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一節(jié) 地球與地球儀優(yōu)秀ppt課件,文件包含同步課件湘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1《地球與地球儀》課件pptx、教案湘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1《地球與地球儀》教案docx、學案湘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1《地球與地球儀》學案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shù)據(jù)、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運用圖片、影視資料以及數(shù)字技術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認識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結合圖片、影視資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空間站建設等人類太空探索的進展與意義。 收集中國航天及太空觀測發(fā)展的相關材料,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
觀察地球儀,用簡易材料制作地球儀模型。 在地球儀上識別經(jīng)線和緯線,說出經(jīng)度和緯度的分布規(guī)律,用經(jīng)緯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所在地的位置。 在地球儀上識別兩極、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等,說出劃分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依據(jù)。
02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流浪地球》的電影,展現(xiàn)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將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盡管是科幻電影,但還是讓我們牢記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園—地球及孕育地球的太陽系。
·根據(jù)下圖說出太陽系是由哪些類型的天體組成的?·地球與太陽以及其他行星、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組成了太陽系。
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很大,約占整個太陽系質量的 99.86%。太陽目前比較穩(wěn)定。
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說出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名稱。
地球是太陽系家族中八大行星之一。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兩者一起組成了地月系。假如像《流浪地球》電影里所說,當太陽開始衰老時,地球的流浪之旅也要開始了,月球—我們親密的伙伴也許將不再與我們同行。
《流浪地球》電影中提到 ,地球和人類將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我們的目標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比鄰星。當我們進入到比鄰星恒星系統(tǒng)后,地球表面還能適合人類生存嗎?
由于地球具備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適宜的太陽光照和溫度范圍等,地球上產(chǎn)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級智慧生命——人類。
天文觀測證明,由地球和月球組成的地月系是相對低級的天體系統(tǒng),地月系是太陽系的一部分,太陽系又僅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星系。而在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還有很多,它們被統(tǒng)稱為河外星系。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組成了目前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
2016年9月,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啟用。它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為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該望遠鏡成功運行后,其超強的靈敏度顯著提高了人類探索宇宙的能力?!爸袊煅邸庇?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征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小組合作學習:下面2個任務任選一項,完成PPT,小組匯報。 1.結合圖片、影視資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空間站建設等人類太空探索的進展與意義。 2.收集中國航天及太空觀測發(fā)展的相關材料,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
人造地球衛(wèi)星上拍攝的地球照片
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古人提出過許多關于天地關系的學說,我國比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蓋天說和渾天說。
月面陰影是地球影子,陰影邊緣是弧形,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1.為什么月食時月球表面的地影呈弧形,能成為地球是球體的證據(jù)?
2.你還能用什么方法證明地球是球體?
人類很早就掌握了證實地球形狀的一些簡單證據(jù)。例如,月食時出現(xiàn)在月球表面的地影呈弧形,啟發(fā)古人推測地球是球體。
十六世紀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的故事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
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路線示意
麥哲倫船隊的環(huán)球航行 麥哲倫(約1480—1521)是葡萄牙的航海家和探險家。1517年移居西班牙。1519年9月,麥哲倫率領一支200多人的探險船隊,從西班牙出發(fā),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繞過南美大陸南端的海峽(今稱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員們歷盡千辛萬苦,還有不少人病死途中。1521年3月,船隊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因干涉島民內(nèi)爭,被當?shù)鼐用袼鶜?。不過,他的船隊繼續(xù)向西行,穿過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船隊只剩下1艘船和10多名船員,終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發(fā)地西班牙,完成首次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二十世紀,從太空看地球的全貌
思考: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例如:海船從遠方駛來時,先是看見船的桅桿,最后才看見船身。
還有:…… …… ……
為什么地球是個球體,而我們看到的路是直的呢?
平均半徑:6371KM 赤道周長:4萬KM 表面積:5.1億KM2
科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精密測量,發(fā)現(xiàn)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只比極半徑約長21千米,這點兒差別與地球的平均半徑相比是十分微小的。因此,從宇宙空間看,仍可將地球視為一個規(guī)則球體。
NASA中文公布了一張地球的素顏照,地球是個類似馬鈴薯那樣凹凸不平的球體。可我們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全貌為什么都是個正圓球體呢?
5千米/時,約333天
20千米/時,約83天
80千米/時,約21天
300千米/時,約5.5天
A同學:這些數(shù)字有點抽象,感受不到地球的大小。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B同學:我們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幾個“速度”來“丈量”一下地球的腰圍(赤道周長),看看地球到底有多大!
