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點總結(jié)+例題講解】
一、力:
1.力產(chǎn)生的原因:物體之間的 ;
2.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相互作用:推、拉、提、壓、排斥、吸引等)
(1)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2)產(chǎn)生力至少有兩個物體,一個是 ,一個是 ;
(3)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也可產(chǎn)生力;例如:磁力、引力;
(4)彼此接觸的物體之間,如沒有力的作用,則不產(chǎn)生力。
3.符號:F
4.單位:牛頓(簡稱:牛),單位符號:N; (力的大小表示例如:F=10N)
感受1N的力的大?。海?)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2)用手托起一個蘋果所用的力等。
5.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1)力可以 (使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或方向發(fā)生變化);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則一定收到力的作用;但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不一定會改變;
(2)力可以 ,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3)力的作用效果意義:可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判斷力的存在。
6.力的三要素: 、 、 ;
7.力的示意圖:用一條 表示力。
(1)箭頭方向指向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yīng)該越長;
(3)用數(shù)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
(4)力的示意圖作圖具體畫法:
①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②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③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yīng)越長;
④標出力的符號,已知力的大小則也要在力的示意圖中標出力的大小;
⑤若力不在水平方向或者豎直方向(不平行或垂直接觸面),則要標出角度。
8.力的相互性(相互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力的特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施加一個力。
(2)產(chǎn)生力的物體,既是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3)只有兩個物體,沒有第三個物體。
(4)相互作用力又稱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兩個力的特點:
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簡單概括為:異物、等值、反向、共線;
②兩個力的性質(zhì)相同;
③一對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的。
【例題1】關(guān)于力的概念,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只要相互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體,但可以沒有受力物體
D.兩個相互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變式1】“熄火”的故障汽車停在水平路面上,大力士用繩子拉著汽車向前運動,如圖所示,使汽車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A.汽車發(fā)動機B.地面
C.繩子D.車輪
【例題2】暴風(fēng)雨來臨前,狂風(fēng)把小樹吹彎了腰,這是風(fēng)力使小樹發(fā)生了 ;狂風(fēng)把落葉吹得漫天飛舞,這是風(fēng)力使落葉的 發(fā)生了改變。
【變式2】如圖事例中,主要說明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是( )
A.力使弓形變 B.力使跳板彎曲 C.力使彈簧伸長 D.使木箱由靜到動
【例題3】如圖所示,分別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壓同一彈簧。該實驗表明,彈簧受力產(chǎn)生的效果與力的( )
A.大小有關(guān) B.作用點有關(guān)
C.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guān) D.方向有關(guān)
【變式3】如圖所示,分別在A、B、C三點處用垂直于門方向的力推門,感覺 點處較容易(選填“A”、“B”或“C”),該實驗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選填“大小”、“方向”或“作用點”)有關(guān)。
【例題4】如圖所示,用作用在A點的水平向右的50N的力拉小車,畫出拉力的示意圖。
【變式4】用力的示意圖在圖中畫出用與地面成30°角的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車的示意圖。
【例題5】如圖所示當人推墻時人將向后退對此現(xiàn)象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能后退一段距離是因為仍然受到墻的作用力
B.人能后退一段距離是因為人受到慣性作用
C.人停下來后慣性就消失了
D.人對墻的力與墻對人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變式5】如圖所示,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越用力手指感到越疼痛。這個實驗不能說明( )
A.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發(fā)生 彈性形變 而產(chǎn)生的力,叫作彈力;
(1)相互接觸的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物體想要恢復(fù)原狀,就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一個作用力,這個作用力就是彈力;
(2)平時所說的推、拉、提、壓、支持等力,都屬于彈力。
2.產(chǎn)生彈力的條件:
(1)產(chǎn)生條件(缺一不可):①相互接觸;②發(fā)生彈性形變(有相互擠壓);
(2)說明:
①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若沒有發(fā)生相互擠壓,則沒有彈力產(chǎn)生;
②塑性變形是一種不可自行恢復(fù)的變形;在發(fā)生塑性形變的瞬間有彈力,因為要發(fā)生塑性形變,會受到力的作用,這時有彈力產(chǎn)生。
當發(fā)生了塑性形變后彈力就消失了。
3.彈力的方向:垂直接觸面,指向性別恢復(fù)的方向;
4.彈力大小與物體的材料、形狀、形變大小有關(guān);
5.補充知識:彈性形變與塑性形變
(1)彈性形變: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自動恢復(fù)原來形狀的形變;
(2)塑性形變: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不能自動恢復(fù)原來形狀的形變。
6.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
(1)原理:根據(jù)在一定彈性限度范圍內(nèi),彈簧的 伸長量 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
(2)結(jié)構(gòu):彈簧、指針、刻度盤、外殼、秤鉤等組成;
(3)使用方法(要點):
①調(diào)零;
②看量程;
③看分度值;
④方向一致:測力時,要使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盤上;重點:只要拉彈簧的力沿彈簧的軸線方向即可。
【例題6】如圖所示的三個圖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間,乙球與其右側(cè)的球相互接觸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與其右側(cè)的球放在另一個大的球殼內(nèi)部并相互接觸。關(guān)于這三個球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 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一個彈力的作用
【變式6】如圖所示是用手壓彈簧的示意圖,下列選項中是由于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是( )
A.彈簧對手的作用力B.手對彈簧的壓力
C.地面對彈簧的支持力D.彈簧的重力
【例題7】關(guān)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及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yīng)該先調(diào)零
B.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必須使其沿豎直方向
C.使用過程中,彈簧、指針不能與外殼有摩擦
D.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變式7】如圖所示,甲、乙兩同學(xué)沿水平方向分別向左、右用力拉彈簧測力計,測力計靜止時示數(shù)為5N,若不計彈簧測力計自身的重力,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對測力計的拉力是2.5N B.乙對測力計的拉力是5N
C.乙對測力計的拉力是I0N D.測力計對乙的拉力是10N
三、重力:
1.定義: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
(1)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力;
(2)重力是非接觸性力;
(3)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4)在地球上,一切物體始終都會受到重力的作用;
2.符號:G
3.單位:牛頓;簡稱:牛;單位符號:N。(例如表示重力G=100N)
4.公式:G=mg
(1)G表示在地球上物體受到重力,單位N;
(2)m表示物體的質(zhì)量,單位kg(計算重力大小的時候單位必須用kg);
(3)g表示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g也叫重力加速度,g=9.8N/kg;初中計算一般g=10N/kg。
5.重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豎直懸空掛放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
6.方向: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即總垂直于當?shù)氐乃矫嫦蛳拢?br>7.作用點:物體的 重心 ;(規(guī)則物體一般是幾何中心)
