1.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市舉行,中國隊共收獲了201枚金牌、1枚銀牌、71枚銅牌的好成績。下列項目比賽過程中,可將運動員視為質(zhì)點的是( )
A. 研究撐竿跳高比賽的技術(shù)動作時B. 研究10000m比賽的成績時
C. 研究跳遠比賽的空中姿態(tài)時D. 研究雙人10m跳臺成績時
2.如圖所示,宇航員在月球上讓鐵錘和羽毛從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下降相同的距離,月球表面為真空環(huán)境,則( )
A. 羽毛用時較長B. 鐵錘用時較長
C. 落地時羽毛的速度較小D. 落地時鐵錘和羽毛速度相同
3.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質(zhì)量相等,它們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也相同.三個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運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 三個物體中只有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零
C. B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D. 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4.一質(zhì)點沿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是從t=0時刻開始的質(zhì)點的xt?t圖象(x為位移),可以推知
A. 質(zhì)點做勻減速運動B. 加速度的大小是1 m/s2
C. t=2 s時的速度是1 m/sD. t=2 s時位移是3 m
5.一位體操運動員在水平地面上做倒立動作,下列圖中沿每只手臂受到的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6.ETC又稱自動道路繳費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的推行,有效的緩解高速公路收費站的擁堵現(xiàn)象。若某汽車在高速上正常行駛速度為30m/s,沿該平直公路通過收費站ETC通道時,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ETC通道對該車行駛產(chǎn)生的時間延誤為( )
A. 8sB. 20sC. 26sD. 40s
7.如圖,用水平力F將質(zhì)量為m的物體緊壓在豎直墻上,物體靜止不動,物體與墻壁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 物體對墻壁的摩擦力大小為mg
C. 物體對墻壁的摩擦力大小為μF
D. 水平力F增大,物體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8.在離地面高?處,沿豎直方向同時向上和向下拋出兩個小球,它們的初速度大小均為2υ,不計空氣阻力,兩球落地的時間差為
A. ?υB. 2?υC. 4υgD. 2υg
9.如圖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為球心,一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P點。設(shè)滑塊所受支持力為FN,OP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 F=mgtanθB. F=mgtanθC. FN=mgtanθD. FN=mgtanθ
10.2022年2月中國成功舉辦第24屆冬奧會,北京成為世界上首個“雙奧之城”。冬奧會上的冰壺項目是極具觀賞性的一項比賽,將冰壺運動簡化成如下模型:冰壺從A點以初速度v0擲出,沿直線AD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恰好停在營壘中心點D處,AB=BC=CD,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冰壺在AB、BC、CD三段上運動的時間之比tAB:tBC:tCD= 3: 2:1
B. 冰壺在A、B、C處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vC= 3: 2:1
C. 冰壺從A運動到D的平均速度為12v0
D. 冰壺運動到AD中點位置的速度為 22v0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
11.某班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
(1)電火花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_______(選填“8V”或“220V”)。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實驗時,先釋放紙帶,再接通電源
B.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紙帶
C.實驗時,先接通電源或先釋放紙帶都可以
D.紙帶上打點越密集說明紙帶運動速度越大
(3)如果實驗時交變電流的頻率不變,電壓變低了,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第1個實驗小組所得紙帶上打出的部分計數(shù)點如圖乙所示(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畫出),x1=3.59cm,x2=4.41cm,x3=5.19cm,x4=5.97cm,x5=6.78cm,x6=7.64cm,則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測量的數(shù)據(jù)),打點計時器在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vB=_______m/s。(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2.某同學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的實驗,他用圖釘把白紙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點,另一端系兩個細繩套,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拉住兩個細繩套,互成角度施加拉力,使橡皮條伸長,讓結(jié)點到達紙面上某位置,記為O,然后撤去兩個力,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把結(jié)點拉到位置O,如圖甲所示。
(1)同一次實驗過程中,彈簧末端都要拉到同一位置O點,這體現(xiàn)了_______的科學方法。
(2)某次實驗中,一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為_______N。
(3)關(guān)于該實驗的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施力方向應(yīng)沿彈簧測力計軸線方向,讀數(shù)時視線應(yīng)正對彈簧測力計刻度線。
B.把結(jié)點拉到O點位置時,兩個彈簧測力計之間夾角應(yīng)取90°,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C.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使O點在同一位置
D.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細繩,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時,只需要記下結(jié)點O的位置及兩細繩的方向。
(4)某次實驗作出力的平行四邊形如圖丙所示,在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是_______(填“F”或“F′”)。
(5)實驗中F1與F2的夾角為θ(θ>90°),保持F1的方向不變、增大θ角的過程中,為保證結(jié)點位置不變,F(xiàn)2的大小將________。
A.一直增大 B.一直減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
13.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輛小汽車前方26 m處有一輛大客車正以12 m/s的速度勻速前進,這時小汽車從靜止出發(fā)以1 m/s2的加速度追趕。試求:(1)小汽車何時追上大客車?(2)追上時小汽車的速度有多大?(3)追上前小汽車與大客車之間的最遠相距是多少?
