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業(yè)流程題
1.金屬鎢(W)可作燈泡的燈絲。工業(yè)上用黑鎢礦(含有鎢酸亞鐵FeWO4)制取金屬鎢的一種流程如圖所示:壓煮器中的反應原理為:4FeFO4+4Na2CO3+O2高溫__4Na2WO4+2Fe2O3+4CO2。
(1)燈絲選用鎢而不用其他金屬的原因主要是 。
(2)壓煮器排放的廢氣中含量較多的兩種氣體是____(填字母序號)。
A.氧氣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氮氣
(3)酸浸槽中混合物經(jīng)過濾處理后,濾液X中的溶質(zhì)有 ,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還原爐中不能混入空氣的理由是 。
2.華為公司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應美國要求無端拘押后,引發(fā)國人憤怒。生產(chǎn)芯片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化鎵等,應用比較廣泛的是硅,華為在5G和芯片技術方面有自己新的突破。如圖是工業(yè)上以石英砂(SiO2)為主要原料制取純硅的方法,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焦炭在反應①中體現(xiàn)出來的化學性質(zhì)是 性。
(2)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HCl氣體由 構(gòu)成(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3)硅和鍺的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兩種元素屬于同一 (“周期”或“族”)。
(4)氮化鎵(GaN)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鎵是一種奇妙的金屬,放在手心馬上熔化,猶如荷葉上的水珠流來流去。請閱讀信息后回答:鎵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中 X 的數(shù)值 ,請標出該氧化鎵中鎵元素的化合價 。
3.科研人員研發(fā)出一種制備氫氣的新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鋁鎵合金屬于 (填“金屬”或“有機合成”)材料,鋁鎵合金的硬度比鋁的硬度 (填“大”或“小”)。
(2)空氣中,鋁在常溫下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是因 。
(3)上述過程中,涉及到的非金屬單質(zhì)有 。
(4)寫出鋁鎵合金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此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的 。
(5)鎵(Ga)的金屬活動性與鋅相似,卻比鋁弱,元素主要化合價與鋁元素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 Ga+2HCl=GaCl2+H2↑ 可以發(fā)生
B 反應 Al+GaCl3=AlCl3+Ga 可以發(fā)生
C 將鎵絲、鋁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可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
D 將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析出
4.2020年奧運會獎牌制作原料來自于電子垃圾中提煉出來的金屬。從廢線路板中提煉貴重金屬和制備硫酸銅晶體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在酸性環(huán)境中有過氧化氫存在時,鐵和銅分別會轉(zhuǎn)化為鐵離子和銅離子。
(1)操作①的名稱是 ;
(2)提煉出的貴金屬可制作獎牌,其成分是 ;
(3)調(diào)節(jié)pH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濾液中 (填金屬離子符號);寫出一個符合要求的生成氫氧化鐵固體的化學方程式 ,其基本反應類型為 。
(4)寫出粗銅中的銅與過氧化氫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我國每年報廢的手機超過1億部。廢舊手機的電路板中含有多種金屬,隨意丟棄會造成資源浪費并污染土壤和水體。某手機電路板中含有Sn、Fe、Cu、Au、Ag等金屬,如圖是某工廠回收其中部分金屬的流程圖。(其中Sn、Au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分別為+2價、+3價)
(1)過程Ⅰ、Ⅱ、Ⅳ均涉及的操作是 ;該操作需要用到一種金屬材料制成的儀器 。
(2)寫出過程Ⅱ中生成濾渣2的化學方程式 。
(3)寫出過程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濾液4的溶質(zhì)是 (填化學式)。
6.廢舊電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銅和錫(Sn)等,為實現(xiàn)對其中錫的綠色回收,某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Sn+SnCl4=2SnCl2
(1)SnCl4中錫元素的化合價是 。
(2)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錫的 (填“強”或“弱”),固體A中一定含有的金屬元素是 。
(3)寫出步驟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相比于直接焚燒廢舊電路板回收金屬,該工藝主要優(yōu)點是 (回答一點即可)。
7.某化學實驗室產(chǎn)生的廢液中含有FeCl3、CuCl2、CaCl2,為了處理廢液,回收金屬并制備氯化鐵晶體,現(xiàn)設計如下實驗過程(部分):
已知:氯化鐵溶液在加熱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氫氧化鐵沉淀。
(1)金屬X的化學式為 。
(2)已知“反應Ⅰ”中的其中一個反應為2FeCl3+Fe=3FeCl2,另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氧化過程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FeCl2+H2O2+2HCl=2FeCl3+2H2O,選用過氧化氫溶液氧化的優(yōu)點是 。
(4)“系列操作”中包含:蒸發(fā)濃縮、 、過濾,玻璃棒在蒸發(fā)濃縮過程中的作用是 。
8.人類文明進步與金屬材料發(fā)展關系十分密切。
(1)煉鐵廠常以焦炭、赤鐵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空氣等為主要原料煉鐵,反應過程如下:
焦炭 →1過量的空氣、高溫 CO2→2焦炭、高溫 CO →3赤鐵礦、高溫 Fe
請寫出步驟 2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每年世界上鋼鐵的產(chǎn)量很高,鋼鐵的銹蝕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水及 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3)為了防止鋼鐵銹蝕,人們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植物油或鍍上其他金屬等覆蓋保護膜的方法。這些方法都能防止銹蝕的共同原理是 。
(4)工業(yè)上用鋁土礦(含有 Al2O3 和 SiO2,不考慮其它雜質(zhì))制取金屬鋁的基本流程如圖所示:
①通過該流程可得出 SiO2 的性質(zhì)有 (填序號)。
A 難溶于水 B 不能與稀硫酸反應 C 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二氧化硅的結(jié)構(gòu)與金剛石相似,都是由 (填“原子”、或“離子”)構(gòu)成的,二氧化硅屬于 (填“酸”、“堿”、“鹽”或“氧化物”)。
②鋁土礦中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
(5)鋁合金被廣泛應用于制造飛機、高鐵等,這是因為鋁合金具有 、質(zhì)量輕、耐腐蝕等特 性。鋁合金材料的抗腐蝕性是因為 。
9.工業(yè)上煉鐵煉鋼和軋制鋼材的主要流程如下圖:
已知:生鐵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 0.03%~2%。
(1)反應:①Fe2O3+3CO 高溫__ 2Fe+3CO,②Fe2O3+3C 高溫__ 2Fe+3CO。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用于高爐煉鐵的原理是 (填序號)。
(2)煉鐵的固體原料需經(jīng)過粉碎,其目的是 。
(3)熱空氣和高爐氣體的主要成分有一種相同,這種氣體的化學式是 。爐渣中含有硅酸鈣(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 。
(4)煉鋼爐中,通入純氧的目的是 。將鋼錠軋成鋼板,體現(xiàn)了金屬的 性。
(5)鋼鐵制品可能會生銹,寫出用稀硫酸除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0.白銅(Cu、Ni合金)因為光澤好、耐腐蝕、容易加工等優(yōu)點,常代替銀做飾品。如圖所示是某實驗室分離廢棄白銅飾品成分的流程(部分反應產(chǎn)物在圖中已略去)。
已知溶液B中含有一種二價金屬化合物,溶液D中只有一種溶質(zhì)。分析該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Ⅱ中的實驗操作名稱是 ,其中用到的玻璃儀器除了玻璃棒、燒杯外,還有 。
(2)固體A的化學式為 ,溶液B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 。
(3)過程Ⅱ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證明步驟Ⅰ中稀硫酸過量的方法是 。
(4)Cu、Ni、Zn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11.實驗室中有一桶含F(xiàn)e2(SO4)3、FeSO4、CuSO4和H2SO4的廢液。他們想從中回收銅并制取“還原鐵粉” ,主要步驟如圖所示。 查閱資料:Fe2(SO4)3 + Fe=3FeSO4 ,F(xiàn)eCO3焙燒__ FeO+CO2↑