【例題8】下列關(guān)于地球附近物體受到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C.g=10N/kg,說明1kg=10N D.懸浮在高空中的熱氣球同樣受重力
【變式8】下列物體中,物重接近1N的是( )
A.一只母雞B.一只鉛筆C.一個蘋果D.一張書桌
【例題9】質(zhì)量為50kg的學(xué)生,受到的重力是 牛。(g取10N/kg)
【變式9】月球?qū)λ砻娓浇奈矬w也有引力,這個力大約是地球?qū)Φ孛娓浇晃矬w引力的六分之一。一個連同隨身裝備共90kg的宇航員,他在月球上質(zhì)量和重力為(g取10N/kg)( )
A.90kg 900N B.90kg 150N C.15kg 900N D.15kg 150N
【例題10】如左圖所示,足球運動員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右圖表示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受力圖,其中正確的是(G表示重力,F(xiàn)表示腳對球的作用力)( )
【變式10】如圖是小明利用重垂線檢查墻上的畫是否掛平的情景。當重垂線靜止時,發(fā)現(xiàn)重垂線與畫的長邊不重合,為了把畫掛平,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把畫的左邊調(diào)低一些 B.把畫的左邊調(diào)高一些
C.換用質(zhì)量較大的重錘 D.調(diào)整重垂線,使重垂線與桌面垂直
【例題11】請在圖中畫出小球A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
【變式11】在圖中,小球A處于靜止狀態(tài)。請畫出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跟蹤訓(xùn)練
1.關(guān)于力的概念,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只要相互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體,但可以沒有受力物體
D.兩個相互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2.“以卵擊石”造成的結(jié)果是:卵破裂了而石塊完好無損。下列關(guān)于此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
A.卵殼破裂了,說明卵只能是受力物體
B.石塊完好無損,說明石塊沒受到力的作用
C.卵殼破裂了,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D.石塊完好無損,說明力不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3.如圖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由上述現(xiàn)象,不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 )
A.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施力物體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C.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D.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4.下圖所示的實例中,主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是( )
A.用力彎曲身體B.運動員使撐桿變彎
C.小女孩在拍球D.手拉彈簧伸長
5.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小明同學(xué)利用固定在桌面上的同一把鋼尺,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其中水平方向的力F1>F2,關(guān)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B.由甲、丁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C.由丙、丁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
D.由乙、丙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
6.下列現(xiàn)象中發(fā)生的不是彈性形變的是( )
A.彈簧拉力器被拉開B.撐桿跳運動員將桿壓彎
C.橡皮泥上留下指印D.跳板被跳水運動員壓彎
7.如圖,水平地面上并列放著兩個相互接觸的靜止木箱甲和乙,則( )
A.甲和乙之間沒有彈力
B.甲對乙有彈力,乙對甲也有彈力
C.只有甲對乙有彈力
D.只有乙對甲有彈力
8.下列關(guān)于彈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并沒有使桌面發(fā)生形變
B.某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伸長量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
C.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方向的力之前,都需要在豎直方向上進行調(diào)零
D.特殊情況下,兩個物體可以不接觸也能產(chǎn)生相互作用的彈力
9.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計,物重4.0N,彈簧測力計A,B的示數(shù)分別為( )
A.4.0N 4.0N B.4.0N 0N C.4.0N 8.0N D.0N 4.0N
10.重為2N的紅光橙,從樹上落下的過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對于紅光橙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說法中正確的( )
A.等于2N,方向豎直向下B.小于2N,方向豎直向下
C.等于2N,方向豎直向上D.大于2N,方向豎直向下
11.如圖所示,一個被吊著的均勻球殼,其內(nèi)部注滿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帶閥門的細出水口。在打開閥門讓水慢慢流出的過程中,球殼與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將會(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變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2.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了1731g月球樣品在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預(yù)定區(qū)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wù)取得圓滿成功。(地球上g取10N/kg,物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求:
(1)月球樣品返回地面后的質(zhì)量和重力;
(2)月球樣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13.2020年春節(jié)昆明海埂公園內(nèi)建起了200m的棧道,其中玻璃棧道60m。為了保證市民安全,每次玻璃棧道承載的游客總質(zhì)量不超過5t。若每位游客體重為550N。試求:(g取10N/kg)
(1)玻璃棧道能承受的最大重力;
(2)該玻璃棧道每次最多能承載多少個游客。
14.有一捆橫截面積為2.5×10﹣6m2的銅絲,質(zhì)量為8.9kg。(已知ρ銅=8.9×103kg/m3,g取10N/kg)求:
(1)這捆銅絲所受重力;
(2)這捆銅絲的體積;
(3)銅絲的長度。
真題過關(guān)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2?東營)關(guān)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重力
B.測量前應(yīng)該把指針調(diào)節(jié)到指“0”的位置上
C.測量前要確認指針和彈簧不被外殼卡住
D.所測的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2.(2022?煙臺)踢足球是很多同學(xué)喜歡的體育活動之一,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飛行時,受到重力和腳的踢力
B.運動員踢足球時腳會有疼痛感,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門員抱住飛向球門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只要運動員對足球施加大小相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3.(2022?鄂州)物理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yīng)用極大地激發(fā)了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物理的興趣,同學(xué)們課后開始聯(lián)想一些生活中與物理相關(guān)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在世界級比賽中,我國運動員基本包攬所有乒乓球項目的金牌,為國爭光,揚我國威。關(guān)于乒乓球比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tài)
B.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了球的形狀
C.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同時改變了球的形狀和球的運動狀態(tài)
D.擊球時,球拍對球有力的作用,球?qū)η蚺臎]有力的作用
4.(2022?成都)甜水面是成都的傳統(tǒng)美食,制作的關(guān)鍵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條:用上等面粉加鹽和水,揉勻后靜置半小時,用面杖搟成面皮,再切成適當寬度的面條,然后兩手抓住面條用力拉長。關(guān)于上述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揉捏面團時,面團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
B.面團被搟制成面皮,力改變了面團的運動狀態(tài)
C.手推面杖來回運動,力改變了面杖的運動狀態(tài)
D.用手拉長面條,面條受力的同時,手也受到力
5.(2021?黑龍江)在航空領(lǐng)域,常常發(fā)生小鳥撞毀飛機事件。下列關(guān)于小鳥和飛機相撞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鳥受到的力大 B.飛機受到的力大
C.小鳥和飛機的受力一樣大 D.主動撞擊的一方產(chǎn)生的力大
6.(2021?柳州)一只螞蟻沿著碗從A點爬到B點(如圖所示),此過程中螞蟻所受重力的大小( )
A.變大
B.保持不變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
7.(2021?棗莊)如圖甲所示,彈簧的一端掛在墻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彈簧伸長了5cm;如圖乙所示,兩個人分別拉該彈簧的兩端,彈簧也伸長了5cm,則每個人的力F分別為( )
A.4N、0B.0、4NC.4N、4ND.8N、8N
