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版(2024)第一章 機械運動單元測試測試題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一章 機械運動單元測試測試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估測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下列所估測的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 初中生1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為10 m/s
B. 1元硬幣的直徑約為2.5 cm
C.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的厚度為0.5 mm
D. 一塊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4 s
2. 某同學正確使用刻度尺四次測量一本書的寬度,記錄的結(jié)果分別為:12.34 cm、12.36 cm、12.34 cm、12.46 cm,對測量結(jié)果分析正確的是( )
A. 誤差不可以被消除,所以四次測量的結(jié)果都是正確的,但都存在誤差
B. 可以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所以書的寬度是12.35 cm
C. 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錯誤
D. 第二個數(shù)據(jù)“12.36 cm”中的“3”和“6”都是估讀的
3. (銅仁中考)“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句中描述“輕舟”在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 輕舟 B. 萬重山
C. 坐在輕舟上的人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4. (2024·自貢)2024年3月20日,我國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共同升空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以鵲橋二號為參照物,長征八號是靜止的
B. 以地球為參照物,鵲橋二號是靜止的,長征八號是運動的
C. 以月球為參照物,鵲橋二號是靜止的,長征八號是運動的
D. 以太陽為參照物,鵲橋二號是運動的,長征八號是靜止的
5. 甲、乙、丙三人騎自行車勻速行駛,甲在1 h內(nèi)行駛15 km;乙在3 min內(nèi)行駛750 m;丙行駛100 m需24 s;則三人騎車速度的快慢為( )
A. 甲最快,丙最慢 B. 甲最慢,丙最快
C. 乙最快,甲最慢 D. 三人一樣快
6. 煙囪上煙和路面上兩小車上旗幟飄揚情況如圖所示。關于兩小車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甲車一定靜止
B. 乙車一定靜止
C. 甲車一定向右運動
D. 乙車一定向左運動
7. 一本書除去封面封底,共有200個頁碼,測得這部分總厚度為8 mm,則每張紙的厚度為( )
A. 0.04 cm B. 0.04 mm
C. 4 mm D. 80 μm
8. 在進行100 m賽跑時,甲同學到達終點時,乙同學恰好跑了90 m。第二次比賽時,甲同學的起跑線在乙同學的起跑線后10 m處,即甲同學跑110 m,乙同學跑100 m,若他們還是以原來的速度跑。請問誰先到達終點( )
A. 甲先到達 B. 乙先到達
C. 同時到達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9. 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個小球在水平面上同向直線運動的st圖像,選項中是甲、乙小球運動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照片的一部分,與上述st圖像吻合的照片是( )
eq \(\s\up7(),\s\d5( )) eq \(\s\up7(),\s\d5( ))
eq \(\s\up7(),\s\d5( )) eq \(\s\up7(),\s\d5( ))
10. (多選)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C)
A. 甲、乙在0~10 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
B. 甲、乙在15~20 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
C. 甲、乙在15 s時相遇,且在0~15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甲、乙在20 s時相遇,且在0~20 s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
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8分)
11. 如圖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 _ __,物體的長度是__ __cm;如圖乙所示的秒表示數(shù)為__ __min__ __s。某同學采用如圖丙所示的方法測硬幣的直徑,測得硬幣的直徑D=__ __cm。
12. 在學校運動會上,有甲、乙、丙三個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分別為13.6 s、13.8 s、13.7 s,跑得最快的是__ __同學。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了在__ __相同的條件下比較__ __的方法。
13. (通遼中考)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車運動的st圖像,當兩車從同一地點,同時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v甲∶v乙=__ __,當時間t=__ __s時,兩車相距12 m。
eq \(\s\up7(),\s\d5(第13題圖)) eq \(\s\up7(),\s\d5(第14題圖))
14. 如圖所示是小球從空中落入水中的頻閃照片,每塊瓷磚高6 cm,每隔0.1 s拍攝一次。小球下落過程中,若以小球為參照物,瓷磚是__ __(填“靜止”“向上運動”或“向下運動”)的,AC段平均速度為__ __m/s,即__ __km/h。
