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
1.某同學沉迷于手機游戲和網絡聊天,致使眼球的某個結構曲度過大造成近視。這一結構是如圖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眼球的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的曲度過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會造成近視,所以某同學沉迷于手機游戲和網絡聊天,致使眼球的某個結構曲度過大造成近視,這個結構應為②是晶狀體,B正確,其他選項錯誤。
2.美瞳”是一種彩色隱形眼鏡,因其與眼球外層的____直接接觸,若佩戴過程不衛(wèi)生,容 易造成眼睛感染。( )。
A.鞏膜B.角膜C.虹膜D.視網膜
【答案】B
【解析】佩戴美瞳,容易損傷眼球外層的角膜,從而影響視力,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3.視覺形成過程中,形成圖像和形成視覺的部位分別是( )
①視網膜②虹膜③瞳孔④大腦⑤角膜
A.⑤、①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刺激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產生神經沖動,這個信息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的特定區(qū)域形成視覺。因此在視覺形成的過程中,形成圖像和形成視覺的部位分別是①視網膜、④大腦的特定區(qū)域(視覺中樞)。
4.汽車司機看見紅燈就會停車。“紅燈”的光線進入眼球的先后順序是
A.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B.瞳孔→角膜→玻璃體→晶狀體→視網膜
C.角膜→瞳孔→玻璃體→晶狀體→視網膜
D.瞳孔→角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答案】A
【解析】視覺的形成路線為:外界物質反射來的光線→角膜→房水(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形成物像)→視覺神經→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所以“紅燈”的光線進入眼球的先后順序是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在視網膜上形成物像。
5.根據國家衛(wèi)健委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初中生為71.6%,
2020年疫情期間,半年時間學生近視率更是增加了11.7%。為有效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加劇,預計近視測試將納入中考總分,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視覺形成部位在視網膜
B.近視可配戴凸透鏡進行矯正
C.有人患了夜盲癥,這可能與體內缺乏維生素C有關
D.端正坐姿,減少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可有效預防近視
【答案】D
【解析】A、視覺是在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的,視網膜上有感光細胞,屬于視覺感受器,A說法錯誤。
B、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或眼球前后徑邊長導致的,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B說法錯誤。
C、有人患了夜盲癥,這可能與體內缺乏維生素A有關,C說法錯誤。
D、端正坐姿,減少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可有效預防近視,D說法正確。
6.下列關于耳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當遇到巨大聲響時,可張口以維持6兩側大氣壓平衡
B.鼻咽部感染時,病菌可能通過4進入5,引發(fā)中耳炎
C.暈車暈船與結構1、2有關,其內有能感知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
D.結構3是耳蝸,是聽覺形成的部位
【答案】D
【解析】A、圖中,4是咽鼓管,5是鼓室,6是鼓膜,咽鼓管連通鼓室和咽部,當遇到巨大聲響時,可張口以維持6鼓膜兩側大氣壓平衡,保護鼓膜,A說法正確。
B、圖中,4是咽鼓管,5是鼓室,6是鼓膜,咽鼓管連通鼓室和咽部,鼻咽部感染時,病菌可能通過4咽鼓管進入5鼓室,引發(fā)中耳炎,B說法正確。
C、圖中,1是半規(guī)管,2是前庭,兩個結構內有能感知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所以,暈車暈船與結構1半規(guī)管和2前庭有關,C說法正確。
D、結構3是耳蝸,是聽覺感受器,形成聽覺的部位是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D說法錯誤。
7.耳鳴是常見的耳科疾病?;颊邥掷m(xù)聽到異響,嚴重干擾正常生活。能夠聽到脈搏或關節(jié)活動等聲音的稱為生理性耳鳴,由于聲波傳導障礙引起的稱為傳導性耳鳴,由于耳蝸的感音結構及神經系統(tǒng)發(fā)生障礙引起的稱為神經性耳鳴。以下可引起神經性耳鳴的是( )
A.鼓膜穿孔B.腦部腫瘤C.耳郭損傷D.聽小骨損傷
【答案】B
【解析】A、鼓膜損傷是傳導障礙是非神經性耳聾。A不符合題意;
B、由于耳蝸或神經系統(tǒng)發(fā)生障礙會引起神經性耳聾,因此腦部腫瘤會引起神經系統(tǒng)發(fā)生病變,B符合題意;
C、耳郭等結構發(fā)生病變,是非神經性耳聾。C不符合題意;
D、聽小骨損傷是傳導障礙是非神經性耳聾。D不符合題意。
8.形成聽覺的部位是( )。
A.耳蝸B.鼓膜C.聽小骨D.大腦皮層
【答案】D
【解析】當我們聽聲音時,外界的聲波經過耳郭的收集,通過外耳道傳到中耳的鼓膜,鼓膜就會把聲波振動轉化為機械振動,然后由聽小骨傳到內耳的耳蝸,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受到刺激就會產生神經沖動,并由聽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9.俗話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耳聽八方”指的是耳朵能同時察聽各方向來的聲音。下列有關耳和聽覺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當我們聽聲音時,聲波進入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動
