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如表是考古出土的部分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物品統(tǒng)計表(部分)。此表反映出當時( )
A.鐵農具運用于農業(yè)生產B.鐵犁牛耕成為主流生產方式
C.小農經濟地位日益鞏固D.政府高度重視生產工具革新
2.傳統(tǒng)天命觀認為,在社會生活中沒有任何后天人為爭取的余地,一切都由至上神“天”來“命”定。東周以來,孔子對天命觀進行改造、墨翟以“天志”取代“天命”、老子否定天命、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以上對傳統(tǒng)天命觀的看法
A.推動當時社會思想解放B.促使新興地主階級崛起
C.得到了各個諸侯國支持D.未能順應當時社會需要
3.考古學家在遼寧西北部牛河梁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女神廟遺跡,以神廟祭壇為中心,周圍分布著眾多積石冢組成的基群。女神廟、祭壇、積石冢都是一種特權象征,這說明當時該地區(qū)( )
A.原始先民的手工藝水平精湛B.代表新石器時代生產力水平
C.成為中華古代文明的發(fā)源地D.產生了等級分化和神權色彩
4.漢武帝以后,諸侯王占地不過一郡,王國主要官吏由漢中央任免,他們失去直接治民統(tǒng)兵的權力,變成衣食租稅的大貴族地主。這說明
A.分封制失去存在的基礎B.漢初治國策略得到有效調整
C.宗法制仍受到君主重視D.威脅皇權的因素已經被解決
5.秦始皇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建立了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下列屬于秦朝鞏固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措施是( )
A.創(chuàng)立禪讓制B.建立內外服制C.實行分封制D.推行郡縣制
6.下列文物圖片可以印證我國原始居民( )
A.熟練掌握制陶技術B.舞蹈藝術水平高超
C.農業(yè)與畜牧業(yè)發(fā)達D.普遍飼養(yǎng)家禽家畜
7.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政治體制顯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卻有相同之處。其相同之處體現(xiàn)在( )
A.“天下一家”“大一統(tǒng)”B.“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
C.“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8.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始皇稱帝是“一場革命”,“始皇帝”為“新制度的第一人”?!靶轮贫取弊钔怀龅奶攸c是
A.世襲制興,禪讓制滅B.層層分封,等級分明
C.皇權至上,皇帝獨尊D.各自為政,此消彼長
9.下表反映出漢初
A.黃老之學的主導地位動搖B.思想文化呈現(xiàn)出活躍局面
C.儒家思想根據現(xiàn)實統(tǒng)治的需要有所變通D.統(tǒng)治思想實現(xiàn)了由百家爭鳴到儒家獨尊
10.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遷徙50萬人到南海、桂林、象三郡戍守,與越人雜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遷3萬戶居民到北河、榆中,墾田生產。這些措施( )
A.形成了地方的割據勢力B.抵御了匈奴對邊疆的侵擾
C.緩解了中原地區(qū)人口壓力D.鞏固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11.二里頭遺址發(fā)現(xiàn)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網、最早的宮城、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以及最早的具有明確城市規(guī)劃的大型都邑。這可以用來說明,這一時期( )
A.專制王權興起B(yǎng).青銅制造開始C.禮樂制度確立D.文明逐漸形成
12.春秋時期魯國大夫臧文仲,因在國內“廢六關”(毀掉阻礙商品流通的關卡)而被斥為”不仁”之人;孔子的學生子貢也因從事貨殖活力而被指責為不安本分。該現(xiàn)象
A.是產品經濟日益活躍的反映B.反映了私商成為商人主體的現(xiàn)實
C.反映了政府抑商的政策導向D.背離了春秋時期的主流價值取向
二、材料分析題
13.(2017年新課標Ⅱ卷文綜歷史47)【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
顏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依然淡泊達觀。顏回天資聰穎,能很快領悟老師的教誨,子貢稱贊他,“聞一知十”。每次談到他的求學精神,孔子總是不吝贊賞。顏回尊敬老師,曾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他踐行孔子的學說,認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夠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為世所用,則獨善其身。顏回英年早逝??鬃臃浅1矗骸坝蓄伝卣吆脤W,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漢代以后,歷代統(tǒng)治者給予顏回很高的評價。《魏書》云:“建國緯民,立教為本;尊師崇道,茲典自昔……釋莫孔顏,乃其時也?!鳖伝刈蕴拼鹋湎砜讖R,與孔子并稱“孔顏”,元代被封為“復圣”,對后世影響深遠。
——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顏回成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顏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14.制度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體現(xiàn)。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新,反映了中華民族管理國家的智慧。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1)從材料一圖1、圖2中分別提取至少兩項歷史信息,并指出與其相對應的歷史時期。
(2)針對材料一圖1時期制度的弊端,圖2時期實行怎樣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影響?