8.(2020?黑龍江)如圖,甲物重15N,乙物重5N,甲乙均靜止,不計測力計自重,則測力計示數(shù)( )
A.5NB.10NC.15ND.20N
二、填空題(共6小題):
9.(2022?鹽城)2022年2月6日我國女足戰(zhàn)勝韓國獲得亞洲杯冠軍。比賽中,啦啦隊擊鼓助威,鼓聲通過 傳到運動員的耳中,運動員奮起一腳,球離開腳后由于 飛進球門,頂起球網(wǎng),使球網(wǎng)發(fā)生形變的施力物體是 。
10.(2022?阜新)我國大力提倡“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選擇自行車出行是大家喜愛的方式之一。自行車啟動時,人用腳向后蹬地,自行車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騎行時,輪胎被壓癟一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11.(2022?威海)太陽風(fēng)是太陽發(fā)出的高速帶電粒子流,部分帶電粒子通過地球附近磁場時,其運動軌跡如圖所示,此過程中地球磁場對太陽風(fēng)的力改變了帶電粒子的 ;同時地球的磁場也被壓縮了,說明太陽風(fēng)和地球磁場之間力的作用是 。
12.(2022?內(nèi)江)如圖所示,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那一只小船,結(jié)果兩只小船將向 (選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
13.(2022?江西)如圖所示,圓筒測力計的分度值為 N;此時,該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 N。
14.(2022?金昌)2022年3月28日在亞洲杯女足決賽中,中國姑娘在落后兩球的情況下,頑強拼搏,最終實現(xiàn)了史詩般的逆轉(zhuǎn),贏得冠軍。如圖所示是中國隊員“頭球攻門”的情景,當運動員用頭頂球時球的運動方向改變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選填“形狀”或“運動狀態(tài)”)。滾動的足球會在草坪上慢慢停下來,是因為足球 力的作用(選填“受到”或“不受”)。
三、作圖題(共6小題):
15.(2022?鹽城)在圖中畫出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16.(2022?鄂爾多斯)如圖,在商場一名重力為500N的旅客乘坐電動扶梯勻速上升,請畫出該旅客所受重力示意圖。
17.(2022?淄博)如圖甲所示,一摞棋子中的一顆棋子A被用力打出。請在圖乙中畫出棋子A受力的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18.(2022?威海)用輕繩懸掛的鐵球自由擺動,請畫出擺動到如圖所示位置時,鐵球的受力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19.(2022?常州)北京冬奧會滑雪場,索道設(shè)施可將物資從山腳運往山頂,如圖所示,封閉式轎廂隨鋼索向右上方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靜止在轎廂內(nèi)的物體A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圖。
20.(2022?恩施州)用繩系住氫氣球,在風(fēng)力的作用下靜止在如圖所示的位置。請補全氣球受力的示意圖。
章節(jié)
考點
考試題型
難易度
力
力
選擇題、填空題
★
彈力
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
★★
重力
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
★★
專題11 力學(xué)基礎(chǔ)
【考點分析】
【知識點總結(jié)+例題講解】
一、力:
1.力產(chǎn)生的原因:物體之間的 相互作用 ;
2.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相互作用:推、拉、提、壓、排斥、吸引等)
(1)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2)產(chǎn)生力至少有兩個物體,一個是 施力物體 ,一個是 受力物體 ;
(3)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也可產(chǎn)生力;例如:磁力、引力;
(4)彼此接觸的物體之間,如沒有力的作用,則不產(chǎn)生力。
3.符號:F
4.單位:牛頓(簡稱:牛),單位符號:N; (力的大小表示例如:F=10N)
感受1N的力的大?。海?)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2)用手托起一個蘋果所用的力等。
5.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1)力可以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使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或方向發(fā)生變化);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則一定收到力的作用;但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不一定會改變;
(2)力可以 改變物體的形狀 ,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3)力的作用效果意義:可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判斷力的存在。
6.力的三要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點 ;
7.力的示意圖:用一條 帶箭頭的線段 表示力。
(1)箭頭方向指向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yīng)該越長;
(3)用數(shù)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
(4)力的示意圖作圖具體畫法:
①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②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③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yīng)越長;
④標出力的符號,已知力的大小則也要在力的示意圖中標出力的大?。?br>⑤若力不在水平方向或者豎直方向(不平行或垂直接觸面),則要標出角度。
8.力的相互性(相互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力的特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施加一個力。
(2)產(chǎn)生力的物體,既是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3)只有兩個物體,沒有第三個物體。
(4)相互作用力又稱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兩個力的特點:
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簡單概括為:異物、等值、反向、共線;
②兩個力的性質(zhì)相同;
③一對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的。
【例題1】關(guān)于力的概念,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只要相互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體,但可以沒有受力物體
D.兩個相互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不能離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而獨立存在的;物體相互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也可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如磁力、地球的吸引力等。
解: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若不發(fā)生相互作用,就不會有力的作用。故A錯誤;
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故B正確;
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體,也一定有受力物體。故C錯誤;
D、兩個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地球的吸引力等。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1】“熄火”的故障汽車停在水平路面上,大力士用繩子拉著汽車向前運動,如圖所示,使汽車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A.汽車發(fā)動機B.地面
C.繩子D.車輪
【答案】C
【解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解:大力士通過繩子拉汽車向前運動,使車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例題2】暴風(fēng)雨來臨前,狂風(fēng)把小樹吹彎了腰,這是風(fēng)力使小樹發(fā)生了 ;狂風(fēng)把落葉吹得漫天飛舞,這是風(fēng)力使落葉的 發(fā)生了改變。
【答案】形變;運動狀態(tài)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解:狂風(fēng)把小樹吹彎了腰,是由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風(fēng)力使小樹發(fā)生形變;
形狂風(fēng)把落葉吹得漫天飛舞,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風(fēng)力使落葉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故答案為:形變;運動狀態(tài)。
【變式2】如圖事例中,主要說明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是( )
A.力使弓形變 B.力使跳板彎曲 C.力使彈簧伸長 D.使木箱由靜到動
【答案】D
【解析】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分析清楚圖示情景,然后判斷力的作用效果。
解:A、在力的作用下,弓彎曲發(fā)生形變,力的作用是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故A不符合題意;
B、力使跳板變彎,力的作用是使跳板發(fā)生形變。故B不符合題意;
C、力使彈簧伸長,力的作用是彈簧發(fā)生形變。故C不符合題意;
D、力使木箱運動起來,力改變了木箱的運動狀態(tài),力的作用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符合題意。故選:D。
【例題3】如圖所示,分別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壓同一彈簧。該實驗表明,彈簧受力產(chǎn)生的效果與力的( )
A.大小有關(guān) B.作用點有關(guān)
C.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guān) D.方向有關(guān)
【答案】D
