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I卷(選擇題共39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并用2B鉛筆將答題卡考號對應(yīng)數(shù)字標號涂黑。
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3分,共39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0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1~13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以下情景中,加著重號的人或物體不可看成質(zhì)點的是( )
A. 研究一列火車從南京駛往上海所需的時間
B研究地球公轉(zhuǎn)
C. 研究體育冠軍揮動國旗的動作
D. 用北斗導(dǎo)航BDS確定打擊海盜的“武漢”艦在大海中的位置
【答案】C
【解析】
【詳解】A.研究一列火車從南京駛往上海所需的時間,火車的長度可忽略,所以能看成質(zhì)點,故A不符合題意;
B.研究地球公轉(zhuǎn)時,地球的大小可忽略,所以地球能看成質(zhì)點,故B不符合題意;
C.研究體育冠軍揮動國旗的動作時,翟志剛身體各部分運動的差異不可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質(zhì)點,故C符合題意;
D.用北斗導(dǎo)航BDS確定打擊海盜的“武漢”艦在大海中的位置,“武漢”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質(zhì)點,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 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時間B. 速度、平均速度
C速度、平均速率D. 位移、路程
【答案】B
【解析】
【詳解】A.時間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錯誤;
B.平均速度、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B正確;
C.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平均速率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故C錯誤;
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故D錯誤。
故選B。
3. 關(guān)于位移和路程,下列四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總相等,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B. 位移取決于物體的初末位置,路程取決于物體實際通過的路線
C. 位移用來描述直線運動,路程用來描述曲線運動
D. 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答案】B
【解析】
【詳解】A.只有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故A錯誤;
B.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取決于物體的初末位置,路程取決于物體實際通過的路線,故B正確;
C.位移和路程都可用來描述直線運動或曲線運動,故C錯誤;
D.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故D錯誤。
故選B。
4. 一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2s后速度4m/s,物體在前4秒內(nèi)位移為( )
A. 4mB. 6mC. 8mD. 16m
【答案】D
【解析】
【詳解】加速度
前4秒內(nèi)位移
故選D。
5. 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規(guī)律是簡單明了的。他從這個信念出發(fā),猜想落體的速度應(yīng)該是均勻變化的。為驗證自己的猜想,他做了“斜面實驗”,如圖所示,發(fā)現(xiàn)銅球在斜面上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改變球的質(zhì)量或增大斜面傾角,上述規(guī)律依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傾角為的情況,得出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結(jié)合以上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來研究落體運動規(guī)律是為了便于測量速度
B. 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來研究落體運動規(guī)律是為了便于測量加速度
C. 本實驗合理地運用了外推法,證明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D. 由“斜面實驗”的結(jié)論可知,銅球運動的速度隨位移均勻增大
【答案】C
【解析】
【詳解】AB.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時間很短,不易測量,當時伽利略利用斜面做實驗,主要是考慮到實驗時便于測量小球運動的時間,在當時的情況下,還沒有出現(xiàn)加速度的概念,伽利略在實驗中沒有測量加速度,故AB錯誤;
CD.銅球在較小傾角斜面上的運動情況,發(fā)現(xiàn)銅球做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且銅球加速度隨斜面傾角的增大而增大,傾角最大的情況就是90°時,這時銅球做自由落體運動,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斜面傾角一定時,銅球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大,即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勻變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6. 如圖所示為我國首個自主研發(fā)的大飛機C919,預(yù)計可在今年年底取得適航證。在某次試飛時,飛機著陸減速滑跑過程沿直線運動,加速度逐漸減小。已知飛機從著陸到停下來所用時間為t,沿直線滑行距離為x。下列關(guān)于飛機著陸時速度v的表達式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飛機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減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圖線如圖實線所示,虛線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大小
根據(jù)圖線圍成的面積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大于加速度逐漸減小的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x即
解得
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7. 以下關(guān)于所用物理學(xué)的研究方法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當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運用了極限思維法.
B. 在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實驗中,伽利略把斜面實驗的結(jié)果推廣到豎直情況,這種方法被稱為“合理外推”
C. 求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時,將其看成很多小段勻速直線運動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
D. 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zhì)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shè)法
【答案】D
【解析】
【詳解】A.當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運用了極限思維法。故A正確,與題意不符;
B.在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實驗中,伽利略把斜面實驗的結(jié)果推廣到豎直情況,這種方法被稱為“合理外推”。故B正確,與題意不符;
C.求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時,將其看成很多小段勻速直線運動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故C正確,與題意不符;
D.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zhì)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D錯誤,與題意相符。
選不正確的,故選D。
8. 從高處靜止釋放一石子,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它在第1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5m,則它在第4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 )
A. 25mB. 35mC. 45mD. 60m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的位移為,可知連續(xù)相等的1s位移之比為1:3:5:7;第1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5m,則第4s內(nèi)的位移為35m。
故選B。
9. 若測得運動員在百米賽跑前60m用時6.29s,后40m用時3.54s,最終以11.8m/s的速度沖過終點,則運動員在百米賽跑全過程中( )
A. 做勻速直線運動B. 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 平均速度為10.17m/sD. 平均速度為10.42m/s
【答案】C
【解析】
【詳解】AB.百米賽跑運動整個運動過程即不是勻速直線運動也不是勻加速直線運動,AB錯誤;
CD.百米賽跑運動,運動位移為,運動的時間為
由平均速度公式
得平均速度約為
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10. 兩木塊自左向右運動,現(xiàn)用高速攝影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記錄下木塊每次曝光時的位置,如圖所示,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由圖可知( )
A. 在時刻t2以及時刻t5兩木塊速度相同
B. 在時刻t3兩木塊速度相同
C. 在時刻t3和時刻t4之間某瞬時兩木塊速度相同
D. 在時刻t4和時刻t5之間某瞬時兩木塊速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詳解】A. 下面物體做勻速運動,上面物體做勻加速運動,不可能出現(xiàn)兩個速度相等的時刻,故A錯誤.