特殊行星(具有生命存在的條件)
形狀:球體---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太陽系:水 金 地 火 木 土 天王 海王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星 星
人們將地球的形狀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也就是地球儀。地球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地球儀,我們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分布, 直觀演示地球運動所產(chǎn)生的自然現(xiàn)象。
一般情況下,用手指撥動地球儀,它會繞著一根固定的軸轉動。 這根從地球內(nèi)部穿過地心的假想軸,是地球的自轉軸,人們稱之為“地軸”。 地軸與地球表面有兩個交點,叫兩極。北極是地球的最北端,與其對應的南極是地球的最南端。
活動: 1.參照右圖,在地球儀上找出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 南極圈、北極、南極。算一算,赤道與北極、南極各相差多少度。
活動: 2.參照右圖,在地球儀上找出 0°線和 180°線。說出這兩條線相差多少度。
緯線和經(jīng)線 橫 縱
地球儀上會有橫豎垂直相交的線,就是經(jīng)緯線。
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緯線的數(shù)目有多少條?如何區(qū)分它們?
一般地球儀上的經(jīng)度標在赤道上,緯度標在180°經(jīng)線上。
地球赤道經(jīng)過11個國家和地區(qū)。1740年,南美洲厄瓜多爾在首都基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赤道紀念碑。此外,非洲的一些國家,亞洲的印度尼西亞也建有赤道標志。
朗讀:基多的赤道紀念碑 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因赤道橫貫東西而被稱為“赤道之國”。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以北 27 千米的赤道上,矗立著1982年8月 9日建成的新赤道紀念碑。這個赤道紀念碑被稱為“世界之半”,碑體呈方柱形,四周刻有 E、S、O、N 四個表示東、南、西、北的西班牙語首字母。碑頂上放置著一個直徑 4.5米、重4500千克的銅鑄地球儀。紀念碑的東西面刻有西經(jīng)格林尼治 78°27′8′′,緯度 0°0′。旅游者來到這里,總喜歡把兩只腳分別踏在南、北半球上,在碑前攝影留念。
本初子午線 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舊址,有座子午宮。那里有一條“銅制子午線”。它就是本初子午線地面標志。
1.讀圖,回答:(1)說出并指出圖中重要的緯線及意義。(2)說出低、中、高緯度的范圍,舉例判斷:低、中、高緯度。
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它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90°N60°N30°N 0°30°S60°S90°S
重要緯線:低、中、高緯度劃分的界線0°~30°為低緯度地區(qū),30°~60°為中緯度地區(qū), 60°~90°為高緯度地區(qū)。
90°N 北極(點)66.5°N 北極圈23.5°N 北回歸線0° 赤道23.5°S 南回歸線66.5°S 南極圈90°S 南極(點)
重要緯線: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南極圈和北極圈(1)說出它們的緯度。(2)指出“五帶”的范圍。
2.組成一個經(jīng)線圈的經(jīng)線會有什么特點?
例如:40°E和140°W度數(shù)互補,相加180度;東西經(jīng)相反(除0°和180°)。
活動二、經(jīng)度之重要經(jīng)線
1. 指出并說出兩條相對的經(jīng)線度數(shù)。
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并指出重要的經(jīng)線及意義。(2)說出東半球和西半球所跨的經(jīng)度。
國際上習慣用西經(jīng) 20°(20°W)和東經(jīng) 160°(160°E)這兩條經(jīng)線組成的經(jīng)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從20°W向東經(jīng)0°至160°E為東半球,從160°E向西經(jīng)180°至20°W為西半球。
經(jīng)線和緯線交織成網(wǎng)就是經(jīng)緯網(wǎng),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地點的經(jīng)緯度位置。
(30 ° N,30 °W)
(30 ° S,60 ° E)
東經(jīng)E判斷:(1)0°經(jīng)線以東,180°以西;(2)向東度數(shù)大
北緯N判斷:(1)0°緯線以北;(2)向北度數(shù)大
(15 ° N,30 °W)
(60 ° S,60 ° E)
(48 °S ,130 ° E)
(47 °S ,115 ° E)
如果該地位于相鄰兩條緯(經(jīng))線之間,則應先確定兩條線間的數(shù)值差,再根據(jù)該地的具體位置,估算出緯度或經(jīng)度。
2.確定數(shù)值:緯度、經(jīng)度
1.標出北緯(N)、南緯(S); 東經(jīng)(E)、 西經(jīng)(W)
總結:在地球儀上確定經(jīng)緯度位置
3.書寫:北京(40°N,116°E) 或 (北緯40°,東經(jīng)116°)
1.確定南北緯、東西經(jīng)
北京(40°N,116°E)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優(yōu)秀ppt課件,文件包含同步課件湘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2《地球的運動》課件pptx、教案湘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2《地球的運動》教案doc、學案湘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2《地球的運動》學案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七年級上冊(2024)第一節(jié) 地球與地球儀精品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標要求,地球在宇宙中,熱播電影,地球的形狀與大小,地球儀,緯線與經(jīng)線,緯度與經(jīng)度,經(jīng)緯網(wǎng)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一節(jié) 地球與地球儀教課課件ppt,文件包含第一節(jié)地球與地球儀pptx、衛(wèi)星航拍地球mp4、地球儀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