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單元 酸和堿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 課時1 【化學用語天天練】 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鹽酸 ,硫酸 ,硝酸 ,碳酸 ,醋酸 ,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氫氧化鎂 ,氨水 , 氯化鈉 ,碳酸鈉 ,碳酸氫鈉 ,碳酸鈣 , 高錳酸鉀 ,水 ,乙醇 。 【學習目標】 1.了解溶液具有導電性的微觀本質,知道酸堿鹽的組成特點。 2.掌握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溶液在酸性和堿性溶液中變色情況。 3.會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4.能自制酸堿指示劑,并設計和完成與之有關的實驗。 【學習探索】 [自主預習] 1.圖1的實驗現(xiàn)象是 ;說明 。 圖2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說明 。 圖1 圖2 [學習過程] 一、電離 (一)實驗10-7-溶液的導電性 【溶液的導電性實驗】 1.電離:在 的作用下使物質解離出能 的 的過程。(水、乙醇不能導電是因為: 。) 2.電離后的溶液 (“顯”或“不顯”)電性。 3.電離方程式 “=”右邊,陰陽離子所帶的電荷總數(shù) (相等或不相等) 4.寫出以下幾種物質的電離方程式: 硫酸(H2SO4) ; 鹽酸(HCl) ; 氫氧化鈉(NaOH) ; 氫氧化鈣[Ca(OH)2] ; 氯化鈉(NaCl) ; 碳酸鈉(Na2CO3) 。 (二)酸、堿、鹽的概念 1.酸: 。 (1)常見的酸 硫酸 ; 鹽酸 ; 硝酸 ;醋酸 ; 碳酸 。 (2)酸中含有相同的微粒: 。 2.堿: 。 (1)常見的堿 氫氧化鈉 ; 氫氧化鈣 ; 氫氧化鉀 ; 氫氧化鋇 ; 氨水 。 (2)堿中含有相同的微粒: 。 3.鹽: 。 氯化鈉 ; 硝酸鉀 ; 碳酸鈉 ; 硫酸鐵 ; 氯化鋇 ; 氯化鋁 。 二、酸堿指示劑 1.實驗10-1 2.酸堿指示劑: ,簡稱 。如 、 。 3.指示劑的變色規(guī)律 小結: 4.探究-自制酸堿指示劑 (1)步驟:①將植物的花瓣或果實在 中搗爛,加入 溶液浸泡溶解; ②用 將浸泡過的汁液 或 ,得到自制酸堿指示劑; ③用 吸取滴加到待檢驗的溶液中。 (2)自制酸堿指示劑在酸或堿溶液中的變色情況 (3)以上植物的汁液中,可以做酸堿指示劑的是 。這是因為 。 【學以致用】 1.下列物質按酸、堿、鹽順序排列的是(?????? ?) A.Mg(OH)2、CuSO4、H2CO3 ????? B.HNO3、KOH、NaCl C.CaCO3、NaOH、H3PO4 ????????? D.H2SO4、KNO3、NaOH 2.生活中常見的檸檬汁、番茄汁、柑橘汁、酸奶等物質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這是由于它們( ) A.溶于水時生成了鹽酸 B.水溶液中含有酸分子 C.組成中含有氫元素 D.溶于水時,在水中解離產(chǎn)生了氫離子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酸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相同顏色 B.氫氧化鈉溶液遇酚酞顯藍色 C.溶液導電是因為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電子 D.鹽酸溶液能導電 4.各種稀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這是因為其溶液里含有大量的( ) A .氫分子 B.氫離子 C.水分子 D.酸根離子 5.向某液體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后不變色,向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則( ) A.一定顯紅色 B.可能為紫色也可能為紅色 C. 可能顯藍色 D.一定顯無色 6.“雪碧”是一種無色的碳酸飲料,將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然后再加熱,溶液的顏色變化情況是( ?。?A.先變紅后變紫 B.變紅后顏色不再改變 C.先變無色后變紅 D.先變藍后變紫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 課時2 【化學用語天天練】 1.寫出下列溶液中的微粒符號 【學習目標】 了解濃鹽酸、濃硫酸的特殊性質。 知道濃硫酸的稀釋方法。 掌握酸的化學性質,并了解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及其原因。 知道常見酸的用途 【學習探索】 [自主預習] 5.(1)(2) [學習過程] 三、常見的酸 1.實驗10-2-幾種常見的酸 應用:濃鹽酸、濃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 2.生活中常見的酸 3.實驗10-3-濃硫酸的腐蝕性 (1)實驗記錄 (2)濃硫酸有強 性,能奪取紙張、木材、布料、皮膚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 ,而產(chǎn)生 現(xiàn)象,這種作用被稱為 。 (3)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或衣服上,應 , 然后 。 