BCD. 勻變速運動某段時間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知t3時刻上面木塊的速度,t4時刻上面木塊的速度,下面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的速度,則在時刻t3和時刻t4之間某瞬時兩木塊速度相同.故BD錯誤C正確;
11. 某汽車正以72km/h在公路上行駛,為“禮讓行人”,以大小為5m/s2加速度剎車,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有( )
A. 剎車后2s時的速度大小為10m/s
B. 汽車滑行30m停下
C. 剎車5s后的速度大小為-5m/s
D. 剎車后6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40m
【答案】AD
【解析】
【詳解】汽車剎車的初速度為
=72km/h=20m/s
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則汽車剎車到停止的時間為
剎車位移為
A.剎車后3s汽車還沒有停止,由速度公式可得瞬時速度為
故A正確;
B.由上面的分析計算可知汽車滑行40m停下,故B錯誤;
C.由上面的分析知汽車剎車到停止的時間為4s,所以剎車后5s時的速度大小為0,故C錯誤;
D.剎車后6s內(nèi)汽車已停止,則位移大小還是為40m,故D正確。
故選AD。
12. 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4m/s,1s后速度的大小變?yōu)?0m/s,在這1s內(nèi)該物體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答案】AD
【解析】
【詳解】設(shè)原來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當1s后的速度方向與原來速度方向相同時,可得加速度為
位移為
當1s后的速度方向與原來速度方向相反時,即
可得加速度為
位移為
A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不可能大于10m,A正確,B錯誤;
C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不可能小于4m/s2,C錯誤,D正確。
故選AD
13. 物體自O(shè)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圖中A、B、C、D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四點,測得AB=3 m,BC=4 m.且物體通過AB、BC、CD所用時間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可以求出物體加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求得CD=5 m
C. 可求得OA=3.125 m
D. 可求得OA=1.5 m
【答案】BC
【解析】
【詳解】A.設(shè)物體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通過AB、BC及CD的時間均為T,則有
Δx=aT2=1 m
因不知時間,故無法求a,選項A錯誤;
BCD.由
CD-BC=BC-AB
可以求得
CD=5 m
而B點的瞬時速度
所以O(shè)與B間的距離
O與A之間的距離
OA=OB-AB=3.125 m
故BC正確,D錯誤。
故選BC。
二、實驗和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共16分)
14. 光電計時器的結(jié)構(gòu)如圖甲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當有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圖乙中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與桌面的接觸點,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適當位置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光電計時器沒有畫出。讓滑塊d從木板的頂端滑下,光電門1、2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為和,小滑塊d的寬度為0.5cm,則可測出滑塊通過光電門1的速度___________,滑塊通過光電門2的速度___________。滑塊從開始遮住第1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2個光電門的時間為,則滑塊的加速度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③.
【解析】
【分析】
【詳解】[1] [2]由可得
[3]由可得
15. 研究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圖甲為某同學(xué)由打點計時器得到的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打點計時器打點的頻率,其中。
(1)部分實驗步驟如下:
A.測量完畢,關(guān)閉電源,取出紙帶。
B.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工作穩(wěn)定后放開小車。
C.將小車??吭诖螯c計時器附近,小車尾部與紙帶相連。
D.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讓紙帶穿過限位孔。
上述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寫)
(2)下表列出了打點計時器打下時小車的瞬時速度,請在表中填入打點計時器打下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以A點為計時起點,在圖乙中畫出小車的速度—時間圖線________。
(4)根據(jù)你畫出的小車的速度—時間圖線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___________。(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5)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而做實驗的同學(xué)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統(tǒng)誤差將使加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_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
【答案】 ①. DCBA ②. 0.864 ③. ④. 0.64 ⑤. 大
【解析】
【詳解】(1)[1]實驗時應(yīng)先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讓紙帶穿過限位孔,然后將小車??吭诖螯c計時器附近,小車尾部與紙帶相連。實驗開始時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工作穩(wěn)定后放開小車。測量完畢,要關(guān)閉電源,取出紙帶。
故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應(yīng)為DCBA。
(2)[2]根據(jù)平均速度等于中點時刻瞬時速度,有
(3)[3]根據(jù)表格中速度大小,進行一一描點,作圖如圖所示:
(4)[4]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5)[5]根據(jù)可得
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而做實驗的同學(xué)并不知道,而計算時采用的電源的頻率偏大,因而得到的加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偏大。
三、計算題(本題共5小題,共45分,解題要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有數(shù)據(jù)計算的題目,還應(yīng)計算出最后結(jié)果,只有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16. 一個物體在水平面上自A點由靜止開始,以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shù)竭_點時速度為。求:
(1)物體由A到運動的位移大小為多少?
