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某彈簧原長為16cm,可拉伸或壓縮,其彈力F與伸長量Δl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所示,關(guān)于該彈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B. 該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1.25N/m
C. 當彈簧長度為12cm時,彈力為5.0N
D. 當彈簧受到的拉力為0時,勁度系數(shù)為0
2.小張同學(xué)在觀看F1賽車比賽時,看到賽車一閃而過,感嘆“真快啊”;當?shù)搅私K點時,賽車突然剎車停住,小張又感嘆“真快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第一個“真快”是指速度大;第二個“真快”也是指速度大
B. 第一個“真快”是指速度大;第二個“真快”是指速度變化快
C. 第一個“真快”是指速度變化快;第二個“真快”也是指速度變化快
D. 第一個“真快”是指速度變化大;第二個“真快”也是指速度變化大
3.如圖四幅書本插圖中,關(guān)于物理思想方法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微元法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變量法D. 實驗和邏輯推理
4.如圖所示,一只可視為質(zhì)點的螞蟻在半球形碗內(nèi)緩慢地從底部經(jīng)過b點爬到a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碗對螞蟻的摩擦力變小B. 碗對螞蟻的支持力變大
C. 碗對螞蟻的作用力變大D. 碗對螞蟻的作用力不變
5.網(wǎng)上熱傳一段視頻,喚醒了“80、90后”的記憶,奶奶站在凳子上用桿秤給小孫子稱體重,多才的網(wǎng)友根據(jù)視頻畫了一幅漫畫,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奶奶對凳子的壓力是由于凳子的形變引起的
B. 小孩所受的重力方向一定垂直于地面
C. 凳子對奶奶的支持力與奶奶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D. 小孩被提起后的重心一定位于秤鉤的正下方
6.如圖所示,木塊和木板疊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和墻壁間用一彈簧相連,給木板一個水平向右的拉力,木板被抽出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拉力越大,彈簧彈力越大B. 桌面越粗糙,彈簧彈力越大
C. 木板抽出速度越快,彈簧彈力越大D. 木塊質(zhì)量越大,彈簧彈力越大
7.《街頭科學(xué)實驗室》中驗證了四個完全相同的水球即可擋住子彈,假設(shè)子彈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為v的勻減速直線運動,恰好能穿出第四個水球,則( )
A. 子彈在每個水球中速度變化量相同
B. 子彈穿出第二個水球時的瞬時速度為v2
C. 子彈在每個水球中運動的時間比為t1:t2:t3:t4=2: 3: 2:1
D. 子彈穿出前三個水球的瞬時速度之比為v1:v2:v3= 3: 2:1
8.如圖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封面上的沙漏照片,若近似認為砂粒下落的初速度為0,出砂口到落點的距離為20c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忽略空氣阻力,不計砂粒間的相互影響,設(shè)砂粒隨時間均勻漏下,同學(xué)們有以下推斷,其中正確的是( )
A. 落點處砂粒的速度約為1m/s
B. 砂粒從出口到落點的時間約為2s
C. 出口下方10cm處砂粒的速度約是5cm處砂粒速度的2倍
D. 沙粒到達落點前瞬間的速度約是其到出口下5cm處時速度的2倍
9.如圖所示的商場自動感應(yīng)門,當人走近時,兩扇感應(yīng)門從靜止開始同時向左右平移,經(jīng)4s恰好完全打開,兩扇門移動距離均為2m,若門從靜止開始以大小相同的加速度先勻加速運動后勻減速運動,完全打開時速度恰好為0,則門的加速度大小為( )
A. 0.25m/s2B. 0.5m/s2C. 1.0m/s2D. 1.5m/s2
10.2024年8月6日,全紅嬋在巴黎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決賽中,以總分425.60分的成績勇奪金牌,這一成績不僅打破了伏明霞的紀錄,而且以17歲131天的年齡,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最年輕的三金王。從全紅嬋離開跳臺開始計時,其重心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運動軌跡視為直線,取豎直向下為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全紅嬋在入水前做自由落體運動
B. 全紅嬋在3.65s時浮出水面
C. 全紅嬋入水時的速度大小為14.5m/s
D. 全紅嬋在1.65s到3.65s的平均速度大小為7.25m/s