4.實驗10-4-濃硫酸的稀釋 (1)現(xiàn)象:手可感覺到 。 (2)結論: 。 (3)稀釋操作:一定要把 沿器壁慢慢注入 里,并不斷 。 (4) (填“能”或“不能”)將水倒入濃硫酸中,這是因為 。 5.探究-酸的化學性質 (1)酸與 反應。 (2)酸(稀鹽酸、稀硫酸)與 反應。 (3)酸(稀鹽酸、稀硫酸)與 反應。 6.小結:酸的化學性質 ?。?)能與 反應。 ①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無色酚酞溶液 。 ②變色的是 ,而不是 。 ?。?)能與 反應,生成 。 ?。?)能與 反應,生成 。 【學以致用】 1.如圖所示,已平衡的天平兩端放著兩個分別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敞口燒杯,過一段時間后,天平會(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平衡 D.無法判斷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 B.濃硫酸露置于空氣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變大 C.長期露置于空氣中的濃硫酸,其成分不會發(fā)生變化 D.打開盛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口會產(chǎn)生白霧 3.下列有關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酸的組成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B.使石蕊溶液變紅色的一定是酸 C.滴加無色酚酞不變色的溶液是酸 D.含有酸根離子的一定是酸 4.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確表示鐵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A.2Fe+6HCl===2FeCl3+3H2↑ B.Fe+HCl===FeCl2+H2↑ C.Fe+2HCl===FeCl2+2H↑ D.Fe+2HCl===FeCl2+H2↑ 5.將一根潔凈的鐵釘放入稀硫酸中,下列預測可能不正確的是( ?。?A.鐵釘表面將產(chǎn)生氣泡 B.鐵釘表面將很快出現(xiàn)鐵銹 C.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綠色 D.溶液質量將增加 6.除鐵銹的試劑是( ?。?A.氯化鈉溶液 B.稀鹽酸 C.氫氧化鈉溶液 D.水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 課時3 【化學用語天天練】 1.鎂與稀鹽酸 ; 2.鋅與稀硫酸 ; 3.鐵與稀硫酸 ; 4.氧化鐵與稀鹽酸 ; 5.氧化鐵與稀硫酸 ; 6.氧化銅與稀鹽酸 ; 7.氧化銅與稀硫酸 ; 【學習目標】 認識常見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 掌握常見堿的化學性質,并了解堿具有相似化學性質及其原因。 知道常見堿的有關用途。 【學習探索】 [自主預習] 2.(1)(2)(3) 4.(1)(2)(3)(4)(5) 6.(1)(2)① [學習過程] 四、常見的堿 1.實驗10-5 NaOH的相關性質 2.氫氧化鈉 (1)氫氧化鈉(化學式 )是一種常見的堿,俗名 、 、或 。 (2)氫氧化鈉在空氣中易 (因 ,表面 并 的現(xiàn)象),因此可用作某些氣體的 。(不能干燥 等) (3)氫氧化鈉有 性,如果沾到皮膚上應 ,再 。 (4)用途: ?、僦匾幕ぴ息谥品试恝凼廷茉旒垻菁徔棦抻∪劲呷ビ臀邰酄t具洗滌劑 3.實驗10-6氫氧化鈣的相關性質 4.氫氧化鈣 (1)氫氧化鈣(化學式 )也是一種常見的堿,俗名 或 。 (2)氫氧化鈣是 色 狀的物質, 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稱 ;如果其中有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時就稱為 或 。 (3)氫氧化鈣有 性,使用時要注意。 (4)氫氧化鈣可通過 反應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用途 ①建筑上,常用熟石灰 。 ②在樹木上涂含有硫磺粉的 ,可以 。 ③石灰乳與 等可配制波爾多液作為農(nóng)藥使用。 ④熟石灰還可用于改良 土壤。 5.常見的堿除了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外還有 和 。 6.探究-堿的化學性質 (1)堿與 反應。 (2)堿與 反應。 ①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 ;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根據(jù)這一性質熟石灰可用于 。 ②根據(jù)熟石灰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出氫氧化鈉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因此氫氧化鈉應該 保存。 如何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 。 ③試寫出氫氧化鈉與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④試寫出氫氧化鈉與S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上述反應生成物的共同之處是 。 7.堿的化學性質 (1)能與 反應。 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無色酚酞溶液 。 (2)能與 反應,生成 。 8.課外實驗-鮮花變色 (1)鮮花在白醋稀溶液中 。 (2)鮮花在石灰水中 。 9.課外實驗-制作“葉脈書簽” (1)制作葉脈書簽時書葉要在 溶液中煮沸。 (2)制作葉脈書簽是利用了NaOH溶液的 性。 【學以致用】 Y X 1.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石灰漿抹墻后,墻壁發(fā)硬 B.酚酞試液遇堿性溶液變?yōu)榧t色 C.用苛性鈉干燥O2 、N2 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2.如右圖所示,廣口瓶內盛有氣體X,滴管內盛有液體Y。若 擠壓膠頭滴管的膠頭,使液體滴入瓶中,振蕩,套在玻璃管一 端的小氣球慢慢鼓起,則氣體X和液體Y可能是( ) A .X是O2 ,Y是Ca(OH)2 溶液 B.X是CO ,Y是Ca(OH)2 溶液 C.X是SO2 ,Y 是NaOH溶液 D.X是CO2 ,Y 是H2SO4 溶液 3.實驗室干燥二氧化碳時應選用的干燥劑是( ) A .生石灰 B.NaOH 固體 C.濃硫酸 D.稀硫酸 4.下列各項對氫氧化鈉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是一種有色晶體,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②固體氫氧化鈉置于空氣中易潮解③氫氧化鈉水溶液使石蕊溶液呈紅色 ④對皮膚、衣物等有強烈的腐蝕性 ⑤氫氧化鈉在空氣中不僅吸收水分,還和二氧化碳反應 A.①②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④ 5.如圖所示,在蒸餾燒瓶內加適量石灰石和稀鹽酸,經(jīng)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充滿燒瓶時,將一氣球緊套在瓶口,氣球逐漸脹大。然后打開彈簧夾,將注射器內的NaOH溶液注入燒瓶并振蕩,氣球逐漸縮小并被吸入燒瓶內。 ⑴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充滿燒瓶的操作是: 。 ⑵氣球被吸入燒瓶是由于NaOH溶液與瓶內的氣體反應,使瓶 內氣壓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課時1 【化學用語天天練】 1.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 ;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 ; 3.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 ; 4.三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 。 【學習目標】 1.了解酸和堿之間能發(fā)生中和反應,能夠初步運用中和反應來解釋生活中一些實例。 2.知道酸堿中和反應的微觀本質 【學習探索】 [自主預習] 二、1.2.3.4. [學習過程] 一、中和反應 1.實驗10-8-中和反應 (1)鹽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 【現(xiàn)象】: , 【提出問題】: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了嗎? 【交流討論】:證明物質發(fā)生反應的方法: ??; 。 【設計實驗】 [現(xiàn)象]: ①酚酞溶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后可觀察到 。 ②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后觀察到 。 [實驗分析]:現(xiàn)象①說明 ??; 現(xiàn)象②說明 。 [實驗結論]: 。 [實驗分析]: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的微觀粒子有 ??; ③稀鹽酸中含有的微觀粒子有 ??; ④氫氧化鈉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后溶液中含有的微觀粒子有 。 ⑤該反應的實質是 。 [交流討論]: ①實驗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 ,為了達到相同的目的還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②實驗中無色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1.中和反應 的反應。 2.中和反應的實質是:酸溶液中的 和堿溶液中的 生成 的過程。 3.常見的中和反應 (1)鹽酸和氫氧化鈣 。 (2)硫酸和氫氧化鈉 。 (3)氫氧化鎂與稀硫酸 。 (4)氫氧化銅與稀鹽酸 。 (5)氫氧化鐵與稀硫酸 。 4.中和反應的特點:中和反應一定有 生成。但有鹽和水生成的 反應 是中和反應。如: 。 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如因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可以加入 中和酸性。 