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母性效應”是指子代某一性狀的表現(xiàn)型由母體的染色體基因型決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實螺是一種雌雄同體的軟體動物,一般通過異體受精繁殖;但若單獨飼養(yǎng),也可以進行自體受精,其螺殼的旋轉(zhuǎn)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區(qū)分,旋轉(zhuǎn)方向符合“母性效應”,遺傳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與螺殼旋轉(zhuǎn)方向有關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分離定律
B.螺殼表現(xiàn)為左旋的個體和表現(xiàn)為右旋的個體其基因型都是3種
C.欲判斷某左旋椎實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實螺作父本進行交配
D.將圖示中F2個體進行自交,其后代螺殼都將表現(xiàn)為右旋
2.“牝雞司晨”是我國古代人民發(fā)現(xiàn)的性反轉(zhuǎn)現(xiàn)象,該現(xiàn)象中原先下過蛋的母雞后來卻變成公雞,并能和母雞交配。發(fā)生性反轉(zhuǎn)過程中,雞的遺傳物質(zhì)不發(fā)生變化。已知雞的蘆花基因(B)和非蘆花基因(b)不在W染色體上,現(xiàn)以一只非蘆花性反轉(zhuǎn)公雞與一只蘆花母雞作親本雜交。假定子代中WW不能存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性反轉(zhuǎn)公雞的出現(xiàn)說明生物的性狀不僅僅是由基因決定的
B.若B/b在Z染色體上,親本公雞和母雞均不能發(fā)生基因B、b的分離現(xiàn)象
C.若B/b在常染色體上,則子代公雞中一定有非蘆花性狀
D.若B/b在Z染色體上,則子代蘆花公雞:蘆花母雞:非蘆花母雞=1:1:1
3.遺傳學家摩爾根,在野生型紅眼果蠅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只白眼雄果蠅,他用這只果蠅與野生型紅眼果蠅進行雜交(實驗Ⅰ),結果F1全部為紅眼。F1雌雄果蠅相互交配,F(xiàn)2雌果蠅全部為紅眼,雄果蠅中紅眼和白眼的比例為1:1這種現(xiàn)象不能用孟德爾的理論完全解釋清楚,于是他繼續(xù)做了下表所示的實驗(Ⅱ、Ⅲ)。與實驗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Ⅱ可視為實驗Ⅰ的測交實驗,其結果表明F1紅眼雌果蠅為雜合子
B.實驗Ⅲ是實驗Ⅰ的反交實驗,正反交結果若相同可確定其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C.實驗Ⅲ的結果表明野生型紅眼果蠅一半的精子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D.對實驗Ⅰ、Ⅱ、Ⅲ最合理的解釋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4.種子是農(nóng)業(yè)的“芯片”,科學家可以利用育種“芯片”對品種進行監(jiān)測,有助于提高育種效率,設計培育出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作物新品種??蒲腥藛T獲得兩個玉米突變純系(M和N),二者具有高產(chǎn)、營養(yǎng)豐富等優(yōu)良性狀,但都是白粉病感病品種。為了改良突變品系,育種工作者在種質(zhì)資源庫中選取抗病的純系玉米品系Q303,與M和N進行雜交,結果如下表。研究表明Q303品系含相關顯性抗病基因A和隱性抗病基因b。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丙組可驗證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且F2中感病植株有7種基因型
B.若將甲、乙兩組的F2中的全部植株混合種植,后代中b基因出現(xiàn)的概率為1/2
C.若丙組F2中所有感病植株隨機受粉,后代中抗病植株所占比例為16/169
D.若甲組中F2所有抗病植株進行自交,則后代植株中抗?。焊胁?5:1
5.某種二倍體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昆蟲的斑翅、正常翅由基因Aa控制,桃色眼、黑色眼由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且存在某種基因型的個體致死。為研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機制,科研人員選擇兩種類型的親本昆蟲雜交得到F1, F1相互交配產(chǎn)生F2,結果如下表。
不考慮基因位于性染色體同源區(qū)段的情況,下列相關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正常翅對斑翅為顯性,且基因A/a位于X染色體上
B.黑色眼對桃色眼為顯性,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bbXaXa×BbXAY
C.F2中黑色眼:桃色眼=2:3,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BB的個體致死
D.該昆蟲種群中,表型為正常翅桃色眼的個體基因型共有6種
6.螢火蟲的體色有紅色、黃色、棕色,分別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組復等位基因C1、C2、C3控制?,F(xiàn)用紅色螢火蟲與棕色螢火蟲進行雜交,F(xiàn)1表現(xiàn)為紅色:黃色=1: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C1、C2、C3的顯隱性關系是C1>C2>C3
B.親代紅色螢火蟲與F1中紅色螢火蟲基因型相同
C.若讓F1中的黃色螢火蟲自由交配,則F2表型之比為3:1
D.若子代表型之比為2:1:1,則親代的雜交組合為紅色×黃色
