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題單位:嫩江市高級中學
(滿分:150分 測試時間:150分鐘)
現(xiàn)代文閱讀(34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
材料一:
1.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1.A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心懷“國之大者”,鑄就了以“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為內涵的科學家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
2.早在2012年初,中國科協(xié)聯(lián)合教育部啟動實施“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重點動員支持一批高校創(chuàng)作排演以現(xiàn)當代著名科學家和科技界民族英雄為主題的舞臺劇,用廣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樂于接受的藝術形式,講述一批德學雙馨、對國家科技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在科技界具有崇高威望的科學大師的動人事跡,2.A成為當時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弘揚科學家精神的一次大膽創(chuàng)新。
3.十年來,5.1主辦部門從兩部門增加到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文聯(lián)等6部門,演出劇目也從第一批的6部擴大到現(xiàn)在的20部。1.B劇目的數(shù)量和質量在發(fā)生變化,但堅持科學和藝術相結合,著力打造校園文化經典原創(chuàng)劇目的定位始終未變,用講故事的方式弘揚科學家精神也從未過時。科學大師劇成為高校開展“大思政課”的生動藍本,也是科學、藝術、教育融合發(fā)展的最好詮釋與最佳案例。
4.通過舞臺劇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關鍵在于故事挖掘。每一名參與5.2科學大師劇創(chuàng)作的師生都會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對擬排演的科學家人物進行深入了解,通過大量閱讀傳記手稿、實地調研訪談等方式了解科學家故事,感悟科學家精神。
5.按照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要求,參與科學大師劇創(chuàng)排的高校師生在對科學家故事進行藝術化加工的過程中,2.B始終堅持把尊重重大事實的科學性,將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擺在首位。天津大學2.C原創(chuàng)話劇《侯德榜》劇組曾先后多次組織動員參演師生赴北京、天津、大連、南京、福建等地,拜訪中國化學學會、中國化工學會、南京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化工集團公司、永利化工天津堿廠等單位,實地追蹤侯老的生平足跡,現(xiàn)場采訪侯老親屬后人、秘書等,查閱書籍和歷史文獻千余份,在整理了10余萬字的一手資料后,才據(jù)此創(chuàng)作了話劇《侯德榜》的劇本初稿。
6.黨的二十大對科技強國建設和弘揚科學家精神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增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這是對弘揚科學家精神的新要求,也是對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文化自信自強的新要求。
7.沒有科學家精神鑄就起科技脊梁,就難以匯聚起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也難以產出高質量的科技成果。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1.C也必然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家國情懷、杰出才干、高度文化自信的優(yōu)秀青年擔負時代使命。
8.應時代之需,近年來“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廣泛動員科技、歷史、文化等領域的專業(yè)力量,深入挖掘校史資源,不斷塑造有思想有故事的科學家原型,以舞臺為媒介,不斷擴大參與度和覆蓋面,2.D使每個科學大師劇目都成為扎根高校、連接青年學生、影響社會公眾的有溫度的“生命體”。一批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科學大師劇成為“演得好、留得下、傳得開”的佳作。
(摘編自共青團中央《擎“科學家精神”之炬 書青春中國時代華章》)
材料二:
1.科學家精神之于4.1青少年教育的意義,1.D不僅在于鼓勵青少年學習科學、勇于探索,更重要的是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觀,培養(yǎng)愛國情懷,涵養(yǎng)堅持不懈、求真務實、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品格。當代青少年的價值體系更加開放和多元,面向青少年弘揚科學家精神,要充分理解青少年價值需要,采用更加新穎的表達方式。
2.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深入發(fā)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對科技創(chuàng)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如何開展引領性科技攻關?如何實現(xiàn)從“追逐者”到“引領者”的轉變?4.2廣大科技工作者唯有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賡續(xù)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tǒng),才能堅定不移地以創(chuàng)新尋求突破。正是秉承著這樣的科學家精神,堅守著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無數(shù)新時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繼、接續(xù)奮斗,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3.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將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作為我國人才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性認識的八條寶貴經驗之一,強調要始終堅持并不斷豐富發(fā)展。4.3科學家精神既凝聚了老一輩科學家的信念與追求,也為激勵廣大青年人才開拓創(chuàng)新提供了力量源泉。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屠呦呦,再到鐘揚、黃大年,他們身上彰顯的科學家精神感人至深。學習感悟科學家精神,能夠激發(fā)愛國情感、培養(yǎng)高尚道德情操,不斷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對新時代人才發(fā)展具有強大的引領作用。
(摘編自柯嘉平《讓科學家精神直抵心靈》)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因為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鑄就了內涵豐富的科學家精神,所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凝聚起了磅礴的力量。強加因果
B.十年來,科學大師劇的主辦部門在擴大,劇目的數(shù)量在增加,質量在提高,但堅持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定位始終未變。曲解文意
C.只有一批批有家國情懷、杰出才干、高度文化自信的優(yōu)秀青年擔負時代使命,才有可能最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D.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觀,涵養(yǎng)科學品格,與鼓勵青少年學習科學、勇于探索同樣重要。并列關系
1.C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的能力。A.強加因果。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來的磅礴的力量除了科學家精神的作用,還有其他方面的作用。B.“質量在提高”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三段的表述是“劇目的數(shù)量和質量在發(fā)生變化”。D.“同樣重要”錯誤。材料二第一段的表述是“不僅在于鼓勵青少年學習科學、勇于探索,更重要的是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觀,培養(yǎng)愛國情懷,涵養(yǎng)堅持不懈、求真務實、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品格”,“不僅……更……”是遞進關系,不是并列關系。故選C。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最初的舞臺劇形式,成為當時的“一次大膽創(chuàng)新”,可見開展這種形式的活動,在當時也是一種富有勇氣的改革與突破。