15. (揚州中考)淮揚鎮(zhèn)高速列車過江通道“五峰山公鐵大橋”建成后,揚州將進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時經(jīng)濟圈。大橋主跨長為1 120 m,一列280 m長的高速列車勻速完全通過大橋主跨的時間為70 s,則高速列車的速度為__ __m/s;若以高速列車為參照物,大橋是__ __的。
16. 端午節(jié)期間,民間有進行龍舟比賽的傳統(tǒng)。如圖所示,曉龍戰(zhàn)隊的隊員們奮力劃槳,龍舟快速前進,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龍舟是__ __的;以隊員為參照物,龍舟是__ __的。開始曉龍戰(zhàn)隊船頭與曉虎戰(zhàn)隊船尾平齊,曉龍戰(zhàn)隊奮起直追,當他們的船尾超過曉虎戰(zhàn)隊船頭,共歷時120 s。已知兩隊船長均為18 m,假設曉虎戰(zhàn)隊的平均船速為6 m/s不變,則曉龍戰(zhàn)隊的平均船速為__ __m/s。
三、作圖題(4分)
17. 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路程與時間的關系記錄如表所示,請在甲、乙兩圖中分別畫出其運動st和vt圖像。
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2小題,第18題12分,第19題15分,共27分)
18. 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1)小球從A處沿斜面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如圖甲所示,小球在做__ __(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
(2)比較AB段與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_ __(填“>”“<”或“=”)vBC。
(3)為進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作出了v-t圖像,如圖乙所示,假設斜面足夠長,小球從A處滾下,經(jīng)過2 s到達E點時的速度為__ __m/s。
(4)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路程sAC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jīng)過時間tAC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__ __(填“>”“<”或“=”)v2。
19. 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興趣小組拍下的照片如圖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__ __(填“不變”“先變大后不變”或“一直變大”)。若測得紙錐在A、C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6.40 cm,則AC過程中,紙錐的平均速度為__ __m/s。
(2)小組間交流時,發(fā)現(xiàn)不同小組測得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請你猜想影響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 __(寫出一個影響因素);
②為了驗證你的猜想,簡要的做法是__ __。
(3)如圖所示四個v-t關系圖像中,能反映出該紙錐下落運動過程的是__ __(填選項字母)。
eq \(\s\up7(),\s\d5( )) eq \(\s\up7(),\s\d5( )) eq \(\s\up7(),\s\d5( )) eq \(\s\up7(),\s\d5( ))
五、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小題,第20題9分,第21題12分,共21分)
20. 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車不能立即停止。發(fā)現(xiàn)情況時,司機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器剎車的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保持原速前進的一段距離叫反應距離。某司機沒有飲酒時的反應時間為0.3 s,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在尚能駕車的情況下反應距離是10.5 m。求:
(1)若他駕車以15 m/s的速度行駛,沒有飲酒時的反應距離是多少?
(2)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的反應時間變?yōu)槎嗌伲?br>(3)請給司機提個合理的建議。
21. 小張乘坐高鐵從南京到徐州,發(fā)車時間為9:20,到達徐州的時間為當日10:50,這段路程為342 km。列車中途經(jīng)過一個長為1 000 m的隧道,當他所在的車廂剛要進入隧道時,看到車廂內(nèi)顯示屏上的示數(shù)為216 km/h,若高鐵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為20 s,求:
(1)高鐵由南京到徐州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
(2)假設高鐵在隧道中勻速運動,則該列高鐵的長度為多少米?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單元測試卷·教師版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評價________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估測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下列所估測的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的是(B)
A. 初中生1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為10 m/s
B. 1元硬幣的直徑約為2.5 cm
C.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的厚度為0.5 mm
D. 一塊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4 s
