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末下午,某同學的家長開車來接他回家。家長和該同學都系好安全帶后,家長發(fā)動汽車,行駛在回家的路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以家長為參考系,該同學是靜止的B. 以汽車為參考系,地面是靜止的
C. 無論怎么選擇參考系,汽車都是運動的D. 無論怎么選擇參考系,學校都是靜止的
2.在燃油汽車里,提速快一直是超級跑車的專屬,但現(xiàn)在電動汽車也能不分伯仲,百公里加速時間也能跑進3s以內。這里的“提速快”指的是( )
A. 瞬時速度大B. 平均速率大C. 平均速度大D. 加速度大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質量較大的物體受到的重力不一定較大B. 物體的形狀改變后,其重心位置一定不變
C. 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D. 若彈力增大,則摩擦力一定增大
4.如圖所示,一只小猴子捧著桃子開始靜坐在傾斜的樹枝上,然后又沿樹枝緩慢上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猴子靜坐在樹枝上時,猴子受到兩個力的作用
B. 當猴子靜坐在樹枝上時,桃子所受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C. 當猴子靜坐在樹枝上時,猴子對樹枝的壓力是由樹枝發(fā)生形變產生的
D. 當猴子沿樹枝向上爬時,樹枝對猴子的摩擦力沿接觸面向下
5.某物體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關系為x=1+t+t2m,則其第2s內的位移大小為( )
A. 3mB. 4mC. 5mD. 7m
6.雷達測速的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雷達向勻速駛來的汽車發(fā)射不連續(xù)的電磁波,每次發(fā)射的時間極短,兩次發(fā)射的時間間隔為t。如圖乙所示,當雷達向汽車發(fā)射電磁波時,在顯示器熒光屏上呈現(xiàn)出一個尖波形;在收到反射回來的電磁波時,在熒光屏上呈現(xiàn)第二個尖形波,其中t1、t2均為已知量。已知光速為c,則汽車行駛的速度大小為( )
A. ct1?t2t?t1+t2B. 2ct1?t2t?t1+t2C. 2ct1?t22t?t1+t2D. ct1?t22t?t1+t2
7.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由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圖中1、2、3、4、5為小球運動過程中連續(xù)五次曝光的位置。若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均為d,則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通過位置:“2”時的速度大小為3d2T
B. 小球通過位置“4”時的速度大小為7d2T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為dT2
D. 位置“1”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8分。
8.2024年8月3日20:30,巴黎奧運會上演乒乓球女子單打巔峰對決,兩名中國運動員會師決賽,比賽中,乒乓球扣殺的速度最大達150km/?,經過近90min的激烈角逐,比賽才決出勝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20:30”指的是時刻
B. “150km/?”指的是平均速度
C. “90min”指的是時刻
D. 研究乒乓球的旋轉時,不能將乒乓球視為質點
9.三個質量均為2kg的相同物塊a、b、c與兩個勁度系數(shù)均為800N/m的相同輕彈簧p、q(彈簧p水平,彈簧q豎直)通過繞過光滑定滑輪的輕繩連接,如圖所示,其中物塊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物塊a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開始時彈簧p處于原長狀態(tài),物塊都靜止,輕繩恰好伸直?,F(xiàn)緩慢地向左拉彈簧p的左端,直到物塊c恰好要離開水平地面。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對該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塊b上升的高度為4cm
B. 物塊b上升的高度為5cm
C. 彈簧p的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為11cm
D. 彈簧p的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為10cm
10.t=0時刻,A、B兩物體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開始做直線運動,其速度的二次方隨位移變化的關系圖像(v2?x圖像)如圖所示,其中A運動的v2?x圖像為平行x軸的直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B在x=9m處相遇
B. B在0~9m位移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3m/s
C. B在0~18m位移內的加速度大小恒為518m/s
D. t=6s時,A、B之間的距離為1m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6分。
11.光電計時器是一種常用的計時儀器,其結構如圖甲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當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的顯示屏就可以顯示物體的遮光時間。某同學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制作了一個如圖乙所示的“U”形遮光板,遮光板上兩個遮光條的寬度均為d=2mm,將此遮光板固定在小車上,讓小車做加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通過靜止的光電門,光電計時器先后兩次記錄的遮光時間分別為t1=0.005s、t2=0.001s,從第一個遮光條經過光電門到第二個遮光條經過光電門的時間t=0.50s。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第一個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v1=___________m/s,第二個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v2=__________m/s。
(2)根據(jù)(1)中結果可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m/s2。
12.學校物理興趣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量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9.8m/s2,請完成下列填空。