B.聲波刺激耳蝸內的感覺細胞形成聽覺
C.鼓膜或聽覺神經受損有可能導致耳聾
D.不要用尖銳的東西挖耳朵,以免戳傷鼓膜
【答案】B
【解析】 A、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不符合題意;
B、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所以,接受聲波刺激的感覺細胞和形成聽覺的部位分別位于耳蝸和大腦,符合題意;
C、外界的聲波能夠引起鼓膜的振動,聽覺神經能夠傳導興奮,所以鼓膜或聽覺神經受損有可能導致耳聾,不符合題意;
D、用尖銳的東西掏耳,容易戳傷外耳道或鼓膜,并且容易引起中耳炎,因此平時不要用尖銳的東西掏耳,不符合題意。
10.2022年3月3日“全國愛耳日”主題為“關愛聽力健康,聆聽精彩未來”。下列關于耳和聽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鼻咽部有炎癥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
B.人的聽覺產生于耳蝸
C.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閉嘴、堵耳
D.用尖銳的東西掏耳朵容易損傷鼓膜
【答案】B
【解析】A、咽鼓管是中耳通到咽部的通道,當由于鼻咽喉感染,病菌有可能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A正確;
B、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夠接受振動刺激,產生神經沖動,人的聽覺是在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的,B錯誤;
C、 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閉嘴、堵耳,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C正確;
D、鼓膜能夠把聲波振動轉為機械性振動, 用尖銳的東西掏耳朵容易損傷鼓膜 ,導致聽力受損,D正確。
11.人體可通過身體的不同部位從外界獲取信息,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人體可通過皮膚感受冷、熱、觸、壓等刺激
B.鼻腔黏膜中對氣味敏感的細胞可讓我們感受不同的氣味
C.我們從外界獲得的信息中,大多是來自聽覺
D.舌上有許多對味道敏感的突起,能辨別不同的味道
【答案】C
【解析】A、人體的皮膚內含有感覺神經末梢,所以,人體可以通過皮膚感受冷、熱、觸、壓等刺激,A說法正確。
B、鼻腔黏膜中對氣味敏感的細胞可讓我們感受不同的氣味,B說法正確。
C、眼有“心靈的窗戶”之稱,人體從外界獲取的信息中,大多數是依靠眼的視覺作用,C說法錯誤。
D、舌上有許多對味道敏感的突起,能辨別不同的味道,D說法錯誤。
12.如圖為人腦的剖面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的表層是白質,有許多腦溝和腦回
B.圖中①的左側控制身體右半部分的運動和感覺
C.酒精會麻痹圖中的②,導致語無倫次、走路不穩(wěn)
D.圖中③含有呼吸中樞、心血管中樞和邏輯思維中樞
【答案】B
【解析】A、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即圖中①大腦皮層,大腦皮層表面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大腦皮層的表面積,A不符合題意;
B、大腦左右半球相對的神經中樞,彼此配合,發(fā)生交叉作用,控制身體對側的運動和感覺,所以圖中①的左側控制身體右半部分的運動和感覺,B符合題意;
C、酒精會麻痹圖中的②小腦,失去平衡,走路不穩(wěn),而語無倫次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腦,C不符合題意;
D、圖中③腦干的灰質中含有一些調節(jié)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而邏輯思維中樞位于大腦, D不符合題意;
13.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撞傷頭部,經檢查其呼吸、心跳都正常,也能夠行走,但常常會跌倒。其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害的部位是( )
A.脊髓B.腦干C.大腦D.小腦
【答案】D
【解析】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功能區(qū),如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身體對策骨骼肌的隨意運動)、軀體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以及人類所特有的語言中樞等;小腦使運動協(xié)調、準確并維持身體平衡;腦干有調節(jié)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心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脊髓有反射(可以調節(jié)人體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動如排便、排尿、膝跳反射、縮手反射等等)和傳導的功能。結合題意可知,行走時會跌倒,說明身體不平衡,損傷了小腦。
14.如圖為神經元的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B.一個神經元包括①細胞體和②細胞核兩部分
C.神經元接受刺激后能產生沖動,但不能傳導沖動
D.①②③④協(xié)調配合完成一個簡單的非條件反射活動
【答案】A
【解析】A、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A符合題意;
B、神經元包括①細胞體和③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兩部分,B不符合題意;