2. 某同學正確使用刻度尺四次測量一本書的寬度,記錄的結(jié)果分別為:12.34 cm、12.36 cm、12.34 cm、12.46 cm,對測量結(jié)果分析正確的是(B)
A. 誤差不可以被消除,所以四次測量的結(jié)果都是正確的,但都存在誤差
B. 可以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所以書的寬度是12.35 cm
C. 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錯誤
D. 第二個數(shù)據(jù)“12.36 cm”中的“3”和“6”都是估讀的
3. (銅仁中考)“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句中描述“輕舟”在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是(B)
A. 輕舟 B. 萬重山
C. 坐在輕舟上的人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4. (2024·自貢)2024年3月20日,我國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共同升空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 以鵲橋二號為參照物,長征八號是靜止的
B. 以地球為參照物,鵲橋二號是靜止的,長征八號是運動的
C. 以月球為參照物,鵲橋二號是靜止的,長征八號是運動的
D. 以太陽為參照物,鵲橋二號是運動的,長征八號是靜止的
5. 甲、乙、丙三人騎自行車勻速行駛,甲在1 h內(nèi)行駛15 km;乙在3 min內(nèi)行駛750 m;丙行駛100 m需24 s;則三人騎車速度的快慢為(D)
A. 甲最快,丙最慢 B. 甲最慢,丙最快
C. 乙最快,甲最慢 D. 三人一樣快
6. 煙囪上煙和路面上兩小車上旗幟飄揚情況如圖所示。關于兩小車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正確的是(D)
A. 甲車一定靜止
B. 乙車一定靜止
C. 甲車一定向右運動
D. 乙車一定向左運動
7. 一本書除去封面封底,共有200個頁碼,測得這部分總厚度為8 mm,則每張紙的厚度為(D)
A. 0.04 cm B. 0.04 mm
C. 4 mm D. 80 μm
8. 在進行100 m賽跑時,甲同學到達終點時,乙同學恰好跑了90 m。第二次比賽時,甲同學的起跑線在乙同學的起跑線后10 m處,即甲同學跑110 m,乙同學跑100 m,若他們還是以原來的速度跑。請問誰先到達終點(A)
A. 甲先到達 B. 乙先到達
C. 同時到達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9. 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個小球在水平面上同向直線運動的st圖像,選項中是甲、乙小球運動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照片的一部分,與上述st圖像吻合的照片是(B)
eq \(\s\up7(),\s\d5(A)) eq \(\s\up7(),\s\d5(B))
eq \(\s\up7(),\s\d5(C)) eq \(\s\up7(),\s\d5(D))
10. (多選)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C)
A. 甲、乙在0~10 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
B. 甲、乙在15~20 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
C. 甲、乙在15 s時相遇,且在0~15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甲、乙在20 s時相遇,且在0~20 s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
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8分)
11. 如圖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1_cm__,物體的長度是__31.0__cm;如圖乙所示的秒表示數(shù)為__3__min__37.5__s。某同學采用如圖丙所示的方法測硬幣的直徑,測得硬幣的直徑D=__1.85__cm。
12. 在學校運動會上,有甲、乙、丙三個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分別為13.6 s、13.8 s、13.7 s,跑得最快的是__甲__同學。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了在__路程__相同的條件下比較__時間__的方法。
13. (通遼中考)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車運動的st圖像,當兩車從同一地點,同時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v甲∶v乙=__3∶2__,當時間t=__6__s時,兩車相距12 m。
eq \(\s\up7(),\s\d5(第13題圖)) eq \(\s\up7(),\s\d5(第14題圖))
14. 如圖所示是小球從空中落入水中的頻閃照片,每塊瓷磚高6 cm,每隔0.1 s拍攝一次。小球下落過程中,若以小球為參照物,瓷磚是__向上運動__(填“靜止”“向上運動”或“向下運動”)的,AC段平均速度為__0.9__m/s,即__3.24__km/h。
15. (揚州中考)淮揚鎮(zhèn)高速列車過江通道“五峰山公鐵大橋”建成后,揚州將進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時經(jīng)濟圈。大橋主跨長為1 120 m,一列280 m長的高速列車勻速完全通過大橋主跨的時間為70 s,則高速列車的速度為__20__m/s;若以高速列車為參照物,大橋是__運動__的。
16. 端午節(jié)期間,民間有進行龍舟比賽的傳統(tǒng)。如圖所示,曉龍戰(zhàn)隊的隊員們奮力劃槳,龍舟快速前進,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龍舟是__運動__的;以隊員為參照物,龍舟是__靜止__的。開始曉龍戰(zhàn)隊船頭與曉虎戰(zhàn)隊船尾平齊,曉龍戰(zhàn)隊奮起直追,當他們的船尾超過曉虎戰(zhàn)隊船頭,共歷時120 s。已知兩隊船長均為18 m,假設曉虎戰(zhàn)隊的平均船速為6 m/s不變,則曉龍戰(zhàn)隊的平均船速為__6.3__m/s。
三、作圖題(4分)
