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劃線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
A. 宰割(zǎi) 籌劃(chóu) 鞠躬盡瘁(cuì) B. 難堪(kān) 開拓(tuò) 鮮為人知(xiān)
C. 元勛(xún) 呼嘯(xià) 熱淚盈眶(kuānɡ) D. 燕然(yàn) 彷徨(huánɡ) 至死不懈(xiè)
【答案】 A
【解析】【分析】B.“鮮”的正確讀音為xiǎn;
C.“勛”的正確讀音為xūn;
D.“燕”的正確讀音為yān。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字音的掌握能力。此題比較簡單,關鍵是看平時的積累。平時注意積累多音字、易錯音,這類題除平時的積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讀音,尤其是聲調(diào)和前后鼻音。對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隨意轉(zhuǎn)”的原則,可在把握字義的基礎上來認定多音字的讀音。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出人頭地 鄭重其事 諱疾忌醫(yī) 人才倍出 B. 名副其實 莫名其妙 無所事事 再接再勵
C. 永往直前 語重心長 精神矍鑠 無邊無垠 D. 甘拜下風 首屈一指 別出心裁 談笑風生
【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題是考查同音字的辨析,改正錯別字。認真分析詞語中哪個字用錯了,應該怎樣改正。成語的用字都是固定不變的,不能隨便改動。
A“人才倍出”改為“人才輩出”
B“ 再接再勵”改為“再接再厲”
C“永往直前”改為“勇往直前”。
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正確書寫。平時讀書,寫作時要注意區(qū)別同音字。
3.下列句子中,劃線成語運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 他們的青春,他們的生命都獻給了他們親愛的祖國,真是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B. 這位村民一生勤儉持家,為自己的小家庭盡心盡力,可謂鞠躬盡瘁。
C. 據(jù)了解,全縣范圍開展“兩學一做”主題宣講活動,旨在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讓廣大黨員干部準確把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精神實質(zhì)。
D. 2016年9月10日下午3時,位于云貴交界處的世界第一高橋——尼珠河大橋全面合龍,距江面564米,世界第一當之無愧。
【答案】 B
【解析】【分析】B.鞠躬盡瘁:意思是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這里不符合具體的語境。
故答案為:B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成語的能力。正確運用成語,要弄清楚一下幾種類型的錯誤:一、看成語含義與前后文的修飾限制成分是否協(xié)調(diào);二、看成語意思與所處的語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三、看成語的褒貶感情色彩是否適合所在的語境;四、看成語適用的對象、范圍和場合是否造成張冠李戴;五、看成語運用是否因望文生義而誤用;六、看成語是否因畫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內(nèi)容重復。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我從列車廣播員的廣播中,聽到沿途將要經(jīng)過的一些城市,這當中就有大連市。
B.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部隊的一些醫(yī)院,像當年在戰(zhàn)場上聽到?jīng)_鋒號聲一樣,立即組成醫(yī)療隊,火速奔赴災區(qū)。
C. 這種肥皂泡的色彩看起來不論多么光彩奪目,也必然要破滅的。
D. 他本來可以沖上去的,但一片彈片正中咽喉,他沒能看到勝利便倒下了。
【答案】 D
【解析】【分析】這是一組考“搭配不當”的題。
A項動賓不搭配,“聽到……城市”不通,應改為“聽到……城市的名字”。
B項主謂不搭配,“醫(yī)院奔赴災區(qū)”不通,應把主語改為“醫(yī)院的醫(yī)務工作者”。
C項主謂不搭配,“破滅”的不能是色彩,而是“肥皂泡”,應去掉“的色彩”三個字。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詞語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時的詞語積累和對課文的掌握。這些詞語都是課文中的,只要對課文內(nèi)容熟練掌握,做起來就不難。
5.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①核武器試驗時大大小小突發(fā)的問題必層出不窮。
②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后。
③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br>④戈壁灘上常常風沙呼嘯,氣溫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
⑤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慮。
⑥稼先雖然有“福將”之稱,意外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A. ①⑤②③④⑥ B. ④①⑥②⑤③ C. ④⑥①②⑤③ D. ⑤②③④⑥①
【答案】 B
【解析】【分析】連貫類題目做題時要注意把握基本內(nèi)容,初步分層歸類,先在小范圍內(nèi)排序,然后再考慮層次間的銜接,其中應先找出相關聯(lián)詞、代詞以及表時間、地點的詞語,然后據(jù)此進行句間連綴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礎之上,再誦讀語段,檢查確定。細讀不難發(fā)現(xiàn)恰當?shù)呐判驗椋孩堍佗蔻冖茛邸?br>故答案為:B。
【點評】做好此題關鍵在于熟讀句子,在認真體會作者的寫作思路后,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理解,排序。
6.下面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魯迅是喜歡百草園呢?還是喜歡三味書屋?