C、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并傳導沖動,C不符合題意;
D、是一個神經細胞的組成部分,完成非條件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所以①②③④不能完成一個簡單的非條件反射,D不符合題意;
15.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發(fā)現(xiàn),基因SERPINA3能促進神經干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神經元,促進大腦皮質的擴張和折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神經元是構成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B.神經干細胞分裂時,細胞質先分裂,細胞核后分裂
C.新形成的神經元與神經干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相同
D.神經元與神經干細胞相比,形態(tài)和功能已發(fā)生變化
【答案】B
【解析】A、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A不符合題意;
B、神經干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分裂,細胞質后分裂。B符合題意;
C、神經干細胞分裂形成新的神經元時,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先分裂,再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因此新形成的神經元與神經干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相同。C不符合題意;
D、神經干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就分化形成新的神經元細胞。D不符合題意;
16.關于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描述正確的是( )
A.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B.腦神經和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
C.成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易患巨人癥
D.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細胞
【答案】D
【解析】 A、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不符合題意;
B、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不符合題意;
C、成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易患肢端肥大癥,不符合題意;
D、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符合題意。
17.為幫助大家理解反射的概念,老師設計了如下體驗活動:( )
a.同學甲無意碰到很燙的水杯后,手迅速縮回;
b.同學乙拿這只燙水杯去觸碰甲,甲有意躲開;
c.同學丙伸手拿水杯時,甲大喊“燙”,丙聽到后縮手,沒碰水杯。
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在反射弧結構模式圖中①是傳出神經
B.a中甲“手迅速縮回”和b中甲“有意躲開”一樣,屬于復雜的反射
C.c中丙“沒碰水杯”,這是包括語言中樞等多種神經中樞參與的結果
D.耳是人體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聽覺感受器位于鼓膜上
【答案】C
【解析】A、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在反射弧結構模式圖中①是傳入神經。A不符合題意;
B、甲同學無意碰到很燙的水杯,“手迅速縮回”是生來就有的簡單反射;同學乙拿這只燙水杯去觸碰甲,甲有意躲開,是出生后經過生活經驗和學習而形成的復雜的反射。B不符合題意;
C、丙聽到甲大喊“燙”,沒碰水杯就縮手,這是包括語言中樞等多種神經中樞參與的結果。C符合題意;
D、聽覺感受器位于耳蝸內。D不符合題意;
18.反射是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基本結構是反射弧。如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反射弧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采摘月季花時,手被扎會立即縮回,則3位于脊髓
B.若此圖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5是膝蓋下方的韌帶
C.打預防針時雖感疼痛手卻不縮回,則3有大腦皮層的參與
D.若此圖表示“看到紅燈?!钡姆瓷浠。瑒t1代表眼睛的視網膜
【答案】B
【解析】A、采摘月季花時,手被扎會立即縮回,是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則3神經中樞位于脊髓,A正確;
B、若此圖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5效應器是與伸小腿有關的股四頭肌,膝蓋下位的韌帶是感受器,B錯誤;
C、在正常情況下,脊髓內的神經中樞是受大腦控制的,打預防針時雖感疼痛手卻不縮回,則3神經中樞有大腦皮層的參與,C正確;
D、若此圖表示“看到紅燈?!钡姆瓷浠?,則1感受器代表眼睛的視網膜,D正確。
19.上課時,我們能時而看書時而看黑板,也能邊聽課邊記筆記邊思考,這一系列活動的完成,離不開機體的調節(jié)作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學生能時而看清書時而看清黑板,主要是玻璃體的調節(jié)作用
B.學生在課堂上激動的時候可能會心跳加快,主要與腦干有關
C.學生能聽到聲音,原因之一是耳蝸里有對聲波敏感的感受器
D.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課內容作筆記,這是人類特有的反射活動
【答案】A
【解析】A、人體能看遠近不同的物體主要是通過睫狀體調節(jié)晶狀體的曲度完成的,A錯誤;
