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掌握并會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處理物理問題。
2、掌握并會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處理物理問題
考點一 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的應用
1.基本規(guī)律
(1)速度公式:v=v0+at.
(2)位移公式:x=v0t+eq \f(1,2)at2.
(3)位移速度關系式:v2-veq \\al( 2,0)=2ax.
這三個基本公式,是解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石.均為矢量式,應用時應規(guī)定正方向.
2.兩個重要推論
(1)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還等于初、末時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eq \x\t(v)=v SKIPIF 1 < 0 =eq \f(v0+v,2).
(2)任意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的位移之差為一恒量,即:Δx=x2-x1=x3-x2=…=xn-xn-1=aT2.
3.v0=0的四個重要推論
(1)1T末、2T末、3T末、……瞬時速度的比為:v1∶v2∶v3∶…∶vn=1∶2∶3∶…∶n
(2)1T內、2T內、3T內……位移的比為:x1∶x2∶x3∶…∶xn=12∶22∶32∶…∶n2
(3)第一個T內、第二個T內、第三個T內……位移的比為:xⅠ∶xⅡ∶xⅢ∶…∶xn=1∶3∶5∶…∶(2n-1)
(4)從靜止開始通過連續(xù)相等的位移所用時間的比為:
t1∶t2∶t3∶…∶tn=1∶(eq \r(2)-1)∶(eq \r(3)-eq \r(2))∶…∶(eq \r(n)-eq \r(n-1))
(2024?佛山一模)為提高航母的效能,福建艦安裝了電磁彈射器,艦載機在彈射器的助推下能獲得30m/s2~50m/s2的加速度。若某艦載機從靜止開始彈射,勻加速運動150m達到100m/s的起飛速度,則該過程的時間為( )
A.3.3sB.3.0sC.2.5sD.1.5s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艦載機從靜止開始彈射,勻加速運動150m達到100m/s的起飛速度,則根據(jù)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t=3.0s,故B正確。
故選:B。
(多選)(2022?廬陽區(qū)校級模擬)物理學中有一些經(jīng)典實驗通過巧妙的設計使用簡陋的器材反映了深刻的物理本質,例如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就揭示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某同學用現(xiàn)代實驗器材改進伽利略的經(jīng)典斜面實驗,如圖1所示,他讓小球以某﹣﹣確定的初速度從固定斜面頂端0點滾下,經(jīng)過A、B兩個傳感器,其中B傳感器固定在斜面底端,利用傳感器測出了A、B間的距離x及小球在A、B間運動的時間t。改變A傳感器的位置,多次重復實驗,計算機作出圖像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為8m/s
B.小球在斜面上0點的速度大小為4m/s
C.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D.固定斜面的長度為6m
【解答】解:設小球在經(jīng)過A傳感器時的速度大小為vA,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根據(jù)運動學規(guī)律可得vB=vA+at
聯(lián)立并化簡得:
結合圖像可得:vB=8m/s;a=4m/s2
當A傳感器放置在O點時,傳感器所測時間為小球從O到B傳感器的運動時間t1,對應圖像上的最小值,即
解得:t1=1s
所以小球在斜面上O點的速度大小為
v0=vB﹣at1=8m/s﹣4×1m/s=4m/s
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固定斜面長度為,故AC錯誤,BD正確;
故選:BD。
(2024?新鄭市校級三模)一質點在連續(xù)的6s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第一個2s內位移為12m,最后一個2s內位移為36m,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的加速度大小是6m/s2
B.質點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C.質點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2m/s
D.質點在第1s內的位移大小是6m
【解答】解:AB、設第一個2s內的位移為x1,第三個2s內,即最后1個2s內的位移為x3,根據(jù),可得加速度a=3m/s2,故A錯誤,B正確;
C、由勻變速直線運動連續(xù)相等時間內通過的位移差為定值,即x3﹣x2=x2﹣x1,解得x2=24m,第2s末的瞬時速度等于前4s內的平均速度,則第2s末速度為,解得v=9m/s,故C錯誤;
D、第1 s末的瞬時速度等于第一個2s內的平均速度,則m/s=6m/s,在第1 s內反向看為勻減速運動,則有x1=v1tat2,解得x1=4.5m,故D錯誤。
故選:B。
考點二 常用的“六種”物理思想方法
1.一般公式法
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論三式.它們均是矢量式,使用時要注意方向性.
2.平均速度法
定義式eq \x\t(v)=eq \f(Δx,Δt)對任何性質的運動都適用,而eq \x\t(v)=v SKIPIF 1 < 0 =eq \f(1,2)(v0+v)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3.比例法
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與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可利用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重要特征中的比例關系,用比例法求解.
4.逆向思維法
如勻減速直線運動可視為反方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5.推論法
利用Δx=aT2:其推廣式xm-xn=(m-n)aT2,對于紙帶類問題用這種方法尤為快捷.
