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8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顯微鏡是生物學研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顯微鏡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B. 顯微鏡的鏡頭上有灰塵,可以用紗布擦拭
C. 鏡筒下降時,要從側面注視物鏡,避免物鏡壓碎載物臺上的玻片標本
D. 顯微鏡放大的倍數(shù)是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
【答案】B
【分析】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對光、放片、調焦、觀察、整理存放。
【詳解】A.顯微鏡成像是利用光學原理,必須使可見光線穿過被觀察的物體,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視野中成像。所以,顯微鏡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A正確。
B.清潔鏡身時用紗布;清潔物鏡和目鏡的鏡頭時,應用擦鏡紙,擦鏡紙質軟又不易掉毛,用擦鏡紙擦拭鏡頭既可以清潔鏡頭,又可以避免損傷鏡頭和有少量的纖維留在鏡頭上,影響觀察效果,B錯誤。
C.鏡筒下降時,要從側面注視物鏡,避免物鏡壓碎載物臺上的玻片標本,C正確。
D.顯微鏡放大的倍數(shù)是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和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D正確。
故選B。
2. 綠色植物生產有機物的“車間”是( )
A. 葉綠體B. 液泡C. 線粒體D. 染色體
【答案】A
【分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液泡主要儲存營養(yǎng)物質等;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與遺傳有關。
【詳解】A.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制造有機物,所以葉綠體是生產有機物的 “車間”,故A正確。
B.液泡中含有細胞液,儲存營養(yǎng)物質、色素等,與生產有機物無關,故B錯誤。
C.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不是生產有機物的地方,故C錯誤。
D.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與遺傳有關,與生產有機物無關,故D錯誤。
故選A。
3. 下面四組都屬于生物的是( )
A. 太陽、細菌B. 蘑菇、鐘乳石
C. 含羞草、生石花D. 河水、木耳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詳解】A.太陽屬于非生物;細菌屬于生物,A錯誤。
B.蘑菇是真菌屬于生物;鐘乳石屬于非生物,B錯誤。
C.含羞草、生石花都屬于生物,C正確。
D.河水屬于非生物;而木耳是真菌屬于生物,D錯誤。
故選C。
4. 制作和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
A. 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B. 制作洋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順序是:擦→滴→刮→涂→蓋→染→吸
C.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物鏡
D. 觀察裝片時,若物像在視野的右上方,應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
【答案】C
【分析】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包括:1.擦片:用潔凈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2.滴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3.取材:用鑷子撕取一小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放在清水中,并用鑷子展平;4.蓋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在表皮上。蓋蓋玻片時,應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5.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碘液;6.吸水: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
【詳解】A..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的是生理鹽水,目的是保持細胞原形,而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載玻片中央滴的是一滴清水,A錯誤。
B.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撕→展→蓋→吸→染,B錯誤。
C.觀察,下降鏡筒,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物鏡,C正確。
D.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與物體移動的方向相反,所以若物像在視野的右上方,應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物像才能到達視野的中央,D錯誤。
故選C。
5. 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第一次使用5×目鏡、8×物鏡,第二次使用20×目鏡、45×物鏡,那么,第二次觀察到的情況與第一次相比
A. 細胞變大,視野變暗B. 細胞變小,視野變暗
C. 細胞變大,視野變亮D. 細胞變小,視野變亮
【答案】A
【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
【詳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第一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為:5×8═40倍,第二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為:20×45═900倍,在使用中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后,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增加,視野中細胞的體積變大,細胞的數(shù)目減少,視野變暗。
故選A。
6.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痹娭畜w現(xiàn)的生物特征是( )
A. 能生長B. 需要營養(yǎng)C. 能排出體內廢物D. 能繁殖
【答案】A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詳解】“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體現(xiàn)了生物具有生長的特征,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7. 顯微鏡操作的正確步驟是( )
A. 安放→對光→放片→觀察→收鏡B. 對光→安放→放片→觀察→收鏡
C. 對光→放片→安放→觀察→收鏡D. 對光→安放→觀察→放片→收鏡
【答案】A
【分析】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最后整理實驗臺。
【詳解】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取鏡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②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對光。①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注意,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的距離。②再轉動遮光器,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于以后觀察畫圖。③最后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視野。
