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1.全卷六大題,32小題,試卷共7頁,另有答題卡.
2.答案一律寫在答題卡上,否則不能得分.
3.作圖題要用刻度尺作畫,否則不能得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小明發(fā)現(xiàn):往保溫壺灌開水時,剛開始聽到的聲音比較低沉,水快灌滿時聲音變得比較清脆.小粼想:聲音的變化可能與壺中空氣柱的長短有關.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D.交流與合作
2.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某同學身高 B.百米賽跑用時5秒
C.步行的速度約 D.一塊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時間約為
3.如圖所示是收割機和運輸車工作時的情境,收割糧食時需要使收割機和運輸車保持相對靜止.下列能描述收割機和運輸車運動情況的成語是( )
A.并駕齊驅(qū) B.背道而馳 C.分道揚鑣 D.各奔東西
4.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師生合唱《我的祖國》,歌聲響徹禮堂.“響徹禮堂”描述的是聲音的( )
A.音調(diào) B.響度 C.音色 D.頻率
5.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杯弓蛇影 B.鑿壁偷光 C.天狗食月 D.海市蜃樓
6.下列事例中,用到次聲波的是( )
A.預報臺風,監(jiān)測核爆炸 B.蝙蝠利用聲波導航
C.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 D.B超觀察母體內(nèi)的胎兒
7.“萬物生長靠太陽”,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物理學研究表明,不透明物體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由此可以推測,不利于綠色植物生長的光是( )
A.紅光 B.黃光 C.藍光 D.綠光
8.對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演奏者通過手指在弦上按壓位置的變化來改變發(fā)聲的響度
B.乙圖中,敲鑼時用力越大,所發(fā)聲音的響度越大
C.丙圖中,發(fā)聲揚聲器旁的燭焰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D.丁圖中,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是在聲音接收處減小噪聲的
9.如圖所示的圖像,____________在表示“勻速運動”(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1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在振動,人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科學探究中的“猜想”一定要是正確的
C.實驗操作錯誤可以避免,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D.觀眾判斷百米賽跑的運動員運動快慢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時間
11.如圖所示,小鴨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倒影正確的是( )
A. B. C. D.
12.甲、乙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甲、乙物體路程之比為,運動速度之比為,則甲、乙兩物體所用時間之比為( )
A. B. C. D.
13.如圖為某高速公路區(qū)間測速的警示牌.根據(jù)這塊警示牌,小汽車通過這個區(qū)間的時間( )
A.不能小于 B.不能小于 C.不能超過 D.不能超過
14.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觀察,這是物理學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如圖是一種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A為激光筆,B、C是平面鏡,P為臺面,未放重物時,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為點D,當把重物M放在臺面P上時,臺面將發(fā)生微小形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左側(cè)移動
B.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右側(cè)移動
C.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右側(cè)移動
D.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左側(cè)移動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空,每空1分,共12分.)
15.為了跳廣場舞時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時將大木板擋住居民樓房一側(cè)的音箱的聲音,這是在____________過程中減弱噪聲.如圖所示的噪聲監(jiān)測裝置,該裝置顯示了噪聲的____________(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
16.《西游記》中“奪寶蓮花洞”一集中,唐僧派豬八戒探路,豬八戒卻偷懶睡大覺,孫悟空變成蒼蠅吵醒了他.孫悟空為什么不變成蝴蝶去吵醒豬八戒呢?原來一只蝴蝶內(nèi)振翅60次,它振翅的頻率為____________,人類_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這種聲音.
17.一束紅光經(jīng)三棱鏡折射后,在光屏上a點處形成一個紅色光斑: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鏡位置不變,若將紅光改為紫光,則光屏水平向____________移動(選填“左”或“右”),紫色光斑可位于a點處:若改用白色的太陽光照射,光屏上會出現(xiàn)一條七彩光帶,其中的紅、____________、藍三基色可以混合出其他色光.
18.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平面鏡能繞水平軸MN轉(zhuǎn)動,小明站在平面鏡正前方,當他遠離平面鏡,他在鏡中的像的大小將會_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為了讓他站著就能看到鏡中腳的像,可以讓平面鏡繞軸沿____________時針方向轉(zhuǎn)動.
19.一束光在空氣與某液體的界面處發(fā)生了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其光路如圖所示.界面上方為____________(選填“空氣”或“液體”):折射角=____________
20、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同向運動,如圖所示,分別為兩物體運動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時間內(nèi)甲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_;經(jīng)過____________s后,甲、乙兩物體相遇.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
21.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要特別注意防范溺水事故.用A、分別表示池底和看到的“池底”,請在圖中畫出人眼B看到的池底的光路圖.
22.如圖所示,請畫出一束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再通過平面鏡反射的光路圖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
23.周末小明去森林公園游玩,
(1)看見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圓形光斑,這是怎么形成的?
(2)在游玩過程中,不能隨意丟棄未喝完的礦泉水瓶,因為在陽光照射下,它可能會引起森林火災.
請你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以上情況.
五、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2分)
24.如圖所示,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
(1)本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除了圖中器材外,還需要使用的測量儀器是____________;
(2)實驗時,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________(選填“小”或“大”);
(3)測得小車在AB段的距離時間,則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
(4)若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會使得計算的速度偏大,這____________(選填“屬于”或“不屬于”)誤差.
