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網(wǎng)絡式”復習法:即采用章、節(jié)、標題、要點四個層次對教材進行梳理;
2.提高“回頭率”:為了防止遺忘,就要采用提高“回頭率”的`方法,即看完一節(jié)、一章、一部分之后,再回頭掃視一遍,這樣知識得到了系統(tǒng)的鞏固,效果很好;
3.“空想法”:所謂空想法就是不看課本回想看過的內容;或看課本的大綱填充細節(jié);
4.樹形圖:選出一本較有代表性的參考書,通讀全書后,理出該領域研究的主要線索。
5.梳理錯題法:把綜合復習階段做過的所有習題重新瀏覽一遍;
6.“齊頭并進”法:在復習過程中,由于要復習的學科多,所以必須合理安排時間。
第13章 內能(易錯模擬題匯編)
一、選擇題
1.(2022?長沙模擬)下列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能用分子熱運動知識解釋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澗瀑布
C.秋天,菊香滿園D.冬天,雪花飄飄
解:A、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長現(xiàn)象,不是分子的運動,故A不合題意;
B、山澗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動形成的,是機械運動,故B不合題意;
C、菊香滿園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果,故C符合題意;
D、雪花飄飄是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分子的運動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題意。
答案:C。
2.(2022?銅仁模擬)學習了分子動理論之后,欣欣同學總結了很多生活中與分子動理論有關的現(xiàn)象,下列總結中不正確的是( )
A.腌制鴨蛋就是通過擴散使鹽進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劑中的甲醛擴散到空氣中造成環(huán)境污染
C.用透明膠帶揭下紙上寫錯的字,是因為膠帶與紙之間有相互的斥力
D.“破鏡不能重圓”是分子間的距離太大,作用力變得十分微弱
解:
A、把鴨蛋放在鹽水里一段時間,鴨蛋就變咸了,這就是鴨蛋與鹽之間的擴散現(xiàn)象,是分子熱運動的表現(xiàn),故A正確;
B、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故人造木板粘接劑中的甲醛擴散到空氣中造成環(huán)境污染,故B正確;
C、用透明膠帶揭下紙上寫錯的字,是因為膠帶與紙之間有相互的引力,故C錯誤;
D、當分子間的距離大于分子直徑的10倍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就變得十分微弱了,“破鏡不能重圓”就是分子間的距離太大,作用力變得十分微弱的緣故,故D正確。
答案:C。
3.(2022?柳州模擬)如圖,在一根長玻璃管中注入一半水,再緩緩地注滿酒精,用塞子塞住開口端,上下顛倒幾次再豎起來??梢钥吹讲AЧ軆鹊囊好姹仍瓉淼牡?,這說明( )
A.物質是由分子組成
B.分子間存在著間隙
C.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解:水和酒精混合均勻以后,體積會變小,說明分子間存在著間隙。
答案:B。
4.(2022?金昌模擬)《舌尖上的中國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了中華飲食之美。如圖所示,通過煎、炒、蒸、拌烹調的四種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認識正確的是( )
A.煎:煎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鐵的比熱容大
B.炒: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臘肉的內能增加
C.蒸:是通過熱傳遞和高溫水蒸氣液化放熱,使榆錢飯蒸熟
D.拌:香蔥和豆腐要拌著才能入味,說明分子沒有做無規(guī)則運動
解:A、煎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鐵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炒主要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藜蒿和臘肉的內能增加,該選項說不正確;
C、蒸是通過熱傳遞(水蒸氣的熱傳給榆錢飯)和高溫水蒸氣遇冷液化放熱,使榆錢飯蒸熟,該選項說法正確;
D、香蔥和豆腐要拌著才能入味,說明了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答案:C。
5.(2022?深圳模擬)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
B.熱量總是從內能多的物體轉移到內能少的物體
C.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大,溫度低的物體內能小
D.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
解:A、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含有多少熱量,故A錯誤;
B、發(fā)生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所以內能可自動地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若內能小的物體溫度高,故熱量可以從內能小的物體轉移到內能大的物體,故B錯誤;
C、影響內能大小的因素有質量、溫度、狀態(tài),只能說在質量、狀態(tài)一定時,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大,溫度低的物體內能小,故C錯誤;
D、冰是晶體,0℃的冰熔化成0℃水,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不變。故D正確。
答案:D。
6.(2022?呼倫貝爾模擬)如圖所示描述的物理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甲:厚玻璃筒內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溫度升高,內能不變