(1)金屬X為 ,步驟I加入過量的金屬X后發(fā)生了 個化學反應。
(2)金屬A中的成分有 ,步驟III可采用最簡單的方法為 。
(3)在此流程中一定需要用到過濾操作的步驟是 (填Ⅰ~Ⅲ)。
(4)FeCO3沉淀隔絕空氣進行“焙燒”后,加入焦炭才能制得鐵粉,寫出加入焦炭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2.現(xiàn)欲探究一固體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uSO4、CaCO3、NH4NO3、Cu四種物質(zhì)中的兩種或多種。按下圖所示進行實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
試根據(jù)實驗過程和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做出判斷,填寫以下空白:
(1)固體C的化學式為 。
(2)在混合物A中,共含有 種物質(zhì)。
(3)氣體E的氣味是 。
(4)溶液G中存在的金屬陽離子為(寫離子符號) 。
(5)寫出實驗過程②中生成氣體E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3.某化工廠用廢硫酸制備K2SO4的流程如下:
(1)將碳酸鈣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
(2)上述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是 。
(3)反應③中相關物質(zhì)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反應③在常溫下能實現(xiàn)的原因是 。
(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5)洗滌反應③所得晶體不用水而用飽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 ;檢驗此晶體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 。
14.鐵紅(Fe2O3)是一種紅棕色難溶于水的粉末,廣泛應用于制造油漆、油墨、橡膠等。利用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等)制備鐵紅的一種工藝如下:
(1)“焙燒”過程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變”);
(2)“酸溶”過程中加入酸溶液,其溶質(zhì)是 (填化學式);
(3)“操作A”的名稱是 ,需要用到的非玻璃用品有 。
(4)“沉鐵”過程中除生成(NH4)2SO4外,還生成 氣體(填化學式)。
(5)補充完整“煅燒”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4FeCO3+ 高溫__ +4CO2。
15.某化學興趣小組用除鐵銹后的廢液(主要含F(xiàn)eCl3、FeCl2、HCl)制備FeSO4·7H2O,其流程如下:
[查閱資料]
①Fe(OH)2是一種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②鐵能與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化學方程式為:Fe+Fe2(SO4)3= 3FeSO4。
(1)寫出熟石灰與廢液中的某物質(zhì)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操作Ⅰ的名稱是 ,所得固體A需洗滌,具體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滌后的濾液,向其中滴加 ,無明顯現(xiàn)象,則表示固體已洗凈,所得溶液B的溶質(zhì)一定有 (填化學式)。
(3)向洗滌后的固體A中加入稀硫酸,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寫一個即可)。
(4)操作Ⅱ加入過量鐵粉的作用是
(5)已知硫酸亞鐵的溶解度和析出晶體的組成如下表:
根據(jù)上表,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冷卻結(jié)晶溫度最高不超過 ℃。
(6)得到的FeSO4·7H2O晶體應該用 洗滌(填序號)。
a.水
b.飽和硫酸亞鐵溶液
c.稀硫酸
16.某化學興趣小組初步探究氫氧化鈉的相關知識。
(1)氫氧化鈉的部分轉(zhuǎn)化關系如圖: NaCl?caNaOH←bNa2CO3
①氫氧化鈉的俗稱為 (填序號)。
A熟石灰 B純堿 C燒堿 D草木灰
②寫出轉(zhuǎn)化a的化學方程式 。
③轉(zhuǎn)化b可制取氫氧化鈉,但制得的氫氧化鈉純度低,常含有碳酸鈉雜質(zhì),原因可能是 、 。
(2)當前工業(yè)上利用轉(zhuǎn)化c生產(chǎn)氫氧化鈉: 2NaCl+2H2O通電__2NaOH+H2↑+Cl2↑
①反應過程中,電能轉(zhuǎn)化為 能。
②某化工廠計劃生產(chǎn)16t氫氧化鈉,理論上需要氯化鈉的質(zhì)量是 t。
(3)某氫氧化鈉樣品中含有氯化鈉雜質(zhì),為測定氫氧化鈉的純度,同學們設計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稱取mg氫氧化鈉樣品 →滴加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a%的稀鹽酸加水溶解 測定消耗稀鹽酸的質(zhì)量,
方案二、稱取mg氫氧化鈉樣品 →滴加過量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b%的CuSO4溶液加水溶解 測得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
請回答:
①方案一中,為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應向樣品溶液中 ,根據(jù)溶液顏色變化判斷。
②方案二中,判斷CuSO4溶液過量的化學方法是 。
17.實驗室某NaCl 樣品,其中可能含有CaCl2、Na2SO4中的一種或兩種,現(xiàn)欲提純并分離NaCl樣品混合物,實驗過程如下:
(1)檢驗該樣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質(zhì)
(實驗步驟)
I.取少量該樣品,加水配成溶液;
II.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適量Na2CO3 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III.向 II 中上層清液加入 ,無明顯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該NaCl樣品中還含有CaCl2。
(3)提純分離樣品中的NaCl和CaCl2
I.步驟2的具體操作是 ;
(4)II.步驟5加過量稀鹽酸的作用是 :
(5)III.白色沉淀C表面殘留少量溶液,需用蒸餾水多次洗滌,用蒸餾水洗滌的目的是 ; 證明已洗滌干凈的方法是 。
18.新型肺炎的重癥患者其肺部功能嚴重受損,對此有一種醫(yī)療手段為氣管切開手術,在手術中所用的手術刀鋒利無比,其主要是鈦合金,金屬鈦(Ti)的硬度大、熔點高常溫下耐酸堿,是航海、醫(yī)療等不可或缺的材料鈦鐵(主要成分FeTiO3)是工業(yè)上冶煉金屬鈦的主要原料,制備全屬鈦的一種工藝流程如圖所示(部分產(chǎn)物略):
(1)步驟②分離出TiCl4的方法,是利用了TiCl4與FeCl3的 不同。
(2)步驟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利用上述方法制取的金屬鈦中可能會含有少量雜質(zhì),可用 除去。
(4)依據(jù)綠色低碳理念你認為該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 。
19.探究酸、堿和鹽的性質(zhì)及應用。
(1)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應,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現(xiàn)象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為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SO4,某探究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方案進行實驗。
①Ⅰ、Ⅱ兩步都有過濾操作,過濾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 和 。
②甲、乙同學選用的X分別為BaCl2溶液、Ba(OH)2溶液。寫出Ⅰ、Ⅱ兩步中發(fā)生的任意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甲、乙同學的實驗中,可能發(fā)生的相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乙的實驗中,步驟Ⅲ涉及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 。
③丙同學認為甲的實驗比乙的實驗更合理,理由是 。
20.科學實驗中要研究純凈物的組成、結(jié)構(gòu)、性質(zhì)等,常常需要把混合物進行除雜、分離和提純等。
(1)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蒸氣,可選用的試劑是 (寫名稱)。
(2)為了將氯化鈉和氯化鈣兩種固體混合物分離,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操作②中加入過量Na2CO3的目的是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甲同學認為,上述所得的NaCl固體不純,要得到較純凈的NaCl固體,需增加一步實驗,他的做法是 。
③為進一步探究混合物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同學們分別提出了兩個方案,方案1所選數(shù)據(jù)是稱得混合物A的總質(zhì)量還有沉淀B的質(zhì)量;方案2所選數(shù)據(jù)是混合物A的總質(zhì)量還有實驗改進后所得的氯化鈉固體的質(zhì)量。試判斷哪個方案所選的數(shù)據(jù)不合理并說明理由 。
21.為了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和MgSO4,從Na2SO3溶液、HCl(?。?、Ba(NO3)2溶液、K2CO3溶液、Ba(OH)2溶液中選擇A,B,C 三種試劑,按以下步驟實驗:
(1)A,B,C三種試劑中的溶質(zhì)的化學式是A 、B 、C .