B.“將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擺在首位”,既指劇目內容要突出科學家的這種精神,又要求創(chuàng)排劇目的師生應追求這種精神。
C.《侯德榜》劇組參演師生實地追蹤侯老的生平足跡,現(xiàn)場采訪侯老親屬后人、秘書等,都表明了創(chuàng)作團隊對“科學性”的尊重。
D.一批科學大師劇成為“演得好、留得下、傳得開”的佳作,可見舞臺劇已成為有影響力、有溫度的為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傳播形式。未然變已然及無中生有
2.D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材料內容進行判斷的能力?!耙殉蔀椤瓰榘傩障猜剺芬姟卞e誤。材料一最后一段是說“一批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科學大師劇成為‘演得好、留得下、傳得開’的佳作”。“已成為有影響力、有溫度的為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傳播形式”無中生有。故選D。
3.下列選項不能體現(xiàn)材料一第一段中“科學家精神”的一項是( )(3分)
A.“在烽火連天的歲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們一切行為的時刻,唯獨他(梁思成),依舊把熱愛傾注在人類古建筑上,他知道,地球上的所有文化遺產,都屬于人類?!?br>B.“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待了20年。這20年間,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終眷戀著生他養(yǎng)他的祖國。”愛國
C.“鄧稼先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線,領導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把中華民族國防自衛(wèi)武器引導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合作
D.“徐霞客一生不避艱險,走遍三江五岳,橫跨了中國十六個省份。他的考察記錄,經過現(xiàn)代地理學家的實際勘探,證明他的觀察和描述非常準確,是一份很有價值的科學文獻?!鼻髮?br>3.A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材料中重要概念含義的能力。依據(jù)材料一第一段可知,“科學家精神”的內涵是: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B.體現(xiàn)了“愛國”。C.體現(xiàn)了“協(xié)同”。D.體現(xiàn)了“求實”。故選A。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貫廣東新會,生于日本東京,畢生致力于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筑歷史學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師。
“科學家精神”有什么作用?請根據(jù)材料二加以概括。(4分)
4. ①科學家精神為青少年教育導向護航。
②科學家精神為科技創(chuàng)新凝聚力量。
③科學家精神讓人才發(fā)展薪火相傳。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不僅在于鼓勵青少年學習科學、勇于探索,更重要的是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觀,培養(yǎng)愛國情懷,涵養(yǎng)堅持不懈、求真務實、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品格”,抓住“鼓勵青少年”“引導青少年”等詞語可概括為:科學家精神為青少年教育導向護航。
“如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如何開展引領性科技攻關?如何實現(xiàn)從‘追逐者’到‘引領者’的轉變?廣大科技工作者唯有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賡續(xù)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tǒng),才能堅定不移地以創(chuàng)新尋求突破”,這是從科技創(chuàng)新的角度體現(xiàn)了“科學家精神”的作用,可概括為:科學家精神為科技創(chuàng)新凝聚力量。
“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將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作為我國人才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性認識的8條寶貴經驗之一,強調要始終堅持并不斷豐富發(fā)展??茖W家精神既凝聚了老一輩科學家的信念與追求,也為激勵廣大青年人才開拓創(chuàng)新提供了力量源泉。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屠呦呦,再到鐘揚、黃大年,他們身上彰顯的科學家精神感人至深。學習感悟科學家精神,能夠激發(fā)愛國情感、培養(yǎng)高尚道德情操,不斷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對新時代人才發(fā)展具有強大的引領作用”,這是從“人才發(fā)展”的角度體現(xiàn)了“科學家精神”的作用,據(jù)此可概括為:科學家精神讓人才發(fā)展薪火相傳。
5.如何才能通過舞臺劇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讓科學家精神直抵青少年心靈?結合兩則材料
談談你的看法。(5分) 兩個主體
①相關部門:認真落實政策內容,充分理解青少年價值需要,將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以舞臺為媒介,不斷擴大大師劇的參與度和覆蓋面。
②參演舞臺劇的青年師生:認真感悟科學家精神,深度挖掘科學家故事,秉懷求真務實的精神,實踐走訪獲取第一手資料,使舞臺劇更加真摯感人。(答出一個方面給2分,兩個方面都答出來給5分)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運用材料內容的能力。
依據(jù)“早在2012年初,中國科協(xié)聯(lián)合教育部啟動實施”“重點動員支持一批高校創(chuàng)作排演以現(xiàn)當代著名科學家和科技界民族英雄為主題的舞臺劇,用廣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樂于接受的藝術形式,講述一批德學雙馨、對國家科技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在科技界具有崇高威望的科學大師的動人事跡”“劇目的數(shù)量和質量在發(fā)生變化,但堅持科學和藝術相結合,著力打造校園文化經典原創(chuàng)劇目的定位始終未變”“應時代之需,近年來‘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廣泛動員科技、歷史、文化等領域的專業(yè)力量,深入挖掘校史資源,不斷塑造有思想有故事的科學家原型,以舞臺為媒介,不斷擴大參與度和覆蓋面,使每個科學大師劇目都成為扎根高校、連接青年學生、影響社會公眾的有溫度的‘生命體’”等內容可建議相關部門:認真落實政策內容,充分理解青少年的價值需要,將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以舞臺為媒介,不斷擴大大師劇的參與度和覆蓋面。
依據(jù)“通過舞臺劇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關鍵在于故事挖掘。每一名參與科學大師劇創(chuàng)作的師生都會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對擬排演的科學家人物進行深入了解,通過大量閱讀傳記手稿、實地調研訪談等方式了解科學家故事,感悟科學家精神”“參與科學大師劇創(chuàng)排的高校師生在對科學家故事進行藝術化加工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把尊重重大事實的科學性,將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擺在首位……”等可建議參演舞臺劇的青年師生:認真感悟科學家精神,深度挖掘科學家故事,秉懷求真務實的精神,實踐走訪獲取第一手資料,使舞臺劇更加真摯感人。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火線外(二章)①
蕭紅
窗邊
M站在窗口,他的白色的褲帶上的環(huán)子發(fā)著一點小亮,而他前額上的頭發(fā)和臉就壓在窗框上,就這樣,很久很久地。同時那機關槍的聲音似乎緊急了,一排一排地爆發(fā),一陣一陣地裂散著,好像聽到了在大火中坍下來的家屋。
“這是哪方面的機關槍呢?”