觀察。①安裝裝片: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到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②調焦: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從而壓壞玻片標本或損壞物鏡,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這時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最后整理實驗臺,清潔收鏡。
可見A正確。
故選A。
8. 如圖是“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用到的顯微鏡及觀察到的不同視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轉動甲中③使鏡筒緩緩下降過程中,眼睛應注視②目鏡
B. 將乙中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向左上方移動玻片
C. 轉動甲中①,視野由乙變成丙后,視野的亮度增強
D. 圖中的④是氣泡,與蓋蓋玻片時操作不規(guī)范有關
【答案】D
【分析】題圖中:①是轉換器,②是目鏡,③是粗準焦螺旋,④是氣泡。
【詳解】A.調焦步驟:轉動[③]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從而壓壞玻片標本或損壞物鏡,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A錯誤。
B.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乙圖中,物像在視野的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動裝片,物像會向左上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B錯誤。
C.觀察同一視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鏡下看到的細胞小,數(shù)量多、視野亮;高倍鏡下看到的細胞大,數(shù)量少、視野暗。所以,轉動甲中[①]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視野由乙變成丙后,視野的亮度減弱,C錯誤。
D.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使它的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xiàn)氣泡而影響觀察。故圖中的[④]是氣泡,與蓋蓋玻片時操作不規(guī)范有關,D正確。
故選D。
9. 下面是動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
A. 結構③動物細胞有而植物細胞沒有
B. 結構①、②、③等是構成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C. 結構③中除了有線粒體外。還有葉綠體等
D. 結構④能將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
【答案】B
【分析】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qū)別在于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將化學能轉變?yōu)樯顒铀璧哪芰?。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能將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圖中①細胞膜、②細胞核、③細胞質、④線粒體。
【詳解】A.結構③細胞質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有,故A錯誤。
B.結構①細胞膜、②細胞核、③細胞質等是構成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故B正確。
C.動物細胞的結構③細胞質中只有線粒體,沒有葉綠體,故C錯誤。
D.結構④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能將化學能轉變?yōu)樯顒铀璧哪芰?。而能將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的是葉綠體,故D錯誤。
故選B。
10. 實驗課中自制的人口腔上皮細胞玻片標本屬于( )
A. 切片B. 涂片C. 刮片D. 裝片
【答案】D
【分析】常用的玻片標本包括三種:切片、涂片、裝片。切片是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是用液體的生物材料(如細菌培養(yǎng)液、血液)經過涂抹制成的;裝片是用從生物體上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
【詳解】臨時裝片就是將要用顯微鏡觀察的物體臨時做成的裝片,裝片是從生物體上撕取或挑取的生物材料制成的,所以人口腔上皮細胞制作的標本叫做裝片,因此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1. 2021年6月1日清華大學迎來了中國首個機器人學生,她是一位女生,名叫華智冰。她的智商和情商超高,不僅顏值出眾,還很有藝術細胞,能繪畫,能題詩,還能創(chuàng)作音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她是生物,因為她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B. 她是生物,因為她有超高的智商和情商
C. 她不是生物,因為她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
D. 她不是生物,因為她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答案】C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生物能夠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詳解】A.機器人的反應是程序設定的結果,并非生物基于生命本能的反應,A錯誤。
B.智商和情商不是生物的特征,機器人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B錯誤。
C.華智冰是機器人,不具備生物的生長、繁殖、遺傳和變異、新陳代謝等基本特征,所以她不是生物,C正確。
D.不是所有生物都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判斷華智冰不是生物不是因為這個原因,D錯誤。
故選C。
12.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將該細胞涂抹到生理鹽水中,目的是
A. 防止細菌繁殖B. 防止細胞漲破
C. 迅速殺死細胞D. 利用生理鹽水粘住細胞
【答案】B
【分析】膜內外若存在濃度差,就會發(fā)生滲透作用,水分子從低濃度向高濃度擴散生理鹽水的滲透壓與細胞滲透壓相近,把動物細胞放在生理鹽水里,可以防止細胞漲破或者皺縮,而把植物細胞放在清水里是因為清水可以保持細胞不皺縮,植物細胞有細胞壁的保護,細胞膜不至破裂。
【詳解】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可概括為:擦→滴→取→蓋→染→吸等幾步。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由于生理鹽水的濃度與動物細胞的濃度一致,為了不至于細胞因吸水而膨脹,失水而皺縮,所以,往裝片上滴加濃度為生理鹽水,是為了維持細胞保持正常狀態(tài)。B符合題意。
故選B。
13. 褐馬雞是山西省的省鳥,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A. 細胞B. 組織C. 器官D. 系統(tǒng)
【答案】A
【分析】細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動的結構上的基本單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單位。
【詳解】生物體的細胞有細胞膜,可以保護細胞,同時控制物質的進出,使之從結構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細胞內有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細胞質里有能量轉換器——線粒體,把有機物分解并釋放出能量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因此除病毒外,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分化產生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形成一定功能的結構。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形成系統(tǒng)。因此,褐馬雞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14. 如圖是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②能控制物質的進出