(1)用彈簧測力計測量5個相同的鉤碼受到的總重力,其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0=__________N,每個鉤碼的質量m=__________kg。(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將繞過定滑輪的柔軟輕繩的兩端分別與木塊和彈簧測力計連接,在木塊上放鉤碼;調整實驗桌使木板__________,調整滑輪位置使滑輪與木塊間的輕繩與木板平行。
(3)向左緩慢拉動木板,待彈簧測力計指針穩(wěn)定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4)每次往木塊上添加一個鉤碼,重復步驟(3),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鉤碼個數(shù)n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則木塊的質量M=__________kg,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____。(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8分。
13.某戰(zhàn)士在水平陣地上被敵方無人機鎖定,懸停在空中的無人機在戰(zhàn)士正上方?=20m處釋放炸彈。該戰(zhàn)士一直原地射擊無人機,炸彈釋放的瞬間就已發(fā)現(xiàn)險情,經過Δt=0.4s的反應時間后,立即沿直線向掩體跑去,平均速度大小v0=5m/s,結果恰好在炸彈落地時進入掩體。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不計空氣阻力,無人機、炸彈、人和掩體均視為質點。求:
(1)炸彈著地時的速度大小v;
(2)掩體與無人機釋放炸彈時所在位置之間的距離x(結果用根式表示)。
14.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下,木板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勻速運動,其上表面上的木塊靜止不動,與之相連的固定在豎直墻上的水平彈簧的彈力大小F0=4.2N,此時彈簧的伸長量x=2cm。木塊的質量m=1kg,木板的質量M=1.5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求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
(2)求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
(3)若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4,且已知木板對木塊的滑動摩擦力與木塊對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求水平恒力的大小F。
15.因調度失誤,某動車以大小v1=288km/?的速度沿平直軌道勻速行駛,此軌道前方一訓練車頭(視為質點)正以大小v2=72km/?的速度沿同一方向進行行駛訓練(勻速行駛),車站調度處發(fā)現(xiàn)這一險情時,訓練車頭與動車頭部之間的距離x0=880m,訓練車頭與其前方車站之間的距離x1=720m。已知動車的剎車距離s=1600m,訓練車頭從v2=72km/?減速到零所用的時間t=8s,所有變速運動均為勻變速直線運動,不計調度處發(fā)出指令的時間以及司機接到指令后的反應時間。
(1)求動車減速行駛的加速度大小a;
(2)若調度處只讓訓練車頭加速進入車站,動車仍然勻速行駛,要使二者不發(fā)生碰撞,求訓練車頭的最小加速度大小amin。
(3)若調度處只讓動車減速行駛,訓練車頭正常訓練,訓練車頭到車站一定距離時開始減速行駛,且速度為零時剛好進站,請通過計算判斷二者是否會發(fā)生碰撞。
參考答案
1.A
2.D
3.A
4.B
5.B
6.D
7.C
8.AD
9.BC
10.CD
11.(1) 0.40 2.0
(2)3.2
12. 4.90 0.100 水平 0.60(0.58~0.62均可) 0.39(0.37~0.41均可)
13.(1)炸彈在空中做自由落體運動,有
v2=2g?
解得
v=20m/s
(2)設炸彈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為t,有
?=12gt2
解得
t=2s
掩體與無人機之間的水平距離
d=v0t?Δt
解得
d=8m
根據(jù)幾何關系有
x= ?2+d2
解得
x=4 29m
14.(1)根據(jù)胡克定律有
F0=kx
解得
k=210N/m
(2)經分析可知,木板對木塊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f1=F0
解得
f1=4.2N
又
f1=μ1mg
解得
μ1=0.42
(3)根據(jù)題意可知,木塊對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f2=f1=4.2N
在豎直方向上,經分析可知,地面對木板的支持力大小
FN=M+mg
解得
FN=25N
地面對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f3=μ2FN
解得
f3=10N
在水平方向上,經分析可知
F=f2+f3
解得
F=14.2N
15.(1)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有
0?v12=?2as
其中
v1=288km/?=80m/s
解得
a=2m/s2
(2)設動車到達車站的時間為 t1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結合幾何關系有
x0+x1=v1t1
解得
t1=20s
經分析可知
v1t1+12amint 12=x1
其中
v2=72km/?=20m/s
解得
amin=1.6m/s2
(3)由題意可知,訓練車頭先勻速行駛后減速行駛,訓練車頭勻減速行駛通過的距離
x3=v22?t
解得
x3=80m
訓練車頭勻速行駛的時間
t勻=x1?x2v2
解得
t勻=32s
二者的速度達到相等所用的時間
t′=v1?v2a
解得
t′=30s
因為 t′x調+x0
所以二者會發(fā)生碰撞。
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高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聯(lián)考物理試卷,共11頁。
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高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聯(lián)考物理試卷,文件包含江西省部分高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聯(lián)考物理試卷docx、江西省部分高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聯(lián)考物理試卷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江西省部分高中學校高一(上)聯(lián)考物理試卷(11月)(含解析),共1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