(3)材料二中圖-是哪制度?圖二是哪制度?后者有何特點?
(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fā)展趨勢。
三、論述題
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從材料中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的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
參考答案:
1.A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統(tǒng)計表反映了出土的戰(zhàn)國時期的鐵器大多屬于生產工具,而生產工具中鐵農具又占據了絕大多數(shù),這說明當時鐵農具被大量運用于農業(yè)生產,A項正確;統(tǒng)計表沒有涉及牛耕,而且漢朝以后,鐵犁牛耕成為我國農業(yè)的主要耕作方式,排除B項;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小農經濟剛剛出現(xiàn),而且鐵器數(shù)量無法說明小農經濟的地位情況,排除C項;鐵器數(shù)量無法體現(xiàn)政府對生產工具革新的態(tài)度,排除D項。故選A項。
2.A
【詳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對西周的天命觀進行了改造,這本身就是思想爭鳴的表現(xiàn),所以A項為正確答案;新興地主階級崛起促使了思想解放,B項說法因果倒置,不符合題意;諸子對西周的天命觀得到了各個諸侯國支持不符合史實,所以C說法錯誤;百家爭鳴思想解放運動順應了社會轉型,所以D項說法錯誤。
3.D
【詳解】根據材料中的“牛河梁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女神廟遺跡,以神廟祭壇為中心”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該地區(qū)產生了神權色彩,并且“女神廟、祭壇、積石冢都是一種特權象征”說明該地區(qū)產生了等級分化,D項正確;材料主旨是女神廟遺址的情況,沒有涉及到手工藝的質量水平高低,排除A項;生產力水平的代表是生產工具,材料并沒有涉及到該地區(qū)的生產工具,排除B項;中原地區(qū)是中華古代文明的發(fā)源地,該地區(qū)為遼寧西北部,排除C項。故選D項。
4.B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經過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之后,地方諸侯王實力被削弱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說明漢初治國策略得到有效調整,B項正確;分封制的基礎是井田制,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君主對宗法制的態(tài)度,排除C項;相權威脅皇權,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點睛】
5.D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秦統(tǒng)一后在全國推廣郡縣制,建立了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D項正確;禪讓制是原始社會制度,秦朝實行世襲制,排除A項;內外服制是商朝制度,排除B項;秦統(tǒng)一后廢除了分封制,而且分封制也不能加強中央集權,排除C項。故選D項。
【點睛】
6.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可知是推斷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中國原始社會。三個圖中都是精美的陶器,說明當時居民已經熟練掌握了制陶技術,A項正確。三張圖中只有圖三馬家窯舞蹈紋彩陶盆能看出舞蹈水平,排除B項;當時是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農業(yè)和畜牧業(yè)不發(fā)達,排除C項;D項“普遍”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
7.A
【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回憶、再現(xiàn)所學知識,獲取有效信息,比較、分析,認識歷史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并作出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信息,本題實際上考查古代中國政治體制的總體特征?;貞?、再現(xiàn)所學古代中國政治體制的總體特征,不難得出這樣的認識,我國古代自奴隸社會時期實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封建社會時期實行的中央集權制度都倡導“天下一家”、“家國一體”、“大一統(tǒng)”的理念。故,A項符合題意。B、C兩項是皇帝制度的特點,排除BC;D項表述明顯不符合題干意思,不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A。
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總體特征·“天下一家”、“家國一體”、“大一統(tǒng)”
8.C
【詳解】材料“‘始皇帝’為‘新制度的第一人’”是對皇帝制度的描述,該制度的特點是皇權至上、皇帝獨尊和皇位世襲,C項正確;夏朝開啟了王位世襲制,排除A項;B項是分封制的特征,排除;各自為政描述的是分封制下各諸侯國混亂的局面,排除D項。故選C項。
9.C
【詳解】根據題干“用太牢(牛、羊、豕三牲具備的祭禮)隆重祭祀孔子”“揭示秦滅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研治儒學的晁錯提出了“削藩之策””可知漢初為加強皇權及中央集權,借儒家思想施行相關措施,C正確;題干并未強調儒學動搖黃老學說,A排除;題干不能反映思想的活躍局面,排除B;儒家獨尊出現(xiàn)在漢武帝時期,D排除。
10.D