(2)在實驗1中,所加的 A 溶液應該過量,目的是 .
(3)實驗Ⅱ中有關化學方程式是 .
(4)實驗Ⅲ中,要得到較為純凈的KCl溶液,所加試劑C應當適量.在此實驗中,當試劑加到 的時候,就應停止再加.
22.我國制堿工業(yè)的先驅(qū)侯德榜將制堿與制氨結(jié)合起來的聯(lián)合制堿法,為純堿和氮肥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其生產(chǎn)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1)粗鹽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zhì)離子,工業(yè)上常用加入稍過量的① NaOH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BaCl2溶液及適量的鹽酸等除雜、精制。則加入試劑合理的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
(2)加鹽酸的作用是(用方程式表示) 、 。
(3)制堿原理可看作是由① CO2 + NH3 + H2O = NH4HCO3和② 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兩個反應加合而成。反應②為復分解反應,請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及表1中相關物質(zhì)20℃時的溶解度,分析反應②為何能順利進行? 。
表1 相關物質(zhì)的溶解度(20℃)(單位:g)
(4)操作2為洗滌、煅燒。晶體應在以下裝置 中(填字母序號)進行“洗滌”操作。
在上述操作中,如何判斷晶體已經(jīng)洗滌干凈 。
(5)X的化學式為 ,若X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的后果是 。
(6)Y是濾液中最主要成分,Y與Ca(OH)2反應的產(chǎn)物之一可用于循環(huán)使用,該產(chǎn)物的名稱為 ,Y的化學式為 ,寫出Y的一種用途 。
23.已知某種干電池的內(nèi)部黑色糊狀填充物含炭黑、二氧化錳、氯化銨和氯化鋅。下列是回收利用干電池得到二氧化錳和氯化銨固體的流程:
有關數(shù)據(jù)見表:
(1)操作I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玻璃棒和漏斗;
(2)固體M的成分為 ,操作Ⅲ的簡便方法為 。
(3)操作Ⅱ的過程包括、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溶液B的溶質(zhì)為 ;洗滌時最好選用下列物質(zhì)中的 作為洗滌液。
A.冰水 B.氯化銨飽和溶液 C.氯化鋅飽和溶液 D.氯化鈉飽和溶液
(4)施肥時不能將熟石灰與氯化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回答)。
24.雜鹵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屬于“呆礦”,為能充分利用鉀資源,用飽和的Ca(OH) 2溶液浸雜鹵石制備硫酸鉀,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
(1)操作1的名稱為 ,所需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 ,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濾渣的主要成分有 和 。
(3)“除雜”環(huán)節(jié)中,先加入 溶液(填字母,下同),經(jīng)攪拌等操作后,過濾,再加入 溶液調(diào)濾液pH至中性。
a. K2CO3 b. Na2CO3 c. 稀硫酸 d. 稀鹽酸
(4)操作2的步驟是蒸發(fā)濃縮、 、過濾、洗滌。
(5)洗滌硫酸鉀最好選用 。
a. 30℃的水 b. 飽和的硫酸鈉溶液 c.飽和的硫酸鉀溶液
25.CuCl常用作有機合成工業(yè)的催化劑,它是一種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為綠色固體Cu2(OH)3Cl。以粗鹽水(含CaCl2、MgCl2、Na2SO4)、Cu等原料制取CuCl的工藝如下圖:
(1)CuCl的名稱是 ,操作1、操作2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 。
(2)反應I中,依次加入試劑①②③,若A為BaCl2溶液,則B為 溶液,加入該溶液的目的是 。
(3)寫出反應II中不屬于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在工業(yè)上進行反應III時,常加入足量稀硫酸并通入過量的氧氣,其目的是 。
(5)沉淀池中有H2O參與反應,該反應Ⅳ中有 種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
(6)CuCl易被空氣氧化的原理為:4CuCl+4H2O+O2=2Cu2(OH)3Cl+2A,則A為 。
26.某同學設計的“從含銅電纜廢料中提取銅”的實驗方案如下:
(1)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除了漏斗外,還有 、 .
(2)寫出步驟③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右圖是實驗室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裝置圖,該裝置存在一個主要的問題是 ;你認為改進的方法是 .
(4)在實驗過程中,圖中A處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 .