2.處理工廠的廢水。如硫酸廠的污水可以用 進行中和處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印染廠的廢水呈堿性,可加入 進行中和處理。 4.用于醫(yī)藥。如胃酸過多時可服用含 的藥物。蚊蟲叮咬時分泌出蟻酸也可以涂一些含有 的溶液,以減輕痛癢。 【學以致用】 1.在滴有石蕊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過量鹽酸,加鹽酸前后溶液的顏色依次為( ) A.紫色、紅色 B.紅色、藍色 C.藍色、紅色 D.紅色、無色 2.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 A.CuO+H2SO4 B. Na2SO4+HCl C.Cu(OH)2+HCl D.Ca(OH)2+CO2 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堿中都含有氫元素,所以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堿 D.置換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所以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4.下列各組物質間的反應,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出( ) A.鋅和稀鹽酸 B.燒堿與稀硫酸 C.氧化鐵與稀鹽酸 D.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 5.煮水的鋁壺內壁上沉積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以加入適量的鹽酸把它除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除水垢的原理為____ _、__ _________。鹽酸要“適量”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_____。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課時2 【化學用語天天練】 1.稀鹽酸與氫氧化鈣溶液 ; 2.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 ; 3.氫氧化鎂與稀硫酸 ; 4.氫氧化鐵與稀鹽酸 ; 5.用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 ; 【學習目標】 了解pH與溶液的酸、堿性的關系。 會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值。 知道溶液酸堿度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意義。 【學習探索】 [自主預習] 1.2.3.4.5. [學習過程] 閱讀教材P61-62完成下面的內容。 三、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 1.溶液的酸堿性可利用 來檢驗。 2.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的程度即 ,與溶液中 或 的濃度有關。 3.溶液的酸堿度可用 表示。pH的范圍通常為 。 4.pH的獲得:可通過 和 獲得。 5.測定pH最簡便的方法 。pH試紙的取值范圍是 。 6.實驗10-9-測溶液的pH (1)在 或 上放 ,用 滴到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 比較,讀出溶液的pH。 7.pH與酸堿性 (1)酸性溶液的pH都 7,且酸性越強其pH越 。所以溶液的酸性與pH成 比。 (2)堿性溶液的pH都 7,且堿性越強其pH越 。所以溶液的堿性與pH成 比。 (3)向酸性溶液中不斷加水其pH將如何變化: 。 (4)向堿性溶液中不斷加水其pH將如何變化: 。 (5)用一帶水的玻璃棒測得溶液的pH=5則其pH的真實值 5(填“>” “=” 或“<”) (6)欲將pH=4的溶液變?yōu)閜H=9,所加入溶液的pH必須 。 8.了解溶液酸堿度的重要意義 (1)化工生產(chǎn)中許多反應必須控制在一定pH范圍內。 (2)農(nóng)作物一般適宜在 的土壤中生長。可以通過調節(jié)土壤的pH改良土壤。 (3)測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氣的污染情況。酸雨是指pH < 的雨水。(這是因為 ) (4)人體健康測定人體內或排出的液體的pH,可以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 (5)草木灰主要成分: ,溶液顯 性。 【學以致用】 1.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強的是( ) A.pH=14 B.pH=7 C.pH=1 D.pH=0 2.人類的第二殺手——心腦血管疾病,給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這類疾病患者大多屬于酸性體質,應經(jīng)常食用堿性食品。根據(jù)下表中的信息,這類患者應經(jīng)常食用的食物為( ) A.牛奶 B.蘋果 C.豆制品 D.葡萄 3.用pH試紙測定白醋的酸堿度時,如果先將試紙用蒸餾水潤濕,再把白醋滴到試紙上,則測得的結果與白醋實際的pH比較(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無法比較 4.