【解析】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當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壓同一彈簧時,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所以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
解:由圖可知,用力向右拉彈簧時,彈簧變長;用力向左壓彈簧時,彈簧變短;由此可見,在力的大小與作用點相同時,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選:D。
【變式3】如圖所示,分別在A、B、C三點處用垂直于門方向的力推門,感覺 點處較容易(選填“A”、“B”或“C”),該實驗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選填“大小”、“方向”或“作用點”)有關(guān)。
【答案】A;作用點
【解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解:分別在A、B、C三點處用垂直于門方向的力推門,感覺A點處較容易,該實驗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故答案為:A;作用點。
【例題4】如圖所示,用作用在A點的水平向右的50N的力拉小車,畫出拉力的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
【解析】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
解:拉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作用點在A點,過A點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用符號F表示,大小為50N,如圖所示:
【變式4】用力的示意圖在圖中畫出用與地面成30°角的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車的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
【解析】拉力的作用點在小車右邊緣的中點,方向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F(xiàn)=300N,拉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例題5】如圖所示當人推墻時人將向后退對此現(xiàn)象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能后退一段距離是因為仍然受到墻的作用力
B.人能后退一段距離是因為人受到慣性作用
C.人停下來后慣性就消失了
D.人對墻的力與墻對人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1)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解:A、當人推墻時,人將向后退,人離開墻后不再受到墻的作用力。故A錯誤;
B、人離開墻后,能后退一段距離是因為人具有慣性,但不是受到慣性,因為慣性不是力。故B錯誤;
C、慣性是物體具有的屬性,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所以人停下來仍然具有慣性。故C錯誤;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對墻的力與墻對人的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故選:D。
【變式5】如圖所示,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越用力手指感到越疼痛。這個實驗不能說明( )
A.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
【答案】A
【解析】(1)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即保持原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受到力的同時,也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
(3)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4)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guān)。
解:A、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越用力手指感到越疼痛。這個實驗不能說明物體具有慣性。故A符合題意。
B、越用力手指感到越疼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不符合題意。
C、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說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故C不符合題意。
D、越用力手指感到越疼痛。說明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發(fā)生 彈性形變 而產(chǎn)生的力,叫作彈力;
(1)相互接觸的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物體想要恢復(fù)原狀,就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一個作用力,這個作用力就是彈力;
(2)平時所說的推、拉、提、壓、支持等力,都屬于彈力。
2.產(chǎn)生彈力的條件:
(1)產(chǎn)生條件(缺一不可):①相互接觸;②發(fā)生彈性形變(有相互擠壓);
(2)說明:
①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若沒有發(fā)生相互擠壓,則沒有彈力產(chǎn)生;
②塑性變形是一種不可自行恢復(fù)的變形;在發(fā)生塑性形變的瞬間有彈力,因為要發(fā)生塑性形變,會受到力的作用,這時有彈力產(chǎn)生。
當發(fā)生了塑性形變后彈力就消失了。
3.彈力的方向:垂直接觸面,指向性別恢復(fù)的方向;
4.彈力大小與物體的材料、形狀、形變大小有關(guān);
5.補充知識:彈性形變與塑性形變
(1)彈性形變: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自動恢復(fù)原來形狀的形變;
(2)塑性形變: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不能自動恢復(fù)原來形狀的形變。
6.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
(1)原理:根據(jù)在一定彈性限度范圍內(nèi),彈簧的 伸長量 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
(2)結(jié)構(gòu):彈簧、指針、刻度盤、外殼、秤鉤等組成;
(3)使用方法(要點):
①調(diào)零;
②看量程;
③看分度值;
④方向一致:測力時,要使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盤上;重點:只要拉彈簧的力沿彈簧的軸線方向即可。
【例題6】如圖所示的三個圖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間,乙球與其右側(cè)的球相互接觸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與其右側(cè)的球放在另一個大的球殼內(nèi)部并相互接觸。關(guān)于這三個球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 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一個彈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能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利用假設(shè)法反過來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
解:A、甲球受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地面給它的彈力兩個力,斜面沒有給其彈力,如果有的話球不會靜止,故A錯誤。
B、乙球受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地面給它的彈力兩個力,與乙接觸的球不會給乙彈力,如果有的話乙球不會靜止,故B錯誤。
CD、丙球受重力,圓面給它的指向圓心的彈力和與它接觸的小球給它的沿他們圓心連線向左的彈力,如果它接觸的小球不給它沿他們圓心連線向左的彈力的話它不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故丙球受兩個彈力的作用,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變式6】如圖所示是用手壓彈簧的示意圖,下列選項中是由于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是( )
A.彈簧對手的作用力B.手對彈簧的壓力
C.地面對彈簧的支持力D.彈簧的重力
【答案】A
【解析】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彈力作用在與形變物體接觸的物體上。
解: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作用在手上,即由于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是彈簧對手的作用力。
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例題7】關(guān)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及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yīng)該先調(diào)零
B.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必須使其沿豎直方向
C.使用過程中,彈簧、指針不能與外殼有摩擦
D.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答案】B
【解析】(1)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正確使用方法包括:
①首先看清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也就是彈簧測力計上的最大刻度即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出這個范圍。
②認清彈簧測力計上最小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用它測量時可以迅速讀出測量值。
③測量前要把指針調(diào)到零點,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
④測量時,要使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不可用力猛拉彈簧或讓彈簧測力計長久受力,以免損壞。
(2)定性地說,在彈性范圍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長度就越長;定量的說,在彈性范圍內(nèi),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這就是胡克定律,彈簧測力計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解:A.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要觀察指針是否指在0刻線處,指針沒有在0刻線處的,要把指針調(diào)到零點,故A正確;