27.海水素有“液體工業(yè)原料”之美譽。工業(yè)“從海水中提取鎂”的主要流程如圖:
(1)反應①煅燒過程中生成的另一種氧化物是 (填物質(zhì)名稱)。
(2)操作b的名稱是 ,操作a、b中都要用到一種玻璃儀器該儀器在操作a中的作用是 。
(3)以上提取鎂的全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填基本反應類型),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
(4)該反應生產(chǎn)生石灰的主要原料來源于海洋中的貝殼,優(yōu)點是 。
28.海水提取氯化鈉的大致過程如圖:
(1)圖中①是 (填“蒸發(fā)池”或“冷卻池”);
(2)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氯化鈉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實驗室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主要實驗步驟有:
Ⅰ.溶解Ⅱ. (填操作名稱) Ⅲ.蒸發(fā)
上述三個步驟中,用到的同一種玻璃儀器的名稱是 ,該儀器在步驟Ⅲ中的作用是 。
(4)用上述實驗提取的氯化鈉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實驗步驟如下:
① 計算:m(NaCl)= g,V(H2O)=90mL。
② 稱量:分別用電子天平、量筒稱量實驗所需氯化鈉質(zhì)量和水的體積。
③ 溶解:將稱量的氯化鈉和水在燒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攪拌。
④ 裝瓶:配好的溶液應裝于 (填儀器名稱)中。
⑤ 貼標簽:請完成所配溶液標簽的書寫。
(5)取此氯化鈉溶液測pH值,pH 7(填“>”、“Ni>Cu
【解析】(1)過程Ⅱ是將固體和液體分離,故實驗操作名稱是過濾,其中用到的玻璃儀器除了玻璃棒、燒杯外,還有漏斗。(2)白銅(Cu、Ni合金),加入過量的稀硫酸,鎳與稀硫酸反應,銅與稀硫酸不反應,則固體A是銅,故化學式為Cu,鎳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鎳和氫氣,稀硫酸過量,則溶液B是硫酸鎳和稀硫酸的混合物,故溶液B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NiSO4、H2SO4。(3)過程Ⅱ中反應是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鋅與硫酸鎳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H2SO4=ZnSO4+H2↑ 、 Zn+NiSO4=ZnSO4+Ni↑ 。證明步驟Ⅰ中稀硫酸過量的方法是溶液B中加入鋅粉,產(chǎn)生氣泡,說明稀硫酸過量。(4)鎳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鎳和氫氣,銅不反應,說明鎳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銅,鋅與硫酸鎳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鎳,說明鋅金屬活動性強于鎳,故Cu、Ni、Zn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Zn>Ni>Cu。
11.實驗室中有一桶含F(xiàn)e2(SO4)3、FeSO4、CuSO4和H2SO4的廢液。他們想從中回收銅并制取“還原鐵粉” ,主要步驟如圖所示。 查閱資料:Fe2(SO4)3 + Fe=3FeSO4 ,F(xiàn)eCO3焙燒__ FeO+CO2↑
(1)金屬X為 ,步驟I加入過量的金屬X后發(fā)生了 個化學反應。
(2)金屬A中的成分有 ,步驟III可采用最簡單的方法為 。
(3)在此流程中一定需要用到過濾操作的步驟是 (填Ⅰ~Ⅲ)。
(4)FeCO3沉淀隔絕空氣進行“焙燒”后,加入焦炭才能制得鐵粉,寫出加入焦炭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鐵;3
(2)鐵銅;磁鐵吸引
(3)I、II
(4)C+FeO 焙燒__ Fe+CO
【解析】(1)該實驗的目的是回收銅并制取“還原鐵粉”,所以要從廢液中回收銅,要將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所以X應為鐵;步驟I加入過童的金屬鐵后發(fā)生與硫酸銅、硫酸溶液和硫酸鐵溶液三個變化; (2)金屬A中除生成的銅外還有剩余的鐵;步驟III是將鐵和銅的混合物進行分離,可利用鐵的鐵磁性,所以可采用最簡單的方法為用磁鐵吸引;(3)I、II涉中都需要分離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所以一定需要用到過濾操作;(4)FeCO3沉淀隔絕空氣進行“焙燒”后,生成氧化亞鐵,焦炭有還原性,與氧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反應方程式為C+FeOFe+CO。
12.現(xiàn)欲探究一固體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uSO4、CaCO3、NH4NO3、Cu四種物質(zhì)中的兩種或多種。按下圖所示進行實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
試根據(jù)實驗過程和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做出判斷,填寫以下空白:
(1)固體C的化學式為 。
(2)在混合物A中,共含有 種物質(zhì)。
(3)氣體E的氣味是 。
(4)溶液G中存在的金屬陽離子為(寫離子符號) 。
(5)寫出實驗過程②中生成氣體E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Cu
(2)4
(3)刺激性氣味
(4)Na+
(5)NH4NO3+NaOH=NaNO3+NH3↑+H2O
【解析】加鹽酸后,有藍色溶液,說明混合物A中有硫酸銅;不溶于酸的固體C應為銅;氣體B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B是二氧化碳,證明混合物A中有碳酸鈣;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氣體是氨氣,和堿反應生成氨氣的物質(zhì)是銨鹽。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生產(chǎn)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氣體,證明混合物A中有硝酸銨。(1)固體C的化學式為Cu;(2)在混合物A中,共含有CuSO4、CaCO3、NH4NO3、Cu,四種物質(zhì)(3)氨氣的氣味是刺激性氣味;(4)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混合物A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時,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硝酸銨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氨氣和水,碳酸鈣沉淀不反應,溶液G中存在的金屬陽離子只有鈉離子,符號為:Na+;(5)硝酸銨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氨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H4NO3+NaOH=NaNO3+NH3↑+H2O。
故答案為:(1)Cu(2)4(3)刺激性氣味(4)Na+(5)NH4NO3+NaOH=NaNO3+NH3↑+H2O
13.某化工廠用廢硫酸制備K2SO4的流程如下:
(1)將碳酸鈣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
(2)上述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是 。
(3)反應③中相關物質(zhì)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反應③在常溫下能實現(xiàn)的原因是 。
(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5)洗滌反應③所得晶體不用水而用飽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 ;檢驗此晶體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 。
【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碳酸鈣、二氧化碳或(CaCO3)、CO2
(3)常溫下K2SO4的溶解度小
(4)(NH4)2SO4+2KCl=2NH4Cl+K2SO4↓;復分解反應
(5)減少K2SO4的溶解;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先加入過量的Ba(NO3)2溶液,振蕩、靜置,除去硫酸根離子后,再向上層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沒有白色沉淀,說明洗滌干凈
【解析】(1)由于反應物之間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快,轉(zhuǎn)化率越高,所以將碳酸鈣研磨成粉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故填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整個過程中開始碳酸鈣是反應物,后期是生成物;而二氧化碳開始是生成物,后來是反應物,所以上述流程中,除可綜合利用CO2外,還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 CaCO3,故填碳酸鈣和二氧化碳;
(3)根據(jù)表中信息可知,常溫下硫酸鉀的溶解度最小,反應③是硫酸銨和氯化鉀相互交換成分,生成了氯化銨和硫酸鉀晶體,由于在四種物質(zhì)硫酸鉀在常溫下溶解度最小,相對其他物質(zhì)視為不溶,所以該反應能發(fā)生,化學方程式可以為:2KCl+(NH4)2SO4=2NH4Cl+K2SO4↓。 故填常溫下K2SO4的溶解度??;
(4)反應③是硫酸銨和氯化鉀反應生成了氯化銨和硫酸鉀晶體,方程式為2KCl+(NH4)2SO4=2NH4Cl+K2SO4↓,屬于復分解反應,故填復分解反應;
