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政治認同:增強法治觀念,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依法自律,遠離犯罪,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2.道德修養(yǎng):樹立法治觀念,加強自身修養(yǎng),防微杜漸,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3.法治觀念:加強自身修養(yǎng),增強法治觀念,防微杜漸,感受法律的尊嚴,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4.健全人格:能夠判斷犯罪行為,能夠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5.責任意識:樹立法律意識,增強守法觀念,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
1.刑法的作用和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2.犯罪的定義、基本特征及各自地位:★3.刑罰的含義和種類: ★4.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都有哪些?★5.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校園欺凌是指發(fā)生在校園內(nèi)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wǎng)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chǎn)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鄲肥鄉(xiāng)區(qū)北高鎮(zhèn)張莊村3名初中生將同學王某(現(xiàn)年13歲)殘忍殺害并將尸體掩埋在蔬菜大棚里。該案被害人王某與殺害他的3名同學就讀于邯鄲市肥鄉(xiāng)區(qū)舊店中學初一年級,疑似在學校上學時就遭受過同學的霸凌。2024年3月10日下午1點左右,王某告訴奶奶與同學去玩。由于長時間未聯(lián)系上王某,王某家人決定報警,警方通過視頻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3名男同學與王某某同行,在監(jiān)控視頻和轉(zhuǎn)賬記錄的證據(jù)下,3名男同學說出王某某被埋在了北營村南的廢棄蔬菜大棚內(nèi),該大棚僅距離其中一名學生家不足百米。找到尸體后發(fā)現(xiàn),王某某已經(jīng)面目全非。
該案例中的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應受到怎樣的懲罰?
未成年不再是“免罪金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jīng)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依照前三款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15歲中學生陳某原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自結識社會一群游手好閑“朋友”后逐漸無心學習,經(jīng)常曠課。他開始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學校紀律處分。但他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jīng)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他和“朋友”竟為了搞錢去網(wǎng)吧玩游戲而攔路搶劫,短短幾天多次持刀強奪小學生財物,得贓款2000多元。法院認定陳某犯搶劫罪,最終被判刑。
陳某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陳云的行為哪些屬于不良行為,哪些屬于嚴重不良行為,哪些屬于犯罪?請標注出來。
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發(fā)展過程說明了什么?
①不良行為,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②有不良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的人若不及時改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有可能導致犯罪
陳某所在學校為避免悲劇重演,可以開展哪些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形式?
黑板報、手抄報、主題班會、辯論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
從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談一談,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學校: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關注學生行為,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不良行為,及時引導
家庭: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給我們的警示是什么?
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的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1)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的危害,遠離犯罪。(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3)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4)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
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
1.用圖示法表示所學概念間的關系是我們的學法之一,下列圖示描述的概念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D.
2.“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遲。”這句詩給我們的啟示是(?? ?)A.社會是復雜的,要謹慎交友B.經(jīng)常犯錯的人必然會犯罪C.一般違法與犯罪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D.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預防犯罪集體備課ppt課件,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罪與罰,嚴重違法行為,各抒己見,刑罰的種類P54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預防犯罪課文內(nèi)容課件ppt,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了解罪與罰,痛心的故事,判斷違法行為的方法,加強自我防范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預防犯罪多媒體教學ppt課件,共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