B. “啊,謝謝老天爺!”小鴨舒了一口氣:“我丑得連獵狗也不咬我了!”
C.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好準確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標點符號的掌握及運用。
A.第一個問號應為逗號。
B.句中的冒號應為逗號。
C.“死而后已”后邊的逗號應刪去。
故答案為:D。
【點評】對于標點符號的考查有選擇題、加標點題、修改題。所以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用心體會標點符號的用法,書寫過程中也要做到盡可能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另外對于一些標點符號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積累。還要注意標點符號的位置。
7.下列對課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 中華幾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孕育了鄧稼先,鄧稼先這類杰出人物又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 課文內(nèi)涵豐富,底蘊厚重,凸現(xiàn)了一個立體的光芒四射的鄧稼先形象。
C. 這篇文章句式多變,有時句式十分整齊,有時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使用長句可以使表達簡明干脆、生動活潑,有利于抒發(fā)感情,能夠取得明快有力的修辭效果。
D. 本文語言平實,人物關系單純,時間推移、地點轉(zhuǎn)換都非常清晰,適合作速讀訓練。
【答案】 C
【解析】【分析】C項中說明的是短句的作用,長句的作用是便于表達較復雜嚴密的意思。A、B、D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識記能力。
二、綜合題
8.學習本文之后,陽光中學七年級××班將要開展“走近鄧稼先”的主題實踐活動,請根據(jù)要求完成題目。
(1)【板報設計】從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2016年長征水箭“三代同堂”齊登場,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國科技人員在“兩彈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關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學校要編輯一期以“打開科技之窗”為主題的校報,請你為校報設計兩個具體的欄目。
(2)【在線交流】
假如讓你去采訪鄧稼先,請你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設計兩個問題,你會如何設計?
(3)【寫墓志銘】
1986年7月29日,“‘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請你仿照例句,為鄧稼先寫一段墓志銘。
【答案】 (1)走近鄧稼先;中國飛天夢的歷程;探索與發(fā)現(xiàn)。
(2)①請您說說在科研方面給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②請您對我們中學生說幾句激勵性的話?