(5)飽和K2SO4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質(zhì)而不溶解K2SO4,洗滌反應③所得晶體不用水而用飽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減少K2SO4的溶解。故填減少K2SO4的溶解;若固體清洗干凈,則最后一次的清洗液中不含氯化銨,所以檢驗是否洗干凈,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先加入過量的Ba(NO3)2溶液,振蕩、靜置,除去硫酸根離子,再向上層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沒有白色沉淀,說明洗滌干凈。故填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先加入過量的Ba(NO3)2溶液,振蕩、靜置,除去硫酸根離子后,再向上層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沒有白色沉淀,說明洗滌干凈。
14.鐵紅(Fe2O3)是一種紅棕色難溶于水的粉末,廣泛應用于制造油漆、油墨、橡膠等。利用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等)制備鐵紅的一種工藝如下:
(1)“焙燒”過程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變”);
(2)“酸溶”過程中加入酸溶液,其溶質(zhì)是 (填化學式);
(3)“操作A”的名稱是 ,需要用到的非玻璃用品有 。
(4)“沉鐵”過程中除生成(NH4)2SO4外,還生成 氣體(填化學式)。
(5)補充完整“煅燒”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4FeCO3+ 高溫__ +4CO2。
【答案】(1)降低
(2)H2SO4
(3)過濾;鐵架臺、濾紙
(4)CO2
(5)O2;2Fe2O3
【解析】(1)“焙燒“過程中,氧化鐵、四氧化三鐵和碳在高溫下均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鐵是單質(zhì),元素化合價為0,故鐵元素的化合價降低,鐵元素化合價由+3、+2變成0;
(2)“酸溶”過程中加入酸的溶質(zhì)是硫酸,是因為后面生成了硫酸銨;
(3)“操作A”是分離固液混合物的操作,名稱是過濾,需要用到的儀器為燒杯、漏斗、玻璃棒、鐵架臺、濾紙,非玻璃用品有鐵架臺、濾紙;
(4)沉鐵過程中,不僅發(fā)生了碳酸氫銨與過量硫酸的復分解反應,生成硫酸銨、水和二氧化碳,而且發(fā)生了碳酸氫銨和硫酸亞鐵的復分解反應,生成碳酸亞鐵沉淀、硫酸銨、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生成物除硫酸銨、碳酸亞鐵外,還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
(5)“煅燒”過程中,碳酸亞鐵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CO3+O2高溫__2Fe2O3+4CO2。
15.某化學興趣小組用除鐵銹后的廢液(主要含F(xiàn)eCl3、FeCl2、HCl)制備FeSO4·7H2O,其流程如下:
[查閱資料]
①Fe(OH)2是一種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②鐵能與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化學方程式為:Fe+Fe2(SO4)3= 3FeSO4。
(1)寫出熟石灰與廢液中的某物質(zhì)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操作Ⅰ的名稱是 ,所得固體A需洗滌,具體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滌后的濾液,向其中滴加 ,無明顯現(xiàn)象,則表示固體已洗凈,所得溶液B的溶質(zhì)一定有 (填化學式)。
(3)向洗滌后的固體A中加入稀硫酸,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寫一個即可)。
(4)操作Ⅱ加入過量鐵粉的作用是
(5)已知硫酸亞鐵的溶解度和析出晶體的組成如下表:
根據(jù)上表,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冷卻結(jié)晶溫度最高不超過 ℃。
(6)得到的FeSO4·7H2O晶體應該用 洗滌(填序號)。
a.水
b.飽和硫酸亞鐵溶液
c.稀硫酸
【答案】(1)Ca(OH)2+2HCl= CaCl2+2H2O
(2)過濾;硝酸銀溶液(或Na2CO3溶液等);CaCl2
(3)2Fe(OH)3+ 3H2SO4=Fe2( SO4)3 +6H2O[ 或Fe(OH)2+ H2SO4=FeSO4+2H2O]
(4)將硫酸鐵全部轉(zhuǎn)化為硫酸亞鐵
(5)50
(6)b
【解析】(1)根據(jù)題干中廢液的成分,熟石灰可以與其中的HCl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2HCl= CaCl2+2H2O ,故填: Ca(OH)2+2HCl= CaCl2+2H2O ;
(2)操作 Ⅰ是將固體和液體分離的操作,此操作的名稱是過濾;過濾后的固體需要洗滌,除去固體表面的氯化鈣溶液,可以取最后一次洗滌后的濾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或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固體已經(jīng)洗凈;氫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所以所得溶液B中的溶質(zhì)一定有氯化鈣,化學式為CaCl2,故填:過濾;硝酸銀溶液(或Na2CO3溶液等);CaCl2 ;
(3)洗滌時氫氧化鈣和廢液中的FeCl3、FeCl2分別發(fā)生反應生成沉淀 Fe(OH)3 、 Fe(OH)2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Fe(OH)3+ 3H2SO4=Fe2( SO4)3 +6H2O[ 或Fe(OH)2+ H2SO4=FeSO4+2H2O] ,故填: 2Fe(OH)3+ 3H2SO4=Fe2( SO4)3 +6H2O[ 或Fe(OH)2+ H2SO4=FeSO4+2H2O]
(4)操作Ⅱ中加入過量鐵粉,鐵粉和溶液中的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所以加入過量鐵粉的目的是將硫酸鐵全部轉(zhuǎn)化為硫酸亞鐵,故填:將硫酸鐵全部轉(zhuǎn)化為硫酸亞鐵 ;
(5)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硫酸亞鐵晶體析出晶體的最高溫度是40℃,50℃~70℃晶體中的結(jié)晶水減少,所以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冷卻結(jié)晶溫度最高不超過50℃,故填:50℃;
(6)a.得到的硫酸亞鐵晶體不能用水洗滌,因為會有部分晶體溶解在水中,故a不符合題意;
b.得到的硫酸亞鐵晶體可以用飽和硫酸亞鐵溶液洗滌,因為硫酸亞鐵飽和溶液不能繼續(xù)溶解硫酸亞鐵晶體,故b符合題意;
c.得到的硫酸亞鐵晶體不能用稀硫酸洗滌,因為會有部分稀硫酸殘留在硫酸亞鐵晶體上,導致硫酸亞鐵不純,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6.某化學興趣小組初步探究氫氧化鈉的相關知識。
(1)氫氧化鈉的部分轉(zhuǎn)化關系如圖: NaCl?caNaOH←bNa2CO3
①氫氧化鈉的俗稱為 (填序號)。
A熟石灰 B純堿 C燒堿 D草木灰
②寫出轉(zhuǎn)化a的化學方程式 。
③轉(zhuǎn)化b可制取氫氧化鈉,但制得的氫氧化鈉純度低,常含有碳酸鈉雜質(zhì),原因可能是 、 。
(2)當前工業(yè)上利用轉(zhuǎn)化c生產(chǎn)氫氧化鈉: 2NaCl+2H2O通電__2NaOH+H2↑+Cl2↑
①反應過程中,電能轉(zhuǎn)化為 能。
②某化工廠計劃生產(chǎn)16t氫氧化鈉,理論上需要氯化鈉的質(zhì)量是 t。
(3)某氫氧化鈉樣品中含有氯化鈉雜質(zhì),為測定氫氧化鈉的純度,同學們設計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稱取mg氫氧化鈉樣品 →滴加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a%的稀鹽酸加水溶解 測定消耗稀鹽酸的質(zhì)量,
方案二、稱取mg氫氧化鈉樣品 →滴加過量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b%的CuSO4溶液加水溶解 測得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
請回答:
①方案一中,為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應向樣品溶液中 ,根據(jù)溶液顏色變化判斷。
②方案二中,判斷CuSO4溶液過量的化學方法是 。
【答案】(1)C;NaOH+HCl=NaCl+H2O;Na2CO3沒有完全反應,有剩余,混在得到的NaOH中;NaOH與空氣中CO2反應變質(zhì)生成Na2CO3,混在得到的NaOH中
(2)化學能;23.4
(3)加入酚酞試液;取反應后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①氫氧化鈉的俗稱是燒堿、火堿、苛性鈉,
故答案為:C;②a過程是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NaOH+HCl=NaCl+H2O③轉(zhuǎn)化b可制取氫氧化鈉,但制得的氫氧化鈉純度低,常含有碳酸鈉雜質(zhì),原因可能是碳酸鈉沒有反應完全,或者是生成的氫氧化鈉容易和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
(2)①該反應消耗電能,是電能轉(zhuǎn)化成化學能;②設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x, 2NaCl+2H2O通電__2NaOH+H2↑+Cl2↑11780x16 117x=8016 x=23.4 ;
(3)①為了證明酸堿中和恰好反應,可以將酚酞溶液加入樣品中,觀察到溶液從紅色變?yōu)闊o色,可以證明氫氧化鈉恰好反應完全;②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所以判斷硫酸銅是否過量,可以加入硫酸銅溶液,有藍色沉淀證明氫氧化鈉溶液過量。
17.實驗室某NaCl 樣品,其中可能含有CaCl2、Na2SO4中的一種或兩種,現(xiàn)欲提純并分離NaCl樣品混合物,實驗過程如下:
(1)檢驗該樣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質(zhì)
(實驗步驟)
I.取少量該樣品,加水配成溶液;
II.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適量Na2CO3 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III.向 II 中上層清液加入 ,無明顯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該NaCl樣品中還含有CaCl2。
(3)提純分離樣品中的NaCl和CaCl2
I.步驟2的具體操作是 ;
(4)II.步驟5加過量稀鹽酸的作用是 :
(5)III.白色沉淀C表面殘留少量溶液,需用蒸餾水多次洗滌,用蒸餾水洗滌的目的是 ; 證明已洗滌干凈的方法是 。
【答案】(1)CaCl2+Na2CO3=CaCO3↓+2NaCl
(2)BaCl2溶液
(3)加入過量Na2CO3 溶液、過濾
(4)使CaCO3完全反應
(5)除去沉淀表面的殘留液且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向其中滴加AgNO3 溶液,無沉淀產(chǎn)生則說明已洗滌干凈
【解析】(1)II.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適量Na2CO3 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鈉、硫酸鈉都不能與碳酸鈉反應,只有氯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
(2)III.向 II 中上層清液加入BaCl2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無硫酸鈉。
(3)I.因為樣品中的成分之間不能發(fā)生反應,所以白色沉淀C是加入試劑后發(fā)生反應生成的,步驟2的具體操作是加入過量Na2CO3 溶液、過濾;
(4)II.步驟5加過量稀鹽酸的作用是使CaCO3完全反應:
(5)III.白色沉淀C表面殘留少量溶液,需用蒸餾水多次洗滌,用蒸餾水洗滌的目的是除去沉淀表面的殘留液且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 證明已洗滌干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向其中滴加AgNO3 溶液,無沉淀產(chǎn)生則說明已洗滌干凈。
18.新型肺炎的重癥患者其肺部功能嚴重受損,對此有一種醫(yī)療手段為氣管切開手術,在手術中所用的手術刀鋒利無比,其主要是鈦合金,金屬鈦(Ti)的硬度大、熔點高常溫下耐酸堿,是航海、醫(yī)療等不可或缺的材料鈦鐵(主要成分FeTiO3)是工業(yè)上冶煉金屬鈦的主要原料,制備全屬鈦的一種工藝流程如圖所示(部分產(chǎn)物略):
(1)步驟②分離出TiCl4的方法,是利用了TiCl4與FeCl3的 不同。
(2)步驟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利用上述方法制取的金屬鈦中可能會含有少量雜質(zhì),可用 除去。
(4)依據(jù)綠色低碳理念你認為該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 。
【答案】(1)沸點
(2)TlCl4+2Mg 1220~1420℃__ 2MgCl2+Ti
(3)稀鹽酸
(4)耗能太高
【解析】(1)步驟②通過蒸餾分離出TiCl4的方法,是利用了TiCl4與FeCl3的沸點不同;
(2)四氯化鈦和鎂在1220~1420℃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鎂和鈦,化學方程式為:TlCl4+2Mg 1220~1420℃__ 2MgCl2+Ti;
(3)因為反應鎂是足量的,利用上述方法制取的金屬鈦中可能會含有少量雜質(zhì)鎂,鎂會與酸反應,鈦不會與酸反應,所以除去鈦雜質(zhì)可以用稀鹽酸;
(4)綠色化學的反應理念是原子利用率100%,沒有有害物質(zhì)生成,所以該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耗能太高。
19.探究酸、堿和鹽的性質(zhì)及應用。
(1)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應,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現(xiàn)象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為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SO4,某探究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方案進行實驗。
①Ⅰ、Ⅱ兩步都有過濾操作,過濾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 和 。
②甲、乙同學選用的X分別為BaCl2溶液、Ba(OH)2溶液。寫出Ⅰ、Ⅱ兩步中發(fā)生的任意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甲、乙同學的實驗中,可能發(fā)生的相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乙的實驗中,步驟Ⅲ涉及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 。
③丙同學認為甲的實驗比乙的實驗更合理,理由是 。
【答案】(1)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2NaOH+H2SO4═Na2SO4+2H2O
(2)漏斗;玻璃棒;BaCl2+Na2SO4═BaSO4↓+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加入足量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甲實驗直接生成氯化鈉,不會造成藥品的浪費
【解析】(1)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是紅色溶液,加入稀硫酸時,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溶液由堿性變成中性,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因此現(xiàn)象為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2)①過濾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②Ⅰ中,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Na2SO4═BaSO4↓+2NaCl,Ba(OH)2+Na2SO4═BaSO4↓+2NaOH;
Ⅱ中,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Na2CO3═BaCO3↓+2NaCl,Ba(OH)2+Na2CO3═BaCO3↓+2NaOH;
甲、乙同學的實驗中,可能發(fā)生的相同反應是利用稀鹽酸除去過量的碳酸鈉,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乙的實驗中,步驟Ⅲ是加入足量稀鹽酸,以除去過量的碳酸鈉和生成的氫氧化鈉,因此操作和現(xiàn)象是加入足量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
③甲的實驗比乙的實驗更合理,理由是甲實驗直接生成氯化鈉,避免了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消耗稀鹽酸,不會造成藥品的浪費。
20.科學實驗中要研究純凈物的組成、結(jié)構(gòu)、性質(zhì)等,常常需要把混合物進行除雜、分離和提純等。
(1)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蒸氣,可選用的試劑是 (寫名稱)。
(2)為了將氯化鈉和氯化鈣兩種固體混合物分離,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操作②中加入過量Na2CO3的目的是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甲同學認為,上述所得的NaCl固體不純,要得到較純凈的NaCl固體,需增加一步實驗,他的做法是 。
③為進一步探究混合物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同學們分別提出了兩個方案,方案1所選數(shù)據(jù)是稱得混合物A的總質(zhì)量還有沉淀B的質(zhì)量;方案2所選數(shù)據(jù)是混合物A的總質(zhì)量還有實驗改進后所得的氯化鈉固體的質(zhì)量。試判斷哪個方案所選的數(shù)據(jù)不合理并說明理由 。
【答案】(1)濃硫酸
(2)使氯化鈣完全反應;Na2CO3+CaCl2═CaCO3↓+2NaCl;在操作⑤之前往濾液D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方案2不合理,理由:在操作②以及改進的實驗操作中均反應生成了NaCl,使NaCl的質(zhì)量偏大
【解析】解:(1)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蒸氣,可選用的試劑是濃硫酸。故填:濃硫酸。(2)①操作②中加入過量Na2CO3的目的是使氯化鈣完全反應,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l2═CaCO3↓+2NaCl。故填:使氯化鈣完全反應;Na2CO3+CaCl2═CaCO3↓+2NaCl。②甲同學認為,上述所得的NaCl固體不純,要得到較純凈的NaCl固體,需增加一步實驗,他的做法是在操作⑤之前往濾液D中加入過量稀鹽酸,以除去碳酸鈉。故填:在操作⑤之前往濾液D中加入過量稀鹽酸。③方案2不合理,理由:在操作②以及改進的實驗操作中均反應生成了NaCl,使NaCl的質(zhì)量偏大。故填:方案2不合理,理由:在操作②以及改進的實驗操作中均反應生成了NaCl,使NaCl的質(zhì)量偏大。
21.為了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和MgSO4,從Na2SO3溶液、HCl(?。?、Ba(NO3)2溶液、K2CO3溶液、Ba(OH)2溶液中選擇A,B,C 三種試劑,按以下步驟實驗:
(1)A,B,C三種試劑中的溶質(zhì)的化學式是A 、B 、C .