7.某種蛇體色的遺傳如圖所示,基因B、b和T、t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當兩種色素都沒有時表現(xiàn)為白色。選純合的黑蛇與純合的橘紅蛇作為親本進行雜交,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親本黑蛇和橘紅蛇的基因型分別為BBTT、bbtt
B.讓F1與雜合的橘紅蛇交配,其后代出現(xiàn)白蛇的概率為1/9
C.讓F1相互交配,后代花紋蛇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9
D.F1的基因型全部為BbTt,表型均為黑蛇
8.某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的籽粒顏色由兩對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籽粒為紫色,基因a控制籽粒為黃色,基因B只對基因型為Aa的個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籽粒呈現(xiàn)白色。籽粒的顏色同時也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成員利用黃色籽粒和紫色籽粒長成的植株進行兩次雜交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親本黃色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
B. 第一組F2紫色個體中基因型有4種
C. 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在不同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來的顏色可能不同
D. 第二組F2黃色個體中自交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的占比1/2
9.中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黃瓜的苦味物質(zhì)——葫蘆素主要由兩個“主控開關”控制合成,遺傳機制如圖所示,葉苦與葉非苦由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果苦與果非苦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和b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F(xiàn)將葉苦和果苦、葉非苦和果非苦的兩純合品系進行雜交,得到的F1全為葉非苦和果非苦。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葉片中的葫蘆素能有效抵御害蟲侵害,減少農(nóng)藥的使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親代到F1的過程中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B.葫蘆素的形成體現(xiàn)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性狀
C.F1自交后代中,表型為葉苦果苦的個體的性狀可以穩(wěn)定遺傳
D.F1自交后代符合育種要求的基因型中純合子占1/3
10.如圖為某家族甲、乙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甲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遺傳病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已知Ⅲ-4攜帶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不攜帶乙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Ⅱ-2的基因型為AaXBXb,Ⅲ-3的基因型為AaXBXb或者AAXBXb
C.若Ⅲ-3和Ⅲ-4再生一個孩子,則這個孩子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1/3
D.若Ⅳ-1與一個正常男性結婚,則他們生一個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1/16
二、多項選擇題
11.已知兔子的毛色受一組復等位基因C、Cch、Ch、c控制,上述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不同基因型兔子的表型如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由表可知,C、Cch、Ch、c之間具有一定次序的完全顯隱性關系
B.不同基因型的淺灰毛兔相互交配,后代的表型為灰毛:淺灰毛=3:1
C.若想確定某只雄兔的基因型,可讓其與多只雌性白毛兔交配,看后代表型即可判斷
D.若后代出現(xiàn)3種表型,則親本的基因型組合一定為CCch×CchCh
12.如圖為某ZW型性別決定動物的性染色體組成,若Ⅰ區(qū)段①上有基因A(腿粗基因),②上有基因a(腿細基因)Ⅱ1上有基因B(B為翅長基因,b為翅短基因),Ⅱ2上有基因C(C為黑色基因,c為灰色基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中可能是雄性果蠅的性染色體組成
B.該動物的翅長或翅短性狀只在一種性別上出現(xiàn)
C.該動物與腿粗個體交配,子代不可能出現(xiàn)腿細個體
D.該動物中雌性黑色個體少于雄性黑色個體
13.某兩性花二倍體植物的花色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紫花,a基因控制紅花。I基因不影響A、a基因的功能,但i基因純合的個體開白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長和繁殖?,F(xiàn)有該植物的4個不同純種品系甲、乙、丙、丁(其中乙和丙均表現(xiàn)為白花)進行雜交。不考慮突變,兩組F2個體數(shù)量相同,根據(jù)表中雜交結果,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甲、乙基因型分別為AAii、aaii