“這槍一開,在電影上我看見過,人就一排一排地倒下去。”
“這不是嗎?炮也響了?!?br>我在地上走著,就這樣散散雜雜地問著M,而他回答我的卻很少。
“這大概是日本方面的機關槍,因為今夜他們的援軍必要上岸,也許這是在搶岸……也許……”語言
他說第二個“也許”的時候,我明白了這“也許”一定是他又復現(xiàn)了他曾做過軍人的經驗。心理
于是那在街上我所看到的傷兵,又完全遮沒了我的視線;他們在搬運貨物的汽車上,汽車的四周插著綠草,車在跑著的時候,那紅十字旗在車廂上火苗一般跳動著。那車沿著金神父路向南去了。遠處有一個白色的救急車廂上畫著一個很大的紅十字,就在那地方,那飄蓬著的傷兵車停下,行路的人是跟著擁了去。那車子只停了一下,又倒退著回來了。退到最接近的路口,向著一個與金神父路交叉著的街開去,這條街就是莫利哀路。這時候我也正來到了莫利哀路,在行人道上走著。那插著草的載重車,就停在我的前面,那是一個醫(yī)院,門前掛著紅十字的牌匾。
兩個穿著黑色云紗大衫的女子跳下車來。她們一定是臨時救護員,臂上包著紅十字。這時候,我就走近了。
跟著那女救護員,就有一個手按著胸口的士兵站起來了,大概他是受的輕傷,全身沒有血痕,只是臉色特別白。還有一個,他的腿部扎著白色的繃帶,還有一個很直地躺在車板上,而他的手就和蟲子的腳爪般攀住了樹木那樣緊抓著車廂的板條。細節(jié)動作
這部車子載著七八個傷兵,其中有一個,他綠色的軍衣在肩頭染著血的部分好像被水浸著那么濕,但他也站起來了,他用另一只健康的手去扶著別的一只受傷的手。
女救護員爬上車來了,我想一定是這醫(yī)院已經人滿,不能再收的緣故。所以這載重車又動搖著,響著,倒退著,沖開著圍觀的人,又向金神父路退去。就是那肩頭受傷的人,他也從原來的地方坐下去。
他們的臉色有的是黑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黃色的,除掉這個,從他們什么也得不到,呼叫,哼聲,一點也沒有,好像正在受著創(chuàng)痛的不是人類,不是動物……靜靜地;靜得好像是一棵樹木。
人們擁擠著招呼著,抱著孩子,拖著拖鞋,使我感到了人們就像在看“出大差”那種熱鬧的感覺。停在我們腳尖前面的這飄蓬的人類,是應該受著無限深沉的致敬的呀!