【詳解】依據材料時間可知,處于秦朝統(tǒng)一后;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秦朝統(tǒng)一后,秦始皇遷移大量人口到達邊疆地區(qū),這就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控制,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D項正確;根據材料“與越人雜居”可知,這些措施并不全是中央對地方的管控,排除A項;匈奴位于北方,遷徙50萬人到南海、桂林和象郡并不是抵御匈奴的侵擾,排除B項;這些措施是為了鞏固國家統(tǒng)一,而非緩解中原地區(qū)人口壓力,排除C項。故選D項。
11.D
【詳解】根據材料“二里頭遺址發(fā)現(xiàn)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網、最早的宮城、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以及最早的具有明確城市規(guī)劃的大型都邑?!辈⒔Y合所學可知,二里頭遺址反映了早期國家的形成,文明逐漸形成,D項正確;宮城應當是王權的象征,A項錯在“專制”二字,排除A項;材料只是表明出現(xiàn)了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并不能說明青銅制造開始,排除B項;材料只是表明出現(xiàn)了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并不能說明禮樂制度確立,排除C項。故選D項。
12.A
【詳解】材料中“廢六關”及“子貢從事貨殖活動”現(xiàn)象,表明當時已經存在著較活躍的商品流通的現(xiàn)象,A正確;材料中不能說明商人的屬性及地位,排除B;材料中對相關現(xiàn)象提出批評的主體不是政府,排除C;D與題無關,而且春秋時期諸子思想尚未形成一種主流價值觀,排除。
13.(1)道德品行高尚;天資聰穎,領悟力強;深諳孔子學說,尊師重道;用儒學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踐行儒家學說不遺余力。
(2)孔子對顏回的高度肯定;儒學成為統(tǒng)治思想;統(tǒng)治者的推崇;弘揚儒家道德的現(xiàn)實需要。
【詳解】(1)根據材料中的“他居于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依然淡泊達觀”“顏回天資聰穎,能很快領悟老師的教誨”“顏回尊敬老師”“踐行孔子的學說”等信息歸納得出顏回道德品行高尚;天資聰穎,領悟力強;深諳孔子學說,尊師重道;用儒學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踐行儒家學說不遺余力。
(2)根據材料中的“尊師崇道”以及儒學在歷史上的影響,從孔子對顏回的高度肯定;儒學成為統(tǒng)治思想;統(tǒng)治者的推崇;弘揚儒家道德的現(xiàn)實需要等方面進行分析。
【考點定位】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東西方的先哲·顏回
【名師點睛】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標準是牢牢把握其對歷史發(fā)展、社會進步在客觀上所起到的推動或阻礙作用,依據對人民有利還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評價。具體來說,在評價歷史人物時,要堅持一分為二,辯證分析;要結合歷史處境,具體分析;要堅持唯物主義,客觀分析。評價歷史人物一定要以史實或者具體史料為依據,既不能主觀臆斷、空穴來風,也不能堆砌材料和史實。本題對于“顏回成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顏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的解答,主要是根據對材料信息的分析歸納來說明。
14.(1)圖1:信息:都城在“鎬京”;分封了眾多的諸侯國;西北有游牧民族犬戎。時期:西周。圖2:信息:定都“咸陽”;北部有(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長城;北方少數(shù)民族有匈奴、東胡;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區(qū),設桂林,南海,象郡加強管理。時期:秦朝。
(2)制度:郡縣制。
影響: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加強了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被后世王朝長期沿用,影響深遠。
(3)圖一制度:三公九卿制。圖二制度:三省六部制;特點:相權一分為三,相互牽制,加強了皇權;職責明確,提高了行政效率。
(4)趨勢: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詳解】(1)圖1:信息:根據材料可知,都城在“鎬京”;分封了眾多的諸侯國;西北有游牧民族犬戎。時期: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實行分封制。圖2:信息:根據材料可知,定都“咸陽”;北部有(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長城;北方少數(shù)民族有匈奴、東胡;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區(qū),設桂林,南海,象郡加強管理。時期: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推行郡縣制。
(2)制度: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分封制使諸侯國擁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容易造成分裂割據,針對分封制的弊端,秦朝推行郡縣制。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從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加強了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被后世王朝長期沿用,影響深遠等方面歸納影響。