B.A、a與I、i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C.兩組中F2分別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F3性狀分離比相同
D.只考慮I、i基因,將①②中的F2放在一起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F3中白花個體占1/4
14.果蠅的正常眼與無眼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以正常眼雌果蠅和無眼雄果蠅為親本進行雜交,根據(jù)雜交結果繪制部分后代果蠅的系譜圖,如圖所示。不考慮致死、突變以及X與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的情況,欲根據(jù)后代果蠅確定該性狀的遺傳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B.若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Ⅲ-2與Ⅱ-1基因型相同
C.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Ⅲ-1與Ⅲ-2雜交的子代中正常眼雄果蠅的概率可能是3/8
D.若Ⅱ-2與Ⅱ-3果蠅雜交獲得足夠多的后代,根據(jù)雜交結果能確定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
15.科研團隊將抗霜霉病基因X和抗除草劑基因Y整合到油菜的染色體上,獲得了抗霜霉病和抗除草劑的三個油菜品種甲、乙、丙。研究團隊將甲、乙、丙分別與非轉(zhuǎn)基因油菜雜交,獲得了足夠多的后代,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三個油菜品種的變異類型都是基因重組
B.油菜甲的抗霜霉病基因X和抗除草劑基因Y分別整合到了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兩條染色體上
C.油菜乙的抗霜霉病基因X和抗除草劑基因Y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D.油菜丙的某些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據(jù)遺傳圖解分析可知,與螺殼旋轉(zhuǎn)方向有關基因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A項錯誤;螺殼表現(xiàn)為左旋,說明母本的基因型為dd,所以表現(xiàn)為螺殼左旋的子代基因型為dd或Dd,有2種;螺殼表現(xiàn)為右旋,說明母本的基因型為DD或Dd,則表現(xiàn)為螺殼右旋的子代基因型為DD、Dd或dd,有3種,B項錯誤;左旋螺的基因型為Dd或dd,所以可以用任意右旋螺作父本與該螺雜交,若左旋螺為dd,則子代螺殼應為左旋,若左旋螺為Dd,則子代螺殼應為右旋,C項正確;將圖解中的F2個體進行自交,Dd和DD的后代螺殼都將表現(xiàn)為右旋,而dd的后代螺殼將表現(xiàn)為左旋,D項錯誤。
2.答案:C
解析:性反轉(zhuǎn)公雞的遺傳物質(zhì)沒有發(fā)生變化,說明生物的性狀不僅僅是由基因決定的,A正確;若B/b在Z染色體上,性反轉(zhuǎn)公雞和母雞的性染色體組成均為ZW,均不能同時含有基因B、b,故均不能發(fā)生基因B、b的分離現(xiàn)象,B正確;若B/b在常染色體上,親本非蘆花性反轉(zhuǎn)公雞基因型為bb,蘆花母雞基因型為BB或Bb,若親本基因型為bb×Bb,則子代公雞和母雞中均有蘆花雞和非蘆花雞,若親本基因型為bb×BB,則子代均為蘆花雞,沒有非蘆花雞出現(xiàn),C錯誤;若B/b在Z染色體上,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ZbW、ZBW,由題可知子代中WW不能存活,則其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為ZBZb:ZBW:ZbW=1:1:1,即蘆花公雞:蘆花母雞:非蘆花母雞=1:1:1,D正確。
3.答案:B
解析: A、實驗Ⅱ為F1與隱性親本雜交,可視為實驗Ⅰ的測交實驗,其結果表明F1紅眼雌果蠅為雜合子,A正確; B、實驗Ⅲ是實驗的反交實驗,正反交結果不同說明果蠅的眼色遺傳與性別有關,其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仍符合遺傳定律,B錯誤; C、實驗Ⅲ為測交實驗,雙親的后代中只有一半為紅眼,表明野生型紅眼雄果蠅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C正確; D、結合實驗Ⅰ、Ⅱ、Ⅲ的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D正確。
故選:B。
4.答案:B
解析:根據(jù)題意結合表中雜交結果可知,Q303的基因型為AAbb,M的基因型為aabb,N的基因型為AABB,丙組的F2中感?。嚎共?13:3,滿足9:3:3:1的變式,說明A/a、B/b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且抗病植株的基因型為A_bb,所以F2中感病植株有7種基因型,A正確;若將甲、乙兩組F2中的全部植株混合種植,甲組F2關于B/b的基因型為bb,乙組F2關于B/b的基因型為1/4BB、1/2Bb、1/4bb,后代中b基因出現(xiàn)的概率為1/2+1/2×1/2=3/4,B錯誤;若丙組F2中所有感病植株(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隨機受粉,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B:aB:Ab:ab=4:4:2:3,因此后代中抗病植株(A_bb)所占比例為2/13×2/13+2×2/13×3/13=16/169,C正確;若甲組中F2所有抗病(1/3AAbb、2/3Aabb)植株自交,則F3植株中抗病植株占1/3+2/3×3/4=5/6,感病植株占1/5,二者的數(shù)量比為5:1, D正確。
5.答案:D