B、心血管運動中樞位于腦干中,學生在課堂上激動的時候可能會心跳加快,主要與腦干有關,B正
確;
C、外界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C正確;
D、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課內容作筆記,是對語言和文字建立的條件反射,這是人類特有的反射活動,D正確。
20.如圖是“測定反應速度”的探究實驗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感受器在被試者的視網膜上B.效應器是被試者手指的肌肉
C.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小腦D.省測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答案】C
【解析】A、視網膜上有感光細胞,能將物像信息轉變成神經沖動,因此測定反應速度的感受器在被試者的視網膜上,不符合題意;
B、運動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叫做效應器,測定反應速度的效應器是被試者手指的肌肉,不符合題意;
C、測定反應速度的活動是由大腦皮層參與的條件反射,符合題意;
D、為準確測定一 個人在一 種狀態(tài)下的反應速度,應設置重復實驗,是為了減少實驗數據的誤差,避免偶然性,應該對實驗數據求平均值,不符合題意。
21.內分泌腺不同于外分泌腺的主要特點是( )
①沒有導管 ②具有導管 ③分泌激素 ④分泌物由導管排出 ⑤分泌物直接進入毛細血管.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并隨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對人體的新城代謝、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動都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其腺細胞排列缺乏極性,多聚集成團塊狀或索狀.而外分泌腺有導管,分泌物通過導管排出,這類腺體叫外分泌腺.可見A符合題意.
22.“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與這種變化直接相關的器官和物質是( )
A.輸卵管生長激素B.子宮雌性激素
C.子宮月經D.卵巢雌性激素
【答案】D
【解析】卵巢有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宮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兒發(fā)育的場所及產生月經的地方;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輸卵管輸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于胚胎初期發(fā)育的地方?!芭笫俗儯阶冊胶每础?,與這種變化直接相關的器官和物質是卵巢和雌性激素。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激素促使女性發(fā)生第二性征的改變。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23.為探究甲狀腺素的生理作用,同學們用蝌蚪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本實驗的變量是甲狀腺素的有無
B.應選用大小、生長狀況一致的同種蝌蚪
C.預測A組蝌蚪尾消失時的體長應大于1.3cm
D.本實驗的結論是甲狀腺素能促進蝌蚪的發(fā)育
【答案】C
【解析】A、探究甲狀腺素的生理作用,A組與B組變量為甲狀腺素的有無,A不符合題意;
B、探究甲狀腺素的生理作用,除了所喂飼料不同外,其他條件都一樣,如實驗蝌蚪大小、生長狀況一致的同種蝌蚪,B不符合題意;
CD、分析表中數據可知,A組比B組長出前肢、后肢和尾消失的時間短,提高蝌蚪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速度,使蝌蚪提前發(fā)育成青蛙,說明甲狀腺激素促進蝌蚪的發(fā)育,故A組體長應小于1.3cm,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
24.關于激素調節(jié)敘述正確的是( )
A.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過導管輸送到作用部位
B.成年人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易患巨人癥
C.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
D.激素對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起主要作用
【答案】C
【解析】 A、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的激素通過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不符合題意;
B、幼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易患巨人癥,不符合題意;
C、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符合題意;
D、神經系統(tǒng)對人體的生命活動起主要調節(jié)作用,不符合題意。
25.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同學們通過網絡收看在線課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觀看在線課程時,在視網膜上形成了視覺
B.聽課時接受聲音刺激的感受器是鼓膜
C.做聽課筆記的過程屬于簡單反射
D.在線學習期間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當體育鍛煉來消除神經系統(tǒng)的疲勞
【答案】D
【解析】A.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在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這些感光細胞產生的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視覺,所以觀看在線課程時,在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上形成了視覺,故A錯誤。