B.圖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做功后,瓶子內空氣的內能增大
C.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塞子沖出時,水蒸氣的內能增加
D.圖?。浩變鹊臍怏w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氣體內能減少
解:
A、圖甲中厚玻璃內的空氣被壓縮時,活塞對空氣做功,瓶內空氣溫度升高,空氣的內能增加,故A錯誤;
B、圖乙中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對活塞做功,空氣的內能減小,故B錯誤;
C、圖丙中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故C錯誤;
D、圖丁中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即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氣體的內能減少,故D正確。
答案:D。
7.(2022?肇慶模擬)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在兩物體溫度達到相同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冰塊B.乙吸收熱量C.甲內能增加D.乙內能減少
解:由圖可知,物體甲的溫度是降低的,即物體甲放出熱量,內能減小;物體乙的溫度是升高的,即物體乙吸收熱量,內能變大;所以物體甲是飲料,乙是冰塊;故B正確,ACD錯誤。
答案:B。
8.(2022?襄陽模擬)下列實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與其它三個不同的是( )
A.用力搓手,手會發(fā)熱
B.用爐灶燒水,水溫升高
C.氣缸內氣體被壓縮,溫度升高
D.用鋸條鋸木頭,鋸條溫度升高
解:
A、用力搓手,手會發(fā)熱,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的;
B、用爐灶燒水,水溫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內能的;
C、氣缸內氣體被壓縮,壓縮空氣做功,空氣的溫度升高;
D、鋸木頭時鋸條發(fā)燙,摩擦生熱,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ACD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的,B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故B正確。
答案:B。
9.(2022?綿陽模擬)如圖所示為用注射器對密閉容器內空氣做功的示意圖,注射器初始狀態(tài)如圖甲所示,小芳在第一次實驗中緩慢下壓活塞,注射器末狀態(tài)如圖乙所示;小芳在第二次實驗中迅速下壓活塞,注射器末狀態(tài)如圖丙所示。已知兩次實驗中,活塞均對注射器筒內空氣做功,筒內氣體均未有液化現(xiàn)象,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從甲圖到乙圖的過程中,筒內空氣分子動能一定增大
B.從甲圖到乙圖的過程中,一定只有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筒內氣體的內能
C.從甲圖到丙圖的過程中,筒內氣體一定從外界吸收熱量
D.從甲圖到丙圖的過程中,筒內氣體分子熱運動一定加劇
解:A、從甲圖到乙圖的過程中,溫度不變,分子的動能不變,故A錯誤;
B、從甲圖到乙圖的過程中,質量不變、溫度不變,但是氣體體積變小,分子勢能發(fā)生改變,內能變大,應該是在做功的同時,發(fā)生了熱傳遞,所以溫度不變,故B錯誤;
C、不知道外界的氣溫,無法判斷筒內氣體是否從外界吸收熱量,故C錯誤;
D、從甲圖到丙圖的過程中,筒內氣體分子熱運動一定加劇,故D正確。
答案:D。
10.(2022?玉溪模擬)如表列出一些物質的比熱容,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定不同
B.物質的物態(tài)發(fā)生變化,比熱容不變
C.質量相等的鋁和銅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吸收的熱量更多
D.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水升高的溫度更多
解:
A、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但也有的物質比熱容相同,如煤油和冰,故A錯誤;
B、水和冰是水的兩種狀態(tài),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其比熱容是不同的,說明比熱容與物質狀態(tài)有關,物質的物態(tài)發(fā)生變化,比熱容也會發(fā)生變化,故B錯誤;
C、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鋁的比熱容大于銅的比熱容;質量相等的鋁和銅升高相同的溫度,因鋁的比熱容大,則根據(jù)Q=cm△t可知鋁吸收的熱量更多,故C正確;
D、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所以根據(jù)Q=cm△t可知水升高的溫度少,故D錯誤。
答案:C。
11.(2022?成都模擬)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相同的物質甲和水加熱,它們的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據(jù)此判斷物質甲的比熱容為( )
A.2.1×103J/(kg?℃)B.4.2×103J/(kg?℃)
C.1.2×103J/(kg?℃)D.條件不足,不能確定
解:由圖象可知: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相同的物質甲和水加熱,水溫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質甲溫度升高60℃需要10min。
所以質量相同的物質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溫度需要吸收的熱量關系為:Q水吸=2Q甲吸。
由熱量計算公式Q=cm△t,得:c=Qm△t。
由c水=2c甲。
c水=4.2×103J/(kg?℃)。
所以c甲=2.1×103J/(kg?℃)。
答案:A。