(2)在實驗1中,所加的 A 溶液應該過量,目的是 .
(3)實驗Ⅱ中有關化學方程式是 .
(4)實驗Ⅲ中,要得到較為純凈的KCl溶液,所加試劑C應當適量.在此實驗中,當試劑加到 的時候,就應停止再加.
【答案】(1)Ba(OH)2;K2CO3;HCl
(2)完全除去MgCl2 和 MgSO4
(3)Ba(OH)2+K2CO3═BaCO3↓+2KOH
(4)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
【解析】(1)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可加入Ba(OH)2溶液,MgCl2 和 MgSO4均能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硫酸鋇沉淀,過濾后,再加入過量的碳酸鉀溶液,碳酸鉀能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鉀,再加入適量的稀鹽酸,氫氧化鉀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故A、B、C的化學式分別是Ba(OH)2、K2CO3、HCl。(2)在實驗1 中,所加的 A (氫氧化鋇)溶液應該過量,目的是完全除去MgCl2 和 MgSO4。(3)實驗Ⅱ碳酸鉀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OH)2+K2CO3═BaCO3↓+2KOH。(4)實驗Ⅲ中,加入加試劑C(稀鹽酸)是為了除去濾液中的氫氧化鉀和碳酸鉀,鹽酸先和氫氧化鉀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無明顯現(xiàn)象;待氫氧化鉀反應完后,鹽酸和碳酸鉀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會產(chǎn)生氣泡,當恰好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說明溶液中的碳酸鉀恰好反應完,就可以停止加稀鹽酸;故在此實驗中,當試劑加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就應停止再加。
22.我國制堿工業(yè)的先驅(qū)侯德榜將制堿與制氨結(jié)合起來的聯(lián)合制堿法,為純堿和氮肥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其生產(chǎn)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1)粗鹽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zhì)離子,工業(yè)上常用加入稍過量的① NaOH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BaCl2溶液及適量的鹽酸等除雜、精制。則加入試劑合理的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
(2)加鹽酸的作用是(用方程式表示) 、 。
(3)制堿原理可看作是由① CO2 + NH3 + H2O = NH4HCO3和② 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兩個反應加合而成。反應②為復分解反應,請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及表1中相關物質(zhì)20℃時的溶解度,分析反應②為何能順利進行? 。
表1 相關物質(zhì)的溶解度(20℃)(單位:g)
(4)操作2為洗滌、煅燒。晶體應在以下裝置 中(填字母序號)進行“洗滌”操作。
在上述操作中,如何判斷晶體已經(jīng)洗滌干凈 。
(5)X的化學式為 ,若X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的后果是 。
(6)Y是濾液中最主要成分,Y與Ca(OH)2反應的產(chǎn)物之一可用于循環(huán)使用,該產(chǎn)物的名稱為 ,Y的化學式為 ,寫出Y的一種用途 。
【答案】(1)B;C
(2)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 H2O+ CO2↑
(3)NaHCO3的溶解度較低,析出晶體
(4)B;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沒有沉淀則已洗滌干凈
(5)CO2;溫室效應
(6)氨氣;NH4Cl;做氮肥
【解析】解:(1)加入碳酸鈉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除去溶液中的Ca2+、另一個是除去過量的氯化鋇,所以加入的碳酸鈉必須排在氯化鋇的后面,所以順序是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2)加入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過量的碳酸鈉;(3)由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可知,碳酸氫鈉和氯化銨的質(zhì)量比為84:53.5,碳酸氫鈉生成的多,但是溶解度很小,20℃時的溶解度為9.6g,所以生成的碳酸氫鈉大都以晶體存在,類似于沉淀,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所以反應能順利進行;(4)為了能將洗滌的液體與固體及時分離,所以洗滌時應用裝置B,如果洗滌干凈則洗滌所得溶液中沒有氯化銨,所以判斷晶體已經(jīng)洗滌干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沒有沉淀則已洗滌干凈;(5)碳酸氫鈉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鈉和二氧化碳、水,所以X的化學式為CO2,直接排放會導致溫室效應;(6)濾液中最主要成分是氯化銨,氯化銨與Ca(OH)2反應的產(chǎn)物是氨氣、氯化鈣、水,氨氣可用于循環(huán)使用, 氯化銨的化學式為NH4Cl,因含氮元素,可做氮肥。
故答案為:(1)BC;(2)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 H2O+ CO2↑;(3)NaHCO3的溶解度較低,析出晶體;(4)B;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沒有沉淀則已洗滌干凈;(5)CO2;溫室效應;(6)氨氣;NH4Cl;做氮肥。
23.已知某種干電池的內(nèi)部黑色糊狀填充物含炭黑、二氧化錳、氯化銨和氯化鋅。下列是回收利用干電池得到二氧化錳和氯化銨固體的流程:
有關數(shù)據(jù)見表:
(1)操作I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玻璃棒和漏斗;
(2)固體M的成分為 ,操作Ⅲ的簡便方法為 。
(3)操作Ⅱ的過程包括、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溶液B的溶質(zhì)為 ;洗滌時最好選用下列物質(zhì)中的 作為洗滌液。
A.冰水 B.氯化銨飽和溶液 C.氯化鋅飽和溶液 D.氯化鈉飽和溶液
(4)施肥時不能將熟石灰與氯化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回答)。
【答案】(1)燒杯
(2)炭黑、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在空氣流中灼燒
(3)ZnCl2;B
(4)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解析】(1)操作I中溶解、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2)固體M是炭黑、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欲從固體M中得到較純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最簡便方法是在空氣流中灼燒,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錳不能。(3)ZnCl2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而NH4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相對較小,操作Ⅱ采用的蒸發(fā)濃縮,降溫結(jié)晶的方法,則通過操作Ⅱ所得到固體NH4Cl,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ZnCl2,因為氯化銨不溶于氯化銨飽和溶液而能溶于其他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應用氯化銨飽和溶液洗滌,
故答案為: B。(4)氯化銨能于堿性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方程式降低肥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
24.雜鹵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屬于“呆礦”,為能充分利用鉀資源,用飽和的Ca(OH) 2溶液浸雜鹵石制備硫酸鉀,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
(1)操作1的名稱為 ,所需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 ,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濾渣的主要成分有 和 。
(3)“除雜”環(huán)節(jié)中,先加入 溶液(填字母,下同),經(jīng)攪拌等操作后,過濾,再加入 溶液調(diào)濾液pH至中性。
a. K2CO3 b. Na2CO3 c. 稀硫酸 d. 稀鹽酸
(4)操作2的步驟是蒸發(fā)濃縮、 、過濾、洗滌。
(5)洗滌硫酸鉀最好選用 。
a. 30℃的水 b. 飽和的硫酸鈉溶液 c.飽和的硫酸鉀溶液
【答案】(1)過濾;漏斗;引流
(2)Mg(OH)2;CaSO4
(3)a;c
(4)降溫結(jié)晶
(5)c