于是第二部插著綠草的汽車也來到了,就在人們擁擠圍觀的當中,兩部車子一起退去了。
M的腰間仍舊是閃著那帶子上的一點小亮,那困惱的頭發(fā)仍舊是切在窗子的邊上。寧靜,這深夜的寧靜,微風也不來擺動這桌子上的書篇……只在那北方槍炮的世界中,高沖起來的火光中,把M的頭部烘托出來一個圓大沉重而安寧的黑影在窗子上。
我想他也和我一樣,戰(zhàn)爭是要戰(zhàn)爭的,而槍聲是并不愛的。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
小生命和戰(zhàn)士
“你看那兵士腰間的刀子,總有點兇殘的意味,可是他也愛那么小的孩子?!蔽疫@樣小聲地把嘴唇接近著L的耳邊。
其實渡輪正在進行中的聲音,也絕對使那兵士不會聽到我的話語的。
其中第一個被我注意的,不是那個抱著孩子的,而是另外的一個,他一走上來,就停在船欄的旁邊。他那么小,使我立刻想到了小老鼠。兩頰從顴骨以下是完全陷下來的,因此嘴有點突出。耳朵在帽子的邊下,顯得貧薄和孤獨,和那過大的帽遮一樣,對于他都起著一種不配稱的感覺。從帽遮我一直望到他黑色的膠底鞋,左手上受了傷,被一條掛在頸間的白布帶吊在胸前,他穿著特為傷兵們趕制的過大的棉背心,而這件棉背心就把他裝飾成一只小甲蟲似的站在那里。等另外兩個兵士走近前來的時候,他就讓開了。
這兩個之中的一個,在我看來是個軍官,他并不怎樣瘦,有點高大,他受傷的也是左手,同樣被一只帶子吊在胸前。在他慢慢地踱著的時候,那黑色皮鞋的后半部不時地被黃呢褲的邊口埋沒著。當他同另外的一個講話的時候,那空著的,垂在左肩的軍中黃呢上衣的袖子,顯得過于多余地在擺蕩——因為他隔一會就要抬一抬左肩的緣故。
我所說的掛著刀的兵士,始終沒有給我看到他的正面,因為那受傷的軍官和他談話總是對立著,我所能看到的是他腳上的刺刀針,腰間的短刀,他的腰和肩都寬而且圓。那在懷中的孩子時時想要哭,于是他很小心地搖著他,把那包著孩子的軍外套隔一會兒拉一拉,或是包緊一點。
不知為什么,我看他好像無論怎樣也不能完全忘掉他腰邊的短刀,孩子一安靜下來,他的左手總是反背過來壓在刀柄上。
渡輪走近一個停在江心的貨船旁邊的時候,因為那船完全熄了燈火,所以好像一座小城似的黑黑地睡在江心上,起重機上還有一個大皮囊似的東西高懸著。
我是背著鍋爐站著的,背后的溫暖已經增加到不能忍耐的程度,所以我稍稍離開一點,可是我的背后仍接近著溫暖,而我的胸前卻向著寒涼的江水。
那軍官的煙火照紅了他過高的鼻子,而后輕輕地好像從指尖上把它一彈,那煙火就掠過了船欄而向著月下的江水奔去了。
我一轉身就看到了那第一個被我注意的傷兵就站在我的旁邊,似乎在這船上并沒有他的同伴,他帶著衰弱或疲乏的樣子在望著江水。他好像在尋找什么,也好像他要細聽一聽什么,或者不是,或者他的心思完全系在那只吊在胸前的左手上。
前邊就是黃鶴樓,在停船之前,人們有的從座位上站起來,有的在移動著,船身和碼頭所激起來的水聲,很響地在擊撞著。即使那士兵的短刀的環(huán)子碰擊得再響亮一點,我也不能聽到,只有想象著:那緊貼在兵士胸前的孩子的心跳和那兵士的心跳,是不是他們彼此能夠聽到?
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注]①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隨后,蕭紅跟隨友人撤往武漢,創(chuàng)作了多篇以抗日為主題的作品,《火線外二章:窗邊、小生命和戰(zhàn)士》就寫于此時。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一排一排”“一陣一陣”等疊詞的運用,寫出了槍聲之急之多,強調突出了戰(zhàn)時背景。
B.“飄蓬”一詞,生動地寫出了這些可敬的人如同隨風飄蕩的蓬草般的命運,為了抗戰(zhàn),居無定所。
C.文章記錄了蕭紅在戰(zhàn)場邊緣的見聞,對傷員們負傷狀況做了細致的描寫,直接體現(xiàn)了戰(zhàn)斗的激烈。
D.作者運用平實、率真的敘事方式,營造出一種稚拙渾樸的悲壯之美、一種含蓄而深沉的悲傷情調。
6.C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爸苯芋w現(xiàn)了戰(zhàn)斗的激烈”有誤,這里記錄在戰(zhàn)場邊緣的見聞,描寫傷員們的負傷狀況,展現(xiàn)火線外畫面,應為間接表現(xiàn)戰(zhàn)斗的激烈。故選C。
7.下列對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中將傷兵描繪成“一棵樹木”“小老鼠”“小甲蟲”,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戰(zhàn)爭對人的摧殘。
B.士兵腰間的短刀所代表的兇殘的戰(zhàn)爭與小孩子象征的天真純潔的人性形成了鮮明對比,士兵是愛孩子的,戰(zhàn)爭不能泯滅他們善良本真的人格。
C.通過對傷兵臉色的描述——“有的是黑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黃色的”,寫出了傷兵經歷的痛苦。
D.腰間帶刀又抱著孩子的戰(zhàn)士、忙碌的救護員、負傷的士兵與軍官,都映入讀者眼簾,人物形象描寫細致,立體飽滿。
7.D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叭宋镄蜗竺鑼懠氈?,立體飽滿”錯?!拔宜f的掛著刀的兵士,始終沒有給我看到他的正面……我所能看到的是他腳上的刺刀針,腰間的短刀,他的腰和肩都寬而且圓”側重局部形象的細節(jié)處理,不能說立體飽滿。故選D。
有人評價,蕭紅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敘事性,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她的敘事藝術。(4分)
①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展現(xiàn)火線外畫面,使得敘事真實生動,也能自由地抒發(fā)感慨,并更易激發(fā)讀者共鳴。
②文章敘事擅長細節(jié)處理,文章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使形象變得具體可感,人物的精神和情感呼之欲出。