解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正常翅對斑翅為顯性,且基因A/a位于X染色體上,A正確:由眼色性狀遺傳的分析可知,桃色眼為隱性性狀,黑色眼為顯性性狀,且基因型為BB的個體致死,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bbXaXa×BbXAY,B、C正確:綜合上述分析可知,該昆蟲種群中,表型為正常翅桃色眼的個體基因型共有3種,分別為bbXAXA、bbXXAXa、bbXAY,D錯誤。
6.答案:B
解析:紅色螢火蟲(C1_)與棕色螢火蟲(C3_)雜交,F(xiàn)1表現(xiàn)為紅色:黃色=1:1,無棕色出現(xiàn),說明控制體色的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是C1>C2>C3,A正確;根據(jù)分析可知,親代紅色螢火蟲的基因型為C1C2,親代棕色螢火蟲的基因型為C3C3,F1中紅色螢火蟲的基因型為C1C3,B錯誤;F1中黃色螢火蟲的基因型為C2C3,其自由交配,則F2表現(xiàn)為黃色:棕色=3:1,C正確;若子代表型之比為2:1:1,同時出現(xiàn)三種性狀,則親代的雜交組合為紅色(C1C3)×黃色(C2C3),D正確。
7.答案:C
解析:A、由題意知,B_tt為黑蛇、bbT_為橘紅蛇,親本純合的黑蛇與純合的橘紅蛇的基因型分別是BBtt、bbTT,A錯誤;
B、F1花紋蛇基因型是BbTt,雜合橘紅蛇的基因型是bbTt,雜交后代白蛇(bbtt)的比例是1/2×1/4=1/8,B錯誤;
C、F1相互交配,子二代為B_T_(花紋蛇):B_tt(黑蛇):bbT_(橘紅蛇):bbtt(白蛇)=9:3:3:1,其中花紋蛇B_T_(1/9BBTT、2/9BBTt、2/9BbTT、4/9BbTt)中純合體占1/9,C正確;
D、親本純合的黑蛇與純合的橘紅蛇的基因型分別是BBtt、bbTT,故F1的基因型全部為BbTt,表型均為花紋蛇,D錯誤。
8.答案:D
解析:A、第一組的親代表型為黃色×紫色,而F1表型全為白色,由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_可推知,親本黃色的基因型可能分別是aabb、aaBB,A正確;
B、第一組F2中,紫色個體基因型為AAB_、A_bb,所以基因型種類為4種,B正確;
C、由于籽粒的顏色同時也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第二組的F1全為紫色可能是由環(huán)境條件改變引起的,C正確;
D、F2中黃色基因型為aa_ _,所以自交后代全是黃色,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的占比1/2,D錯誤。
故選D。
9.答案:A
解析:雙親為純合品系,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不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A錯誤;從葫蘆素形成的遺傳機制可以看出,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性狀,B正確;葉苦和果苦、葉非苦和果非苦的兩純合品系進行雜交,得到的F1全為葉非苦和果非苦,說明葉非苦對葉苦為完全顯性,果非苦對果苦為完全顯性,因此葉苦果苦的基因型是aabb,為隱性純合子,能穩(wěn)定遺傳,C正確;符合育種要求的表型是葉苦果非苦(aaB_),F(xiàn)1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葉非苦果非苦:葉苦果非苦:葉非苦果苦:葉苦果苦=9:3:3:1,葉苦果非苦中aaBB:aaBb=1:2,所以F1自交后代符合育種要求的基因型中純合子占l/3,D正確。
10.答案:D
解析:Ⅱ-1和Ⅱ-2都不患甲病,但他們有一個患甲病的兒子(Ⅲ-2),根據(jù)“無中生有為隱性”判斷甲病是隱性遺傳病,又由于Ⅰ-1的兒子正常,因此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3和Ⅲ-4都不患乙病,但他們有患乙病的孩子,根據(jù)“無中生有為隱性”判斷乙病是隱性遺傳病,且Ⅲ-4不攜帶乙遺傳病的致病基因,說明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正確。甲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遺傳病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則Ⅲ-2患甲病,相關基因型為aa,Ⅱ-1、Ⅱ-2表現(xiàn)正常,判斷Ⅱ-1、Ⅱ-2與甲病相關的基因型均為Aa;根據(jù)Ⅳ-2和Ⅳ-3患乙病(XbY)可推出Ⅲ-3與乙病相關的基因型為XBXb,可進一步推知Ⅱ-2與乙病相關的基因型為XBXb,因此Ⅱ-2的基因型為AaXBXb,Ⅲ-3的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B正確。若Ⅲ-3(基因型為1/3AAXBXb、2/3AaXBXb)和Ⅲ-4(表現(xiàn)正常,攜帶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攜帶乙遺傳病的致病基因,所以基因型為AaXBY)再生一個孩子,則這個孩子患甲病的概率為2/3×1/4=1/6,患乙病的概率為1/4,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1/6×3/4+5/6×1/4=1/3,C正確。只考慮乙病,Ⅲ-3的基因型為XBXb,Ⅲ-4的基因型為XBY,進而推知Ⅳ-1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2XBXB、1/2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為XBY,故他們生一個患乙病男孩的概率為1/2×1/4=1/8,D錯誤。
11.答案:ABD