B.彈簧測力計可以在豎直方向測量物重或拉力,也可以在其它方向測量力的大小,故B錯誤;
C.測量時,要使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一致,不要讓彈簧與外殼間有摩擦,故C正確;
D.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就越長,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故D正確。
故選:B。
【變式7】如圖所示,甲、乙兩同學(xué)沿水平方向分別向左、右用力拉彈簧測力計,測力計靜止時示數(shù)為5N,若不計彈簧測力計自身的重力,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對測力計的拉力是2.5N B.乙對測力計的拉力是5N
C.乙對測力計的拉力是I0N D.測力計對乙的拉力是10N
【答案】B
【解析】彈簧測力計總是在平衡狀態(tài)下使用的,即彈簧測力計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下工作的,此時彈簧測力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說明彈簧測力計里的彈簧受力為5N,即左側(cè)手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應(yīng)為5N;而彈簧測力計整體要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右側(cè)拉力也應(yīng)為5N。故B正確。
故選:B。
三、重力:
1.定義: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
(1)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力;
(2)重力是非接觸性力;
(3)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4)在地球上,一切物體始終都會受到重力的作用;
2.符號:G
3.單位:牛頓;簡稱:牛;單位符號:N。(例如表示重力G=100N)
4.公式:G=mg
(1)G表示在地球上物體受到重力,單位N;
(2)m表示物體的質(zhì)量,單位kg(計算重力大小的時候單位必須用kg);
(3)g表示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g也叫重力加速度,g=9.8N/kg;初中計算一般g=10N/kg。
5.重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豎直懸空掛放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
6.方向: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即總垂直于當?shù)氐乃矫嫦蛳拢?br>7.作用點:物體的 重心 ;(規(guī)則物體一般是幾何中心)
【例題8】下列關(guān)于地球附近物體受到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C.g=10N/kg,說明1kg=10N D.懸浮在高空中的熱氣球同樣受重力
【答案】D
【解析】在地球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常數(shù)為g=9.8N/kg,在粗略計算中,g可以取10N/kg。
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二者還是有區(qū)別的,故A錯誤;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指向地心的,故B錯誤;
C.g=10N/kg,表示質(zhì)量是1kg的物體,其所受重力為10N,但不能寫成1kg=10N,因為不同單位的物理量之間不能劃等號,故C錯誤;
D.懸浮在高空中的熱氣球也會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正確。故選:D。
【變式8】下列物體中,物重接近1N的是( )
A.一只母雞B.一只鉛筆C.一個蘋果D.一張書桌
【答案】C
【解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物體的質(zhì)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再根據(jù)G=mg,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A.一只母雞的質(zhì)量約2kg,受到的重力為G=mg=2kg×10N/kg=20N。故A不符合題意;
B.一支鉛筆的質(zhì)量約0.01kg,受到的重力為G=mg=0.01kg×10N/kg=0.1N。故B不符合題意;
C.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約100g=0.1kg,受到的重力為G=mg=0.1kg×10N/kg=1N。故C符合題意;
D.一張書桌的質(zhì)量約10kg,受到的重力為G=mg=10kg×10N/kg=100N。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例題9】質(zhì)量為50kg的學(xué)生,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g取10N/kg)
【答案】500N
【解析】知道學(xué)生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求出學(xué)生在地球所受的重力。
解:學(xué)生受到重力:G=mg=50kg×10N/kg=500N。
【變式9】月球?qū)λ砻娓浇奈矬w也有引力,這個力大約是地球?qū)Φ孛娓浇晃矬w引力的16.一個連同隨身裝備共90kg的宇航員,他在月球上質(zhì)量和重力為(g取10N/kg)( )
A.90kg 900N B.90kg 150N C.15kg 900N D.15kg 150N
【答案】B
【解析】(1)物質(zhì)質(zhì)量的大小與外界條件無關(guān),只取決于物體本身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
(2)根據(jù)重力的計算公式G=mg計算在地球上的重力G地,在月球上重力G月=16G地。
解:(1)質(zhì)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位置、溫度和狀態(tài)的改變而改變,故宇航員在月球上質(zhì)量還是90kg;
(2)m=90kg,取g=10N/kg,
宇航員在地球上的重力為:G=mg=90kg×10N/kg=900N,
月球?qū)λ砻娓浇奈矬w也有引力,這個力大約是地球?qū)Φ孛娓浇晃矬w引力的16,
在月球上重力:G月=16G地=16×900N=150N;
可見,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例題10】如左圖所示,足球運動員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右圖表示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受力圖,其中正確的是(G表示重力,F(xiàn)表示腳對球的作用力)( )
【答案】A
【解析】因不計空氣阻力,所以空中飛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因此從四個選項可判斷出只有A符合題意;
故選A。
【變式10】如圖是小明利用重垂線檢查墻上的畫是否掛平的情景。當重垂線靜止時,發(fā)現(xiàn)重垂線與畫的長邊不重合,為了把畫掛平,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把畫的左邊調(diào)低一些
B.把畫的左邊調(diào)高一些
C.換用質(zhì)量較大的重錘
D.調(diào)整重垂線,使重垂線與桌面垂直
【答案】A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重垂線是利用重物靜止時線總是豎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工具。
解: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如果這幅畫的長邊和重垂線是平行的,則畫是豎直的(即放正),否則畫不豎直;所以為了把畫貼正,應(yīng)調(diào)整畫的位置,使畫的長邊與重垂線平行,也就是需要將畫的左邊調(diào)低一些。
故選:A。
【例題11】請在圖中畫出小球A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
【解析】根據(jù)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過重心做豎直向下的力即可。
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過重心(小球A的球心)畫一條帶箭頭的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
【變式11】在圖中,小球A處于靜止狀態(tài)。請畫出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
【解析】根據(jù)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過重心做豎直向下的力即可。
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過重心(小球A的球心)畫一條帶箭頭的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
跟蹤訓(xùn)練
1.關(guān)于力的概念,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只要相互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體,但可以沒有受力物體
D.兩個相互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不能離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而獨立存在的;物體相互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也可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如磁力、地球的吸引力等。
解: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若不發(fā)生相互作用,就不會有力的作用。故A錯誤;
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故B正確;
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體,也一定有受力物體。故C錯誤;
D、兩個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地球的吸引力等。故D錯誤。
故選:B。
2.“以卵擊石”造成的結(jié)果是:卵破裂了而石塊完好無損。下列關(guān)于此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
A.卵殼破裂了,說明卵只能是受力物體
B.石塊完好無損,說明石塊沒受到力的作用
C.卵殼破裂了,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D.石塊完好無損,說明力不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答案】C