③敘事中注意對情感的節(jié)制,作者把對戰(zhàn)爭的感受隱藏在日常事情和生活的細節(jié)中,避免了敘事中過度抒情和空洞抒情的弊端。 (每點2分,答對兩點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給分。)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敘事藝術的能力。①文章記錄了“我”在戰(zhàn)場邊緣的見聞,腰間帶刀又抱著孩子的戰(zhàn)士、忙碌的救護員、負傷的士兵與軍官,都映入讀者眼簾,對傷員們負傷狀況做了細致的描寫,以第一人稱“我”來展現(xiàn)火線外畫面,使得敘事真實生動,也能自由地抒發(fā)感慨,并更易激發(fā)讀者共鳴。②文章敘事擅長細節(jié)處理,“這是哪方面的機關槍呢?”“這槍一開,在電影上我看見過,人就一排一排地倒下去”“他也站起來了,他用另一只健康的手去扶著別的一只受傷的手”“那在懷中的孩子時時想要哭,于是他很小心地搖著他,把那包著孩子的軍外套隔一會兒拉一拉,或是包緊一點”“我想他也和我一樣,戰(zhàn)爭是要戰(zhàn)爭的,而槍聲是并不愛的”文章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使形象變得具體可感,人物的精神和情感呼之欲出。③敘事中注意對情感的節(jié)制,“從他們什么也得不到,呼叫,哼聲,一點也沒有,好像正在受著創(chuàng)痛的不是人類,不是動物……靜靜地;靜得好像是一棵樹木”“那在懷中的孩子時時想要哭,于是他很小心地搖著他,把那包著孩子的軍外套隔一會兒拉一拉,或是包緊一點”作者運用平實、率真的敘事方式,營造出一種稚拙渾樸的悲壯之美、一種含蓄而深沉的悲傷情調,把對戰(zhàn)爭的感受隱藏在日常事情和生活的細節(jié)中,避免了敘事中過度抒情和空洞抒情的弊端。
茹志鵑的《百合花》和蕭紅的《火線外》都是“非戰(zhàn)爭化”的戰(zhàn)爭題材文章,請結合兩篇文章談談你對這一說法的理解。(6分)
①從標題上看,《百合花》和《火線外》就契合了“非戰(zhàn)爭化”的特點。
②從情節(jié)看,《百合花》《火線外》都較少直接描寫戰(zhàn)爭場面,而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戰(zhàn)場外的事件。
③從人物與主題表達看,《百合花》借助戰(zhàn)爭這一特定背景下“我”、新媳婦和女衛(wèi)生員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純潔的猶如百合的愛去反襯戰(zhàn)爭的殘酷;《火線外》通過個人生活、個人感情以及傷兵畫面的敘述描寫,深化對戰(zhàn)爭社會批判的目的。
④《百合花》的語言清新質樸,《火線外》語言直率而自然,都與常見戰(zhàn)爭題材小說不同。(答出一點2分)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體裁特點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①從標題上看,《百合花》和《火線外》標題內容都是戰(zhàn)場之外的事物,契合了“非戰(zhàn)爭化”的特點。②從情節(jié)看,《百合花》描寫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隊發(fā)起總攻之前,小通訊員送文工團的女戰(zhàn)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們到包扎所后向一個剛過門三天的新媳婦借被子的小故事?!痘鹁€外》記錄了作者在戰(zhàn)場邊緣的見聞,對傷員們負傷狀況做了細致的描寫。兩篇小說都較少直接描寫戰(zhàn)爭場面,而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戰(zhàn)場外的事件。③從人物與主題表達看,《百合花》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年代崇高純潔的人際關系,歌頌了人性美和人情美,贊美了小戰(zhàn)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借助戰(zhàn)爭這一特定背景下“我”、新媳婦和女衛(wèi)生員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純潔的猶如百合的愛去反襯戰(zhàn)爭的殘酷;《火線外》作者運用平實、率真的敘事方式,營造出一種稚拙渾樸的悲壯之美、一種含蓄而深沉的悲傷情調?!皬乃麄兪裁匆驳貌坏?,呼叫,哼聲,一點也沒有,好像正在受著創(chuàng)痛的不是人類,不是動物……靜靜地;靜得好像是一棵樹木”“那在懷中的孩子時時想要哭,于是他很小心地搖著他,把那包著孩子的軍外套隔一會兒拉一拉,或是包緊一點”通過個人生活、個人感情以及傷兵畫面的敘述描寫,深化對戰(zhàn)爭社會批判的目的。④《百合花》的語言清新質樸,不論敘述、描寫還是對話,都給人一種自然、清新、柔和、優(yōu)美的感覺,把一個流血犧牲的戰(zhàn)斗故事,寫得充滿詩意。《火線外》“遠處有一個白色的救急車廂上畫著一個很大的紅十字,就在那地方,那飄蓬著的傷兵車停下,行路的人是跟著擁了去”“停在我們腳尖前面的這飄蓬的人類,是應該受著無限深沉的致敬的呀”語言直率而自然,都與常見戰(zhàn)爭題材小說不同。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材料一:
陶潛,字淵明,或云淵明字元亮,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潛少有高趣,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恒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裋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嘗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逼渥孕蛉绱耍瑫r人謂之實錄。
①他喜歡讀書,不追求深入理解,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悟時,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
(“好”,喜歡;“不求甚解”,深入理解、過分解讀;“會意”,領悟、理解;“欣然”,高興、愉快。)
造:拜訪,去,到
晏:1.晴朗2.晚,遲到3.平靜,安閑4.姓氏
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lei)疾。復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稻(可釀酒),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で捕洁]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奔慈战庥【R去職,賦《歸去來》。義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ji)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間要之。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逼湔媛嗜绱恕?br>②州里征召他擔任主簿,他不去任職。自己種田來養(yǎng)活自己,因此患上了瘦弱的病。