B.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所以聽課時接受聲音刺激的感受器是耳蝸,故B錯誤。
C.做聽課筆記的過程屬于復雜反射,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故C錯誤。
D.睡眠是消除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疲勞的有效方法,如果睡眠的時間不足或質量不高,那么會危害生命或對大腦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大腦的疲勞就難以恢復,嚴重的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經常體育鍛煉有利于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提高,能促進神經系統(tǒng)興奮和抑制的良性轉換,所以在線學習期間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當體育鍛煉來消除神經系統(tǒng)的疲勞,故D正確。
二、讀圖理解題
26.學生進行線上學習離不開人體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配合。下圖表示相關結構,請據圖回答:(注意:[ ]填序號,橫線填寫名稱)
(1)你能看到精彩的學習視頻,主要因為圖1眼球內① 的曲度能夠調節(jié),使物像落在[ ] 上,最終在 形成視覺。
(2)線上搶答時你表現(xiàn)緊張,因為 (填激素名稱)促使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你精準地敲擊鍵盤打字來輸入答案,主要依靠腦中的 維持動作協(xié)調。
(3)課間,你從較暗的房間來到明亮的陽臺休息,此時你的瞳孔會縮小,這種反應屬于 (填“非條件”或“條件”)反射;這種反射的結構基礎是 。
(4)長時間不合理用眼會導致近視,圖2中[甲]圖是近視眼成像情況圖,可通過配戴 透鏡來矯正。請你對預防近視提出一條建議: 。
【答案】(1)晶狀體;④;視網膜;大腦皮層/視覺中樞
(2)腎上腺素;小腦
(3)非條件;反射弧
(4)凹;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定時進行遠眺;不在過亮或過暗的場所看書;不躺著看書等
【解析】(1)視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形成一個倒置的物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物像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然后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2)當線上搶答時你表現(xiàn)緊張,因而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是由人體分泌出的一種激素。當人經歷某些刺激(例如興奮,恐懼,緊張等)分泌出這種化學物質,能讓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氣),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瞳孔放大,為身體活動提供更多能量,使反應更加快速。精準地敲擊鍵盤打字來輸入答案,主要依靠腦中的小腦維持動作協(xié)調。小腦是運動的重要調節(jié)中樞,有大量的傳入和傳出聯(lián)系,同時在維持身體平衡上也起著重要作用。
(3)非條件反射是指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當從較暗的房間來到明亮的陽臺休息,此時你的瞳孔會縮小,這種反應屬于非條件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4)青少年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導致眼球的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的曲度過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造成近視。看電視或使用電腦1小時后要休息一下,要遠眺幾分鐘。遠眺可以調節(jié)晶狀體的曲度,有利于預防近視眼。近視眼也可以通過佩戴凹透鏡來矯正。預防近視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27.寧津雜技歷史源遠流長,1995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雜技)之鄉(xiāng).草根雜技演員李立秋以其精湛的雜記技藝不僅成為山東《我是大明星》舞臺上閃耀的明星,而且在2015年還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請根據下列圖一、圖二和所學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李立秋的蹬大缸表演令人震撼,300多斤重的大缸在李立秋的腳上來回翻飛,瀟灑自如.李立秋維持身體平衡主要是依靠圖二中[ ] .
(2)在表演時,雜技演員伴隨著優(yōu)美音樂做出各種精巧的動作和優(yōu)美的造型.這些反射活動的完成主要受圖二[6]內 的調節(jié).演員感受音樂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圖一的[ ] 中.
(3)演員表演時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她們常常面紅耳赤,大汗淋漓.這說明了人體皮膚具有 功能.
(4)雜技演員要順利完成表演,需要運動、神經、循環(huán)、消化、呼吸等多個系統(tǒng)密切配合協(xié)調活動.這充分體現(xiàn)了 的生物學觀點.
【答案】(1)7;小腦
(2)大腦皮層;4;耳蝸
(3)調節(jié)體溫和排泄
(4)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解析】(1)圖二中6是大腦,7是小腦,8是腦干,小腦具有維持身體平衡,動作協(xié)調的作用,故填[7]小腦.
