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wěn)定實驗,訓練實驗設計及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的能力。
基礎梳理
實驗原理
本實驗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通過向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加入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引起pH的變化,定性說明在一定范圍內(nèi)生物體內(nèi)液體環(huán)境與緩沖液相似,從而說明生物體pH相對穩(wěn)定的機制。
實驗步驟
實驗結論
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變化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緩沖液加入少量酸堿后,pH變化不明顯。生物材料中含有緩沖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們能夠?qū)λ釅A度的變化起緩沖作用。
隨堂訓練
1.下列關于“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wěn)定”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HCl和NaOH都有腐蝕性,應避免其與皮膚和眼睛接觸
B. 每種實驗材料測定完成后,都必須將燒杯充分洗凈,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種實驗材料
C. 從加入鹽酸或NaOH后pH的變化來看,肝勻漿更像緩沖液
D. 根據(jù)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畫pH變化曲線時,一般以pH為橫軸,以酸或堿的量為縱軸
2.為探究家兔血液pH的相對穩(wěn)定是由于血漿中存在著緩沖物質(zhì),某科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探究實驗,實驗步驟和預期結果如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本實驗設計嚴格遵守了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
B.本實驗需嚴格控制自變量,而無關變量保證加入的各物質(zhì)等量即可
C.模擬血漿內(nèi)能導致pH變化的主要物質(zhì)是Na2CO3溶液、乳酸
D.通過該實驗可得出家兔血漿中含有緩沖物質(zhì),與緩沖液一樣有緩沖作用
答案
1.答案:D
解析:A、鹽酸和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會損傷實驗者的皮膚,因此在實驗中應注意避免直接接觸,A正確;
B、每種實驗材料測定完成后,都必須將燒杯充分洗凈,否則會造成實驗誤差,干擾實驗結果,B正確;
C、結果顯示生物材料中加入鹽酸或氫氧化鈉后變化情況與緩沖液很接近,說明肝勻漿更像緩沖液,C正確;
D、畫pH變化曲線時,一般以酸或堿的量為橫軸,以pH為縱軸,D錯誤。
故選:D。
2.答案:B
解析:實驗設計應遵循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等,無關變量要保持相同且適宜,B錯誤。試管編號實驗過程
1
2
3
4
5
6
實驗材料
自來水25 mL
自來水25 mL
緩沖溶液25 mL
緩沖溶液25 mL
兔血漿25 mL
人血漿25 mL
材料 pH
7.0
7.0
7.0
7.0
7.4
7.4
加0.1 ml/L的鹽酸
加0.1 ml/L NaOH
加入30滴酸或堿后的pH
說明
加酸或加堿時,每加一滴,輕輕搖動試管。每加5滴測一次pH,直到加入30滴為止
項目
甲組
乙組
步驟1
每組取3支試管,記為1號、2號、3號
步驟2
向兩組的1號、2號、3號試管中分別滴加等量的蒸餾水、緩沖液、家兔血漿
步驟3
加等量的Na2CO3溶液
加等量的乳酸
步驟4
測量pH并記錄
預期結果
1號試管中pH明顯升高,2號、3號試管中pH變化不明顯
1號試管中pH明顯降低,2號、3號試管中pH變化不明顯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六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維持同步測試題,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關于種群,空間結構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生物選擇性必修2 生物與環(huán)境第六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維持同步訓練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在北極苔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動,棉鈴蟲是一種常見的棉田害蟲,下列關于種群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師大版 (2019)選擇性必修2 生物與環(huán)境第六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維持同步訓練題,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敘述,生活污水的排放會導致湖泊污染,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