17. 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路程與時間的關系記錄如表所示,請在甲、乙兩圖中分別畫出其運動st和vt圖像。
答圖:
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2小題,第18題12分,第19題15分,共27分)
18. 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1)小球從A處沿斜面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如圖甲所示,小球在做__加速__(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
(2)比較AB段與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_<__(填“>”“<”或“=”)vBC。
(3)為進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作出了v-t圖像,如圖乙所示,假設斜面足夠長,小球從A處滾下,經(jīng)過2 s到達E點時的速度為__4.8__m/s。
(4)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路程sAC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jīng)過時間tAC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__>__(填“>”“<”或“=”)v2。
19. 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興趣小組拍下的照片如圖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__先變大后不變__(填“不變”“先變大后不變”或“一直變大”)。若測得紙錐在A、C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6.40 cm,則AC過程中,紙錐的平均速度為__0.16__m/s。
(2)小組間交流時,發(fā)現(xiàn)不同小組測得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請你猜想影響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紙錐的錐角__(寫出一個影響因素);
②為了驗證你的猜想,簡要的做法是__選擇相同的圓紙片分別做出不同錐角的紙錐,讓它們從同一位置、同一高度豎直靜止下落,分別測出它們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與錐角的關系(其他猜想及對應的做法合理即可)__。
(3)如圖所示四個v-t關系圖像中,能反映出該紙錐下落運動過程的是__A__(填選項字母)。
eq \(\s\up7(),\s\d5(A)) eq \(\s\up7(),\s\d5(B)) eq \(\s\up7(),\s\d5(C)) eq \(\s\up7(),\s\d5(D))
五、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小題,第20題9分,第21題12分,共21分)
20. 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車不能立即停止。發(fā)現(xiàn)情況時,司機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器剎車的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保持原速前進的一段距離叫反應距離。某司機沒有飲酒時的反應時間為0.3 s,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在尚能駕車的情況下反應距離是10.5 m。求:
(1)若他駕車以15 m/s的速度行駛,沒有飲酒時的反應距離是多少?
(2)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的反應時間變?yōu)槎嗌伲?br>(3)請給司機提個合理的建議。
解:(1)由v= eq \f(s,t) 可得,沒有飲酒時的反應距離:s1=vt1=15 m/s×0.3 s=4.5 m。
(2)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的反應時間:t2= eq \f(s2,v) = eq \f(10.5 m,15 m/s) =0.7 s。
(3)建議: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要飲酒駕車。
21. 小張乘坐高鐵從南京到徐州,發(fā)車時間為9:20,到達徐州的時間為當日10:50,這段路程為342 km。列車中途經(jīng)過一個長為1 000 m的隧道,當他所在的車廂剛要進入隧道時,看到車廂內(nèi)顯示屏上的示數(shù)為216 km/h,若高鐵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為20 s,求:
(1)高鐵由南京到徐州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
(2)假設高鐵在隧道中勻速運動,則該列高鐵的長度為多少米?
解:(1)高鐵由南京到徐州全程所用的時間:t1=10:50-9:20=1 h 30 min=1.5 h,高鐵由南京到徐州全程的平均速度:v1= eq \f(s1,t1) = eq \f(342 km,1.5 h) =228 km/h。
(2)高鐵在隧道中的速度:v2=216 km/h=60 m/s,由v= eq \f(s,t) 可知,高鐵穿過隧道行駛的路程:s2=v2t2=60 m/s×20 s=1 200 m,高鐵的長度:L高鐵=s2-L隧道=1 200 m-1 000 m=200 m。時間/s
0
1
2
3
4
5
6
…
路程/m
0
5
10
15
20
25
30
…
時間/s
0
1
2
3
4
5
6
…
路程/m
0
5
10
15
20
25
30
…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中檢測試卷(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中素養(yǎng)檢測試卷(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含答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一章 機械運動精練,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