【解析】(1)兩個物體發(fā)生力的作用時,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另一個物體是受力物體,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解:AB、“以卵擊石”時,卵殼和石塊之間發(fā)生了力的作用,卵殼是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石塊是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故A和B都錯誤。
C、“以卵擊石”時,卵殼破裂是受到石塊力的作用,力使卵殼發(fā)生形變,故C正確。
D、“以卵擊石”時,石塊完好無損,是因為卵殼給石塊的力,使石塊發(fā)生是形變較小,不會使石塊破裂,故D錯誤。
故選:C。
3.如圖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由上述現(xiàn)象,不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 )
A.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施力物體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C.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D.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答案】D
【解析】(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解:A、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
B、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力的作用,施力物體同時又是受力物體,故B正確;
C、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小船向前運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
D、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不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作用點有關(guān),故D錯誤。故選:D。
4.下圖所示的實例中,主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是( )
A.用力彎曲身體B.運動員使撐桿變彎
C.小女孩在拍球D.手拉彈簧伸長
【答案】C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解:A、用力彎曲身體,表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錯誤。
B、運動員使撐桿變彎,表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錯誤。
C、小女孩在拍球,球的運動速度和方向均發(fā)生變化,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
D、手拉彈簧伸長,表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故D錯誤。
故選:C。
5.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小明同學(xué)利用固定在桌面上的同一把鋼尺,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其中水平方向的力F1>F2,關(guān)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B.由甲、丁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C.由丙、丁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
D.由乙、丙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
【答案】B
【解析】(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
(2)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關(guān),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的關(guān)系時,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其中一個因素關(guān)系時,控制其它因素不變。
解:A、甲、乙兩次實驗力的大小相等、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點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故A錯誤。
B、甲、丁兩次實驗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點相同,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故B正確。
C、丙、丁兩次實驗力的大小不相等、力的作用點不相同、力的方向不相同,無法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之間的關(guān)系,故C錯誤。
D、乙、丙兩次實驗力的大小相等、力的作用點不相同、力的方向不相同,無法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的關(guān)系,故D錯誤。
故選:B。
6.下列現(xiàn)象中發(fā)生的不是彈性形變的是( )
A.彈簧拉力器被拉開B.撐桿跳運動員將桿壓彎
C.橡皮泥上留下指印D.跳板被跳水運動員壓彎
【答案】C
【解析】物體發(fā)生了能夠恢復(fù)原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物體發(fā)生形變后,不能恢復(fù)原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解:A、被拉開的彈簧拉力器,能恢復(fù)原狀,是彈性形變,故A不符合題意;
B、撐桿跳運動員將桿壓彎,撐桿能恢復(fù)原狀,是彈性形變,故B不符合題意;
C、橡皮泥發(fā)生形變后不能恢復(fù)原狀,不是彈性形變,故C符合題意;
D、跳板被壓彎后,能恢復(fù)原狀,是彈性形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如圖,水平地面上并列放著兩個相互接觸的靜止木箱甲和乙,則( )
A.甲和乙之間沒有彈力
B.甲對乙有彈力,乙對甲也有彈力
C.只有甲對乙有彈力
D.只有乙對甲有彈力
【答案】A
【解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現(xiàn)象中兩個物體之間必須有作用方式如推、拉、擠、壓等。
解:水平地面上并列放著兩個相互接觸的靜止木箱,它們之間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相互作用,因此盡管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但是沒有產(chǎn)生力的作用,故它們之間不存在彈力。
故選:A。
8.下列關(guān)于彈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并沒有使桌面發(fā)生形變
B.某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伸長量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
C.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方向的力之前,都需要在豎直方向上進行調(diào)零
D.特殊情況下,兩個物體可以不接觸也能產(chǎn)生相互作用的彈力
【答案】B
【解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也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伸長的長度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使用彈簧測力計前一定要在測量的力的方向上進行零點校正;
(4)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①物體直接接觸;②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
解:A、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可知,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的壓力使桌面發(fā)生了形變,故A錯誤;
B、根據(jù)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可知,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伸長量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故B正確;
C、為了減小測量的誤差,使用彈簧測力計前一定要在測量的力的方向上進行零點校正,故C錯誤;
D、產(chǎn)生彈力的兩個物體必須相互接觸,故D錯誤。
故選:B。
9.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計,物重4.0N,彈簧測力計A,B的示數(shù)分別為( )
A.4.0N 4.0N B.4.0N 0N C.4.0N 8.0N D.0N 4.0N
【答案】A
【解析】當彈簧測力計受到平衡力時靜止,在掛鉤和拉環(huán)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時,測力計示數(shù)顯示其中一個力的大?。欢ɑ喌墓ぷ魈攸c是只改變力的方向,不改變力的大小。
解:對A:由重物平衡得到,彈簧的拉力大小FA=G=4.0N,彈簧測力計A的讀數(shù)為4.0N;
對B:由左側(cè)重物(或右側(cè)重物)平衡得到,彈簧的拉力大小FB=G=4.0N,彈簧測力計B的讀數(shù)為4.0N。
故選:A。
10.重為2N的紅光橙,從樹上落下的過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對于紅光橙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說法中正確的( )
A.等于2N,方向豎直向下B.小于2N,方向豎直向下
C.等于2N,方向豎直向上D.大于2N,方向豎直向下
【答案】A
【解析】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解:紅光橙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從樹上落下的過程中,其受到重力的大小為2N不變,方向豎直向下。故選:A。
11.如圖所示,一個被吊著的均勻球殼,其內(nèi)部注滿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帶閥門的細出水口。在打開閥門讓水慢慢流出的過程中,球殼與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將會(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變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C