12.(2022?自貢模擬)質量和溫度都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用同樣的加熱器進行加熱,它們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的沸點一定是80℃,乙物質的沸點一定是40℃
B.0﹣6min甲比乙吸收的熱量多
C.8﹣10min甲和乙繼續(xù)吸熱,雖然溫度各自保持不變,但甲和乙的內能都不斷增加
D.甲的比熱容大于乙的比熱容
解:
A、由圖象可知,甲和乙的末溫保持不變,但可能處在熔化過程中,也可能處于沸騰過程中,此時的溫度不一定是沸點,故A錯誤;
B、實驗中用同樣的加熱器進行加熱,在相同時間內物質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則在0﹣6min內兩物質吸收的熱量都是相同的,故B錯誤;
C、8﹣10min甲和乙繼續(xù)吸熱,甲和乙的內能都不斷增加,故C正確;
D、由圖可知,在0﹣6min內,加熱時間相同,吸收的熱量相同,甲的溫度變化快,且兩物質的質量相同,根據(jù)Q=cm△t可知,甲的比熱容小,故D錯誤。
答案:C。
二、填空題
13.(2022?揚州模擬)一種神奇的“納米紙”,厚度約3×10﹣8m,合 30 nm。如圖,水在“納米紙”表面呈露珠狀,兩水滴靠近時常會自動結合在一起,這是因為 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 。
解:
(1)因為1m=109nm,所以3×10﹣8m=3×10﹣8×109nm=30nm;
(2)兩水滴互相靠近時,能自動的會聚成一滴,這表明水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
答案:30;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
14.(2022?咸寧模擬)端午節(jié)到了,家人團聚常食用咸鴨蛋。咸蛋的制作方法之一:在洗凈的鴨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鹽后用紙包起來,放置一段時間后就變咸了,從分子運動的角度看,鴨蛋變咸屬于 擴散 現(xiàn)象。煮咸鴨蛋時,溫度升高,內能 增加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解:(1)鴨蛋變咸是鹽分子運動到鴨蛋中,這是擴散現(xiàn)象。
(2)煮咸鴨蛋時,鴨蛋的質量和狀態(tài)不變,溫度升高,鴨蛋的內能增加。
答案:擴散;增加。
15.(2022?北海模擬)如圖所示為我國古老中醫(yī)療法—艾灸,用艾條熏烤患者的穴位時,局部有溫熱感,這是通過 熱傳遞 的方式使其內能增加的,隨著溫度的升高,艾條中的中藥滲入人體的速度會 加快 (選填“加快”、“減慢”或“不變”)。
解:用艾條熏烤患者的穴位時,局部有溫熱感,是因為身體吸收熱量,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
隨著溫度的升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加快,艾條中的中藥滲入人體的速度會變快。
答案:熱傳遞;加快。
16.(2022?臨沂模擬)大多數(shù)汽車防凍冷卻液是以水和乙二醇為原料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分是水,這是利用了水的 比熱容大 的特點。配制防凍冷卻液時將乙二醇加入水中,二者混合后實際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總體積,這說明分子是運動的,同時也說明 分子之間有間隙 。
解:(1)因為水的比熱容大,質量相同時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多,故大多數(shù)汽車防凍冷卻液是以水和乙二醇為原料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分是水,就是利用了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
(2)水和乙二醇充分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總體積,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
答案:比熱容大;分子之間有間隙。
17.(2022?杭州模擬)如圖一只瓶子,內裝一些鐵屑。我們既可以通過振蕩,也可以通過加熱,使鐵屑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從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來看,前者是通過 做功 方法,后者是通過 熱傳遞 方法來增大鐵屑的內能。如果你沒有看到內能改變的過程,僅憑鐵屑溫度的改變,能否確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變了鐵屑的內能? 不能 (能或不能),這是因為 二者效果相同 。
解:使鐵屑內能增加的方法:①用力晃動瓶子,對瓶子和鐵屑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鐵屑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
②將裝鐵的瓶子加熱,鐵屑的溫度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鐵屑的內能;
如果沒有看到內能改變的過程,單憑鐵屑溫度的升高,不能判斷出具體的方法,因為做功與熱傳遞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答案:做功;熱傳遞;不能;二者效果相同。
18.(2022?蕪湖模擬)在探究“物質的放熱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分別用質量均為1kg的水和某種液體進行對比實驗(水的比熱容較大),并用圖像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了處理,如圖所示,實驗過程中,水和某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分析圖像可以得出: 乙 (選填“甲”或“乙”)物質是某種液體,某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2.1×103 J/(kg?℃)。
解:(1)時間相等時,兩種液體放出的熱量相等,由圖示可以看出,乙液體的溫度降低的快,甲液體溫度降低慢,則甲的放熱能力強,甲是水,乙是某種液體;