若將50g18%的NaOH溶液和50g18%的鹽酸混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溫度不變 C.混合溶液質量為100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仍為18% 復習專題 常見酸和堿的性質 【學習目標】 1.知道常見酸堿(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酸堿的腐蝕性。 2.初步學會稀釋常見的酸堿溶液。 3.會用酸堿指示劑(石蕊和酚酞)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4.知道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nóng)作物生長的影響。 【學習探索】 一、酸的通性 1.常見酸的電離 HCl = H+ + Cl- HBr = H+ + Br- H2SO4 = 2 H+ ?。 O42- H3PO4 = 3 H+ ?。 O43- HNO3 = H+ ?。 O3- CH3COOH = H+ + CH3COO- 2.酸的構成: 酸是由 和 構成的。 3.酸的通性:酸在水溶液中離解產(chǎn)生的陽離子都是 ,所以酸溶液的化學性質 ,實際上就是 的性質。 4.酸的通性 (1)與酸堿指示劑 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 (2)酸?。』顫娊饘佟?①金屬活動順序表 ②只有 前面的金屬才能與稀酸反應置換出酸中的“ ”而放出 。 ③酸中的 、 與活潑金屬反應因其具有 性,不能得到 而是生成 。 ④Fe在置換反應中只能生成 。 (3)酸?。A ①鹽酸和氫氧化鈉 。 ②用熟石灰處理硫酸廠的廢液 。 ③用氫氧化鋁中和胃酸 。 ④用氫氧化鎂中和胃酸 。 (4)酸?。?某些金屬氧化物 二、堿的通性 1.常見堿的電離 NaOH = OH- + Na+ Ca(OH)2 = 2OH- + Ca2+ Ba(OH)2 = 2OH- + Ba2+ NH3·H2O = OH- + NH4+ 2.堿的構成:堿是由 和 構成的。 3.堿的通性:堿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都是 ,所以堿溶液的化學性質 ,實際上是 的性質。 4.堿的通性 (1)與酸堿指示劑 堿能使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 (2)堿?。∷?(3)堿?。》墙饘傺趸铩?①NaOH在空氣中變質 。 ②檢驗CO2: 。 ③用熟石灰吸收煙氣中的SO2 。 ④裝NaOH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SiO2)瓶塞 。 【學以致用】 1.下列各組中的化學式、俗名與化學名稱均一致的是 ( ) A.CaO 熟石灰 氧化鈣 B.Ca(OH)2 生石灰 氫氧化鈣 C.HCl 鹽酸 氫氯酸 D.NaOH 純堿 氫氧化鈉 2.下列有關說法,不是濃硫酸、濃鹽酸兩者共有的是( ) A.實驗室制取氫氣 B.金屬表面除銹 C.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會變小 D.清洗水壺中的水垢 3.下列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與空氣成分無關的是 ( ) A.燒堿露置空氣中變重 B.濃鹽酸露至空氣中變輕 C.酥脆餅干置于空氣中變軟 D.菜刀置于潮濕空氣中生銹 4.“雪碧”等碳酸飲料的pH小于7,晃動后打開瓶蓋,其pH將 (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5.下列物質中可以導電的是 ( ) A.NaCl溶液 B.NaCl固體 C.熔融的NaCl D.蔗糖溶液 6.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如果改用等質量、等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再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顯 ( ) A.紫色 B.藍色 C.紅色 D.無色 7.下面各組物質充分反應后,溶液質量比反應前溶液質量減少的是( ) A.鐵片浸入稀硫酸中 B.鐵片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C.氧化鐵粉末加入稀鹽酸中 D.碳酸氫鈉粉末加入稀鹽酸中 實驗活動6 酸、堿的化學性質 【實驗目的】 1. 。 2. 。 【實驗用品】 試管、藥匙、蒸發(fā)皿、玻璃棒 稀鹽酸、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鈣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試紙、生銹的鐵釘。 【實驗步驟】 1.比較酸和堿與指示劑的作用。 2.生銹鐵釘與稀鹽酸的反應 3.如圖所示實驗 (1)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繼續(xù)滴加稀鹽酸 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1)在試管中加入約1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 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2)邊用滴管慢慢逐滴入稀鹽酸,邊不斷振蕩,至溶液恰好變?yōu)闊o色為止。 (3)取該無色溶液約1mL,置于蒸發(fā)皿中加熱,使液體蒸干。 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5.(1)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氫氧化鈉粉末(用藥匙柄把一端挑一點),然后各加1mL水,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2)各滴入幾滴1~2滴酚酞溶液?!∮^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3)繼續(xù)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mL水,振蕩;另一支試管加入約1mL鹽酸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通過以上實驗,可以證明氫氧化鈣有哪些性質: 。 實驗活動7 溶液酸堿性的檢驗 【實驗目的】 1. 。 2. 。 【實驗用品】 燒杯、試管、研缽、玻璃棒、紗布。 蒸餾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試紙、植物的花瓣或果實、土壤樣品。 你還需要的實驗室用品 。 你還需要的生活用品 。 【實驗步驟】 1.自制酸堿指示劑。 (1)在 中搗爛,加入 溶液浸泡溶解; (2) ,得到自制酸堿指示劑; 2.選擇實驗室或生活中的幾種溶液,進行下列實驗。 3.在校園或農(nóng)田里取少量土壤樣品。將土壤樣品與蒸餾水按1∶5的質量比在燒杯中混合,充分攪拌后靜置。用pH試紙測澄清液體的酸堿度。 溶液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蒸餾水乙醇能否導電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食醋鹽酸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堿性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指示劑 (汁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顏色變化白醋鹽酸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溶液溶質溶劑稀鹽酸稀硝酸氫氧化鈉溶液石灰水硫酸銅溶液碳酸鈉溶液醫(yī)用酒精鹽酸硫酸化學式顏色、狀態(tài)打開試劑瓶后的現(xiàn)象及分析氣味密度常用的濃鹽酸(37%~38%) 1. 19g/cm3常用的濃硫酸(98%) 1. 84g/cm3用途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濃鹽酸濃硫酸實 驗放置一會兒后的現(xiàn)象用玻璃棒蘸濃硫酸在紙上寫字用小木棍(或火柴梗)蘸少量濃硫酸將濃硫酸滴到一小塊布上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稀鹽酸稀硫酸與稀鹽酸反應與稀硫酸反應鎂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鋅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鐵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討論上面反應生成物的共同之處是 。 檢驗方法: 。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鐵銹+稀鹽酸鐵銹+稀硫酸氧化銅+稀鹽酸氧化銅+稀硫酸討論1.上面反應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處? 。 2.利用上面的反應 (填“可以”或“不可以”)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除銹時 (填“能”或“不能”)長時間浸在酸中。這是因為 。實驗現(xiàn)象觀察氫氧化鈉的顏色和狀態(tài)將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會兒將氫氧化鈉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試管里,并用手輕輕觸碰試管外壁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顏色狀態(tài)在水中溶解的情況向澄清溶液中通入CO2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pH酸堿性結論稀鹽酸酸性溶液的pH 7; 堿性溶液的pH 7; 中性溶液的pH 7;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食物蘋果葡萄牛奶豆制品PH2.9~3.33.5~4.56.3~6.67.4~7.9鹽酸硫酸鎂鋅鐵鋁鹽酸硫酸氧化鐵現(xiàn)象氧化銅現(xiàn)象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短時間放置 較長時間放置 現(xiàn)象化學反應方程式選擇的溶液加入石蕊溶液后的顏色變化加入酚酞溶液后的顏色變化溶液的酸堿性PH加入自制指示劑后的顏色變化樣品的采集地澄清液體的酸堿度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