【解析】注意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和形狀有關(guān),在水從閥門不斷流出的過程中,球殼連球殼內(nèi)中水的整體的重心將先下降,當水流完后,重心又上升。
解:裝滿水的球殼和水整體的重心在球心,隨著水從閥門不斷流出,重心位置不斷下降,當水快流完時,重心又上升,處于球心,所以,重心的位置先下降后上升,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2.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了1731g月球樣品在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預(yù)定區(qū)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wù)取得圓滿成功。(地球上g取10N/kg,物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求:
(1)月球樣品返回地面后的質(zhì)量和重力;
(2)月球樣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答案】(1)質(zhì)量為1.731kg,重力為17.31N;(2)重力為2.885N。
【解析】(1)質(zhì)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其大小不隨物體形狀、狀態(tài)、溫度、所處地理位置的變化而變化;知道月球樣品的質(zhì)量,利用G=mg求月球樣品返回地面后的重力;
(2)物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據(jù)此求月球樣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解:(1)因為物體的質(zhì)量不隨物體所處地理位置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月球樣品返回地面后的質(zhì)量不變,還是m=1731g=1.731kg,
月球樣品返回地面后的重力:G地=mg=1.731kg×10N/kg=17.31N;
(2)因為物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所以月球樣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G月=16G地=16×17.31N=2.885N。
答:(1)月球樣品返回地面后的質(zhì)量為1.731kg,重力為17.31N;
(2)月球樣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為2.885N。
13.2020年春節(jié)昆明海埂公園內(nèi)建起了200m的棧道,其中玻璃棧道60m。為了保證市民安全,每次玻璃棧道承載的游客總質(zhì)量不超過5t。若每位游客體重為550N。試求:(g取10N/kg)
(1)玻璃棧道能承受的最大重力;
(2)該玻璃棧道每次最多能承載多少個游客。
【答案】(1)能承受的最大重力為5×104N;(2)每次最多能承載90個游客。
【解析】(1)知道每次玻璃棧道承載的游客最大總質(zhì)量,利用G=mg求玻璃棧道能承受的最大重力;
(2)知道每位游客體重,可求該玻璃棧道每次最多能承載多少個游客。
解:(1)知道每次玻璃棧道承載的游客最大總質(zhì)量m最大=5t=5000kg,
玻璃棧道能承受的最大重力:
G最大=m最大g=5000kg×10N/kg=5×104N;
(2)每位游客體重G=550N,該玻璃棧道每次最多能承載游客數(shù):
n=G最大G=5×104N550N≈90.9,取90人。
答:(1)玻璃棧道能承受的最大重力為5×104N;
(2)該玻璃棧道每次最多能承載90個游客。
14.有一捆橫截面積為2.5×10﹣6m2的銅絲,質(zhì)量為8.9kg。(已知ρ銅=8.9×103kg/m3,g取10N/kg)求:
(1)這捆銅絲所受重力;
(2)這捆銅絲的體積;
(3)銅絲的長度。
【答案】(1)重力是89N;(2)體積是0.001m3;(3)長度是400m。
【解析】已知質(zhì)量利用G=mg可求重力;已知銅絲的密度和質(zhì)量,根據(jù)公式V=mρ可求銅絲的體積;再利用公式V=Sh求出銅絲的長度。
解:(1)銅絲所受重力:
G=mg=8.9kg×10N/kg=89N;
(2)由ρ=mV可得,這捆銅絲的體積:
V=mρ=8.9kg8.9×103kg/m3=0.001m3;
(3)由V=SL可得,銅絲的長度:
L=VS=0.001m32.5×10?6m2=400m。
答:(1)這捆銅絲所受重力是89N;
(2)這捆銅絲的體積是0.001m3;
(3)銅絲的長度是400m。
真題過關(guān)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2?東營)關(guān)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重力
B.測量前應(yīng)該把指針調(diào)節(jié)到指“0”的位置上
C.測量前要確認指針和彈簧不被外殼卡住
D.所測的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答案】A
【解析】解:A、彈簧測力計不僅能測量重力,也可以在水平方向或者斜方向上拉動測力計測量物體受到的拉力,故A錯誤;
B、測量前應(yīng)該把指針調(diào)節(jié)到指“0”的位置上,如果指針沒有指到“0”的位置上,會導(dǎo)致測量的結(jié)果不準確,故B正確;
C、測量前要確認指針和彈簧不被外殼卡住,否則會影響彈簧測力計的正常使用,故C正確;
D、所測的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一旦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彈簧將不能恢復(fù)原狀,會損壞彈簧測力計,故D正確。
故選:A。
2.(2022?煙臺)踢足球是很多同學(xué)喜歡的體育活動之一,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飛行時,受到重力和腳的踢力
B.運動員踢足球時腳會有疼痛感,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門員抱住飛向球門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只要運動員對足球施加大小相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答案】B
【解析】解:A、足球離開運動員的腳后還會向前飛行,是因為足球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但不再受腳的踢力;足球始終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錯誤;
B、運動員踢足球時,腳對球有力的作用,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也會給腳一個力,腳會感到疼,故B正確;
C、守門員抱住了飛向門框的足球,足球由運動變?yōu)殪o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C錯誤;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施加力的大小相同時,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3.(2022?鄂州)物理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yīng)用極大地激發(fā)了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物理的興趣,同學(xué)們課后開始聯(lián)想一些生活中與物理相關(guān)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在世界級比賽中,我國運動員基本包攬所有乒乓球項目的金牌,為國爭光,揚我國威。關(guān)于乒乓球比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tài)
B.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了球的形狀
C.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同時改變了球的形狀和球的運動狀態(tài)
D.擊球時,球拍對球有力的作用,球?qū)η蚺臎]有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解:ABC、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不僅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tài),還使球發(fā)生形變,故AB錯誤、C正確;
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擊球時,球拍對球有力的作用,球?qū)η蚺囊灿辛Φ淖饔?,故D錯誤。
故選:C。
4.(2022?成都)甜水面是成都的傳統(tǒng)美食,制作的關(guān)鍵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條:用上等面粉加鹽和水,揉勻后靜置半小時,用面杖搟成面皮,再切成適當寬度的面條,然后兩手抓住面條用力拉長。關(guān)于上述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揉捏面團時,面團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
B.面團被搟制成面皮,力改變了面團的運動狀態(tài)
C.手推面杖來回運動,力改變了面杖的運動狀態(tài)
D.用手拉長面條,面條受力的同時,手也受到力
【答案】B
【解析】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任何一個物體,它一定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所以揉捏面團時,面團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故A正確;
B、將面團搟成皮,面在力的作用下,形狀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錯誤;
C、手推面杖來回運動,搟面杖在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tài)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搟面杖的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
D、用手拉長面條時,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面條受手力的同時,手也受到面條的力,故D正確。
故選:B。
5.(2021?黑龍江)在航空領(lǐng)域,常常發(fā)生小鳥撞毀飛機事件。下列關(guān)于小鳥和飛機相撞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鳥受到的力大 B.飛機受到的力大
C.小鳥和飛機的受力一樣大 D.主動撞擊的一方產(chǎn)生的力大
【答案】C
【解析】解:小鳥撞擊飛機時,小鳥給飛機一個力,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飛機給小鳥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個力,故C正確。
故選:C。
6.(2021?柳州)一只螞蟻沿著碗從A點爬到B點(如圖所示),此過程中螞蟻所受重力的大小( )
A.變大
B.保持不變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
【答案】B