【解析】(1). 過濾能將難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 (2). 過濾所需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漏斗,玻璃棒 (3). 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體灑在過濾器外邊。 (4). 氫氧化鈣和氯化鎂生成氫氧化鎂沉淀,硫酸鈣微溶,所以過濾后濾渣的主要成分是Mg(OH)2 和 CaSO4 (6). 濾液中的溶質(zhì)為硫酸鉀和少量的硫酸鈣,所以除雜時應先加入碳酸鉀,和硫酸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硫酸鉀然后過濾, 再加入適量的硫酸將過量的碳酸鉀轉(zhuǎn)化成硫酸鉀; (8). 操作2的步驟是蒸發(fā)濃縮、 降溫結(jié)晶 過濾、洗滌 (9).為提高產(chǎn)率,洗滌硫酸鉀最好選用飽和的硫酸鉀溶液。
25.CuCl常用作有機合成工業(yè)的催化劑,它是一種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為綠色固體Cu2(OH)3Cl。以粗鹽水(含CaCl2、MgCl2、Na2SO4)、Cu等原料制取CuCl的工藝如下圖:
(1)CuCl的名稱是 ,操作1、操作2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 。
(2)反應I中,依次加入試劑①②③,若A為BaCl2溶液,則B為 溶液,加入該溶液的目的是 。
(3)寫出反應II中不屬于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在工業(yè)上進行反應III時,常加入足量稀硫酸并通入過量的氧氣,其目的是 。
(5)沉淀池中有H2O參與反應,該反應Ⅳ中有 種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
(6)CuCl易被空氣氧化的原理為:4CuCl+4H2O+O2=2Cu2(OH)3Cl+2A,則A為 。
【答案】(1)氯化亞銅;漏斗
(2)碳酸鈉(或 Na2CO3);除去 CaCl2 和過量的 BaCl2(或除去 Ca2+和 Ba2+)
(3)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使銅充分反應(或提高銅的利用率)
(5)2
(6)HCl
【解析】(1)CuCl的名稱是氯化亞銅,操作1、操作2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漏斗;(2)反應I中,依次加入試劑①②③,若A為BaCl2溶液,則B為碳酸鈉溶液,加入該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鈣和過量的氯化鋇;(3)反應II中,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屬于中和反應,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不屬于中和反應,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4)在工業(yè)上進行反應III時,常加入足量稀硫酸并通入過量的氧氣,其目的是使銅充分反應;(5)沉淀池中有H2O參與反應,該反應Ⅳ中,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由+4變成+6,硫酸銅中的銅元素由+2變成+1,因此反應Ⅳ中有2種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6)由4CuCl+4H2O+O2=2Cu2(OH)3Cl+2A可知,反應前后銅原子都是4個,氧原子都是6個,反應前氯原子是4個,反應后應該是4個,其中2個包含在2A中,反應前氫原子是8個,反應后應該是8個,其中2個包含在2A中,則A為HCl。
26.某同學設計的“從含銅電纜廢料中提取銅”的實驗方案如下:
(1)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除了漏斗外,還有 、 .
(2)寫出步驟③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右圖是實驗室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裝置圖,該裝置存在一個主要的問題是 ;你認為改進的方法是 .
(4)在實驗過程中,圖中A處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 .
【答案】(1)玻璃棒;燒杯
(2)CuSO4+2NaOH=Cu(OH)2↓+Na2SO4
(3)沒有尾氣處理裝置;在右端導管口處加一個燃著的酒精燈,或加一個氣球
(4)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解析】解:(1)過濾操作時,所用到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漏斗、玻璃棒.(2)經(jīng)過操作①②得到的藍色溶液中溶質(zhì)為硫酸銅,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生成的氫氧化銅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為氧化銅和水,氧化銅能被一氧化碳等還原性物質(zhì)還原為銅.其中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復分解反應;(3)CO有毒,如果通入過量,沒有尾氣處理就會污染空氣.所以可在右端導管口處加一個燃著的酒精燈,使有毒的CO轉(zhuǎn)變成無毒的二氧化碳;或加一個氣球收集;(4)CO具有還原作用,可以把黑色的CuO轉(zhuǎn)化成紅色的Cu.
答案:(1)玻璃棒;燒杯;(2)CuSO4+2NaOH=Cu(OH)2↓+Na2SO4;(3)沒有尾氣處理裝置;在右端導管口處加一個燃著的酒精燈,或加一個氣球;(4)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27.海水素有“液體工業(yè)原料”之美譽。工業(yè)“從海水中提取鎂”的主要流程如圖:
(1)反應①煅燒過程中生成的另一種氧化物是 (填物質(zhì)名稱)。
(2)操作b的名稱是 ,操作a、b中都要用到一種玻璃儀器該儀器在操作a中的作用是 。
(3)以上提取鎂的全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填基本反應類型),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
(4)該反應生產(chǎn)生石灰的主要原料來源于海洋中的貝殼,優(yōu)點是 。
【答案】(1)二氧化碳
(2)蒸發(fā);引流
(3)置換反應;Mg(OH)2+2HCl=MgCl2+2H2O
(4)充分利用海洋化學資源、節(jié)約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
【解析】(1)貝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高溫煅燒時產(chǎn)生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2)蒸發(fā)是由溶液得到晶體的方法,操作b將MgCl2溶液變成無水MgCl2,故操作b為蒸發(fā);過濾是分離固體和液體的操作,操作a后得到固體和溶液,故操作a為過濾,在蒸發(fā)和過濾過程中都用到玻璃棒,在過濾過程中,玻璃棒的用途為引流,故填:蒸發(fā);引流;(3)反應①是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反應②中,氧化鈣和水生成氫氧化鈣,為化合反應,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鈣,屬于復分解反應;反應③是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故上述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Mg(OH)2+2HCl=MgCl2+2H2O;故填:置換反應;Mg(OH)2+2HCl=MgCl2+2H2O;(4)該反應生產(chǎn)生石灰的主要原料來源于海洋中的貝殼,貝殼價格低廉,來源廣,充分利用海洋化學資源、節(jié)約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故填:充分利用海洋化學資源、節(jié)約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
28.海水提取氯化鈉的大致過程如圖:
(1)圖中①是 (填“蒸發(fā)池”或“冷卻池”);
(2)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氯化鈉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實驗室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主要實驗步驟有:
Ⅰ.溶解Ⅱ. (填操作名稱) Ⅲ.蒸發(fā)
上述三個步驟中,用到的同一種玻璃儀器的名稱是 ,該儀器在步驟Ⅲ中的作用是 。
(4)用上述實驗提取的氯化鈉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實驗步驟如下:
① 計算:m(NaCl)= g,V(H2O)=90mL。
② 稱量:分別用電子天平、量筒稱量實驗所需氯化鈉質(zhì)量和水的體積。
③ 溶解:將稱量的氯化鈉和水在燒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攪拌。
④ 裝瓶:配好的溶液應裝于 (填儀器名稱)中。
⑤ 貼標簽:請完成所配溶液標簽的書寫。
(5)取此氯化鈉溶液測pH值,pH 7(填“>”、“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常考點專題必殺題(深圳專用)選擇專練08(實驗設計30題)(原卷版+解析),共3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键c專題必殺題(深圳專用)選擇專練07(綜合易錯題30題)(原卷版+解析),共3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键c專題必殺題(深圳專用)選擇專練04(構(gòu)成物質(zhì)的微粒30題)(原卷版+解析),共3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