(2)在表演時,雜技演員伴隨著優(yōu)美音樂做出各種精巧的動作和優(yōu)美的造型,這種反射屬于復雜反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聽到音樂的感受器位于內耳的耳蝸,圖一中4是耳蝸。
(3)演員在表演后通過皮膚排出汗液,排汗是排泄的途徑之一,皮膚排汗的同時帶走熱量,達到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因此,皮膚具有調節(jié)體溫和排泄的作用。
(4)雜技演員要順利完成表演,需要運動、神經、循環(huán)、消化、呼吸等多個系統(tǒng)密切配合協(xié)調活動,二不是單一的某個系統(tǒng)完成,由此體現(xiàn)了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三、資料分析題
28.閱讀材料和圖示,回答問題:
材料一 “植物人”腦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腦皮層受到嚴重損害或處于突然抑制狀態(tài),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腦死亡”。
材料二
材料三
(1)“植物人”小便會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樞 ;這一實例說明脊髓具有 功能。
(2) 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它可以調節(jié)全身各器官的活動。人類神經活動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夠對 的刺激建立條件反射。
(3)材料二為 模式圖。
(4)在縮手反射中,當沖動傳到[ ] 時,手即縮回(即屈肘)。屈肘時,手臂收縮的肌肉是 (選填“肱二頭肌”或“肱三頭肌”)。
(5)材料三為司機看見紅燈停車的反射示意圖?!凹t燈”的反射光進入司機眼球成像的先后順序是 (填序號:①角膜、②晶狀體、③視網膜、④瞳孔)。
(6)補充材料三所缺的兩個反射結構依次是神經中樞和 。
【答案】(1)失去了大腦的控制;傳導
(2)大腦皮層;語言文字
(3)反射弧
(4)5;效應器;肱二頭肌
(5)①④②③
(6)傳出神經
【解析】(1)在脊髓的灰質里,有許多低級的神經中樞,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動,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經中樞是受大腦控制的;“植物人”的大腦皮層受到嚴重損害或處于突然抑制狀態(tài),已不能控制脊髓內的神經中樞,因此“植物人”會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的現(xiàn)象;在正常情況下,人不會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而在脊髓橫斷或大腦皮層受損的情況下,人就會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這說明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還能夠將神經沖動傳導給大腦皮層,即具有傳導功能。
(2)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大腦皮層上比較重要的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其中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中樞,人類可以建立由語言文字的刺激而形成的條件反射,這是人與動物的區(qū)別。
(3)人和動物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的和內部的各種刺激所作出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叫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粓D1是反射弧模式圖,圖示中:1、2、3、4、5分別表示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4)在縮手反射中,當神經沖動傳導5效應器時,相應的肱二頭肌收縮,引起屈肘,手即縮回。
(5)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
射作用,在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紅燈”的反射光進入司機眼球成像的先后順序是①④②③。
(6)神經沖動沿反射弧傳導的一般途徑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因此材料三依次所缺的兩個反射結構是神經中樞和傳出神經。
四、實驗探究題
29.甲鈷胺是維生素B衍生出來的一種化合物。為了研究甲鈷胺對受損坐骨神經結構和功能恢復情況的影響,某研究小組選取30只大鼠,對其腿的坐骨神經先切斷后縫合,獲得坐骨神經受到相同損傷的實驗鼠。將實驗鼠隨機分成3組,每天定時注射1次適量的不同濃度的甲鈷胺溶液。8周后,測量切面愈合處坐骨神經鞘橫截面積和鞘壁厚度,以及神經沖動傳導速度,獲得下表所示數據。請回答問題:
(1)多個神經細胞的長的突起及其外表套有一層鞘構成 ,再由許多該結構集結成束而構成坐骨神經。
(2)測量鞘的橫截面積和鞘壁厚度,是為了評估甲鈷胺對損傷坐骨神經 的修復作用;測量神經沖動傳導速度,是為了評估甲鈷胺對損傷坐骨神經的功能修復作用。