【解析】解:螞蟻從A點爬到B點,位置發(fā)生變化,質(zhì)量不變,由G=mg知,受到的重力不變。
故選:B。
7.(2021?棗莊)如圖甲所示,彈簧的一端掛在墻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彈簧伸長了5cm;如圖乙所示,兩個人分別拉該彈簧的兩端,彈簧也伸長了5cm,則每個人的力F分別為( )
A.4N、0B.0、4NC.4N、4ND.8N、8N
【答案】C
【解析】解:當彈簧受力平衡靜止時,墻對彈簧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對彈簧的拉力大小為4N;彈簧兩次伸長量相同,所受拉力不變,仍為4N,且彈簧兩端所受人的拉力大小相等,即均為4N,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8.(2020?黑龍江)如圖,甲物重15N,乙物重5N,甲乙均靜止,不計測力計自重,則測力計示數(shù)( )
A.5NB.10NC.15ND.20N
【答案】A
【解析】解:以乙物體為研究對象,乙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力平衡,則測力計右端受到的拉力大小為F=G乙=5N,所以該測力計示數(shù)是5N。
故選:A。
二、填空題(共6小題):
9.(2022?鹽城)2022年2月6日我國女足戰(zhàn)勝韓國獲得亞洲杯冠軍。比賽中,啦啦隊擊鼓助威,鼓聲通過 傳到運動員的耳中,運動員奮起一腳,球離開腳后由于 飛進球門,頂起球網(wǎng),使球網(wǎng)發(fā)生形變的施力物體是 。
【答案】空氣;慣性;足球。
【解析】解:(1)聲音能夠在空氣中傳播,鼓聲是通過空氣傳到運動員耳中的;
(2)球離開腳后可以繼續(xù)向前飛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在空中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
(3)足球頂起球網(wǎng),球?qū)η蚓W(wǎng)有力的作用,使球網(wǎng)發(fā)生形變的施力物體是足球。
故答案為:空氣;慣性;足球。
10.(2022?阜新)我國大力提倡“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選擇自行車出行是大家喜愛的方式之一。自行車啟動時,人用腳向后蹬地,自行車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騎行時,輪胎被壓癟一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答案】相互;形狀。
【解析】解:(1)自行車啟動時,人用腳向后蹬地,腳給地向后的力,同時地給腳向前的力,人和自行車一起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輪胎受力后被壓癟,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故答案為:相互;形狀。
11.(2022?威海)太陽風(fēng)是太陽發(fā)出的高速帶電粒子流,部分帶電粒子通過地球附近磁場時,其運動軌跡如圖所示,此過程中地球磁場對太陽風(fēng)的力改變了帶電粒子的 ;同時地球的磁場也被壓縮了,說明太陽風(fēng)和地球磁場之間力的作用是 。
【答案】運動狀態(tài);相互的。
【解析】解:如圖所示,太陽風(fēng)的部分帶電粒子通過地球附近磁場時,地球磁場對太陽風(fēng)的力改變了帶電粒子的運動狀態(tài);
同時地球的磁場也被太陽風(fēng)壓縮了,說明太陽風(fēng)和地球磁場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相互的。
12.(2022?內(nèi)江)如圖所示,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那一只小船,結(jié)果兩只小船將向 (選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
【答案】相反;相互。
【解析】解:兩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原因是右邊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的一只小船,給了左邊小船一個向左的作用力,左邊小船同時也給了他坐的船一個相反的作用力,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兩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左邊的船向左運動,右邊的船向右運動。
故答案為:相反;相互。
13.(2022?江西)如圖所示,圓筒測力計的分度值為 N;此時,該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 N。
【答案】0.1;1.5。
【解析】解:從圖中可知相鄰兩條刻度線表示0.1N,故分度值為0.1N;
對圓筒測力計來說,其示數(shù)是指露出外殼的刻度線對應(yīng)的最大值,則此時該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1.5N。
故答案為:0.1;1.5。
14.(2022?金昌)2022年3月28日在亞洲杯女足決賽中,中國姑娘在落后兩球的情況下,頑強拼搏,最終實現(xiàn)了史詩般的逆轉(zhuǎn),贏得冠軍。如圖所示是中國隊員“頭球攻門”的情景,當運動員用頭頂球時球的運動方向改變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選填“形狀”或“運動狀態(tài)”)。滾動的足球會在草坪上慢慢停下來,是因為足球 力的作用(選填“受到”或“不受”)。
【答案】運動狀態(tài);受到。
【解析】解:足球比賽中,當運動員用頭頂球時,足球的運動方向改變,是力作用的結(jié)果,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在草坪上滾動的足球慢慢停下來,是因為足球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受到。
三、作圖題(共6小題):
15.(2022?鹽城)在圖中畫出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
【解析】解:畫中人的重心已標出,根據(jù)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重心豎直向下畫有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
16.(2022?鄂爾多斯)如圖,在商場一名重力為500N的旅客乘坐電動扶梯勻速上升,請畫出該旅客所受重力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
【解析】解:從旅客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用符號G表示,大小為500N,如圖所示:
17.(2022?淄博)如圖甲所示,一摞棋子中的一顆棋子A被用力打出。請在圖乙中畫出棋子A受力的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答案】見解析。
【解析】解:忽略空氣阻力,被打出的棋子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左運動,A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如圖所示:
18.(2022?威海)用輕繩懸掛的鐵球自由擺動,請畫出擺動到如圖所示位置時,鐵球的受力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答案】見解析。
【解析】解:鐵球懸掛在細繩下來回自由擺動,忽略空氣阻力,在圖示位置時,鐵球共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過球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繩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圖所示:
19.(2022?常州)北京冬奧會滑雪場,索道設(shè)施可將物資從山腳運往山頂,如圖所示,封閉式轎廂隨鋼索向右上方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靜止在轎廂內(nèi)的物體A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
【解析】解:封閉式轎廂隨鋼索向右上方做勻速直線運動,靜止在轎廂內(nèi)的物體A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受力平衡,物體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這兩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作用點在物體A的重心上,示意圖如圖所示:
20.(2022?恩施州)用繩系住氫氣球,在風(fēng)力的作用下靜止在如圖所示的位置。請補全氣球受力的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
【解析】解:氫氣球受到重力、浮力、風(fēng)的推力和繩子的拉力作用,過氫氣球的重心,沿豎直向上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條,用符號F浮表示;沿豎直向下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符號G表示;沿繩子向下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符號F繩表示。如圖所示:
章節(jié)
考點
考試題型
難易度
力
力
選擇題、填空題
★
彈力
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
★★
重力
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
★★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02光學(xué)基礎(chǔ)(知識點復(fù)習(xí)+例題講解+過關(guān)練習(xí))(原卷版+解析),共51頁。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01聲現(xiàn)象(知識點復(fù)習(xí)+例題講解+過關(guān)練習(xí))(原卷版+解析),共32頁。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考點過關(guān) 專題22浮力與壓強的綜合(知識點復(fù)習(xí)+例題講解+過關(guān)練習(xí)) (含解析),共4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29滑輪(知識點復(fù)習(xí)+例題講解+過關(guān)練習(xí))-備戰(zhàn)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考點幫
專題27功和功率(知識點復(fù)習(xí)+例題講解+過關(guān)練習(xí))-備戰(zhàn)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考點幫
專題05內(nèi)能(知識點復(fù)習(xí)+例題講解+過關(guān)練習(xí))-備戰(zhàn)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考點幫
專題02光學(xué)基礎(chǔ)(知識點復(fù)習(xí)+例題講解+過關(guān)練習(xí))-備戰(zhàn)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考點幫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