B. ⑥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C. ③是所有植物細胞都有的結構
D. 乙圖所示為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線粒體
【答案】A
【分析】分析圖可知:①是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⑦線粒體。
【詳解】A.②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A正確。
B.⑥是細胞質能促進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細胞核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B錯誤。
C.③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所具有的結構,不是所有植物細胞都具有的,如洋蔥表皮細胞沒有,C錯誤。
D.乙圖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是動物細胞,但是具有線粒體,D錯誤。
故選A。
15. 下列選項是使用光學顯微鏡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與相應的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 視野中有許多氣泡——再次染色B. 物像不清晰——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
C. 觀察到細胞有重疊——將材料重新展平D. 視野較暗——下降鏡筒
【答案】C
【分析】(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撕、展、蓋、染。
(2)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包括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和回放。
【詳解】A.視野中有許多氣泡,可能是蓋蓋玻片操作不當造成的,需要重新蓋蓋玻片,A錯誤。
B.粗準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鏡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細準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可以精細調焦,能夠使物像變得更加清晰,B錯誤。
C.觀察到細胞有重疊,可以將材料重新展平,C正確。
D.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jié):光線強時,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鏡的平面鏡調節(jié);光線弱時,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鏡的凹面鏡調節(jié)。如果光線較暗時,應轉動遮光器,調至大光圈,同時配合使用反光鏡的凹面鏡,D錯誤。
故選C。
16.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边@說明生物具有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B. 生物有遺傳現(xiàn)象
C. 生物有變異現(xiàn)象D. 生物能生長
【答案】B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
【詳解】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體現(xiàn)了生物親子代之間的遺傳現(xiàn)象。
故選B
17. 在高倍鏡下觀察番茄果肉細胞時,若物像模糊不清,應調節(jié)( )
A. 反光鏡B. 轉換器C. 細準焦螺旋D. 遮光器
【答案】C
【分析】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包括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和收鏡。
【詳解】A.反光鏡有兩個面,平面鏡和凹面鏡,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平面鏡,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凹面鏡,故A不符合題意。
B.轉換器安裝在鏡筒的下方,轉換器上安裝有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物鏡,轉換器的作用轉換物鏡,故B不符合題意。
C.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鐿筒升降幅度較小,物像更加清晰,故C符合題意。
D.在顯微鏡的結構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小光圈,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大光圈,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8. 香煙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質對吸煙者的呼吸、神經等系統(tǒng)都會造成極大的危害,而且還會對周圍的人造成危害,可謂“害己又害人”。因此,我國采取了多種措施禁煙,自2011年5月1日起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2015年又提高了煙草的稅率,以期達到控煙的目的。尼古丁主要存在于煙草細胞的哪一結構中( )
A. 液泡B. 細胞質C. 葉綠體D. 細胞核
【答案】A
【分析】植物細胞結構如圖:
不同的結構功能不同。
【詳解】A.植物細胞中含有大量的物質如糖類、水等,酸味、甜味、苦味、辣味等物質在液泡內的細胞液里,煙草屬于植物,因此煙草中的尼古丁,對人體有害,主要存在于煙草細胞的液泡內,A符合題意。
B.細胞質中充滿了膠狀物質,是新陳代謝的場所,它不含有尼古丁,B不符合題意。
C.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它不含有尼古丁,C不符合題意。
D.細胞核里面含有與遺傳有關的物質染色體等,沒有尼古丁,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9. 下面所描述的生命現(xiàn)象與其表現(xiàn)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鯨浮出水面時產生霧狀水柱——生物能進行呼吸
B. 許多植物的葉片在秋天紛紛脫落——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C. 跳舞草會隨著音樂連續(xù)擺動葉片,形似跳舞——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D.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物具有遺傳的特性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詳解】A.生物能進行呼吸,是指絕大多數(shù)生物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例如: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鯨需要時常浮出水面進行換氣,A正確。
B.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是指生物在生活過程中,體內會不斷產生多種廢物,并且能將廢物排出體外,例如:植物的落葉能帶走一部分廢物,B正確。
C.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是指生物能夠對來自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例如:跳舞草會隨著音樂連續(xù)擺動葉片,形似跳舞,C錯誤。
D.生物都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其中變異是指親子間及子代個體間的差異,例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D正確。
故選C。
20.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時,刮取細胞的部位是()
A. 口腔內側壁B. 牙縫