(3)A、B、C組大鼠數量各10只而不是1只,目的是 ,實驗中記錄每只大鼠的測量結果后,需計算出 作為各組測得的數據。
(4)該實驗的對照組是 ,C組大鼠注射的①為 。
(5)由實驗結果可知,甲鈷胺與神經沖動傳導速度之間的關系是 ,結合鞘的變化可知,甲鈷胺可以 損傷坐骨神經結構和功能的修復。
【答案】(1)神經纖維
(2)結構
(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平均值
(4)C組;不含甲鈷胺的等量的生理鹽水/等量的生理鹽水
(5)在一定范圍內,較高劑量的甲鈷胺能使神經沖動傳導的速度加快/在一定范圍內,神經沖動傳導的速度隨甲鈷胺濃度的增大而加快;促進
【解析】(1)神經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枝狀分支的樹突,軸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神經末梢,神經末梢分布在全身各處,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包結締組織膜,構成神經。因此,多個神經細胞的長的突起及其外表套有一層鞘構成神經纖維,再由許多該結構集結成束而構成坐骨神經。
(2)根據實驗目的是“為了研究甲鈷胺對受損坐骨神經結構和功能恢復情況的影響”可知,測量髓鞘橫截面積和髓鞘壁厚度,是為了評估甲鈷胺對損傷坐骨神經結構的修復作用;測量神經沖動傳導速度,是為了評估甲鈷胺對損傷坐骨神經功能的修復作用。
(3) A、B、C組大鼠數量各10只而不是1只,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一次實驗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誤差,計算多次實驗的平均值,可以減少實驗誤差,確保實驗嚴密準確。所以實驗中記錄每只大鼠的測量結果后,需計算出平均值作為各組測得的數據。
(4)對照實驗是在探究某種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實驗是為了研究甲鈷胺對受損坐骨神經結構和功能恢復情況的影響。根據實驗可知A組、B組使用了不同濃度的甲鈷胺溶液處理,是實驗組,C組為對照組,C組大鼠注射的①為不含甲鈷胺的等量的生理鹽水。
(5)從表中數據得出實驗結論:在一定范圍內,較高劑量的甲鈷胺使神經沖動傳導的速度加快(或在一定范圍內, 神經沖動傳導速度隨甲鈷胺濃度的增大而加快), 結合髓鞘的變化可知,甲鈷胺可促進損傷坐骨神經結構和功能的修復。
30.調查顯示,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提高。研究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及治療方法,對于保障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1)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出現(xiàn)的葡萄糖由血液中的 運輸至腎臟。由于葡萄糖分子較小,可進入原尿中,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過高,導致部分葡萄糖無法被腎小管 ,從而出現(xiàn)在終尿里。
(2)糖尿病因其發(fā)病機制不同可分為Ⅰ型與Ⅱ型。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必能力降低,而Ⅱ型糖
尿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無法有效發(fā)揮作用而導致血糖升高。圖1是正常大鼠與糖尿病大鼠的胰島素水平檢測結果,可以排除該糖尿病大鼠為 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判斷依據是 。
(3)目前超過90%的糖尿病患者屬于Ⅱ型糖尿病。為探究植物成分紫鉚因對Ⅱ型糖尿病的療效,研究者隨機選取了生理狀態(tài)相近的正常大鼠10只與Ⅱ型糖尿病大鼠30只,分為4組,分別給予不同的藥物處理,如下表。
①1組和2組在本實驗中的作用是 。
②每組選取10只大鼠而非一只,可以降低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1、2組大鼠飼喂的蒸餾水量應與3、4組飼喂的藥液量 。
③圖2是4組大鼠的血糖水平。圖中數據是每組10只大鼠血糖水平的 。實驗結果顯示 ,說明紫鉚因能夠緩解Ⅱ型糖尿病。
(4)細胞攝入葡萄糖需要借助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轉運蛋白。為進一步探究紫鉚因的作用機制,研究者檢測了不同大鼠葡萄糖轉運蛋白的含量,結果如圖3。根據實驗結果,推測紫鉚因能夠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1)血漿;重吸收
(2)Ⅱ;該糖尿病大鼠的胰島素水平高于正常大鼠
(3)對照;大鼠個體差異;相等;平均值;紫鉚因處理后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低于未處理的糖尿
病大鼠,但未達到正常值
(4)紫鉚因提高了葡萄糖轉運蛋白的含量,增強細胞攝入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從而使血糖下降
【解析】(1)血液中的葡萄糖由血漿運輸至腎臟,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進入原尿中。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過高,導致原尿中的葡萄糖無法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從而出現(xiàn)在終尿里。故填:血漿;重吸收。