25.如圖所示:
(1)圖甲中刻度尺讀數(shù)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_____(選填“A”或“B”),物體長度為____________.
(2)圖乙為停表的位置示意圖,所表示的時間為____________s.
(3)圖丙為汽車行駛時的速度表,表示該表車速為____________.
(4)如圖丁所示,將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筆桿上緊密纏繞25圈,則金屬絲的直徑是____________.
26.圖甲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1)實驗時應選用玻璃板____________(填寫器材前的序號).
①厚為的茶色玻璃 ②厚為的透明玻璃 ③厚為的茶色玻璃
(2)實驗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將與A相同的____________.(“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眼睛____________(選填“透過”或“不透過”)玻璃板觀察,直至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記錄蠟燭A和蠟燭B的位置.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復上述實驗,實驗記錄如圖乙所示.蠟燭A位于“2”位置時的像在____________點:
(4)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豎立一光屏,則在光屏上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填“實”或“虛”)像;
(5)在實驗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6)如圖丙所示,一枚硬幣放在豎直的玻璃板前,硬幣的像在a處;將玻璃板平移至圖丁所示的位置時,硬幣的成像情況是____________(選填選項字母).
A.成像在a處 B.成像在b處
C.成像在c處 D.硬幣無法通過平面鏡成像
27.如圖所示的是我們做過的兩個聲學實驗.
(1)把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放到盛水的水槽中,看到水花濺起,如圖甲所示,這里“水花”把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____
(選填“縮小”或“放大”)了.
(2)如圖乙所示的是探究聲音傳播時使用的實驗裝置,把敲擊后的金屬環(huán)懸掛在密封的鐘罩內(nèi),用兩用打氣
筒向外抽氣,會聽到金屬環(huán)發(fā)出的聲音____________.(選填“越來越小”或“越來越大”):繼續(xù)抽氣,最后幾乎聽不到金屬環(huán)發(fā)出的聲音,由此推理可得:____________.
28.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實驗中,同學們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A、B是粘在一起的兩塊硬白紙板,紙板B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zhuǎn)動.
(1)實驗時,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應把紙板A和紙板B與平面鏡____________放置:硬紙板應選擇____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使實驗效果更明顯;
(2)將一束光貼著紙板A沿EO射到鏡面上0點,紙板B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F,接著將紙板B繞ON向后翻折,如圖乙所示,則紙板B上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束;在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即紙板與平面鏡不垂直),如圖丙所示,讓光線仍貼著紙板沿E0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____________(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3)若讓另一束光沿F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將沿OE方向射出.該實驗現(xiàn)象說明光路是____________的:
(4)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選填序號):
A.改變光線EO與ON的夾角 B.沿ON向后轉(zhuǎn)動紙板F C.改變紙板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
29.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光折射現(xiàn)象時,將一束入射角為的光線斜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然后逐漸往杯中加水,觀察杯底光斑的位置變化.他對實驗中光偏折程度的差異產(chǎn)生了興趣,為了定量反映這種差異,他將“折射角與入射角的比值”定義為“偏折比”.
(1)圖甲實驗中,測得折射角為則此時的“偏折比”為____________.(用小數(shù)表示)
(2)小明想知道偏折比是否與液體種類有關,于是將圖甲中的水換成油,當油的深度小于水的深度(如圖乙所示),杯底光斑位置恰與圖甲實驗時光斑位置重合,對比可知:在相同條件下,水對光的“偏折比”比油對光的“偏折比”__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
(3)小明想探究偏折比是否與入射光的顏色有關,用圖甲裝置先后入射紅、藍色激光,杯底光斑位置如圖丙所示,則____________光的“偏折比”大.
六、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30.小西過馬路時以的速度勻速跑過斑馬線,剛開始綠燈倒計時顯示為,小西到達馬路對面時倒計時顯示為,求:
(1)小西通過斑馬線用了多少s?
(2)路口的寬度為多少m?
(3)若綠燈倒計時總時間為,要安全過斑馬線,速度至少為多少?
31.汽車遇到緊急情況停車要經(jīng)歷反應和制動兩個過程,汽車在反應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制動過程做變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某司機駕車前行,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處有障礙物.平時司機從發(fā)現(xiàn)險情到剎車制動需要的反應時間為,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保持原速勻速前行了,汽車制動后還要繼續(xù)向前滑行,用時才能停下.求:
(1)汽車制動前的速度是多少?
(2)汽車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平時的4倍,請通過計算判斷汽車是否會撞上障礙物.
32.便捷的交通與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某天,爸爸要帶小明駕車到日照西站,然后乘高鐵去濟南,他們7:00開車出發(fā),并看到路邊如圖所示交通標志牌,此刻爸爸讓小明通過鐵路12306網(wǎng)站查詢列車時刻,如表所示.求:
(1)依據(jù)題中信息并通過計算說明,父子倆最快能趕乘上哪一車次.
(2)該趟高鐵從日照西站到達濟南東站運行的平均速度.
(3)若該列車途中以的速度通過長度為的隧道,該列車的車身長度是,列車全部通過該隧道的時間是多少?
車次
日照西
淄博
濟南東
里程
開車時間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到達時間
G6966
08:07
10:38
10:40
11:05
G2658
09:38
11:27
11:29
11:50
G2632
09:59
12:13
12:15
12:58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福建省泉州市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共11頁。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二中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外國語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