(3)圖一制度:根據材料“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可知,圖一制度為三公九卿制。圖二制度:根據材料“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可知,圖二制度為三省六部制;特點: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六部制使相權一分為三,相互牽制,加強了皇權;職責明確,提高了行政效率等等。
(4)趨勢:綜合上述材料可知,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fā)展趨勢是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15.示例:
論題:鐵農具的廣泛使用推動了農業(yè)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闡述:由材料所列舉的各地鐵器出土情況可知,在戰(zhàn)國時期的鐵器出土中,生產工具是其主要的門類;生產工具中,農業(yè)生產工具又是其主要的門類。而鐵農具在生產工具中占比均超過50%,說明鐵器在農業(yè)生產中被大量使用。而鐵器廣泛運用于農業(yè)生產,使更大面積的耕墾農田和實行精耕細作成為可能,使-家-戶的小農耕作成為可能,從而成為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生產力發(fā)展的一大標志。
【詳解】本題為開放性試題。首先,分析材料內容,提取兩條和兩條以上的信息并擬定論題。注意要選擇自己熟悉且容易論述的,論題要具體、明確。材料展示的是“鐵農具的使用情況”,其比例大多超過50%,說明鐵器廣泛使用,然后套用公式,“信息1+說明+信息2”,即:“鐵農具的廣泛使用推動了農業(yè)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其次,結合相關史實,對論題進行論述。要注意史論結合,論從史出,表述成文,敘述完整、邏輯清晰,緊扣論題。最后,對所論述的內容進行簡單的總結。
鐵器出土地點
鐵器數(shù)(件)
生產工具數(shù)(件)
鐵農具數(shù)(件)
遼寧撫順蓮花堡
80余
77
68
山西長治分水嶺
36
31
21
河北興隆古洞溝
87
85
52
河南輝縣固圍村
93
69
58
廣西平樂銀山嶺
181
170
91
圖1河姆渡豬紋陶缽
圖2仰韶魚鳥紋彩陶壺
圖3馬家窯舞蹈紋彩陶盆
圖1
圖2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B
D
A
A
C
C
D
題號
11
12








答案
D
A








相關試卷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課后作業(yè)題:

這是一份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課后作業(yè)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主觀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3課 秦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練習:

這是一份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3課 秦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練習,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第3課 秦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第3課 秦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測評,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李白曾寫道,《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有學者說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3課  秦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復習題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3課 秦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復習題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課時練習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課時練習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3課  秦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測評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3課 秦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測評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3課 	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初步建立	同步訓練題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3課 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初步建立 同步訓練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電子課本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