C. 舌頭D. 口腔內上壁
【答案】A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記為:擦→滴→漱→刮→涂→蓋→染。
【詳解】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是: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漱口→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側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將牙簽在生理鹽水中涂抹均勻→蓋蓋玻片→染色。因此,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時,刮取細胞的部位是口腔內側壁,不要損傷黏膜。
故選A。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40分。
21. 下圖是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用顯微鏡觀察時,被觀察的材料必須是_______的。
(2)顯微鏡對光時,需要使_______(填“低倍”或“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調整[ ]_______使鏡筒下降。
(3)當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 ]_______;找到物像后,為了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可以調節(jié)[______]。若使視野變亮,應該使用_______和_______。
(4)在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時,以下_______(選填字母序號)鏡頭組合所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最少。
A. 5×和40×B. 5×和10×
C. 16×和40×D. 16×和10×
【答案】(1)薄而透明
(2)①. 低倍 ②. ①粗準焦螺旋
(3)①. ⑤物鏡 ②. ②細準焦螺旋 ③. 大光圈 ④. 凹面鏡 (4)C
【分析】圖中:①粗準焦螺旋;②細準焦螺旋;③目鏡;④轉換器;⑤物鏡;⑥遮光器;⑦反光鏡。目鏡和物鏡鏡身上數(shù)字代表其放大倍數(shù)。
【詳解】(1)顯微鏡觀察的材料需是薄而透明的,以便光線能夠透過,使得觀察物能夠成像。
(2)顯微鏡對光時,通常使用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這樣視野較大,便于找到物像。調整①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以便將物鏡靠近觀察材料,方便之后尋找物像。
(3)當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⑤物鏡,以防止物鏡壓碎玻片或損壞鏡頭。找到物像后,為了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可以調節(jié)②細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的調節(jié)范圍較小,但可以使物像更加精細地清晰。若使視野變亮,應該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鏡。大光圈可以讓更多的光線進入顯微鏡,而凹面鏡則可以將光線聚焦到觀察點上,使視野更加明亮。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由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共同決定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觀察到的細胞就越大,但視野范圍就越小,因此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就越少。在給定的鏡頭組合中,16×和40×的組合放大倍數(shù)最大,因此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最少,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2. 如圖是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方法步驟圖,并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請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圖1中c操作時,滴加的液體是_______,目的是_______。若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該步驟滴加的液體是_______。
(2)圖1中,制作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是_______(用圖1中的字母表示)。
(3)圖1中b操作時,滴加的液體是_______,滴加后吸水紙應從_______進行吸引,可以將_______(填細胞結構)染色,便于觀察。
(4)小明觀察到物像在顯微鏡視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小明應該把玻片向_______移動。
(5)圖3中出現(xiàn)氣泡,與圖1中_______(填圖1中的字母)操作不規(guī)范有關、
(6)調整焦距時需要將鏡筒下降,這時眼睛應該注視_______(填圖2中的序號)。
【答案】(1)①. 生理鹽水 ②. 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 ③. 清水
(2)cadb (3)①. 碘液##稀碘液 ②. 蓋玻片的另一側 ③. 細胞核
(4)左上方 (5)d
(6)4
【分析】(1)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記為:擦→滴→刮→涂→蓋→染→吸。
(2)在制作臨時裝片是蓋蓋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產生氣泡,氣泡與細胞重疊不易觀察。其正確操作是: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張力,緩緩的蓋下時使水充滿載玻片與蓋玻片之間,不留氣泡。
(3)圖1中,a刮和涂、b染和吸、c滴、d蓋;圖2中,1目鏡,2鏡筒,3轉換器,4物鏡,5遮光器,6反光鏡,7粗準焦螺旋、8細準焦螺旋。
【詳解】(1)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圖1中c操作是“滴”,此時滴加的液體是生理鹽水。生理鹽水的濃度與人體細胞的細胞液濃度相近,這樣可以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防止細胞因吸水或失水而變形。若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該步驟滴加的液體是清水,目的是保持植物細胞的形態(tài)。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單步驟為:擦、c滴、a刮、涂、d蓋、b染吸。故正確順序是cadb。
(3)圖1中b操作是“染和吸”,此時滴加的液體是稀碘液。滴加后,吸水紙應從蓋玻片的另一側進行吸引,這樣可以使稀碘液均勻浸潤標本的全部,從而將細胞核等細胞結構染色,便于觀察。
(4)顯微鏡下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顛倒、左右相反。因此,如果觀察到物像在顯微鏡視野的左上方,那么實際上物體在裝片的右下方。為了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需要把玻片向左上方移動,這樣物像就會向右下方移動,直到移到視野中央。
(5)圖3中出現(xiàn)氣泡,這通常是由于在制作臨時裝片時,蓋玻片沒有正確放置導致的。與圖1中的d(蓋)操作不規(guī)范有關。在蓋蓋玻片時,應該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氣泡的產生。
(6)調整焦距時,需要將鏡筒下降。在這個過程中,眼睛應該注視物鏡(圖2中的4),以防止物鏡壓碎玻片或損壞鏡頭。
23. 如圖是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結構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括號內填寫編號,橫線上填寫名稱)
(1)圖中③_______,④_______,⑥_______.圖中左側的細胞是_______細胞,右側的細胞是_______細胞。
(2)②除了具有保護作用之外,還可以控制_______。
(3)細胞里的遺傳物質DNA主要存在于[ ]_______中,是細胞的_______中心。
(4)對植物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 ]_______。