解析:據(jù)題表可知,CchCch的表型為灰毛兔,CchCh、Cchc的表型都為淺灰毛兔,即Cch、Ch、c之間是不完全顯隱性關系,A錯誤;不同基因型的淺灰毛兔相互交配,即CchCh×Cchc→CchCch(灰毛免):Cchc(淺灰毛兔):CchCh(淺灰毛免):Chc(爪等體端黑色的白毛兔)=1:1:1:1,即后代的表型為灰毛:淺灰毛:爪等體端黑色的白毛=1:2:1,B錯誤;若想確定某只雄兔的基因型,可采用測交的方式,即讓其與多只雌性白毛兔(基因型為cc)交配,看后代表型即可判斷,C正確;CCch×CchCh→CCch(野生型棕毛兔):CCh(野生型棕毛兔):CchCch(灰毛兔):CchCh(淺灰毛兔)=1:1:1:1,即后代共出現(xiàn)3種表型,但根據(jù)B項分析可知,當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CchCh×Cchc時,后代也出現(xiàn)3種表型,D錯誤。
12.答案:BD
解析:已知該動物為ZW型性別決定,故由圖推測該動物為雌性,圖中①上有雄性抑制區(qū)、雌性可育區(qū)、雌性啟動區(qū),推測①為W染色體,②為Z染色體,而雄性果蠅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A錯誤;分析題圖可知,該動物的B、b基因位于W染色體上,翅長或翅短性狀只在雌性個體中出現(xiàn),B正確;若腿粗異性個體的基因型為ZAZa,該動物ZaWA與ZAZa交配,子代腿細個體ZaZa所占比例為1/4,C錯誤;黑色基因?qū)儆赯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該動物中雌性黑色個體(ZCW)少于雄性黑色個體(ZCZC、ZCZc),D正確。
13.答案:BD
解析:
解析: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A、a,I、i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丙、丁的基因型分別為AAii、aaII,甲、乙的基因型分別為AAIⅡ、aaii,A錯誤、B正確。①組中F1的A基因與I基因在一條染色體上,a基因與i基因在另一條染色體上,②組中F1的A基因與i基因在一條染色體上,a基因與I基因在另一條染色體上,則①組中F2產(chǎn)生的配子為1/2AI和1/2ai,F2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F3性狀分離比為紫花:白花=3:1;②組中F2產(chǎn)生的配子為1/2Ai和1/2aI,F(xiàn)2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F3性狀分離比為紫花:紅花:白花=2:1:1,C錯誤。只考慮I和i基因,①②中的F2放在一起隨機交配,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II:Ii:ii=1:2:1,白花個體占1/4,D正確。
14.答案:ACD
解析:Ⅰ-1與Ⅰ-2雜交,子代中雌果蠅均為正常眼,說明無眼性狀的遺傳不可能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A正確。假設控制有眼和無眼性狀的基因為A/a,若控制果蠅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只能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Ⅰ-2基因型為XaY,Ⅱ-1基因型為XAXa,Ⅱ-2基因型為XAXa,Ⅱ-3基因型為XAY,Ⅲ-2正常眼雌果蠅基因型為XAX-,Ⅲ-2與Ⅱ-1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錯誤。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無眼為隱性性狀,Ⅲ-2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2XAXA、1/2XAXa,Ⅲ-1基因型為XAY,Ⅲ-2產(chǎn)生的卵細胞基因型及比例為XA:Xa=3:1,Ⅲ-1產(chǎn)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XA:Y=1:1,兩者雜交,后代正常眼雄果蠅的概率為3/4×1/2=3/8,C正確。若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別為XAXa和XAY,后代雌果蠅均為正常眼,雄果蠅有正常眼和無眼,只有雄果蠅有無眼性狀;若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Ⅱ-2和Ⅱ-3的基因型均為Aa,后代雌蠅和雄蠅中均為正常眼:無眼=3:1;若無眼性狀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Ⅱ-2和Ⅱ-3的基因型均為aa,后代雌蠅和雄蠅都只有正常眼,因此若Ⅱ-2與Ⅱ-3果蠅雜交獲得足夠多的后代,可以根據(jù)雜交結果確定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D正確。
15.答案:ABD
解析:甲、乙、丙三個油菜品種,是將抗霜霉病基因X和抗除草劑基因Y整合到油菜的染色體上獲得的,該變異類型屬于基因重組,A正確;油菜甲與非轉(zhuǎn)基因油菜雜交,子代抗霜霉病不抗除草劑:不抗霜霉病抗除草劑=1:1,說明基因X和Y發(fā)生了基因分離,故推測基因X和Y分別整合到了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兩條染色體上,B正確;油菜乙與非轉(zhuǎn)基因油菜雜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現(xiàn)比例為1:1:1:1的四種表現(xiàn)型,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推測油菜乙的抗霜霉病基因X和抗除草劑基因Y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C錯誤;根據(jù)油菜丙與非轉(zhuǎn)基因油菜雜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可推測,油菜丙的抗霜霉病基因X和抗除草劑基因Y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抗霜霉病不抗除草劑、不抗霜霉病抗除草劑兩種表現(xiàn)型的出現(xiàn)可能是油菜丙的某些細胞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D正確。
組別
雜交組合
結果