(“召”,征召、召喚”;“不就”,不去任職;“躬耕”,親自耕種、自己種田;“自資”,應為“資自”,自給自足、養(yǎng)活自己。)
赍1.懷著揣著2.把東西送給別人 要:同邀請
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嘗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元嘉四年卒,時年六十三,世號靖節(jié)先生。
(節(jié)選自《宋書·陶潛傳》)
材料二: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酰裤曈x賦詩,以樂其志。
(選自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材料三:
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故加搜求,粗為區(qū)目。
(節(jié)選自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五六月A中B北窗C下D臥E遇涼風F暫至G自謂H是羲皇上人
句意:在五六月間,高臥在北窗之下,碰到清風突然撲面吹來,說自己像羲皇。
“五六月中”是時間狀語,可單獨斷開,B處斷句;“北窗下”是“臥”的地點狀語,不斷開;此句省略主語陶淵明,句意完整,E處斷句;“暫至”是說“涼風”突然到來,不能與之斷開,“涼風暫至”是“遇”的賓語,G處斷句?!白灾^”的賓語是“是羲皇上人”,中間不斷開。故選BEG。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致,招請,與《送東陽馬生序》“家貧,無從致書以觀”中“致”的意思不同。
A.正確。動詞,招請/動詞,得到。句意:江州刺史王弘想要認識他,但是卻不能叫他來(指叫陶潛來他府上)。/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看。
B.戚戚,哀傷,與《聲聲慢》“凄凄慘慘戚戚”、成語“休戚相關”的“戚”意思相同。
B.正確。均為哀傷。句意: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哀傷)。/凄慘哀傷/
C.樂,“使……愉悅”,使動用法,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栗深林兮驚層巔”中“栗”“驚”用法相同。
C. 均為使動用法。句意:使他的志趣愉悅/使深林戰(zhàn)栗,使層巔震驚。
D.恨,遺憾,與《出師表》“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的“恨”意思不同。
D.遺憾。句意: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遺憾的。兩個句子用法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陶淵明少年時心懷高尚的情趣,曾經創(chuàng)作《五柳先生傳》,描寫了他的生存境況,表達人生態(tài)度和志向追求。
B.因為陶淵明的曾祖在晉朝擔任大司馬,陶淵明對官場黑暗了解頗多,所以他拒絕接受江州刺史王弘的邀請。
C.陶淵明在擔任彭澤令時,因不愿意為了五斗米的俸祿而向權貴低頭,遂歸隱田園,并創(chuàng)作了《歸去來兮辭》。
D.陶淵明雖然不通曉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張沒有琴弦的琴,每逢喝酒恰到好處時,就撫弄以寄托情感。
12. B 強加因果,文中沒有直接說明陶淵明拒絕江州刺史的原因是不滿官場的腐敗;陶淵明的曾祖官至大司馬,與陶淵明對官場黑暗了解頗多,也沒有關系。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4分)
(2)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4分)
14.材料三中蕭統(tǒng)稱自己“尚想其德”,請結合材料一分析陶淵明的“德”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3分)一點一分
①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祿。②熱愛讀書,追求知識和智慧。③真率自然,不拘泥于世俗禮節(jié)。④清靜寡欲,追求簡樸的生活。⑤有高尚的情趣,通過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①根據(jù)“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郡遣督郵至……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可知,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祿。
②根據(jù)“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可知,熱愛讀書,追求知識和智慧。
③根據(jù)“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湔媛嗜绱恕薄翱L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可知,真率自然,不拘泥于世俗禮節(jié)。
④根據(jù)“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裋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可知,清靜寡欲,追求簡樸的生活。
⑤根據(jù)“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慈战庥【R去職,賦《歸去來》”可知,有高尚的情趣,通過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漩 口①
洪咨夔②
禿山束紆江,寸土無平田。
麥登粟事起,竟歲相周旋。
抉犁犖lu4確③間,并驅從兩犍jian。
兩犍力不齊,手胼pian2后者鞭。
日暮鞭更□,軛e4促肩領穿。
歸來茅屋下,撫牛涕泗漣。
一飽勿易得,奈此官租錢!