(5)圖甲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_______。圖乙中能夠進行呼吸作用的結構是_______。(填文字)
【答案】(1)①. 細胞核 ②. 液泡 ③. 細胞質 ④. 植物 ⑤. 動物 (2)物質的進出
(3)①. ③細胞核 ②. 控制
(4)①細胞壁 (5)①. 葉綠體 ②. 線粒體
【分析】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圖中:①是細胞壁、②是細胞膜、③是細胞核、④是液泡、⑤是葉綠體、⑥是細胞質。
【詳解】(1)圖中③是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④是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⑥是細胞質,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圖中左側的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是植物細胞;右側的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是動物細胞。
(2)②細胞膜除了具有保護作用之外,還可以控制物質的進出,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3)細胞里的遺傳物質DNA主要存在于③細胞核中,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4)對植物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①細胞壁,細胞壁由纖維素等物質構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韌性。
(5)圖甲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葉綠體,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等色素,能夠吸收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圖乙中能夠進行呼吸作用的結構是線粒體,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能夠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
24. 1996年英國科學家利用綿羊的乳腺細胞成功地培養(yǎng)出了一只克隆羊——多莉。下圖是克隆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克隆羊——多莉的性別是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判斷原因是_______。
(2)如果B羊毛色為白色,A羊和C羊為黑色,則多莉的毛色應該為_______。
(3)通過小羊多莉的長相可以知道,綿羊的遺傳信息主要分布于_______。
(4)多莉發(fā)育的過程中,細胞需要物質,其中一部分為無機物,另一部分為有機物,有機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脂質和核酸等。
(5)細胞生活還需要能量,可以使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通過復雜的變化將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的結構是_______。
【答案】(1)①. 雌性 ②. 多莉的細胞核來源于B羊的乳腺細胞(雌性細胞)
(2)白色 (3)細胞核
(4)①. 提供能量 ②. 構成細胞結構
(5)線粒體
【分析】克隆技術本身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的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圖可知,A是供無核卵細胞母羊,B是供核母羊,C是代孕母羊。
【詳解】(1)在克隆過程中,被克隆動物的遺傳信息主要來自于提供細胞核的個體。由于多莉的細胞核來自于B羊的乳腺細胞,而乳腺細胞是雌性羊特有的細胞,因此可以判斷多莉的性別是雌性。判斷原因是多莉的細胞核來源于B羊的乳腺細胞(雌性細胞)
(2)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決定性狀的表達,而基因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由于多莉的細胞核來自于B羊,因此多莉的遺傳性狀應該與B羊相似。所以,如果B羊的毛色為白色,那么多莉的毛色也應該為白色。A羊和C羊雖然提供了其他細胞成分,但它們的遺傳信息并沒有在多莉身上得到表達。
(3)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它包含了細胞的遺傳信息。通過小羊多莉的長相可以知道,它的遺傳信息主要來自于提供細胞核的B羊,這說明綿羊的遺傳信息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
(4)細胞在發(fā)育過程中需要各種物質,這些物質可以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兩大類。有機物主要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質和核酸等。這些有機物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提供能量、構成細胞結構等。
(5)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這些能量主要來自于細胞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有一種結構可以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這個結構就是線粒體。線粒體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它通過呼吸作用將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出能量供細胞使用。

相關試卷

2023-2024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2025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青島通濟實驗學校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青島通濟實驗學校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共2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2025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青島培文實驗學校七年級(上)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青島培文實驗學校七年級(上)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屬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生命現(xiàn)象的是, 顯微鏡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結構是, 在切西瓜時流出的液汁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學期階段學業(yè)水平診斷性測試生物試題(無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學期階段學業(yè)水平診斷性測試生物試題(無答案)

2023-2024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多校聯(lián)考七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

2023-2024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多校聯(lián)考七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

2022-2023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七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含解析)

2022-2023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七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