(3)一生為祖國無私奉獻,鞠躬盡瘁,身先士卒。讓我們記住他—— “‘兩彈’元勛”鄧稼先。
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長眠于此。他鞠躬盡瘁,為“兩彈”獻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心仍在。鄧稼先在我們心中永垂不朽。
【解析】【分析】(1)此題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不設統(tǒng)一答案。解答時,緊扣“打開科技之窗”這一主題,結(jié)合生活積累與體驗,設計出靈動、活潑的欄目名稱即可。如:走近鄧稼先;中國飛天夢的歷程;探索與發(fā)現(xiàn)。
(2)此題考查的是綜合性學習的掌握。所提問題要符合“科技”的主題,語言表述清晰。
(3)仿寫要與例句字數(shù)相同,句式一致,平時多讀書,勤練習,善積累。本題根據(jù)鄧稼先的事跡與貢獻擬寫。
【點評】仿寫句子要做到:理解例句的意義、注意例句的句式特點、修辭手法、用詞特點、感情基調(diào),最后將仿句和例句進行比較,檢查是否合乎要求。仿寫先看清事例是一個什么樣的句子,各個成分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然后比著葫蘆畫瓢。只有將題中的這些要求吃透,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規(guī)范句子。其次,審例句,明確隱性要求。有的題目沒有明確告知仿寫要求,這就要我們仔細分析,這一步是答題的關鍵。不同的例句隱性要求不同,我們一般可從“形神”兩方面去考慮。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9.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羅布泊,馬革裹尸的戰(zhàn)場,不知道稼先有沒有想起過我們在昆明時一起背誦的《吊古戰(zhàn)場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zhàn)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參數(shù)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要有數(shù)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wěn)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準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戈壁灘上常常風沙呼嘯,氣溫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核武器試驗時大大小小突發(fā)的問題必層出不窮。稼先雖有“福將”之稱,意外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br> 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制《鄧稼先傳》,我要向他建議采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作為背景音樂,那是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
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
要將只手撐天空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
峨峨昆侖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
燕然勒功
至今熱血猶殷紅
我父親誕生于1896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他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鄧稼先》
(1)簡要說明選文引用《吊古戰(zhàn)場文》的目的和作用。
(2)能否把文中加點詞語“不知道”“ 也不知道”“不知” 去掉,把原來的疑問語氣改為陳述語氣?
(3)選文部分的結(jié)尾處引用“我”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五四”時代的一首歌,有怎樣的作用?
【答案】 (1)①渲染荒涼凄慘的氣氛;②有力說明鄧稼先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惡劣。
(2)①不能;②采用疑問的句式表達了對鄧稼先的關切及深深的牽掛之情;③引發(fā)讀者思考,激發(fā)感情;④突出鄧稼先的崇高精神以及特有的睿智和膽識。意思對即可。