14.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長木板B,木塊A放在B的上面,水平輕質(zhì)彈簧連接A和右端墻壁,彈簧勁度系數(shù)k=300N/m。水平力F1=21N向左拉動B,使其向左勻速運動,彈簧的伸長量恒為x=2cm,已知A、B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A=2kg,mB=3kg,g=10N/kg。求:
(1)彈簧彈力的大小F2;
(2)B對A的摩擦力大小f;
(3)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15.某校一課外活動小組自制一枚火箭,設(shè)火箭從地面發(fā)射后,始終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運動?;鸺c火后可認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4s到達離地面40m高處時燃料恰好用完,接著做豎直上拋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時火箭的速度;
(2)火箭上升離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從發(fā)射到殘骸落回地面過程的總時間(計算結(jié)果用根號表示)。
16.如圖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傾角為30°,物塊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34,輕繩一端通過兩個滑輪與物塊A相連,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計輕繩與滑輪的摩擦及滑輪的質(zhì)量。已知物塊A的質(zhì)量mA=1kg,連接物塊A的輕繩與斜面平行,掛上物塊B后,滑輪兩邊輕繩的夾角為90°,物塊A、B都保持靜止,重力加速度為g=10m/s2,假定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1)若掛上物塊B后,物塊A恰好不受摩擦力作用,求輕繩的拉力F拉的大小;
(2)若物塊B的質(zhì)量mB= 23kg,求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物塊A剛好不滑動,物塊B的質(zhì)量可能為多大?
參考答案
1.B
2.D
3.B
4.B
5.A
6.B
7.B
8.C
9.A
10.A
11.(1)220V
(2)B
(3)不變
(4) 0.80 0.40
12.(1)等效替代
(2) 3.00N
(3)A
(4) F′
(5)A
13.(1)設(shè)經(jīng)過時間t1小汽車追上大客車,
小汽車追上大客車時:12at12=x0+vt1,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1=26s (t1=?2s 不符合實際,舍去)
(2)追上時小汽車的速度大?。簐汽=at1=1×26m/s=26m/s
(3)當小汽車與大客車的速度相等時兩者距離最大,
設(shè)經(jīng)過時間t2兩者距離最大,小汽車速度v=at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2=12s
小汽車與大客車間的最大距離:d=x0+vt2?12at2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d=98m
答:(1)小汽車追上大客車所用的時間是26s;
(2)追上時小汽車的速度大小是26m/s;
(3)追上前小汽車與大客車之間的最大距離是98m。
14.解:(1)根據(jù)胡克定律可得:F2=kx=300×2×10?2N=6N;
(2)根據(jù)二力平衡可得B對A的摩擦力大?。篺=F2=6N;
(3)設(shè)A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f′,地面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f地,則:f′=f=6N
對B分析可知:F1=f′+f地
又:f地=μ(mA+mB)g
解得:μ=0.3。
答:(1)彈簧彈力的大小為6N;
(2)B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6N;
(3)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
15.解:
(1)燃料用完前火箭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設(shè)燃料恰好用完時火箭的速度為v,平均速度為:v=?t=404m/s=10m/s,
燃料恰好用完時火箭的速度為:v=2v=20m/s;
(2)火箭燃料耗盡后能夠繼續(xù)上升的高度:?1=v22g=20m;
故火箭離地的最大高度:H=?+?1=40m+20m=60m;
(3)殘骸落回地面過程的過程是自由落體運動,設(shè)下落的時間為t1,則H=12gt12,
解得t1= 2Hg= 2×6010=2 3s,
設(shè)火箭燃料耗盡后能夠繼續(xù)上升的時間為t2,則t2=vg=2010s=2s,
所以總時間:t=4s+2s+2 3s=6+2 3s。
16.解:(1)由滑輪相連輕繩的拉力處處相等,對物塊A受力分析,A恰好不受摩擦力作用有:
沿斜面方向:F拉=mAgsin30°
解得:F拉=0.5mAg=0.5×1×10N=5N;
(2)對物塊B受力分析,設(shè)輕繩對物塊B的拉力為T,則由平衡條件有: 2T=mBg
已知mB= 23kg
解得:T=103N
再對物塊 A受力分析,因為T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江蘇省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高一(上)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錫東高級中學高一(上)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共5頁。
這是一份09,江蘇省無錫市錫東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