F1紅眼♀×白眼♂
紅眼♀:紅眼♂:白眼♀:白眼♂=1:1:1:1

野生型紅眼♂×白眼♀(來自實驗Ⅱ)
紅眼♀:白眼♂=1:1
雜交組合
親本
F1表型
F1自交得到F2,F(xiàn)2表型

Q303×M
抗病
1/4感病、3/4抗病

Q303×N
感病
3/4感病,1/4抗病

M×N
感病
13/16感病、3/16抗病
項目
親本
F1
F2
雌性
斑翅桃色眼
正常翅桃色眼:正常翅黑色眼=1:1
正常翅黑色眼:正常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斑翅桃色眼=2:3:2:3
雄性
正常翅黑色眼
斑翅斑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1:1
正常翅黑色眼:正常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斑翅桃色眼=2:3:2:3
組別
親代
F1表型
F1自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

黃色×紫色
全為白色
紫色:黃色:白色=6:4:6

全為紫色
紫色:黃色:白色=10:4:2
基因型
CC、CCch、CCh、Cc
CchCch
CchCh、Cchc
ChCh、Chc
cc
表型
野生型棕毛兔
灰毛兔(毛白色,毛尖黑色)
淺灰毛兔
爪等體端黑色的白毛免
白毛兔
編號
雜交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甲×乙
紫花
紫花:白花=3:1

丙×丁
紫花
紫花:紅花:白花=2:1:1
親本
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
甲×非轉(zhuǎn)基因油菜
抗霜霉病不抗除草劑:不抗霜霉病抗除草劑=1:1
乙×非轉(zhuǎn)基因油菜
抗霜霉病抗除草劑:不抗霜霉病抗除草劑:抗霜霉病不抗除草劑:不抗霜霉病不抗除草劑=1:1:1:1
丙×非轉(zhuǎn)基因油菜
抗霜霉病抗除草劑:抗霜霉病不抗除草劑:不抗霜霉病抗除草劑:不抗霜霉病不抗除草劑=49:1:1:49

相關試卷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選擇題專練 第12練 綜合練B(含解析):

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選擇題專練 第12練 綜合練B(含解析),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選擇題專練 第9練 文字信息(含解析):

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選擇題專練 第9練 文字信息(含解析),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選擇題專練 第7練 生物技術與工程(含解析):

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選擇題專練 第7練 生物技術與工程(含解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選擇題專練 第6練 生物與環(huán)境(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選擇題專練 第6練 生物與環(huán)境(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非選擇題專練  第6練 綜合練A(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非選擇題專練 第6練 綜合練A(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非選擇題專練  第5練 生物技術與工程(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3部分 題型增分練 非選擇題專練 第5練 生物技術與工程(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6 專題強化練(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6 專題強化練(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