(3)①引述“五四”時代的這首歌,是對鄧稼先偉大一生寫照的概括,文中引用的《中國男兒歌》,其實是在歌頌鄧稼先就是歌中的“男兒”;②呼應文章的第一部分,把鄧稼先的貢獻置于近一百年的歷史背景中,讓讀者體會和感受到到鄧稼先貢獻的巨大意義。③內(nèi)容方面,深化了文章主題,構思方面,拓寬了文章思路(或: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意思對即可。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文章引用古詩文的作用。解答此題要從寫作的目的與詩文內(nèi)容來分析。引用的《吊古戰(zhàn)場文》描寫的是古戰(zhàn)場陰森悲涼的氣象,屬于環(huán)境描寫;我們再考慮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首先渲染某種氛圍,為下文內(nèi)容做鋪墊,表現(xiàn)主題。從全文看,作者的寫作目的是懷念鄧稼先,作者先用《吊古戰(zhàn)場文》把讀者帶到神秘的戈壁荒灘,渲染一種荒涼凄慘的氣氛。烘托出鄧稼先和他們的同事工作環(huán)境極其艱苦惡劣,體現(xiàn)了鄧稼先的奉獻精神。(2)考查對文章語言的賞析。首先明確不能去掉,結(jié)合文章主要內(nèi)容,人物事跡和具體語境分析。“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這三個詞,作者深入到鄧稼先的內(nèi)心世界,揣摩他可能有的心理、心情、心態(tài),充滿體現(xiàn)作者對鄧稼先的關切、牽掛和懷念之情。第二問,結(jié)合疑問句與陳述句的表達效果和內(nèi)容分析。疑問句,提出疑問,引起讀者思考,能夠激發(fā)情感,而陳述句,語氣一般比較平穩(wěn),不帶強烈的感情色彩。運用兩個疑問句,引起讀者的思考和想象,突出表現(xiàn)了鄧稼先的工作環(huán)境艱苦惡劣和工作時的睿智和膽識,突出了鄧稼先的崇高品質(zhì)。(3)本題考查引用歌詞作用的分析。與分析引用古詩詞的作用一樣,從歌詞的內(nèi)容與寫作目的兩個方面來分析。在理解歌詞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jié)合鄧稼先的事跡及其精神品質(zhì)作答。這首歌贊頌的是撐起中華的好男兒,本文寫作的目的是為了贊頌鄧稼先,二者結(jié)合,答案就很明確了,引用這首歌,目的就是贊頌鄧稼先,文中引用的《中國男兒歌》,其實是在歌頌鄧稼先就是歌中的“男兒”,這是鄧稼先一生的寫照,借此能表現(xiàn)出鄧稼先為了祖國和人民而獻身的崇高品質(zhì)。深化了文章主題,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故答案為:⑴ ①渲染荒涼凄慘的氣氛;②有力說明鄧稼先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惡劣。 ⑵ ①不能;②采用疑問的句式表達了對鄧稼先的關切及深深的牽掛之情;③引發(fā)讀者思考,激發(fā)感情;④突出鄧稼先的崇高精神以及特有的睿智和膽識。意思對即可。 ⑶ ①引述“五四”時代的這首歌,是對鄧稼先偉大一生寫照的概括,文中引用的《中國男兒歌》,其實是在歌頌鄧稼先就是歌中的“男兒”;②呼應文章的第一部分,把鄧稼先的貢獻置于近一百年的歷史背景中,讓讀者體會和感受到到鄧稼先貢獻的巨大意義。③內(nèi)容方面,深化了文章主題,構思方面,拓寬了文章思路(或: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意思對即可。
【點評】⑴這里引用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渲染氣氛,突出環(huán)境的惡劣,進而突出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⑵疑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有時可以起過渡作用。疑問句的主要交際功能是提出問題,詢問情況。
⑶引用的作用:
內(nèi)容上
①證明段中心
②突出、深化主旨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
⑤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引用名人名言)
⑥增強真實性(引用人物自己的話) ;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人物特點(引用別人的話)
⑦增添文章的文采或文化底蘊,使文章有詩意美(引用詩句)
⑧增添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有神秘色彩(一般為引用神話傳說、故事)
結(jié)構上:可考慮照應、引起下文,為下文鋪墊等
手法:正襯;對比,反襯 側(cè)面烘托
10.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25日是中國“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為“天眼”操勞二十多年的南仁東,卻沒等到這一天。
“咱們也建一個吧”
“咱們也建一個吧。”國際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時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的南仁東則和幾位同仁一起提議,可根據(jù)我國國情,建造我們自己的大望遠鏡。
從這句話開始,南仁東就把自己與“天眼”牢牢綁在了一起?!斑@二十幾年,南老師沒干別的?!蹦先蕱|的學生甘恒謙說,這些年,南仁東的努力程度常人難以想象。
為了找到最滿意的地點,南仁東從幾百張遙感地質(zhì)圖像里挑選出所有接近圓形的洼地,悶頭鉆進貴州的大山里。他要拄著竹竿翻山越嶺,到現(xiàn)場去勘察,這個洼地合不合適,距離嘈雜的鬧市有多遠。
“那幾年南老師幾乎踏遍了當?shù)厮械耐莸??!备屎阒t說,南仁東爬的山路連那里的農(nóng)民看了都搖頭。
挑剔的南仁東最終相中了最圓的那個大坑——位于貴州平塘縣的大窩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電望遠鏡的設想。為了推動工程立項,南仁東每次向相關部門匯報項目,都至少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他擔心因為一丁點兒意外而遲到。那段時間,經(jīng)常需要寫個三五千字的項目介紹,要得很急。南仁東就和同事一起在辦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響項目的進程。