【注】①漩口:地名,在四川。②洪咨夔:南宋詩人,素以才藝自負,為官耿直,屢次上書直陳弊政。③犖確:石多的樣子,或堅硬的樣子。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詩中用詞精準到位,如第一句的“束”,既能表現(xiàn)兩岸山峰之高聳,也點出了江面之窄。
B.農民在麥收后又要投入到種粟之中,對他們而言時間非常寶貴,因此詩中缺字可能是“急”。
C.經過一天的勞作,農民的肩膀和脖子都磨破了,可即使這樣也很難吃飽飯,更無力承擔官府租稅。
D.同為農事詩,本詩側重表現(xiàn)農民的艱辛,飽含詩人深切的同情,與《芣苢》《插秧歌》主題不同。
15.C “農民的肩膀和脖子都磨破了”錯,“軛促肩領穿”指的是牛軛套得緊,把牛的肩頸都磨破了。軛,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詩中是如何展現(xiàn)農民生活艱辛的? 請簡要分析。(6分)
16. ①自然環(huán)境?!岸d山”兩句描繪了漩口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暗示農業(yè)生產條件艱難,農民勞作不易。
②勞動場景。 “抉犁”四句刻畫了農民扶犁耕作的場景,體現(xiàn)勞動的繁重。
③農民的情感流露?!皻w來”兩句通過農民撫牛流淚,展現(xiàn)農民迫于生計對牛揮鞭的無奈。
( 每點3分,答任意兩點給滿分,意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則酌情給分。 )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常常稱謝靈運為“謝公”,比如在“ , ”詩句中。①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2)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運用劉裕父子的典故,父親是“ ”的氣概,兒子卻是“ ”的狼狽結局。②氣吞萬里如虎 贏得倉皇北顧
(3)我國古代詩詞中常用衣服的顏色或材質來表明人物身份,如“ ,
”。
名句給分——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3、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4、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羽扇綸巾(無衣服) 不給分
臣本布衣(不屬古詩詞)不給分
血色羅裙翻酒污(羅不符歌女身份)不給分
霓為衣兮風為馬(仙人,不屬身份(人的出身和社會地位))
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1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小題。
近年來,蘇東坡又火了。蘇東坡早已不僅僅是個古代的文學人物、政治人物,而且成為一個不斷生長的文化符號。蘇東坡能從眾多文人中 ① ①脫穎而出,除了他具有傳奇豐富的人生故事、儒釋道于一體的人生觀和詩文書畫俱佳的才華,還因為他塑造了令人神往的文化人格。
蘇東坡的文化人格有何特別?首先,雖然蘇東坡“只緣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終按照勇于進言、經世濟民的立世準則。朝堂上,他能在王安石變法時直陳得失,絲毫不計個人之利害;貶謫中,他并不灰心喪氣,更未就此躺平,每到一地,他總是擼起袖子加油干,力求造福一方百姓。其次,蘇東坡有著超然物外、 ② 寵辱不驚的人格魅力??v覽蘇東坡的一生,他雖也曾深受恩寵,名頭大,官位大,但也曾飽受貶謫之苦,人生起伏更大。他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能夠“一蓑煙雨任平生”,讓生活在苦難中開出花來。
其實,蘇東坡的熱度從未消減,歷朝歷代談論、研究、追隨他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今天,我們在各種文藝作品中講述蘇東坡、吟詠蘇東坡,也是在呼喚蘇東坡身上的那種文化人格。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①處,結合前文“近來,蘇東坡又火了”“成為一個不斷生長的文化符號”可知,此處強調蘇東坡在眾多文人中凸顯出來,故可填“脫穎而出”。脫穎而出:比喻有才能的人遇時機而顯露本領,超越眾人。 嶄露頭角 第②處,結合后文“他雖也曾深受恩寵,名頭大,官位大,但也曾飽受貶謫之苦,人生起伏更大。他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能夠‘一蓑煙雨任平生’,讓生活在苦難中開出花來”可知,此處強調蘇東坡在深受恩寵和遭受貶謫時能夠超然物外,樂觀灑脫,故可填“寵辱不驚”。寵辱不驚:受寵或受辱都不為所動,后形容對得失不在乎。 從容不迫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出來。(4分)
19.蘇東坡雖然“只緣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終按照勇于進言、經世濟民的立世準則處世。(或:蘇東坡雖然“只緣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終秉持勇于進言、經世濟民的立世準則。)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一是語序不當,“雖然蘇東坡‘只緣身在此山中’”關聯(lián)詞位置不當,兩個分句主語一致,關聯(lián)詞應放在主語后面,可改為:蘇東坡雖然“只緣身在此山中”。二是成分殘缺,“按照勇于進言、經世濟民的立世準則”中“按照……”是狀語成分,后缺對應的行為動詞,可在句末加“處世”;或者將“按照”改為“秉持”,使其后的成分變?yōu)橘e語。
在論述蘇東坡的文化人格時,文中使用了“躺平”“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地雞毛”等詞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
①語言口語化(或:語言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富有時代氣息。如:“躺平”是網絡流行詞(或:“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地雞毛”是現(xiàn)代化的口語),這些詞語生動形象,讓讀者更明白蘇軾的經歷和精神。