11.如圖所示,一臺空調(diào)外機用兩個五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墻上,重力大小為G,重心恰好在支架橫梁和斜梁的連接點O的上方。橫梁AO水平,斜梁BO跟橫梁的夾角為30°,其中橫梁對O點的拉力沿OA方向,忽略支架的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一根斜梁對O點的支持力大小為2G
B. 一根橫梁對O點的拉力大小為 3
C. 保持O點的位置不變,若把斜梁加長一點,則橫梁對O點的拉力將減小
D. 保持O點的位置不變,若把斜梁加長一點,則斜梁和橫梁對O點的作用力將增大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5分。
12.有關(guān)《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完成下列問題:
(1)關(guān)于打點計時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打點計時器應(yīng)接直流電源
B.電磁打點計時器接在220V交流電源上,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接在6V交流電源上
C.如果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的點逐漸由密集變得稀疏,則說明紙帶的速度由小變大
D.如果紙帶上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個點,且所接交流電頻率為50Hz,則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0.10s
(2)請在下面列出的實驗器材中,選出本實驗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填編號)。
A.刻度尺
B.鉤碼和小車
C.低壓交流電源
D.打點計時器
E.細繩和紙帶
F.天平
G.一端有滑輪的長木板
(3)對該實驗的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先啟動打點計時器,后釋放小車
B.要用天平測出鉤碼質(zhì)量
C.作圖像時,必須要把描出的各點都要連在同一條曲線上
D.在紙帶上確定計時起點時,必須要用打出的第一個點
(4)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給出了從0點開始,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的紙帶,其中0、1、2、3、4、5、6都為計數(shù)點。測得x1=1.40cm,x2=1.90cm,x3=2.40cm,x4=2.90cm,x5=3.40cm,x6=3.90cm。由此判斷小車做______運動;小車的加速度a= ______m/s2(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1分。
13.如圖所示小孩和雪橇的總質(zhì)量m=68kg,大人用與水平方向成θ=53°角斜向上F=100N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以4m/s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sin53°=0.8,cs53°=0.6,取g=10m/s2)求:
(1)拉力F的水平分力和豎直分力多大?
(2)地面對雪橇的支持力多大?
(3)雪橇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多大?
1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kg的物體A,放在質(zhì)量為M=4kg、傾角為θ=37°的斜面B上,現(xiàn)用水平力F推物體A,使A沿斜面勻速向上運動,B始終保持靜止,A、B間,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5。已知g=10m/s2,sin37°=0.6,cs37°=0.8。求:
(1)F的大?。?br>(2)地面對B的支持力的大?。?br>(3)B對地面的摩擦力。
15.一小球在外力作用下沿一足夠長的滑斜面從靜止開始以a1=2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勻加速運動;經(jīng)過6s后,撤去外力,小球再經(jīng)過6s后回到出發(fā)點(撤去外力后,小球做的仍為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求:
(1)小球沿斜面加速上升的位移的大小;
(2)撤去外力后,小球的加速度a2的大小;
(3)小球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時間和距離。
16.兩同學(xué)用安裝有藍牙設(shè)備的玩具小車A、B進行實驗,兩車均可視為質(zhì)點,如圖所示,t=0時,A、B兩車同時沿兩條相距x0=3m的平行直線軌道從同一起跑線向同一方向運動。A車始終以vA=3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B車從靜止開始以a1=1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t2=4s后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兩藍牙小車自動連接的最大距離L=5m,求:
(1)t1=2s末兩車的距離s1;
(2)兩車第一次剛好斷開連接瞬間B車的速度vB大??;