(2)它在前內(nèi)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多少?
【答案】(1);(2)
【解析】
【詳解】(1)設(shè)物體由A到B運動的位移為,有
解得
(2)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它在前內(nèi)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1.5s末的瞬時速度,有
17. 一個滑塊沿斜面靜止滑下,依次通過斜面上的A、B、C三點,已知AB=8m,BC=12m,滑塊經(jīng)過AB、BC兩段位移的時間都是2秒,求:
(1)滑塊運動的加速度?
(2)滑塊在B點的瞬時速度?
【答案】(1);(2)
【解析】
【詳解】(1)小球沿斜面向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判別式有
解得
(2)B點對應(yīng)時刻是AC段時間的中間時刻,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有B點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
18. 如圖為某物體的位移—時間關(guān)系圖像,則:
(1)物體在0~4s內(nèi)速度是多大?
(2)物體在6~10s內(nèi)做何種運動?
(3)物體在第11s內(nèi)的速度是多大?
(4)畫出物體在0~11s內(nèi)的v-t圖像。
【答案】(1)1.5m/s;(2)靜止;(3)4m/s;(4)
【解析】
【詳解】(1)在x-t圖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由圖像可得物體在0~4s內(nèi)的速度為
v1=m/s=1.5m/s
(2)物體在6~10s內(nèi)靜止不動
(3)物體在第11s內(nèi)的速度為
v2=m/s=-4m/s
負號表示速度方向與正方向相反
(4)由圖像可得物體在4~6s內(nèi)速度為
v3=m/s=-1m/s
負號表示速度方向與正方向相反
根據(jù)各時間段速度值作物體的v-t圖像如圖所示
19. 如圖所示,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直升機后由靜止自由下落80m,然后張開降落傘沿豎直方向勻速下降200m,最后沿豎直方向勻減速下降320m,到達地面時速度恰好為0。g取,求:
(1)自由落體運動結(jié)束時運動員的速度大小;
(2)減速下降時的加速度大??;
(3)運動員從離開直升機至到達地面所用的總時間。
【答案】(1);(2);(3)
【解析】
【詳解】(1)設(shè)運動員自由落體運動的時間為,自由落體運動結(jié)束時運動員的速度為,著地速度為0,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得
解得
(2)在減速階段,有
解得
加速度大小為。
(3)設(shè)自由落體時間為,勻速運動的時間為,勻減速運動的時間為,由勻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得
,
解得
因勻減速到零,可以看作反向勻加速運動,根據(jù)
解得
所以運動員從離開直升機至到達地面的總時間
20. 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紅燈攔停了很多汽車,攔停的汽車排成筆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輛汽車的前端剛好與路口停車線相齊﹐相鄰兩車的前端之間的距離均為,若汽車啟動時都以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到v=10.0m/s后做勻速運動通過路口。該路口亮綠燈時間。另外交通規(guī)則規(guī)定:原在綠燈時通行的汽車,紅燈亮起時,車頭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允許通過。請解答下列問題:
(1)汽車以v=10.0m/s的速度勻速行駛,若紅燈亮起時,司機立即剎車做勻減速運動,剎車距離不超過40m,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不應(yīng)小于多少?
(2)若綠燈亮起時,所有司機同時啟動汽車,問最多可以有多少輛汽車能通過路口?
(3)事實上由于人反應(yīng)時間的存在,綠燈亮起時不可能所有司機同時起動汽車。現(xiàn)假設(shè)綠燈亮起時,第一個司機滯后啟動汽車,后面司機都比前一輛車滯后0.90s起動汽車,在該情況下,有多少輛車能通過路口?
【答案】(1)1.25m/s2;(2)64輛;(3)25輛
【解析】
【詳解】(1)由
可得
故加速度大小不應(yīng)小于1.25m/s2
(2)汽車加速時間
40.0s時間,汽車能行駛的位移
則
根據(jù)題意,63個間距有64輛車,所以能有64輛汽車通過路口
(3)設(shè)恰能通過k輛汽車,則第k輛汽車的運動時間,其中加速時間,能通過路口要滿足
數(shù)據(jù)代入后解得
位置
速度
0.737
0.801
_________
0.928
0.994
這是一份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2023_2024學(xué)年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10月月考試題含解析,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_2024學(xué)年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解析,共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65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0千米/小時為瞬時速度,5mB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自貢市2023_2024學(xué)年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10月月考試題含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