對每個細節(jié)都了如指掌
夜以繼日的付出,讓這個恢宏的望遠鏡工程在南仁東的頭腦中逐漸成形。
2007年,FAST終于正式立項。南仁東更拼命了。這個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難關,南仁東常常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為了節(jié)省時間,中午他總是隨便吃點餅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別有難度的事,南仁東會長時間沉默不語。FAST開始建造時,大家發(fā)現(xiàn),南仁東總能很快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南老師對FAST是如此了解,從最初討論到每一個細節(jié)設計,所有關鍵技術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嶺說。
岳友嶺參與了FAST工程鋼索設計部分。FAST上的鋼索需要伸縮變形,這就需要計算鋼索的耐疲勞程度。岳友嶺記得,剛開始大家根據(jù)FAST30年的壽命初步預估,鋼索需要承受約600萬次拉伸。南仁東卻算出了另一個答案:200萬次。后來大家經(jīng)過多次計算模擬,發(fā)現(xiàn)南仁東是對的,600萬次的估計遠遠超出壽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鋼索應該用什么樣的鋼,鋼索接頭部分用什么技術解決,用什么樣的工藝支撐FAST的外形,南老師都一清二楚?!痹烙褞X回憶。在設計FAST饋源艙時,最初有4個塔和6個塔等多種設想,但饋源艙的姿態(tài)調(diào)整一直不能滿足科研需求。南仁東曾提出,設計一個帶有流體配重的饋源艙?!斑@是個非常好的構想,需要極有創(chuàng)造力才行。很難有人想到,用這么簡單的設計來應對如此復雜的難題。”甘恒謙說,雖然南仁東的提議因為過于超前而最終未被采用,但這件事讓他對南老師在工程方面的造詣佩服得五體投地。
青絲熬成白發(fā)
作為首席科學家,南仁東主導和參與了FAST項目每個工程難題,帶領FAST渡過一次又一次危機。學生們知道,巨大的“天眼”里,熔鑄了南仁東的心血,更熔鑄了他的感情。
在2016年9月FAST竣工儀式上,一段宣傳片介紹了FAST二十幾年來從無到有的歷程。岳友嶺從視頻中看到了南仁東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萬千:“南老師拄著竹竿,爬山越嶺為FAST選址時,頭發(fā)和胡子還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已向蒼穹睜開“天眼”,而為它把青絲熬成白發(fā)的那個人,卻永遠閉上了雙眼。
也許,他只是太累了。也許,他只想化作星辰,與“天眼”長伴!
(1)細閱讀文章,將建成“天眼”經(jīng)歷的過程補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立項→建造→________
(2)文中引用甘恒謙、岳友嶺的話,有什么作用?
(3)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南老師拄著竹竿,爬山越嶺為FAST 選址時,頭發(fā)和 胡子還是黑的。
(4)合具體內(nèi)容,說說南仁東具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
【答案】 (1)提議;選址;竣工
(2)甘恒謙是南仁東的學生,岳友嶺是南仁東的同事,他們更熟悉南仁東的生活、工作狀況,引用他們的話使文章更有說服力,更能體現(xiàn)南仁東制造“天眼”的不易和他精益求精、迎難而上的可貴精神。
(3)這句話運用了語言描寫,通過岳友嶺的感慨側(cè)面表現(xiàn)了南仁東為造“天眼”付出的艱辛之大。
(4)①國際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南仁東就提議“咱們也建一個吧”,體現(xiàn)了他胸懷祖國、敢為人先、具有遠見卓識的優(yōu)秀品質(zhì)。②不辭辛苦,親自到貴州大山勘察;為了節(jié)省時間,中午總是隨便吃點餅干、方便面完事,體現(xiàn)了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zhì);③匯報項目至少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對細節(jié)了如指掌,多次計算模擬,體現(xiàn)了他鞠躬盡瘁、科學嚴謹?shù)膬?yōu)秀品質(zhì)。(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1)縱讀文章后提取內(nèi)容即可。第一部分“咱們也建一個吧”是“提議”和“選址”。第二部分“對每個細節(jié)都了如指掌”是“立項”和“建造”。第三部分“青絲熬成白發(fā)”是“竣工”。
(2)首先要答出他們的身份,只有熟悉南仁東的人,才有發(fā)言權。引用他們的話更有說服力,更能體現(xiàn)南仁東制造“天眼”的不易和他精益求精、迎難而上的可貴精神。注意,這是對南仁東的側(cè)面描寫。
(3)“南老師拄著竹竿,爬山越嶺為FAST選址時,頭發(fā)和胡子還是黑的”運用的是典型的語言描寫,通過岳友嶺的感慨側(cè)面表現(xiàn)了南仁東為造“天眼”付出的艱辛之大。首先要點明描寫人物的方法,在文中找到語句的位置,結(jié)合上下文情節(jié)內(nèi)容,體會語句所表現(xiàn)的人物的艱辛。