(3)整個運動過程中,兩車能夠保持連接的總時間Δt。
參考答案
1.C
2.B
3.C
4.D
5.D
6.D
7.D
8.D
9.B
10.C
11.C
12.CD F A 勻加速直線 0.500
13.解:(1)結(jié)合題意,對小孩與雪橇進行整體受力分析,拉力F的水平方向分力為:Fx=Fcsθ,解得:Fx=60N,豎直方向分力為:Fy=Fsinθ,解得:Fy=80N
(2)豎直方向根據(jù)平衡條件:Fsinθ+N=mg,得地面對雪橇的支持力:N=mg?Fsinθ,解得:N=600N
(3)水平方向根據(jù)平衡條件:f=Fcsθ,又:f=μN,聯(lián)立解得雪橇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
答:(1)拉力F的水平分力為60N,豎直分力為80N。
(2)地面對雪橇的支持力為600N。
(3)雪橇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
14.解:(1)對A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正交分解,根據(jù)平衡條件得:
Fcsθ=mgsinθ+f,
N=mgcsθ+Fsinθ,
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公式得:f=μN,
聯(lián)立可得:F=20N;
(2)把A和B看成一個整體,對整體受力分析,如圖:
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為:
N′=(M+m)g=(4+1)×10N=50N;
(3)結(jié)合(2)的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得,B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f′=F=20N,方向水平向左;
答:(1)F的大小為20N;
(2)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為50N;
(3)B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20N,方向水平向左。
15.解:(1)小球沿斜面加速上升的位移的大小:x1=12a1t2=12×2×62m=36m;
(2)撤去外力后,小球又經(jīng)過6s回到出發(fā)點,以沿斜面向上的方向為正方向,則有:?x1=a1t?t?12a2t2,
解得加速度為:a2=2a1t2+2x1t2=2×2×62+2×3662m/s2=6m/s2;
(3)撤去外力后,小球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時間為:t1=0?a1t?a2=0?2×6?6s=2s;
則小球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時間為:t′=t+t1=6s+2s=8s;
撤去外力后,小球沿斜面向上運動位移為:x2=0?(a1t)2?2a2=?122?2×6m=12m
則小球沿斜面向上運動的距離為:x=x1+x2=36m+12m=48m。
答:(1)小球沿斜面加速上升的位移的大小為36m;
(2)撤去外力后,小球的加速度a2的大小為6m/s2;
(3)小球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時間為8s,距離為48m。
16.解:(1)在t1=2s內(nèi),A、B兩車的位移分別為:
x1=vAt,x2=12a1t12
設(shè)t1=2s末兩車的距離s1,由題意得:
s12=s02+(x1+x2)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s1=5m;
(2)由題意得:s1=5m=L
在t1=2s時,兩車第一次剛好斷開連接,則有:
vB=a1t1
解得:v B=2m/s
(3)由題意可知,兩車第一次保持連接的時間為:t1=2s
在t2=4s時,兩車的位移之差為:
Δx=vAt2?12a1t22=4m
由于 x02+Δx2=5m=L
表明t2=4s時刻兩車第二次開始連接,設(shè)再經(jīng)歷時間t4,兩車位移差再次達到Δx=4m,則有:
Δx=12a1t22+a1t2t4?vA(t2+t4)
解得:t4=8s
結(jié)合上述可知,整個運動過程中,兩車能夠保持連接的總時間為:
Δt=t1+t2
解得:Δt=10s
答:(1)t1=2s末兩車的距離為5m;
(2)兩車第一次剛好斷開連接瞬間B車的速度vB大小為2m/s;
(3)整個運動過程中,兩車能夠保持連接的總時間為10s。
這是一份2024~2025學(xué)年江蘇省無錫市錫東高級中學(xué)高一(上)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共5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xué)年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高一(上)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1,5m/s2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xué)年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梅村高級中學(xué)空港分校高一(上)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