(2)由圖可知:液體的初溫是60℃,放熱15分鐘后水的末溫是40℃,乙的末溫度是20℃,
水放出的熱量:Q放=c水m水(t水﹣t0)=4.2×103J/(kg?℃)×1kg×(60℃﹣40℃)=8.4×104J;
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放出相同的熱量,根據(jù)Q=cm△t可知,液體的比熱容為:
c乙=Q放m△t液體=8.4×104J1kg×(60℃?20℃)=2.1×103J/(kg?℃)。
答案:乙;2.1×103。
三、實驗探究題
19.(2022?青島模擬)如圖,在試管內裝適量的水,用膠塞塞住管口,將水加熱至沸騰,一段時間后膠塞被水蒸氣推出,管口出現(xiàn)大量“白氣”。已知實驗環(huán)境的氣壓為標準大氣壓。
(1)水沸騰后,在膠塞被水蒸氣推出以前,試管內水的溫度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2)膠塞被水蒸氣推動的過程中,能量轉化情況為 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
(3)膠塞被水蒸氣推出時,管口出現(xiàn)的“白氣”是水蒸氣 液化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說明這些水蒸氣的內能 減小 (選填“增大”或“減小”),其內能是通過 做功 方式改變的。
解:(1)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水沸騰后,在膠塞被水蒸氣推出以前,管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增大,水的溫度大于100℃;
(2)水沸騰后,水蒸氣膨脹做功,將塞子推出,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的內能減??;
(3)水蒸氣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其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答案:(1)大于;(2)內能轉化為機械能;(3)液化;減??;做功。
20.(2022?徐州模擬)某興趣小組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1)提出問題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灘上的沙子熱得燙腳,但海水卻非常涼爽;傍晚太陽西落,沙子很快涼了下來,但海水卻仍然暖暖的。同樣的日照條件,為什么不同物質的溫度不一樣呢?
(2)設計實驗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除了圖中所給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或量筒)和 停表 。
②本實驗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控制變量 法和轉換法。
(3)進行實驗
該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其中存在錯誤的是 A
A.在兩個同樣的試管中分別裝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
B.用溫度計測量這兩種液體的初溫,發(fā)現(xiàn)溫度計示數(shù)相同
C.把兩個試管同時放入同一燒杯中加熱(如圖所示),且加熱相同的時間
D.用溫度計測出兩種液體的末溫,發(fā)現(xiàn)兩溫度計的示數(shù)不相同
(4)數(shù)據(jù)分析
改正錯誤后,下圖是該興趣小組繪制的“吸收熱量—時間”和“溫度—時間”圖象,能正確描述這兩種液體真實情況的圖象是 C
(5)拓展應用
已知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煤油的沸點分別為100℃、90℃。如圖所示,如果燒杯中的水已沸騰,則兩試管中液體的沸騰情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A.水、煤油都沸騰
B.水、煤油都不沸騰
C.水沸騰,煤油不沸騰
D.水不沸騰,煤油沸騰
解:(2)①本實驗中,兩支試管中的煤油和水處于同一杯水中,所以加熱條件相同;為比較煤油和水的吸熱能力,應控制二者的質量相同,利用天平(量筒)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為繪制處“吸收熱量—時間”和“溫度—時間”圖象,還需要計時工具,所以還應添加“停表”或其他計時工具。②本實驗中需控制試管內煤油與水的質量相同、加熱條件相同,所以采用了控制變量法;本實驗是通過比較兩只溫度計的示數(shù)變化來比較煤油與水的吸熱能力的,所以還用到了轉化法。
(3)為比較煤油和水的吸熱能力,應使試管中的煤油與水的質量相同,而不是體積相同,故步驟A錯誤。
(4)本實驗中,兩支試管中的煤油和水處于同一杯水中,所以加熱條件相同,即兩支試管內的煤油和水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即A、B兩圖中,煤油和水吸收熱量的圖線是重合的,故A、B錯誤。煤油的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所以在相同時間內(液體均未沸騰的情況下),水的溫度改變量較煤油的小,即在初溫相同的情況下,加熱相同時間,水的末溫低于煤油的末溫。故C、D兩圖中,C圖符合要求。
(5)燒杯中的水沸騰后,試管中的水雖然溫度也可以達到其沸點,但是因與燒杯中水不存在溫差,無法從燒杯中水處吸收到熱量,所以試管中的水無法沸騰。煤油的沸點為90℃,在燒杯中水的溫度超過90℃后,煤油的即使達到90℃仍可以繼續(xù)吸取熱量,所以煤油可以沸騰。
答案:(2)①停表;②控制變量法。(3)A。(4)C。(5)D。
四、計算題
21.(2022?益陽模擬)工匠用鋼鐵打制刀具時,有一個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剛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爐火中充分煅燒,然后將其迅速放入水中驟冷?,F(xiàn)有一成型的合金鋼刀具的質量為1kg,溫度為20℃,放入836℃的爐火中煅燒足夠長時間,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卻。最后與水達到共同的溫度【不計過程中的熱量損失,c水=4.2×103J/(kg?℃),c合金鋼=0.42×103J/(kg?℃)】求:
(1)此刀具在火爐中吸收了多少熱量?