6.圖象法
利用v-t圖可以求出某段時間內位移的大小,可以比較v SKIPIF 1 < 0 與v SKIPIF 1 < 0 ,還可以求解追及問題;用x-t圖象可求出任意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
(2024?湖北二模)如圖所示,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轉比賽中,中國選手張洋銘沿著雪道加速滑下,途經(jīng)a、b、c、d四個位置。若將此過程視為勻加速直線運動,張洋銘在ab、bc、cd三段位移內速度增加量之比為1:2:1,a、b之間的距離為L1,c、d之間的距離為L3,則b、c之間的距離L2為( )
A.8L1B.
C.L1+L3D.
【解答】解:張洋銘在ab、bc、cd三段位移內速度增加量之比為1:2:1,則對應時間之比為1:2:1,有
L2=(v0+at)?2ta(2t)2=2v0t+4at2
L3=(v0+3at)?tat2=v0tat2
根據(jù)數(shù)學知識觀察可得
L2=L1+L3
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2024?瓊山區(qū)校級模擬)沿平直軌道勻加速行駛的長度為L的列車,保持加速度不變通過長度為L的橋梁,車頭駛上橋頭時的速度為v1,車頭經(jīng)過橋尾時的速度為v2,則車尾通過橋尾時的速度為( )
A.v1:v2B.
C.D.
【解答】解:火車車頭從橋頭到橋尾運動的過程中,根據(jù)速度—位移關系可得:2aL=v22﹣v12
火車車頭從橋頭到車尾通過橋尾的過程中,根據(jù)速度—位移關系可得:2a?2L=v2﹣v12
解得:v,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2024?日照一模)某物理學習興趣小組研究公交車的運動,公交車進站過程認為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停下。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移之比為21:9,若公交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則( )
A.公交車運動的總位移為60m
B.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移之差為36m
C.公交車的初速度為12m/s
D.公交車運動的時間為10s
【解答】解:設公交車開始減速的速度為v0,運動總時間為t,則公交車在最初減速6s內通過的位移為
把物體運動看成反向的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最后6s內通過的位移為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2=18m
由于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移之比為21:9,則由以上有
又有0=v0﹣at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0=10m/s
t=10s
則公交車的總位移為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50m
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移之差為Δx=x1﹣x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Δx=24m,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2024?長沙模擬)2023年8月28日株洲清水塘大橋正式通車。如圖甲所示,大橋全長2.85千米,主跨為408米雙層鋼桁架拱橋結構,位列同類橋梁中湖南第一、橋梁上層為機動車道,下層為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的景觀通道。大橋一經(jīng)開通就成為了株洲市民觀光散步、娛樂休閑的“網(wǎng)紅橋”。圖乙中A、B、C、D、E、F為大橋上的六根豎直鋼絲繩吊索,相鄰兩根吊索之間距離均相等,若一汽車在橋梁上層從吊索A處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剛好在吊索E、F的中點N點停下,汽車通過吊索E時的瞬時速度為vE,從E點到N點的時間為t,則( )
A.汽車通過吊索A時的速度為9vE
B.汽車通過AE段的時間等于3t
C.汽車通過AE段的平均速度是EN段平均速度的4倍
D.汽車通過全程AN的平均速度小于vE
【解答】解:A.令加速度為a,E到N的距離為L,從E到N有
從N到A有
聯(lián)立可得
vA=3vE
故A錯誤;
B.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有
所以汽車通過 AE 段的時間等于2t,故B錯誤;
C.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有
所以汽車通過 AE段的平均速度是EN段平均速度的4倍,故C正確;
D.根據(jù)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關系可知,汽車通過全程AN的平均速度為
故D錯誤。
故選:C。
考點三 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
1.特點和規(guī)律
(1)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
①從靜止開始,即初速度為零.
②只受重力作用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③公式:v=gt,h=eq \f(1,2)gt2,v2=2gh.
(2)豎直上拋運動的特點
①初速度豎直向上.
②只受重力作用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③若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a=-g.
2.處理豎直上拋運動的方法
(1)分段處理
①上升階段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下降階段做自由落體運動.
②幾個特征物理量
上升的最大高度H=eq \f(v\\al( 2,0),2g),上升到最高點所用的時間T=eq \f(v0,g),回到拋出點所用的時間t=eq \f(2v0,g),回到拋出點時的速度v=-v0.
(2)全程處理
①初速度為v0(設為正方向),加速度為a=-g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②v>0時,物體上升.
v0時,物體在拋出點上方.
h
這是一份第2講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含答案) 2025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考點精講精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第2講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教師版2025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考點精講精練全國通用pdf、第2講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學生版2025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考點精講精練全國通用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考點復習精講精練(全國通用)第39講 物理實驗(四)(原卷版+解析),共5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伏安法測電阻,實驗器材選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考點復習精講精練(全國通用)第38講 物理實驗(三)(原卷版+解析),共4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數(shù)據(jù)處理,注意事項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