(4)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題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從文本的情節(jié)入手,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或其它的側(cè)面描寫進行分析總結(jié)。如此題從“咱們也建一個吧”等情節(jié)中概括出其敢為人先、具有遠見卓識的優(yōu)秀品質(zhì)。從中午總是隨便吃點餅干、方便面完事的描寫,可概括出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zhì)。所以首先要讀懂情節(jié)和描寫。
故答案為:(1)提議→選址→立項→建造→竣工
(2)甘恒謙是南仁東的學生,岳友嶺是南仁東的同事,他們更熟悉南仁東的生活、工作狀況,引用他們的話更有說服力,更能體現(xiàn)南仁東制造“天眼”的不易和他精益求精、迎難而上的可貴精神。
(3)這句話運用語言描寫,通過岳友嶺的感慨側(cè)面表現(xiàn)了南仁東為造“天眼”付出的艱辛之大。
(4)①國際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南仁東就提議“咱們也建一個吧”,體現(xiàn)了他胸懷祖國、敢為人先、具有遠見卓識的優(yōu)秀品質(zhì)。②不辭辛苦,親自到貴州大山里勘察;為了節(jié)省時間,中午總是隨便吃點餅干、方便面完事,體現(xiàn)了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zhì);③匯報項目至少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對細節(jié)了如指掌,多次計算模擬,體現(xiàn)了他鞠躬盡瘁、科學嚴謹?shù)膬?yōu)秀品質(zhì)。
【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概括能力。解答時,必須疏通文意,反復閱讀文章,整體感知文本,在此基礎上,按照題目要求,結(jié)合文章具體分析,概括時語言簡潔即可。
(2)本題考查語段作用的分析能力。文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是有其用途和作用的,我們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時,要整體把握文章,這樣不僅理解了其內(nèi)容,寫作手法和寫作意圖,甚至是構思上的精妙之處,也可以領會到了。
(3)本題考查學生對語句的賞析能力。語句賞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辭(比喻、擬人、夸張、反問、設問、排比等)、詞語(動詞、形容詞、副詞、疊詞等)、描寫方法(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句式、手法、內(nèi)容、情感等。不管從哪個角度,都要會結(jié)合語境作正確的賞析。
(4)本題考查把握文章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應結(jié)合著文中敘述性的語句,從身份、地位、修養(yǎng)、氣質(zhì)等總體上把握人物形象特點,然后根據(jù)文章中描寫這個人物的言行舉止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四、語言表達
11.下面是感動中國欄目組為“科學泰斗——錢偉長”寫的頒獎詞,請你結(jié)合本文的學習,仿照這種寫法,為鄧稼先寫幾句頒獎詞。
示例:科學泰斗——錢偉長
【獲獎名片】赤子
【頒獎詞】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曲,榮辱數(shù)變,老而彌堅,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意有祖國。
仿寫:中國人民的好兒子——鄧稼先
【答案】【獲獎名片】愛國敬業(yè)
【頒獎詞】示例一: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是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
示例二:當大漠的蒼茫點綴了蘑菇云的硝煙,當五星紅旗升起在聯(lián)合國的上空。是他,長空鑄劍,吼出雄獅的憤怒;是他,以身許國,寫下山河的頌歌。殷紅熱血,精忠報國,他是共和國忠誠的奠基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是中華民族不倒的脊梁。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語言的表達和運用能力。只要是第三人稱格式,符合鄧稼先的事跡,積極正面向上,意義突出即可。
【點評】擬寫頒獎詞時,語言要精煉,要有文采。語意要連續(xù),不能有語病。大多用排比的修辭,要介紹清楚某個人物的成就或歷史上的貢獻等。

相關試卷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 填空題, 翻譯,文言文閱讀,寫作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單選題,綜合題,現(xiàn)代文閱讀,語言表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現(xiàn)代文閱讀,語言表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卷及答案部編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