(2)淬火后水的溫度為多少攝氏度?
解:
(1)合金鋼刀具放入836℃的爐火中煅燒足夠長時間,達到熱平衡,溫度相同,
所以,合金鋼刀具的末溫t=836℃,
則此刀具在火爐中吸收的熱量:
Q合吸=c合金鋼m合金鋼(t﹣t0)=0.42×103J/(kg?℃)×1kg×(836℃﹣20℃)=3.4272×105J。
(2)將煅燒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20℃的水中冷卻,最后刀具與水達到共同的溫度,設為t′,
則有:Q水吸=Q合放,
即:c水m水(t′﹣t0′)=c合金鋼m合金鋼(t﹣t′),
代入數(shù)據(jù):4.2×103J/(kg?℃)×5kg×(t′﹣20℃)=0.42×103J/(kg?℃)×1kg×(836℃﹣t′),
解得:t′=36℃。
答:(1)此刀具在火爐中吸收了3.4272××105J的熱量;
(2)淬火后水的溫度為36攝氏度。
22.(2022?德州模擬)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研究“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大”時,選用了兩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給質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熱。他們繪制出沙子與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那么請問:
(1)圖中a圖和b圖哪個是沙子吸熱升溫的圖象?
(2)加熱滿2min時,水吸收了多少熱量?
(3)試求出沙子的比熱容。
解:(1)由圖像可知,在加熱過程中a物質的溫度一直升高(會超過250℃),而b物質的溫度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就不再升高(遠低于250℃),因水的沸點約為100℃,且水沸騰時溫度不再升高,所以b圖是水吸熱升溫的圖象,則a圖沙子吸熱升溫的圖象;
(2)由b圖象可知,水的溫度從20℃上升到70℃,
加熱滿2min時水吸收的熱量:
Q水吸=c水m水△t水=4.2×103J/(kg?℃)×0.2kg×(70℃﹣20℃)=4.2×104J。
(3)相同時間內酒精燈燃燒放出相同的熱量,
在2分鐘的時間內Q沙吸=Q水吸=4.2×104J,
又因為加熱滿2min,沙子的溫度從20℃上升到250℃,
△t沙=250℃﹣20℃=230℃,m沙=200g=0.2kg,
c沙=Q沙吸m△t=4.2×104J0.2kg×230℃≈0.9×103J/(kg?℃)。
答:(1)圖a表示的是沙子吸熱升溫的過程;
(2)水吸收了4.2×104J的熱量;
(3)沙子的比熱容為0.9×103J/(kg?℃)。
物質
水
煤油
冰
鋁
銅
比熱容/(J?kg﹣1?℃﹣1)
4.2×103
2.1×103
2.1×103
0.88×103
0.39×103
這是一份第20章 電與磁(易錯模擬題匯編)-最新中考物理一輪復習高頻考點精講與易錯題精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第20章電與磁易錯模擬題匯編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高頻考點精講與易錯題精選全國通用docx、第20章電與磁易錯模擬題匯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高頻考點精講與易錯題精選全國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14章 內能的利用(易錯真題匯編)-最新中考物理一輪復習高頻考點精講與易錯題精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第14章內能的利用易錯真題匯編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高頻考點精講與易錯題精選全國通用docx、第14章內能的利用易錯真題匯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高頻考點精講與易錯題精選全國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14章 內能的利用(易錯模擬題匯編)-最新中考物理一輪復習高頻考點精講與易錯題精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第14章內能的利用易錯模擬題匯編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高頻考點精講與易錯題精選全國通用docx、第14章內能的利用易錯模擬題匯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高頻考點精講與易錯題精選全國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