②寫出了蘇軾在不幸的生活經歷中積極樂觀的精神。(或:使蘇東坡積極樂觀的形象更為鮮活。)。如:“未‘躺平’”寫出了蘇軾面對貶謫的樂觀曠達的精神。(或:“一地雞毛”,用來形容瑣碎微小、雞毛蒜皮的日常生活。結合前后文“曾飽受貶謫之苦”“在苦難中”的內容,“一地雞毛”寫出了蘇軾不幸的經歷。/或:“擼起袖子加油干”,指付諸行動,更加有干勁。結合語境“每到一地,他總是……”“力求造福一方百姓”分析,“擼起袖子加油干”寫出了蘇軾不受自身遭遇的影響,一心為民的精神。)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語句(語段)表達效果的能力?!疤善健笔蔷W絡流行用語;“一地雞毛”,用來形容瑣碎微小、雞毛蒜皮的日常生活;“擼起袖子加油干”,指付諸行動,更加有干勁。“未‘躺平’”寫出了蘇軾面對貶謫的樂觀曠達的精神,“一地雞毛”寫出了蘇軾不幸的經歷,“擼起袖子加油干”寫出了蘇軾不受自身遭遇的影響,一心為民的精神?!疤善健薄皵]起袖子加油干”“一地雞毛”這些網絡用語或現(xiàn)代化的口語用來描寫蘇軾,通俗易懂,讓讀者更明白蘇軾的經歷和精神,富有時代氣息,也寫出了蘇軾在不幸的生活經歷中積極樂觀的精神。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小題。
我們漢族,歷史很長,開化較早,人口眾多。近代以前,長期的農業(yè)社會,產生和繼承、發(fā)展了許多節(jié)日?,F(xiàn)在只要打開古代《歲時廣記》一類的文獻看看,就會使你感到驚異了。① ?①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節(jié)日?是古人閑著無事干,或者他們物力精力過剩,所以要來弄弄這種“四時八節(jié)”么?不是的。盡管過去有些節(jié)日,現(xiàn)在我們看來是無謂、可笑乃至可厭的,但在被創(chuàng)造乃至被繼承的當時,有它的主客觀原因和相應條件。在過去節(jié)日及其活動中,有些是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和作用的(如端午的飲雄黃酒、六月六的曬衣物及年終的撣塵等),有些卻只是滿足生活、心理的要求的(如新年的家人團聚、親友來往以及追攤、釘桃符等)。后者往往帶著幻想和迷信的色彩。這是由于當時人們對付實際事物的能力還很有限,認識事物的知識又比較低下。因此,② 為了滿足需要, 不能不借助于巫術及宗教、儀式。這就必然要使這種文化帶有消極的因素。它標志著人類和民族文化的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階段。
但是,人民文化具有一種自然調節(jié)、改進的能力。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實際活動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斷變化。他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包括節(jié)日活動在內)中的不合理的、過時的部分,往往不自覺地或半自覺地加以改動,使之合理化(或比較合理化),使之具有較高的社會意義。例如本來是一種攘災法術的放紙鳶活動,逐漸成為一種大人或兒童的文娛活動。又如,本來是江濱人民驅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來卻被聯(lián)系到楚國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歷史的和倫理的意義。這種事實,③ 不僅說明了民間文化的進步性(教材第77頁《節(jié)日與文化》原文),也增強了文化進化理論的可靠性。
21.下面選項與畫線句中破折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
B.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C.全世界就會像此刻的我——側耳傾聽。
D.采集到了被認為是世界上生長在海拔最高處的種子植物——鼠曲雪兔子。
21.D 與例句用法一致,表示解釋說明。A聲音延長 話未說完 B 補充說明 遞進 C補充說明
22.參考下面表格內容,結合自己家鄉(xiāng)民俗節(jié)日文化特點,設計一個“家鄉(xiāng)節(jié)日文化”調查主題。(2分)
22.答案不唯一。確定節(jié)日明確調查對象和內容即可。如:黑龍江人春節(jié)餐桌美食調查。
2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4.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試卷現(xiàn)代文閱讀Ⅰ材料二中說“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屠呦呦,再到鐘揚、黃大年,他們身上彰顯的科學家精神感人至深”。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氣質,我們的時代將以怎樣的面貌被書寫,取決于我們每個人的青春價值觀,取決于我們每個人的行動表現(xiàn)。
以上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認識和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從材料中提及的人物入手,找出他們身上表現(xiàn)的某種精神特點,以此特點為核心詞,表達自己的某種價值觀,并強調用行動去實踐。不可單寫“科學”、“價值”、“青春”、“行動”等。
立意如:
1. 堅持不懈成就青春價值
科學探索引領時代價值觀
腳踏實地,付諸行動
為夢想而奮斗,彰顯人生價值
擔負時代使命,務實與創(chuàng)新同行
弘揚愛國奉獻的科學家精神,樹立正確人生觀
作文評分標準:
1.參考標準答案中的相關立意。
2.思維鏈條:從這些科學家身上找出一點或多點精神切入,闡明自己的價值觀,并強調為之付出實際行動。
3.評分檔分別為54、48、42、36、30及以下。
4.單談“科學”、“青春”、“價值”、“時代”、“行動”等,不夠成思維鏈條的不超過42分。
5.抄大量閱讀材料內容的,套作的30分以下。
家鄉(xiāng)
民俗節(jié)日
調查主題
山東省
七巧節(jié)
山東人七巧節(jié)手工制作調查
廣東省
中秋節(jié)
廣東人中秋醒獅文化活動歷史調查
黑龍江省
……
……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龍西北名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文件包含黑龍江省龍西北名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docx、龍西北名校聯(lián)盟期中考試語文docx、黑龍江省龍西北名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語文答案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龍東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文件包含黑龍江省龍東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docx、語文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西北狼教育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入學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重慶紅巖精神感染了同學們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