(2)分析圖1知,該糖尿病大鼠的胰島素水平高于正常大鼠,由此知,該糖尿病大鼠的胰島素分必能力并不低,而是體內胰島素無法有效發(fā)揮作用而導致的,屬于Ⅱ型糖尿病,而不是I型糖尿病。
故填:Ⅱ;該糖尿病大鼠的胰島素水平高于正常大鼠。
(3)①1組和2組的大鼠都飼喂蒸餾水,沒有給予藥物處理,在本實驗中起對照作用。
②每組實驗都選取10只大鼠而非一只,可以通過求每組平均值的方法降低偶然性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為保證對照實驗變量的唯一性,1、2組大鼠飼喂的蒸餾水量應與3、4組飼喂的藥液量相同。
③圖2中數據是每組10只大鼠血糖水平的平均值。分析圖2中數據知:紫鉚因處理后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低于未處理的糖尿病大鼠,但未達到正常值。說明紫鉚因能夠緩解Ⅱ型糖尿
故填:對照;大鼠個體差異;相等;平均值;紫鉚因處理后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低于未處理的糖尿病大鼠,但未達到正常值。
(4)分析圖3中數據知,紫鉚因提高了葡萄糖轉運蛋白的含量,增強細胞攝入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從而使血糖下降。
故填:紫鉚因提高了葡萄糖轉運蛋白的含量,增強細胞攝入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從而使血糖下降。
五、綜合應用題
31.圖1是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的內分泌腺分布圖;圖2是分別給甲、乙兩人飲用等量葡萄糖溶液后每隔半小時測定的血糖濃度數據曲線圖。請回答:
(1)幼兒時期,由于所食用的食物中含有 激素增多,會使得孩子出現(xiàn)性早熟。
(2)有人把1所代表的內分泌腺稱為內分泌腺之王,據此推測它除了分泌 激素之外,還可能分泌具有 的“促激素”。
(3)分析曲線圖2,判斷甲、乙兩人中血糖不正常的是 ,患有 病。
(4)曲線BC的下降與 有關(填一種激素名稱)。
(5)胰腺和胰島都是內分泌腺 。(選填“正確”或“錯誤”)。
【答案】(1)性
(2)生長;促進其它內分泌腺生長
(3)甲;糖尿
(4)胰島素
(5)錯誤
【解析】(1)性激素的作用是促進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和生殖細胞的產生,激發(fā)并維持動物的第二性征雌激素還能激發(fā)并維持雌性動物正常的性周期。幼兒時期,如果食物中含性激素過多,會使孩子出現(xiàn)性早熟。
(2)垂體除能分泌生長激素外,還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說明垂體具有促進其它某些內分泌腺生長的功能。
(3)圖示中,在飲用葡萄糖溶液后,乙體內的血糖濃度在短暫升高(葡萄糖被吸收后進入血液)后即恢復正常(胰島素的作用);甲體內的血糖濃度一直超過正常范圍,說明甲患有糖尿病。
(4)曲線BC的下降與胰島素有關。
(5)胰腺具有內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內分泌部是胰島,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里,是內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過導管進入十二指腸,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內分泌功能。胰島屬于內分泌腺。
A組飼喂添加甲狀腺素的飼料
B組飼喂普通的飼料
長出后肢所需的時間/天
4
5
長出前肢所需的時間/天
7
9
尾消失所需的時間/天
26
37
尾消失時的體長/cm
?
1.3
組別
實驗處理
實驗結果
鞘橫截面(mm2)
鞘壁厚(mm)
神經沖動傳導速度(m/s)
A組
60μg/mL
13.3
1.1
30
B組
20μg/mL
9.5
0.8
25
C組
①
5.7
0.6
20
組別
組
2組
3組
4組
實驗對象
正常大鼠10只
糖尿病大鼠10只
糖尿病大鼠10只
糖尿病大鼠10只
處理方式
蒸餾水
蒸餾水
低濃度紫鉚因
高濃度紫鉚因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精練專題09 人的由來(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精練專題09人的由來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精練專題09人的由來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精練專題01 生物和生物圈(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精練專題01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精練專題01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輪復習 習題精練專題14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含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